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两小无猜:《道德经》第三章:圣人有所为有所不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17:20:11

《道德经》第三章:圣人有所为有所不为

 

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注释

①     “常”,帛书本为“恒”。

②     “为无为”,帛书本,无此三字。

品读:

老子在第二章中,明确提出了全篇的核心,宗旨,那就是“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无为”二字,是整个《道德经》的神髓。道不可说,无不可见,而“无为”,却可说,可知,无为就是“无以为”,就是“无不为”。“无为”乃全书之精要,圣人有所为有所不为,乃中国民族精神之神髓。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老子为了破除此种智障,此种迷悟,在第三章中,老子首先要破除“无为”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为的迷惑。老子在第三章中,明确写出了圣人有所不为的三不为,那就是“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圣人有三不为,必然有所为,圣人有所为的核心,就是“无为”,就是用“无”来作为,用“无”来创造,就是无中生有,生生不息。

老子在第二章中,从大众层面,从美与善的角度,揭示了大众的名利之心;老子在第三章中,继续从小众层面,从上流社会,从圣贤层面,揭示了小众的名利之心,那就是“尚贤,贵难得之货,知见。”老子揭示大众小众的名利之心,是为了破除名利心,破除分别心。破除名利,破除分别,圣人才可以“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1、不尚贤,使民不争;

大众尚名尚善,小众尚名尚贤。不尚贤,一是说,无贤可尚。世上根本没有圣贤,可以让人们崇尚。老子在下文中说,“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邪。”(77章)圣人无心而为,功成而不居功,目的就是不想成为圣贤。圣人都不想成为圣贤,不想为名所累,那么,世上也就没有圣贤。如果有,肯定是沽名钓誉之徒,也就不是圣贤。孔子也说,“贤者辟世”,圣贤都隐居起来了,找不到了,世上已经没有圣贤了,又怎么来崇尚圣贤呢?二是说,尚贤,就是分别。分别就有是非,有是非,则“道之所以亏,爱之所以成。”有是非,就失道,就有偏爱。是非是天下大乱的祸端。三是说,尚贤,就有标准。尚一贤,则抹杀了众贤,抹杀了天下皆可为圣贤的可能。四是说,天下人人皆圣贤。《周易。乾卦》说,“天德不可为首”,“见群龙无首。”天之道,无始无终,无首无尾,周而复始,循环往复,这样一来,就会群龙无首,那么人人都是龙,人人都是领袖,人人都是圣贤,人人都有成为圣贤的可能性。五是说,圣贤的使命,是“举而措之天下之民”,是要把万民举在手中,支持万民,化育天下,让天下文明。圣贤是要处下,是要位居最末最后,而不是要被万民举在头顶,去顶礼膜拜。六是说,不尚贤,是要求同存异,看人看有点,看长出,看可能性,是要参同。只有参同,才能天下大同,才能四海之内皆兄弟。七是说,不尚贤,是要尚德,人人德性圆满自足,不必尚外,只需尚内。不尚贤,是要尚道,人人皆有道,皆是圣贤。万民归一,则天下归一。“圣人无为,而民自化。”

不尚贤的目的,是让人人都不争。《国语。越语》说,“争者事之末也。”争名争利都是细枝末节,都是事物的末端。人人都不愿为末,而愿为首。众人皆首,则群龙无首,天下皆是圣贤。

2、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大众尚利尚美,小众尚利尚宝。“不贵难得之货”,一是说,物以稀为贵,稀有之物,对民生来说是无用之物。不必厚爱。二是说,贵难得之货,容易使人向外寻求满足,而不想内寻求自足。“自足者富”,能够自足就是富有。三是说,不贵难得之货,则万物平等。四是说,贵难得之货,容易引起贪欲之心,穷奢极欲之风,让天下人为非作歹,见利忘义。盗,甲骨文的意思,是看到器皿就贪婪流口水,存心不善。盗的危害重要的不是盗取财物,而是让人们升起贪婪之心。所以,俗语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着。不怕丢失了财物,就怕天下物欲横流。

“不贵难得之货”的目的,就是“使民不为盗”,人民可以安居乐业,自然就会生活富足,天下太平。

3、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对于大众来说,只崇尚名利就可以了,对于小众来说,名利之心仍不能使其满足,他们还要追求知识,知见。对于小众来说,见可欲是另一种名利之心。

可见,包括两个方面。《周易》说,“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可见之见,包括见形之器,见意之象两个方面。有形之器,主要是财物、利益、地位、权力等有形之物。无形的意向,主要指情绪、名誉、意识、知识、思想、文化、理念、艺术等无形之物。由于外部环境物质、人文精神引起的欲望,都是可见之欲。佛法把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能够见到的,都称为可见,不单指眼睛可见的形象,同样包括眼睛不可见的意向,它们是引起尘世间种种烦恼的根源。

可欲,也包括两个方面的欲望,一是物质之欲,二是精神之欲。也可以说是名利之欲两个方面;又可以说成物欲与情欲两个方面。佛法总结为色声香味触法六种欲望,即是对色声香味触法的贪欲,执著与妄念。儒家总结为七情六欲。《说文解字》说,“不足为欲。”向外寻求,不满足,就会升起各种各样的欲望。无论是物欲还是情欲,无论名利之欲,还是身心之欲,概括来说,就是七情六欲。《吕氏春秋。贵生》首先提出了六欲的概念,即是“六欲,生、死、耳、目、口、鼻也。”由于六种欲望引起的七种烦恼,称为七情,即为“喜怒哀惧爱恶欲”。

不见可欲,包涵以下四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说,见可欲,就是见物,见色,见名,见利,见有,而不见性,不见无。所以,见可欲,是迷惑,是智障。因小知而失去大知,因小聪明,失去了大智慧。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不合乎礼节就不看,不听,不说,不动。孔子又说,“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偏私之爱,最能让人迷惑。私心之爱,爱的时候,爱得死去活来,恨不得能让对方长生不死;恨的时候又恨得死去活来,恨不得让对方立即灭亡。这种偏私之爱,就是迷惑。二是说,见可欲,是向外看,而不是向内观。中国文化,是内文化,是内观文化。内观可见心,见德,见道,见自在。人向外看是,人人都是一粒微尘。人向内看,人人都是一个宇宙。人向外看,无边无际,永远不能满足;人向内看,无穷无尽,无所不有,无所不能,则内在圆满自足。三是说,欲能乱心。《论语》说,“以欲竭其精。”欲望能够引起七情,七情能让人的精气,为之衰竭。人活一口气,精气衰皆,气若游丝,人就容易断气而亡。四是说,不见可欲,要“无欲观无”,“有欲观有”。观无,而无中生有,生生不息。观有,而观一知万,观一物知万物,观一有而知天下。

“不见可欲”,可以使“民心不乱”。心乱,则容易生出无明的烦恼。心不乱,“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心不乱,则不为物役,就是自由,就可以率性而为,就具有了“无为”精神。

老子在第三章中,重点阐述了圣人“无为”的“三不为”,就是“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是从观念上,破除人们的评价与决定。这样,就可以回归自然之心,就可以回归到“无”上来,就可以用“无”来作为,来创造了。三不为,是无为关键点之二;无为最为关键的点之一,仍是“无以为”,用“无”来作为。

4、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如何让人人做到“三不为”,老子紧接着给出了四大法则。“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二虚二实,二无二有,二外二内,二世界二自己。老子的文章,环环相扣,形式上仿佛散乱无章,实际上句句真言,皆承上启下,缺一不可。中国文章的奥妙亦在形散而神不散,得其神而忘其形;得其诗意,而忘其文字;得其智慧,而忘记《道德经》,忘记老子;得其道,而忘记一切智慧。得道而忘道,则道即人,人即道,道与人为一。

“虚其心”,就是空虚其心。就是清除向外寻找的一切杂念,清除名利之心,心大无边,包容万物,包容天地宇宙。虚其心,是自己与宇宙的关系,把整个宇宙全装进自己心中,心胸无边无际,心中的宇宙同样无边无际。心中无所不有,则自然就圆满自足。《周易。咸卦》说:“咸。君子以虚受人。”就是说,君子放下分别,是非,决定,评价,信念,让自己虚怀若谷,用宽容之心,接受、容纳天下人。《论语。述而》也说,“亡而为有,虚而为盈。”把无当作有,把虚当作盈。则无所不有,无虚不盈。

“实其腹”,就是充实其腹。一是说,养其身。孟子说,“充实之谓美。”对于民生来说,首要的是丰衣足食,安居乐业。人人心腹充实了,满足了,人人拥有一个喜悦的人生,就会天下大同,就会有万世太平。二是说,养其气。腹有诗书气自华。诗为《诗经》,书为《尚书》。诗书是中国文化最光辉灿烂的文化宝藏。孔子教弟子五经,就是,《诗》、《书》、《礼》、《易》、《春秋》。用诗书养其气,自然气韵生动,浩气长存。孟子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可见,孟子是用光辉灿烂的文化,来养其浩然之气的。三是说,养其性。《孟子》说,“食色性也。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内心德性圆满之人,就可以用圆满的德性,滋养其色。其滋养的原则是,内心有深爱之人,有仁爱之人,有博爱之人,内心德性圆满之人,一定会心生一团和气;内心充满和气之人,一定会有喜悦的神情;内心充满喜悦的人,一定会有姣好的容颜。而姣好的容颜即是色。如何滋养其色?用喜悦来养,喜悦从何而来?喜悦来自于内心的和气。和气从何而来?和气来自于内心的深爱。深爱从何而来?深爱来自于内心圆满自足的天性。深爱本身就是天性。所以,孔子说,“人之道,曰仁曰义。”人道就是仁义,就是仁爱,就是深爱,就是圆满的德性。如何养其性?其实,性不需要养,人人本来圆满自足。“足乎己,不待于外之谓德。”四是说,养其命。腹在内,养其内。有在外,无在内,养其无。庄子说,“天在内,人在外。”天性来自于内心,人的习性来自于外部环境。“天命之谓性”,天性即天命。天命即道。充实其腹,实际上是养其道,让人人复归于道。实其腹,是自己与自己的关系,是让人人内心足够,人人本来都内心足够,德性圆满,不待于外。

“弱其志”,柔弱其志趣。《说文》,“志,意也。”意愿,意向,意趣的意思。“在心为志,发言为诗。”不执著,不期望,不动念。这是在讲我与他人,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主要是要有一份不执著的人生态度。这句话,仍然在讲无为,讲自然而然。志作为理想来说,要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是说,人不能无志。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嵇康更有言,“人无志,非人也。”俗语说,“人无志,无以立。”可见理想之于人的重要性。二是说,人们又不能太执著于理想,理想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发生变化。孔子曾说自己的志向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让老者都得到赡养,让朋友都相互信任,让少年人都得到支持。孔子又说自己的志向,“吾从点也。”我的志向与曾点的一致。而曾点的志向是,“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曾点的志向,是回归自然,过一个自由自在、喜悦的人生。

“强其骨”,强健其筋骨。《周易》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强健其筋骨,君子可以自强不息。强其骨,又是说自己与自己的关系,让自我成为生命的主宰。一是说,成为骨干。二生三,三为天地人。人站立起来之后,天地才同时创造。人是天地的骨干。盘古开天辟地,每天身长一尺,天就高一丈,地就宽一丈。一直长了一万八千年,天就无穷地高远,地就无限地广阔。顶天立地是人的使命。二是说,骨肉相连。三生万物,三为天地人。天地人一起创造万物。对于人来说,天地与人共生,万物与人为一。人立而万物立。人与万物骨肉相连,生命无穷无尽,生生不息。三是说,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有傲骨之人,不为物役,君子不器。君子不愿意成为器具,器皿。形者下者谓之器,形而上者为之道。君子要与道为一。君子要成道,要“天上地下,唯吾独尊。”四是说,要有骨气。气在血中,而血由骨造。佛活一炷香,人活一口气。没有气,则人就会死亡。没有骨气,人就是行尸走肉。五是说,见龙在田,天下文明。蛟龙到了旷野,用自己的光辉照耀天下,感召天下万民,大众归一,天下归心,则就可以天下文明。强其骨,是自己飞龙在天的根本。飞龙在天,就可以“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起吉凶。”

圣人要无为之治,就要“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这样的目的,是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从而达到,“为不为,而无不治”的目的。

5、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

“常”帛书本为“恒”。恒久的意思,“恒使民无知无欲”。佛法讲知,主要讲知见障,主要指因为知识,文化对心灵的局限,而引起的迷惑。无知,就是要觉悟,要消解知见的迷惑。老子有自己对“知”的解释,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道他人的人有小聪明,知道自己的人才有大智慧。孙子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己,岂能知人?老子是让人们放下知见,由外而内,先要知己,先要明。老子让人们不要知,甚至不要智慧,而是要明,最终回归自然,回归到,最终无为而无不为。无知,才能知己,才能明,才能无为。

无欲,即不见可欲。放下一切对外物的追求,放下贪嗔痴慢。不贪欲,不嗔恨,不痴迷,不傲慢。这样,才能心不乱。

“知者不敢为”,是说知者不敢妄为。老子说,“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说文解字》解释说:“敢,进取也。”不敢妄为,是说知进退存亡而不妄为。

6、为无为,则无不治。

“为无为”,就是“一为三不为”。就是让无来作为,让无来创造,无中生有,生生不息。就是“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使民心不乱。”这样,则天下无不治。《论语。卫灵公》中孔子说:“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孔子是说,无为而治天下的人,是舜啊。舜都做什么了?他不过是内心谦恭,端正地面向南面而坐而已。可见,起初儒道不分,皆崇尚无为。

7老子因为在第二章立下了“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全篇总纲领,《道德经》第三章,老子专门阐述了如何进行无为而治的方法。一是说,圣人要“三不为”,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分别从小众尚贤好名,容易导致争名夺利;小众尚利好宝,容易导致为非作歹;小众好知见,容易导致自以为是,轻慢他人,导致知见迷惑等三个方面,来阐述小众好名,好利,好知见的危害。不尚贤,就是要去除分别之心,不贵难得之货,就是要去除执著之意,不见可欲,就是要去除一切妄念。不分别,不执著,无妄念,则人人都是佛,人人都是圣人,人人皆归于道,皆无为而无不为,天下自然生生不息。二是说,圣人之治,要四为,即“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是让人们空虚心念,充实心腹,柔弱志趣,强健筋骨,从而养身,养气,养性,养德,养道,从而具有无为精神。三是说,圣人三不为,四为的目的,是使人们“无知无欲”,不因小知而危害大知,不因小欲,而危害大道。这样,知者就不敢妄为。知者就会知进退存亡之道。四是说,这样一来,就可以“为无为,而无不治了。”天下大治,开万世太平。

8、一叶障目

楚国有个书呆子,一天看书时看到书中写到,“如若得到螳螂捕蝉时,隐身的那片树叶,用来遮挡身体,就可以隐身,谁也看不见自己。”于是,他就去树林里寻找。一天,他找到了螳螂捕蝉隐身的树叶,就把树叶摘了下来。因为过分激动,树叶飘落在地,混入无数树叶之中。

他就一片片拿起树叶,挡在自己眼前,然后一片片地问自己的老婆,能否看到自己。老婆不胜其烦,最后就说:“看不到。”这个楚国人,欣喜若狂,举着树叶来到街上,当着店主的面,拿取店家的货物。被当场捉获,送交给了官府。

知见障,就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就是因小知,而失去大知。佛家有一句话,“我眼本明,因师故瞎。”是说一位禅师,开悟之后,突然觉悟到“我眼本明,因师故瞎。”本来他双目明亮,因为知见的障碍,一直盲而无明。去掉知见,重又复明。

老子谈“使民无知”,是要从根本上去除人们的知见障,提醒人们不要“我眼本明,因师故瞎。”不要因为知见,而瞎了自己本来明亮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