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神相女主角:古今戒杀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5 16:08:54

净空法师:天天读书,天天有悟处,天天法喜充满
 
 发布:wwdxk []   日期:2011-11-23 7:27:00   
 
扎根,文言文的根跟儒释道的根,两年时间足够,决定可以完成。帮助社会化解一切冲突,带向安定、幸福、美满、和平,可以从《群书­治要》下手,这个书二月下旬就印出来了,唐太宗下令编的。復兴中国传统文化从《国学治要》下手,《国学治要》估计四月底就出书,­这都是古人的心血,留给后世子孙。《国学治要》就等於说是《四库》入门,《四库全书》这麼大,你从哪裡看起?古人很用心,早就想­到了,《四库》裡面最好的东西,最精华的节录出来,也是按经史子集,你先读这个,你读这个之后,你认识《四库》,你跟《四库》产­生浓厚的感情。然后随你自己的志愿,你愿意专攻哪一部,你把那一部找出来,十年时间一门深入,十载寒窗,十年之后你就成為中国传­统的汉学家。

一生别搞别的,专门从事教学,虽然是你自己在家裡读书研究成功的,我相信世界上最著名的大学都会请你去做教授。你虽然不是大学毕­业,你有真材实料,人家向往你,我相信你们的成就超过我十倍都不止。我带你们这一条道路,你们会成就,不能怕苦,怕苦的人不能成­就。释迦牟尼佛临走的时候告诉我们两桩事情,「以戒為师,以苦為师」,这两句就告诉我们要持戒、要吃苦。这十年的苦学你不能够坚­持下去,你一败涂地,你不会成就。十年再苦也要熬下去,一门,不要搞多,多就杂了,多就乱了。十年当中可以教学,教学相长,你把­你所学的东西欢欢喜喜的讲给别人听,一遍讲完讲第二遍,二遍讲完讲第三遍,就这一样东西。每一遍的讲演不要用旧资料,你才会有进­步;你要老用一本参考书,一本资料你就原地踏步,永远没有进步,那就坏了。譬如你准备这些资料讲这一遍,第二次讲的时候不用这个­,重新再準备,遍遍都是新东西,你的境界不断向上提升,这就对了。我这么多年讲经,我这些旧资料讲完就丢掉,到哪裡去我自己找不­到。所以天天读书,天天有悟处,天天法喜充满,对我们身体的滋养,什麼东西最好滋养?欢喜,常生欢喜心。每天都有新的悟处,你一­遍一遍看,你遍遍新它才真有味道。如果没有悟处,这书就念不下去,枯燥无味;天天有悟处,这多欢喜,多快乐。

文摘恭录—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二八四集)2011/2/16 档名:02-039-0284

(转自学佛网:http://www.xuefo.net/nr/article10/99485.html) -----------------------------------------------------------------------------------------------------------净空法师法语:学佛多年为何不能入佛境界
 
 发布:地水火风 []   日期:2011-12-14 9:04:00     1 我们学佛,说老实话,终极的目标,是希望契入佛境界。我们学佛学了很多年,为什么不能入佛境界?就是放不下妄想分别执着。 2 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总是免不了起心动念。眼见也好,耳闻也好,鼻嗅、舌尝、身触,一接触就起心动念、就生分别执着,这是我们不能契入佛境界的原因。 3 佛何以能够证得究竟圆满,他们的本事就是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不起二念,他就一念。一念是了别,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换句话说,他没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着,他见的是一真法界。 4 才起心动念,外面境界必定受扭曲,就产生变化,就不是原本的样子,我们凡夫没有办法觉察。“一切法从心想生”,从心想生是凡夫。佛没有心想,所以佛境界里一切法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常不断,不一不异,法尔如是,这是诸佛如来、法身菩萨所见到的真实境界。 5 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起心动念,起心动念之后,肯定产生七情五欲,随之就生起来,怎么晓得?七情五欲是烦恼,是阿赖耶里面的习气。这个我喜欢,那个我讨厌;这个我要捧他、赞他,那个我要毁谤他,我要打倒他,搞这些东西,统统都在造罪业、不了解一切法的真相! 6 所以,什么时候我们也像这些菩萨一样,于一切法中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这样一切佛法你就很快地契入了。  
(转自学佛网:http://www.xuefo.net/nr/article10/101858.html)-----------------------------------------------------------------------------------------------------------净空法师:真诚恭敬是性德
 
 发布:wwdxk []   日期:2011-11-23 7:21:00     
现在佛教还没大学,只有日本有,日本有不少私人办的,大概还到不了中国隋唐那个丛林制度。研究的人不少,一般大学也都有,我们到­伦敦去参观,牛津、剑桥、伦敦大学都有汉学系,都有用佛经开课,我们看到的研究经教,把它当作一种学术来研究,不是学佛。佛经裡­面的真义、真諦,他能不能得到?他不能。為什麼?心态不对,真正学一样东西,得到它的精髓,要尊师重道。尊师是什麼?尊师是尊重­我所修学这个科目,我对它尊重,指导我的老师,我当然对他尊重,我认真学习,你能得到它的真諦。你没有这个真诚恭敬心,佛菩萨来­指导你,你也一无所获,你什麼都得不到,你得到是常识、是皮毛。真正好东西是在文字之外,你如何能懂得说弦外之音,言外之意,那­个意思说不出来的,只有真诚恭敬能体会到,為什麼?不离自性。真诚恭敬是性德,用性德来学,你才能明心见性,你才能体会到。如果­没有真诚恭敬心,你天天在佛菩萨身边,你跟他一辈子你还是凡夫,什麼也没学到。你所学到的没有离开生死轮迴,这是佛法的难处;如­果有真诚恭敬心,佛法比什麼都容易。所以这真諦门,你就知道它多重要!真諦就真心,一丝毫虚妄没有。文摘恭录—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二八四集)2011/2/16 档名:02-039-0284  
(转自学佛网:http://www.xuefo.net/nr/article10/99481.html)-----------------------------------------------------------------------------------------------------------净空法师:真正发心学佛,从哪做起 
 发布:wwdxk []   日期:2011-11-23 7:22:00      
真正发心学佛,发心续佛慧命,正法久住,你从哪做起?你要从孝养父母做起。你不从这裡做起,学一辈子学不到东西。孝养父母从哪裡­做起?从《弟子规》做起,你把《弟子规》裡一百一十三桩事情都落实到生活,你的孝道就差不多了。孝顺父母的人,不会不尊敬长辈;­不敬长辈,不敬老师,那就是不孝父母。中国传统文化的根,从五四运动以后就没人再提了,不但看不到人去做,说的人都没有了。外国­人研究中国的学术、知识、常识,中国人连这个也不学。所以传统文化,现在中国人感到很陌生,还不如外国人,外国人还懂得一点皮毛­常识,中国人连这点皮毛常识都没听说过。这个事情真难,真不容易,典籍、文献都在,没人学了,更没有人依教奉行。 可是我们要想自己这一生当中不空过,自己一生的生活,真正是很充实、很幸福、很美满,那不学习圣贤教诲,不学习佛法,你得不到。 文摘恭录—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二八四集)2011/2/16 档名:02-039-0284  
(转自学佛网:http://www.xuefo.net/nr/article10/99482.html)-----------------------------------------------------------------------------------------------------------
净空法师:一切众生皆是阿弥陀佛化身  与会大众听佛这么一说,他们跟佛前生有缘,都欢喜。我们看念老后头这一段注解。「佛即知之者,如来悉知悉见也。」众生念头才起,佛就知道了。「《观经》曰: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以人心与佛心无毫厘许间隔,故感应道交不可思议。」佛心众生心,其实是一个心,这是我们在贤首国师《还源观》里面学过的,遍法界虚空界是一个自性,就是一个真心。 你看《还源观》上讲,从一体起二用,这个二用就是惠能大师开悟的时候所说的「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就是说的起二用。第一个起作用,宇宙出现了,依报;第二个起作用的时候,自己我出现了,我们经上常讲依正庄严,依报跟正报是从自性里头现出来的。无论是依报,或者是正报,它一定有三个现象,就是三种周遍。第一个是周遍法界,这个意思是说,因为物质现象跟精神现象还有自然现象,它都是一个波动的现象。 现在科学家讲弦定律,就是说这桩事情,它是波动现象。这个波才动,已经周遍法界,速度光不能比。太阳光到地球,这是近距离,不远。光的速度,一秒钟三十万公里,两秒钟就六十万公里,太阳光到地球要八分钟,不算远。我们夜晚看天空当中星系,都是用光年计算的。距离我们最近的星,用光的速度,大概得二、三年,远距离的星,二、三百年,光的速度。但是我们自性那个速度,那不可思议,无论是精神,无论是物质,它都是有波动现象。它的波动才动就周遍法界,遍法界虚空界就好像一个网络一样,它是通的,感应是通的,所以我们念头才起,佛就知道了。 不但佛知道,所有一切心性无障碍的,全都接收到了。心性有障碍的,也接收到了,接收到不起作用,不是接收不到,统统接收到了。起一个善念,不要以为佛菩萨不知道,全收到了;起一个恶念,连鬼神统统知道,没有一个不知道。不知道是病态状况,他麻木不仁。波动不是没有到他那里,到他那里没有反应,麻木了,六道凡夫就是这种人。佛法界里面的波动,到这来了,没反应。十法界六道里面这个现象,我们也收到了,也没有反应。只有在现前,同一个空间维次,我们的感应很激烈,合心意的狂欢,这是激烈反应;不如意的发脾气,这是激烈反应。如果我们把空间维次突破,各种波动状况完全能接收到,像同一个空间维次一样,那个状况就不敢想像了,那太可怕了。而实际上确确实实是如此。 《观经》上这句话,「诸佛如来是法界身」,法界身就是法性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就在一切众生心想中。同样一个道理,一切众生是不是法性身?是!我们迷了,把它称作凡夫身。你要真正觉悟,找迷悟找不到,迷悟是假名,迷悟是假相。遍法界虚空界,哪一个众生不是法身?哪一个众生不是法性?人心跟佛心没有毫厘间隔,人心与人心,人心与一切众生心,都没有毫厘许间隔,整个宇宙是一体。我们上与诸佛如来、下与山河大地是一体,一丝毫间隔都没有。这个事情很难懂,非常不思议。 可是今天量子力学家知道,他发现到所有一切物质现象,包括我们身体,身体是物质现象,物质现象的究竟是什么?是心念能量所造成的,而且是虚幻的,这个科学家知道,物质可以变成能量,这个物质不是真的。能量从哪里来的?科学家还不知道,说出它是无中生有,也很了不起。那个无跟佛经上讲的无就很接近,无不是什么都没有,它能生能现能变,用处可大!它能生万法,它能现遍法界虚空界依正庄严,它能变成十法界、能变成六道,这么大的能量。佛法上说,是真如自性本来具足的。这个现象,大乘教里说得很清楚,「唯证方知」,只有你自己亲证,你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没有亲证,你没有法子理解,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说不清楚。说都说不清楚,你怎么会听清楚? 唯证方知,用什么方法证?放下就证得。放下才把真正自己找到,真正自己是什么?是佛!哪一尊佛?阿弥陀佛,一点都不假。怎么知道他是阿弥陀佛?给诸位说,一切诸佛都叫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一切诸佛的总名号,就是他。我们也可以说,一切诸佛都是阿弥陀佛的化身,这个说法大家概念上比较清楚一点,真的是化身。再进一步说,遍法界虚空界所有一切众生统统是阿弥陀佛的化身,树木花草是的,山河大地是的,连虚空也是的。 这样你才慢慢去体会到佛号功德不可思议。为什么叫你把心里面只装一个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心里什么都没有,你就会开悟,你就会成佛。这是什么?这是从迷到悟一个秘诀。这是开悟最善巧、最妙的一个方法,其他方法都比这个复杂、都比这个艰难,这是最容易、最简单、最直捷、最稳当的。 只要你把这真搞清楚、搞明白,真肯干,就在一念之间,一念之间凡夫成佛。惠能大师给我们表演得淋漓尽致,他做出样子给我们看,不是别的,就是把妄想、分别、执着一下放下,能对一切境界当中不起心不动念。不起心不动念那全是自性,是自性的本来面目。起心动念,这才变成十法界、变成六道、变成三途。不起心不动念,这统统没有。《观经》上这句话非常非常重要。   (转自学佛网:http://www.xuefo.net/nr/article10/99531.html)-----------------------------------------------------------------------------------------------------------净空法师法语:不要刻意去希求
 发布:心慧 []   日期:2011-11-23 18:47:00 
 
1 佛常常教诫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点点滴滴都要知足,不要刻意去希求。为什么?你心里面没有希求,没有希望,也就没有失望。 2 “没有希求,就没有失望”,我们懂得这个道理,我们对于世出世法没有希求,随缘随分,所以一生过得很快乐。 3 世间一般人,讲经说法弘法利生,总有希求,心不清净。佛度一切众生,并不希望你快快成佛,为什么?佛有愿,没有求——你成就,很好;你不成就,慢慢来,不着急。佛是有愿无求,无求就随缘,这个就得大自在。 4 佛有愿没有心,这个诸位一定要知道。佛要是没有愿,弘法利生的工作就不能推动;佛虽然有大愿,但对于众生是一无所求——佛愿你快快成佛,你不成佛,他也不着急,这一点我们要学他的本事。  
(转自学佛网:http://www.xuefo.net/nr/article10/99603.html)----------------------------------------------------------------------------------------------------------- 净空法师法语:遇到这些善知识,这是缘分好!
 
 发布:心慧 []   日期:2011-12-5 15:46:00 
 
1 佛度众生,众生接受佛的教导,这里面有难、有易,有浅、有深;总而言之,都在一个“缘”字。缘之所在,众生与佛就有恩德在其中,佛教化众生,众生很容易接受,很欢喜地接受,佛说法就能把他过去的善根启发、触动。  2 学佛很多年了,没有得到佛法的利益,这是你的缘差了一截——不肯依教奉行,没有认真地去修持;纵然修持,佛所讲的话,如来的真实义,你没搞清楚,修行当然就不如法,都在这个缘不具足,可见这个缘非常重要。 3 我小时候读了一点圣贤书,家里面父母教,教得很严。进到学校遇到好老师,老师教导认真,老师给学生做榜样。我十几岁的时候,深受老师的感化。二十六岁遇到佛法,一遇到、一接触就欢喜,这个就是触动多生多劫的善根、福德。 4 遇到这些善知识,这是缘分好!善根福德因缘这三个条件具足,多年来我在这个花花世界,不但没有学到坏习气,年轻时候的坏习气在这些年当中逐渐逐渐淘汰干净,心地一年比一年清净,智慧一年比一年增长,“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得到了。我念念不忘老师,我对老师感恩戴德。  
(转自学佛网:http://www.xuefo.net/nr/article10/100882.html)-----------------------------------------------------------------------------------------------------------华严菩萨
 发布:liuziwei []   日期:2009-7-14      
 今天无量寺院的园慧师父给我讲解了华严菩萨,我十分感动,我被华严菩萨慈和解救众生的精神所打动,感到佛的慈和比天地更广阔。园慧师父在阿弥陀佛像面前给我讲起了华严菩萨。园慧师父说:“佛万德譬如华,以如华之万德庄严法身,叫做“华严”。本为经名,依华严经而立宗,故名华严宗。此宗乃以陈隋间杜顺和尚为始祖,后来因为贤首国师所发扬,故又名贤首宗。此宗论一切万法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一切互不相碍互相融入。修法界观,以高度平等的眼光,体察万事万物,凭此证入一真法界,即得佛智。华严三圣,指的是:毗卢舍那佛、文殊菩萨、普贤菩萨。 ”  园慧师父平和地说:“据说元朝时代华严菩萨,是尉州高氏之子。他生下来就天资聪颖,颇具灵心悟性,志愿要脱此污浊红尘,入山修道。起初父母不答应,可是他表现得意志坚决,一再恳求。“容许孩儿出家求道吧!”“好吧!”父母没了办法,最后不得不答应他得要求。经过商量,父母就送他晋诣五台山寿明法师座下作沙弥,终于在那儿披剃后,受了具足戒。他很用功,只是潜心读诵杂华严经部,竟阅读了千部之多,且有相当心得。又时常作华藏世界观,既是观想大日如来亘三世常在说法。有一天,他正入观时,忽然听空中有声音说道:“融和经义气可吞山河之慨,少时风云际会自然能得成就。”于是立即契入华严,顶戴《华严经》,不论行住,都不敢有违华严之旨。因此世人尊称他“华严菩萨”。他曾建一藏经楼名“华严阁”,阁楼之下有海水,但水面上植有大莲华,而且塑着毘卢如来圣像端坐在莲华之上。他每天面对佛像修禅观,有时候入定经过三、五天才起观。大元皇太后仰慕他的德名,三次下圣旨召见,但他无意功名,也自认不善奉迎权贵,因此都没有遵旨入宫。当朝又以“五路总摄”的僧官职位相授,他又坚决的谢辞了不愿接受。成宗帝临幸入山,对他礼遇有加,至为看重。他临圆寂前夕,对寺众们说:“无尽刹海,不离当处,妄情未破,悟入无时。”门下弟子法忍法师问:“未知上人现在向什么地方去呢?”他回答:“虚空剖出一茎骨”。意义颇深,门下徒众再次乞求示偈以解众人迷津,于是他写下了这几句,“历劫本无去住,应用何思何虑?转身踏破虚空,一切是非不顾。”没多久安详地示寂了。示寂之日在他书写过的几桌上显现出龙瑞,还现出五彩的光芒照耀在庭院之内。示寂后经三天,化火自焚其体。门下弟子检拾到不少舍利,并建塔供藏。 园慧师父说 ,还有一个华严菩萨的传说, 园慧师父说:“清凉国师是华严菩萨的化身,他专讲华严经。清凉国师名澄观,字大休,会稽人,俗姓夏侯氏,生在唐玄宗开元戊寅年。身长九尺四寸,两手过膝,有四十颗牙齿,夜间眼中放光。建中四年时,写华严疏钞。该书是华严经注中最有名的。未写前,他先求华严海会菩萨加被,帮助他完成使命。当夜梦见一巨山岳,万丈金霞,光逾皎白,连大接地,才知此是光明遍照之意。此后注华严疏钞便振笔疾书,不加思索,四年完成。后夜梦自己变成一条金龙,又化成千千万万,无量无边的龙,飞到其他世界各处。这是华严境界,一般人说这是表示流通之意。清凉国师一生身历九朝,为七帝之师。有何证明清凉国师就是华严菩萨呢?据载,清凉国师圆寂后,有位梵僧从印度来中国,在半路上遇到两位青衣童子。便问他们:往何处去?作甚么呢?童子说:到中国去请华严菩萨的大牙回印度文殊殿供养。这位和尚到达中国后,向皇帝禀明这段经过,开龛验查,发现国师口里果然缺少一颗牙。元朝正顺法师,出家于五台山,平时以深密的树林为茅蓬,以读诵《华严经》为修行的日课,数目超过一千余部。他同时修学法界三观,每次一进入华严法界的观想以后,三、五天才出定,因此人人都称他为华严菩萨。将要圆寂的时候,门徒乞求开示法语,他说:“历劫本无去住,应用何思何虑,转身踏破虚空,一切是非莫顾。”入灭时,灵桌上出现五彩之龙,飞游于烛光庭宇之间。 ”  园慧师父说:”每一个出家人都应该知道这十种事。现在我念给你们听一听:第一、体不捐沙门之表;第二、心不违如来之制;第三、坐不背法界之经;第四、性不染情碍之境;第五、足不履尼寺之尘;第六、身不触居士之榻;第七、目不视非仪之彩;第八、舌不味过午之肴;第九、手不释圆明之珠;第十、宿不离衣钵之侧。”园慧师父补充说:“每个佛子一定要知道六波罗蜜。菩萨之意:“菩萨”是梵语“菩提萨埵”(Bodhisattva)的简称。“菩提”是觉悟的意思;“萨埵”是有情之意,“有情”简单地说既是众生;“菩提萨埵”就是觉悟的众生。觉悟的众生有三种:一者、罗汉--自己觉悟;二者、菩萨--除了自己能觉悟之外,还可引导别人觉悟;三者、佛--自己能觉悟,又可以引导众生觉悟,而且他的觉悟是最圆满。 菩萨之行为:菩萨的行为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菩萨上求智慧使自己成佛,以慈悲心度化一切众生;既是菩萨应学习种种智慧自度,做种种利益众生的事业,引导其他众生也能走上解脱之道。 菩萨之开始:菩萨都从凡夫做起,甚至于我们的导师释迦牟尼佛,过去在行菩萨道时,也是凡夫。凡夫要发菩提心。发菩提心既是发成佛之心,是修行菩萨道的最初所应具有之心,以此心去救度众生。如果只是贪求成佛之心,没有要救度众生之心,那不等于说是发菩提心。发菩提心要以大悲心为基础,见众生受苦,就会以智慧、悲心救度之,所以发此成佛之心才是真正的发菩提心。如果只是羡慕佛果是至高无上的觉悟,为追求这样的觉悟而发心成佛,那是不想救度众生,只不过是要求个人的解脱罢了,此种心并不是发菩提心。发了菩提心的凡夫既是菩萨,我们称他为初发心菩萨。初发心菩萨必须发种种成佛度众生之愿望,以此愿望为目标,以完成他的愿望为目的,愿望实现了,就是他成佛之日。 菩萨要努力实践六度,既是六度波罗蜜,以实现他成佛之愿。 六波罗蜜:六波罗蜜是菩萨的行为。六波罗蜜是古印度话(parami),意思是度到彼岸;另一个意思是完成了事情。凡夫在生死苦海中浮沉,一旦游到岸边,登上陆地就安全、安稳,绝不会再度的在生死海中浮沉,所以称为度到彼岸。佛陀说众生在生死苦海中飘浮,没法游到安全之陆地上,比喻修行者断除了烦恼,就是已经出离了生死轮回,到达没有生死之彼岸,称为波罗蜜。发菩提心者,必须修种种的六度万行,以完成他成佛之愿。六度就是六波罗蜜,也既是所谓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智慧。” 是啊,菩萨以修学一切佛法,观察世间,通达人、法二无我,然后要学习种种利益众生的方法。如果菩萨觉悟,证得果位后,而不会利益众生的方法,就得努力修学,如一些中国禅宗开悟之后的祖师一样,要跟随另一位祖师学习接引渡化众生的方法。因为众生的根机不同,化度他们的法则也不一样。如果教导他们的方法不合根机,则不能另众生觉悟。 释迦牟尼佛称为觉者,就是智慧的觉悟。身为佛弟子的我们,就是要学习佛陀智慧的觉悟,并非要学习佛陀走路、善心或功德;而其他的各种修道法都是学习怎样去完成智慧的觉悟。觉悟是修行者的最终目标,学佛者如不知道佛陀是一个觉者,只认为他是一位品德高尚,了不得的大人物,那就容易误解学佛的目的。佛是觉者: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圣者,所以我们修行的最终目标就是智慧。而菩萨所修行的六度,最终是要完成智慧波罗蜜。如果一个菩萨行者能完成智慧波罗蜜,那肯定前五度也完成,还必须完成智慧波罗蜜。 佛陀时代的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他教导两个弟子修行,一个弟子修不净观;另一个修数息观。他们修学了一段时候、都没有成就,舍利弗尊者就去请教佛陀。佛陀说:“你的两个弟子,一个在家时是打铁的,应修数息观,而不是不净观;另一个在家时是替人收尸的,应修不净观,而不是数息观。你不懂得利用适合众生根机的修行方法教导他们,所以没有成就。舍利弗的两个弟子听从佛陀的教导去修行,很快就证果了。由此可见,舍利弗尊者自己能够修行觉悟,却不懂得如何应机缘教导令人觉悟,所以我们修学菩萨道者要令众生觉悟,就得学习饶益有情慧,既是学习给众生利益的种种智慧观察力。
作者:刘子纬   
  上一篇:监斋菩萨
下一篇:十八阿罗汉  (转自学佛网:http://www.xuefo.net/nr/article1/14246.html)-----------------------------------------------------------------------------------------------------------莲池大师戒杀放生文图说:仁慈救劫
 
 发布:心源 []   日期:2011-1-18 21:33:00  仁慈救劫   
严绍庭述说:“明朝时,有位王居士,前往拜见小洞天尊者,叩问道:‘世界遍地,盗贼猖狂,战争扰扰,亿万生民,遭此浩大灾祸,惟愿吾师慈悲,垂下金臂拯救。’尊者道:‘惟有戒杀放生,方要免遭浩劫。’”    按:近年以来,全球战争不息,饥荒灾疫,水火盗贼,各种天灾人祸,相继而来,推究原因,实由一切众生杀业所召,并非天地神鬼所降,故特录此两则事迹,警告世人,倘若一人能戒、杀,便有一人免遭灾祸,一家戒杀就能一家免遭灾祸,推广而至一村、一县、一郡、一省、一国莫不如此。    世人往往说:“天心尚未厌恶祸乱”不知其实是人心自己,尚未厌恶灾乱。如果真正厌恶灾乱,能立誓戒杀并兼行放生,那么虽然践临在危难境地,出入于刀兵之中,生逢饥荒灾疫的年景,终究不能损伤他一毛一发。只要能深信力行,其功效迅速,如影随形,如响应声。古今善恶报应,昭昭分明,感应事迹,历历在目,还有什么使你疑惑不决的呢? 
 上一篇:莲池大师戒杀放生文图说:杀劫由来
下一篇:莲池大师戒杀放生文图说:鸡
 
(转自学佛网:http://www.xuefo.net/nr/article5/48815.html)-----------------------------------------------------------------------------------------------------------莲池大师戒杀放生文图说:杀劫由来
 发布:心源 []   日期:2011-1-18 21:31:00    杀劫由来
杀劫报记载:王祥帆述说:“从前盗贼土匪,纷纭而起,到处烧杀,死亡遍野,尸体交横堆积。 当时,有一秀才李培德,见此情景,感慨万千、专诚到深山拜谒二仙观林道长,请示:‘天下生灵何罪?遭此大横祸?’道长感叹说:‘世人残忍形成风气,宰杀物命,罪孽深重,积怨既久,大为冒犯天和,因此上天降临饥荒天灾,接着又以刀兵人祸,收杀人民,抵偿物命。’”
  
(转自学佛网:http://www.xuefo.net/nr/article5/48814.html)-----------------------------------------------------------------------------------------------------------莲池大师戒杀放生文图说:鸡
 
 发布:心源 []   日期:2011-1-18 21:34:00     
  鸡

浙江衢州地方官里胥,有一次到乡下贫民家,察视赋税,民家只有一只孵卵母鸡,打算烹宰招待里胥。 里胥恍惚看见桑树林间,有黄衣女子,乞求饶命,里胥惊异怜悯,一会儿,见贫民持刀捉母鸡,心中惊疑,急忙阻止贫民不要宰杀,救了母鸡一命。 后来,里胥再来时,见母鸡率一群小鸡,向前踊跃欢舞,好象表示感恩的情状。里胥办妥事情回去时,行走百步,途遇老虎出来,正在惊慌恐惧时,忽见母鸡飞来猛扑虎眼,里胥因而逃脱,免遭虎难。
  
(转自学佛网:http://www.xuefo.net/nr/article5/48816.html)-----------------------------------------------------------------------------------------------------------圆因法师:大家都戒杀放生,将来会不会成为禽兽世界?
 
 发布:念佛人 []   日期:2011-9-13 10:11:00   
 
问:大家都戒杀放生,将来会不会成为禽兽世界?
答:这真是杞人忧天,你看看蚂蚁、蚯蚓、昆虫,人类并不食用,任其自然繁殖,而今也没有看到蚂蚁世界、蚯蚓世界、昆虫世界,因为在大自然的平衡化育下,万物自有其生态调节与繁衍制衡! 你现在尚未放生,便在烦恼畜生过多,就好像农夫尚未播种,便在烦恼收成过多,商人尚未赚钱,便在烦恼财富过多,岂不颠倒?  
(转自学佛网:http://www.xuefo.net/nr/article9/87275.html)-----------------------------------------------------------------------------------------------------------见鳝护子,毅然戒杀
 
 发布:心源 []   日期:2011-5-11 21:10:00    
   从前有一个人名叫周豫,烹煮鳝鱼时,曾经看见鳝鱼头部和尾巴朝下,弯曲身子,而让腹部向上,因为突出水面的那一段腹部有卵子。他被鳝鱼宁愿牺牲自己忍受痛苦而保护卵子的高尚行为所感动。从此以后,他便不再杀害各种动物。(伤心录、《感应篇汇编》卷三)
  刘念台先生在「人谱」里说:「鳝鱼又名护子鱼,仁人不忍吃它。试观在沸汤惨痛时,他尚且这么舍身护子。吃的人快心,读的人酸鼻。」
  所以鸟庵道人的诗说:
  有命尽贪生,无分人与畜;
  鱼无声类,见死瞪两目。
  挣命砧几间,张口不能哭;
  死犹护其子,鳝烹将身鞠。
  戒杀琐咏也说:
  毋谓动物蠢,爱生同吃紧;
  黑鱼惜其胎,曲腰就汤殒。(《物犹如此》第七十四页) 
(转自学佛网:http://www.xuefo.net/nr/article7/70730.html)-----------------------------------------------------------------------------------------------------------周安士:安士全书万善先资集发人深省戒杀文
 
 发布:jxjsyzg []   日期:2011-6-10 8:37:00  
安士全书万善先资集发人深省戒杀文——劝屠人 猪羊虽系物类,畏死与吾同情。只如豢豕之家,甫受屠人之价,此猪便涕泪不食,虽口不能言,然心知命在须臾也。所以就缚之时,哀号动地,出门之候,觳觫傍徨。屠人行一步,则恐怖一步,此猪见一人,则望救一人,及其既入屠门,见其攘臂就执,持刀相向,则大声疾呼。号天而天不赐梯,掉地而地不借孔。顾左盼右,无非杀己之人;视后瞻前,尽是伤身之具。蓦尔之间,仰卧几床,尖刀入腹。此时如沸油灌顶,此时如万戟钩心,声以痛极而转低,眼为血流而紧闭,是诸苦楚不可说,不可说矣,尚忍言哉。嗟乎!此猪宿世为人时,岂无父母珍之如手足,奈何膳夫视之如泥沙;岂无妻孥爱之如腹心,奈何屠户戕之如草芥。前生恶业可畏,此日方知;夙昔盖世英雄,而今何在?不求解脱,人人难免如斯;一入轮回,在在皆成堕落。故西方净土,是男是女总堪修;戒杀放生,若智若愚当自勉。各请直下回头,莫致他生自悔。甫 fǔ:才,刚刚:年~八岁。觳觫hú sù:害怕得发抖的样子。语出《孟子?梁惠王上》:“吾不忍其(牛)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也因以指牛:阿童三尺棰,御此老觳觫。攘rǎng:①抵抗;排除:攘除|攘外。②抢夺:攘夺。③挽起(袖子):攘臂。孥nú:①儿子:妻~。②妻子和儿子:以其~适西山(适:到、去)。③〈古〉通"奴"奴婢,奴仆。   
 
(转自学佛网:http://www.xuefo.net/nr/article7/74138.html)-----------------------------------------------------------------------------------------------------------印光大师对戒杀放生的开示
 
 发布:随喜功德 []   日期:2011-10-18 16:30:00   
 
    印光大师对戒杀放生的开示      戒杀放生之事,浅而易见。戒杀放生之理,深而难明。若不明其理,纵能行其事,其心决不能至诚恻怛。其福田利益,亦随其心量而致成微浅。倘遇不知者阻诽,遂可被彼所转,而一腔善心,随即消灭者有之。以故不避繁词,用申其义。俾物类同沐慈恩,人伦各培福祉。以恳到之深仁,灭自他之杀报。同臻寿域,共乐天年。尚祈以此功德,回向西方。则永出轮回,高超三界。为弥陀之弟子,作海众之良朋矣。阅者幸注意焉。    原夫水陆众生一念心性,直下与三世诸佛,无二无别。但以宿恶业力,障蔽妙明,不能显现,沦于异类。遂致知识陋劣,除求食避死之外,了无所知。譬如大宝铜镜,经劫蒙尘。不唯毫无光明,即彼铜体,亦不显现,直同废物。忽遇智人,知是宝镜具有照天照地无边光明。遂日事磨砻,初则略露镜体,次则渐发光明。及乎磨之至极,则照天照地之光,全体显现。无智之人,方始贵重,视为至宝。须知此光,镜本自具,非从磨得。虽复自具,倘无磨砻之缘,从劫至劫,亦无发光之日。一切人天六道众生心性,悉皆如是。由无始来,惑业障蔽,不能显发本具妙明。迷背真性,造生死业。    大觉世尊,知诸众生一念心性,与佛同俦。因兹种种方便,随机说法。普令修习戒定慧道,以期断惑业而复本有,圆福慧以证法身。又令世人发慈悲心,戒杀放生。    良以我与一切众生,皆在轮回之中。从无始来展转相生,展转相杀。彼固各各皆为我之父母兄弟姊妹儿女,我亦各各皆为彼之父母兄弟姊妹儿女。彼固频频由恶业力,或于人中,或于异类,受我杀戮。我亦频频由恶业力,或于人中,或于异类,受彼杀戮。久经长劫,相生相杀,了无底止。凡夫不知,如来洞见。不思则已,思之则不胜惭愧悲悯矣。    我今幸承宿世福善,生于人道。固宜解怨释结,戒杀放生。令彼一切有生命者,各得其所。又为念佛回向净土,令得度脱。纵彼业重,未能即生,我当仗此慈善功德,决祈临终往生西方。既往生已,即得超凡入圣,了生脱死,永出轮回,渐证佛果矣。    且爱物放生,古圣先贤,皆行此事。故书有鸟兽鱼鳖咸若之文,而文王泽及枯骨,况有知觉之物哉。至于简子放鸠,子产畜鱼,随侯济蛇,杨宝救雀。此固圣贤一视同仁之心,尚不知其蠢动含灵,皆具佛性。展转升沉,互为怨亲,及将来决定成佛等义。迨至大教东来,三世因果,及生佛心性平等无二之理,大明于世。凡大圣大贤,无不以戒杀放生,为挽杀劫以培福果,息刀兵而乐天年之基址。古云,欲知世上刀兵劫,须听屠门半夜声。又云,欲得世间无兵劫,除非众生不食肉。    是知戒杀放生,乃拔本塞源之济世良谟也。故陈智者大师,买临海江沪溪梁六十余所,亘四百余里为放生池。请敕立碑,禁止渔捕。有偷捕者,动辄得祸。直至唐贞观中,犹然如是。唐肃宗乾元二年,诏天下诸州各立放生池,敕颜真卿撰碑文,并书丹。有云我皇举天下以为池,罄域中而蒙福,承陀罗尼加持之力,竭烦恼海生死之津。揆之前古,曾何仿佛。宋真宗天禧元年,诏天下立放生池,而杭州西湖,亦宋之放生池也。明莲池大师立放生池于上方长寿二处。其戒杀放生文,流通天下。迄今三百余年以来,景仰高风,慈济物类之缁素通人,何可胜数。    或曰,鳏寡孤独,贫穷患难,所在皆有。何不周济,而乃汲汲于不相关涉之异类。其缓急轻重,不亦倒置乎哉。答曰,子未知如来教人戒杀放生之所以也。夫人物虽异,佛性原同。彼以恶业沦于异类,我以善业幸得人身。若不加悯恤,恣情食啖。一旦我福或尽,彼罪或毕,难免从头偿还,充彼口腹。须知刀兵大劫,皆宿世之杀业所感。若无杀业,纵身遇贼寇,当起善心,不加诛戮。又况瘟疫水火诸灾横事,戒杀放生者绝少遭逢。是知护生,原属护自。戒杀可免天杀,鬼神杀,盗贼杀,未来怨怨相报杀。鳏寡孤独,贫穷患难,亦当随分随力以行周济。岂戒杀放生之人,绝不作此项功德乎。然鳏寡等虽深可矜悯,尚未至于死地。物则不行救赎,立见登鼎俎以充口腹矣。    又曰,物类无尽,能放几何。答曰,须知放生一事,实为发起同人,普护物命之最胜善心。企其体贴放之之意,中心恻然,不忍食啖。既不食啖,则捕者便息。庶水陆空行一切物类,自在飞走游泳于自所行境,则成不放之普放。非所谓以天下而为池乎。纵不能人各如是,而一人不忍食肉,则无量水陆生命,得免杀戮,况不止一人乎。又为现在未来一切同人,断鳏寡孤独贫穷患难之因。作长寿无病,富贵安乐父子团圝〔口里栾〕,夫妻偕老之缘。正所以预行周济,令未来生生世世永不遭鳏寡等苦。长享受寿富等乐。非所谓罄域中而蒙福乎。何可漠然置之。子审思之。戒杀放生,毕竟是汲汲为人,抑止汲汲为物,而缓急轻重倒置乎。    南浔极乐寺外,向有放生池以磡未全砌,遂致坍塌。兼复多年未浚,淤泥充满。每有善士就河放生。虽发善心,生难获益。其旦蒙放而暮复遭捕者,当居多半。若近大江,则固宜放之江中,小河则断非所宜。园林大师心有不忍,拟欲深浚其池,外筑围墙以为防护。俾放生有地,而盗捕无由。其意亦良厚矣。尚未开工,适普陀觉三大师至,一见即志道相契。旋以寺事付托,而己则放下万缘,专修净业焉。觉师缵承旧绪,即欲速成其事。但以工程浩大,独力难成。拟募阖镇善信共襄胜事。祈予作序。    南无阿弥陀佛!     往昔所造诸恶业 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口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忏悔!  
(转自学佛网:http://www.xuefo.net/nr/article9/94255.html)-----------------------------------------------------------------------------------------------------------古今戒杀诗
 
 发布:亮茫茫 [全部文章 空间 留言]   日期:2011-9-27 15:47:00    阅读:487   收藏
 
分享到: 0
  
 
 古今戒杀诗《楞严经》云:“以人食羊,羊死为人,人死为羊;如是乃至十生之类,死死生生,互来相噉……汝负我命,我还汝债,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生死。”一切众生皆是前世之六亲眷属。昔日寒山大士游化人间,见一户民宅娶亲,锣鼓喧天,席开百桌,即以天眼观之,不禁流泪叹道:“六道轮回苦,孙子娶祖母,牛羊为上座,六亲锅内煮。”一语道出无始劫来,一切轮回六道之众生,皆是吾人累劫之亲眷,只因众生无明覆心,未能了见。《楞伽经》直言:“一切众生从本已来,展转因缘常为六亲,以亲想故,不应食肉。”食众生肉者,无异於食自己亲眷骨肉,於心何忍?是故应当戒杀护生,即使是蜎飞蠕动之类,亦不伤其命。   求生捷径  郑澄德  (序曰:世人苦于刀兵。夫兵灾,皆过去现在两重杀业之所感召也。惟以生机转杀机,则逢凶化吉矣。刀兵在人道,或数十年、数百年一有,而畜道无日不有。)  天道好生恶杀。人当戒杀放生。莫因口腹动刀砧。折尽生平福分。 水国鱼虾龟鳖。林间走兽飞禽。与人同此一心灵。害命终须索命。  前世杀他是我。今生杀我是他。颠颠倒倒做冤家。何口才能放下。 不若我先戒杀。善心一发无涯。吉神呵护有云霞。免得伤残四大。  索命何时了局。因缘返覆成仇。劝人当下早休休。悔过还能自救。 我说放生念佛。譬如苦海之舟。能依此法自勤修。解释冤缠无咎。  昔有万三沈姓。专于水族施恩。池中聚宝获金盆。变出金银无尽。 一雀衔环报德。杨家高大其门。含生负气有灵根。莫害区区物命。  亦有真人思邈。放鱼救得神龙。药方传出广阴功。证入仙班鸾凤。 最是莲池老衲。放生戒杀文工。心心回向到莲宫。上品往生尊重。  富贵神仙佛国。皆从戒杀修来。吾人何必更疑猜。苦借无边业债。 目下干戈到处。东奔西窜哀哉。各人早把杀心灰。保得身家安泰。  卫生集  弥勒菩萨  劝君勤放生,终久自长寿。若发菩提心,大难天须救。  吕纯阳  物要死时汝救他,汝要死时天救汝。延生种子别无方,戒杀放生而已矣。  陶石篑  一指纳沸汤,浑身惊欲裂。一针刺己肉,遍体如刀割。鱼死向人哀,鸡死临刀泣。哀泣各分明,听者自不识。  寿光禅师  放生续命事虽庸,无限阴功在此中。一岁积成千种福,十年培养万重功。已赴网罗遭困厄,将投汤火近惊冲。临刑遇赦恩无量,彼寿隆兮尔寿隆。  庆寿戒杀  黄彼岸  人寿遥期到百年,到来鸡犬亦欢然。忍心满座称觞客,饮血茹毛不一怜。  慈心宝鉴  戒杀偈二首  慈受禅师  世上多杀生,遂有刀兵劫。负命杀汝身,欠财焚汝宅。离散汝妻子,曾破他巢穴。报应各相当,洗耳听佛说。  买肉须要肥,买鱼须要活。买衣须要美,买田须要阔。若教买命放,一毛不肯拔。黄泉路途险,失脚恐难脱。  戒杀诗一首  白乐天  世间水陆与虚空,总属皇天怀抱中。试令设身游釜甑,方知弱骨受惊冲。  戒杀颂二首  黄山谷  我肉众生肉,名殊体不殊。原同一种性,只是别形躯。苦恼从他受,肥甘为我须。莫教阎老判,自揣看何如。  劝君休杀命,背面复生瞋。吃他还吃汝,寻环作主人。  戒杀诗  愿云禅师  千百年来碗里羹,冤深如海恨难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半夜声。  白香山  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陆放翁  血肉淋漓味足珍,一般痛苦怨难伸。设身处地扪心想,谁肯将刀割自身。  戒杀俚言  永明大师堪嗟人心如铁,终日杀生造业。他身滋养你身,心上如何忍得。为人若遭疾病,便去杀生造业。你愿身体平安,他岂该数在劫。爹娘爱惜娇儿,多将生灵损折。你子求命延长,他命不留一刻。父母生辰之日,宰杀猪羊等物。愿亲长命长生,他就该死该灭。飞禽鹰雀等鸟,走兽虎狼一切。世间只有人狠,射箭捕网打猎。水类田鸡螺蛳,黄鳝乌鱼鳅鳖。分明不害于人,何苦将他命绝。咬牙切齿一刀,登时流下鲜血。烧起一锅滚水,毛衣退得净洁。开肠破肚剜心,将他浑身碎切。锅中烹煮煎烧,五味调和美舌。吃下咽喉三寸,借问有何清洁。忽然大限来到,一切珍羞抛撇。及至阎王殿前,但见许大冤业。前面拖拖扯扯,后头推推拽拽。个个讨命冤家,不繇悲悲切切。浑身战战兢兢,心中怛怛怯怯。判官来递册簿,应当还他罪业。阎王铁面无情,铜锤打彻骨血。滚汤万死千生,刀山千枪万割。油煎锯解火烧,又灌滚铜热铁。受尽地狱诸苦,再等阎君发帖。改头换面出来,披毛带角转劫。生被刀枪割斩,死遭汤火烹烈。又等别人啮他,还他杀生罪业。变尽牛马猪羊,生在蛮陌之国。身无蔽体衣裳,口无充饥谷麦。要吃美口茶饭,不知何年何月。历尽诸般苦楚,方转天堂佛国。巴得一个人身,还有许多罪业。不时生疖生疮,昼夜灙浓灙血。不知礼义纲常,不晓东西南北。更遭短命凶亡,皆为杀心不绝。信心皈依三宝,常遇高僧传说。听得一言半语,仗此佛法功德。诚意精持五戒,发愿修行恳切。弥陀一念纯真,弥陀亲来迎接。往生净土西方,免在人间造业。一切圆满无余,一生究竟成佛。戒肉诗文集其一, 唐 王梵志,卫州黎阳人我肉众生肉,形殊性不殊。元同一性命,只是别开躯。苦痛教他死,将来作已须。莫教阎老断,自想意何如?(黄山谷非常欣赏这首戒肉诗)其二,王梵志〈道情诗〉:我昔未生时,冥冥无所知。天公强生我,生我复何为?无衣使我寒,无食使我饥。还你天公我,还我未生时。其三, 仰弥居士天生动物与人同,一体涵濡覆载中。底事忍心行杀害,酿成灾劫恼天公。其四, 唐 白居易其一谁道群生性命微,哺雏觅食故飞飞。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望母归。其二世间水陆与虚空,总属皇天怀抱中。试今设身游釜甑,方知弱骨受惊冲。劝人戒杀诗1.邻鸡夜夜竞先鸣,听此萧然度五更;血染千刀流不尽,佐他杯酒话春生。2.千百年来碗里羹,冤深如海恨难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愿云禅师3.干戈兵革斗未止,凤凰麒麟安在哉;吾徒胡为纵此乐,暴殄天物圣所哀。4.汝欲延生听我语,凡事惺惺须求己;如欲延生须放生,此是循环真道理。5.他若死时你救他,汝若死时人救你;众生原同一种性,只是业缘别形体。6.血肉淋漓味足珍,一般痛苦怨难伸;设身处地扪心想,谁会将刀割自身。7.千百年来碗里羹,冤深如海恨难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8.生离死别常恻恻,临行频频复回首;从今此去不再还,心念念儿儿知否?9.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唐?白居易10.一声长叹老牛哀,跪向屠门乞命来;白刃临头魂欲断,纷纷泪落口难开。11.耕田辛苦几经年,颈破皮穿未敢眠;老命自知无足惜,前功还望主人怜。12.汝欲延生听我语,凡事惺惺须求己;如欲延生须放生,此是循环真道理。心怀慈悲—弘一大师语录1.是亦众生 与我体同 应起悲心 怜彼昏蒙普劝世人 放生戒杀 不食其肉 乃谓爱物2.一蟹失足 二蟹持扶 物知慈悲 人何不如3.畜生亦有母子情 犬知护儿牛舔续鸡为守雏身不离 鳝因爱子当惴惴人贪滋味美口腹 偌苦拆开他眷属畜生哀痛尽如人 只差有泪不能哭4.今日尔吃他 将来他吃尔循环作主人 同是亲与子5.麟为仁兽 灵秀所钟 不践生草 不履生虫系吾人类 应知其义 举足下足 常须留意既勿故杀 亦勿误伤 长我慈心 存我天良6.生离尝恻恻 临行复回首此去不再远 念儿儿知否7.倘使羊识子 泪珠落如雨口虽不能言 心中暗叫苦8.喜气溢门楣 如何惨杀戮惟欲家人欢 那管畜生哭9.人在牢狱 终日愁欷 是以物命 而为儿戏聆此哀音 凄入心脾 鸟在樊笼 终日悲啼10.水边垂钓 闲情逸致 是以物命 而为儿戏刺骨穿肠 于心何忍 愿发仁慈 常起悲愍11.有命尽贪生 无分人与畜最怕是杀烹 最苦是割肉擒执未施刀 魂惊气先窒喉断叫声绝 颠倒三起伏念此恻肺肝 何忍纵口腹12.钩帘归乳燕,穴纸出痴蝇。为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13.一指纳沸汤 浑身惊欲裂一针刺己肉 遍体如刀割鱼死向人哀 鸡死临刀泣哀泣各分明 听者自不识14.残杀百千命 完成一袭衣唯知求适体 岂毋伤仁慈15.见其生不忍见其死 闻其声不忍食其肉应起悲心 勿贪口腹古今戒杀诗2护生诗钞1.放生 唐·陆甫里万峰回绕一峰深,到此常修苦行心。自扫雪中归鹿迹,天明恐有猎人寻。2.劝打鸟者 唐·白乐天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及。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3.卫生集(见《莲修必读》)汝欲延生听我语,凡事惺惺须求己。如欲延生须放生,此是循环真道理。物要死时汝求他,汝要死时天救汝。延生种子别无方,戒杀放生而已矣。4.劝食素 宋·慈受怀深法师吃肉何如咬菜根,且图身口戒香薰。莫言死后无因果,八两须还他半斤。5.拟寒山诗 宋慈受怀深禅师老翁死却儿,昼夜捶胸哭。痛心彻骨髓,叫云我孤独。何不反思量?恣啖猪羊肉。羊岂不心儿,猪亦有眷属。6.次韵定慧钦长老见寄 宋苏东坡钩帘归乳燕,穴纸出痴蝇。为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7.戒杀 偈二首(《慈心宝鉴》)宋慈受怀深禅师世上多杀生,遂有杀生劫。负命杀汝身,欠财焚汝宅。离散汝妻子,曾破他巢穴。报应各相当,洗耳听佛说。其二买肉须要肥,买鱼须要活。买衣须要美,买田须要阔。若教买命放,一毛不肯拔。黄迫途路险,失脚恐难脱。8.戒杀(见《慈心宝鉴》)宋黄鲁直庭我肉众生肉,名殊体不殊。元同一种性,只是别形躯。苦恼从他受,肥甘为我须,莫教阎老断,自揣看何如。9.戒杀 宋·陆游血肉淋淋味足珍,一般痛苦怨难伸。设身处地扪心想,谁肯将刀割自身。10.戒杀 明屠赤水隆物我从来本一真,幻形分处不分神。如何共嚼娘生肉,大地哀号惨杀人。11.戒杀 明·紫柏大师养猪为口腹,因爱结成仇。猪禅知此意,终朝不食愁。颇赖猪未知,肥肉过汝?。将来汝作猪,还须偿猪油。此理果弗谬,劝汝养猪休。12.戒杀诗 明·陶周望一指纳沸汤,浑身惊却裂。一针刺己肉,遍体如刀割。鱼死向人哀,鸡死临刀泣。哀泣各分明,听者自不识。13.劝素食 清·吴梅村伟业莫谓畜生微,与人同气血。但恣我肥甘,不顾他死活。痛口说向君,畜生非是别。过去之六亲,未来之诸佛。14.劝弄璋家 清周居士梦颜富家生一子,珍之如宝玉。物类若引群,便作羹中肉。清夜一提撕,此心何太毒。愿将地藏经,与君三复读。15.戒杀 清乌庵道人有命尽贪生。无分人与畜,鱼?无声类,见死瞪两目。扭命砧几间,张口不能哭。死犹护其子,鳝烹将身鞠。16.卫生集(见《莲修必读》)清寿光禅师放生赎命事虽庸,无限阴功在此中;一岁积成千种福,十年培养万重功。已赴网罗遭困厄,将投汤火近惊冲。临刑遇赦恩无量,彼寿隆兮尔寿隆。17.戒杀 清耐庵道人有命尽贪生,无分人与畜。最怕是杀烹,最苦是割肉。擒执未施刀,魂惊气先窒。喉断叫声绝,颠倒三起伏。念此恻肺肝,何忍纵口腹!18.劝勿杀牛诗 民国佚名戾气缠身不自知,一牛惨死万死悲。冤冤狭路相逢巧,古往今来放过谁。19.劝戒杀生 民国褐衣人池鱼忽泣作人语,曰客曰客吾语汝:我亦曾作富家子,汝曾为鱼登我俎,今我为鱼填汝肚。20.老来爱作放生诗民国·虞山庞北海为怜物命一心悲,祈祷长斋来展眉。苦口宣言先戒杀,老来爱做放生诗。21.劝放生戒杀民国·泰县顾子香杀业多时孽亦多,劝君何忍伤天和。须知果报无差错,人死为羊苦若何。22.劝提倡素食歌 民国江易园谦◎待客宜素食忍伤物命博客喧,银心天理两难言。何如蔬食同修福,免结刀山剑树缘。◎婚礼宴客宜素食如何吉事转成凶,燕尔新婚伏祸根。难产堕胎生败子,冤家相继入君门。◎生曰祝寿宜寿食愿我长生它惨死,此心端合减天年。父忧母难当今曰,念佛吃斋是福田。◎幼童即宜素食善恶皆由习惯成,去除恶习在初萌。福添病少增福慧,素食端须自幼龄。◎信因果宜素食辱骂相侵报不忘,况于食肉剖心肠。何如与物同安乐,白饭青蔬大吉祥。23.劝戒杀蛙伤生七绝九首民国·泾县潘梅城其二割及剖腹气犹在,依旧欲鸣足欲奔。睹此惨形心已冷,恶人终必少儿孙。其三不伤一命本慈悲,爱读护生戒杀诗。善恶到头终有报,劝君戒杀慎修为。其四算来牛犬最堪怜,夜雨晨霜不计年。费尽一生辛苦力,残驱无要受熬煎。其五好种良因广福田,半生愦愦悔从前。而今喜获青云路,戒杀放生总在先。其六慈光普照放光明,咒念往生脱宰烹。宝胜观音均救护,佛无谎语应遵行。其七命债须偿理应该,冤冤相报几时开。决心戒杀皈依佛,利己利人免劫哀。其八持斋念佛具悲心,感召天和百福临。普愿同胞倡素食,升平有象颂而今。24.戒杀箴民国·姚端恪百物之命,一人之舌。命不再生,舌惟暂悦。盘内添馐,厨中积血。共孽心伤,独孽冤结。愿我同人,生灵爱惜。其五,明代陶望龄<戒杀诗>云:物我从来本一真,幻形分处不分神;如何共嚼娘生肉,大地哀号惨煞人。其六,宋?苏轼戒杀诗口腹贪饕岂有穷,咽喉一过总成空。何如惜福留余地,养得清虚乐在中。宋?苏轼诗秋来霜露满东园,卢菔生儿芥有孙,我与何曾同一饱,不知何苦食鸡豚。其六,戒杀诗 (唐?白居易)其一 谁道群生性命微,哺雏觅食故飞飞。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望母归。其二 世间水陆与虚空,总属皇天怀抱中。试今设身游釜甑,方知弱骨受惊冲。其七,唐?杜牧已落双雕血尚新,鸣鞭走马又翻身,凭君莫射南来雁,恐有家书寄远人。宋?陆游血肉淋漓味足珍,一般痛苦冤难伸。设身处地扪心想,谁肯将刀割自身。勉学子(明?方孝孺)莫驱屋上鸟,鸟有反哺诚。莫烹池上雁,雁行如弟兄。流观飞来伦,转见天地情。人生处骨肉,胡不心自平。田家一聚散,草木为枯荣。我愿三春日,垂光照紫荆。同根而并蒂,蔼蔼共生成。戒杀诗(清?彭尺木)平时喔喔听鸡鸣,此夜萧然度五更。碧血千刀流不尽,佐他杯酒话春生。戒杀牛(近代 .严调御)万族皆畏死,牛死更凄楚。夜闻鼓刀声,双跪泪如雨。哽咽不能言,知死乞向贾。贾怒奋椎击,毒意挥刀斧。皮血委地鲜,生剥婴万苦。赤沥已肉身,蠕蠕动肺腑。头角虽抢地,中情未肯俯。魄大命难绝,心恨两睛弩。筋膂余跳战,爨薪已成脯。馋口涎箸边,冤魂泣中釜。烹犊母念而,割母儿思乳。离离原上田,莸是犁下土。试看食牛报,昭昭盈万古。万善先资(近代?周思仁)仁列五常首,慈居万德先。皇哉三教论,异口若同宣。人人爱寿命,物物贪生全。鸡见庖人执,惊飞集案前。豕闻屠价售,两泪涌如泉。方寸原了了,祗为口难言。蓦受刀砧苦,肠断命莸牵。白刃千翻割,红炉百沸煎。炮烙加彼体,甘肥佐我筵。此事若无罪,勿畏苍苍天。古来生杀报,往复如轳旋。吾昔弱冠时,目击生哀怜。搜罗今昔事,将盈数万言。誓拔三途苦,此志久愈坚。忏悔(近代?周思仁)堪骇娑婆浊世,凡夫颠倒昏迷。恶缘日炽善缘微,愁煞眼光落地。今世因循不悔,他生欲忏无期。冤仇迭报不差移,曾见谁人逃避。戒杀诗(近代?耐庵道人)有命尽贪生,无分人与畜。最怕是杀烹,最苦是割肉。擒执未施刀,魂惊气先窒。喉断气未绝,颠倒三起伏。鱼鳖无声类,见死睁两目。挣命砧几间,张口不能哭。念此恻肺肝,何忍纵口腹。(逸名)每馔必烹鲜,未见长肌肉。今朝血溅地,明日仍枵腹。彼命纵微贱,痛苦不能哭。杀我待如何,将人试比畜。(逸名)我书戒杀歌,奉劝世人读。物类形体殊,岂甘遭惨毒。利刃刺肝心,尖刀剖胸腹。皮掀肉颤摇,喉断身颠扑。血溅满砧几,悲号震墙屋。鳗剁尚盘旋,鱼烹莸跳跃。大痛何可当,极苦难逃脱。睹彼盘孟中,亿万生灵泣。代老牛乞命词(近代?蓉湖愚者)其一 一声长叹老牛哀,跪向屠门乞命来,白刃临头魂欲断,纷纷泪落口难开。其二 耕烟犁雨几经年,领破皮穿未敢眠。老命自知无足惜,前功还望主人怜。其三 路近汤锅无处逃,含冤莫诉但号啕。耕田用尽平生力,临老反教吃一刀。其四 宛转吟成乞命词,功将酬报请君思。幸闻名士倡蔬食,杀运由兹一转移。戒杀醒世歌(近代?慧道人)世人生儿如掌珍,心心常恐儿难育。不幸少时疾病亡,声声哭出亲儿肉。畜生亦有母子情,犬多护儿牛舔犊。鸡为守雏身不离,鳝因爱子身常鞠。物杀我子恨如何,我害他儿不怨毒?世人夫妇愿齐眉,绸缎无限情交笃。有时恩爱不到头,最苦行单与影独。鸟有雌雄迭相呼,兽分牝牡群相逐。双鱼比目必同游,孤雁分离不独守。人贪滋味美喉咙,何可拆开他眷属。畜生苦痛尽如人,只差有泪不能哭。试把他身比自身,何待纷纷判直曲。
 
   
 
 
(转自学佛网:http://www.xuefo.net/nr/article9/88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