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心法师主题曲谁唱的:真实的保尔·科察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4 23:50:09

真实的保尔·科察金

(2009-07-06 09:37:49)

               真实的“保尔·柯察金”

  

            

 

 

 

记得好像在1968年下乡前,我把一本老版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画像给剪下来,夹在自己的日记本里带到了内蒙古大草原,陪了自己多年。从中学时代我就敬佩保尔,非常钟爱他这张画像。觉得保尔是世界上最美的人。什么是坚强,什么是英勇,看看这张画像就全知道了。

望着保尔的眼睛,那染满硝烟的军服,你能感到一种震慑灵魂的力量。

我不知道看过多少遍这本书了。记得第一次读是母亲借给我看的。她很在乎这本书,让我看完后必须还给她。书比一个砖头厚,封面是白色的,印着几个小小的红军骑兵战士。这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小说曾获得过斯大林文学奖,一时间在中国城市里几乎家喻户晓。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事迹曾深深影响了几代中国人。当初很多少男少女对革命的狂热向往,对爱情的朦胧憧憬以及对苏联革命小说和歌曲的偏爱,都与这本书有关。

 

                

 

 

 我早在小学四五年级就会背诵了“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这段著名的警句。对保尔向朱赫来练拳,把维克多打倒在河里印象深刻,也导致了自己对拳脚的偏爱。他偷手枪并藏在树上的乌鸦窝里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文化大革命中自己也数次偷枪,以至于蹲了海淀拘留所。

 看了电影《保尔·柯察金》后,自己热血沸腾,手脚痒痒,激动难耐,常常挥舞着胳膊,做举刀状,奔跑着,用力劈杀着想象中的敌人。记得那天是在育才小学去南楼宿舍的路上,看见前面走着几个同学,我一时狂热,恍惚地把他们当成白匪军,从后面追上去,经过一姓徐同学身边时,用手猛挥,劈下了那位同学头上的帽子,然后迅速跑开。那个徐同学急了,立刻追我却没追上。我这袭击同学的行为,就是拼命想模仿保尔·柯察金,劈杀敌人。

 在内蒙古劳改期间,我曾用保尔·柯察金带病干活的举动激励自己轻伤不下火线,感冒了,头剧疼还坚持出工打炮眼,扛石头。

 总之,保尔·柯察金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楷模,我心悦诚服的偶像,对他崇拜又崇拜。连他的毛病也喜欢。

  然而,前不久网上披露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的真实情况,跟书上的保尔截然不同,令人深思。

  2006年11月26日《莫斯科共青团员报》刊登了一位俄罗斯记者斯维特兰娜·萨莫捷洛娃写的通讯《重铸的生平》。这篇文章记述了作者对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外甥女——加林娜·瓦西列夫娜·奥斯特洛夫斯卡娅的一次采访。加林娜的妈妈叶卡捷琳娜是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姐姐,也是他晚年病中的护理者,对他的情况非常熟悉。女儿从妈妈那里了解到舅舅的有关情况,给读者提供了许多前所未闻的信息。据加林娜回忆:

  奥斯特洛夫斯基“出生于军人家庭。父亲阿历克赛·伊万诺维奇参加过巴尔干战争,在战斗中表现英勇,曾被授予两枚格奥尔基耶夫斯基十字勋章。妈妈奥尔加·奥西波夫娜出生于一个捷克林业局主任的家庭,是一个非凡的女性,会讲6种语言,而且写过诗……他根本谈不上是出生于无产阶级家庭 ”。

 

    

 

 

  所以,真正的保尔并非像书中所写出生于穷苦工人家庭,很小就去干活,当过司炉工……严格地说他出身于沙皇时代的旧军人家庭,起码母亲是有文化的知识女性。小说中的保尔比较喜欢打架,有些野性,热爱军旅生活,这很可能是受他军人父亲的遗传。

 

       

 

 

 “柳博芙·鲍利谢维奇(冬妮娅原型)是一位非常平易近人的、谦虚的女性”。她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思想进步,十月革命后“拥护苏维埃政权,当了一名教师,丈夫遭到了镇压,再也没有嫁人”。她很珍惜和保尔的一段感情,保尔去世后,曾专程看望加林娜一家。——原书中虽然把冬妮娅写成了一个资产阶级小姐,但不知何故,我们男的潜意识里都喜欢冬妮娅,暗暗希望能碰上自己的冬妮娅。

“资产阶级”的冬妮娅在保尔患重病后还对他很关照。而工人阶级出身的女工在与保尔·柯察金结婚后没几年就抛弃他,嫁给了他哥哥。书中为了美化工人阶级,把这个不怎么样的女工拔高得很完美无缺,实在害人不浅,常常让我们在生活中看错了人。

  用阶级斗争的理论来观察人和事物,往往会犯错误,不准确。

 

  

 

              

 

 

 

  最最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加林娜还透露:“不久前从档案材料中发现,奥斯特洛夫斯基曾受过法庭的审判。在内战年代,他曾拒绝参加对白军的射击,也反对‘肃反’运动”。

“妈妈不止一次地说过,弟弟在朋友面前经常承认:‘我们所建立的,与我们为之奋斗的完全两样……’”——这意味着保尔·柯察金在参加革命多年后,认识到列宁、斯大林所创立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与自己当初参加革命的理想,所憧憬,所追求的美好社会完全不一样。这说明保尔·柯察金对所谓“无产阶级专政”有着清醒的认识,并对斯大林的大清洗,大整肃进行了力所能及的反抗。

  保尔·柯察金拒绝射杀白军的详情不了解,但如果长官命令你射杀已经放下武器的白军,或者负伤的白军,或者年幼的白军,或者被扣上“叛乱分子”帽子的普通老百姓,保尔·柯察金予以拒绝那是一种觉悟,那是一种高尚和无畏。

  这位保尔姐姐的女儿还说:“我有机会同他的朋友阿纳托里·索尔达托夫谈过一次话,阿纳托里承认说:如果科利亚(尼古拉的昵称)不是在1936年去世,稍后一些时间就会有人‘帮助’他离开人世”。

  也就是说,他对党的最高领袖斯大林不趋炎附势,如果不病死,很可能会被当成反革命枪杀掉。而这才是保尔·柯察金的可贵所在,这才是一名真正的革命战士!非阿谀逢迎之徒,只服从真理,不向任何权贵低头,哪怕它披着人类有史以来最美丽的外衣。

  过去看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之后,对保尔的印象是——无限忠于布尔什维克党,在战场上英勇杀敌,工作中奋不顾身,不惜牺牲自己的健康,瘫痪后还不虚度光阴,顽强从事写作……他的事迹曾感动了包括母亲与我在内的千千万万中国人的心。今天了解到了真实的保尔——一个有理想、有良知、能辨别是非,不迷信当政领导,关键时刻敢于抵制上面错误路线和政策。这比打仗冲锋更需要勇气和水平,更难能可贵!这个真实的保尔更是所有当初崇拜保尔的人们心目中的英雄!

  无疑,真实的“保尔”大大升华了他的思想、道德和精神境界,大大强化了保尔·柯察金在我们心目中的不朽形象。

  不由得想起了毛泽东时代树立起的典型雷锋,它也曾影响了无数的中国人。但却无法像保尔·柯察金那样令人喜爱。因为保尔虽然是塑造出来的,却真实,有人性,犯过错误。比如喜欢打架,喜欢动拳头,有时有点自由散漫,不那么遵守纪律……相比之下,中国塑造出的雷锋却没一点点缺点,毫无私心杂念,不打架,不骂人,乖顺听话,出门就干好事,整天捧着最高当权者的著作学,做梦也梦着最高当权者,一举一动都尊奉最高当权者的意志行事,活脱脱表现出了一个崇拜权力,一切围绕最高当权者转,热爱最高当权者胜过父母,无一丝一毫独立头脑的奴才嘴脸。

 红色经典《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还提到三个著名的白匪头目:彼得留拉、高尔察克、邓尼金。但历史已经还给了他们清白。

 西蒙·彼得留拉(1879—1926),乌克兰人,青年时期就读于乌克兰西部的利沃夫大学,后成为乌克兰民族独立运动的领导人,反抗苏联统治,曾两度出任乌克兰执政内阁的首脑。俄国早已为彼得留拉平反。2005年当俄国总统普京访问法国时,曾专程到位于巴黎的彼得留拉墓前献花。

 亚历山大·瓦·高尔察克(约1874—1920),俄罗斯海军上将、黑海舰队司令。十月革命后曾率领白卫军与红军作战,并成为同盟国承认的俄国临时政府首脑,后被俄国国家安全保卫机构“契卡”秘密处决。俄国现已为高尔察克平反。2008年俄国公映了电影《无畏上将高尔察克》,从正面讲述了高尔察克传奇的军旅生涯。

 安东·伊·邓尼金(1872-1947),二月革命后任俄军总参谋长。十月革命后组织了一支队伍反对布尔什维克,失败后长期流亡国外。德苏战争时,坚决支持苏联卫国战争。晚年移居美国并在那里去世。上世纪80年代苏联出版的教科书已将邓尼金列为“爱国将领”。2005年10月,邓尼金被重新安葬在莫斯科,俄政府为此还举行了隆重的仪式。

 所以青年人一定要明白:红色经典不都句句是真理,里面所说的坏人不一定都真是坏人。尤其要知道曾经为亿万中国年轻人所崇拜的保尔·柯察金,真实的他其实也像林昭、张志新一样对专制的社会体制进行过批判和斗争,并曾经被审讯……所以这个英雄是替人民说话的,是真正的英雄,他并没像其他很多英雄那样成为过眼烟云,昙花一现。

 1936年到现在他已去世73年,他的名字依旧闪发光辉,他依旧是我们的楷模。

 所有向往自由民主平等幸福的人们,当你感觉孤独的时候,来看看保尔·柯察金的画像吧。望着保尔的眼睛,那染满硝烟的军服,你能感到一种震慑灵魂的力量。真正的保尔与你们同在。他不拍马屁,敢于面对审讯,敢于抵制上级的错误,永不屈服于任何肉体上或精神上的淫威,他鼓舞着我们为美好的明天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