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束缚折磨:误上皇帝姐夫龙床的美丽尤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3/29 06:30:00

误上皇帝姐夫龙床的美丽尤物





珠箔银屏阶前雨,点点滴滴到天明。昔日铁马金戈驰骋处,千秋史笔,徒留几点残谱。横一弯冷月,望不断故园归路,王谢堂前亭台旧,万里江山杯中瘦。玉树琼枝烟罗处,夕阳西下,又是几番春暮。叹人生功业总如梦,对青山惆怅还依旧。不如归去,采菊东篱饮美酒,踏雪寻梅裹轻裘。登高山而抒怀,乐琴书以消忧。携手登临处,烟波画船,一览天地间。明日又待晓风,垂下帘栊,无限风光细雨中。—王蓉作词致南唐绝代双周

   

     南唐后主李煜一生娶了两个如花似玉姐妹做皇后,虽然这两个女人都是悲剧的一生,但她们也曾经有过春花秋月的浪漫年华。姐姐如何成为大周后自不必说,而妹妹却因为经不住姐夫李煜的勾引,而误上了龙床,以至成为了姐姐的替补小周后。然而,李煜悲剧的一生,也就注定了这位雪明花艳的美丽女子可歌可泣的悲惨结局。

    公元955年,李煜与南唐大司徒周宗的女儿名蔷、小字娥皇成婚,当年周娥皇十九岁。公元961年,南唐元宗李璟病逝,李煜被历史推上了政治舞台,继位于金陵,年仅二十五岁。李煜当了皇帝之后,当即立周皇娥为皇后,也就是人们称之的大周后。

    大周后比李煜年长一岁,精音律,善歌舞,通书史,至于采戏弈棋,也是了然于胸;更为难得是她对于时尚和流行文化也颇有研究,曾经“创为高髻纤裳及首翘鬓”之妆,当时“人皆效之”,可称得上是五代十国时期的一位才女。当时,李煜得到世间已经绝响的唐代《霓裳羽衣曲》残谱。他与大周后经过一番精心的整理之后,每每夫妻唱和,清越悠扬的音韵回荡在皇宫内外,而他们双双都陶醉于艺术的天国之中。李煜文采风流,每日只是填词度曲,却很少关心国事。他与大周后情好甚笃,只有在与周后的吟商咀羽之中,他才完全意识到了自我价值的存在,才真正体尝到了人世间爱的幸福和甜蜜。

    每当春天到来时,李煜将殿上的梁栋窗壁,柱拱阶砌,都装成隔,密插各种花枝,称之为“锦洞天”;然后令宫里的宫女们,都绾高髻,鬓上插满鲜花,在锦洞天内饮酒作乐。而这些宫女的“绾高髻”,就是对于时尚和流行文化也颇有研究的大周后曾经“创为高髻纤裳及首翘鬓”之妆。

    星转斗移,时光飞驰,转瞬到了公元973年。这一年的七月七日,既是牛郎织女的“七七”相会日,也是李煜的生日。李煜在碧落宫内,张起八尺琉璃屏风,以红白罗百匹,扎成月宫天河的形状。又在宫中空地上,凿金做莲花,高约六尺,饰以各种珍宝。布置完毕后,只见一座月宫,天河横亘于上,四面悬着一色琉璃灯,照得内外通明,月宫里面,有无数歌伎,身穿霞裾云裳扮成仙女,执着乐器合奏李煜和大周后修改的《霓裳羽衣曲》,音韵清越,悦耳怡神。好似真到了月宫一般。大周后连声称扬道:“陛下巧思真不可及!如此布置,与广寒宫一般无二,倘被嫦娥知道,恐怕也要奔下凡间,参加这个盛会了。”李煜含笑说:“昔唐人有诗:'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嫦娥虽居月宫为仙,也未免有寂寞凄凉之感,哪里比得上朕与卿,身在凡间,反可以朝欢暮乐呢!”

    李煜与周后开怀畅饮,直至天色已明,方才席散。不料大周后在七夕夜间,多饮了几杯酒,忽然生起病来。李煜十分着急,召周后的父母入宫省视。周后的父母携带次女,入宫问候。周后留家人在宫中多住数日,待自己病愈后再回去。周后母因家事繁冗,不能不回去,只留次女在宫侍疾。小周氏名薇,小字女英,秀外慧中,才色比姐姐更佳。李煜感到十分倾慕。 

    李煜曾在群花之中建起瑶光殿的画堂,罩以红罗,装饰着玳瑁象牙,雕镂得极其华丽,榻上铺着鸳绮鹤绫,锦簇珠光,生辉焕彩。一日午后小周薇偶然进入画堂,见堂内地方虽小,却收拾得花团锦簇,下设珊瑚床,上悬碧纱帐,锦衾高叠,绣褥重茵,不由感到好奇。此时正是午后,小周薇感到困倦,便睡倒在了珊瑚床上。谁知此时李煜也来到画堂,见小周薇身着睡衣躺在绣榻上,睡衣薄于蝉翼,那挺拔的玉乳双峰若隐若现,那醉人的曲线随着淑女均匀的呼吸慢慢起伏,那浓密、乌黑的秀发散铺在锦床上,睡美人发出均匀的呼吸声,少女特有的体香一缕缕地传来。任是他李后主曾历阅风月无数,都不曾见过如此可惊为天人的睡美人睡相。当下后主不由得如痴如醉血脉贲张,便不由得近前拉起她的纤纤小手。小周薇惊醒后,见是李煜,不觉红潮晕颊,惊惶失措,但又无处藏身,只得含羞说道:“陛下请放尊重些。倘被姊姊知道,妾之颜面何存。”李煜笑道:“自古风流帝王,哪一个不惜玉怜香呢?”

    小周薇生得玉貌花容,慧质兰心,常常对镜自怜,深恐自己具有这般才貌,将来落于俗人之手。又见姐姐嫁得李煜,册立为后,做了南唐的国母,享不了的欢娱快乐,心里本来羡慕;现在见李煜看中了自己,软语温存,愿效鸾凤,芳心早已许可,却又不得不做出娇羞的样子,故意推却。一经李煜再三央告,也就半推半就顺从了李煜。李煜是个风流天子,觉得小周薇这样的美貌佳人,与自己有了私情,心中非凡得意,少不得又要借诗抒情了,便填了《菩萨蛮》词一阕,把自己和小周薇的私情,尽情描写出来。其词写道:“花明月暗飞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划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画堂南畔见,一晌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郎恣意怜!”

    这阕词填得十分香艳,早被那些宫女传唱去了。李煜和小周氏的暧昧事情,一时朝野传为风流佳话。幸亏大周后病卧在床,不知道这事。李煜偏生还不肯谨慎,每天和小周氏在红罗小亭里歌唱酣饮,李煜亲执檀板,小周氏宛转歌喉,明月风清,良辰美景对佳人,便是天上神仙,也不过如此。那李煜见小周氏饮了几杯酒,略带微醺,柳腰一搦,玉肩双削,樱唇微启,香气扑人,不禁趁着酒兴,以香口为题,又填《一斛珠》词道:“晚妆初过。沉檀轻注些儿个,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罗袖残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洗,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绒,笑向檀郎唾。”李煜这一阕《一斛珠》的词更把自己和小周氏饮酒歌唱,及平日间的情趣一齐描写出来。

    李煜只在红罗亭内日夕取乐,早把众妃嫔抛在九霄云外。那些妃嫔经了李煜这样的冷落,未免心怀怨意,恰巧李煜填了这两阕词,把所有的私情,都真实描写出来。就有妃嫔借着探问周后疾病的名目,来到中宫,把两阕词作为证据,将李煜与小周氏的私情,一齐告知周后。

    当正在病中得大周后得知李煜与妹妹的私情后,心中一时气恼,顿时病势加重起来。一日她从喉中吐出一口鲜血,立刻昏晕过去。过了半晌才悠悠醒转,长叹一声。大周后经此一气,疾病愈加重,不上数日,竟自撒手尘寰。李煜见大周后亡故,传旨从厚殡殓,附葬山陵,谥为昭惠皇后。

    开宝二年,南唐立国以来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举行了在位君主娶后的典礼。在经过了整整四年的等待之后,小周氏终于成为正式的国后,史称小周后。这一年她十九岁,正是她的姐姐当年嫁给李煜时的年纪。

    小周后爱绿色,所服的衣装,均为青碧,艳妆高髻,身服青碧色的衣服,群裾飘扬,逸韵风生,妃嫔宫女见小周后身穿青碧之裳,飘飘然有出尘之气质,便都效仿小周后,争穿碧色衣裳。宫女们又嫌外间所染的碧色不纯正,便亲自动手染绢帛。有一个宫女,染成了一匹绢,晒在苑内,夜间忘了收取,被露水所沾湿。第二天一看,颜色却分外鲜明。李煜与小周后见了,都觉得好。此后妃嫔宫女,都以露水染碧为衣,号为“天水碧”。

    李煜与小周后寸步不离,视六宫粉黛如尘土。小周后不但相貌生得美丽,并且博览群书,擅长音律,较之已故的大周后更为精妙。她好焚香,自出巧思制造焚香的器具。每天垂帘焚香,满殿氤氲的芬芳。小周后坐于其中,如在云雾里面,望去如神仙一般。但在安寝时,帐中不能焚香,恐怕失火,所以用鹅梨蒸沉香,置于帐中,香气散发出来,其味沁人肺腑,令人心醉。沉香遇热气,其香方始发出来,现在用鹅梨蒸过,置于帐中,沾着人的汗气,所生之香,便变成一股甜香。小周后便把这种香气叫做“帐中香”。

    李煜将茶油花子制成花饼,大小形状各异,令宫女们淡妆素服,缕金于面,用花饼施于额上,名为“北苑妆”。南唐宫人,自李煜创了“北苑妆”以后,一个个都洗去铅华,穿上缟衣素裳,鬓列金饰,额施花饼,行走起来,衣袂飘扬,远远望去,好似广寒仙子一般,别具风韵。

    李煜与小周后日夕研究,将茶乳做片,制出各种香茗,烹煮起来,清芬扑鼻。李煜将外夷所出产的芳香食品,通统汇集起来,或烹为肴馔,或制成饼饵,或煎做羹汤,多至九十二种,皆是芬芳袭人,入口清香。李煜对于每种肴馔,亲自题名,刊入食谱。命御厨师将新制食品配合齐全,备下盛筵,召宗室大臣入宫赴筵,名叫“内香筵”。李煜在夜间不点蜡烛,宫殿都悬挂着夜明珠,到了晚上,夜明珠放出的光如同白昼。

    李煜只图歌舞酣宴,却不知宋太祖赵匡胤已出兵平了南汉,正调将遣兵,训练水师,预备荡平江南。李煜听说南汉灭亡的消息,大为震惊,便上表宋廷,愿去国号,改为南唐国主。宋太祖命李煜入朝。李煜推说有疾,不肯入朝。宋太祖便借口说李煜违逆,心怀异志,命曹彬领兵十万,即日南下攻取南唐。

    南唐的边将毫无防备,皆弃城遁去。宋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李煜在宫内召集僧道,诵经烧香,祷告神灵保佑,亲自写疏祀告皇天,立愿宋师退后造佛像若干,自称莲峰居士,敬告上苍,速退宋师。最后李煜没法可施,只得命徐铉驰赴汴京,面见宋太祖,哀求罢兵。徐铉说尽千般好话,宋太祖无奈,只好调侃道:“卧榻之旁,岂能任他人酣睡。”李煜知道已是山穷水尽,只得率领臣僚,到军前投降。宋太祖开宝九年,即公元976年正月,曹彬将李煜等一行人被押至汴梁,李煜白衣纱帽待罪明德楼下。宋以他屡召不降,又起兵抗拒,封之为违命侯。小周后随后主入朝,封郑国夫人。后宋太祖驾崩,赵光义即位,是为宋太祖。宋太祖垂涎小周后的花容月貌,将她强行占有,“例随命小周后入宫。每一入辄数日而出,必大泣驾后主,声闻于外,多宛转避之。” 这使李煜破碎的心灵再次受到这奇耻大辱的重创。后来元代文人冯海粟学士写诗曰:“江南剩有李花开,也被君王强折来。”

    公元978年,也就是太平兴国三年的七夕。这一年是李煜四十二岁的生日。经历了大喜大悲的李煜,羞愧,恼怒,痛恨,后悔,各种情感交织着在胸中骤然涌起,不禁挥笔写下了脍炙人口、被后人称之绝命词的传世之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搁笔之后,李煜和小周后饮酒唱和,婉转、悲怆的琴乐唱和之音,传出紧锁的小院。心胸狭隘的赵光义闻之勃然大怒,当晚便赐下毒药,毒死了李煜。李煜死了,小周后悲痛欲绝,遂自缢殉情身亡。小周后香消玉殒之时,年仅二十九岁,恰巧与她的姐姐大周后病逝之时同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