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告鲁斯几个妻子:人口、人种和民族(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2:59:55
(2011-07-08 13:20:34)
标签:杂谈
分类:世界历史
第3节  人  种
一、人种的划分
人种,即人类的种族,是指具有共同起源并在体质形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这些特征包括肤色、眼色、发色、发型、身长、面型、鼻型、血型等。可见,人种概念属于生物学和体质人类学范畴,它是人类自然属性的一种表现。
(一) 划分种族的标志
人种的划分是以保有共同的遗传的自然特征为依据。划分种族的标志很多,包括肤色、眼色、发色、头形、鼻形、面部轮廓、身高等人体表面的一些性状,近年来又增加了血型、指纹弓等一些生理特征。
1.毛发
亚洲人一般为直发;欧洲人常见的是波状发;非洲人为羊毛卷发。毛发的中间过渡形态多为混血种族。
2.肤色
人的肤色深浅与皮下色素细胞的多少有关,色素细胞分布愈密,人的肤色就会愈深。
3.身高
人们的身高也存在着差异,虽然这与营养条件有关,但也受到遗传因素的显著影响,在相同的生活条件下,平均升高都相差很大。在扎伊尔东部及其相邻地区就有三种不同身高的人生活在同一地区,他们是身材高大的瓦图西人、身材矮小的俾格米人和身高适中的班图人。其主要原因是瓦图西人和班图人迁移到这个地区较晚。
4.头颅形状
目前,考古学家认为头颅的比例(头盖骨的长宽比例)是识别种族的重要标志。其公式为:
头骨指数=  头宽/头长 ×100
5.鼻形
以鼻梁之狭、宽或高、中、低划分种族。以鼻翼之广狭与鼻长度相比,白种人狭鼻,黄种人中鼻,黑种人宽鼻。
6.血型
由于每个人只有一种血型,不同种族血型也有差异。
表4-3  不同种族血型比例                    单位:%
种  族
O  型
A  型
B  型
A B 型
白  种
31.6-49.9
34.4-46.0
8.3-24.6
1.4-8.8
黑  种
48.1-58.6
37.8-51.9
0-3.6
0
黄  种
30.1-34.2
30.8-38.4
21-27.7
7.3-9.7
7.指纹
具有终生不变的特点。据统计,指纹有三种基本形式,即:弓形纹、箕形纹和斗形纹。亚洲人的斗形纹最多;黑种人的弓形纹最多,欧洲人的箕形纹最多。
(二) 世界种族的划分
世界种族的划分有许多方案。最初的人种划分是以肤色为主。从生物学观点出发,根据肤色将人种分为三类:黄种人、白种人和黑种人。也有人主张将澳大利亚作为棕种分出,共分四类。
随着研究的深入,不少学者提出了采用综合指标划分种族的方案。目前,国际上比较统一的看法时,将人类分为四大种群和12个种族。
1.  白色种族群
皮肤呈白色、浅棕色,波状金发或棕发,鼻高目蓝。
白色种族群虽不是世界上数量最多的种族群,却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它不仅分布在欧亚大陆的西部,也分布在从毛里塔尼亚到索马里的北非地区以及西亚、南亚地区。
白色人种内部也略有差异,可分为三组:①北欧种族;②南欧种族;③印第种族。
2.黄色种族群
亚洲大陆和美洲大陆的土著居民构成黄色种族群。皮肤黄色,毛发黑而直,眼褐色。根据内部差异,又可分为:①蒙古族;②美洲印第安种族;③爱斯基摩人。
3.黑色种族群
皮肤呈黑棕色,头发黑且呈羊毛卷状,唇厚。黑色人种分布比较广泛,但以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大陆为中心。此外,美洲也有两千多万黑人,他们是奴隶贸易时期被殖民者从非洲搬运区的黑人奴隶后裔。其内部又可分为:①尼格罗种族;②布须曼种族。
4.棕色种族群
肤色深,儿童的头发有时为红色甚至是亚麻色,毛发卷曲。他们与非洲黑人的区别是:鼻梁高而不扁,唇厚但不外翻。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及太平洋岛屿的美拉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和波利尼西亚等群岛上。由于该种族内部差别明显,又可分为四个种族,即①澳大利亚种族;②美拉尼西亚种族;③波利尼西亚种族;④密克罗尼西亚种族。
(三)地理人种
除以上种族划分以外,后来一些学者考虑到人种的混合,定义了地理人种的概念,其含义是:地理条件对体质、血型系统、免疫系统和遗传基因有一定影响,导致地理区范围内的人群具有一定共性,这些人群称为地理人种。它是以洲为单位而划分的人种,是相当于对洲的范围自然环境长期而连续地适应所产生的结果,但其分布范围实际上与各大洲的界线并不完全重合。例如,欧亚两洲地理人种交界不在两洲交界,而在西亚;欧洲与非洲人种交界不在北非而在撒哈拉沙漠北缘。
在地理人种以下又分地域人种和小人种。地域人种是人种的基本进化单位。在同一地理人种内存在着地域上差异,例如,居住在中国华北、东北、华南、西藏等地的居民都属于亚洲地理人种,但东北、华北的居民属于华北地域人种,华南居民属东南亚地域人种。西藏居民则属西藏地域人种。小人种则是地域人种下的单位,是由社会习俗、内部婚配长期形成的人群。
世界地理人种分成以下几类(图4-7)。
1.亚洲地理人种
该人种又称蒙古地理人种。它包括蒙古地域人种、西藏地域人种、中国华北地域人种、东南亚地域人种和爱斯基摩地域人种等。
2.欧洲地理人种
又称高加索地理人种。它包括东北欧地域人种、西北欧地域人种、阿尔卑斯地域人种和地中海地域人种等。在新大陆被发现以后,欧洲地理人种大量迁移到南北美洲、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等地。
3.非洲地理人种
又称尼格罗地理人种。它包括森林尼格罗地域人种、俾格米地域人种、班图地域人种、布须曼和霍屯督地域人种、东非地域人种、苏丹地域人种和南非有色地域人种等。由于历史上的奴隶贸易,此类人种现还分布于美洲、加勒比群岛等地区。
4.美洲印第安地理人种
它是南北美洲的土著人。该地理人种下分北美洲印第安地域人种、中美洲印第安地域人种、南美洲印第安地域人种和福吉安地域人种(即火地岛地域人种)。现该地具有大量的印地安人与欧洲人、印第安人与非洲人的混血后裔。
5.印度地理人种
该地域人种是居住在印度次大陆的人群,包括印度地域人种和达罗毗荼地域人种。
6.澳大利亚地理人种
该人种是原居住于澳大利亚和塔斯马尼亚的人群。塔斯马尼亚地域人种已灭绝,只剩下默里澳大利亚地域人种和卡本塔地域人种。现当地按人数则白人移民占绝对优势
图4-7 世界人种分布图(原教材p150图7-1)
其余的三个地理人种为美拉尼西亚地理人种、密克罗尼西亚地理人种和波利尼西亚地理人种。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各个人种类型在体型和某些遗传特征上具有一定的差异,但彼此之间的交叉和过渡现象也很明显,即使在同一个人种内部,身材、肤色、鼻腔、嘴唇、头发、头部形状等差别也很大。从人类的生物学特性来看,各个人种之间的共同点是本质的,而差异则是次要的,如许多器官的构造和生理机能都完全一样。因此,人类种属上具有统一性。
二、人种与地理环境
(一)人种的起源与地理环境
所有的人类都属于同一个物种,有共同的祖先。所有人类种族本源于一个地方(可能是西南亚、北非或东非),最初人类形态差异很小,此后由于扩散迁徙,各自生活在条件极不相同的自然地理环境之中,在长期的对地理环境的适应过程中,逐渐在其体质形态等方面产生了一些具有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类群体。
一般认为,人种的形成开始于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5万年。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人类的生活受着自然环境的强烈影响,当今人种的诸多特征具有明显的适应周围环境的意义。古代蒙古人种生活在亚洲东部草原和半荒漠的环境中,风沙大,加上季风影响,肤色在干季因太阳强烈而呈黄色;产生了特殊的中鼻型,鼻孔宽而鼻管深藏,具有防寒又防热的形态;睛色深,形成特有的蒙古眼型。白种人生活在欧洲东北部,那里气候寒冷潮湿,日照少,人们的皮肤、头发和眼睛的颜色浅,鼻型因防冷而向狭鼻发展,形成波状发型。黑种人生活在热带地区,由于日晒强烈,炎热潮湿,因此皮肤黑而鼻型宽,产生卷发型。
介于三大中心之间的人种,具有过渡性质的体质特点。
在旧石器时代,人类在地理上的彼此隔离,交流融合极少,加上生产力水平低下,人口总量稀少,长期的内部通婚以及饮食上的差异,使得控制人种特征的基因组合得到突出发展,由此形成具有独特地方特色的人种。
(二)人种演变与地理环境
各种族自然形态的形成与环境有密切的关系,既受环境条件制约又在环境长期影响下表现出自己的适应性。
起源于同一地区的种族,经过迁移,由于环境不同,在自然形态遗传基因上都发生了变化,因此才形成了不同的种族。例如肤色是人类形态最一般的特征,它的变化和地理环境有关。一般来说,人体肤色的变化决定于人体内部色素量的变化,而色素量的多少又和光照强烈程度有关。色素多、肤色深的人大多集中在阳光充足的赤道地区,随着地球纬度的推移,纬度愈高,阳光愈弱,人体的肤色也就愈浅。在欧洲,南欧人比北欧人的肤色要深些,同样在亚洲,南亚人比北亚人的肤色要深些。
地理环境对人的鼻子、眼形和头发组织等身体特征亦有影响。例如,生活在热带森林地区的人,其鼻孔一般是宽阔的;而生长在寒冷地区的人其鼻子较长而突出,可以将吸进的寒冷空气加以暖化而后进入肺部。
除自然环境外,社会环境对某些种族特征的发展也起一定的推动作用。研究人体的人类学家认为,体型至少与某些社会最常用的生产工具有关。在古代,四肢较长的人比身体矮壮的人更善于投掷长矛,宽肩粗臂的人在狩猎中则常用弓箭。在中亚,弓箭作为狩猎和战斗的武器得到有效的推广,因此矮小粗壮的人特别多。在东非,虽然四肢修长,身材细高的人也知道弓箭是可用的武器,但是他们还是更习惯于使用长矛。当代体育活动对体型的影响更为明显,举重运动员一般体型较短,四肢较粗壮,而体操运动员则体型匀称优美。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之间的交流、融合加大,改变了人类被动适应环境,在隔离封闭状态下自然选择的模式,相反,人口迁移、异族通婚产生的血缘混杂日趋普遍,对世界人种类型的形成、分布以及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可见,在种族分化的早期阶段,自然条件起着重要作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物质生产以巨大的速度在改变着人类的生存条件,人类使环境适合于自己的需要,从而减轻了被迫改造自身器官来适应环境的压力。因而人类的种族特征的“适应”意义越来越少。
三、种族主义与种族冲突
种族的划分是一个纯自然的特征划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只有相对的意义。选择的划分指标不同及方法的不同,常常会造成种族类型的不同。常常可以看到有的人被不同的学者划分至不同的种族里,就足以说明种族划分本来就仅有相对的意义。事实上,一直有人对这种以某种或几种纯生物学上的外部特征来把人类分为几种的做法持怀疑态度,主张全球只有一个共同的人类。对人类的人为划分只是为了区别居住在不同地方的人在外在生理特征上的差异,这种差异是长期自然选择和环境适应与变异的结果。
然而,种族主义却以人在自然形态方面的外在表现的差异来解释世界各种族之间的文化差异,认为白种人是高等种族,有权统治其它种族。这实在是一种十分荒谬而又极其危险的论调,已经在历史上给人类造成极大的灾难。早在15世纪地理大发现以后,欧洲殖民主义者就把种族主义的论调作为掠夺和侵略新大陆的理论依据,大肆掠夺和屠杀黑人,并把黑人作为他们的奴隶,像牲口一样搬运到美洲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在400年间,仅非洲就有约1亿黑人被屠杀或贩卖。在美洲,欧洲移民大肆屠杀印第安人,使其人口锐减,并被驱赶到很小的几个保留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希特勒就宣布亚利安人为高级人种,有权统治世界。法西斯大肆屠杀了几百万犹太人,使犹太人濒临灭绝的危险,就是因为他们认为犹太人是劣等民族。日本帝国主义也曾宣称大和民族是世界优秀民族,应当领导世界。种族主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而且仍然有其存在的市场,种族歧视仍然不时引发社会问题。
科学研究已经表明,人类在种属上是统一的,没有什么“优等”、“劣等”之分。在生物学上并没有某种种族比其它同时代的种族更优越,在智力上也没有什么差异,差别主要来自后天的社会影响、文化影响。诚然,世界文化发展存在着地区差异,然而这并非是由于种族的差别(即肤色、头发曲直等)造成的。文化的发展、演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现象和过程。用当代人的眼光来观察世界文化,确实会发现,西方社会的文化是先进的,而澳大利亚土著人和印第安人的文化是落后的。然而,在历史的长河中,其它地区(如亚洲和非洲)的文化却远远胜过欧洲文化。在美索布达米亚文化辉煌灿烂的鼎盛时期,有谁又能预测到这些辉煌的成就只会延续几个世纪呢?罗马帝国的殖民地——英国不久后会变成一个横跨世界的强大帝国呢?100年前,谁又能料到日本这样一个小国会突然崛起呢?当日本的文化飞跃发展时,这个国家的种族构成并没有改变。同样,文化发达程度远胜过欧洲的古代中国、埃及到了近代衰落了,他们的种族也并没有改变。
第 4 节   民   族
一、民族的形成与特征
民族和人种不同,人种是在人类历史的早期由于长期生活在相对隔离的不同地理环境中形成的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它按人们自然的体形和遗传特征加以区分,属于生物学范畴;而民族是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是人们最主要的社会划分形式之一,属于历史学、社会学范畴。
(一)民族的形成
民族的形成经历了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联盟(部族)和民族等五个发展阶段。
在漫长的远古时代,血缘家庭是人类基本的社会组织。到距今大约四五万年的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进入了氏族制时期,此后,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若干氏族组合成胞族,再由几个胞族组合成部落,若干部落组合成部落联盟。氏族和胞族仍然属于以血缘为纽带的社会群体,而部落则已从血缘联系发展到地缘联系,并初步实现了语言、经济活动及其它文化要素的共同化。因此,一般认为,部落、部落联盟已经具有原始民族的特征。
原始社会末期,先后出现两次大的社会分工。分工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土地逐渐由公有制度变为私有制、婚姻制度由对偶婚向一夫一妻制过渡,家庭成了社会的细胞;分工使社会财富增加,部落间为掠夺财富而进行的战争日益频繁;社会大分工后,随着财产和交换的发展,氏族和部落成员不再局限于狭小的地域,使与氏族公社无关的外来居民杂处于部落之间,广泛地进行接触与交往。而国家的形成则对民族的产生起到了相当巨大的巩固作用。所以,民族是在原始社会末期伴随着国家和阶级的产生而一起出现的一个稳定的人群共同体。但民族不同于国家,尽管它们起源大致相同,但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国家不一定必须有共同的语言,而民族必须有共同的语言。一个民族可以属于一个国家,也可以分属于几个国家,许多民族也可以组成一个国家,两者往往是不一致的。
可见,民族是个历史范畴,民族在一定的社会物质生产条件下产生,也会在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下趋于消亡。民族是随着社会发展的顺序发展的,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了民族发展的不同水平和类型。但这并不是说,任何民族都毫无例外地必须经过每一个社会发展阶段,事实上,有的民族从其产生之后,从未经历过奴隶社会而进入了封建社会;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一个民族分化为两个民族的现象,也出现了几个民族结合为同一民族与一个民族分化为两个民族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被同化的民族当然不会再经历以后的社会发展阶段,而新产生的民族自然也没有经过其产生以前的社会发展阶段。
(二)民族的特征
民族具有以下共同的特征:
1.共同语言
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共同的语言,可以促使人们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接触与交流,促进民族的形成,维系民族的统一与发展,因此共同语言是构成民族的最基本特征之一。如果一个民族改变了自己的语言,那么就意味着该民族同化过程的开始。当然,语言与民族并非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也有多民族使用同一种语言的现象。
2.共同的地域
民族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极为密切。在同一地域内,由于其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相似性,长期生活在一起的人们逐步形成了稳定的统一体,所以任何民族都有其形成的共同地域。尽管由于人口的迁移等原因,民族混杂居住的现象也比较普遍,但各民族仍然保留自己相对集中的居住区。
3.共同的经济生活
由于长期生活在一个地区,使用同种语言,相互间交往频繁,同一民族就形成了共同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
4.共同心理素质
共同的生活环境和历史进程,形成了各民族特有的文化艺术、风俗习惯及心理情感等。它们深深扎根于民族之中,是形成并保持民族共同体的重要纽带。有些民族成员虽然长期离开本民族的集居地,且语言和经济生活都已被当地民族所同化,但本民族的心理素质并没有改变。共同的心理素质是最稳定的民族特征。
二、世界民族的分布
目前,世界上大大小小的民族共有3000个左右。各民族的人数差异很大。汉族是世界上人数最多的民族,现人数超过12亿,占世界总人口的1/5。人数少的民族,就拿我国的鄂伦春族、云南的独龙族和西藏的门巴族和珞巴族来说,只有数千人。
据统计,目前世界上人口在1亿以上的民族有7个:汉人(12亿多),印度斯坦人(2.64亿),美利坚人(2.1亿),孟加拉人(1.9亿),俄罗斯人(1.6亿),巴西人(1.4亿),日本人(1.25亿)。人数在5000万至1亿的有德意志人、旁遮普人、比哈尔人、爪哇人、意大利人、墨西哥人、朝鲜人、泰卢固人、马拉蒂人等。
民族的分布可分出形式分布区和机能分布区两种。对大多数民族来说,其民族形式分布区都是一个集中的、并相连成分的地域。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有些人离开本民族的集中地域,移居他处,有的以一定的数量聚居在一起,形成新的分散“点”。
有的民族其主体所占的地域面积大,人口多,占该民族人口较大比重,而分散出去的点小,占总量比例不大。如汉族就是这样,其97.8%住在中国,散居世界的华人数量虽有约3000万,但只占总数的2.2%。上述的另6个人口超过1亿的民族中,除孟加拉人只有60%的人住在孟加拉,40%住在印度外,其余5个民族居住于本国的人数都占该民族总人口的98%以上。分散居住在其它民族形式分布区的少数民族分布区面积有大有小,面积大的可以称为民族省,小的则可称为民族岛。在城市里,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可以称之为民族邻里或隔坨(ghetto)。
民族机能分布区是指按民族的聚居地域而建立的行政管理体制。例如,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建立不同等级的自治机构,行使自治权。
世界主要民族的分布简述如下:
汉族:主要分布于中国,占汉族的97.8%,其次分布于东南亚各国、美国等。
印度斯坦人:主要分布于印度,占99.7%,其次分布在尼泊尔、巴基斯坦、新加坡等。
美利坚人:主要分布于美国,占99.3%,其次在加拿大、墨西哥、英国等。
孟加拉人:主要分布于孟加拉国(占58.7%)和印度(41.2%),其次在尼泊尔、英国等。
俄罗斯人:主要分布于俄罗斯,其余多分布于前苏联各加盟共和国。
巴西人:99.7%分布虞巴西,少数分布于巴拉圭和阿根廷。
日本人(大和民族):主要分布于日本,占98.7%,其次为美国、秘鲁、加拿大、巴西。
德意志人:主要分布于德国,占90%,其次在美国、前苏联、加拿大、巴西。
比哈尔人:主要分布于印度,占94.8%,其次在尼泊尔、巴基斯坦、孟加拉、瓦怒阿图。
旁遮普人:主要分布于巴基斯坦(75.3%)和印度。
墨西哥人:主要分布于墨西哥(86.2%),其次在美国(占13.7%)。
爪哇人:主要分布于印度尼西亚,占99.3%,少数分布于马来西亚、新加坡、荷兰等。
意大利族:意大利占82.5%,其次是美国7.8%,再是阿根廷、法国、加拿大等。
朝鲜族:主要分布于朝鲜和韩国,二国合占94.5%,其次在中国、日本和俄罗斯。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国家,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以自己的勤劳智慧共同开拓了祖国的疆域,发展了祖国的经济,共同创造了辉煌的东方文明,在长期繁衍过程中各民族逐渐融合为了中华民族。我国现有56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占总人口的92%,其余55个民族占总人口数的8%,习惯上称之为少数民族。我国民族的分布呈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分布的主要特点。汉族分布遍及全国,但汉族人口大部分分布在东部地区;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地区甚广,占全国国土面积的50%~60%,主要集中在西南、西北地区和东北地区。
三、 民族的迁移与集聚
民族自形成时就发生着不断的迁移和集聚。正是这种迁移使一地的文化随着移民而带到新的地区,也正是这种迁移才能使其原有的文化在新的环境中得到新的发展,同时也使各种文化之间发生交流、冲击、吸收、比较、取舍、同化、融合等,才使今天世界各地的文化向多元化发展。因此,了解现今世界文化的空间格局,也必须了解人类在空间的迁移。
(一)印第安人由亚洲向美洲的迁移
据研究,在过去气候较寒冷的小冰川时期,亚洲与北美洲两块大陆中间的白令海峡由于冰冻而相连。这就为亚洲人通过该地的冰上通道迁移到美洲去提供了可能。关于亚洲人迁往美洲去的确切时间及次数现尚难以确定。大多认为主要是在二三万年前,大部分由白令海峡过去,小部分可能在较晚时期由南太平洋群岛到达南美西部海岸。到欧洲人发现美洲时,印第安人在美洲的人数已增加到4000万人,经过欧洲人的殖民活动,通过直接的种族灭绝政策及残酷压榨,加上殖民者带来的瘟疫流行,印第安人的人口大大下降。到18世纪末殖民时代结束时,剩下的印第安人总共只有七八百万人,是原来的1/5。
(二)非洲黑人的被迫迁移
从16世纪开始,非洲的黑人被欧洲人当作奴隶大量贩卖到美洲。在美洲的黑人主要集中在三个地区:第一个是加勒比地区,从1500年到1850年之间,运到该地区的黑人总量达到400万。由于疾病和野蛮暴行,女性比较少,到19世纪中期,该地黑人仅接近于输入的奴隶总量,说明其人数实际上并没有增加。目前,该地区除古巴、波多黎各以西班牙人移民为主,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有相当数量的印度移民外,都是黑人混血种人占绝对优势。
其次是巴西。到19世纪中期,输入的黑人奴隶有350万,占大西洋全部奴隶输入量的40%。目前,巴西黑人约千万,加上混血的约占当地人口的40%,大约有5000万。在南美的委内瑞拉、哥伦比亚以及圭亚那、苏里南亦有少量黑人。
第三是美国,输入的黑奴约50万,目前黑人达到3000万。最初,黑人分布于弗吉尼亚州和马里兰州及其以南各州。开始时从事种植烟草,后来,引入棉花与发展轧棉机,南方各州种棉业兴起,黑人奴隶大增,到19世纪末,南方黑人已占当地人口的45%,其中80%以上黑人是从事农业劳动。第二阶段,即到20世纪的上半叶,南方黑人开始向北方工业地区移动。这是由于农业劳动力出现剩余,黑人转向城市寻求就业机会。结果,南方黑人由占黑人总数的89%下降到53%(1960年),北方各州黑人人数则上升到占全国黑人总数的44%,几乎与南方各州相等。第三阶段是1960年以后,黑人又从北方向西南的阳光地带迁移。从全美国来讲,除五大湖以南少数的州外,美国黑人在全国的分布已趋向相对均匀,都占各州总人口的5%以上。
(三)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向拉丁美洲迁移
哥伦布于1492年发现新大陆以后,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便开始向拉丁美洲各地移民。同时,在当地定居的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还与当地印第安人通婚,结果形成大量的混血型人,后来,拉丁美洲还接受了大量的除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以外的其它国家的白人,这样,在拉丁美洲的大陆上,大部分国家的现居民基本上有三部分人组成,即印第安人、白人、印欧混血型人。这三种人在各个国家所占的比例各不相同,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以印第安人和印欧混血型人占主体的国家(表4-4)。
表4-4  拉丁美洲印第安人和印欧混血型人占主体的国家
国家
印第安人占总人口的比例/%
印欧混血型人在总人口的比例/%
危地马拉
53
45
玻利维亚
54
31
秘鲁
41
36
墨西哥
30
55
厄瓜多尔
34
41
第二类是以印欧混血型人占绝对优势的国家(表4-5)。
表4-5  拉丁美洲印欧混血型人口占绝对优势的国家
国家
印欧混血型人占总人口比例/%
巴拉圭
95
洪都拉斯
86
萨尔瓦多
89
巴拿马
65
智利
75
委内瑞拉
66
尼加拉瓜
69
哥伦比亚
57
第三类是以白人为主的国家(表4-6)。
表4-6  拉丁美洲以白人为主的国家
国家
白人占总人口的比例/%
阿根廷
97
乌拉圭
90
巴西
54
(四)英国人和法国人在北美洲的集聚
法国人的殖民活动开始集中于加拿大的圣劳伦斯河谷地区,以魁北克为中心。英国人的殖民活动集中于法国殖民地南面的新英格兰及其以南的大西洋沿岸各地。英法对北美开始争夺,法国人由圣劳伦斯河进入五大湖,并沿密西西比河南下直到河口,为实现对英包围,在这些地区建立了许多军事据点。后来,在英法冲突中,由于法国殖民地人数少而失败。虽然法国人丧失了殖民地,但现在加拿大魁北克省仍然是法裔居民集中的地方,不仅保留着语言,而且保留着法国人的生活习惯,成为法国人在海外的一个重要的聚居区。
英国人虽然在北美战胜了法国人,但美国的独立、加拿大的自治及独立,使其最终仍然失去了这两块殖民地。但是,美国与加拿大仍是英国人后裔占优势,仍保留着英国人的文化影响。这两个国家也是英国人后裔在海外组成的重要国家。
(五)美国城乡中的其它民族聚居区
美国虽说是英国人的后裔占重要地位,实际上,其移民在1820年以后的主要来源已从英国转向其它国家。在美国,少数民族聚居较为集中而且面积较大的称之为民族省,较小的称为民族岛。
目前在美国可以称民族省的聚居民族有墨西哥人、黑人、法国人。墨西哥位于美国的南部,东西两边的边境都属于干旱的荒漠地区,除少数地方外,几乎是无人居住的地区。由于墨西哥人口压力大,工资低,因此非法越境到美国境内寻找就业机会和较高收入就成为颇吸引人的行为。这样,就在美国西南部的加利福尼亚州、亚利桑那州、新墨西哥州与得克萨斯州以及与墨西哥接壤各州的南部形成一个墨西哥人比较集中的民族省。这种情况,由于墨西哥人的不断增加,其聚居区有向北扩大的趋势。
黑人民族省是美国南部利用黑奴从事农业活动的结果。原来从弗吉尼亚州的沿海地区起到得克萨斯州东北形成一弧形黑人民族省。目前,由于南方农业的机械化,体力劳动需求减少,不少黑人转向北方及其它各州,虽然过去黑人过分集中南方的现象有所改变,但是,相对来说,南方仍然是黑人较为集中之地。
法国人在美国主要集中两处。一是美国东北的新英格兰各州的北部与加拿大接壤部分,这里的法国人是由加拿大法裔居民向南扩散进入美国边境的。另一处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密西西比河口及沿海的沼泽地区,这里是过去法国人在该地进行殖民的结果。
相对聚居、但面积较小的民族岛在美国是由过去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到美国后保持集中居住的结果。德国人的民族岛分布最为广泛,除宾夕法尼亚州外,多集中在五大湖南部及中西部各州。意大利人多在大西洋沿岸的纽约、新泽西与康涅狄格3州。挪威人集中在明尼苏达和北达科他州北部。瑞典人集中于伊利诺伊和明尼苏达州。芬兰人集中在密歇根和明尼苏达州的北部。荷兰人则集中在密歇根和艾奥瓦州。波兰人则比较分散,在新英格兰、大湖南岸、中西部各州均有。之所有产生这种大分散小集中的民族岛,原因是多方面的。除意大利人在大西洋沿岸外,其他大都在美国的中西部及其附近各州。这是因为当时美国开发西部急需劳动力,而中欧、北欧和东欧的贫苦农民便蜂拥而至,由此便形成这种局面。
在美国的城市中,也表现出这种多民族居住区的镶嵌现象。在美国的城市中,民族的聚居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民族邻里,指民族聚居所形成的街区。这种聚居的好处是彼此在语言上是相通的,生活习惯上是相同的,思想上有亲切感,生活上可以互相帮助。同时,还可以从专为该民族服务的商店中购买到自己习惯的食物与用品,以及参加本民族的宗教及社会等集体的、联谊性的活动。另一类是指一民族受某种压力和歧视而居住在市区内某地区的民族聚居区,一般称为隔坨。这包含着贬义,是指受歧视民族在城市中的聚居区,特别是有色人种的聚居区。
这种城市的民族聚居区,一般来说,在空间发展上可以分为四个过程。第一是核心区阶段,即在城市中第一批移民的落脚点。一般是位于城市商业区的附近,那里是城市的衰落区,生活条件差,房租比较便宜,适合于经济条件不好的新移民。他们多是单身,新来时处于半失业状态,生活很不稳定。当其职业稳定和有了固定的收入时,才有可能把家搬来。
如果新来的移民有较高技术与文化素质,获得较好职务或有了较高的收入,不满足于原有住房条件、需要较好的住房时,他们就想从原核心区转向其边缘地区寻找住处。如果不受周围地区居民的抵制或反对,这样的民族聚居区就会逐渐向外扩大范围,出现中间地区和边缘地区。边缘地区是与其它民族居民杂居,相互交错。中间地区,只有当其聚居区发展较大时,才会出现。
如果当民族聚民区逐渐扩大时,受到周围居民抵制而难以进行,或是由于条件较差,有些人需要离开原来的核心区,选择新的地区予以发展时,就会形成新的聚集点和形成新的民族聚居区。因此,从核心地区、中间地区、边缘地区到远离核心地区的聚集点的过程,就反映了民族聚居区在城市中的发展过程与空间特点。
四、民族的变化与整合
任何一个民族,很少能够完全与外界处于长期孤立的状态,都要与其它民族的文化相接触,并受其影响发生变化,形成整合。
(一)   北美印第安人的文化变化
当居住于美国大西洋沿岸的殖民者向西发展时,与印第安人发生冲突。大草原上的印第安人,经过激烈的斗争之后,有的被殖民者消灭,有的被迫不得不向西迁移。
现在美国的印第安人已从19世纪末的23万人恢复到上百万人,分别居住在西部260个印第安人保留地内,他们大多保留其原来的文化。例如现住在新墨西哥州的印第安人,其住房是用土坯垒砌而成,外面抹上一层黄土泥浆。房屋的窗户不大,房前院子里有一个“土堆”,那是用来烤制面包和食物的炉灶。家庭仍然保留其三代同堂的大家庭,在宗教上虽然多信奉天主教,但其原始宗教的信仰、礼仪、禁忌等仍有很深影响。在村中的居民仍存在相当强的内聚力,无论哪一家办婚事或处理丧事,整个村落不论是亲友,还是邻居,都要出钱、出物、出力帮忙。
20世纪50年代以来,受外界文化影响其文化已发生了很大变化。经济生活方面,传统的种植玉米的农业活动已有所下降,随着对外经济交换及旅游业的发展,印第安人的传统制陶和工艺首饰得到较大发展。在食物方面,虽然还吃玉米面摊成的煎饼,但玉米的主食地位却让位于面包。在家庭结构方面,大家庭开始解体,核心家庭出现。在住房方面,独立的砖房也开始代替土坯房。在家庭用具方面,家庭内的各种电器与新式用具也取代了传统用具。在交通工具方面,也由马车换成小汽车。在语言方面,由于教育的发展,英语开始普及,青少年已经不会讲印第安语。与外族通婚及离开保留地的人数亦有所增加。这些都表明,在各个保留地的印第安人文化已受到美国白人文化的影响。
(二)   西班牙人在拉丁美洲与印第安人的整合
当西班牙人征服拉丁美洲时,其所控制的地区,仅原来的印加帝国就有600万人,但当时的西班牙却仅有500万人。但是,少数的西班牙人以其政治、军事的统治地位,通过政治压迫、军事镇压、经济压榨,使印第安人的人口大大下降。在早期,来拉丁美洲的西班牙人多不带家眷,而与当地妇女结婚。后来,非洲黑人又被带进拉丁美洲,来的多是男劳动力,结果,又出现黑人与印第安人通婚。这种通婚关系不仅带来不同的混血的后代,而且也产生不同的社会关系。
在文化方面。由于西班牙人的殖民统治,把西班牙语言和文字带到殖民地。而当地印第安人,由于各地的差异与文化的发展程度低,却没有统一的语言和文字。在西班牙人统治时,西班牙语和西班牙文字不仅存在于官方或上层社会,而且普遍流行于大部分地区。现只有少量边远地区还保留着土著语言。在宗教方面,西班牙人的天主教在政权支持下,取代了当地原始宗教,天主教的教堂遍及城乡,在精神上已居于主导地位。其它如城市建筑、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服装式样都受西班牙的影响,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甚至作为西班牙典型文化特征的斗牛也传到了墨西哥。
(三)   欧洲多个民族在美国的整合
美国是由多民族来源形成的一个具有多样性新文化的国家,从其移民的后裔来看,目前人口中各祖籍国家所占百分比(见表4—7)。
表4―7  目前美国人口中各祖籍人口所占比例(1990年)
祖籍
人口数/万人
占总人口比例/%
英格兰
3268.2
13.1
德国
5794.7
23.3
爱尔兰
3873.6
15.6
非洲
2377.7
9.6
法国
1032.1
4.1
意大利
1466.5
5.9
波兰
936.6
3.8
墨西哥
1158.9
4.7
美洲印第安人
870.8
3.5
资料来源:联邦人口普查局
表4—7说明了美国人来源的多样性。在1790年美国刚独立不久,其居民来源的比例构成是英格兰人占60%,苏格兰人占8%,爱尔兰人占3%,其他欧洲人占9%(其中德国人占第一位),黑人占20%。这与上述情况相比,差异甚大,说明当时美国是以英格兰人后裔为主,他们集中居住于新英格兰。语言上,说英语的占71%,由于黑人当时处于奴隶地位,语言受农场主影响。而来自其它各种欧洲语言的总共只占9%,这就必然形成美国在殖民地时代,在语言上英语的主导地位。加上其居住的格局是宏观上相互混杂,微观上相对集中,尽管后来其它语言的移民大量增加,但已无法改变以上情形,只能逐渐放弃其原语言,纳入美国英语这一流行语言中去。
在宗教上,早期移民主要是英国的新教徒,后来又由移民带来天主教、东正教、伊斯兰教、佛教、犹太教。由于采取政教分离,信教自由政策,各宗教自由发展,和平共处。按人数来说,信新教的占优势,约占信教人数1/2以上;天主教徒占1/3强。
这种在来源上各不相同的民族,其语言、宗教以及生活习俗上存在差异,迁移到美国后,混居在一起,通过交流、汇合、融合,形成一个某种程度上的共同文化,也有人称其为一个新的民族——美利坚民族。
(四)   移民与民族整合
20世纪末出现了一个不同以往但规模更大的移民浪潮。1990年,合法的国际移民有将近1亿人,难民有1900万人,非法移民至少达到了1000多万。新移民绝大部分来自非西方国家,其中进入西方国家的移民人数极为可观,1990年,据估计有2000万第一代移民生活在美国,1550万生活在欧洲,800万人生活在澳大利亚和加拿大[14]。
西方人对待移民的看法是矛盾的。直到70年代,欧洲国家普遍赞同移民,有些国家,特别是德国和瑞士,还鼓励移民以补充劳动力的短缺。然而,80年代末,高失业率、移民人数的增长和移民占压倒多数的“非西方”特性,使得欧洲人的态度和政策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在移民问题上,欧洲人最为关切的是穆斯林移民,因为,20世纪90年代初,在欧洲的移民中有2/3是穆斯林,整个西欧穆斯林人口达到了1300万,其中法国大约有400万。值得关注的是,在穆斯林社区,不论是德国的土耳其人还是法国的阿尔及利亚人,都没有融入所在国的文化。因此欧洲人日益担心“伊斯兰化”。
美国从来是个移民国家。20世纪50年代,进入美国的移民有2/3来自欧洲和加拿大,80年代,移民人数大量增加,其中大约35%来自亚洲,45%来自拉丁美洲,来自欧洲和加拿大的移民不到15%。出于同样的考虑,美国公众的舆论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90年代的民意测验持续表明,60%以上的公众赞同减少移民人数,认为移民是对美国文化的威胁。特别是“9.11”以后。
公众反对移民和对移民的敌意表现在针对移民社区和个人的极端暴力行动上,一些极端主义分子针对外来移民进行恐怖和暴力活动,民族排外也有所抬头。西方国家的政府也开始对反移民情绪作出反应,把移民人数减少到最低限度。
世界上的人种分类是如何演绎的
人种是世界人类种族的简称,是指人类在一定的区域内,历史上所形成的、在体质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性状(包括肤色、眼色、发色和发型、身高、面型、头型、鼻型、血型、遗传性疾病等)的人群。人种的概念,最初于1684年由法国博物学家伯尼埃首先提出的。
最早的人种分类,是3000多年前古埃及第十八王朝西替一世坟墓的壁画,它以不同的颜色区别人类,将人类分为四种:第一,将埃及人涂以赤色;第二,亚洲人涂以黄色;第三,南方尼格罗人涂以黑色;第四,西方人及北方人涂以白色。成为今日将人类分成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褐色人的基础。
瑞典杰出的科学家林奈,在1758年所做的分类中,将世界人种划分为:野蛮种——菲拉斯,怪物种——蒙斯托拉斯,理智种——塞比恩斯;进而按当时众知的洲数,把理智种进一步分为欧洲白种人,亚洲黄种人、非洲黑种人和美洲人红种人四大种族。
法国著名学者居维叶主张划为三大人种,并以《旧约全书》中的诺亚三个儿子的名字分别命名为:闪人种、含人种、雅弗人种。这种从文化上、宗教上对人种进行划分,人们很难接受。
被誉为“西方人类学鼻祖”、“人类之父”的德国格丁根大学教授布鲁门马赫,是第一个用科学方法进行分类的,他根据肤色、发色和发型、眼色、身高、头型等体质特征,以及原住居民地,把现生人类划为五大人种:
①高加索人种(白种)。皮肤白色,头发栗色,头部几成球形,面呈卵形而垂直,鼻狭细,口校欧洲和西亚、北非的居民属之,但芬兰人、拉普兰人等除外。
②蒙古人种(黄种)。皮肤黄色,头发黑而直,头部几成方形,面部扁平,鼻小,颧骨隆起,眼裂狭细。西亚以外的亚洲人和北部的因纽特人、拉普兰人和芬兰人属之,但不包括马来人。
③非洲人种(黑种)。皮肤黑色,头发黑而弯曲,头部狭长,颧骨突起,眼球突出,鼻厚大,口唇胀厚,多数人有八字脚。除北部非洲人外,其他非洲人皆属之。
④美洲人种(红种)。皮肤铜色,头发黑而直,眼球陷入,鼻高而宽,颧骨突出。除因纽特人外,其他美洲原住居民属之。
⑤马来人种(棕种)。皮肤黄褐色,头发黑而缩,头部中等狭细,鼻阔、口大。太平洋诸岛和马来半岛居民属之。
这个划分可说是人种的地理分类。其实,美洲的红种人并不存在,印第安人是黄色人种的一大分支,由于他们崇敬红色,常用红颜料涂脸,被误为红种人。再者,不同的人种有不同的血液特征、遗传疾病和遗传基因等,所以,学者们都用各自不同的标准对人种进行分类。因此,对现代人种的分类问题,至今尚未取得一致的意见。不过50年代以后,在布氏分类基础上又增加了指纹、血型等指标,使人种的划分逐渐与现代科学结合起来,逐步形成了目前公认的人种划分标准。
黑种人起源于热带赤道地区,该地区在一年之内受到太阳的直射时间长,气温高,紫外线强烈。长期居住在此地的人群,经长期自然选择,逐渐形成一系列适应性特征:皮肤内黑色素含量高,以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保护皮肤内部结构免遭损害;体表汗腺密度特别大,以便在极度炎热时能维持或迅速恢复正常体温;鼻低宽,鼻孔通道短,嘴唇厚、嘴裂大、体毛少,便于散热;头发象羊毛一样卷曲,使每根卷发周围都有许多空隙,空隙充满空气,空气传热性差,因此,卷发有隔热作用,保护头脑不受伤害等。
白种人起源于较为寒冷地区,该地区阳光斜射,光线较为微弱,紫外线也弱,当地居民体内黑色素含量低,皮肤呈浅色;身体较粗壮高大,以减少热量散失;鼻子高窄,鼻孔通道较长,以预热吸进的冷空气;体表毛发密稠,以防寒冷等。
黄种人起源于温带地区,其肤色和身体特征的适应性具有黑白两色人种的过渡性。
近几百年来历史证明,以上三大人种的相互混合,又长期地稳定在一定的地域内,也能产生新的人种。如美国黑人其祖先来自非洲,它们与欧洲去的美国白人长期混合,现在美国黑人体内已有20%以上白种人的遗传因子,所以,在体质上已明显地区别于非洲黑人,构成新的人种。在巴西,则是印第安人、西班牙人、葡萄牙人、日本人、中国人等的混合,经过相当长的时期,也形成了新的人种——混血人种。
美国科学家S·M长恩,在经过长达10年的酝酿和调查之后,他认为全世界有9大地理人种,并划分出32地域人种。
1.美洲印第安人种。指欧洲人、非洲人到来之前,北起阿拉斯加,南至南美洲南端,包括整个南北美洲的原有居民。他们散布在偏僻的地区,以狩猎、采集或半农业为主,人口不多,在遗传上常呈完全独立的状态。其特征是具有棕黄色皮肤,黑色粗直的头发,铲形门牙,突出的颧骨,鼻梁较突,体毛疏少,在ABO血型系列中,O型、B型频率高,明显地不同于有联系的亚洲地理人种的血型。
2.波利尼西亚人种。指分布于东太平洋广大地区,自夏威夷和波利尼西亚群岛,直至新西兰一带的人群。
3.美拉尼西亚——巴布亚人种。指分布在新几内亚岛、斐济群岛和西色为棕色,宽鼻型,黑色头发呈直或卷曲状,体毛少,在ABO血型系列中,B型频率少。太平洋其它岛屿的人群,其特征是皮肤呈暗棕色,圆型头,毛发卷曲,眉脊发达,鼻尖呈钩形,肩胛窄。
4.澳大利亚人种.指欧洲人到来之前,分布在澳洲的原有人群。其特征是褐色皮肤、波状或卷曲状头发,线状体型,有很大的牙齿、明显的眉毛脊,颌骨外突,体毛中等浓度,在ABO血型系列中,B型频率很低。
5.亚洲地理人种。主要指分布在亚洲大陆,乃至日本、菲律宾、苏门答腊、婆罗洲群岛等地的人种,又称为蒙古地理人种。其特征是皮肤呈浅黄色,头发黑而直,胡须与汗毛稀少,脸形扁平,颧骨较高,眼皮有波浪状的蒙古褶,在ABO血型中B型频率很高。
6.印度地理人种。指分布在南亚,自喜马拉雅山南麓到炎热的印度洋地区的人群。其特征是皮肤自北至南由浅色到深色,眼睛呈蓝色,头发呈黑色或黄色、直式波浪形,在ABO血型系列中B型频率高,不同于欧洲地理人种,而与亚洲地理人种相似。
7.欧洲人种。包括分布在欧洲的若干地域人种,以及部分散居于西亚、北非、西非等白色人种,又名高加索地理人种。其特征是肤色浅,鼻梁高窄,头发直硬或波浪形、呈金黄色或褐黑色,嘴唇薄,体毛浓度,胡须和腮毛特别发达。男子秃顶频率高,在ABO血型系列中,常掺入A2血型,Rn型频率高。
8.非洲人种。指分布在撒哈拉沙漠以南整个非洲在内的若干地域人种,又称尼格罗地理人种。其特征是皮肤黑至深褐色,头发短而卷曲,嘴唇厚而外翻,鼻子短宽,颌部明显突出,体毛稀少,在Rn血型系列中,R0型频率高,体内常具有对疟疾有相对免疫力的镰刀形血球。
9.密克罗尼西亚人种。指分布在密克罗尼西亚群岛,以及西太平洋一些岛屿的人群。其特征是身材矮小,肤色、毛色较深,长头型,头发多呈波纹形、螺旋形,全身多毛。血型频率与波利尼西亚人种相似,但B型频率较高。
长恩的九大地理人种分类的长处是简便好记,比较符合客观实际,因而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和公认。但也有缺陷,如美洲印第安地理人种太大了;南美印第安人和北美印第安人在体质上也有明显的区别,应考虑分开归属问题。再如长恩的人种划分都局限在公元1500年以前(即地理大发现时代以前)的人种分类和分布,忽视了地理大发现时代及其以后,欧洲人、非洲人等向南北美洲、澳洲等地的大迁移,由此引起了人种大融合,从根本上改变了美洲、澳洲人种分布等事实。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融合愈来愈靠近,由此可把南北美洲划为北美地理人种和拉丁美洲地理人种,是比较适宜的。
另外,还有报道称在热带雨林地区,考古探险队员曾发现罕见的绿色人种和蓝色人种,不过这些都没有得到充分考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