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w洛瑟鲁斯在哪:简易缠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0 23:12:35

1、抛股票的两种原则

一、是缓慢推升的,一旦出现加速上涨,就要时刻注意出货;

二、是第一波就火暴上涨,调整后第二波的上涨一旦出现背弛或放巨量的

 

2、飞吻:短期均线略略走平后继续按原来趋势进行下去。

   唇吻:短期均线靠近长期均线但不跌破或升破,然后按原来趋势继续下去。

   湿吻:短期均线跌破或升破长期均线甚至出现反复缠绕,如胶似漆。

女上位:短期均线在长期均线之上。

男上位:短期均线在长期均线之下。

第一类买点:用比较形象的语言描述就是由男上位最后一吻后出现的背驰式下跌构成。

第二类买点:女上位第一吻后出现的下跌构成。

走势中枢:某级别走势类型中,被至少三个连续次级别走势类型所重叠的部分,称为走势中枢。只包含一个走势中枢,就称为该级别的盘整。

趋势:在任何级别的任何走势中,某完成的走势类型至少包含两个以上依次同向的走势中枢,就称为该级别的趋势。

 

3、关于湿吻

   “男上位”,一旦出现唇吻反弹基本结束。

   “女上位”,调整结束的概率也很大,但预防唇吻演变成湿吻;

湿吻,一段趋势后出现的较大调整中,还有就是在趋势出现转折时,这种情况也很常见,特别是在“男上位”的情况下,如果出现短、中、长各类均线来一个NP的湿吻,这么情色的AV场景往往意味着行情要出现重大转折,要变天了,“男上位”要变成“女上位”了。

任何的行情转折,在很大几率上都是由湿吻引发的,这里分两种情况:

一种先湿吻,然后按原趋势来一个大的高潮,制造一个陷阱,再转折;

另一种,反复湿吻,构造一个转折性箱型,其后高潮,就是体位转化了。

在“男上位”的情况下,一旦出现湿吻,就要密切注意了,特别是这个湿吻是在一个长期“男上位”后出现的,就要更加注意了,其后的下跌往往是介入的良机,因为空头陷阱的概率简直太大了。

提醒,这一点对趋势形成的第一次湿吻不成立。但湿吻之后必有高潮,唯一的区别只是体位的区别,关键判断的是体位而不是高潮的有无。

买的时候一般最好在第二个买点,而卖尽量在第一个卖点。

第一吻后的下跌一般不会构成买点,必须是至少第二吻以后。

 

4、如何判断背驰走势结束,最简单的就是当绿柱子缩短,而股价继续创新低。

 

5、买点定律:大级别的第二类买点由次一级别相应走势的第一类买点构成。  

 

6、短差程序:大级别买点介入的,在次级别第一类卖点出现时,可以先减仓,其后在次级别第一类买点出现时回补。

对于周线买点介入的,就应该利用日线的第一类卖点减仓,其后在第一类买点回补。 

如果一个走势,连短线均线都不能突破,那期间出现的高、低点,肯定只是低级别图表上的,在本级别图表上没有意义。

当走势突破短期均线却不能突破长期均线,就会形成“飞吻”;当走势突破长期均线马上形成陷阱,就会形成“唇吻”;当走势突破长期均线出现一定的反复,就会形成“湿吻”。而一切的转折,基本都是从“湿吻”开始的。

 

7、趋势力度:

前一“吻”的结束与后一“吻”开始由短线均线与长期均线相交所形成的面积。在前后两个同向趋势中,当缠中说禅趋势力度比上一次缠中说禅趋势力度要弱,就形成“背驰”。

唯一的缺点是必须等再次接吻后才能判断,这时候,走势离真正的转折点会已经有一点距离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第一种方法,看低一级别的图,从中按该种办法找出相应的转折点。这样和真正的低点基本没有太大的距离。

 

8、趋势平均力度

当下与前一“吻”的结束时短线均线与长期均线形成的面积除以时间。有效的买卖入方法:在第一类买点买入后。一旦出现盘整走势,无论后面如何,都马上退出。

 

9、标准程序

一、首先只选择出现“下跌+盘整+下跌”走势的。

二、在该走势的第二段下跌出现第一类买点时介入。

三、介入后,一旦出现盘整走势,坚决退出。如果买入后不出现盘整,那就要彻底恭喜你了,因为这股票将至少回升到“下跌+盘整+下跌”的盘整区域,如果在日线或周线上出现这种走势,进而发展成为大黑马的可能是相当大的。

 

10、技术分析基本原理

一、任何级别的任何走势类型终要完成。后面一句用更简练的话,就是“走势终完美”。

二、任何级别任何完成的走势类型,必然包含一个以上的走势中枢。

 

11、走势分解定理一

任何级别的任何走势,都可以分解成同级别“盘整”、 “下跌”与“上涨”三种走势类型的连接。

 

12、走势分解定理二

任何级别的任何走势类型,都至少由三段以上次级别走势类型构成。

 

13、趋势转折定律:任何级别的上涨转折都是由某级别的第一类卖点构成的;任何的下跌转折都是由某级别的第一类买点构成的。对于趋势来说,其“延伸”就在于同级别的同向“走势中枢”不断产生;而对于盘整来说,其“延伸”就在于不能产生新的“走势中枢”。

走势类型延伸是否结束

判断关键就在于是否产生新的“走势中枢”。

由于趋势至少包含两个“走势中枢”,而盘整只有一个,趋势与盘整的判别关键在于是否产生新的“走势中枢”。它是技术分析中的核心问题,该问题一旦解决,很多判断上的大难题也将引刃而解。

 

14、走势中枢定理一:在趋势中,连接两个同级别“缠中说禅走势中枢”的必然是次级别以下级别的走势类型。

 

15、走势级别延续定理一

在更大级别缠中说禅走势中枢产生前,该级别走势类型将延续。也就是说,只能是只具有该级别缠中说禅走势中枢的盘整或趋势的延续。

根据走势中枢的数学表达式:A、B、C,分别的高、低点是a1\a2,b1\b2,c1\c2,则中枢的区间就是[max(a2,b2,c2),min(a1,b1,c1)]。

而中枢的形成无非两种,一种是回升形成的,一种是回调形成的。

对于第一种有a1=b1,b2=c2;对第二种有a2=b2,b1=c1。但无论是哪种情况,中枢的公式都可以简化为[max(a2,c2),min(a1,c1)]。显然,A、C段,其方向与中枢形成的方向是一致的。

由此可见,在中枢的形成与延伸中,由与中枢形成方向一致的次级别走势类型的区间重叠确定。例如,回升形成的中枢,由向上的次级别走势类型的区间重叠确定,反之依然。

 

16、走势级别延续定理二

更大级别缠中说禅走势中枢产生,当且仅当围绕连续两个同级别缠中说禅走势中枢产生的波动区间产生重叠。在中枢的形成与延伸中,由与中枢形成方向一致的次级别走势类型的区间重叠确定。

 

17、走势中枢中心定理一

走势中枢的延伸等价于任意区间[dn,gn]与[ZD,ZG]有重叠。换言之,若有Zn,使得dn>ZG或gn<ZD,则必然产生高级别的走势中枢或趋势及延续。

 

18、走势中枢中心定理二

前后同级别的两个缠中说禅走势中枢,后GG<前DD等价于下跌及其延续;后DD>前GG等价于上涨及其延续。后ZG<前ZD且后GG≥前DD,或后ZD〉前ZG且后DD≤前GG,则等价于形成高级别的走势中枢。

 

19、第三类买卖点定理

一个次级别走势类型向上离开缠中说禅走势中枢,然后以一个次级别走势类型回试,其低点不跌破ZG,则构成第三类买点;一个次级别走势类型向下离开缠中说禅走势中枢,然后以一个次级别走势类型回抽,其高点不升破ZD,则构成第三类卖点。

 

20、、背驰-买卖点定理:任一背驰都必然制造某级别的买卖点,任一级别的买卖点都必然源自某级别走势的背驰。

用MACD判断背驰,首先要有两段同向的趋势。同向趋势之间一定有一个盘整或反向趋势连接,把这三段分别称为A、B、C段。显然,B的中枢级别比A、C里的中枢级别都要大,否则A、B、C就连成一个大的趋势或大的中枢

A段之前,一定是和B同级别或更大级别的一个中枢,而且不可能是一个和A逆向的趋势,否则这三段就会在一个大的中枢里了。

看MACD柱子的面积不需要全出来,一般柱子伸长的力度变慢时,把已经出现的面积乘2,就可以当成该段的面积。股票不断一字涨停,看30分钟。

一般来说,这种走势,其红柱子都会表现出这样一种情况,就是红柱子回跌的低点越来越低,最后触及0轴,甚至稍微跌破,然后再次放红伸长,这时候就是警告信号,如果这时候在大级别上刚好碰到阻力位,一但涨停封不住,出现大幅度的震荡就很自然了。

如果这种连续涨停是出现在第一段的上涨中,即使打开涨停后,震荡结束,形成一定级别的中枢后,往往还有新一段的上涨。

 

21、趋势

一定有至少两个同级别中枢,对于背驰来说,肯定不会发生在第一个中枢之后,肯定是至少是第二个中枢之后,对于那种延伸的趋势来说,很有可能在发生第100个中枢以后才背驰。这种情况,一百年见不到几次。

第二个中枢后就产生背驰的情况,一般占了绝大多数的情况,特别在日线以上的级别,这种就几乎达到90%以上,因此,如果一个日线以上级别的第二个中枢,就要密切注意背驰的出现。

而在小级别中,例如1分钟的情况下,这种比例要小一点,但也是占大多数。一般4、5个中枢以后才出现背驰的,都相当罕见了。特别是至少周线级别以上的,这种盘整背驰所发现的,往往就是历史性的大底部。

 

22、背驰-转折定理:某级别趋势的背驰将导致该趋势最后一个中枢的级别扩展、该级别更大级别的盘整或该级别以上级别的反趋势。

背驰以后就意味着盘整和反趋势。分别这几种情况,关键就是看反弹中第1个前趋势最后一个中枢级别的次级别走势(例如前面的下跌是5分钟级别,就看1分钟级别的第1次反弹),是否重新回抽最后一个中枢里,如果不能,那第一种情况的可能就很大了,而且也证明反弹的力度值得怀疑,

当然这种判别不是绝对的,但有效性很大。在中枢里,是最容易打短差降成本的,关键利用好各种次级别的背驰或盘整背驰就可以了。

 

23、中枢的延伸不能超过5段,也就是一旦出现6段的延伸,加上形成中枢本身那三段,就构成更大级别的中枢了。站在中枢的角度,盘整背驰与背驰,本质上是一样的,只是力度、级别以及发生的中枢位置不同而已。

总体围绕中枢的操作原则很简单,每次向下离开中枢只要出现底背驰,那就可以介入了,然后看相应回拉出现顶背驰的位置是否能超越前面一个向上离开的顶背驰高点,不行一定要走,行也可以走,但次级别回抽一旦不重新回到中枢里,就意味着第三类买点出现了,就一定要买回来。

而如果从底背驰开始的次级别回拉不能重新回到中枢里,那就意味着第三类卖点出现,必须走,然后等待下面去形成新的中枢来重复类似过程。,一个单独的5分钟走势类型无论如何延续,也不可能出现一个30分钟的中枢。要形成一个30分钟的中枢,显然只能是3个以上5分钟走势类型的连接才可能。

 

24、走势类型与走势类型的连接,这两个概念不可能有任何含糊的地方。一个高级别的走势类型必然就是由几个低级别的走势类型连接而成,但不一定都是次级别的走势类型,按某种级别去操作,就等于永远只处理三种同一级别的走势类型及其连接。

 

25、大级别的买卖点不一定就是次级别的买卖点。

不应该对走势进行任何的预测,如果真能把握这些最基本的当下走势的最合理组合以及用不同组合进行综合分析,那就可以开始继续读初三了。

 

26、、买点,总在下跌中形成,但恐惧阻止了你;

     卖点,总在上涨中,但贪婪阻止了你。

一个被贪婪与恐惧所支配的人,在市场中唯一的命运就是:死!

买点买,买点只在下跌中,没有任何股票值得追涨,如果你追涨被套,

卖点卖,没有任何股票值得杀跌,如你希望瘦身,那就习惯砍仓杀跌吧。

 

27、当你买入时,你必须问自己,这是买点吗?

这是什么级别的什么买点?

大级别的走势如何?

当下各级别的中枢分布如何?

大盘的走势如何?

该股所在板块如何?

你对这股票的情况分析得越清楚,操作才能更得心应手。

市场中不需要频繁买卖,战胜市场,需要的是准确率。

精度可以提高,但节奏不可能乱,节奏比精度更重要。

 

28、小级别背驰最终转化成大级别转折的情况,最值得注意的,是出现在趋势走势的冲顶或赶底之中,这种情况一般都会引发大级别的转折。

 

29、走势类型分解原则

一个某级别的走势类型中,不可能出现比该级别更大的中枢,一旦出现,就证明这不是一个某级别的走势类型,而是更大级别走势类型的一部分或几个该级别走势类型的连接。对于那些小级别背驰后能在最后一个次级别中枢正常震荡的,都不可能转化成大级别的转折。

 

30、小背驰-大转折定理:小级别顶背驰引发大级别向下的必要条件是该级别走势的最后一个次级别中枢出现第三类卖点;小级别底背驰引发大级别向上的必要条件提是该级别走势的最后一个次级别中枢出现第三类买点。

 

31、一般情况下,开盘后前三根30分钟K线就决定了全天的波动区间,而全天的极限位置,基本上,至少有一个都出现在这前三根30分钟K线上,不是创出当天高点,就是创出当天低点。具有单边区间的K线不从属任何一个中枢。如果是在一个第三类买卖点后出现这种走势,出现大级别的强势趋势的可能性就极大了。对于一个跌破中枢的下跌来说,第三类卖点后再来两波就可以随时完美。

 

32、那种V型顶,在大型走势中基本不会构成真正的顶部,对于一个中枢来说,最有价值的买点就是其第三类买点以及中枢向下震荡力度出现背驰的买点。

枢震荡中出现的类似盘整背驰的走势段,与中枢完成的向上移动出现的背驰段是不同的,两者分别在第三类买点的前后,在出现第三类买点之前,中枢未被破坏,当然有所谓的中枢震荡,其后,中枢已经完成就无所谓中枢震荡了。不参与中枢震荡,只在第三类买点买入,一旦形成新中枢就退出。例如操作级别是30分钟,那么中枢完成向上时一旦出现一个5分钟向下级别后下一个向上的5分钟级别走势不能创新高或出现背驰或盘整背驰,那么一定要抛出,为什么?因为后面一定会出现一个新的30分钟中枢,用这种方法,往往会抛在该级别向上走势的最高点区间。先根据中枢与走势运动的分析,然后选出需要比较力度的走势段,最后才用MACD辅助判断的顺序原则。

 

33、高点一次级别向下后一次级别向上,如果不创新高或盘整背驰,都构成第二类卖点,而买点的情况反过来就是了。在小级别转大级别的情况下,第二类买卖点就是最佳的,两个同级别中枢之间必须有次级别的走势连接,第二类卖点后,从第二绿箭头开始的B段走势,其力度就要和缺口那一段来对比,比较MACD上两个红箭头指的绿柱子面积,注意,第二个要把前面的三个小绿柱子面积也加上,可以看出,即使这个,后者的力度也不大过前者,由此就知道,B段构成了盘整背驰,也就是后面的反弹一定回到第一个绿箭头位置之上。(530)

 

34、线段

每一线段就是其次级别走势类型,三个线段重合部分就构成最小分析级别的中枢。第三类买卖点必须是次级别离开,次级别反抽,而且是针对该级别中最近那个中枢,对于一些快速变动的行情,往往第三类买卖点离开的距离会很远。

前后两线段间,不可能是同向的,同是向上或向下不可能构成两个前后相邻的线段。而且,由于线段都至少呈现上下上或下上下,所以线段不存在一条直线走平的可能,由此也知道,为什么一字涨停,无论如何延续,还是低于线段的级别,是最小级别的。

一般来说,线段的结束与大级别的走势段是一样的,在趋势中用背驰来确认,其他情况用盘整背驰来确认,A1这第一个反弹的起点,有着很强的心理暗示意义,而再次的跌破,使得这A1的价格成了一个很重要的心理位,

而交易本质上都是预期的,这价位就构成了一种实在的预期分类:

一、预期能重新上去A1并实际交易,

二、预期不能重新上A1并实际交易、

三、观望。

第三种,在实际的走势中不产生实际的交易,因此一、二种心理预期构成了市场合力,而市场的走势是这合力的当下痕迹,因此这两种心理预期的大小,并不需要实际去测量,因为市场的走势就实际反映出来了。

一个第三类买卖点,至少需要有5段次级别的,前三段构成中枢,第四段离开中枢,第5段构成第三类买卖点。新线段的一个最重要标准就是一定要破坏老线段的结构,例如下跌的线段,后高点一定低于前低点。

 

35、两个相邻的顶和底之间构成一笔,所谓笔,就是顶和底之间的其他波动,都可以忽略不算,但注意,一定是相邻的顶和底,隔了几个就不是了。

而线段,就是至少由三笔组成。必须要求顶和底之间都至少有一K线当成一笔的最基本要求。相邻两K线可以出现如图6这种包含关系,也就是一K线的高低点全在另一K线的范围里,这种情况下,可以这样处理,在向上时,把两K线的最高点当高点,而两K线低点中的较高者当成低点,这样就把两K线合并成一新的K线;反之,当向下时,把两K线的最低点当低点,而两K线高点中的较低者当成高点,这样就把两K线合并成一新的K线。

如果有包含关系,继续用包含关系的法则结合成新的K线,如果没有,就按正常K线去处理。

第一种,在两个顶或底中间有其他的顶和底,这种情况,只是把好几笔当成了一笔,所以只要继续用一顶一底的原则,自然可以解决;

第二种,在两个顶或底中间没有其他的顶和底,这种情况,意味着第一个顶或底后的转折级别太小,不足以构成值得考察的对象,这种情况下,第一个的顶或底就可以忽略其存在了,可以忽略不算了。

线段的前三笔,必须有重叠的部分,线段至少有三笔,但并不是连续的三笔就一定构成线段,这三笔必须有重叠的部分。线段破坏的充要条件,就是被另一个线段破坏。

转折点前的最后一个特征序列元素与转折点后第一个特征元素之间肯定有缺口,而且后者与最早破坏那笔肯定不是包含关系,从转折点开始,如果第一笔就破坏了前线段,进而该笔延伸出三笔来,其中第三笔破点第一笔的结束位置,那么,新的线段一定形成,前线段一定结束。

 

36、缺口

就是在该单位K线图上两相邻的K线间出现没有成交的区间。一般来说,突破性缺口极少回补,而中继性缺口,也就是趋势延续中的缺口,回补的几率对半,但都一定继续新高或新低,也就是至少是平势的。

而一旦缺口回补后不再新高、新低,那么就意味着原来的趋势发生逆转,这是衰竭性缺口的特征,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就一定至少出现较大级别的调整,这级别至少大于缺口时所延续的趋势的级别。

也就是说,一个日线级别趋势的衰竭性缺口,至少制造一个周线级别的调整。而一个5分钟级别的衰竭性缺口,至少制造一个30分钟级别的调整。在盘整走势中的缺口,与在趋势中的缺口性质不同,属于普通缺口,这种缺口,一般都回补,而且没有太大的分析意义,

唯一的意义,就是在中枢震荡中有一个目标,就是回拉的过程中,几乎肯定能至少拉回补掉缺口的位置。一个底不经过一个顶后就有一个更低的底,这是最典型的笔没完成的情况。

 

37、划分笔的步骤

一、确定所有符合标准的分型。

二、如果前后两分型是同一性质的,对于顶,前面的低于后面的,只保留后面的,前面那个可以X掉;对于底,前面的高于后面的,只保留后面的,前面那个可以X掉。不满足上面情况的,例如相等的,都可以先保留。

三、经过步骤二的处理后,余下的分型,如果相邻的是顶和底,那么这就可以划为一笔。

如果相邻的性质一样,那么必然有前顶不低于后顶,前底不高于后底,而在连续的顶后,必须会出现新的底,把这连续的顶中最先一个,和这新出现的底连在一起,就是新的一笔,而中间的那些顶,都X掉;在连续的底后,必须会出现新的顶,把这连续的底中最先一个,和这新出现的顶连在一起,就是新的一笔,而中间的那些底,都X掉。

 

38、线段划分的最基本原则,

就是线段必须至少有三笔,和笔一样,一个完整线段的两段的分型不可能是同性质的。也就是说,和笔一样,线段也不可能从一个顶开始结束于一个顶,或者从一个底开始结束于一个底。由此可见,线段中包含笔的数目,都是单数的。

线段开始的那三笔,必须有重合,开始三笔没有重合的,是构不成线段的。线段被线段破坏,必须不能是被同一性质的线段所破坏。如果线段中,最高或最低点不是线段的端点,那么,在任何以线段为基础的分析中,,都可以把该线段标准化为最高低点都在端点。

 

顶分型结构

 

顶分型结构后不一定有底分型结构与顶分型结构有一个非共用的K线,也就是不一定构成笔,但一般来说,如果顶分型后有效跌破5日线,那就没什么大戏了,就算不用搞个笔出来,也会用时间换空间,折腾好一阵子。如果没有有效跌破5日线,那往往只是中继。

分型都是某小级别的第一、二买卖点成立后出现的。用卖点来说,如果第二卖点后次级别跌破后不形成盘整背驰,那么调整的力度肯定大,如果时间一延长,就搞出笔来了,特别日线上的向下笔,都是比较长时间的较大调整形成的,那肯定是要有效破5日线的。

而第二卖点后次级别跌破形成盘整背驰,那调整最多就演化成更大级别的震荡,其力度就有限,一般5日线不会被有效跌破。

大级别的分型和某小级别的第一、二买卖点并不是绝对的对应关系,有前者一定有后者,但有后者并不一定有前者,所以前者只是一个辅助。

顶分型的时候是形成顶分型那天冲高卖,而不是收盘等顶分型都很明确了再走。

周K线顶分型一旦成立,那么,即使不形成周线图上的笔,也将至少调整到出现一个底分型,至少去碰一次5周均线,而一旦出现笔,那调整的幅度就至少是:最强势的1/4,更不用说1/3、1/2的比例了。

 

买点

 

它总在恐慌的下跌中形成,但只要买点出现,就要义无返顾地买进。

上涨总在不同情绪的交织中进行,抵抗住各种情绪的干扰,用钢铁般的意志把股票持住,决不中途给抛下车。

 

卖点总在疯狂的上涨中形成,只要卖点出现,手起刀落,让股票见鬼去。

 

如果第一K线是一长阳线,而第二、三都是小阴、小阳,那么这个分型结构的意义就不大了,在小级别上,一定显现出小级别中枢上移后小级别新中枢的形成,一般来说,这种顶分型,成为真正顶的可能性很小,绝大多数都是中继的。

 

如果第二根K线是长上影甚至就是直接的长阴,而第三根K线不能以阳线收在第二根K线区间的一半之上,那么该顶分型的力度就比较大,最终要延续成笔的可能性就极大了。

 

非包含关系处理后的顶分型中,第三根K线如果跌破第一根K线的底而且不能高收到第一根K线区间的一半之上,属于最弱的一种,也就是说这顶分型有着较强的杀伤力。

 

有效地分辨中继分型,可以把分型与小级别走势类型结合操作,如果是中继的,都是第三类卖点后形成中枢扩展,也就是有一个绝妙的盘整底背驰让你重新介入。

 

一旦确认是中继的,应该回补,否则就等着笔完成再说。如果其后的走势在相应小级别出现背驰或盘整背驰,那么下一顶分型,是中继的可能性将大幅度减少。

 

中继分型,有点类似刹车,一次不一定完全刹住,但第一刹车后如果车速已明显减慢,证明刹车系统是有效的,那么第二次刹住的机会就极大了,除非你踩错,一脚到油门上去了。

 

大盘的顶部都不会是简单的图形,都是十分复杂。而且即使真的形成,最后破位前反而有很多的犹豫,越大型顶部越是这样的。

 

一般来说,从上轨上跌回其下或从下轨下涨回其上,都是从超强区域转向一般性区域,这时候,如果再次的上涨或回跌创出新高或新低但不能重新有效回到超强区域,那么就意味着进入中阴状态了,也就是第一类买卖点出现了。

 

但更有效的是对第二买卖点的辅助判断,一般,在进入中阴状态,上轨和下轨都会滞后反应,也就是等第一次回跌或回升后再次向上或下跌时,上轨和下轨才会转向,而这时候转向的上轨和下轨,往往成为最大的阻力和支持,使得第二类买卖点在其下或其上被构造出来。

 

某一级别的布林通道收口,就意味着比这低级别的某个中阴过程要级别扩展或结束了,一般都对应着有相应的第三类买卖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