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贾耶.德乌干2017:福建省高考语文文化经典与文学名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0:35:32
语文:新增2种题型福建东南新闻网  |  时间: 2007-03-09    |  文章来源: 福州日报

  与往年相比,今年福建省高考语文的试卷结构将发生较大的变化,表现在语文新增了文化经典著作阅读(10分)和文学名著阅读(10分)2个部分。其中,文化经典阅读的出题范围是《论语》《孟子》《庄子》,文学名著阅读要求学生阅读10部名著,即《红楼梦》《三国演义》《家》《子夜》《围城》《堂吉诃德》《巴黎圣母院》《匹克威克外传》《欧也妮·葛朗台》《复活》。

  文化经典阅读题型是,从3部经典中选出一段话出2道题:一是文言字词的翻译,二是对这段话的理解;文学名著阅读主要让考生简述某一名著的主要情节,并采用4道题任选2道的考法。

  语文试卷满分为150分,限定用时150分钟。试题类型包括社会科学类文章阅读(6分)、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6分)、文言文阅读(9分)、文化经典著作阅读(10分)、古诗鉴赏(6分)、名句名篇默写(6分)、文学名著阅读(10分)、现代文学作品阅读(17分)、表达应用(10分)、写作(70分)。 
我对福建高考经典名著阅读命题的忧虑与期待作者:蛮 汉   出自:枋湖·菩萨蛮 浏览/评论:1,290/15   日期:2007年9月30日 16:53

  2007年,福建语文高考增加文化、文学类经典名著阅读的考查内容。这项考试改革既反映了语文学科对学生文化、文学素养的要求,也体现了语文教育界对教育现状的忧虑与反思。长期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严重存在着重应试、轻素质的恶劣倾向,并与高考的错误导向息息相关。高考语文忽视言语表达的主观性与个性化,忽视语文学科在心智润养和情感熏陶方面的特殊要求,沉迷于客观化、标准化的命题形式,沉迷于对知识点的清点与肢解,其影响所致,便是作为教育受众的青年一代在文化素养和文学底蕴方面极度贫乏。“解铃还得系铃人。”如今,福建高考语文的这一改革,对改变教育现状、提高国民素质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是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
  然而,自《2007年福建省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出台伊始,本意在于弘扬素质教育的经典名著阅读命题就已经不可避免陷入了应试教育的泥淖,在高考中渗透与整合素质教育内容的改革设想由于受改革者自身素质的影响而很不理想,原本十分美好的初衷在恶劣的应试竞争中也面临被“异化”的危险。
  今年高考前后,我就曾接受《海峡导报》等省内媒体的采访,发表《对我省高考语文自行命题的反思与期待》《语文名著阅读题靠“死记硬背”》《我对今年福建高考语文试卷的看法》等访谈,就福建高考语文的经典名著阅读命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表示我的忧虑与期待。

  文学名著阅读命题方面。
  2007年,福建高考语文终于有了一份比较像样的《考试说明》。这份《考试说明》明确规定将“《教学大纲》推荐课外阅读的长篇小说类文学名著列入考试范围。”这是一项在高考中渗透与整合素质教育内容、用高考指挥棒来促进学生提高文化素养的大胆改革,其正面意义怎么肯定都不过分。但是,这份《考试说明》所附的文学名著阅读考试样题以及后来依据其样题编拟的高考试题却从根本上违背了素质教育的原则,从命题形式到考查内容都与提倡文学阅读、提高文化素养的初衷相去甚远。名为文学阅读,考的却是识记能力,与文学鉴赏无关,而且把活生生的文学大树删枝去叶,剩下枯死的主干,被学生戏称为“木乃伊”。
  例如高考题中的“简述梳妆匣的来历”,命题者提供的答案是:
  “欧也妮十分同情查理的遭遇,把自己的全部积蓄六千法郎送给他,查理把嵌有母亲肖像的镶金梳妆匣作为定情物托付她保管。”
  在这里,情节的生动性和人物情感的细腻表现已经荡然无存,仿佛只是六千法郎与镶金梳妆匣的易換或交割。这类试题如同那些语音、别字的“基础题”,能力层级极低,其分值对于大学选拔新生没有任何参考价值。不仅考不出文学素养,而且败坏学生的欣赏口味,更助长死记硬背之风,增加学生的负担,致使高三学子们苦不堪言。
  应当说,倡导经典名著阅读,在高考中渗透素质教育的内容,这一高考改革的理想本身并没有错。但是由于《考试说明》的制订者没能正确领会素质教育的要义与文学阅读的特征,依旧按照应试教育的旧思维来指导样题的命制,高考命题人员又依样画葫芦,缺乏应有的和允许的变通与创新,致使好端端地名著阅读考试就这么被“异化”了。当前中学校园里盛行记背小说梗概、不管小说内容的“买椟还珠”式的读书之风,此类试题是始作俑者。学子们计较的是诸如查理父亲的自杀与查理投奔葛朗台哪个在先哪个在后,觉慧给那个讨饭小孩的是两个银币还是半元银币等问题,因为这些很可能就是高考评卷设定的得分点。正如要灭杀美丽,最好的方法就是将美丽打磨成利刃,让她自戕。以审美为特征的文学名著阅读正是以提倡文学阅读的名义给灭杀了!

  对命题选材范围的圈定。
  高考语文试卷的命题,历来绝少圈定命题的选材范围(名句名篇默写例外),全国的《考试大纲》及各省市的《考试说明》均是如此。因为选材范围的圈定必然助长“围题”心理,应试者在这范围内猜题、押题,强化训练,考出来的将是“伪能力”。然而,我省的《考试说明》却明确规定,文化类经典名著阅读考试从《论语》《孟子》《庄子》中选取文章作为考查的材料,文学类经典名著阅读考试也作了相应的圈定。《考试说明》的制订者原本是想以《教学大纲》推荐的课外阅读书籍作为考试范围,借高考改革的契机促进学生的课外阅读,但是,恰恰是这种做法给“围题”者提供了绝好的机会。
  《论语》《孟子》《庄子》是中华民族文化典籍中最精华的一部分,三部著作内容博大精深,每一次阅读都可能有新的收获,对其思想内涵的理解完全可以常考常新,怎么考都不能穷尽。但是,对这三部经典名著的阅读考试还兼有(或者说更主要的是)文言文阅读翻译的考查,文言翻译的分值在这道阅读试题的10分中占了7分之多。先秦文章本就不尽浅易,符合“浅易”这个标准的文本材料也相对有限,对命题的选材范围做如此圈定无疑是命题者在作茧自缚。2007年我省就出现几部针对这部分内容的模拟试题集,预计2008年将会更多,加上各地市和名校层出不穷的模拟题,高考拟题要回避这些“题山题海”将更为困难。各校在高考复习中精心遴选模拟题,老师们对估计命中率高的文本选段做重点辅导,学生们对“围”到的内容死记硬背,至少在文言翻译这一部分未必能反映考生的真实水平,而且还将影响考试的公平性。不出几年,适合命题的文本材料就可能被穷尽,高考命题要么与模拟试题“撞车”,要么就从各类模拟试题的“二手市场”中挑拣改造,要么只好“另谋生路”。
  文学名著阅读命题也存在这个问题。今年高考中就有两道文学名著阅读考题与一本复习指导材料中的模拟题几乎完全相同。(非但如此,2007年福建高考语文试卷中,文言文阅读文本《书博鸡者事》,与福州市“语文名师工作室”(   http://www.fzywms.com )编拟的2007年模拟试题的文本“撞车”;散文阅读的文本《落叶是疲倦的蝴蝶》,与济宁市2006—2007学年度高三第一次摸底考试的文本“撞车”,济宁市的这份考试卷从2007年3月份起在著名的中学语文资源网站“育星教育网”(   http://www.ht88.com )上还提供了下载,以该文本为命题材料的中、高考散文阅读模拟试题,我在网络上至少看到了3套。)这不由地让我联想到孙绍振教授的感叹:“在中国,任何教学改革都不可能是理想化的,最大的不理想,就是高考的恢恢天网。”(《从语文高考变革看课外阅读的趋势》,摘自2007年7月13日《中华读书报》)

  促进学生的课外阅读,以《教学大纲》推荐的课外阅读书籍作为考试范围是最为便利和有效的方法;但是,一旦圈定命题的选材范围,就易于“围题”,考试的信度和公平性将受影响。在这里,《考试说明》的制订者和高考命题者面对的是一个令人困惑的二律背反现象。但这仅仅是技术层面的操作问题,它考验着高考改革者的智慧。
  但是,在文学名著阅读命题方面,以能力层级极低的识记类试题充作文学阅读,就不是技术层面的操作问题,而是素质问题。读者是作品的上帝。一部文学作品的意义,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产生,它是作品与读者相互作用的产物,而不是隐藏在作品之中等待着人们去发现的“神秘之物”。文学阅读是一种以文学文本为对象、以读者为主体、以把握文本深层意蕴为目的的积极能动的阅读和再创造活动,是读者在审美经验基础上对文学作品的价值、属性进行主动选择、接纳或扬弃的过程。这是文学阅读学的最基本的常识。那种在极其严肃的高考命题中置基本常识于不顾的行为,只见作品不见读者的命题思维,在高考过后就受到了一些专家、学者和第一线教师们批评。潘新和教授总结经典名著阅读命题时说:今年的命题“一律是对原著内容的叙述,检验的是识记能力。今后要增加一些在识记基础上的思考、感悟题。”(摘自潘新和教授的《坚持生本化、素养化、表现化命题方向——福建省高考语文自行命题之反思与前瞻》,下同。)主张在高考的文学名著阅读命题中摒弃单纯的记忆题,增加思考题、感悟题、鉴赏题,已经是许多行内人士的共同呼声。我看到一些中学语文教师,他们就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尝试着编拟一些文学名著阅读的新题。例如:
  ①红学前辈王昆仑先生在他的《红楼梦人物论》中用“恨凤姐,骂凤姐,不见凤姐,想凤姐”来评论王熙凤。你如何看待这句话?请结合《红楼梦》的内容举例加以阐述。
  ②下面是《围城》中的一段景物描写,请联系作品的相关情节,简要分析划线处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汪家租的黑砖半西式平屋是校舍以外本地最好的建筑,跟校舍隔一条溪。冬天的溪水涸尽,溪底堆满石子,仿佛这溪新生下的大大小小的一窝卵。水涸的时候,大家都不走木板桥而踏着石子过溪,这表示只要没有危险,人人愿意规外行动。
  ③法国近代小说家法朗士说:“我们每人心里都有一个堂吉诃德,一个桑丘·潘沙;我们听从的是桑丘,但我们敬佩的却是唐吉诃德。”你是如何理解法朗士的这句话的?请简要叙述。

  尽管这些试题还不完善,但毕竟与那些单纯的识记类试题有了质的区别。我认为,好的文学名著阅读试题应当体现“生本化、素养化、表现化”的命题原则,具有如下的特点:
  1.不要拿死记硬背来为难考生,但解答试题又必须以对原著的认真阅读和深入品味为基础,尤其要做到让那些只读情节梗概不读原著的考生无法得到基本分数。
  2.要尊重读者的阅读主体性,从对文本的简单复述向鉴别、赏析和评价迁移,侧重考查对作品的感知力、想象力、审美力、批判力和创新精神。
  3.要注重创造性阅读,破除文本至尊的思维模式和对标准化诠释的迷信,强调理解的多种可能性,提倡独立思索,鼓励提出自己的看法与疑问。
  4.要具有开放性的特征,倡导读者与作者、与文本,甚至与命题者之间的自由对话,引导考生联系更为广泛的阅读体验与生活实践,将阅读成果转化为经世致用的生命智慧,真正检验出考生的综合文化素养。


  如今,2008年高考的考生现在已经坐到了高三的教室里,我省高中新课程改革后的第一届高中毕业生也将在2009年走进高考考场。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能否经受高考的检验,高考是否依旧是制约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瓶颈,人们在困惑着,也在期待着。高考是一场博弈,对于十年寒窗历尽艰辛的学子们是如此,对于风风雨雨一路走来的课程改革也是如此。课程改革中素质教育的理念能否在今后的高考得以贯彻,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十分关注的问题。然而,我们在2007年福建高考语文的经典名著阅读命题上,却看到了与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背道而驰的倾向。
  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是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学生语文素养包括人文素养和语言素养,两者是一体两面,不可或缺。而那些所谓的文学经典名著阅读试题,硬是把原本含有丰富的人文营养液的名著,进行人工的脱水处理。
  《语文课程标准(试验)》指出,“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评价,是阅读与鉴赏评价的重点。要重视评价学生对作品的整体把握,特别是对艺术形象的感悟和文本价值的独到理解,鼓励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和创造性的解读。要重视评价学生对不同文体作品的阅读鉴赏能力,以及借助有关资料评介作品的能力。”而那些所谓的文学经典名著阅读试题,也与《课程标准》的要求风马牛不相及。
  潘新和教授在反思四年来的福建高考语文自行命题时说:“福建省自行命题,走过了四年曲折之路。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改革成绩可喜,命题素养堪忧。”这是一句由衷之言。可喜之处不必多说,堪忧之处应当时时警醒。福建的高考语文自行命题应当尽早摆脱“命题素养堪忧”的困局,这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的期待。 福建高考的名著考试范围 福建高三毕业生进
三国,红楼,巴黎圣母院,家,欧也妮..,复活,堂吉,子夜文化经典考论语 孟子 ,庄子已经不考了..名著考经典细节叙述,不考鉴赏了---要注意哦,具体你们老师会告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