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之光电影中英字幕:蒋介石缘何追奉曾国藩的治兵方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3/29 02:06:44

蒋介石缘何追奉曾国藩的治兵方术?

2010-11-12 17:37:26

归档在 瞭望 | 浏览 2864 次 | 评论 6 条

蒋介石缘何追奉曾国藩的治兵方术?

最近看了一本1949年出版的《蒋党真相》,颇受启发。尤其在首节介绍的曾国藩用兵之伎俩,印象颇深。不妨与君共飨。

曾国藩作为中国近百年间的重要人物,褒贬不一,褒他的颂之为圣人,贬他的就说之曰汉奸。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争议人物,在蒋介石眼中竟被奉为爷爷,不论治军治家,处处遵奉曾文正公是瞻,在鄂豫皖湘赣“剿共”的时候,曾大量印行《曾胡治兵语录》颁发给他的部下研究;更有甚者,每每蒋经国写家信,谨遵父命用楷书敬呈,俨然一副曾国藩家书风范。

蒋介石为崇拜曾国藩原因有二:其一,“物以类聚,物以群分”,与其臭味相投;其二,因为曾国藩是中国军阀建军的祖宗(在曾国藩之前,正规军为绿营,是统一的,他创始了湘军,才有李鸿章的淮军,袁世凯的北洋军),他的治兵方术,是反人民军队唯一的有效办法。曾国藩的治兵方术能组织几十万军队进行反人民战争,所以蒋介石要事事摹仿,处处崇拜他。

曾国藩的治兵方术,是特定历史时期的非常举措,从一定角度上来看,不能全盘否定,那种给了甜枣再给一巴掌的做法,着实活跃了封建王朝的气氛,当然,这个被历史永久封存的治兵方术与当下不可同日而语。

我们先来看看曾国藩的治兵方术有何过人之处,以至于把蒋中正忽悠地团团转。

其一:左手打右手的方术。曾国藩办团练,曾招募一大批农民扩充到自己的队伍中去,这些出身贫寒的农民转换成士兵后,并不是针对那些地主豪绅,恰恰是为保卫地主豪绅的利益与另外的一批农民作战。曾国藩这招“左手打右手”的伎俩,被冠以响亮的名号“保卫家乡”,其实质是“保卫地主”。封建时期的农民根本无法看透真相,大都为了那一顿饱饭而出生入死,这无疑是社会制度的悲哀。曾国藩正是利用了这个社会制度,喝着农民的鲜血给自己披了层“枭雄”的外衣。

其二:望梅止渴的方术。如果说“保卫家乡”的口号尚能让那批农民为之拼命的话,当大部队被拉出湘籍之后,那些农民为什么仍肯为满清和曾国藩去拼杀另外一批农民呢?曾国藩便想出了望梅止渴的办法,即每打下一个地方,允许官兵大抢几日,以刺激其士气。曾国藩给其九弟曾国荃的家书中,时有“大索三日”、“大索十日”的字句,所谓“大索”,名义上是搜索“残敌”,实际上则是搜索财宝,公开抢劫。在这一方术引诱下,攻城的士兵满脑子都是城里的金银财宝、美女家眷,自然都会拼着命往城里涌。

其三:出老千的方术。望梅止渴的方术是为了刺激士兵的瘾欲,并不是曾国藩的真正用意,他的意图很明显,让手下的士兵拼着命给自己打下江山和名誉。那么,如何才能让官兵既尝到了甜头,还保持旺盛的战斗力?曾国藩是聪明的,他竟然鼓动自己的官兵赌博,并授意手下的军官们出老千,在赌博中把兵的钱骗光,于是再鼓动他们去打仗。打胜了抢老百姓的财宝在赌博中再被军官骗去。如此循环,官们发了财,兵们却仍然穷不堪言。

有道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时为国民政府的领袖,蒋介石整日琢磨的不是如何拯救四万万同胞于水火,却将矛头指向真正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军队,钻研起曾国藩的治兵方术,并活学活用。特别是发动内战以来,“中央军”纪律之坏,有口皆碑,当时流传淮北的一个民谣足见其不愧是曾国藩的真传弟子:“盼中央,望中央,中央来了搞了一肚子小中央”。蒋介石兵败台湾再次证明,背弃了人民的意愿的所谓的治兵方术,终究是昙花一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