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两小无猜:《道德经》第十五章:得道之人的七种人生态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21:40:10

《道德经》第十五章 得道之人的七种人生态度

 

第十五章 得道之人的七种人生态度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敝而新成

 

注解:

 

①   道,楚简本,王弼本,以及通行本多为“士”。帛书本,傅奕本为“道”。老子所写的“善为士”,亦即“善为道”,即得道之人,故取帛书本为“道”。

②   涣,楚简本为“焕”。《说文新附》:“焕,火光也”。《说文》:“涣,流散也。”《后汉书·延笃传》写到:“涣烂兮其溢目也。”涣,通“焕”。

③     敦,楚简本为“屯(zhūn)”。敦,诚朴宽厚,厚重,笃实。《周易。序卦》:“屯者,物之始生也。”《广雅·释诂三》:“屯,聚也。”

④     浑,楚简本为“沌(dùn)”。通行本亦为“混(hùn)”,即混沌。浑,《说文》:“浑,混流声也。”《切韵》:“浑,浊也。”

⑤     河上,王弼本为“故能敝不新成”,《淮南子。道应训》引《老子》此句为:“故能敝而不新成。”帛书本为“敝而不成。”老子二十二章有“敝则新”,故通行本多为“敝而新成”。

 

品读:

 

老子从十四章开始,至十五章,十六章,用三章的篇幅,来写得道之人的修为。十四章,一谈得道之人,写得道之人如何得道,得道之人觉悟万物,可以用宏观、微观、中观三种观照方法来觉悟万物,亦即三种觉悟世界的方法,混而为一,统称为中观。中观得道,即可以能知古始,即可以用无创造有,用道创造天地万物。老子在十五章,二谈得道之人,写得道之人的七种人生态度,亦即得道之人七种精神面貌,七种成为,七种行为模式,七种德行,七种无。得道之人的七种人生态度,即可以静之徐清,动之徐生,即可以有归于无,无中生有,生生不息。老子在十六章,三谈得道之人,写得道之人修行得道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要止,要守中;第二阶段,因为守中,即可以创造万物,观照万物,观照万物各归其根,即是观照万物有归于无,万物归于道。第三阶段,观照之后的觉悟,觉悟万物静而复命,回归其天命;复命之后有常,万物皆复归恒常之道;觉悟万物的恒常之道,即是明。佛家说,明心见性;老子说,知常即明,觉悟了道就是明,觉悟了道即是明心见性。最终,老子总结说,不觉悟道,不得道,必然妄为,必然招致凶险;觉悟了道,即可以包容,公正,全然,知天命,成为道,就可以天长地久,生生不息,没有危险。

 

得道之人的七种人生态度,老子总结为:一是豫,即喜悦;二是犹,即惊觉;三是俨,即恭敬;四是涣,即自在;又为焕,即激情;五为敦,即坦诚,朴实;六为旷,即开放,包容;七为浑,即处下,承载。拥有这七种人生态度,七种精神,得道之人,“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得道之人,就可以永远有道。

 

1、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上古得道之人,精微,神妙,淡定,通达,深不可测,博大精深而无法全面地认知,辨识,把握,评价。玄,在解读“玄德”之时,解读了玄的三层含义:一是,同,谓之玄。二是,玄为染丝时系缚丝绞的丝结,亦即纲领的意思。三是,玄,即天。《释言》:“玄,天也。” 《太玄·玄告》亦写到:“天以不见为玄,地以不形为玄,人以心腹为玄。”在这里,选择天幽远、清静、玄奥、从容淡定的意思。《说文》:“通,达也。”《周易。系辞上传》写到:“往来不穷谓之通。”往来不止,没有阻碍,不会停息,就是通达。

 

“善为道”,通行本多为“士”。士,《白虎通·爵》解释为:“通古今,辩然不,谓之士。”通晓古今,明辨所以然、不所以然,就是士。白虎通强调的是,士对世界、对宇宙的觉悟。《道德经》亦写到:“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老子同样强调士对道的觉悟。《论语》对士的解释为:“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以为士也。” 行为谦恭而有耻感意识,出使外邦不辜负君王的使命,才可以称为士。孔子强调的是,士对自我的道德觉醒意识,以及士承担的社会使命,与老子所说的士,含义有所不同。老子强调的是,人对道、对自然的觉悟,孔子强调的是,人对自我意识,社会使命的觉悟。善为道,擅于成为道,擅于修道,即得道之人。

 

得道之人为什么会深不可识?《周易。系辞上传》写到:圣人“惟深也,能通天下之志,能成天下之务。”圣人精通易经,或者得道之后,就来到了深不可测的位置,以至于能够通晓天下的志向,能够成就天下所有的理想,甚至能够知晓天下的吉凶祸福,得失成败等发展趋势,因此,深不可识。《说文》:“识,知也。”不可识,即不可知的意思。

 

2、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因为不能全面认知,把握,所以只能勉强,尽力形容一番。《左传·昭公九年》写到:“物有其容。”万物各有其形象,面貌,模样。老子是说,要勉强,尽力描绘一番得道之人的形象,精神面貌,给得道之人画一个写意画像。

 

既然得道之人深不可测,为什么又要尽力形容一番呢?一是,描摹得道之人,是要给学道,悟道之人一个修道的方向,一个参悟的榜样。二是,要给学道之人一个觉悟的机会,通过对得道之人的感知、参悟而悟道。

 

3、豫兮若冬涉川,

 

得道之人,心怀喜悦的态度,就像冬天涉过大河一样。《说文》:“豫,象之大者。” 豫的本义指大象。在佛经《优婆塞戒经。三种菩提品》中写到:“如恒河水,三兽俱渡,兔、马、香象。兔不至底,浮水而过;马或至底,或不至底;象则尽底。”佛经用香象比喻大乘佛教证道最深切、最彻底,最能离苦得乐,自觉觉他。宋朝释普济编写的佛经故事《五灯会元》中更明确地写到:“香象渡河,截流而过。”佛经用香象渡河,表示觉悟之人心怀喜悦的态度,面对困难,根本无视困难的存在,轻易就能够穿越困难,勇往直前,到达彼岸。《周易》中,也常用“利涉大川”,表示大吉大利,表示能够顺利冲破障碍,实现理想。

 

《尔雅》对豫的解释为:“豫,乐也。”《珠丛》也解释为:“心中和悦谓之豫。”豫,是一种喜悦的人生态度。故《周易。豫卦》写到:“豫,利建侯行师。”拥有喜悦的人生态度,有利于建功立业,勇往直前,实现理想,到达彼岸。老子说,得道之人首先拥有的就是喜悦的人生态度,人人都应首先拥有喜悦的人生态度,喜悦的态度是人生的根本。佛家也把觉悟的终极目的,说成是“离苦得乐”,远离痛苦,超越痛苦,拥有喜悦。《尚书·君牙》写到:“心之忧危,若蹈虎尾,涉于春冰。”是说心中担忧恐惧危险将至,就像踩在虎尾上,就像走在坚冰正在消融的春天的冰面上。而老子写的是“冬涉川”。冬天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当然不会担心有什么危险,心怀喜悦,用充满喜悦的人生态度,就会无视困难,无所畏惧,更能顺利到达彼岸。

 

孔子极其崇尚喜悦的人生态度,也把喜悦的态度,当做人生的根本。《论语》的第一句话就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孔子是说:“学习了为人做事的道理,并及时实践,不也很喜悦吗?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相聚,不也很快乐吗?”孔子又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欣赏流水的精神,看到流水就喜悦;仁者,欣赏高山的精神,看到高山就喜悦。故“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因为智者、仁者都拥有喜悦的人生态度,所以知者不会迷惑,仁者不会烦恼。孔子还说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发愤用功就忘记了吃饭,内心喜悦就忘记了烦恼,连自己就要老了,也都忘记了。喜悦是人生的第一步,人人都想拥有喜悦的人生。

 

4犹兮若畏四邻,

 

得道之人,时时惊觉,小心谨慎,就像害怕周围的邻居一样。《颜氏家训·书证》解释说:“犹,兽名也。”《康熙大字典》解释为:“居山中,闻人声豫登木,无人乃下。世谓不决曰犹豫。或作犹。”犹,迟疑不决、犹疑、犹豫的意思,引申为谨慎,惊觉。得道之人,为什么要时时谨慎、惊觉?《周易。乾卦》写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君子终日自强不息,晚上反省,醒觉自己,即是遭遇危险,也不会有什么灾难。君子惊觉、觉悟的目的,是要远离灾难。因此,君子才能够“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位居上位,位居领导地位,因为时时反省,醒觉自己,而不令自己骄奢淫逸,位居下位,位居下属地位,因为时时反省,醒觉自己,让自己自强不息,也就没有什么烦恼、忧愁。君子时时惊觉,时时觉悟,一花一草,都能悟道。

 

《论语。泰伯》写到,曾子生病时,告诫弟子们,说自己的一生,就像《诗经》所写的诗句一样:“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曾子一生进德修业,战战兢兢,小心谨慎,好像走在深渊旁边,好像走在薄冰上面,唯恐有失忠信仁义之德,唯恐不能建功立业,有辱人生的使命。曾子为什么会战战兢兢?《论语,学而》记载道,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说自己每天多次反省,觉悟自己,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反省,觉悟,那就是:为人谋事,没有百分百吗?与朋友来往,没有信守承诺,建立信任的关系吗?传授的道理,自己没有亲自实践吗?曾子的一生,亦是儒家“慎独”思想的写照。《中庸》写到:“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道,不能够须臾远离,能够须臾远离的道就不是真正的道。所以说,君子要惊觉、谨慎他没有看到、视而不见的事情,惊恐、畏惧他没有听到、听而不闻的事情。没有什么事情比隐匿时更容易觉知,没有什么事情比细微时更容易显现,也就是说,越是在没人看到的时候,越是在细枝末节上,越能显现一个人的本来面目。故君子在独处之时,更要惊觉,坦诚,更要修身养性。《尔雅》解释说:“慎,诚也。”慎独的慎,其确切含义,应该是诚,坦诚地对待自己。即是说,君子独处之时,更要戒欲戒恶,更要修身养性。

 

老子说,得道之人拥有惊觉的一份人生态度,一可以时时觉悟万物,随时悟道;二可以时时觉悟自己,“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不要以欲伤身,不要以我害道,不要以有为害无为,不要以人为害自然,而让自己永远走在道上。

 

5、俨兮其若客,

 

《尔雅·释诂》:“俨,敬也。”得道之人,拥有恭敬、庄重的态度,如同客人面对主人一样。《周易。坤卦》写到:“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君子有敬爱之心,才能内在正直;君子心中义字当先,才会以仁义之心恭敬对待他人;君子拥有敬爱、仁义之心,君子的德性在世上才不会孤立无助,才能够厚德载物,化育天下。即是说,君子拥有仁爱之心,就会敬己敬人。

 

敬爱之心,在儒家思想中,更为重要。《论语。为政》写到:“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在孔子这里,人区别于禽兽的标志之一,就是人能赡养父母,并且对父母有敬爱之心,也就是有孝心;人能养父母,也会养禽兽,如果对父母缺少敬爱之心,父母与禽兽又有何区别?《论语。学而》写到:“孝弟(tì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孝与悌,上孝父母长辈,下爱兄弟姐妹,被儒家称为仁爱之心的根本。

 

儒家思想中,最重要的是仁爱之心,而恭敬、敬爱,却是仁爱之心的根本,用孟子的话说就是,“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可见,恭敬与敬爱之心多么重要。老子也重视恭敬、敬爱的人生态度,敬己敬人敬物,爱己爱人爱物,敬已如神,敬人如神,敬物如神,方可与万物为一,方可成道。

 

6涣兮若冰之将释,

 

楚简本为焕。《说文新附》:“焕,火光也。”老子是说得道之人,拥有激情热烈的人生态度,就像太阳一样,能让河流冰消瓦解,顺流而下,春暖花开。涣的本义是流散的意思。《周易。涣卦》写到:“风行水上,涣。”风在水面刮起层层波纹,自然美丽,风行水上,自由自在。涣,引申为自在的意思。《后汉书·延笃传》写到:“涣烂兮其溢目也。”涣,通“焕”。涣,仍旧含有光明灿烂,激情热烈的意思。因此,无论是涣,还是焕,都可以解释为,激情热烈的人生态度。

 

拥有激情热烈的人生态度,就可以让过去,让困难,冰释瓦解,而能够破旧立新,让春回大地,万物萌生,生机盎然,就可以拥有崭新的人生,可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人人都可以弃旧图新,可以与过去说再见,可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周易。系辞上传》亦写到:“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尊道重德,有道有德,道德富有是天下最宏大的事业、功业,日日创新是天下最盛大的美德。日日创新,才能让天地万物生生不息,而生生不息就是易,生生不息,就是易所蕴含的天地精神。

 

7敦兮其若朴,

 

得道之人,拥有坦诚的态度,如同返朴归真一样。敦,诚朴宽厚,厚重,笃实。《礼记·乐记》写到:“乃夫敦乐而无忧。”坦诚,朴实并且喜悦,即可以没有烦恼。《论语。子罕》写到:“仁者不忧”,心中有仁爱,就没有烦恼。坦诚而喜悦几乎等同于仁。

 

《中庸》更进一步写到:“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坦诚,是天道;把坦诚的天道在生命中活现出来,就是人道。又说,“自诚明,谓之性。”由于坦诚而悟道,就是人的天性。又说,“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唯有天下至诚之人,才能将天性全然地活现出来;能够全然地活现出天性,才能全然地活现人性;能够全然地活现出人性,才能让物性也全然地呈现出来;能让万物之性都全然呈现出来,则可以与天地一起创造生命;能够与天地一起创造生命,则能够与天地平等,才能与天地合一,即天人合一。至诚,则可天人合一。“率性之谓道。”让天性、人性、物性全部全然地呈现出来,就是道。

 

楚简本为屯(zhūn)。《周易。序卦传》写到:“屯者,物之始生也。”《广雅·释诂三》:“屯,聚也。”《周易。屯卦》亦写到:“屯。君子以经纶。”君子看到屯卦之象,看到万物初生,就可以聚集天下英才,去经纬天下,治国安邦。《中庸》又写到:“ 唯天下至诚,方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唯有天下至诚之人,才能掌握治理天下的宗旨,树立天下的根本道德,觉知天地创造万物的根源。可见,屯,能够让君子拥有坦诚、至诚的态度。《中庸》把诚,当作最根本的天道,甚至唯一的天道。

 

老子非常重视返朴归真,复归于婴儿,回归自然。老子把返朴归真,当作去伪存真,回归自然,复归于道的法则。而拥有坦诚的人生态度,就是踏上了返朴归真,回归自然之路。中国有句古语:“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庄子。渔父》中亦写到:“不精不诚,不能动人。”不真诚,不坦诚,就不能打动、感动他人。真诚、坦诚的人生态度,可以说是整个中国文化道德仁爱精神的根基。

 

8旷兮其若谷,

 

《说文》:“旷,明也。”引申为空旷,开阔,开朗,开放,乐观,旷达。得道之人拥有乐观、开放的人生态度,心胸就像山谷一样,虚怀若谷。心旷神怡,即能宠辱皆忘。开放的人生态度,一是说,开放是一种人生态度,开放的心态,能够包容一切。可以包容光明,同样可以包容黑暗;可以包容善良,同样可以包容罪恶;可以包容喜悦,同样可以包容痛苦;可以包容快乐,同样可以包容烦恼。天地万物皆包容心中,心中就是世界,就是宇宙。二是说,与世界,与他人,与自己建立开放的关系。与世界的关系,即能将世界包容心中,又能与天地万物为一,又能在自然之中自由遨游。与他人的关系,即是信任、坦诚的关系;又是恭敬、尊重的关系;又是付出、仁爱的关系;又是处下、承载的关系。与世界,与朋友,皆是互即互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就是我,我又是你的关系。与自己的关系,是足够、信任、爱、喜悦、自由的关系;又是无私、无欲、无我的关系。与世界,与他人,与自己不是僵化的,而是开放的关系。三是说,生命拥有开放的理想,开放的目的,开放的人生意义。道法自然,生命亦自然而然,天之道不是需要遵守的僵死不变的法则,而是自然而然之道,无中生有之道。生命之道,拥有无限的可能性。天道并没有给生命制定详尽的人生意义、目的、理想,生命的理想、目的、意义,需要人们自己去创造。人们需要自己去创造人生的理想与目的,需要自己为自己赋予生命伟大的意义。四是说,开放,要拥有开放之心。心造天地,心造万物,心造世界。世界可以改变,可以革新,可以再造;生命可以改变,可以革新,可以再造;甚至人类同样可以改变,可以革新,可以再造;自然也可以改变,可以革新,可以再造。拥有开放之心,就能够创造开放的自然,开放的世界,开放的生命,开放的万物。五是说,道,亦是开放之道。道不是僵死之理,道是自然生命,无限的可能性。道生生不息,无穷无尽。道法自然。

 

9浑兮其若浊。

 

《切韵》:“浑,浊也。”《诗经·小雅·四月》写到:“载清载浊。”江河无论清流还是浊流,都会承载。江河能够放下一切价值评判标准,放下决定与爱好,以处下的态度,承载清流、浊流。老子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得道之人,拥有处下的态度,承载一切,对浊流同样没有分别之心,一样承载。

 

老子在这里是让人们放下脑子里的物我之别,是非判断,好恶标准,用心觉悟,包容天地万物。唯有脑中糊涂,心中才能明亮,旷达,乐观,才能以开放之心,容纳天地万物,才能觉悟万物。道在瓦砾之中,道在屎尿之中,瓦砾能让人悟道,屎尿同样能让人悟道。老子在第三章中,已经写到“常使民无知无欲”,老子在这一章中,明确了无知无欲的程度,那就是混混沌沌,糊里糊涂;在二十章中,老子再次明确了他崇尚“无知无欲”的态度,那就是“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众人都明明白白,唯独我糊里糊涂;众人都洞察一切,唯独我愚昧无知。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老子写旷,是在写心,要心旷神怡;写浊,是在写脑,要难得糊涂。难得糊涂,就是放下脑中的决定,判断,是非,标准,达到无分别,无是非,无善恶,无标准,无私无欲,无我无为的境界,无我无为即道。

 

10、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

 

谁能够在混沌之中,让自己沉静下来,慢慢变清澈;谁能够在安逸之下,让自己震动起来,慢慢创造、创新。《大学》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知道自己的理想志向,并且能够让自己在浑浊、迷失的状态下,停止下来;然后才能明确自己生命的方向,并为了理想的方向采取无论如何去创造的态度,决不放弃,绝不半途而废,唯有这样,内心才会沉静,才不会受环境,受情绪,受外界条件的影响,而理想的方向就会愈加清晰。

 

有归于无,万物复归其根,身心归一,我归于道,叫做静。因此,静实际上不是一个状态,而是一个动词。万物不停地运行、运动,万物归一、归道,有为归于无为,人为归于自然,这种奔流不息,无始无终的运动,就是静。

 

无中生有,道生万物,一生万物,天道在人的生命之中显现出来,天命在万物之性中显现出来,心创造了万物,创造了世界,叫做动。因此,动更是一个动词。道生生不息,道创造天地万物,一刻也不曾停止,天地万物无中生有,周而复始,无穷无尽,这种无穷无尽的创造力与创新精神,以及创造的行动本身,就是动。

 

静与动都是动词,有与无也都是动词。有,有归于无;无,无中生有。有与无都是自然生生不息的运动,创造,天地万物皆是动词,宇宙自然时刻都处于瞬息万变的运动之中。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得道之人能够。得道之人,因为与道为一,所以就能够有归于无,人为复归自然,并且能够无中生有,无所不有。得道之人,自心清,则天地清,世界清;自心生,则万物生,自然生。

 

11、保此道者,不欲盈。

 

保有生生不息之道,得道之人就不会有盈满的贪欲之心。从宇宙的视角来看,万物在天地之间,在宇宙之内,只是微不足道的一点,万物虽然绵绵若存,却不能让宇宙充满,也无法让宇宙满盈。这是因为,万物无时无刻都在运动,无时无刻都在有归于无,无中生有,瞬息万变。天地之道,不会等到无全部创造了有之后,才会有归于无,也不会等到有全部归于无之后,才会无中生有,万物有无相生,阴阳互动,你来我往,瞬息也不会停止,这就是万物生生不息,无始无终之道。故天地不会盈满,天地也不会空无一物。死亡不是在最后一刻才来临,死亡早存在于生存之内,生命无时不在死亡,无时不在新生,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直到永远。

 

道本身的特质,就是不盈。道之不盈,有四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根本不盈。不盈满,是道的根本,是天地之道。二是,不执著于盈,不追求盈满。盈满本身是种妄念,执著于盈满是更大的妄念,所以不能执著于盈满。三是,盈不可久。天地不盈,但人们往往把不盈当作盈,故说盈不可久。月盈则亏,水盈则溢,物满则损。盈而亏,盈而溢,盈而损,是天地之道。人们觉知了天地之道,自然要觉悟得而后失,成而后败,兴而后亡,生而后灭,宠而后辱,盛而后衰,阳而后阴,刚而后柔等等,同样合乎天地之道,人们对于得失荣辱,自可从容淡定地接受、面对,物极必反,自可失而复得,灭而复生。人们觉悟了此道,自可得失两忘,荣辱两忘,自可无得无失,无荣无辱,复归自然。四是,既然天道不盈,人们不追求盈满之欲,但人们可以追求无极之极,无穷之穷,并且可以把追求无极之极,无穷之穷,当作生命不息,创新不止的人生态度。人们无惧穷极。天之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天道内在的能量,自然会穷极了而发生变化,变化了就会通达,通达了就会恒久。若是再遇到穷极,天道仍旧会自然而然地发生变化,所以天道才会生生不息。

 

人们效法天道不盈的精神,人们自然同样会不盈。大地之内的种子,不会全部一起萌芽,生长。后生的种子,也不会等待先生的种子,全部出生之后再萌生,时刻都有种子在萌芽,在生长,时刻也都会有果实在成熟,有生命在衰败,死亡。人们不必等到爱、能量、激情,甚至财富、才华等满溢之时才付出,人们不必等待,时刻都可以付出,并且人们的内在,人们的心中,同样会无中生有,生生不息。愈付出,愈创造,愈无中生有,人们拥有的爱、激情、能量、财富、才华就会愈多。付出是唯一的出路。觉得自己缺少爱,付出爱,心中才能生出爱,创造爱;觉得自己缺少激情,付出激情,心中才能生出激情,创造激情;觉得自己缺少能量,付出能量,心中才能生出能量,创造能量;觉得自己缺少才华,付出才华,心中才能生出才华,创造才华;觉得自己缺少财富,付出财富,心中才能生出财富,创造财富。付出即创造,付出即创新。“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自己是创造爱,创造世界,创造妙有,创造万物的唯一源头。万物皆由心造,世界皆由心造,爱皆由心造。

 

人们的内在圆满自足,一物不缺,一能不少,一知不希,没有觉悟之人,处于迷惑中的人,觉得自己一无所有,并且向外寻觅,自然会终无所获。觉悟之人,悟道之人,不但觉悟了自己的内在圆满自足,并且让圆满自足的内在,自然而然地显现出来,则自可以无中生有,创造万物,自然与生生不息之道,生而为一,死而为一,自然可以不生不死,不生不灭。

 

12、夫唯不盈,故能敝而新成。

 

就因为天道不盈,所以天道能够破旧立新,日日创新。《说文》:“敝,一曰败衣。”衣服破旧之后,可以换身新衣。敝,本身就是一种革命、革新。将破败的,将陈旧的,将过去的,将坏掉的,将痛苦,将烦恼,将恶梦,将人为,将有为,将所有一切不要的,将所有一切已有的,全部归之于无,然后重新创造,重新孕育,重新选择。敝,也是一种生命的蜕变,毛毛虫蜕变成蝴蝶;苍鹰在四十岁时,经过一番痛苦的蜕变,从而拥有焕然一新的生命,再活三十年。

 

敝,是一种内在的革命,天道自然会有归于无,无中生有。因此,敝是一种自然的过程。楚简及多数版本,为“敝而不新成”,就是要强调,敝是一种自然之道,而不是人为之道。不新成,是不要再人为地创新,人为地破坏自然,人为地以贪欲为导向,以执著为选择,以妄念为方向,人为地改变自然,破坏天道,再次让人无道,让天亦无道。敝不新成,是要自然而成,自然无为,无为而无不为,有为而不能有所为。

 

13、综述

 

老子在这一章里,告诉了人们得道之人的七种人生态度,一是喜悦。心怀喜悦,则自然无烦恼。二是惊觉。用孔子的话说就是,“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觉悟于万物,诸事皆成。三是恭敬。仁为人之本,孝为仁之本,敬为孝之本,故说,敬为人之本。敬己敬人敬物敬天下,自可以与天地共生,与万物为一。四为激情。激情热烈,则风行水上,势如破竹,迎刃而解,天下无难事。五为坦诚。诚为聚人心之根,诚为立天下之本。六为开放。包容天地万物,则天地万物皆在心中。七为处下。举而措之天下之民,厚德载物,则天下之民皆举在手上,举在头顶。则天地化育,万民归一。拥有了这七种人生态度,就拥有了七德,就可以算是得道之人,就可以踏入生生不息之道。

 

道能弘人。拥有了七种德性,道在心中,道就可以让人性的光辉发扬光大,让天性在人的生命中充分彰显,让天地万物皆自然,让天下充满爱,让生命光芒万丈。

 

14、满了吗?

 

一位僧人跟随一位禅师学禅,学了两年之后,自以为学了很多东西,已经得道了,就心满意足地向禅师请辞,就对禅师说:“师父,在您座下参学,我感觉已经够了。”

禅师就问他:“够了是什么意思?”

学僧回答说:“够了,就是已经满了,再装不下了。”

禅师就说:“那好吧。不过,在你离开之前,先帮我装一盆石子吧。”

学僧很快就装满了一盆大石子,端到禅师面前。“装满了吗?”禅师问他。

“装满了,再装不进去了。”

禅师就拿起几个小石子,放进盆子了,小石子并没有从盆里掉出来。禅师又问:“满了吗?”

“这次真的满了,肯定再也装不进去了。”

禅师又抓起一把沙子,放进盆里。沙子就渗进石子的缝隙,并没有掉出来。禅师又问:“满了吗?”

“肯定满了,沙子也装不进去了。”

禅师又拿起一杯水,倒入盆中。水也渗了进去,并没有溢出了。禅师又问:“满了吗?”

学僧当下顿悟,满只是人们以为的一种假象,天道不盈,万物不满。万物生生不息,不盈而常新。天地万物,都是一个动词,都在不停地变化之中,盈而后亏,得而后失,物极必反,天道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