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加图2017新款:“无产阶级的桥”和“资产阶级的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2:20:34
看到大于网友的帖子《沱江大桥的坍塌也许是外星人在作案 》,发现后面有一条跟贴很有意思,拷贝如下:
   【 按强国极左真理具有阶级性的逻辑,可以推理出:“大桥不塌是无产阶级的,大桥塌了是资产阶级的”。[ 王益民 2007-08-15 17:23:46 ] 0字 [ 0/9/1 ]】。
老僧当然知道是王益民网友在嘲讽,也当然知道一条实在的大桥是一种客观存在,是没有什么阶级性的。但是老僧对这条跟贴还是很感兴趣,所谓“大桥不塌是无产阶级的”这个论断是很有道理的,尽管帖主本人觉得这很荒谬。这个所谓的“无产阶级的”其实是一个省略的词组,后面如果加上了“建设指导原则”或者是“组织建设的”,那么这个判断就不是什么可笑的事情了。我将王益民网友的话补充完整:【大桥不塌是无产阶级的】“方针建设的”;【大桥塌了是资产阶级的】“方针建设的”。这个论断又有何可笑之处呢?事实摆在眼前的嘛,人为的豆腐渣工程不都是在“不知道咋吃咋玩”时代吗?


   那么这两种建桥方针有何不同呢?总的来说,是劳动组织模式不同。社会主义模式(特指毛时代建设模式)是按照指令计划进行组织的,各个协作单位只是依据“任务”来完成自己的工作;而“新时代”的建筑模式呢?是以资本为中心来组织劳动生产的,各协作单位因为金钱利益而彼此合作。无产阶级组织模式的特点是在整个项目进程中,参与项目的个人的物质利益很少,按照部分右派的说法是“干多干少一个样”,缺少“激励机制”。当然,右派的眼睛里面只有金灿灿的黄白之物,他们所说的“一个样”主要是指“物质利益一样”。实际上在计划经济模式下干好干坏还是有差别的,比如入党、提干什么的,干得好的人和干得坏的是不一样的。所以,在计划经济模式下,个人利益的获取道路是一条辩证的路——要想取得更大的个人利益,必须先放弃个人利益,为大家做得更多,然后才能被组织和群众接受,得到提拔和重用,然后才能享受“特权”(我姑且不谈觉悟什么的,先用新自由主义者的思维来理解那些无私奉献者)。对于那些追求个人利益的投机者就构成了一个非常难解的悖论:为了自己的利益,必须先放弃自己的利益。先舍,而后再得。但一般的投机者都个子矮小,眼界不远,也没有那个耐心,所以感觉很憋闷。实际上计划经济模式的利益循环圈是符合辩证法的,“舍得”的辩证关系在计划经济模式下得到很好的平衡,利益分配是一个封闭的环,物质利益的分配在每一个环节都差不多。


   当然,这是题外话。回到资本主义建设模式上来,资本主义的建设模式主要是依靠资本的力量将所有的资源组织起来,这个过程中的“信使”是利润,是金钱,是物质利益,所以依照资本的组织模式,在每一个环节,都必须有相应的物质利益被截流,这样一环扣一环,每一个链接处都是一次利益分配点,到项目末端,也就是工程实施环节,或者说落到真正的劳动者头上的利益,差不多已经被上层的环节截流得产不多了。实际的劳动者们处于利益分配链的末端,他们手里除了他们自己的劳动力和他们的劳动对象以及工具,没有掌握别的资源,在这个环节上,当他们的利益被截流得只够维生的时候,他们对劳动的态度也就可想而知,除了剥削工具或者消极对待劳动对象外,他们没有别的办法摆脱被压榨的屈辱感。因此,在资本组织的劳动中,保证第一线的劳动者的积极性只有两种办法,第一是劳动者生活所逼,不出卖劳动力就有生存危机,这是劳动者接受资本压榨的前提;在劳动者必须出卖劳动力的前提下,建立起完善的“管理制度”(考勤、监视等手段都是手段之一)就是强迫劳动者劳动的重要手段。因此,将劳动者盘剥得一无所有,是实施资本主义经济的重要前提,在某些人铁了心搞市场经济的基础上,某些人期盼房价被调控下来,期待大家不要有那么大的生存压力,这是一厢情愿的幻想,在劳动者阶层没有被完全盘剥之前,在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还没有变成真正的无产阶级之前(这有待重庆的土地流转改革“顺利”完成),“房吃人”的进程别想停止下来。当然,我的论断的前提是在中间不出现重大变故。总之,在资本组织的劳动项目之中,劳动者是压力下劳动的,是没有主动性的,这样完成的工程质量,绝对没有大家把建设工程当成“游戏”的好。计划经济下,实际上很多劳动工程,就象是一场大型“团体操”,或者是一场大型“游戏”,大家参与其中,快乐多过劳累。对于那时候的劳动者来说,得到的快乐肯定是会比现在那些追着包工头要工钱的农民工快乐很多的。其实为“某某节日献礼”这样的劳动组织形式,是非常高明的一种方式。只是目光短浅者看不出来。


   既然题目是说“桥”,老僧披着和尚的马甲,在这里就借题发挥一下吧。其实人生之路就象过桥,从生到死,这是一个过程,也是一个跨越。生之前,死之后,我们都一无所知(暂且不提佛家的六道轮回吧),而生死之间,就是我们的人生,也就是我们的“桥”。每个人活在世上,无非是自己给自己在生死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到达的彼岸就是我们人生的目标,目标越远,桥的跨度就越长,行程中也会有更多的风光,当然也有更多的艰险。最近老花镜网友和刨根网友在讨论价值体系,其实所谓的价值体系,在我看来就是一座“桥”。人生的目标不同,价值体系不同,桥的指向就不同,跨度也就不同。无产阶级、资产阶级的桥梁有什么不同呢?在我看来,无产阶级的桥梁伸向人类社会的整体发展;而资产阶级的桥梁伸向人类自身的个人感官。用尼采的话来说,通过无产阶级的桥梁,人就变成了超人;用毛主席的话说,通过无产阶级的桥梁,人就变成了“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一个是社会人的价值观,一个是动物人的价值观。这就是无产阶级的桥和资产阶级的桥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