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王股份最新新闻:难得一见的故宫珍品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5 16:07:50
难得一见的故宫珍品⑴
难得一见的故宫珍品⑴

故宫博物院,不但以它巍峨壮丽的宫殿建筑吸引着千百万中外观众,同时也以它丰富多彩的古代文化艺术品珍藏而闻名世界.为了解这座古老的东方文化艺术宝库,编辑出版了《故宫珍宝》,则重点介绍它的珍藏。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伟大民族,有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才华,对未来充满着憧憬和信心,我想每一个到故宫来参观的游览者,通过对宫殿建筑的欣赏和对它收藏的文化艺术珍品的了解,都会有着这样深切的体会。中华民族所创造的历史文化财富,也是世界人民的宝贵财产,它已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文化遗产。愿人们都来关心、爱护、保卫好这座东方文化艺术宝库。

《三羊尊》
高52、口径41.3、腹宽61、底径35.5厘米,重51.2千克。
商代后期(公元前十四世纪——前十一世纪)
大口广肩,唇外折,颈上有三条凸弦纹。肩部等距离装饰三只浮雕卷角羊头,间以回纹为地的目形纹饰。腹部纹饰华丽,在回纹地上有三组兽面纹,眼睛突出,增加了肃穆庄重的气氛。圈足较高,上部饰两条凸弦纹,中间有三个等距离的圆孔。下部在回纹地上饰六组兽而纹,并有三条扉棱与器肩三羊首错置。分两次铸造而成。先铸尊体,再在肩部铸制单头。羊首边缘,不规则地掩盖着肩上的纹饰,尊内还有从孔道中溢出的连接羊头的铜块。
三羊尊是一件传世品,为青铜器中的瑰宝。

《酗亚方尊》
高45.5、口径33.5、足径22、腹深33.6厘米,重21.5千克。
商代后期(前十四世纪——前十一世纪)
侈口,通身饰兽面纹和夔纹,肩部四角饰四象首,额上以二夔龙为角,长鼻高举,口边伸出二个大象牙,四面正中饰四个额上伸出二枝杈形冠的兽头,似为鹿首。器身饰八条扉棱,上端伸出口沿外。尊口内有铭文二行九字“酗亚者垢以大子蹲彝。”可知是酗亚为祭祀历代先王和太子而铸造的。酗亚是一个氏族的名称,目前发现这一氏族的铜器多达五、六十件,可见酗亚当为商代一个大族。从出土情况看,其活动中心应在今山东益都地区。

《鸟纹爵》
高22、流至尾长17.7厘米,重1.25千克。
西周前期(前十一世纪一一前十世纪中)
爵有共名,有专名。共名为酒器的总名。专名是温酒或饮酒器的名称。
圆腹凸底,短錾上端雕铸有兽头。爵口一侧有流处有二高柱。三足呈刀形。腹部饰长冠鸟,尾饰变形鸟纹,制作精湛。

《立鹤方壶》
高118、径30.5厘米,重64.28千克。
春秋时期(前770——前476年)
青铜壶主要用以盛酒,古人饮酒多用勺从盛酒器中挹取,再倒入饮酒器中。
立鹤方壶形体巨大,可谓“壶中之王”。其整体呈椭方形,有盖。壶体四面饰相互纠结的夔龙纹,布局均衡对称。两侧腹饰一对昂首、垂尾的鸟。器颈饰镂空有华冠的大龙以为耳。器四角铸以立体有翼飞龙。圆足下有两只作咋舌状的伏虎支撑壶体。壶盖铸镂孔莲花瓣两层,中间一块铜板,上铸一只婷婷玉立的仙鹤,作展翅欲飞状,增加了壶的动态和旋律感。春秋时期是大变革时期,方壶新的艺术构思反映了这个时代的革新精神。

《青玉云纹灯》
高12.8、盘径10.2、足径5.9厘米。
战国
玉质滢润,通身黄褐色浸斑。由灯盘、立柱、底座三部分组成。灯盘为直沿,盘心凸雕五办花一朵,花蕊琢涡纹,外侧琢勾连云纹。立柱上部凸雕三叶,下部琢勾连云纹。底座圆形,饰平凸五办花。纹饰细密繁复,虽反转起伏,却又回曲自然。
战国时期,铜灯比较普遍,全部川玉琢成的玉灯,目前全国仅此一件,堪称珍品。

《玉鸟纹樽》
通高12.3、口径6.9、足径6.8厘米。
西汉
王质润亮,通身浅褐色浸斑。有盖,盖面雕勾连云纹,中心镂雕二办花形纽,周凸雕三鸟。周身浅浮雕方折勾莲夔凤纹,并满饰勾连云纹及隐起的谷纹。口缘及底边各雕涡纹一周。近足处有三组兽面纹。三蹄足。器中部一侧凸雕环形板,上饰兽面纹。做工精湛,为汉代玉器中最为珍贵的一件。

《玉“畏乐”谷纹璧》
通高18.6、宽12.5、孔径2.6、厚0.5厘米。
东汉
青玉质,通身赭色浸。璧两面满饰谷纹。璧上部镂雕二螭,螭首相对处为隶书“长乐”二字。螭身盘曲,身上多处有阴刻的细线。璧边缘阴刻篆文清乾隆御题诗一首:“长乐号镌宫,炎刘气蔚虹。如宜子孙式,可匹夏商同。传者妬必有,冯乎恨莫穷。致传禁中语,曰勇异当熊。”末署“乾隆戊申御题”及“古香”、“太璞”二印。玉璧在两汉时期盛行,在汉代墓葬中大量发现,但一般做工比较粗犷。此玉璧雕琢精致,纹饰细腻,排列规则,且镌铭文,为东汉玉璧中之珍品。

《青釉堆塑毂仓罐》
高46.4、底径15.3厘米。
吴永安三年
谷仓,又称堆塑罐、魂瓶,流行于三国、两晋时期,是当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墓葬特有的随葬器物。
1939年浙江绍兴县出土。构思巧妙,采取堆、塑、雕、贴相结合的手法,在罐上堆成凸雕式的各种动物和鱼虫。罐口百鸟簇拥,引颈展翅,作觅食状。颈部堆塑有楼阙馆阁,楼阁上手持各种乐器的艺人,有的奏乐,有的耍戏,人物神态生动。最引人注目的是在颈、腹交界处竖着一块小碑,碑上刻有“永安二年时,富且洋(样),宜公卿,多子孙,寿命长,千意(亿)万岁未见英(殃)”的铭文。它对研究我国古代早期青瓷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青玉镂雕飞天佩》
长7.1、宽3.9、厚O.7厘米。

青玉质地,片状。镂雕飞天人物。人物头顶发髻高盘,右手扶云,左手持一物。肩披长飘带至身后。上身袒露,下身着长裙,裙摆随风飘动。身下有流云三朵,线条流畅,动感强烈。飞天多见于佛教石窟壁画,有吉祥之意。

《哥窖双耳炉》
高8、口径12.4、底径9.2厘米。
宋     哥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属青瓷系,装饰风格独特,以器表的纹片而著称于世。
炉仿古铜器式样烧成,形体庄重古朴,线条简洁流畅,胎骨较厚,釉呈米黄色,滋润如玉。周身布满大小不等的碎裂纹片,有如冬天江河中的冰裂,变化万千,别具自然雅趣,是传世哥窑瓷器中的精品。

《官窑盏托》
高6.7、口径6.7厘米。

官窑是我国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窑有南北之分。作品以釉色取胜,并以开纹片为美,不讲究刻划花装饰。
紫黑色胎,素朴无饰,造型简洁雅致。通体施天青色釉,釉色肥厚滋润,在溢青流翠的釉面上,开大冰裂纹片,使釉面韵味无穷。精美的盏托是官窑瓷器中较为少见的一种器皿,属上乘作品。

《钧窑花盆》
高15.8、口径22.8、底径11.5厘米。

钧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窑址在今河南省禹县的神厚镇。是北方最著名的窑口,以烧制五彩争艳、瑰丽多姿的窑变,而独树一帜。
敞口,折沿,菱花形,深腹,下有小圈足。型体变化曲直相间,上下呼应,和谐美观,犹如一朵盛开的菱花、构思颇俱匠心。通体施铜红釉,由于铜元素的发色作用,釉层上的紫红斑如晚霞幻变,绚丽灿烂之至。

《汝窑三足奁》
高12.9、口径18、底径17.8厘米。

汝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首,窑址在今河南省宝丰县清凉寺。以烧制青釉瓷器著称,作品风格独特,多属宫廷内藏。
这件三足奁为北宋宫廷陈设用瓷,清代列为皇家的珍藏品之一。仿古铜器式样,直口,平底、底部承三个弯形足,外壁上下各有凸弦纹数道。造型简洁雅致、制作严格规矩。里外均施天青釉,并开细碎纹片,釉色幽淡隽永,既有蓝色之冷,又有绿色之暖,显示出汝瓷的特殊魅力。

《定窑孩儿枕》
高18.3、长30、宽11.8厘米。

定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窑址在今河北省曲阳县涧磁村。以烧制白釉瓷器著称于世,对我国南北各地的窑场具有重大的影响。
枕塑成一儿童,俯卧在床榻上,头斜置于交叉的双臂上,脸向外,右手持一绣球,身穿绫罗长袍,人物神态天真可爱。以童背为枕面,榻周四面开光,内模印蟠龙、如意头等纹饰。通体施白釉,釉色白而略黄。雕塑技巧高超,构思新颖,在传世的定窑白瓷中,极为少见,为稀世珍品。

《三彩马》
高77、长83厘米。

1952年郑振铎先生捐献。
全身施赫、黄、绿三色釉。马头向左微侧,顶鬃分向两侧,嘴微张,颈部左侧鬃毛下垂。马尾扎结,四蹄踏长方形底板上,前腿直立,后腿稍曲。马身有精致辔佩,马鞍上刻有花叶纹,显得富丽堂皂。雕塑手法写实,神态自然,釉色鲜明,为唐陶马中的上品。

《三彩骆驼》
身高87、身长7l厘米。

1952年郑振铎先生捐献。
骆驼双目圆睁,昂首,张嘴,四腿错落,作行走状。骆前峰向右,后峰向左,背上兽面皮囊垂于两侧,驮有丝束、绢帛、火腿、圆肉、鸭子、水壶等物。釉色鲜明,全身以深黄釉为主,胺为黄绿釉,鬃毛为黑褐色。生动地塑造出在远途跋涉中,引颈长鸣、不畏疲倦的“沙漠之舟”形象。

《青釉凤头龙柄壶》
高41.3、口径9.3、足径10.2厘米。

唐初北方青釉瓷器的杰出之作。是吸收了波斯萨珊王朝金银器中鸟首壶的造型,又融合了中国本土的结构,精心烧造而成的。
壶身堆贴有各种瑰丽的花纹,繁缛而精美。壶盖为一高冠、大眼、尖嘴的凤头。盖的一端由门沿到底部连接着一条生动活泼的螭龙壶柄,前肢托于肩部,后肢安于喇叭形底座。这一设计,既富装饰性,又起到壶柄把手作用,颇具匠心。
目前所见,此壶在国内传世仅此一件。

历代以来,皇室对于文化艺术品及各种奇珍异宝,搜集不遗余力,明、清尤盛。故宫博物院是在明、清两代皇宫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主要继承了这两代皇室的收藏。1924年末代皇帝溥仪被逐出宫廷以后,清室善后委员会曾对当时宫内文物进行了清点登记,总计有117万余件。抗日战争时期,为了保护这批珍贵文物不致遭到战火的毁灭,曾将部份文物装箱疏散到大后方。日本投降后,除少部份运回北京本院外,其中最精华的部份计2972箱于1949年被运往台湾,余下2211箱仍寄存在南京库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故宫博物院对原清宫旧藏文物再次进行了整理登记,计有78万余件。作为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同时肩负有搜集保存保护中华民族珍贵文化遗产的责任,因此,通过收购、接受捐赠等渠道,新人藏的文物有二十几万件。到目前为止,现藏北京本院的文物总数达一百余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