夏小秋秋秋8分钟在线:马未都:《静夜思》新解外两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0 00:02:01

马未都:《静夜思》新解

但凡知道一首唐诗的人,就知道李白的《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我看到  的所有解释,大致都是这样:在一个深秋的晚上,李白睡不着觉,躺在床上,看着地上的月光,不由地升起思乡之情。这首写进小学课本的诗,影响非常广泛。但这个解释中有一个大谬:李白诗中的“床”,不是我们今天睡觉的床,而是一个马扎,古称“胡床(参见百度百科)”。

  我们要了解这段历史,首先要了解中国人的起居方式。

  我们是席地而坐的民族,游牧民族带给我们很多耳目一新的东西。当时我们坐在地上,游牧民族的兄弟们翻身下马,从马背上打开一个扎捆的东西,坐在屁股底下,这个东西就叫马扎,意思是马背上扎捆的东西。至今这种家具我们还在应用,出去乘个凉,聊个天,拿个马扎最方便。这么一件历史久远的家具,影响了我们的生存状态,改变了我们的起居方式。

  马扎,它有一个学名叫胡床。“胡”字打头词,一定是外来的。比如胡椒、胡琴、胡萝卜。胡萝卜是外来的,跟我们吃的红萝卜、白萝卜、绿萝卜都不一样。它吃起来有异味,刚开始吃胡萝卜的人有时还不习惯。《后汉书》记载:“灵帝好胡服、胡帐、胡床、胡坐、胡饭、胡空侯、胡笛、胡舞,京都贵戚皆竞为之。”灵帝是东汉人,这是我们有关胡床最早的一个记载。

  我们知道了这一点,就可以重新解释一下已有定论的历史。比如李白那首《静夜思》,他说的床,就是马扎。他的语境非常清楚: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动作清清楚楚,李白拎着一个马扎,坐在院子里,在明月下思乡。

  我们躺在床上是没办法举头和低头的,我们顶多探个头,看看床底下。如果你对建筑史有了解的话,就知道唐代的建筑门窗非常小,门是板门,不透光。宋代以后才出现隔扇门。中国现存的唐代建筑。全国有四座,比如山西的佛光寺,南禅寺,都是现存于世的唐代建筑,大家有机会都可以去看看。

  而且,唐代的窗户非常小,月亮的光不可能进入室内。尤其当你的窗户糊上纸、糊上绫子的时候,光线根本就进不来。所以李白说得很清楚:我在院子里坐着。

  杜甫有一首写景的诗,对李白这首诗做了一个诠释。杜甫的《树间》:

  岑寂双柑树,婆娑一院香。

  交柯低几杖,垂实碍衣裳。

  满岁如松碧,同时待菊黄。

  几回沾叶露,乘月坐胡床。

  杜甫说得非常清楚:我衣服上都沾上树叶上的露水,都不记得在树下坐了多少回了,说的是室外。

  李白还有一首流传甚广的诗——《长干行》。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诗中以小女孩的口吻说:我小的时候,拿了一个马扎子坐在门口,折了一枝花,在门前玩耍。小男孩骑着竹马,围着我绕圈起腻。说得多清楚啊!

  我们一般的书里,往往解释到这一点的时候,就解释不通了。小女孩坐在门口玩,“折花门前剧”,剧是戏剧,当玩耍讲。“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下一个镜头进了屋了,小男孩围着一大床转。好像很蒙太奇,很电影化。

  这种解释根本不通。且不要说当时的床,是顶着墙放,根本不能绕圈转。就算可以转,小男孩围着小女孩很暧昧地转来转去,也不是李白的原意。

  我们一提唐诗,就说李白、杜甫、白居易。白居易也有一首《咏兴》,对李白所说的“床”也做了诠释。这首诗是长诗,写得有点儿像打油诗。我们就说开头几句,开头他说:

  池上有小舟,舟中有胡床。

  床前有新酒,独酌还独尝。

  白居易说得很清楚:水池中有一条小船,小船上有一个胡床。下面由于唐诗韵律、字数的限制,他不能说“胡床前有新酒”,只能说“床前有新酒”,我自个儿边倒边喝。诗中的“胡床”与“床”明显指一个东西。

  我们对李白这首流传最广的诗的误解,来自于我们起居的彻底变化。千年之后,我们不知道我们民族已彻底告别了席地坐。我们古代很多名词是一词多用,今天很少有这个现象。今天,由于文化的进步,名词都尽可能分类。一个事物就是一个名词,说得很清楚,不清楚就要用附加词。古代不是这样,古代的一个名词可能代表多种事物,比如“床”。

  其实,早在隋朝,胡床的名字就发生了变化。《贞观政要》有这样一段记载,唐太宗说:“隋炀帝性好猜防,专信邪道,大忌胡人。乃至谓胡床为交床,胡瓜为黄瓜,筑长城以避胡。”隋炀帝有鲜卑血统,反而特别忌讳胡人。他下令把胡床改名。因为胡床腿部交叉,所以改为“交床”。但是,当政府下了政令以后,民间适应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才能彻底执行。到了唐代,甚至还晚,虽然政府已将马扎的学名改成了“交床”,但老百姓还是一直叫“胡床”。

外一则:

也说“胡床”

作者:今天有雨
文章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46df8d0100c914.html

 

百家讲坛马未都讲收藏,《家具篇》有一集是《床前明月》,很有意思。马先生认为,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和《长干行》“绕床弄青梅”中的“床”是胡床,就是由匈奴传入中土的马扎。此说虽不是马先生首创,至今也没有出土文物和文献图画作佐证,但我以为大体可信。这两首诗中的“床”和唐诗中经常出现的“胡床”是“坐具”而不是“卧具”应该不再有疑义。

马先生认为,到宋代,不能依靠的胡床参考椅子,发展为有椅背的胡床,也就是“交椅”,也是可信的,只不过时间早晚,很难确定了。(四足落地、有靠背的椅子的出现,肯定远早于宋,五代的《韩熙载夜宴图》中就有靠背椅,且相当精致。)

最近闲翻陆游的《老学庵笔记》发现其中有两则提到“胡床”。

一则在卷三:

 范寥言:鲁直至宜州,州无亭驿,又无民居可僦,止一僧舍可寓,而适为崇宁万寿寺,法所不许,乃居一城楼上,亦极湫隘,秋暑方炽,几不可过。一日忽小雨,鲁直饮薄醉,坐胡床,自栏楯间伸足以受雨,顾谓寥曰:“信中,吾平生无此快也。”未几而卒。

 鲁直是黄庭坚。黄晚年被贬宜州(在今广西宜山)。宜州没有驿馆,黄庭坚想租民房住,可是当地官员从中作梗,没人租给他;他想住到庙里去,地方官又说,万寿寺是皇家赐封的,法律规定不能住外人。最后黄庭坚只好住在一处城门楼子上,又潮又窄,又赶上天气热,简直到了活不下去的地步。一天,忽然下开小雨,黄庭坚喝点酒,坐在“胡床”上,把脚从栏杆间伸出去淋雨,高兴地对范寥说:“信中,我一辈子也没这么痛快过。”不久,这位大艺术家就在城楼上故去。

黄庭坚的洒脱简直不让他的好友苏东坡,真对得起“苏门四学士”的名号。

文中的“胡床”显然就是坐具,马扎或交椅,而不可能是睡觉的床。如果坐在床上就可以把脚从栏杆伸出去,那么下雨天一刮风雨水就会淋到床上,根本无法睡。

另一则在卷五:

 成都江渎庙北壁外,画美髯一丈夫,据银胡床坐,从者甚众,邦人云:“蜀贼李顺也。”

 李顺是北宋初年川山一带农民起义领袖,开始是随王小波起事,王死后,被推为领袖,后曾攻克成都,自立为大蜀王。他所坐的胡床,应该就是交椅。所谓“银胡床”,大约是壁画为了好看涂成银色,或者配有银饰件,而不可能是银子打造的,交椅本身就是为了移动便捷,用金属做,毫无必要。

这两个例子可以为马未都的观点提供一些作证。

可是马先生以李颀《赠张旭》“露顶踞胡床,长叫三无声。”举例,解释“踞”是盘踞,则有些草率了。

上古中原人的起居习惯是席地而坐。所谓“坐”,是“两膝着地,臀部压在脚后跟上”,相当于后来的“跪”。但是,这并不能说明当时就没有高于地面的坐具,更不能说明古人就不会两腿向前的“坐”。现代汉语意义的“坐”,在当时就是“踞”。举两个《史记》中的例子。

《高祖本纪》写郦食其见刘邦:“沛公方踞床,使两女子洗足。”床,就是坐具,刘邦不可能在上面盘着或蹲着,只能是两腿下垂坐着,不然,两女子无法伺候他洗脚。

《刺客列传》写荆轲刺秦失败受伤:“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荆轲当时肯定不会受了伤还盘着腿或蹲着,而是两腿朝前坐着,“箕”,是指两腿分开,像簸箕一样。在平时,这样坐是不礼貌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踞可通“倨”,意思是倨傲。

同样,马先生所举《三国志》中的例子“帝大怒,踞胡床拔刀”,以及明代文献中“太祖踞胡床坐舟端,指挥将士”中的“踞”,都是两腿下垂的坐。不能想象曹丕、朱元璋会“盘踞”在马扎或交椅上指挥打猎和指挥战斗。

随着中国人起居习惯的变化,很少或不再席地而坐,“坐”的词义发生了变化,逐渐取代了“踞”,例如同样是《三国志》,写曹操时则是“公犹坐胡床不起”,并不是说曹操跪在马扎上。唐以后人以“踞”指坐,只不过尊“文必秦汉”的习惯而已。

以上,对于马未都先生,或许是吹毛求疵吧?

 忽然想起鲁迅《理水》中一段很精彩的描写:

禹便一径跨到席上,在上面坐下,大约是大模大样,或者生了鹤膝风罢,并不屈膝而坐,却伸开了两脚,把大脚底对着大员们,又不穿袜子,满脚底都是栗子一般的老茧。

 

鲁迅显然知道当时的习俗是“屈膝而坐”,他有意把大禹刻画成一个不拘礼仪的实干家形象,同时也写出了禹对只说空话不办实事的“大员们”的蔑视。鲁迅是不是受到《史记刺客列传》的启发,这就不知道了。

外二则

注:截图来自樊树志《国史十六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