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裁的绝世高手叶天:领导干部“三小”现象之成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4 12:41:33

领导干部“三小”现象之成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梁煜璋

 

据人民日报政治文化部、人民论坛杂志社专题调研组《关于领导干部“三小”现象的调查报告》介绍:现实中,有些领导干部却被一些“小”所包围:建立自己的“小圈子”,结交“小兄弟”,放纵“小爱好”。

正因为“圈子”、“兄弟”、“爱好”之“小”,所以,很多时候不少领导干部甚至有些同志都认为这是小节,无碍大雅,往往容易忽视或麻痹大意以至于麻木不仁;同时,也正因为其“小”,所以,知道的人很少,也就隐蔽性很强,不易发现。

但是,我们也不能片面地、孤立地、静止地看问题,而是要全面地、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比如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同志2009年10月就指出:“干部出问题,多数都是‘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干部管理监督要抓早、抓小,防患于未然。”比如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同志2009年12月也强调:腐败往往有个量变到质变,渐进到突变的过程。所以,无论对“大贪”还是“小腐”,我们都要坚决查处,绝不容情!

同时,这次调查结果也显示:搞“小兄弟”的危害,79.4%的受访者认为是“易搞权钱交易,导致干部腐化堕落”;81.56%的受访者认为“‘小爱好’易被利用成为干部腐化堕落的诱因”。

显然,明代庄元臣在《叔苴子内篇》(卷一)所讲“大害处有小利为之媒,大利必有小害为之倪”的道理,我们的领导干部们应该是明白的。可为什么还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呢?

马克思曾指出:“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家就会大胆起来。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死的危险。”(《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7卷第258页)。这就告诉我们,在分析领导干部“三小”现象成因的时候,不能不首先重视利益驱动这个诱因。但这还不够,还需要深入研究其具体的促成原因为何。笔者认为有以下三个主要方面:

一是社会层面。主要是社会“潜规则”。比如“礼尚往来”。领导干部也需要朋友,也需要交际。这本无可厚非,也是人性使然。但这种传统投射到官场,就破坏了原先的平等关系,演变成以权力为轴心去运转了。加上围绕权之大小而产生的礼之轻重、往之亲疏的攀比的社会风气,更容易使小人得志、投机者钻营,这就为领导干部“三小”现象滋生蔓延培植了适宜的土壤。

二是个人层面。主要有三点:第一是价值观的扭曲。有些领导干部手中有权却对大款有钱眼红,觉得人家一掷千金,灯红酒绿,很是潇洒,羡慕不已,心理很不平衡。第二是人性的弱点。当人家用糖衣裹着炮弹打来时,不少领导干部已经飘飘然了,喜欢人家的恭维,接受人家的关心,笑纳人家的进贡,便搞起了权钱交易。第三是侥幸的心理。搞腐败是有风险的,但他们却认为抓之一二,漏掉八九,更何况还会有人照着,这种侥幸心理让他们执迷不悟。

三是体制层面。主要也有三点:第一是缺乏有效的权力制约和监督。领导干部亲“小”而搞腐败,开始是小贪,后来是大腐,基本没有什么“瓶颈”和“掣肘”。第二是领导干部身边、四周缺乏健康的有生力量,总是被一些“小人”包围,甚至组织的“援手”也很少像橄榄枝那样及时伸过来,自然就不会有人提醒、进谏和劝诫。第三是领导干部所关心的向上的出路和前途还不够通畅和明朗,老实人吃亏和投机钻营者得利的事情让不少感到寒心和失落。

根据以上原因分析,那么我们破除领导干部“三小”现象就必须有的放矢、对症下药。至少需要着力做好这样三个方面:一是要在研究社会环境和干部心理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强化党性修养;二是要从对干部关心和负责的角度出发,进一步从严管理和加强监督干部,给干部以规矩感,让他们习惯于在组织和纪律的约束下工作和生活;同时要及时清“君”侧,果断除“小”人。三是要着眼于干部正当合理的政治前途和物质利益的追求和期待,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给以他们及时地积极地正确地有力地引导,真正做到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让能干事者有机会,让干成事者有舞台。只有这样内养外治,才能实现药到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