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晓春报道合集:从生活小事认识人体疾病(第十二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2:32:23

从生活小事认识人体疾病(第十二章)  

2011-01-08 11:40:35|  分类: 生活与医学 |  标签:窗纱  黄芪  护膝  蚊子  脾虚  |字号 订阅

  第十二章:驱蚊子的故事

“换窗纱啰!”每当推展着自行车吆喝着换窗纱的从楼下经过,我就想起来去年换窗纱的情形来。

去年夏天,厨房的窗纱破了,妻子给我说了几次,让我找人来换窗纱,但总认为那薄薄的一层纱,似乎起不到多大作用,懒得去换。

没过几天,家里有蚊子了,整个晚上嗡嗡地叫,很闹心。情急之中买回枪手杀蚊剂,干净利落,一下子就消灭掉了。我还笑着对妻子说,还是枪手厉害!

可是没过两天,家里又有蚊子了,妻子说是窗纱没安的原因,而我总不以为然,继续用我的枪手,来一个消灭一个。快立秋了,一瓶枪手也用完了,但每天家里总能看到一两只蚊子,那种嗡嗡的声音,好像是对我的一种嘲弄,况且秋后的蚊子更加厉害,叮上一口,几天都不舒服。

我不想再坚持我的观点了,正好听到楼下 “换窗纱啰”的叫声。我立即冲下楼,追上换窗纱的师傅。

师傅手艺纯熟,破了的窗纱很快就弄好了。

刚立秋,蚊子虽然很多,但换上窗纱后,家里就再也看不到蚊子!

一层薄薄的窗纱,将蚊子隔离开来,想起小时家里的蚊帐,不也是一个道理吗。

凡事总爱琢磨个道理的我,经历这次换窗纱的事情后,久久不能释怀。

患者 赵某 女 5岁 反复咳嗽、流涕六个月,加重一周。

患者六个月来反复咳嗽、流涕,每次病情加重时,在医院行抗生素治疗,治疗一周后病情缓解,停药三五天,又开始咳嗽、流涕,如此循环往复,在医院间断性治疗六个月,医院告知患者免疫力低下,建议中医治疗。一周前早起稍稍受凉后,病情加重,咳嗽、流涕,晚上睡觉时烦躁,伴有大便粘腻不爽,日行五六次。齿痕舌,薄黄苔,双侧脉象下陷之势明显。

从脉象来看,患者肝郁脾虚,人体清阳不升,脾虚土不生金,肺气来源不足,卫气不能输布于表,表无卫气防御;肝气不升,心血来源不足,心阳无心阴作为基础,阳气化生不足,故上焦抵抗力差。

如果我们将疾病的产生与这个小故事结合起来,我们就会加深对人体疾病的理解。

在人体有一种气,能够起到保护机体的作用,中医称为“卫气”。

卫者,保卫之意。

白天,卫气运行于肌表,能够保卫人体,避免外邪的入侵,起到防御作用。

夜晚,卫气进入脏腑,保卫我们的五脏六腑。

前面故事中的蚊子,就好比外邪,比如:风邪、寒邪、湿邪;窗纱就好比人体的卫气,而房子就好比我们人体。

没有窗纱的保护,屋外的蚊子、苍蝇等就容易进入到屋内;同样没有卫气的护体,人也就经常容易外感。

杀虫剂就好比驱邪治病的药物,杀虫剂能杀死蚊子,药物可以消散进入人体的外邪……

明白了这些道理,再来看看上面这个案例,治疗起来思路就很清晰了。

我给病人开了如下处方:

黄芪25克 白术15克 防风20克 桂枝10克 炙麻黄8克 杏仁8克 生麦芽12克 当归12克 薏米15克 甘草10克

患者服用一周后,症状明显好转,处方稍作调整,服用十余剂,体质增强,感冒咳嗽也没再犯过了。

将生活中的小事与我们的身体结合起来,从自然界中感受养生之道,治病之道,临床上治疗疾病,思路就会开阔不少。

小儿经常感冒,流清水鼻涕,咳嗽,服药、打针几乎天天进行,稍稍不注意,仍然又会得病,弄得家长焦头烂额。其实这就好比没安窗纱的房子一样,屋里的蚊子肯定是灭不干净的,当务之急,要做的工作是安窗纱。对于小孩而言,就是提高抵抗力。

抵抗力从何而来?

卫气!补充卫气,卫气充足了,护表力强了,就不会再反复感冒了。

为什么卫气不足多发生在小儿呢?

小儿如初生之嫩苗,其生长力旺盛,就好像春天一样,万物初生,生机旺盛。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对应的五行为木火金水,与人体的脏腑相对应,就是肝心肺肾;对应于人,就是儿童、青年、中年、老年。

春季属木,小儿也属木。木的特点是调达,春天的树木生机勃勃,小儿也是生机旺盛。

人体肝属木,小儿的肝脏,就如同木中之木,相对于成人而言,功能跟加强盛。故北宋医家钱乙在《小儿药证直诀-五脏辨证篇》中指出,小儿肝常有余,脾常不足。朱丹溪在《格致余论》中指出“气有余便是火”。

所以小儿经常会出现肝火重,脾虚的病机。

脾虚之后会导致什么呢?

前面进过五行是相生的,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脾属土。

脾虚之后,则土生金的功能就会减弱,脾虚的直接后果是说肺虚,肺气不足。

脾为母脏,肺为子脏,脾虚导致肺气不足,这是典型的“母病及子”。

脾虚之后,除了表现为肺气不足,还会表现为上气不足,患者会感到头昏、气短。

脾主四肢,脾虚之后,还会伴随有四肢乏力。

脾虚导致肺气不足的治疗中,最经典的处方莫过于玉屏风散。

组成:防风、 黄芪、 白术

方中黄芪补益脾肺之气,益气固表止汗;白术补气健脾,佐以防风走表而散风邪,合黄芪、白术以益气祛邪。且黄芪得防风,固表而不致留邪;防风得黄芪,祛邪而不伤正,有补中寓疏,散中寓补之意。黄芪配白术,健脾益气,培补中焦,脾虚得补,肺气来源充足,从根本上解决肺气不足。

大凡表虚不能卫外者,皆当先建立中气,故以白术之补脾建中者为君,以脾旺则四脏之气皆得受荫,表自固而邪不干;而复以黄芪固表益卫,得防风之善行善走,相畏相使,其功益彰,则黄芪自不虑其固邪,防风亦不虑其散表,散中寓补,补内兼疏。本方出自《丹溪心法》,为历代医家治疗体虚自汗的经典方药。

《神农本草经》记载黄芪:味甘,微温,无毒,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生山谷。其中的主“小儿百病”,正是从小儿的生理特点——脾肺不足而言,黄芪补脾益肺,补小儿虚损,故治疗小儿多种虚损性疾患。张景岳谓黄芪,因其味轻,故专于气分而达表,所以能补元阳,充腠理,治劳伤,长肌肉。气虚而难汗者可发,表疏而多汗者可止。

在前面一章,谈到咳嗽的小孩,很多爱活动,稍稍运动之后,大汗淋漓。其实这就是肺气不足,表虚自汗所致,这样的小孩,在治疗选药上,黄芪是必不可少的。

健脾益肺,增强肌表的护卫之力。

正气内存,邪不可干。

上一章讲到了阳气,谈到了心火;这一章谈到了肺气,谈到了护表的卫气,其实人体肺的体抗力,主要就体现在这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得到了改善,经常感冒就不会再反复发作了。

扶正,提高正气,这是治疗许多慢性病的思路之一,不仅仅表现在经常感冒上,在人体的其他其他疾病治疗过程中也同时存在,我们看看另外一个故事,护膝的故事。

去年一个老病号过来找我聊天,闲谈中谈到他的老寒腿,我询问他现在情况咋样了?

老爷子说:“这病要彻底治好很难,但要不发作也容易!我自己就找到一个良方,从入秋开始,每天戴护膝,戴到春暖花开的时节,我坚持两年了,这连年膝关节再也没有痛过!”

“效果真这么好?”我问道。

“我这老寒腿有十多年了,吃药无数,吃药当时好些,没过几天照旧。我反复琢磨这其中的道理。这老寒腿不就是怕冷吗?我让它冷不着就是了,于是入秋后,天气稍冷我就开始戴护膝,还莫说真管用,坚持了一两年,现在仍然坚持戴,以前我这腿就是天气预报,现在预报天气不灵了!平时也不痛了!依我看,这老寒腿的治疗关键问题还是抵抗力差,戴上护膝,增加一层保护层,就好了……”老爷子很有心得的谈论着。

当天晚上,我失眠了,一直像一个问题,为什么农村将风湿称为死不了的癌症?为什么许多病人服用那么多治疗风湿的药都不能彻底治愈?为什么一个护膝,加上注意保养效果比药物还好?

护膝不就是提供了一层保护层吗,难道风湿的病人却少这种保护层?风邪、湿邪趋散后容易再次进入人体?

这种保护层应该属于中医卫气的范畴,难道补充气血,让人体卫气充足,就可以治疗风湿?

后来在治疗风湿的时候,运用散寒、祛风、活血、通络、止痛等方法时,我会用上黄芪、当归、防风、白术等来提高正气,患者服用后病情好转也快了,调理阶段就直接以扶正为主,这样风湿复发的机会就少了很多。

是啊!中药治疗风湿,除了祛风除湿,更重要的是给患者“带个护膝”,即“补充卫气”,这样风寒湿邪就不会去而复返,患者的病情才能彻底好转!

卫气不足,需要补充阳气,提高抵抗力,来治疗经常感冒;膝关节疼痛,老寒腿,需要保暖,也需要提高抵抗力。

人体所有虚损疾病的治疗,其实都是一个道理——保护阳气。

当肠道有寒时,人只要稍稍进食生冷食物,就容易出现腹痛腹泻,远离寒凉食品,其实就是保护肠道的阳气,服用温性的药物,就是给肠道戴护膝。

许多人头部稍稍受凉,开始鼻塞,不通气,或者不断地打喷嚏,其实就是头部的阳气不足,带个帽子,保护头部,与老寒腿戴护膝是一个道理,服用补养头部阳气的药物,就是扶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