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监控系统招标文件:让心贴近把根扎牢—中直机关下基层服务群众纪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9 12:00:02

  基层,是一本永需阅读的书;群众,是一位永需拜谒的老师。

    近来,中直机关扎实开展“深入基层联系服务群众”活动,广大干部走出机关大院,走到田间地头,来到学校厂矿,跋涉边疆山寨,与人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了解基层干部群众的所思所想,反映他们的所愿所盼。

    中央的政策部署带下去,基层的意见建议带上来。一篇篇调研报告文风活泼,一句句感慨话语发自肺腑,一个个办法措施务实管用,中直机关干部的心与群众的心贴得更近,中直机关干部的根扎牢在基层广阔天地。

    一头汗两腿泥,“基层就该这样下”

    “在深入1205钻井队期间,我们来到钻井平台,与工人同志一起连接管道、操作机器、打扫卫生;大家同吃工作餐,吃的是家常菜,唠的是家常话,情同一家人……”这是《求是》杂志社编辑赴大庆油田铁人王进喜生前所在单位后,所作总结中的一段话。

    中央直属机关干部,一个很多人不甚了解甚至颇感疏远的群体,他们担负着重大责任,承载着更高期望,他们理应“走在前、作表率”。然而,一个现实不容忽视:一段时期以来中直机关从家门到校门、从校门到机关门的年轻干部不断增多,他们的能力素质很高,但缺乏对基层的了解,也缺乏艰苦环境的历练。中直机关的一位领导干部发问,一个从没到过基层、从没和农民接触过的机关干部,怎么能了解农民、了解农村、了解农业?怎么能写出契合农村实际的政策文件?

    中直各部委(党组)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高度来认识深入基层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始终将之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大部分部委(党组)成立了由主要负责同志牵头的领导机构或工作机构,制定了实施方案。

    中央直属机关工委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关于加强中央直属机关党组织与基层群众联系的意见》:建立下基层调研制度、年轻干部下基层锻炼、建立服务基层群众联系点、搭建网络平台、建立基层信息员队伍、建立健全为群众办实事工作机制、倡导党员干部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和联系服务社区群众、认真做好信访接待等八项措施,具体明确,指导性强。

    随着下基层活动的深入开展,越来越多的机关干部走出大楼大院,走到田间地头,一头汗,两腿泥,用双手紧握镰刀锄头,用双脚体会甘苦酸辣。

    “只有到基层去,才能真正汲取需要的养分;只有到基层去,才能增添为民服务的动力;也只有到基层去,才能找到破解难题的方法!”中央组织部在全国组织系统开展“万名组织部长下基层”活动,倾听群众呼声,解决百姓困难。中央政法委开展“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全国总工会组织开展“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万名工会干部下基层”活动,计划用一年时间,力争在工资集体协商、帮助困难职工等方面取得进展。共青团中央推动2793名高校团干部到基层挂职锻炼,为基层广大团员青年服务。中国文联送欢乐下基层,一大批文艺工作者“舞在田间地头、歌在工厂车间”;中国作协号召作家深入基层采风,为群众创作出更加喜闻乐见的作品。全国政协办公厅、中国科协、中国外文局等单位广泛开展送文化、送科技下乡和结对帮扶等活动,进一步丰富了联系服务基层群众的渠道。

    办实事解难事,“心贴近些再近些”

    前不久,《光明日报》记者王斯敏收到了一封来自湖南省宁乡县黄材镇的来信,信是当地月山完小校长王斌寄来的。

    一个月前,王斯敏于“走转改”活动中在月山村建立了《光明日报》基层联系点,并在报纸头版刊发长篇报道《大山中的教师有苦有甜》。朴实的语言,细腻的感情,隽永的文字,让月山完小的老师们感受到了记者的真情实意。因此,王斌“总觉得应该写封信,‘汇报’一下学校的变化”,而王斯敏也满怀深情地回信,并期望“常联系,让我们之间的‘信号’永不中断!”

    在深入基层服务群众活动中,许多中直机关的干部一边深入调研了解基层实情,一边满腔热情地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为百姓办好事、谋幸福。

    深入基层服务群众,弘扬一个宗旨,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扶贫、支教、助学、挂职、志愿服务……中直机关各单位普遍坚持开展多渠道服务基层群众的活动。一些“传统项目”,比如中央统战部的“同心”品牌活动、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的西部扶贫行动、共青团中央的希望工程和青年志愿服务、全国妇联的母亲水窖工程等等,在全社会都得到广泛认可。

    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来,中直机关各单位积极响应号召,开展了内容更加丰富的下基层、联系服务群众活动。中央办公厅选派年轻干部到西部艰苦地区锻炼,从事民政、信访等工作,倾听百姓呼声,感受群众疾苦。中央宣传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深入基层调研,结合工作认真听取群众意见。中央对外联络部根据自身工作实际,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下基层活动。中央新闻媒体和中直机关各单位所辖新闻媒体,组织大批党员新闻工作者“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人民日报社、新华社资深新闻“前辈”带头“走转改”;经济日报社、中国日报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单位也都把笔触、话筒、镜头对准基层,帮助基层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

    深入基层服务群众,高擎一个旗帜,为民排忧解难的旗帜——

    中央纪委组织专人赴山西深入煤矿井下进行专题调研,形成的有关井下“救生舱”建设的专题报告得到了国家煤监局的重视,并对井下“救生舱”建设进行了相应调整。中国侨联开展“健康光明联合行动”,为1967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了免费复明手术。全国妇联积极推动妇女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和农村妇女“两癌”免费检查试点项目,今年新增贷款249亿多元,为1058万人作了相关检查,并为贫困患癌母亲发放补助。

    深入基层服务群众,担当一个责任,推动基层发展的责任——

    中央政策研究室建立扶贫联系点,结对帮扶基层群众;中央党校、中央党史研究室等单位在基层创建党员联系点,建立社情民意通道,中直机关119个党支部与30个省区市的农村、街道、学校、企业和部队等基层单位建立了结对联系。

    作为中央下基层试点单位之一,广电总局的18名年轻干部分赴全国6个贫困县蹲点调研。他们克服气候、住宿、饮食甚至伤病等困难,走村入户,了解党的声音在基层落地情况,对农村大喇叭工程、农村电影放映等问题进行调研。上情下去、下情上来,听民声、汇民智,中央机关与基层群众的联系进一步畅通。

    接地气师人民,“理想信念更坚定”

    11月16日,中央直属机关工委机关组织了一场“下基层、谈体会”座谈会。12位工委机关干部,畅谈了不久前到农村蹲点调研的经历和感受。工委干部齐海涛动情地说,跟老百姓的感情,不是读几本书、看几篇文章就能建立的,而是在面对面手拉手中、在唠嗑聊天中建立的。

    深入基层服务群众,深厚感情在“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中建立——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

    中直机关党员干部真心与群众交朋友,带着感情和责任去了解基层群众的生活条件、生存状态和愿望诉求,受到了群众的欢迎。河北省平山县李家沟村党支部书记说,北京的干部到我们这儿来,不但没架子,还帮我们干农活,听我们唠叨,这个活动真是太好了,原来的好作风又回来了!

    在走进基层、融入群众的过程中,中直机关广大干部通过田间地头挥镰抡镐、收割施肥,切身感受了基层的困难和群众的疾苦;与农户谈“幸福”,与留守孩子对话“成长”,与大学生村官交流“青春与责任”,通过与群众朝夕相处、促膝谈心,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真切体验到基层群众的善良质朴和对党发自内心的拥护;通过身下基层、心入基层,机关干部对群众的期待愿望感同身受,增强了对普通群众的感情。

    深入基层服务群众,理想信念在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中坚定——

    理想信念是一个人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

    在下基层活动中,机关干部直观感受到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基层面貌和群众生活水平发生的巨大变化,增进了对党情、国情、民情、社情的了解,深化了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

    中直机关一位带队下基层蹲点的干部表示,实地走进基层,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历史与现实的对比中,在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中,机关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更加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道路、理论体系的信心和决心。

    深入基层服务群众,工作水平在扎根基层实践、甘拜人民为师中提升——

    中直机关各单位参加下基层活动的机关干部,紧密结合本单位职能任务,认真梳理确定与本职工作息息相关的重点问题,在驻村入户、蹲点调研过程中,通过实实在在的走访、座谈、调研,虚心听取群众意见,对获取的“第一手”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思考工作的利弊得失,调研的成果转化成了改进工作的动力源泉。有机关干部感慨,要贴近基层实际、符合群众意愿,就要真正做到带着问题下基层、带着思考搞调研、带着成果促工作。

    当前,中直机关“深入基层服务群众”活动仍在深入展开。中直各单位正认真总结工作经验,重点在建立长效机制、确保取得实效而不是走过场,想办法、出举措,让基层、群众始终成为干部想问题、作判断的重要考量,让基层意识、群众观点融入灵魂,成为毕生坚守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