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nba西部决赛第六场:射洪县首位院士李言荣专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0:28:04
来源:遂宁日报射洪专刊 录入者:admin 发布时间:2011-12-22

图为李言荣(中)正在指导博士生开展科学实验

图为李言荣院士给家乡人民的题词
李言荣:男,1961年7月生于四川省射洪县金华镇,1978年毕业于射洪县金华中学,1992年中科院长春应化所理学博士,电子科技大学博士后,现为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院长,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有关973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 曾入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并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他曾在美国Colorado at Boulder大学和德国KfK中心做访问教授等。李言荣长期从事电子材料与元器件的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工作。承担973、863、自然基金、预研等项目,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省部级一、二等奖各2次,在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200余篇,主编教材/著作3本。201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故土深情
——射洪首位院士李言荣专访
记者 罗明金 衡炳江
2011年12月8日,中国工程院公布了2011年院士增选名单,金华中学学子李言荣成功当选,成为建国以来遂宁市的首位院士。
消息传来,射洪人为之骄傲、人们交口相赞。县委书记李仁、县长周新等当即发去了贺电。李言荣的母校金华中学更是群情振奋,当金华中学校长冯天周在全校周会上宣布李言荣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这一喜讯之时,全校掌声雷动,师生齐声欢呼。随后,学校上空挂起了大幅祝贺标语,在李言荣院士成长经历和杰出贡献的展板前,师生络绎不绝,金华中学掀起了向李言荣院士学习的热潮。
带着对李言荣院士的崇敬之情,记者先后赴成都电子科大和射洪金华中学采访了李言荣院士和他的母校师生。
院士感言:“当选院士,是团队力量,我的工作和我们的团队紧密联系在一起,是大家的功劳,我只是一个牵头人,起到判断方向的作用。”
绿树成荫,银杏参天。12月15日下午,穿过飘落鹅黄叶子的电子科技大学银杏林,记者来到电子科大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简称微固学院),李言荣院士已经如约等候在他的办公室里。
“很多媒体约过多次,我都没有接受采访,家乡的媒体当然可以例外。”刚进门,李言荣院士就乐呵呵地与我们握手,家乡亲情溢于言表。仔细端详这位让我们射洪人引以为豪的科学家:乌黑的头发,蓝黑休闲西服,再加上魁梧的身材,让人很难将他与49岁的年龄联系起来,直挺的鼻梁上架着一副近视眼镜,更显得文质彬彬。
接下来,遂宁日报社、遂宁晚刊、遂宁新闻网和射洪专刊记者开始了提问采访和现场录制。从容不迫的神情、大气的谈吐、平和的语气,让人由衷暗生敬仰之情。
对于刚刚获得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殊荣,李言荣显得很平静。他告诉记者,当选院士心里当然是高兴的,但对于他而言,最重要的还是循序渐进做好本职工作。李言荣说,工程科技与基础研究相比,更讲究团队力量,他的工作和他们的团队紧密联系在一起,是大家的功劳,他只是一个牵头人,起到判断方向的作用。这次能顺利当选,并不是自己个人的贡献有多么了不起,而是电子科技大学、整个微固学院研究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各方面因素促成的结果。
母校情深:“老师们敬业奉献、甘为人梯的精神让我受益终身。”
李言荣感言,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乡父老乡亲一直以来的关心与培养。他从十七八岁离开家乡到外地学习发展,一直对家乡都怀有特殊的感情。自己能走到现在,在学术上取得一定的成绩,这与家乡人给予的淳朴、勤劳、上进的个性密不可分。
李言荣先生给我们讲述了他成长的经历。
1961年,李言荣出生于射洪金华镇,从小学到高中,都在金华镇就读。在那个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李言荣的家庭成分给他的学习成长带来很多麻烦。从小学入学的第一天开始,李言荣的启蒙老师就告诫他:“你是地主的娃,要表现得好些哦!”一直在极端斗争氛围下成长的李言荣自然明白这句话的深意,同时也形成了很强的自我约束力,他默默地用功读书,从不给班级添乱,在自己优异的考试成绩中看到了老师的笑脸,也找到了自己的自信。看到父母日夜辛劳,李言荣小小年纪就主动承担了不少家务活。他每天早晨六七点中就起床做饭,是为了让辛劳的父母能多休息会儿,放学就放牛捡柴,补贴家用,到了晚上,他才点着油灯做作业读书。
小学毕业升初中之时,李言荣却由于家庭成分的原因在读书历程中停了下来,看着一起读书的同伴一个个都开始了新的学习历程,他只能在一旁默默期盼。经过母亲多次奔走争取,在开学一个月后,李言荣怀着感激和兴奋走进了初中的课堂。在初中毕业升高中的时候,李言荣又遇到同样的问题,母亲一如既往地继续奔走四处找人说情。鉴于当时类似的学生较多,金华镇政府临时决定增设一个民办高中班,六十多名学生蜂拥而入,李言荣有幸成为其中之一,获得了继续学习的机会。随后,“四人帮”被粉碎、高考恢复,李言荣的学习之路变得平坦宽广。
李言荣特别表示,在自己读书成长的关键时期,是家乡人打破条框束缚,敢为人先、敢想敢干,建起了一个民办高中班,让自己有机会继续学习。自己作为文革后恢复高考的第一批大学生,正赶上了国家大力发展科技教育的大好形势,正是党和国家的英明决策给予了自己继续深造学习的机会。
三十多年过去了,对于昔日给自己争取宝贵学习机会的恩师,李言荣说出他们的名字如数家珍:文云昂、杜恩甫、魏言松……
让李言荣一直不能忘怀的是,在升大学非常困难的七十年代,金华中学的老师对他们几个有望考上大学的学生特别关爱,在没有任何报酬的情况下加班加点给他们辅导,最终成就了他们几个升入大学的学习机会。金华中学老师默默无闻、敬业奉献、甘为人梯的精神也传递给了李言荣,让其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受益一生。
现在回想起来,李言荣表示,小时候吃的苦都是当时的社会和时代造成的,对此他从不埋怨,他认为这更有助于形成自己严谨认真、刻苦专研、努力进取的良好品格。这也为他以后长期坚持从事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80年代末,看着部分同事同学赶着下海热潮改善了生活,李言荣没有动摇,他感念自己学习机会之不易,坚持以满腔热情投入到科学研究之中。
成功秘籍:因为来得不易,所以倍加珍惜,成功的只能是坚持到最后的人,“我与微固学院一起成长”。
1996年的一天,李言荣博士从德国Karlsruhe研究中心做访问学者归来,他首先不是回到已经准备着热气腾腾饭菜的家,而是回到了阔别了一年的实验室。Karlsruhe研究中心在高温超导薄膜方面的研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回校后,艰苦的条件还是让李言荣有些一筹莫展,特别是手里没有课题让他度日如年,他想尽快开展工作。经过努力,李言荣终于争取到关于高温超导薄膜研究的课题。这是第一个课题,他知道这个课题的分量,虽然经费很少,但对他来说,却是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课题找到了,必需的设备却还没有着落,正在他焦头烂额时,微波中心的张其劭老师雪中送炭,送给他一台设备,虽然有些陈旧,他却如获至宝。就这样,“大面积单、双面YBCO高温超导薄膜的研制”课题组拉开旗帜,李言荣带着博士生刘兴钊和陶伯万开始了没日没夜的工作。
夏天,学校已经放假了,李言荣和他的3人团队还在学校新楼背后的一间破旧的矮平房里工作;晚上,成群的蚊子飞来,他们一边拍着带血的蚊子,一边调试设备;有时工作到深夜,就干脆睡在实验室窄窄的沙发上。 愈是艰苦的条件,愈激发出他们的斗志,他们下定决心,一定要干出名堂来。 经过近1年的调试,设备终于可以运转了,李言荣和他的同伴们就这样从困难中挺了过来。对此,李言荣教授深有感触:“同样的事情,大家都在做,随时都可能放弃,但成功的只能是坚持到最后的人。成功往往就孕育在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中,挺过来就成功了。就像烧开水,很多人烧到99度就放弃了,其实再坚持一下,就烧开了别人没有坚持住的最后所需的1度。”
就是这间破屋和陈旧的机器设备,成了他们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的起点。随着课题的不断深入,课题组也不断壮大,张鹰教授、邓兴武高工来了,陈家俊、吴传贵、熊杰、李金隆、蒋书文、薛卫东等人也来了,形成了一个团结而极具凝聚力的团队。并且在李言荣的带动下,通过课题和资源整合,现在,整个微固学院形成了十余个有凝聚力的创新团队,每个团队都铆足了劲。
成功往往包含着无数的失败和痛苦。为了解决薄膜的双面均匀性的技术难题,他们不知设想了多少方案,又不断被自己一一否定。在最需要人手的时候,李言荣作出了一项大胆的决定,他把主要研究人员陶伯万和刘兴钊派到Karlsruhe研究中心去学习取经。他自己也先后赴美国、日本拓展视野。最终,他们舍弃了传统的工艺方法,提出了一种自外延工艺与单轴驱动的双轴旋转相结合的新方法,从而使研究柳暗花明,豁然开朗,成功地做出了2英寸单、双面YBCO高温超导薄膜。该发明无论在理论和应用上都具有重大价值。2001年1月信息产业部鉴定该成果:“在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填补了国内空白,创新性明显,达到了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在应用上,该产品适用于无源微波电路,特别是应用于机载通信、移动通信基站中,可以大大提高通信质量。该技术可广泛地推广到其他电子信息功能薄膜的研发中。
通过近10年的积累,他们在该领域不断披荆斩棘,不断收获。先后在该领域发表重要论文24篇,被SCI引用33篇次,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项。该产品不仅满足了国内急需,而且多次小批量出售到美国。获实用专利1项,待审发明专利3项。课题组也在研究中迅速成长起来。如李言荣教授先后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国外刊物35篇。获得四项专利授权,其中发明专利3项。出版教材、专著3本。获得省部级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次。培养博士生11人、硕士生12人。他还是“973”有关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
2004年2月20日这天,是令李言荣教授和他的“大面积单、双面YBCO高温超导薄膜的研制”课题组难忘的日子,他们的研究成果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李言荣代表课题组的9位科研人员在人民大会堂和全国其他科研获奖人员一道受到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2001年,李言荣成为新成立的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院长。无论是出国、出差、开会等,李言荣和微固学院的领头羊们都要分赴国内外本研究领域最好的实验室参观学习,和他们建立起非常好的关系,和他们共同研讨相关学术。为了集中资源,学院先将危机意识强、大局观比较强、思想比较一致的几位青年骨干集中起来,局部推进,抓住学科建设的机会迅速将老化的设备更新换代,产生效果后再向全院整体推进。这一举措较好地构成了学院的研究平台。 他积极争取国家重大、重点项目,组织核心成员不断讨论、向上汇报、沟通,10多次的答辩、修改,终于争取到一项国防“973”重大项目,这个工作对后来学院的整合和发展有很大的作用。
在学院,李言荣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和学院的领导集体在学院成长中的重要作用,他说:“我们松一点,别人可能松一尺,传递下去可能就会松一丈。通过学术上的高标准来形成整个学院做任何事的高标准,从而让学院每一位教职工都意识到,只有做好了才算真正做了,只有做好了,作为最基层的单位才可能把一件事情做成了。” 几年来,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在方向凝练、队伍汇聚、平台构建和学术氛围营造等方面有了很大的变化,在功率半导体和纳米电子薄膜技术2个方向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集中了8个学院的核心小组构成了学院的主体力量(80%的人员),重点构筑薄膜技术和IC设计两个研究平台,学术环境大幅改善,研究能力迅速提高。学院2005年大部分课题组年科研经费在200万元以上,整个学院科研经费突破了3000万元,连续三年产生国家奖或省部一等奖,一个团队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2006年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实验室又成功申报国家重点实验室。
回顾取得的卓越成绩, 李言荣说,“我与微固学院一起成长”。
院士的成才观:“一勤天下无难事”,家乡“舍得”品牌蕴含深刻的人生哲理
其实,在加班加点搞科研的同时,李言荣也没有忘记一位父亲的责任。
“每个周末,再忙都要陪女儿吃顿饭!”在谈到自己的女儿时李言荣脸上始终挂着幸福的微笑,“增进家庭情感的同时,更要看看女儿的成长变化,看学习状态是否存在波动,做好方向引导。”
“女儿小名叫飘儿,学名叫李书简。本想以家乡射洪来取名,但有些困难,就用了飘儿母亲的家乡简阳的简字。”
“飘儿”“家乡名”,一名在外拼搏的游子,浓厚的家乡情结让我这位射洪老乡心里暖暖的。
谈到人才培养和成长,李言荣先生认为,先天反应快慢不影响学习本质,人的天资聪明程度差异不大,后天成长轨迹却千差万别。中小学最重要的是学习习惯与学习方法,分数高一点低一点关系不大。要勤奋,学会笨鸟先飞。好习惯加好方法,“一勤天下无难事”,有了这些学习起来就能事产功倍。
人的一生或多或少会面临一些诱惑,会不断地在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之间取舍,这就要权衡利弊,只要方向对,路子对,就不要怕路途遥远,坚持不懈地干下去,家乡的舍得酒就蕴含了这样深刻的哲理。
另外,要经得起挫折,面对挫折,不能怨天尤人,调整好心态,积极面对。所以李言荣经常告诫女儿:“任何事情都没啥舍不得的!”“什么事情都要想得开。”
李院士深情祝愿:家乡事业蒸蒸日上,人民幸福安康!学弟学妹们努力成才
采访中,不觉已经到了晚餐时间。此时,电话中听说专程到成都看望李言荣的射洪金华中学母校领导们的车子还堵在成南高速公路上,采访结束的遂宁报社记者们准备离开,李院士再三挽留并安排了晚餐,而他自己却在夜色中等候在校园。
20分钟后,金华中学的车进入电子科大校园,李言荣快走几步,与母校领导冯天周、罗均益、税龙泉等一一握手,并迎进接待厅,随后与金华中学领导们亲切地交谈。听说母校不断发展壮大并培养出众多拔尖人才,李言荣院士非常高兴,并兴致勃勃地翻看了带来的金华中学校志。看到母校的发展,李院士感慨地说:“母校的变化真大啊!在明年适当的时候,我一定要回母校看看,见一见老师和学弟学妹们。”
与母校的领导们畅谈,李言荣兴致极高,近1个小时很快过去。当记者拿出题词簿请李言荣为家乡题词时,他略一思索,欣然命笔:“祝愿射洪各项事业蒸蒸日上!家乡人民幸福安康!”随后又为母校和学弟学妹题词:“金华中学是读书的好地方,感谢母校的精心栽培,希望学弟学妹们珍惜学习机会,努力成才。”
殷殷桑梓情,拳拳赤子心。迈步在电子科技大学,倾听射洪成功人士的深情话语,瞩目着院士老乡的辉煌成绩,让人不禁想起射洪先贤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陈子昂登幽州台因“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而苍凉寂寞,今天,一位才能卓越、贡献卓著的院士在家乡这片热土诞生,先贤当笑慰读书台前。我们也深信,越来越多射洪来者将奋发努力、乘势飞扬,为中国的腾飞铸就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