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两小儿辩日的问题:《道德经》第十章:内圣外王之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0 19:11:51

《道德经》第十章 内圣外王之道

 

第十章 内圣外王之道

 

载营魄抱一①,能无离乎?专气致柔②,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③,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hé),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④,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注释:

①     帛书本没有“载”字。一说,应为上章末字,与“哉”相通。楚简本及帛书甲本,上章末句,都无“哉”字,仍为“天之道也。”简本无此章。应为传播抄写过程中,溢出之字。二说,《楚辞》有“载营魄而登遐兮”。《说文》,“载,乘也”。营魄,即魂魄。《说文》,“魂,阳气也;魄,阴气也。”魂魄即阴阳。一阴一阳谓之道。

②     专,帛书本为抟(tuán),王弼等本为专。《说文》,抟,圜(yuán)也。圜,天体也。《吕氏春秋》注释为,“圜,天道也。”《易·说卦》说,“乾为天,为圜。”本义为把东西捏成团,引申为聚集,聚合的意思。

③     览,《说文》,观也。从见,从监。“监”的本义是借水照形。

④     帛书本没有“为而不恃”。

 

品读:

 

一至九章,老子总写道的无为,无形,无我,无生,无私。忘我即宇宙,不死即长生。道像盅,用其虚;像渊,用其深远广大;像橐籥,用其生生不息;像玄牝,用其化育万物;像天地,用其包容承载,天长地久;像水,用其善利万物,上善若水。效法道无为,无我的精神,人人皆可以无中生有,无为而无不为;人人都可以仁爱小众,教化大众,从而创造出一个人人自由,喜悦,自然而然的淳朴世界。

 

道不远人,但人却常常远离道。视而不见,闻而不明。天下有道,却视之无道;道在内,却向外求道;道在己,却向人求道。如何让内在圆满自足的道,在自己的生命中显现出来,并且光照四方,文明天下?老子从第十章开始,徐徐向人们揭示修身养性,回归自然,回归道的神奇之旅。内养其性,养神,养气,养心;外养其身,养行,养身,养知。修内自然养外,修心自然养身,内圣自然外王。老子揭示的修身养性之道,是内圣外王之道,从内外兼修,到以内养外,最终达到只养内,不养外。内外兼修,即是内养心,外养身,以心养心,以身养身,以心养身,以身养心,心身互养,故为内外兼修。以内养外即是,内养其心,以心养身。只养内不养外即是,只养心,不养身。心是主体,养心的目的只是养心,不为养身,不以心养身。内养心,而身自养。老子大道的奥妙,就是“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所不为。

 

1、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魂魄合一,能够永远不分离吗?魂魄合一,则天长地久;魂飞魄散,则死期已至。《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写到:“魂去尸长留。”魂魄离开后的身体,就叫做尸体了。《说文》:“载,乘也。”《玉篇》:“乘,升也。”《周易·序卦》说:“聚而上者谓之升。”魂魄即阴阳。阴阳相互激荡,相互升华,相互作用,阴极而阳,阳极而阴,阴阳永远合一。魂魄合一,阴阳合一即道。

 

《说文》:“魂,阳气也;魄,阴气也。”阳气为阳性的能量,阴气为阴性的能量。一阴一阳之谓道。魂魄是中国文化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周易·系辞》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万物创生于无,创生于道,无中生有。无中生出无形有象的精气,阳气阴气的精华,即为精气。精气聚合成为有形的万物。阳气阴气精华之余的混沌之气,则为神气。此时,无形无象的神气,仍以无,以道的方式,蕴藏在有形的万物之内,神气又称之为魂。当无形的神气游离出有形之体后,有形之体随之发生变化。万物随之由生至死,由成到败,由昌至亡,从有到无。有形的万物,随之化为无形,化为无形无象,有复归于无。故魂魄之变,即生死之变,有无之变。魂魄又称为精神,元神,神灵等。《大戴礼记·曾子问》写到:“阳之精气曰神,阴之精气曰灵。”阳为神气,阴为灵气。载营魄抱一,即是说要养其神灵。《周易·说卦》也写到:“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神即是创造万物的道。神气活现,道在其中。《说文》:“灵,巫也。”以玉事神为巫。灵是上达与天,使人与天合一,与道合一的先天自足的内在能量,能力。灵气逼人,能藏于内,超凡脱俗。

 

老子之道,为无,为一。无中生有,有归于无,有无为一即道。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归于三,三归于二,二归于一。一乃万物之首。《说文》对“一”这个文字的解释为:“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也是说,天地初创之始,道创造了一,从而创造了天地,化成了万物。故常常用一代指道。言一,即言道。老子说,“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39章)。得一,即得道。天得一得道就会清明;地得一得道就会宁静;神得一得道就会灵明;河谷得一得道就会盈满;万物得一得道就会创造成长;侯王得一得道就会让天下中正,和谐。老子又说:“圣人抱一为天下式。”圣人把一把道,作为治理天下的法则。言一即言道,言道即言一。老子的一是无为,无中生有。那么,孔子的一,又是什么?《论语。卫灵公十五》写到:“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子贡问老师说,有没有一个字,一句话可以终身施行的?孔子就告诉子贡说,如果要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恕”,用一句话来概括,自己不想要的,更不要强加于人。《说文》:“恕,仁也。”孔子之道,一以贯之,那就是恕,就是仁。根据孔子自己的解释,恕的根本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仁的根本,同样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佛的根本是觉悟,是自觉觉他,离苦得乐。无为即是道,勿施于人即是仁,离苦即是乐。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就是使阴阳合一,有无合一,精神合一,神气灵气合一,永不分离的意思。魂魄不分离,即不死,不死即长生,即天长地久。

 

2、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聚合元气,使其柔顺,能像婴儿一样吗?气为阳气与阴气,又称为元气,来自于道。《鹖冠子·泰录》写到:“天地成于元气,万物成于天地”;《论衡》也写到:“元气未分,浑沌为一。”元气即阳气与阴气。不谈道,不谈易,而直接谈元气,亦有元气创造天地万物的思想。元气是天地之始,万物之生。元气说,亦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气化哲学。

 

元气至柔至顺,更像天地未创,阴阳未成之时的原始混沌状态,更接近道,更接近易,更接近天地万物创造的起点,更能无中生有,生生不息。所以,老子崇尚柔顺,崇尚母体,崇尚玄牝,崇尚水,老子之道,即是崇尚柔顺,母性,玄牝,水之道。老子崇尚柔顺,也因为柔顺更无声无息,自然而然。柔顺如若婴儿一样,天真烂漫,率性而为,自然而然。

 

老子崇尚婴儿。老子说,复归于婴儿,如同复归于道。在老子这里,婴儿几乎等同于道。婴儿呼吸柔顺,不受环境的影响;成人呼吸急促,容易受环境影响,不是心中紧张焦虑,即是心中恐惧。婴儿没有善恶之分,没有美丑之别,没有得失之见,没有是非之心。成人放下善恶之分,放下美丑之别,放下得失之见,放下是非之心,不受环境影响,则即成道,成佛,成为圣人了。老子崇尚婴儿,孟子崇尚赤子之心。《孟子·离娄下》说:“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何为大人?不失赤子之心,就是大人。孟子又说:“充实而光辉谓之大,大而化之谓之圣,圣而不可知之谓之神。”内心圆满而且光芒四射就是大人;用自己的光芒照亮他人,能够化育天下就是圣人;圣人到了不可知的境界,就是神了。

 

魂魄,阴阳,精气,精神,神灵,灵气,元气等等,在此都是从形而上,从先天来说。先天之气,先天之精,先天之神,先天之灵,皆无形无象,皆是道,形而上者谓之道。后天之气,后天之精,后天之神,后天之灵,皆有形有象,皆是物,形而下者谓之器。人有气则生,无气则死;有神则大,无神则小;有灵则能,无灵则愚;有精则妙有万物,无精则一无所有。有精气神,则自由,则能创造万物,生生不息。无精气神,则衰竭,则形容枯槁,破败衰亡。先天后天为一,则形神兼备,身心如一。

 

3、涤除玄览,能无疵乎?

 

洗净心镜,能够没有一毫瑕疵吗?览,观也。观的本义是监,是一个人弯着腰,睁大眼睛,从盛满水的器皿中,观照自己,即临水照人。无疵,即要水净无疵,又要人净无疵,更要心净无疵。水要净,必先止。《大学》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知道自己所能达到的理想之境,才能够停下受环境影响的情绪,信念,才能让自己心生智慧的力量,从而使自己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从容沉静;从容沉静才能安然处事;安然处事才能觉悟万物;觉悟万物才能得道,才能无疵。

 

人要净,人要无疵。养其身,终究难以无疵,唯有养其心。《孟子》说,“食色性也。”能够养育愉色的,唯有人们内在的本性。后人对此的解释为,有深爱必有颜气,有颜气必有愉色,有愉色必有婉容。欲光彩照人,内心唯有博大的深爱。

 

欲心净无疵。一是要洗心。《周易。系辞传上》说:“夫易开物成务。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吉凶与民同患。”易可以用来开启智慧,成就事业。圣人用易来洗净心灵,洗净烦恼,开启智慧,身退而德行,身退于隐秘之地,德行于无思无为,自然而然的自然之境,就可以与人民同甘共苦,忧患与共。洗心,就是放下有为,洗净有为之心,洗净有为带来的烦恼,痛苦,蒙蔽,从而开启无为的智慧之道,让无为自然之道光辉灿烂。洗心是开启智慧之门的重要法门。禅宗法师神秀也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身体就像菩提树一样,心灵就像明镜一样,时时拂拭,时时洗心,莫让身心沾染尘埃。神秀渐悟法门,其实就是《周易》的洗心法门。

 

欲心净无疵,二是要觉悟。禅宗六祖惠能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是说,形而上的道,不是形而下的有形有象之物,即非树,亦非镜,本来一物也没有,本来就是无,就是道,本来就可以无中生有,完美无瑕,本来就不会沾染尘埃。欲心净无瑕,无需洗心,只要觉悟到心即道,心本来就洁净无瑕,本来就不可能被染污,当下即无瑕。洗心即是养心,养心即是守中。守持心中圆满自足的德性,则永远心净无瑕,心无一物。“同,谓之玄。”水无疵,身无疵,心无疵,水身心,同无疵,即为玄览。

 

4、爱民治国,能无为乎?

 

帛书本为,爱民治国,能无以知乎?不用已知的法令,法律,礼仪,文化,来爱民治国,最高的境界,当然是无为而治。“我无为而民自化。”(57章)我无为了,无中生有,人们自然而然就化育了。从而天下无不治,迎来一个太平盛世。孔子称赞舜说:“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已正南面而已矣。”用无为法治理天下的,只有舜吧。舜都做了什么?他只是正已身,正已心,面南而坐而已。他没有不断发布号令,让人民无所适从,而是让人民率性而为,顺其自然,天下无不化育。

 

无为而治的前提,是“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而“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前提是得道,有道,成为道,即是有爱,爱民。甲骨文中,爱的本义,是抓住朋友的心,即以心交心。儒家的根本思想,就是仁。《说文》:“仁,亲也。”仁的本义是博爱,是人与人相互亲爱。《礼记·经解》说:“上下相亲谓之仁。”君爱民,民爱君,相互亲爱,才能称为仁。孔子又说:“君子学道则爱人。”君子学道的目的是爱人,是仁爱,是用仁爱之心,博爱众生。所以,儒家思想的核心,就是仁爱,博爱。

 

5、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天门开合,能像雌性那样安静柔顺吗?天门即玄牝之门,众妙之门。“玄牝之门,谓之天地根。”可见,天门即是创造天地的根本,天地万物皆从此门创生化育而出,天门即道之门,无之门。天门创生万物,让万物之身皆像母体一样安静柔顺。

 

《周易。系辞上传》说:“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一阖一辟谓之变。” 天门关闭叫做坤,坤为地,为母;天门打开叫做乾,乾为天,为父。一开一合叫做变化。老子崇尚雌性创造天地万物,崇尚天门关闭,天地万物复归安静柔顺。天门关闭,则外物不侵,外尘不染,烦恼无处侵入,内心洁净如洗,纤尘不染,圆满自足。内养其,外养其身。养身也要养其柔,养其善,身心如一,皆安静柔顺,上善若水。

 

天门一开一合,就是变化。老子不崇尚人为地多变,善变的态度,行为。自然之道,自然会变。

 

6、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四达,即通往四方的道路。人类居住在东南西北四方,四达,即通往所有的人世间,通往所有的方向。《尔雅·释宫》说:“一达谓之道路,二达谓之歧旁,三达谓之剧旁,四达谓之衢(qú)。” 《庄子·刻意》中写到:“精神四达并流,无所不极,上际于天,下蟠于地。”四达,实际上通达天地六合,无所不至,无所不至其极。而能够穷极天地的,唯有自然无为的精神。《礼记·乐礼》更是明确地写到:“ 周道四达。”周朝的道德精神,四方通达。

 

《玉篇》:“知,识也。从口,从矢。”段玉裁对此的解释为:“识敏,故出于口者疾如矢也。”思维敏捷,脱口而出,说出来的话果断有力,像箭矢一样具有感召力,杀伤力。《管子》说:“闻一言以贯万物,谓之知道。”觉悟于万物,通晓天地之道,深明人世之理,方可称为知道。所以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人们有知道的,有不知道的。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知者。孔子说自己:“吾有知乎哉?无知也。”孔子说自己也是无知之人。因此,知,永远存在于自己知道的空间领域,而无法穿透自己不知道的空间领域。知,永远是有,而不是无,不是道。知,在老子这里,是要知道,要领悟什么是道,如何成为道,如何让道通达四方;在孔子这里,是要知礼,知仁,要领悟什么是仁,要让天下归仁,天下大同。知,不仅仅是知识,如果只从追求知识角度来理解知,追求知,那就需要牢记庄子的警示了。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人们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用有限的生命追求无限的知识,是很危险的。

 

既然知,不能知道;知,不能知仁。那么,又如何知道?如何知仁呢?简单来说,就是无知,就是放下已知的知识体系,价值评判标准,是非概念,美丑善恶意识,放下已经知道的空间,让自己去到自己不知道的空间,去探索,去实践。也就是要放下自己知道的,而觉悟,领悟自己不知道的。无知就是无为,让无作为,无中生有,无所不知,无所不有。不要口疾如矢,不要让自己的自动化,条件反射,已有的知识体系束缚,控制了自己,而让自己无拘无束,永远保持一颗自由之心,让自己时刻觉悟无知,无极,无始无终的大道。所以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道他人,只可以称为智者;知道自己,才可以称为圣明,才可以与日月合其明。也就是庄子所说,“至人者,先存诸已,后存诸人。”先自知,再知人;先要求自己,再要求他人;先自己树立远大理想,再要求他人树立远方理想;先自觉,再觉他;先成为先知,再以先知觉后知。

 

老子又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知道满足,知道放下就不会招致羞辱;知道理想,知道停止,就不会有危险。孟子也说:“行有不得,反求诸已。”无论做什么事情,行不通了,要回过头了反省自己。也只反省自己,而不要求他人。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他人的人,人们也会恒久地爱他;尊重他人的人,人们也会恒久地尊重他。如果人们不爱他,不尊重他,那就要反求诸已。“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如果自己爱的人并不爱自己,要反问自己是否有仁爱之心;如果自己治理天下却得不到治理,就要反过来问自己是否有智慧,是否是无为而治;如果自己对他人以礼相待,但他人却不以礼对待自己,就要反问自己是否心存敬意。所以《诗经》写到:“永言配命,自求多福。”永远顺应天道,自求多福。可见,固有的知识是大患,放下已有的知识,以无知的心态,觉悟天地万物,觉悟天下大道,才是自求多福;才能知道,得道,成为道;才能无知而无所不知,无为而无所不为。老子最终写到“绝圣弃智”,可谓惊天地,泣鬼神,如万世惊雷,空中绝响,让人们猛然醒悟。让人们领悟到,知归于无知方可大知,有归于无方可无中生有,人们回归自然,成为率性而为的自由之人,方可成为道。

 

领悟到如何让道德精神,无为精神,通达四方,化育天下的道理,能够不使用已有的认知体系吗?

 

7、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修身养性,内圣外王的修为,最终要达到的境界就是,让天地万物,自然而然地出生,成长。创造万物,却没有拥有万物之心;成就万物,却没有居功自恋,自傲之心;让万物天长地久,生生不息,却不主宰万物的生死成败。能够做到这些,就可以称为拥有天德之人。

 

老子在第一章中写到,“同,谓之玄。”天地万物为一,就是大同,就是玄。老子在第六章中,又写到,“玄牝之门,谓之天地根。”老子在本章中,再次写到,“玄览”,“玄德”。如何更全面地理解老子所为“玄”的意思呢?

 

一者,也是最简单的理解,老子所写到的玄,都可以从玄同方面理解。天地万物为一,即是玄。玄牝,则天地万物皆从此一牝出生,孕育,创造,故为玄牝;玄览,天地万物,皆从此一镜洞照,一镜而照天地万物,万物皆在此镜中,无一遗漏,故为玄镜,玄览;玄德,天地万物同心同德,天地万物皆同于德,同于道,故为玄德。

 

二者,玄的小篆字体的本义,上端是系带,下端是单绞的丝,故为染丝用的丝结。引申为纲,也就是最早纲领的意思。

 

三者,《释言》解释说:“玄,天也。” 《太玄·玄告》进一步解释说:“天以不见为玄。地以不形为玄,人以心腹为玄。”见者谓之象,不能知不能见,形而上者谓之道。不见之天,则为无极;大地厚重,厚德载物,可见之地谓之大地,土地,地球,不见之地,是地厚德载物的精神,不见之地即道;而对于人来说,可见之人,是人的身,人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不见之人,是人之心神,人之先天之精气神,人之道。人与道为一。所以,与道为一之天,就是玄天;与道为一之地,就是玄人;与道为一之人,就是玄人。玄德,即为天德;玄览,即为天镜;玄牝,即为天牝,即为众妙之门;玄同,即为天同,同其天,同其道。

 

本章之中,是《道德经》通行本中,第一次写到了德。在《道德经》楚简本与帛书本中,都是徳经在前,道经在后。老子开篇就写“上德无为而无以为。”老子先写德,而后写道。德为道之用,道为德之体。由德而道,由用至体。道德一体,不可分别为二。那么,何为德?关于道,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综合理解。

 

一者,甲骨文中,直行曰道;目正,直行为德。因此,道又被解释为行之所达,德又被解释为面之所向。所以,韩愈说:“有是而之焉之谓道。”指的就是,道,行之所达。庄子所说的“道行之而成。”也是指,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成道。到了金文与小篆,德字本身变化为,直心曰德。以上是道德二字,其文字本身的含义。与老子《道德经》中,道与德的含义,并不完全一致。

 

二者,老子《道德经》中的道与德,都具有哲学本体论的概念,都是形而上的概念,是道与德的先天概念。《周易》说:“一阴一阳之谓道”,又说“形而上者谓之道。”从哲学本体论观念来理解道,阴阳为一就是道,道是无形无象的形而上哲学概念。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王弼解释说,“道,无之称也。”所以老子又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无为天地之始;有为万物之母。”因此,道生天地万物,道是宇宙的本源,起点。是道,创造了宇宙,万物。道的根本特性,就是无为而无不为,就是让无作为,无中生有,生生不息。与道相对应的德,是道具体的显现。道为体,德为用;道为无,德为有;道为本质,德为现象。“道生之,德蓄之。”道创造天地万物,德蓄养天地万物。所以老子说,“失道而后德。”觉悟不了道,失去了道,可以觉悟德,可以得到德。韩愈说:“足乎己,不待于外之谓德。”无论天地万物,还是人本身,内心圆满自足,不向外寻求,就是德。

 

三者,道德即性命。《中庸》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 后汉朱穆解释说:“得其天性谓之德。”郭象也说:“德者,得其性者也。”率性而为是道,得其性是德。唯有得其天性,方可率性而为。在此,德为首,为本,道为从,为辅。

 

四者,道德之用。从道与德的显现形式上来说。道有天道,地道与人道。《周易》说:“天道曰阴曰阳;地道曰柔曰刚;人道曰吉曰凶。”天道之用,用其阴阳;阴为坤,为地,阳为乾,为天。用阴则厚德载物,用阳则自强不息。用阴在上善若水,用阳则创造万物。用其阴阳,则创造天地万物,生生不息。地道之用,用其厚德载物,畜养万物;人道之用,避凶趋吉,人人离苦得乐,一生幸福喜悦。又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效法地厚德载物的精神,地效法天自强不息的精神,天效法道无为而无不为的自由精神,而道效法他自己自然而然的精神。德之用,则为德行。郭店出土的儒家文献《五行》中写到:“德之行五和谓之德,四和谓之善。”此书中的五行,指的是无中作为,行为,具体是指:仁、义、礼智、圣。此种五行,皆行与内,行于心,是从心而出发的行为,才被称为德行。如若不是从心出发,而只是为做而作,为行而行,那就不能称为德行,而只能算是行为。仁、义、礼智、圣五种德行,在内心中达到和谐,称为德;只有四种德行在内心中达到和谐,只能被称为善。因此,内在的德行,显现为仁、义、礼智、圣。《周礼·地官》也说:“德行,内外之称,在心为德,施之为行。”所有老子又说,“失德而后仁。”觉悟不了德,内在的德性不能圆满自足,失去了德行圆满,可以觉悟仁,可以得到仁,可以用仁爱之心,化育天下。很多时候,人们觉悟道与德,都是从行为层面,从实践层面来觉悟,而不是从老子的本体内涵上来觉悟。

 

五者,道德连用。指人们行为层面的品行,品德。已经从心内,来到心外,从本体来到行为层面。并且其行为层面,也远离仁、义、礼、智、圣的本质,而沦落到普通意义上的品德,品行。

 

六者,德通得。所谓“德者,得也。”已非德的本义。只是获得,得到的意思。更与德之本义,差之甚远。其他,包括恩德,恩惠,也与老子的道德精神,相差甚远。

 

老子所说的道、德,是创造宇宙的本体。道创造天地万物,德蓄养天地万物。对于人来说,道德皆先天而成,道德皆在内心之中,圆满自足。有道自然有德,无道可以循德而求道,循德而悟道。悟道,即可以觉悟天地未始,万物无生之前,太极无极之妙。

 

8、综述

 

从第十章起,老子开始传授修身养性之法,阐述内圣外王之道。内圣是外王的根本。内养其心,就是要养其身,养其气,养其心;外修其身,就是要爱民治国,要安静柔顺,要觉悟万物。最终到达德性圆满之境,从而修身成道。养神,养气,养心,是内圣之道。神清气爽,明心见性,自然形神兼备,气度不凡,身心和谐。觉悟天地万物,爱民治国,是外王之道。其目的是以内养外,感化,教化四方,仁爱天下,从而内外兼修,修身养性,内圣外王,而达无我之境,无为之妙,而进入大道之门。内圣自然外王。

 

儒家所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终极理想,同样是从内圣开始,“心正,意诚”是其根本。唯有“心正,意诚”,方能“格物致知”,最终才有可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才能创造一个大同世界。

 

9、一条无人驾驶的船

 

如若你一个人,独自驾驶一条船,在激流中奋勇向前。突然,从背后传来一阵猛烈的撞击,几乎让自己偏离航道,遇上危险,那是另一艘船撞上了自己。人们常常会将满腔怒火,脱口而出,将心中的怒火狂风暴雨一样倾斜出来。可是,回头一看,原来撞击自己的是一艘空船,是一艘被风吹来的独木舟。这时,人们心中的怒火往往立即烟消云散,会心地一笑,就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一样。为什么人们会对同一艘船,采取两种不同的态度?

 

内不乱为禅,外不乱为定。不受环境影响,就是禅定。内圣外王的功夫,同样是内心圆满自足,不向外求,外在不受环境影响,不受情绪控制,则就会自然无为,自由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