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乌胶囊疗程:管得住,还要用得好(倾听·行进中的基层回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3/29 00:37:14

湖北竹山将国有资产纳入统一平台监管运营

管得住,还要用得好(倾听·行进中的基层回声)

本报记者 杨宁

《 人民日报 》( 2011年12月23日   14 版)

  阅读提示 

  长期以来,县域内国有资产的监管权责分散,造成一些事实上的监管真空。2010年,湖北竹山县通过创新国有资产监管模式,由一个机构集中管理、统一营运,处置均由政府审批,资产经营收入全额上缴财政,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这种方式消除了一些监管真空,也方便了当地政府集中资源撬动金融杠杆,放大其资本效应,从而在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方面有一些积极作为。但这种集中监管模式,如何防范风险仍是一个难题。

  

  12月20日,记者从武汉市乘车近10个小时,终于到达湖北西北部的竹山县,沿途一半都是山路。

  地处秦巴山区的竹山,财政基础薄弱,是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出于发展的需要,2010年4月,竹山县开始创新国有资产监管模式,把县域内的国有资产全部纳入一个机构集中管理,统一运营,并通过金融杠杆盘活其潜在价值。

  竹山县委书记佘立柱表示,这个国有资产监管、融资投资、资本运营“三位一体”的方法,既避免了国有资产流失,又确保了国有资产实现保值增值。目前该县仅通过资本运营就已获得资金2.2亿元。

  消除监管真空

  国有资产纳入集中监管运营平台

  提起之前的国有资产监管,竹山县国资局局长、县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胜一肚子苦水,“长期以来,国有资产管理一直是‘九龙治水’,各自为政。”

  据了解,竹山县的行政事业性资产日常监管分散在各资产占有单位,民营企业中的国有资产、公产房、廉租房等由国资局负责监管,土地、矿产等资源性资产的日常监管由国土资源部门负责。而国资局是属于财政局的二级单位,对于很多国有资产难以直接监管。

  “监管部门十几个,权责分散,而且容易滋生腐败。”张胜举例说,“比如,行政资产处置应由财政部门负责,但经营使用权却分散在各资产占有单位中,各单位房产在出租、出售时,随意性大。”

  “机制也是问题。”竹山县建设投资管理办公室主任张富清说,“不同类型的资产管理起来,制度难以规范,而且不能充分保证资产保值增值。”

  2010年4月,该县在机构改革中组建了政府直属事业单位“竹山县建设投资管理办公室”,将竹山县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竹山县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竹山县国土收购储备中心和竹山县产权交易中心统统归并到该办公室。机构整合让国资局的监管范围进一步扩大,除了负责企业的国有资产监管,还将行政事业性资产、保障性住房、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资源性资产纳入监管范围。

  这样一来,国有资产统一纳入集中监管运营平台,处置均由政府审批,资产经营收入全额上缴财政,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国有资产总量增大,有利于形成合力,减少腐败,并消除“苦乐不均”,实现收入的二次分配。

  ——竹山县国资局局长 张胜

  

  试破全国性难题

  有效监管民营企业中的国有资产 

  民营企业中的国有资产监管,一直是全国性难题。“竹山县在民营企业中的国有资产大约有1个亿,这笔资产以前无人监管!”张胜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国有资产总量、性质不同,处置起来企业的意见很大,总认为不公平。”

  据了解,这一类型的国有资产还没有法规明确监管范围、监管职责,造成事实上的无人监管。改革后,这笔国有权益明确由国资局监管,实行台账式管理。

  据张胜介绍,这部分资产有两种主要的管理方式:一种是长期投资管理,即将各级政府政策性投入到企业形成的固定资产作为长期投资,参照银行同期贷款利率实行信贷管理;另一种是采用参股方式,由国资局履行股东职责。此外,还有计提折旧管理的方式,资产按资本公积管理,计提折旧费用按年上缴国资局。

  张胜带记者来到竹山县污水处理厂,“这是民营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很好的案例。”他介绍,污水处理厂由地方政府投资90%,荆楚水务公司出资10%修建起来,投资共计5409万元。建设之前双方签订协议,污水处理厂前20年的收益为荆楚水务公司所有,20年后污水处理厂收归国有。

  为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张富清解释道,“我们有规定,分布在各单位的行政事业经营性资产由县国资局集中监管,单位不得擅自变更产权或改变资产用途,不得擅自采取对外投资、转让、变卖、出租、置换、报损、报废等方式处置国有资产,不得用国有资产对外担保、抵押。”

  

  从改革强化监管机构着手,将资产运营、投融资管理、土地收储经营和产权交易整合统筹,这是我们摸索出的一套国有资产监管运作的新方法。

  ——竹山县委书记 佘立柱

  

  防范金融风险

  在保值增值的前提下放大其资本效应

  “光做好监管是不够的,不能仅仅是看好这笔资产,还要学会利用它。”竹山县县长龚举海说。

  为此,竹山县又将经营性的国有资产授权竹山县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统一经营,并将收益用于公司再发展。

  据介绍,竹山县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10月,是县政府出资组建的政府性开发投融资平台,是国有独资公司,为县政府直属正科级全额拨款单位。其主要职能是组织国有资本运营,盘活存量优质资产,整合县内土地、国有资产、城市基础设施、公共资源性资产等可经营的项目,实现增资减债。

  “竹山县三面环山,一面环水,根本没有土地搞建设。”张胜说,正是公司的运作,搞活了邓坪工业园、莲花工业园。当时,县里为了建设工业园,投资开发公司找到了银行融资,凭借其注册资本和存量优质资产作抵押获得贷款。然后公司进行建设招标,中标公司通过挖山、填湖,整理出了280多亩的土地。随后投资公司将土地拿到同属建设投资管理办公室所辖的县国土收购储备中心,采取招标、拍卖、挂牌等形式进行经营,经营后获得土地收益。收益的这笔钱偿还掉银行贷款、扣除建设成本,剩余资金被拿来扩充投资公司的注册资本。由于注册资本扩大后,投资公司可从银行获得更多贷款,这样,公司就有了更强大的实力进行新一轮更大的运作与建设。

  “县里有了土地和更多资本,还完成了建设。银行获得了利息,中间商也赚取了利润。就这样,国有资产被盘活了,全县都享受到了国有资产增值获得的好处。”张富清说。

  利用同样的运作模式,竹山县硬是挖山填沟整理出了莲花工业园600亩的土地。“当初建设投入的融资是6000万元,土地整理出后,以每亩30万的价格出让,获得1.8亿元的收入,偿还掉融资,还有1.2亿元。”张胜说。

  不过,对于这种运作模式,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一位国有资产研究专家提醒说,拿县域国有资产来运营、融资、搞建设值得肯定,但要注意控制运作过程中的风险。“万一融资开发之后,土地没有卖出去怎么办?万一在运作过程中,国有资产亏损了怎么办?关键是将风险降低在可控范围内。”

  对此,张胜解释道,“一方面,国家有法律规定,县里还出台了很多的规章、制度;另一方面,财政局、发改局、国资局、审计局多个部门都会对资产运作严格把关,项目还要有严格缜密的可行性报告、设计报告、招投标文件、合同等,确保风险可控。”

  对于竹山县的做法,湖北省国资局的一位负责人表示,鼓励各地区主动利用手中的资源加强自身建设,但是要确保在运作中既实现资产保值增值,又能实现地区的发展与建设。

  

  要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前提下,放大其资本效应。

  ——竹山县县长 龚举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