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霆纳克刷新cd:公费医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0 07:59:55
  • 沧海之粟已经不适应目前国情,应该平稳淘汰。

 

 

公费医疗 - 概述

公费医疗制度是中国医疗制度的组成部分。是根据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发布的《关于全国各级人民政府、党派、团体及所属事业单位的国家工作人员实行公费医疗预防的指示》建立起来的。公费医疗对象包括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立医院职工、高校教职工等。开支范围涉及门诊、住院所需的诊疗费、手术费、住院费、门诊费或住院期间经医师处方的药费。随着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的确立和完善,公费医疗制度对象逐步纳入基本医疗保险范围。原有公费医疗制度将自动取消。

公费医疗制度是中国对享受对象实行的一种免费医疗保障制度。由于公费医疗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各级财政,因此,这项制度实质上是国家或政府保险型的保险制度。[1]


公费医疗 - 制度沿革

1955年中央级公费医疗证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发布《关于全国各级人民政府、党派、团体及所属事业单位的国家工作人员实行公费医疗预防的指示》。明确规定国家针对特定人员实行公费医疗预防制。医疗费用由各级人民政府领导的卫生机构,按照各单位编制人数比例分配,统收统支,不能分给个人。门诊、住院所需的诊疗费、手术费、住院费、门诊费或住院期间经医师处方的药费,由医疗费拨付,住院的膳食费、就医的路费由个人负担。

1952年8月,政务院将享受公费医疗待遇的人员范围扩大到在乡干部和大专院校的在校生。同时,为了控制用药与不必要的检查,国家还制定了十一类西药和大部分中成药的基本药物目录、大型设备检查的规定及公费用药报销范围。

20世纪80年代初到1992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传统的医疗保障制度日益显露出机制上的弊病。国家开始以控制费用为中心,对公费、劳保医疗制度进行改革完善。各地开始对公费医疗改革进行探索。

同时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逐步确立起来。

1992年,广东省深圳市在全国率先开展了职工医疗保险改革。

1993年,中国共产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在全国建立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医疗保险制度。

1994年中国国家体改委、财政部、劳动部、卫生部共同制定了《关于职工医疗制度改革的试点意见》,经国务院批准,在江苏省镇江市、江西省九江市进行了试点。

1996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体改委等四部委《关于职工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扩大试点的意见》,在58个城市进行了扩大试点。

1998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全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工作会议。[2]

1998年12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明确了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目标任务、基本原则和政策框架,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覆盖全体城镇职工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届时,原有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制度将自动取消。[3]

2011年12月22日,北京市社会保障“十二五”规划发布,规定2012年1月1日起,北京市级公费医疗人员全部并入职工医保,此前的公费医疗待遇相应取消。[4]

公费医疗 - 覆盖范围

公费医疗漫画公费医疗实施之初,享受公费医疗的对象包括各级政府机关、党派、人民团体及文化、教育、科研、卫生等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随着国民经济和卫生事业的发展,享受公费医疗待遇的范围不断扩大,返乡二级乙等以上革命残疾军人和高等院校在校学生及派驻享受公费医疗单位的人民武装干部、在华工作的外籍专家及其随住家属等的医疗费用,都逐步被纳入公费医疗。[2]

公费医疗 - 费用管理


公费医疗的待遇,除挂号费、营养滋补药品以及整容、矫形等少数项目及住院的膳食、就医路费由个人自付费用外,其他医疗费用全部或大部分由公费医疗经费开支。医疗费用核准定额,1961年以前国家规定机关工作人员每年每人18元,以后进行过多次调整,逐步提高,1979年提高到每人每年70元。其后,具体标准由各地根据财政体制的变化制定。

作为国家保险,国家机关及全额预算管理单位的公费医疗经费来源于各级财政拨款;差额预算管理及自收自支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从提取的医疗基金中开支。公费医疗经费的多少,是根据职工对医药方面的实际要求、国家财力、医药卫生事业所能提供的资源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决定的。按每人每年享受公费医疗待遇的预算加总,将经费拨付地方管理使用,实际超支部分由地方财政补贴。财政体制改革后,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分别拨付。

公费医疗管理由卫生和财政部门共同负责。各级政府设立公费医疗管理委员会,并在卫生财政部门设办公室,负责调节医疗服务单位与就医单位的协作和联系,审核、监督经费的使用。从1953年起,中央直属机关在地方的,其公费医疗预防经费由中央财政直接拨发改为由当地卫生机关负责上报人数统一办理,增列入地方卫生事业经费预算内。[2]

公费医疗 - 评价


优势


在公费医疗制度实行初期,曾起到很大积极作用。它适应当时缺医少药的状况,较好地保障了职工的基本医疗,提高了职工的健康水平,维护了社会稳定。

弊端


由于公费医疗是在计划经济时代建立的,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它的弊端逐渐显示出来:医疗费用由国家包揽,缺乏有效的制约机制,造成严重浪费;管理水平低,专职管理人员少,漏洞多,加剧了医疗资源的浪费等。根据1986年的一项医疗服务调查显示,公费医疗人员的2周患病率比自费人员高32%,住院率是自费病人的2倍,而到了1995年,卫生部门综合医院部分病种出院病人平均住院日和住院医疗费用调查,公费(包括劳保)病人的平均住院日比自费病人长36.1%,公费病人的次均住院费用比自费病人高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