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囧百度网盘:我们是否需要永远的索尔仁尼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22:42:35
俄罗斯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的逝世,标志着一种生活方式的结束。


  对于一些西方学者来说,哪里有自由,哪里就是我的祖国;对于东方学者来说,这是我的祖国,所以我要使他自由。在苏联,索尔仁尼琴是一个政治异见领袖,并因此而丧失了自由。当他投奔西方“自由世界”,发现自己虽然获得了肉体上的自由,但却失去了精神上的依托。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历代领导人都向他伸出了橄榄枝。可是当他下定决心回到自己的祖国,突然发现自己又一次失去了精神上的目标。因为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他永远都是一个批判者。


  这是不同于传统西方学者的特立独行的姿态。在文学事业上,他虽然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但是并没有取得辉煌的业绩。他以制作报告文学的方式创作的长篇小说,更像是一种艺术、政治的哲学思考。当然,既然丘吉尔都能够获得诺贝尔奖,那么,作为一个文字写作者,他当然可以毫无愧色地接受诺贝尔文学奖。然而,这个奖项非但没有给他带来更多批判的自由,反而使其加入到流亡者的行列,成为四处漂泊的写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他对身边的一切都采取批判的态度,在这一点上颇有列夫·托尔斯泰的遗风,但是与托尔斯泰的祖国情怀相比,他既不像东方学者,同时也不像西方学者,更像是一个永远的挑战者。


  可怜的挑战者被套上意识形态的外壳,站在国家之间关系的风口浪尖上。近些年来,诺贝尔评选委员会越来越关注这些社会边缘人,关注这些被祖国抛弃或者自愿抛弃祖国的政治写作者。在获得了巨额资助之后,这些人衣食无忧,可以周游列国发表演说。或许,对于索尔仁尼琴而言,这只是批判间隙的短暂休息,或者是对批判者的奖赏,然而,对于那些仰慕已久,对其人格推崇备至的人来说,不免多少有些失望。作为挑战者,索尔仁尼琴从来都没有违背“自己的良心”,但是,他绝不是堂·吉诃德,他只是生活在现实生活中的政治写作者。


  他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状态,正在深深地影响着一些中国写作者。当某些中国的写作者无法从现实生活中获得灵感的时候,他们总是把批判的锋芒对准政府,比当年鲁迅对准中国的民族劣根性更为彻底,更为直接,因而也更加充满风险。但是,在巨大的风险背后,却蕴含着巨大的物质利益。某些不断挑战政府底线的写作者,既可以在国内拥有越来越多的同情者,同时又可以在国外获得越来越多的资助者。这种为了批判而批判,把批判性写作当作生活方式和生活状态的写作人,正在组成一个庞大的队伍,生活在世界各地,成为中国的索尔仁尼琴。


  在这些人的心目中,祖国或许是不重要的,但是批判政府却是非常重要的;价值观念或许是不重要的,但是挑战的姿态却是非常重要的。假如没有咄咄逼人的姿态,没有批判政府的过人胆识,那么,生活就会变得毫无意义。建设者对他们来说是不屑一顾的人群,那些引车卖浆者虽然是他们同情的对象,也是他们希望争取到的读者,但是,他们只不过是拿弱势群体作为批判政府的武器,从来都没有打算脚踏实地地改变这些人的命运。


  在社会转型国家,特别容易产生索尔仁尼琴式的人物。这些人不断地挑战政府,而且往往能够得到海外受众的喝彩。但是,当他们若干年后走进自己的祖国时,面对越来越开放,越来越宽容的政府,他们突然发现自己失去了话语权,过去那种永不妥协的战斗精神,竟然没有了表演的舞台,所以,他们只能坐在轮椅上,接受执政者的奖章。


  索尔仁尼琴的离去,是俄罗斯一个时代的结束。苏联的专制造就了索尔仁尼琴,而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会,则进一步将他推到了生活的边缘。他在拥有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却不得不背负着批判的十字架,游走在世界各地。许多怀念索尔仁尼琴的中国人,或许并没有真正读过他的著作,但是,他多灾多难的传奇人生本身,就是一本很好的教科书。对一些中国的写作者来说,在内心深处憧憬这样的生活。但是,他们既没有索尔仁尼琴的坚忍不拔,同时又没有一夜成名的机会,所以,他们只能把自己的满腔悲愤,化作诗一般的语言,在自己的刊物上尽情地赞美索尔仁尼琴。这真是一个令人困惑的年代,即使将自己打扮成赳赳武夫,高声叫骂,也无人喝彩。这是一种进步,还是一种退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