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nba2k17谁盖帽好:上海的不完全爵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4 05:51:40

在落笔写下文字的时候,我的大脑刚从由中国最顶级的爵士大乐队JZ big band带来音乐震撼中挣脱出来。2个小时前,我在淮海西路的上海城市雕塑中心里为上海外语频道的《城市节拍》(City Beat),组织了一场庆祝节目创立十周年的爵士音乐晚会。演出的阵容很强大,到场的上海观众很多,外地观众很少。

我承认摇滚是北京的,民乐是杭州的,爵士就是上海的。上海太软、太静,没有滋生摇滚的土壤。摇滚求的就是声势,而在上海摇滚乐可以存在但不可能成长,因为在这里更适合谈生活。尤其是最近,我觉得自己特别技痒,想弹贝司,像一个游走于摇滚和爵士之间的灵魂。最近常常会听摇滚乐,可能是想给自己注入一些激情和能量。

上海从来是不缺爵士乐的。1930年代,这里流行纽约最当红的爵士乐,当然更准确的说是摇摆舞。最普通的一个老头都能在我们演出时走过来说,这音乐真棒。爵士是上海的血,混血的一分子,妖娆得性感。因此,在上海开Jazz Club,办Jazz School,开播《不完全爵士》都是最适合的。我做这一切的宗旨很简单,就是那句话:让音乐生活化,让生活音乐化。好像谭盾也这么说过。《不完全爵士》只是一个窗口,我们要推出大爵士概念,通过爵士乐展示的现代人的生活,也让观众了解音乐本身及背后的故事。我们在节目里会介绍器乐,我听见介绍小号和口琴的时候,都觉得长知识。还有就是音乐家访谈,Bob James、Lawrence Fygi都是难得一见的大师。

电视节目和电台节目在我看来,就像是电影和话剧的关系,前者恢宏,后者直接。录《不完全爵士》的时候,四个机位,还配上大摇臂,导演都直呼太兴奋了。不过我自己倒更迷恋电台直播节目的味道。没那么专业性强,就是听音乐、聊生活、讲故事,饮食男女、菁菁校园,再有一些路过的艺术家的现场访谈,还有一些现场的演奏。

2000年,我刚回国的时候,写过一份《关于上海爵士音乐发展论证报告》。8年之后一看,居然提及的每一件事情都实现了。8年前的理想是办爵士酒吧、爵士学校、爵士音乐节,还有介绍爵士的媒体节目。要是让我再展望一次,我觉得要做好东西方音乐的嫁接工作。这是种撞击。比如张军的爵士昆曲,1月11日在杭州我们办一个爵士新年,就有钢琴、古筝和萧的合奏。我一直都认为,只要是中国人做的爵士音乐就会有中国味,就像美国西海岸的爵士飘飘悠悠,而东海岸的就很黑人音乐;再看欧洲的爵士,就是浪漫居多,日本爵士很工程化。

要说中国爵士,我觉得这很难去定义,也不是非要和民乐结合。我想一定要自由。不要去划条条框框,把明明很鲜活的东西框死。如果音乐人都背上一个“你要玩出一个中国爵士”的负担,太痛苦了。我也认真地思考过爵士和民乐的结合问题,民乐讲究“气”,没有和声;始于西方的爵士乐擅长和弦和律动。这两者结合不好,就像把油画弄成水墨画,不意象又矫揉造作,真的挺难。要说解决方法,不如从简单地入手,一件乐器对一件乐器地进行简单沟通,中国旋律配上西方和弦的方法值得探索。这种嫁接决不能只停留在表面。一把二胡加上爵士鼓的组合,再拉一曲《康定情歌》绝对是失败的案例。我认为这种中国人做出来的爵士不能叫“民乐”,也决不是“新民乐”,姑且昭示着国乐的回归,我想叫它“更自由的行云流水民乐”。

说实话,现在的人说听爵士大都还都只停留在听歌的状态。我想通过爵士吧还有学校,还有一系列的演出让人们学会听歌声背后的配器,器乐比起人声来张弛的度要大。人声有固定的词和曲式构架,不是主歌、副歌就是前奏、间奏,而音符是很玄妙的东西,可以说是时间的艺术,一直可以变化,在每个人心里反映出来都是不同的。

很多人都喜欢问我下一步的目标,其实我想得挺简单的。我要把手头的爵士吧和学校办好,不然又是假大空地乱吹嘘了。我喜欢很电子化的Pat Metheny,还有Bob James,不过国内的爵士乐手和歌手真的都非常棒,窦唯的新民乐可以去听听,赵可最上海,像杯红酒,很有味道;团结湖是最有北方特色的乐队,做的是爵士摇滚,很大气,像威士忌;《不完全爵士》的主持人顾忠山很世界化,真正的为了世界而世界,有点“学院气”;孔宏伟的钢琴中西结合,夏佳的钢琴很浪漫;上海的管乐手很强,胡清文等至少是世界水平;李悦君(Erica Lee)的歌声很hip-hop,新冒出来的陆宣辰能自弹自唱,我很看好她。

 http://www.21cbh.com/HTML/2009/1/12/HTML_1VE33UGHNB0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