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空的思念五线谱:吴越春秋与苏州之三:子胥筑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8:51:14

[主题] 吴越春秋与苏州之三:子胥筑城

[主讲] 曹林娣教授

[时间] 2008年5月10日

[正文内容] [文档下载]

  阖闾大城始建于公元前514年,时值春秋末期,雄心勃勃的吴王阖闾刚刚登基,他是苏州历史上空前绝后的一代雄主,《吴越春秋》载他登基之始,即“任贤使能,施恩行惠,以仁义闻于诸侯”,并且,“举伍子胥为行人,以客礼事之,而与谋国政”。 
  《吴越春秋》:
  “阖闾曰:‘吾国僻逺,顾在东南之地,险阻润湿,又有江海之害,君无守御,民无所依,仓库不设,田畴不垦,为之奈何?’
  子胥良久对曰:‘臣闻治国之道,安君理民,是其上者。’阖闾曰:‘安君治民,其术奈何?’
  子胥曰:‘凡欲安君治民,兴霸成王,从近制逺者,必先立城郭、设守备、实仓廪、治兵库,斯则其术也。’阖闾曰:‘善!夫筑城郭,立仓库,因地制宜,岂有天气之数以威邻国者乎?’子胥曰:‘有。’阖闾曰:‘寡人委计于子。’
  子胥乃使相土尝水,象天法地,造筑大城。”
  这就是阖闾和子胥关于修筑城市的最详细的记载。目的很清楚:要使国君安定、民众有秩序、成就霸王之业,让远近之国都服从,首先就得修筑外廓内城,加强守备,充实粮仓,整治好军用仓库,这才是成就霸业的手段。筑城郭主要遵循的是因地制宜和利用自然界的元气、气数对邻国产生威慑作用。伍子胥成为总设计师。
  一、阖闾大城城址之争
  子胥所筑的阖闾大城城址在哪里?近年来,随着一些地方的考古发现,有些人对苏州前身为阖闾大城提出了质疑,主要有无锡说和苏州灵岩山侧两说。 
  [1]、胡埭阖闾城遗址
  位于无锡市胡埭镇阖闾村和常州市雪堰镇城里村之间。东西长约1300米,南北宽约800米,城中有城墙相隔,分为东、西两个方形城垣。东城位于无锡境内,西城大部分位于常州境内。东城较小,现尚存东内城墙、外城墙和南城墙,保存较好的城墙墙基宽20米,残高2-3米,另外东城门内保存较好;西城较大,现尚存南城墙。城外原有护城河,南、西、北三面保存较好,总长约4000米。  阖闾城城内曾出土过春秋战国时期的方格纹、回纹、菱形填线纹硬陶器以及原始青瓷器等,东城闾江口曾发现近两亩地的水城门遗迹。阖闾城东南部有一台形遗址,传为“兵器库”遗址,东北的胥山据传是伍子胥的屯兵处。整个城址依山傍湖、地势险要,是扼守太湖北部的重要城址。
  据此,有研究者认为伍子胥所筑阖闾都城。
  [2]、苏州春秋古城址群
  苏州以木渎为中心的山间盆地及其周围发现了春秋古城址群。该城址群是长江下游地区继良渚文化之后,第二次文化发展高峰期―――吴文化的典型遗存。该城址群呈网络状布局,是一处不可多得的具有聚落考古意义的中心遗址群,且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因地制宜、因势而筑,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据此,有研究者主张伍子胥所筑阖闾都城在灵岩山侧,进而认为现在的苏州古城建于汉朝。
  [3] 阖闾大城城址就在苏州市
  重大的考古发现固然可以刷新传统观点,但必须是在全面勘测、大规模进行考古挖掘之后,找到了足够的依据,我以为,时至今日,还没有可以动摇阖闾大城城址就在苏州市的证据。对此,中国博物馆学会会员、原苏州博物馆馆长张英霖、周国荣教授都作了有力的论证,本人支持他们的观点:
  《吴地记》载:“其后至寿梦,始别筑城,为宫室于平门西北二里。”
  《吴地记》“都亭桥,寿梦于此置都驿,招四方贤客。基址见存。”
  寿梦曾置都驿招待四方贤客,今苏州东中市犹有都亭桥,即其旧址。
  寿梦为了“盛夏乘驾纳凉”的需要,“凿湖为池,置苑为囿,故今有苑桥之名”,即“夏驾湖”,是在一片盛产菱藕芡茨的湖荡上开凿而成,位置在“吴县西城下吴趋坊西”(明王鏊《姑苏志》),长洲县前东南(范成大《吴郡志》)。
  有诸樊始徙吴的记载,所筑小城为“吴子城”。
  《吴地记》载,苏州在隋开皇九年,改郡邑至横山东,新立城郭。唐武德七年移新州,复旧址,前后40余年,今其地有新郭镇。  《吴郡图经续记》:
  “隋既平陈,江南未服,聚众盗贼,隋文帝以杨素为行军总管讨之,追击至苏州,移郡邑于横山下,盖欲空其旧城耳。此新郭者当时之遗址也。或曰越王城亦在焉。”
  如果说,《吴地记》是唐末人所写,记载不可靠,《越绝书》和《吴越春秋》都成书于东汉初,也是最早记载苏州城市建筑的书,两书记载的内容都依据先秦典籍和传说。
  《越绝外传记吴地传》第三有许多带有城市性质的记载:
  阖庐之时,大霸,筑吴越城。城中有小城二。
  吴大城,周四十七里二百一十步二尺。陆门八,其二有楼。水门八。南面十里四十二步五尺,西面七里百一十二步三尺,北面八里二百二十六步三尺,东面十一里七十九步一尺。阖庐所造也。吴郭周六十八里六十步。 
  吴小城,周十二里。其下广二丈七尺,高四丈七尺。门三,皆有楼,其二增水门二,其一有楼,一增柴路。 
  伍子胥城,周九里二百七十步。 
  小城东西从武里,面从小城北。
  居东城者,阖庐所游城也,去县二十里。
  余杭城者,襄王时神女所葬也。
  巫门外麋湖西城,越宋王城也。
  麋湖城者,阖庐所置麋也,去县五十里。 
  欐溪城者,阖庐所置船宫也,阖庐所造。 
  巫欐城者,阖庐所置诸侯远客离城也,去县十五里。
  马安溪上干城者,越干王之城也,去县七十里。
  摇城者,吴王子居焉,后越摇王居之。
  石城者,吴王阖庐所置美人离城也,去县七十里。
  娄北武城,阖庐所以候外越也,去县三十里。今为乡也。  齐乡,周十里二百一十步,其城六里三十步,墙高丈二尺,百七十步,竹格门三,其二有屋。
  《越绝书》和《吴越春秋》明确记载阖闾冢,在阊门外的虎丘。
  事实上,春秋时期吴国都城四周曾先后建有大批不同类型的“城”,史料有明确记载的就有近20座,仅称为阖闾城的就有无锡、上海、湖北省阳新县等。

  二、苏州城址选择
  建造都城,首要之事便是选址。按照《管子·相地》,都城选址宜在土地肥沃,水源丰富的地方,背山、平原、不旱不涝,有了这些优越条件,即可因地制宜,相机规划城郭。
  苏州古城的总设计师伍子胥,选择了一块风水宝地作为城址:
  自然界中空气的流动形成“风”,大自然中的山谷溪涧、河流、湖泊、海洋都是“水”。“风水”就是要讲究“山抱水围”、“依山傍水”,山体是大地的骨架,水是万物生机之源泉,能够藏风聚气,就是好“风水”,有利于人们居住的好环境。伍子胥筑城首先是“相土尝水”。
  1、群山怀抱
  相土犹如今天的水文地质勘察,包含了选择地形、地质水文、日照、风向、气候、植被、生态、景观等一系列自然地理环境因素。
  土壤中含有元素锌 、钼、硒、氟等。在光合作用下放射到空气中,直接影响人的健康。相地时要看阴阳,也要用手研磨,用嘴嚼尝泥土,甚至挖土井察看深层的土质、水质,俯身贴耳聆听地下水的流向及声音等。
  苏州相城,相传伍子胥初筑城时,先于此相地垒土为城,下湿乃止,其地因此为名。
  苏州城外群山起伏:城西北角有虎丘,阳山,北亘虞山,西南列峙的群峰,有穹隆山、支硎山、狮子山、天平山、灵岩山、上方山、邓尉山、横山、天池山等;太湖中有东西洞庭山等七十二峰。群山犹如罗列的星辰和护卫的城垣。
  2、湖荡四围
  尝水,土质决定水质,从水的颜色判断水的质量,水白而甘,水黄而糗,水黑而苦。风水经典《博山篇》主张认气尝水,其色碧,其味甘,其气香,主上贵;其色白,其味清,其气温,主中贵,不足论。
  苏州东枕大海(当时离海很近,吴淞江下游两岸居民多以捕鱼为生,直到隋唐时期,今上海市区的所在地叫“华亭海”),北近长江,南临太湖下游,处于水网地区。
  太湖是中国五大湖泊之一。太湖于东北流出的水都经过苏州,分别由至和塘(娄江)以达浏河;由阳澄湖达七里塘;由元和塘达白茆塘等总归长江,后入东海。
  3、平夷如掌
  中国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苏州位在东南最低处,是山冈至平原的过度地带、地势较高“平夷如掌”的地方。这里水虽多,但“惟水是至此渐平故曰平江”,众流到此水势缓慢。
  苏州基址处于山环水抱的中央,阴阳融合,构成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水势缓慢,便于航行。
  苏州土地平缓,而具有一定的坡度,背山面水的基址,不受旱涝威胁,林木茂盛,五谷丰登,生机勃勃。

  三、苏州古城格局
  1、三重城廓
  苏州筑有三重城垣:
  廓城-43千米;
  城垣内外有护城河,卫城若环。
  《礼记·礼运》:“城者,所以自守者也。”“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明确了王城防御为主的功能。
  苏州古城有大小城,对于它们的长宽记载各异,记载大城之周长:
  《吴越春秋》:
  “大城,周回四十七里。”
  《越绝书》:  “周四十七里二百一十步二尺。”
  《吴地记》:
  “周四十五里,三十步。”
  《太平寰宇记》卷九一:
  “周回三十里。”
  《越绝书》详细记载了四周的长度:
  南垣长十里四十二步五尺;北垣长八里二百二十六步三尺;东垣长十一里七十九步一尺;西垣长七里百一十二步三尺。
  古制,一里合三百步,一步合六尺计,则周长三十七里一百六十一步。据《周礼·考工记》载,王城营建之规定原则上是“方九里”,即周长36里。故大城周长37里不算逾制。(说参姬郁逸著:《春秋时期姑苏城营建制度初探》,见江苏省吴文化研究会编:《吴文化研究论文集》,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4页。)
  2、子城居中
  子城周长各书记载各异:
  《吴越春秋》:
  “筑小城,周十里,陵门三。”
  《越绝书》:
  “吴小城,周十二里,其下广二丈七尺。”
  《吴地记》:
  “小城八里六百六十步。”
  子城就是吴王宫城,按《周礼》:“九里之城,三里之宫。”(《尚书大传·多士》)则周长三十六里的王城垣,宫城垣周长应该为十二里,则可以判断出《吴越春秋》“周十里”“十”下脱“二”字。
  今实测苏州城周长为15.1公里。面积为14.2平方公里。  周长6千米的子城,初为吴国王宫所在地,也称皇城、宫城。为城市的中心。范围子城旧址东至公园路,西抵锦帆路,南临十梓街,北傍干将路,位于古城中轴线上。中间面积0.43平方公里。
  陵门三,指吴都宫城南面的三座宫门,按照古制,天子、诸侯、之宫有皋门、雉门(应门)、路门。门上皆有楼。皋门是整个宫廷区的正南门,应门为宫城区的正南门,路门为寝宫区的正南门。
  宋刻《平江图》碑上可以看到:当时的“吴子城”呈长方形,四周环以不高的城墙,在南、西、北方向开有三扇城门,唯独东面没有,这正符合《吴越春秋》所说“不开东面者,欲以絶越明也”。
  小城内除有官衙、府库外,还有教场和花园,最为醒目的是北门上的齐云楼。
  子城亦有城垣和护城河,四周环水,东叶家弄(一说公园路)和西锦帆路,南十梓街,北至今干将路,原先均为河道,十梓街南侧的地下,至今仍有埠岸可寻。这一圈水系便是子城的护城河。
  吴王当年载楼船箫鼓,带宫女们在护城河锦帆以游,那时,两岸载植花柳,称“锦帆泾”,今已经夷为平地,名“锦帆路”。
  子城自秦汉之后一直为郡守府,是整个江东地区的行政中心。
  明代才以子城后的玄妙观为中心,按照“郡城中央宜镇杰阁,以壮形势”,在三清殿后新建南三层重檐高约37﹒38米的弥罗宝阁,成为古城新的空间构图中心。
  3、水陆八城门
  唐代《吴地记》说,阖闾城有八座水陆城门,“西阊、胥二门;南盘、蛇二门;东娄、匠二门;北齐、平二门”。
  既能从陆门走车,又能从水门行船。
  八城门皆符合阖闾所说的“因地制宜”,“天气之数以威邻国”这样的要求:
  “立陆门八,以象天之八风;水门八,以法地之八卦”。
  八座陆城门,取象天上吹来的八方之风;
  八座水城门,取法地的八卦。  透露了阖闾时代诸侯纷争的政治形势和修筑王城的军事目的。
  [一]、西阊门、胥门
  ①春秋时吴在南方的劲敌楚位于吴之西北,“立阊门者,以象天门,通阊阖风也”;“阖闾欲西破楚,楚在西北,故立阊门以通天气,因复名之破楚门。”
  阊阖是传说中的天门,立阊门象征天门,以克制西边的楚国,故阊门又称“破楚门”。 
  这里“天门”源于“紫宫星象图”,是“象天”一例。为了接通阊阖之气,阊门建成楼阁状,高大巍峨。晋有诗道: 
  陆机 《乐府诗》:“阊门势嵯峨,飞阁跨通波。”
  无论什么时候,阊门的地位似乎总是高人一等的。按高泳源先生的说法,是因为苏州长期以来僻处东南一隅,与西边的联系远比与东面紧密,所以地处西偏北的阊门发挥了重要作用,以至于晋代以前就在阊门的护城河上建起了虹形飞阁。(高泳源《古代苏州城市布局的历史发展》《中华文史论丛》 1985年第3期)
  阊门内城门临阊门大街(今西中市),上有城楼,类似盘门城楼。外城门靠吊桥,瓮城为长方形,瓮城内另有套城,还有南、北两个童梓门。
  ② 胥门,又名姑胥门,作东西向,因遥对姑胥山(即姑苏山)得名。
  据《尚书》,帮助大禹治水的高级助手名叫胥,洪水平定后被尊称为“水平王”。汉王符《潜夫论》:“盖胥者,舜臣名,佐禹治水有功,封于吴者也。”太湖中有胥王庙。” 自后这一地区就称姑胥或姑苏(“姑”的发音为辅音G,这是当地土语的发声词,无意义),古代吴、楚“胥”“苏”同音。姑苏山又名姑胥山,东山莫厘峰旧称胥毋山(见王鏊《姑苏志》),其得名都与他有关。《潜夫论》说“范蠡收债于故(姑)胥”,也即指此地。
  《苏州府志》云:“胥门,西门也,在阊门南,一曰姑胥门。”原有“姑胥拥翠”题额。
有的说,此门因“伍子胥宅在其傍”得名;或说,城门上悬挂过伍子胥的头颅。阖闾大城的八座城门,都是伍子胥命名,伍子胥不可能为自己树碑立传。
  门外本有九曲路,是阖闾为了去姑胥台望太湖而造的。  那时,介胄随护,嫔娥簇拥,发于胥门,经“九曲路”,幸临忘返。
  现存的古胥门,其年代可能是张士诚所修筑,是苏州市除水陆盘门之外仅存的古城门。城高7.2米,胥门门洞由三道砖砌拱券组成,第二道与第一、三道垂直相交砌筑,结构与盘门陆门内门相同。洞高4.14米,最宽处3.25米,深11.45米。门洞两翼残存的城墙约65米,门砖面刻有灵芝、如意、八卦组成的花边,甚为古朴。
  [二]、南盘、蛇二门
  越国与吴国左边接壤,地域、文化诸方面颇为相近,却世代为仇,所以吴城南面的“盘、蛇”二门,用的是十二生肖的方位:
  ①盘门位于城西南,吴的主位(东偏南)处于龙位,其方向在辰,以龙克蛇,龙以盘为稳,表示吴国定能征服越国。相传当时城门上曾刻置一条九曲蟠龙,面朝越国,以镇慑越国。
  也有人说“水陆相半,沿回屈曲,故名盘门”。清题名“龙蟠水陆”。
  盘门是苏州古城唯一保存完整的水陆城门, 也是我国现存的最典型的水陆城门。包括两道陆门和两道水闸门,在两道陆门间有一道城闉,称瓮城。可藏卒数百,以备突然出击之用。水陆城门均设有巨大的闸门,古代用盘车提升或关闭,可控制往来行人与船只,便于设防守城。
  从城垣北侧石板坡道登上城墙,可以看到整个陆门、水门套城的布置和结构全貌。城墙上的雉堞、垛口、射孔、炮洞、闸口、绞关石、天井(防火设施)均历历在目。
  出水城,迎面便是古老的水关桥,从水关桥洞中穿出,便进入了宽阔的大运河。此处形势险要,水流湍急,是大运河绕过苏城西南角的一个急湾。北面城墙高耸,下临深渊,为古代舟师出没之所。
  “中吴锁钥”四个字概括了盘门独特的战略位置。
  盘门与两端的城墙建筑界自来便有“北看长城,南看盘门”之誉。于是,也就有了“古城苏州看盘门”之说。
  ② 越方位(东南)处“巳”位,即蛇位。
  立蛇门者,以象地户也”。  “欲东并大越,越在东南,故立蛇门以制敌国。吴在辰,其位龙也,故小城南门上反羽(宇)为两鲵鱙,以象龙角;越在巳地,其位蛇也,故南大门上有木蛇,北向首内,示越属于吴也。”
   [三]、东娄、匠二门
  ①娄门,因附近有一条娄江通过而得名。
  ② 匠门,因各种工匠聚居于此而取名,又名干将门,铸剑名师干将曾在此门外设坊铸剑,至今尚有匠门塘(当时的冶铸工场,苏州大学北校区附近)、欧冶子庙和干将墓等古迹可寻。一说“匠”为干将的变声。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
  干铸作名剑二枚。干将者,吴人也,与欧冶子同师,俱能为剑。越前来献三枚,阖闾得而寳之,以故使剑匠作为二枚,一曰干将 ,二曰莫耶。莫耶,干将之妻也。
  干将作剑,采五山之鐡精、六合之金英,候天、伺地,阴阳同光,百神临观,天气下降,而金鐡之精不销沦流。于是干将不知其由。
  莫耶曰:‘子以善为剑闻于王,使子作剑,三月不成,其有意乎?’
  干将曰:‘吾不知其理也。’
  莫耶曰:‘夫神物之化,须人而成。今夫子作剑,得无得其人而后成乎?’
  干将曰:‘昔吾师作冶,金鐡之颖不销,夫妻俱入冶炉中,然后成物。至今后世,卽山作冶,麻绖葌服,然后敢铸金于山。今吾作剑不变化者,其若斯耶?’莫耶曰:‘先师知烁身以成物,吾何难哉?’
  于是干将妻乃断发剪爪,投于炉中。使童女童男三百人鼓槖装炭,金铁乃濡,遂以成剑。阳曰干将,阴曰莫耶,阳作龟文,阴作漫理。干将匿其阳,出其阴而献之。
  关于干将妻乃断发剪爪,投于炉中,仿效先师的“烁身以成物”,实际上这一种可能较之人狗、人牺还要古老的习俗。
  古代落后的部落认为,人体局部如剪须发、指爪,和整个身体是个整体,即使是足迹影子,虽不是身体的组成部分.但也是身体留下的痕迹,也同样象征着人的整体。  莫耶的断发剪爪投炉,与献身为牺牲意义相等。《史记·蒙恬列传》也记载:周成王尚在襁褓之中,周公旦执政,成王患重病,周公旦剪爪沉河以祷告。
  夏商之际,曾多年大旱.传说商汤也是“剪发脚爪”以象牺牲,可以看出莫耶的断发剪爪正是原始信仰的表现。
  人殉说见《吴地记》
  “匠门,又名干将门。东南水陆二路,今陆路废。出海道通大莱沿松江下沪渎,阖闾使干将于此铸剑,材五山之精,合五金之英,使童女三百人祭炉神,鼓橐装炭,金银不销,铁汁不下。其妻莫邪曰:“铁汁不下,宁有计?”
  干将曰:“先师欧冶铸剑之颖不销,亲铄耳,以然成物吾何难哉!可女人聘炉神,当得之。”莫耶闻语,投入炉中,铁汁出,遂成二剑。雄号干将,作龟文;雌号莫耶,鳗文。余铸得三千,并号作龟文剑。干将进雄剑于吴王,而藏雌剑。时时悲鸣,忆其雄也。”
  冶炼时有三百人“鼓囊装炭”,看来武器制造产业是吴国除了农耕经济以外的著名产业。
  八十年代虎丘出土了一柄剑,式样奇特,横断面呈弧形,中间坟起像一叶小舟,经专家考证,此剑乃干将所铸“雌雄剑”之一(朱红《寻找苏州》)
  从中国兵器发展史的角度来考察,剑的发生效晚,春秋中叶以后才逐渐兴盛,战国时期极盛,此后又不占主要地位了。
  剑是步兵作战的主要兵器,春秋时期虽然仍以车战为主,但步兵作战已很重要。吴寿梦时,申公巫臣为晋使吴,重新“教之车乘,故之战陈.教之叛楚。”(左传》成公七年)。吴国步兵作战的传统已经很久,著名的铸剑匠师自然受到特别的尊重。吴国国都特辟匠门以作纪念,这是历史所罕见。
  铸剑神话和传说的盛行于此时,并将剑人格化了。
  证以出土物,所铸剑都是青铜铸造,未见铁制品。
  吴国武器还有一种似刀,又非剑非刀的兵器吴钩,名扬天下。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  阖闾既宝莫耶,复命于国中作金钩,令曰:‘能为善钩者,赏之百金。’吴作钩者甚众,而有人贪王之重赏也,杀其二子,以血舋金,遂成二钩,献于阖闾。诣宫门而求赏。王曰:‘为钩者众,而子独求赏,何以异于众夫子之钩乎?’作钩者曰:‘吾之作钩也,贪而杀二子,舋成二钩。’王乃举众钩以示之:‘何者是也?王钩甚多,形体相类,不知其所在。于是钩师向钩而哭,呼二子之名曰:‘吴鸿、扈稽!我在于此。王不知汝之神也。’声絶于口,两钩俱飞,着父之胷。吴王大惊,曰:‘嗟乎!寡人诚负于子。’乃赏百金,遂服而不离身。
  [四]、北平门、齐门二门
  ① 吴国北面还有一个敌国是齐国,所以在城北设齐门,涵义是征服齐国。后在旁边设平门,表示平定齐国的决心。
  公元前505年,伍子胥率兵从平门挥师北上,终于打败齐国,凯旋时即是从平门入城的。
  平门,也有平定齐国之意,一说伍子胥打败了齐国,班师回朝,大军从此门而入,故称平门。
  ②齐门,面对北方的齐国,意指要制服齐国。《吴越春秋》:
  复谋伐齐,齐子使女为质于吴。吴王因为太子波聘齐女(齐景公女孟子所谓涕出而女于吴即此也),女少思齐,日夜号泣,因乃为病阖闾乃起北门名曰望齐门,令女往游其上,女思不止,病日益甚,乃至殂落。女曰:“令死者有知,必葬我于虞山之巅以望齐国。”阖闾伤之,正如其言乃葬虞山之巅,是时太子亦病而死。
  齐景公慑于吴威,把女儿配给吴太子波,太子波又称终累,为阖闾长子,《左传》谓其败楚舟师,为吴楚之战赢得决定性胜利,可见他是一员英勇善战的猛将。齐女思乡,吴王便在齐门上造了九层飞阁,让齐女登阁望乡,所以又名“望齐门”。
  《寰宇记》常熟虞山有“齐女冡”,亦称齐女墓。 
  据考证齐女墓在虞山辛峰亭下边。
  [葑门,不在八门之数,系越伐吴时所开,又名示浦门、封门等,阖闾城无东门,《吴地记》曰:“不开东门者,为越绝之故也。”亦见《史记·伍子胥传》“吴东门解”。]
  苏州都以单字名城门,延用至今,南宋洪迈《容斋随笔》中赞赏道:“郡县及城门名,用一字者为雅驯近古。今独姑苏曰吴郡、吴县,有盘门、阊门、葑门、娄门、齐门,他皆不然。” 
  苏州八城门,分布大体均衡,体现了中华城市礼制建筑文化的审美特征。
  与环形放射形的欧洲城市不同。欧洲文化渊源于古希腊。希腊神话中的名城特洛伊以希萨尔雷克山丘为起点,作圆形扩散。
  其后,雅典以卫城为核心,也采用了环形放射格局。
  罗马城以七个山丘为基础发展起来,干道由中心向四面八方放射。16世纪的莫斯科、17世纪的彼得堡、中世纪的巴黎、德国的吕贝克、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城市,无不采取由中心向外辐射的干道格局(周积明等:《中国古都》,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4页。)
  4、城壕——护城河
  相关专家指出:“苏州水城历久而不变者,河道所环故也。”
  苏州古城有内外两条国内所有古城中最宽阔的护城河。
  苏州外城河全长17.48公里,而且最为宽阔,大部分河段宽达100米至150米,窄处也有30多米,卫环如带。它除了起阻挡、防御作用外,还有停泊水军战船护城的功能,靠城墙的一侧还要开挖藏船坞,设置造船坊。
  护城河的东西南北,都有江河向周边辐射,形成了四通八达的航运干线,通太湖,接运河,连长江,达东海。
  围城如带的护城河,“使水不入于城,是则虽有大水不能为苏州之患也”。
  苏州城址进可以攻,退可以守,位置优越:
  城郊至太湖的群山如同心圆似的形成三道防御圈,城周重湖环抱:分布有以太湖为首的十多个大湖泊。出城举足皆水,外人东西莫辨。
  出击作战,水路有三条要道,可北上中原,西向楚国,南达越国。
  当时,太湖往西荆溪东西横贯,芜湖朝东湖荡河港错列,唯今江苏高淳县的东坝镇至下坝镇一带,横亘着长约五公里的冈阜,阻隔着东西之间的水道沟通。
  周敬王六年(前514年)阖闾伐楚,采纳伍子胥的计谋,在荆溪上游开河,凿通东坝一带的冈阜,形成一条连接东西水道的人工运河,以利军运。“自是,河流相通,东南连两浙,西入大江,舟行无阻矣。”
  对照今地图,可见太湖流域西南与青弋江、水阳江流域为邻,两流域本不相通,胥溪河发开凿沟通了两个领域。后世为纪念伍子胥的功绩,遂命名为“胥溪”。(黄锡之《吴地水利》94年9月,南京大学出版社)
  胥溪起自胥门,入太湖(即我们称的胥江,胥江至太湖的入口处名为胥口。),胥江从苏州往西,经宜兴、溧阳、高淳,在安徽南部的芜湖注入长江,全长约225公里。
  公元前506年(鲁定公四年),吴国六万水军在阖闾亲自指挥下,悄悄西进,十一天行军350公里,突然出现在楚军面前,五战五捷,楚都郢被攻破,楚昭王外逃,伍子胥则对楚平王掘墓鞭尸,以报满门抄斩之恨。
  当时,京杭大运河还未贯通,胥江对苏州城来说,引来了源源不绝的太湖活水,并通过东、西、南、北八道水城门,流入城内纵横有序的九十公里(现在尚存35公里)的水巷里,供全城百姓饮用和交通。
  可以说,胥江是水城苏州的第一河。即使后来江南运河连接贯通之后,胥江也是运河充沛水量的主渠道。太湖发洪水,可以通过胥江,迅速排掉。农田需要用水可以从胥江里取水灌溉。
  胥溪是否为子胥力主所开,学术界现尚有争议。
  5、方位——面朝东南
  苏州大城和子城都是南偏7度54分,建筑物都和城墙平行,面朝东南。子城虽居古城之中,但偏于大城东南方,甚至连子城的正门(南大门)也偏东。
  中国传统以东南方向为上首,苏州常年和夏季的主导风向均为东南风,建筑物按这样方向排列,可以利用气候自然条件,产生冬暖夏凉效果。
  四、苏州古城格局的文化象征
  1、象天法地  东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载子胥修筑设计中,有意识地“象天法地”造筑大城。将城的结构、位置座向与天象相呼应配合。符合儒家“礼”所依据的”天地之序”,即将天上的星宿与地上的列国想对应,称为“分野”,《史记·天官书》:“天则有列宿,地则有州域”。
  苏州陆门八,以象天八风,水门八,以象地之八卦。如《史记·律书》中说:“阊阖风居西方。”吴王城西建阊门以象天门,引入阊风以通天上。“天门”源于“紫宫星象图”,是“象天”一例。
  天帝所居的中垣紫微,有十五星,它们分左右两垣象左右卫士一样护卫着紫微宫:
  左垣由少丞、少卫、上卫、少弼、上弼、少宰、上宰、左枢等星组成;
  右垣由上丞、少卫、上卫、少辅、上辅、少尉、右枢等星组成,而左右两垣之间是天门阊阖。
  “阊阖门”的设置,就说明王城的营建正是以“天宫”为蓝本的,同书明确记载的会稽小城   “拟法于紫宫”(东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足以互证。
  在华夏文明中,天界是一个以帝星为中心,以三垣、四象、二十八宿为烘卫的组织严密、等级森严的空中世界,而环绕于其四周的,则又是一个充满浓郁市井气息的世俗社会。在这一世界里,天帝所居处的紫微垣是最神圣的处所,是整个空中社会的核心。
  这块北天区中有帝之寝宫,近有太子、三公,又有“四辅星”辅政,“后钩”诸星则为后妃宫室,而作为紫微垣防卫屏障的则是左右两班文武。
  东有七宿构成的苍龙,西有七宿组成的白虎,南有七宿组成的朱鸟,北有七宿组成的玄武,号称二十八宿,共同拱卫天庭。内外各星,均有执掌,内则管理国家,外则镇抚四方。备司其命,各安其位,不得超越。
  这个秩序井然、等级森严的空中社会,又同样充满世俗的色彩,天河离宫可供游乐,天街天衢可供市易,天田天应可供耕作与储食。
  显然,这并非自然世界的客观存在,而是现实世界人们的想象与附会。然而在华夏民族的认识中,这个空中社会却有一种至高无上的权威(参王琦珍:《礼与传统文化》江西高校出版社1995年版,第28页)。基于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王都建设也必本于天,以上的天上秩序,就是地下王城的蓝本。  此后“象天设都”成为设计王城的基本指导思想。
  2、龟负仙岛
  相传大禹治水之时,有神龟背上背负着数字浮出水面,龟背上的数字就是后世传说中的《洛书》,也叫“龟图”。那些数字据说就是后来八卦的起源。
  有的学者发现,圆明园暗藏着与天地相合的镇园之宝—— 一只巨大的“隐形龟”。
  其中“龟首”位于圆明园大宫门影壁至“正大光明”殿景观处,“龟尾”在圆明园“水木明瑟”、“澹泊宁静”景观处。龟身圆盖处则由“九州清晏”、“杏花春馆”、“上下无光”等9处景观构成。“龟”的两个前足在“长春仙馆”、“前垂天脱”两处景观;两后足在“曲院风荷”、“万方安和”景观处。“隐形龟”以水为线、以陆地为面,身长1200多米,宽700多米,头向南,尾向北。 
  苏州古城布局呈现“龟”形,以现存宋平江图所示(如左图),城墙所围的城区形状呈“龟”状,被水道分割的城区板块亦颇似龟纹,如果说城市如龟腹,毋宁说是龟背的平面呈示,象征着“龟负仙岛”的造型。是中华先人“龟”崇拜的稀世物证。
  “龟”崇拜源于原始先民的自然崇拜。大龟,又叫大鼇,也称鳌,在中国被列为“四灵”之首。
  “龟”是大自然的缩影。在古人眼里,它的身形兼有天、地、人三者:背隆象天,腹平象地,左睛象日,右睛象月。龟头又象男性的命根,在生殖崇拜的原始社会,更增加了龟的灵性。
  龟有巨大的生命力:它能忍受饥苛,耐缺氧,抗感染,不生病,湖北武昌公园曾收藏一只来自神农架的黄板金龟,全长为1.4米,体重达30多公斤,据专家测算年龄约3200岁,堪称动物界目前已知的“老寿星”。
  所以古人以“龟龄”比喻长寿。汉以“龟龙”比喻人中英杰;古人名号用龟字者,诸如龟蒙、龟堂、龟龄等,均取长寿、智慧之义。
龟的灵性使它成为沟通天人关系的使者,它将人间吉凶预告给人们,称为“龟卜”。殷周时,卜人以灼龟甲为统治者预卜吉凶。  传说伏羲在龟甲的裂纹中发现了八卦,而“八卦是天人之间的通路,龟便是在这通路上来往着的传宣使者。所有人的祈愿由它衔告上天,所有天的豫兆由它昭示下民,一切的吉凶祸福都可前知;龟当然可以成灵而谁也不敢违背了。谁敢违背,那便是凶。”(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第46页) 
  龟还用于祭祀,因而与鼎、宝玉皆为国家重器,汉后“龟钮”作为官印的代称。古代曾以龟壳为货币,所以龟还是财富的象征。如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货币“爰金”即取象于龟。
  在中华古代创始神话中,龟为创始作出过巨大的牺牲和无人可以替代的贡献。《淮南子·览冥训》记载,宇宙大神女娲“鍊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鼇足以立四极……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背上驮着宇宙的柱石。
  龟能负重,古代碑座往往刻作龟形,称作龟趺,也名赑屃,是传说中龟的一种,或说实为龙所生,形状似龟。明杨慎《丹铅总录·龙生九子》:“俗传龙生九子……一曰赑屃,形似龟,好负重,今石碑下龟趺是也。”
  龟背上驮着海中的神山。《列子·汤问》篇载,渤海之东有大壑,其下无底,中有五座仙山,常随潮波上下漂流。天帝恐五山流于西极,失群仙之居,乃使十五巨鳌轮番举首戴之,五山才峙立不动。
  被龟驮着的神山上,有可供人类居住的金玉琉璃之宫阙台观,赏玩的苑囿,那里有晶莹的玉石、纯洁的珍禽异兽,又有食之可以令人长生不死之神芝仙草、醴泉和美味的珠树华食。物质生活富裕华贵,精神生活充实纯洁,而且,这种生活是一种是永恒的享受。
  “龟负仙岛”造型的苏州城市格局,既是悠久历史的稀世物证,是中华自然崇拜的形象“化石”,也是我们与遥远的祖先联系、沟通的渠道。

  五、苏州古城的历史价值
  苏州城市的位置、规模,甚至城门的名称,历经两千五百余年而至今无大改变,在全国独一无二,所以被历史学家称为“苏州城之古为全国第一,尚是春秋物,其次为成都,则战国物”。(顾颉刚:《苏州史志笔记》)。  成都的城市格局依然保持着原有风貌,从城市建设来看,成都已经成为一座历史记忆模糊的城市。它的原来面貌已经变得无迹可寻,正在变得毫无价值。
  郑州商城距今3500多年,商代后期的都城安阳殷墟以及公元前11世纪周朝的都城丰和镐,建城均比苏州早,但都早已废弃或仅剩遗址。
  宋代石刻《平江图》长2.84米,宽1.46米,厚30厘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石刻城市平面图,刻于1229年((宋理宗绍定二年)),由吕梗、张允迪、张允成三人勒石。它绘制了当时苏州的城市结构和建筑设施。
  碑载苏州城内有桥梁359座,城外有护城河环绕,城内河道纵横交错,其中城内南北向主干河道有6条,东西向河道14条,居民住宅前门面街,后门临河,桥路相连,反映了"小桥流水"和"水乡泽国"的江南特色。另绘有古塔12座,跨街牌楼65座,寺观庙宇50多处等名胜古迹。当时苏州城的位置、规模以及山丘、湖泊、河道、桥梁、街巷和重要建筑物都同现在的状况基本相符合。此碑是研究古代城市建筑的重要实物史料。
  城中心乐桥一带,有谷市、盐仓、丝行、茶场、画绵、银链、杉渎、木柴、草鞋、趿鞋、鸭舍、鹅栏等有名的坊和桥,可以想见当时“遥望家家临水影”、“画桥三百映江城”的水乡美景和坊市繁华的盛况。
  乐桥,在苏州市中心,原名“戮桥”,是“弃市”之处,汉时建有制律的萧何庙。
  世界上的早期城市主要分布在埃及、印度、中国、中美和秘鲁这五个中心地域。公元前5000年左右,美索不达米亚的一些村落已经发展为城镇,其后800年左右,尼罗河地域也出现了城镇,印度河流的城镇大约产生于前2800年左右,
  中国的城市大约与此同时出现或更早。
  欧洲的城市源于地中海岛屿区,大约在前2000年左右才初露端倪,而西非的城市可能只有2000年左右的历史。
   早期的城市都较小,有的只是大城堡。
  埃及古城卡宏,城墙长仅380米,宽260米;巴比伦城很大,但已经不存;  雅典城规模至今犹存,但它是在公元383年马其顿帝国建立后,重新建造起来的,比苏州要晚得多。
  古罗马城在建设上有辉煌成就,但它是公元前一世纪经过较长时间自由发展形成的且无统一合理规划系统。
  上海,原为吴郡华亭海的荒村,五方杂处。
  (传统说法:楚考烈王时上海地区为春申君黄歇封地。黄歇开凿黄浦江,由于黄浦江别名春申江,上海别称“申”由此而来。春秋吴国封子胥在申地,子胥一名申胥。吴淞江下游两岸居民多以捕鱼为生,渔民创制一种用以捕鱼捉蟹的工具“扈”,后“扈”演变为“沪”,这就成为了上海的另一别称。
  唐天宝年间(公元751年),从昆山、嘉兴、海盐三县划出地区设立华亭县,华亭县东北境内的华亭海,即现在上海市区的所在地。
  南宋咸淳三年(公元1276年),设上海镇治,属华亭县管辖。元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上海镇已经成为了华亭县的第一重镇,所以至元二十八年,将华亭县东北的五个乡划出,定名上海县。)
  古城内分布着许多具有历史典故的小街小巷、古河古桥、古寺古塔、祠堂、古树、古典园林,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既是记录长江中下游地区历史文化发展史的重要载体,又是历代城市规划和建筑艺术的“活化石”,整个古城是一座珍贵的历史文化宝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