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杨树朋遗体图片:初中九年级人教版初三下册历史全册教案下载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0:00:02
                                                                                          接上页在苏联支持下成立的卡达尔政府以稳定局势、恢复秩序为首要任务。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减轻十月事件的后遗症,卡达尔提出“谁不反对我们,就同我们在一起”的口号,对参与十月动乱的大部分人实行宽容政策。1956年底,政府宣布,凡因动乱而逃亡国外者,只要在1957年3月15日前回国,一概不予追究。1962年,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作出决议,对所有曾卷入动乱的群众不再予以追究,并释放了绝大部分被监禁者。同时,匈牙利党还通过《关于结束个人崇拜时期对工人运动活动家的违法事件的决议》,纠正拉科西时期的错误,为冤假错案平反,拉科西、格罗等人则被开除出党。在经济方面,卡达尔政府也采取了宽松政策,修改五年计划,调整轻重工业比例,允许农民退出强制组织的合作社,鼓励农民在自愿基础上搞“第二次合作化”,并取消农产品的义务征购,提高收购价格,增加对农业的投资。上述政策使一个本来缺乏社会基础的政权获得了社会的认同,卡达尔的个人威信也有很大提高。此后,卡达尔开始推行渐进的经济体制改革。

 

 

1964年9月,匈牙利成立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制定改革的总体方案;1966年5月,匈党中央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议》,批准改革方案;1968年1月1日起,改革方案付诸实施。改革的目标是将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结合起来,在坚持计划经济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改革后的新体制扩大了企业的自主权,中央政府不再向企业直接下达指令性计划指标,而是运用价格、税收、信贷等经济手段对企业进行调节管理,中央的宏观计划主要贯彻于投资和发展领域。实行新体制后,匈牙利的经济表现出比过去较多的活力,工业年均增长率从60年代下半期的3.8%,上升到70年代上半期的6.2%,农业产量也有较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一度进入经互会国家的前列。但是,匈牙利的渐进式改革并没有最终突破计划经济框框,而是在面临突破时陷于停顿。70年代中后期,由于计划和市场两种经济机制的矛盾日益尖锐,领导层在决定性的选择面前出现分歧。卡达尔为首的主流派缺乏从根本上突破计划经济的理论意识和政治魄力,他们满足于计划经济框架内改革的成果,并顾虑进一步改革会引起苏联的干涉,因此用放慢改革步伐乃至停止改革来谋求国内外局势的平稳。然而,这种做法只能延迟矛盾的激化,却不能解决矛盾,卡达尔执政后期的匈牙利在平静的表象下酝酿着一场更加激进的社会变化。

 

 

“布拉格之春”的夭折

 

 

在东欧国家中,捷克斯洛伐克的工业基础比较发达,但由于走上了苏联模式道路,在高度集中的体制下,经济发展的活力逐步减弱,经济效益下降,再加上与苏联和经互会贸易圈的非市场原则的经济交流,原来的比较优势日趋衰退。到60年代,捷克斯洛伐克的经济形势恶化,社会的不满情绪滋长,党内外出现了要求改革的呼声。但是,当时集党政大权于一身的党中央第一书记、共和国总统诺沃提尼却顽固地坚持保守立场,压制改革,激起了党内外的共愤。在1967年12月至1968年1月召开的捷共中央全会上,经过激烈斗争,诺沃提尼被免除第一书记职务,由原斯洛伐克党的第一书记杜布切克接任。诺沃提尼不甘心失败,企图策划军事政变,事情败露后被迫辞去总统职务,由斯沃博达接任。同时,切尔尼克出任政府总理,改革派占据了领导层的主流。

 

 

1968年4月,捷共中央全会通过实行全面改革的《行动纲领》,宣布“将进行试验”,“建立一种十分民主的、适合捷克斯洛伐克条件的社会主义新模式”。纲领提出的改革目标是:政治体制按民主原则进行改革,把最广泛的民主同受过科学和专业训练的领导结合起来,建设具有人道主义面貌的社会主义,为此,要实行党政分开,权力制衡,并使人民群众享有充分的言论自由。经济体制按市场原则进行改革,使企业成为独立的经营单位,为此,要建立工厂委员会,实行工人自治,政府的管理权下放,取消外贸垄断,让企业直接进入世界市场……总之,行动纲领把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结合起来,在当时的东欧国家中独树一帜,表现出创新和探索精神。

 

 

捷克斯洛伐克在1968年春出现的改革新气象被舆论界称作“布拉格之春”。捷共的改革方针虽然得到本国人民的拥护,却遭到苏联的猜忌和反对,以勃列日涅夫为首的苏联领导人把捷共全面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改革尝试看作脱离社会主义道路的企图,他们认为“布拉格之春”是“反苏的”“自由化运动”,决心加以扼杀,以避免东欧其他国家加以效仿。

 

 

苏联先是对捷共领导人施加压力,要他们改变方针,放弃改革,在遭到拒绝后,苏联又以华约军事演习为名,对捷进行军事威胁。苏联的行径激起捷人民的愤慨,1968年6月27日,一批科学和文学艺术界人士联名发表《两千字宣言》,呼吁加速改革,并对外国势力的干涉表示不安,提出必要时用武力支持政府。苏联称这一宣言为“反革命的号召书”,同时加紧对捷的干预。7月14~15日,苏联召集波、匈、保、民主德国领导人在华沙开会,以5国联名的形式向捷共发出警告信,声称“我们不能同意让敌对势力把你们国家从社会主义道路上拉开。这已不仅仅是你们的事了,这是我们华沙条约国的共同事业”。捷共中央在复信中驳斥了对方对自己的攻击,但表示愿意举行双边会谈解决分歧。7月29日至8月1日,捷苏双边会谈在捷边境小镇切尔纳举行,但没有取得成果。8月3日,捷共与苏、波、匈、保、民主德国五国党代表团在布拉迪斯拉发举行联席会议,会议虽然没有谈出具体成果,但气氛比较缓和。实际上,此时苏联已经对捷共领导失去耐心,在会谈的掩盖下正积极策划对捷的军事入侵。

 

 

1968年8月20日下午4时,两架苏联民用客机飞临布拉格上空,以机器发生故障为由要求在布拉格机场紧急降落。降落后从飞机上下来的是几十名穿统一服装、提着统一样式行李箱的“乘客”。当日深夜11时,这些“乘客”(实为苏军突击队员)突然从箱子中拿出武器,占领了布拉格机场。随后,在两架“故障”飞机(实为活动雷达站)指挥下,装载着坦克和苏军部队的大型运输机一架接一架地降落在布拉格机场。入侵的苏军迅速控制了布拉格的各重要据点,并绑架了杜布切克等捷党政主要领导人。与此同时,苏、波、匈、保、民主德国五国的三十多万军队从各个方向开入捷领土,对捷全境实施武装占领。

 

 

苏军侵捷后原想组织一个亲苏政府以取代现政府,但因找不到有影响的牵头人物而只好继续同现政府打交道。8月24日,被绑架到莫斯科的杜布切克等捷领导人与苏联领导人进行了谈判,在苏联的高压下,捷方被迫于26日签署了按苏方旨意起草的会谈公报,对苏联等国军队的“暂时进入”和留驻表示认可,实际放弃了自主改革的权力,苏方在达到目的后则同意保留杜布切克的领导职务。公报激起捷人民的强烈不满和愤怒,群众自发地集会示威,抗议苏军入侵。然而,屈服于苏联压力的捷领导人于10月16日又被迫签署了《关于苏军暂时留驻捷克斯洛伐克的协定》,使苏军占领合法化。

 

 

苏联的军事干涉中止了捷克斯洛伐克的改革运动,“布拉格之春”在来自克里姆林宫的凛冽寒风中夭折了。此后,苏联进一步加强对捷的控制和干预,1969年4月,杜布切克被撤职,由苏联挑选的胡萨克出任捷共中央第一书记。曾积极参与和支持改革以及反对苏军占领的党内外人士均遭到清洗和迫害。

 

 

东欧剧变的原因、性质及后果

 

 

1.原因。1989~1991年发生的东欧剧变是由国际、国内多方面原因而促成的,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包括一切政治现象和政治斗争),东欧的政局动荡,也首先源自于其经济基础。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东欧多数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明显放慢,有的甚至出现严重的困难和危机,使人民生活水平受到严重影响,如波兰、匈牙利通货膨胀严重,80年代末期,波兰和匈牙利的通膨率常在两位数,人民生活降至70年代初的水平。虽然东欧各国经济困难的程度和原因各不相同,但从主观指导的失误来看,有以下几方面情况:一是照搬苏联模式,片面发展重工业,造成农、轻、重发展比例失调,一味追求高速度,实行高积累、高投资,由此引发了经济危机,使人民生活水平下降。二是大举借债使经济危机进一步加深。70年代初至80年代初的10年中,东欧各国急于用外国贷款迅速提高本国的生产能力,大借外债,以至于到80年代进入还债高峰期后,外债成为沉重的负担,使人民苦不堪言,激起对政府的强烈不满。七八十年代以来,一些东欧国家虽然搞了一轮又一轮改革,但这些改革有的没有坚持下去,有的未触动经济体制中的根本问题,有的则根本偏离方向,均未收到预期效果。还有的国家根本不进行改革。经济危机带来了严重的政治危机。1987年起,东欧一些国家相继出现社会动乱。东欧党内也出现严重的思想混乱,大批党员退党,使党丧失了战斗力。

 

 

第二,戈尔巴乔夫“新思维”的影响。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任苏共中央总书记,提出以民主社会主义思想原则为核心的“新思维”,使苏联内外政策发生根本转变,对外搞“缓和”,不断迁就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内鼓吹民主化、公开性、多元化,否定历史,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戈氏的“新思维”,对历来受制于苏联的东欧国家来说,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其结果是导致共产党的分裂,有的主动让权,有的被迫交权,使近半个世纪取得的社会主义建设成果毁于一旦。

 

 

第三,西方对东欧实行“和平演变”的策略。自从社会主义国家出现后,国际帝国主义势力就多次采用侵略战争等暴力手段,扼杀社会主义的幼芽,但均遭失败。二次大战后,他们把策略重点逐渐移到“和平演变”上来。最早提出这一策略的是美国驻苏大使代办乔治·凯南。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提出,要把社会主义国家和平演变的希望寄托在共产党第三、四代人的身上。进入80年代以来,美国和西方国家凭借经济和科技方面的优势,利用社会主义国家的困难和改革开放的复杂形势,加快推行“和平演变”的步伐,向东欧国家发动了“无硝烟的战争”。他们的策略手段有以下特点:(1)把意识形态的渗透放在首位。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1999:不战而胜》一书中总结多年经验后认为,意识形态在“和平演变”中起着决定作用。为此,他们利用新闻媒介造谣惑众,破坏社会主义声誉,宣传资产阶级价值观。(2)利用经济贸易、技术援助,诱压社会主义国家接受西方条件。(3)利用所谓“人权”问题干涉东欧各国的内政,支持和扶植东欧国家内部的反对势力。(4)利用宗教势力削弱社会主义力量和煽动群众不满情绪。这些手段致使东欧国家共产党下台,政权变色。

 

 

2.性质及后果。东欧剧变是从社会主义向资本主义的和平演变,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一次严重的挫折。剧变后的一段时间里东欧经济继续恶化,政治和社会生活更加动荡,人民不满情绪进一步加深,剧变并未给人民带来“天堂般的生活”,人民生活在不断恶化。如波兰在1991年前9个月物价上涨了46%,生产下降了11%,失业人数已达197万人,失业率约为10.5%;匈牙利在1991年度国民生产总值下降7%,失业率达8%。直到近年来经济才出现复苏。

 

 

东欧剧变中的三种类型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基本过程,大体以1989年夏秋波兰统一工人党大选败北、组阁受挫,团结工会登台执政为序幕,至1991年底苏联解体为终结,历时两年多。东欧各国基本的演变过程都经历了这样的步骤:首先是执政党面对日益深重的国内危机,在国内外各种敌对势力的逼迫下,放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宣布实行“政治多元化”和多党制,使改革偏离社会主义方向;继而反对派乘势而起,抓住执政党的历史错误和现实危机,步步进逼,执政党被动挨打,不断妥协退让,不得不与反对派一起商讨应付时局的对策,以致召开有反对派参加的“圆桌会议”,同意举行大选;最后,执政党陷于分裂和崩溃,反对派通过大选,或者不断地制造动乱,直至采取暴力手段,夺取国家政权,社会主义国家彻底改变颜色。然而,东欧国家因国情不同,具体的演变方式和程度又有所不同。

 

 

1.执政党领导层出现内讧和分裂,党的力量严重削弱,在反对派势力的进攻下丧失政权。匈牙利、南斯拉夫属于这种情况。匈牙利是较早进行改革并取得较大成效的社会主义国家。70年代中期开始,因决策失误,改革受挫,经济陷于困境,引起群众不满,致使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领导层出现裂痕。先是以总书记卡达尔为首的“元老派”与以总理格罗斯为首的“改革派”之间的意见纷争。1988年5月党的全国代表会议召开,元老们退出政治局,矛盾转变为以新当选的总书记格罗斯为代表的“稳健改革派”和以总理波日高伊为代表的“激进改革派”之间的对立。两派主要分歧集中在如何评价1956年事件和是否实行多党制问题上。在激烈的论争中,波日高伊逐步占了上风。1989年2月,匈党召开中央全会,通过了实行多党制的决议,承认1956年事件的性质是人民起义。从此,党内斗争更加尖锐,全党思想更加混乱。各种反对派组织迅速发展,反党反社会主义浪潮日益高涨。6月,匈党与各反对派和社会组织举行三方圆桌会议,并在一系列原则问题上作出了重大让步,致使党的执政地位和领导权严重动摇。10月,匈党召开第十四次非常代表大会,将社会主义工人党改名为社会党,以“民主社会主义”作为党的目标。此后,拥有七十多万党员的匈党彻底分裂,分裂后的两党人数均只有五六万人,威信大大下降,力量大大削弱。1990年3月和4月,匈牙利分两轮举行首次大选,“民主论坛”等反对派获胜,该组织主席安托尔出任多党联合政府总理,社会党沦为在野党,致使社会主义的匈牙利根本上改变了发展方向。

 

 

2.执政党迫于国内反对派和国际敌对势力的强大压力,步步退让,最终被赶下台。这一类型首推波兰。波兰是最先发生剧变的社会主义国家。50年代中后期开始,波兰先后进行了改革,但因各种因素的制约,产生经济、社会危机的深层次根源始终未能彻底消除。1980年7月,波兰爆发经济危机,触发了一场大规模的全国性罢工浪潮。同年11月,政治反对派组织团结工会经过合法登记正式成立,不久该组织力量迅速扩充,人数最多时超过一千万,其中约一百万为波兰统一工人党党员,占党员总数的l/3。团结工会频频制造事端,图谋夺取全国政权。为此,1981年12月,波兰政府宣布实行“战时状态”,团结工会等反对派因领导人被拘捕而转入地下。1983年7月“战时状态”结束,团结工会逐渐复苏。80年代后期,波兰再度陷入危机,团结工会乘势东山再起,在西方反共势力的支持、资助下,利用不断扩大的工潮对波兰党和政府施加压力。1989年1月,波党决定实行政治多元化和工会多元化,2月召开有执政党、团结工会和教会等代表参加的圆桌会议,作出重大让步,确认团结工会的合法地位,国家政治体制将实行三权分立,由总统制取代国务委员会制,并确定了有利于反对派的议会选举原则等。6月,团结工会在议会选举中获胜。8月,团结工会刊物《团结周刊》主编马佐维耶茨基组织政府,波党正式丧失执政党地位,沦为在野党。12月,原统一社会党第一书记雅鲁泽尔斯基被迫辞去总统职务,团结工会主席瓦文萨当选为总统。波兰人民共和国改为波兰共和国。1990年1月,波兰统一工人党召开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宣布停止活动,决定成立波兰共和国社会民主党,以建设民主社会主义作为目标。原民主德国、捷、保和阿尔巴尼亚都属于这一类型。

 

 

3.执政党领袖思想僵化、独断专行,激起民众强烈不满,终于导致武装冲突,军队倒戈,政权更迭。罗马尼亚是典型例子。罗马尼亚的事变具有突发性。由于齐奥塞斯库思想僵化,长期抵制改革,独断专行,倒行逆施,80年代末的罗马尼亚已是危机四伏,一触即发。1989年12月16日,在罗马尼亚境内的匈牙利人聚居地区蒂米什瓦拉,因当地法院对持不同政见者托克什神父所作出的强制迁居的判决,引起群众的抗议活动,发展成为大规模反政府示威游行,并同军警发生武装冲突,造成流血事件。18日,国内其他城市相继出现动乱。21日,首都布加勒斯特爆发大规模反齐奥塞斯库示威游行,并迅速蔓延全国。齐氏颁布法令,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命令军队向示威群众开枪。但军队领导拒绝执行命令,一些军队将领开始倒戈,军队与齐氏保安部队交火。22日中午,齐氏夫妇在出逃途中被抓获。倒戈军队基本控制了全国局势,以原罗共中央书记伊利埃斯库为首的“罗马尼亚救国阵线委员会”组建的临时政府宣告成立。25日,齐氏夫妇被处决。罗马尼亚共产党被解散,国名改为罗马尼亚共和国。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不是偶然的。它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恩格斯指出:“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7页。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剧变的原因也是多方面、多层次的。

 

 

关于匈牙利事件的评价

 

 

关于1956年匈牙利事件,中国人长期以来都认为是由匈牙利内外反动势力策划的一起反革命事件。20世纪80年代起,学者们进行了重新研究、重新评价,许多问题得出了新的结论。

 

 

关于匈牙利事件的起因,卢秉群指出,匈牙利事件一方面有深刻的国际背景,另一方面也有深刻的国内原因:匈牙利党和政府领导人拉科西大搞个人崇拜,破坏社会主义民主,践踏社会主义法制,迫害老干部;在经济上照搬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模式,使工农业生产停滞以至于下降,人民群众生活水平降低,造成他们对党和政府十分不满。卢秉群:《匈牙利事件发生的内在原因》,《世界史研究动态》1981年第5期。高建国认为,关于事件的起因,在研究拉科西左倾教条主义和宗派主义错误时,应重视对拉伊克案件和纳吉1956年10月重新担任总理问题的研究。(注:高建国:《关于匈牙利事件的若干探讨》,《当代社会主义问题》1986年第3期。)

 

 

关于匈牙利事件的性质,张月明认为,匈牙利事件一方面是反革命事件,另一方面是党和人民的悲剧。这一观点与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1956年发表的决议是一致的。(注:张月明:《1956年波匈事件始末》,《国际共运参考》1982年第5期。)高建国在上面文章中指出,关于事件的性质,它是一场在纠正个人崇拜和左倾错误的形势下发生、被反社会主义势力利用,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他还强调,在分析这个反革命事件的性质时,要加强对两类矛盾的交织、两种运动并行的特点的研究。

 

 

关于匈牙利事件的教训,金作善认为,匈牙利事件的教训是:脱离本国实际照搬苏联模式搞不好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阶级斗争不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不为人民服务的政党必然垮台;要正确搞好党政关系;马克思主义要不断向前发展。(注:金作善:《谈谈匈牙利事件──悲剧与思考》,《当代社会主义》1986年第6期。)第12课 亚非拉的奋起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教学,引导学生理清三条线索:第一,亚洲的振兴与崛起;第二,非洲民族独立浪潮与影响;第三,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与成果。

 

 

通过本课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以下知识点:印度等亚洲国家的独立及其振兴;非洲民族独立的进程及其胜利的意义;古巴革命和巴拿马运河主权的收复;

 

 

通过本课的教学及其对殖民体系形成与崩溃原因的分析,启发学生得出以下认识: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胜利,标志着殖民体系的最终崩溃。殖民体系的形成是人类历史发展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而出现,并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变化,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与它的出现一样是历史的必然。殖民主义在当今世界出现了新的表现形式,赢得独立的人民要进一步扫除殖民主义的残余,为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世界继续努力。

 

 

通过对非洲独立运动原因和意义的分析,培养学生全面认识历史和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通过对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发展史的回顾,培养学生归纳历史问题、比较历史事件、概括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唯物主义历史观点解决现实社会问题的能力。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一、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的特点如下:

 

 

首先,本课的内容涉及地区极为广泛,有印度等亚洲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有埃及独立运动等非洲国家的民族独立浪潮、还有古巴的独立斗争;其次,本课的内容头绪较多,既有民族独立运动,又有经济发展概况;第三,本课内容识记的要求高,既要掌握各个时间段内历史事件的时间概念,又要掌握亚非拉各个地区历史事件发生发展的空间概念;第四,本课的内容牵涉旧知识较丰富,以印度为例,既有遭受民族奴役的悲惨经历,又有反抗民族压迫的艰辛历程,还有推动民族经济发展的壮丽画卷。同时,课本还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当前亚非拉在现代化道路上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的命运。

 

 

本课内容的重点:

 

 

第一,印度的独立与经济发展。教材用了最多的篇幅介绍印度的历史、印度的今天并隐含着对印度未来的思考,指出印度原来是亚洲面积最大的殖民地,受英国直接统治的时间长达近二百年之久。教材还介绍了印度自19世纪中期以来就出现不少次大规模的民族独立运动,告诉我们印度独立国家的建立是几代印度人坚持了长达百年之久、前仆后继地进行大规模反英斗争的结果。

 

 

第二,非洲民族独立浪潮。教材主要介绍了二战后非洲民族解放斗争的光辉历史:从纳赛尔发动埃及武装起义到非洲三十多国独立(非洲独立年),从埃及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到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殖民体系最终崩溃的纳米比亚独立。教材通过点明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殖民主义者入侵和奴役非洲500年历史的终结,帮助学生了解非洲现代的历史。

 

 

本课内容的难点:

 

 

第一,印巴分治。印巴分治既是民族独立运动的成果,又是不利于印巴社会稳定和发展的根源之一。影响印巴地区稳定和发展的主要因素中,既有该地区历史上的民族宗教对立问题,更有英国在被迫结束对印度实行殖民统治时所采用的“分而治之”政策造成的后患,特别是“分而治之”政策所带来的克什米尔领土之争问题。印巴之争不仅是南亚地区安宁与发展的巨大障碍,而且还影响到世界的安宁。

 

 

第二,巴拿马人民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教材虽然对收回巴拿马运河只作了简要的介绍,但却表达了斗争历程的艰苦,主权之争的激烈。为什么这一争夺十分激烈?为什么美国最终放弃了运河主权?要回答这些问题,必须联系巴拿马运河的历史和巴拿马运河所处的地理位置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

 

 

二、教法建议

 

 

(一)亚洲国家的独立与振兴

 

 

1.简要介绍本课的导言,介绍第二次世界大战亚非拉国家纷纷取得独立,走上独立发展和民族振兴的道路以及殖民体系崩溃的概况。

 

 

2.根据教学条件,以幻灯片、投影片或小黑板等方式中的一种展示有关印度独立与振兴的思考题或讨论题,并组织学生讨论。如:(1)结合尼赫鲁庆祝印度独立的讲话,谈谈印度历史上遭受的“厄运”,谈谈印度人民争取独立的艰难历程和不屈的斗争精神。(2)结合课外收集的资料谈谈印度独立后经济发展的情况。(3)结合当今国际时政热点谈谈你对印巴问题的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建议。(4)印度独立前后,亚洲还有哪些国家取得独立?它们的经济发展情况如何?

 

 

3.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和讨论进行点评、讲解,以提高学生的理性认识。重点理清印度历史发展的以下线索:(1)印度于17世纪开始遭受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侵略,18世纪中期被英国完全占有,1858年英王派总督管辖印度,直到1947年英国在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潮中以“分而治之”的政策结束了对印度长达277年的侵略和近200年的直接统治历史。(2)印度自1857年进行反英民族大起义失败后,先后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次大战后、二次大战后进行了许多次民族独立斗争,直至最终获得独立。(3)1950年印度共和国建立后,实行独立自主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积极倡导并发起不结盟运动;集中精力发展经济,建立起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实现了粮食的基本自给,在科技方面取得突出成就。(4)印巴之争的历史根源。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的印度教徒与穆斯林曾在南亚次大陆共同生活了十几个世纪,他们共同创造了灿烂的文化。1947年6月3日,英国最后一任印度总督蒙巴顿公布印巴分治的“蒙巴顿方案”,使这一地区分裂并由此开始了印巴两个国家持续半个多世纪的冲突。(5)印度独立前后,亚洲许多殖民地、半殖民地获得独立,各国经济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特别是70年代的新加坡和韩国,实现了经济起飞,经济以年增长率超过10%的速度高速发展,超过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被称为“70年代的奇迹”。

 

 

4.教师还可增加一些课外知识,以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如:(1)印度经济发展成就。现在的印度不但能制造飞机、汽车、远洋轮船、各种机床和仪器,还建立了原子能发电站,发射了自己设计和制造的人造地球卫星和通讯卫星,具备了生产核武器的能力,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国民经济体系。印度注重国民经济的综合发展,既重视工业也重视农业,在农业生产方面实施“绿色革命”,取得显著效果。20世纪90年代以前,印度沿着“尼赫鲁式社会主义”模式发展,经济呈平稳低速增长。90年代以来,印度扩大对外开放的政策,促进经济向国际化转轨,年均增长达6%以上。印度国土面积排世界第七,稻米、小麦、牛奶的产量却居世界第二。今天,“重新发现”印度的美国等西方国家认为,在21世纪的国际体系中,印度将同美国、欧盟、中国、日本、俄罗斯一起,成为世界六大力量中心。(2)印巴冲突根源分析。第一,英国的“分而治之”伤害了印度人民的感情,激起其强烈的不满并加剧了“分治”双方因“保卫祖国”而滋长的对立情绪与争夺行动。当尼赫鲁等人同意分裂印度的“蒙巴顿方案”的消息被甘地获知后,这位为自己祖国的独立奋斗了几十年的老人,怎么也不会想到,“自由印度”的诞生竟要以国家的分裂为代价,他不禁情绪激昂地高呼:“让全国在烈火中燃烧吧!我们决不会放弃祖国的一寸土地!”第二,“分而治之”政策加深了该地区的民族与宗教矛盾。蒙巴顿方案的核心是按宗教,而不是按语言、文化或民族的区别来划分自治领,由此产生的印巴分立造成了无穷的后患。如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穆斯林与印度教的宗教之争问题,这些都造成了印巴两国之间的流血冲突和战争。(3)简要提示亚洲的独立与振兴还包括盛产石油的西亚地区,为下一节课作铺垫。

 

 

(二)非洲民族独立浪潮

 

 

1.根据教学条件,以幻灯片、投影片或小黑板、历史挂图等方式中的一种展示有关非洲独立与振兴的概况以及思考题、讨论题,并组织讨论。如:(1)非洲长达五个世纪的殖民灾难最早可以上溯到什么时候?此后,可恶的欧洲殖民主义强盗从事过哪些令人发指的罪恶活动?(2)苏伊士运河在战略、经济、交通方面有何重要地位?(3)结合地图概述二战后非洲独立运动的主要经过。(4)结合课外阅读,谈谈纳赛尔对埃及和世界民族独立运动的贡献。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和讨论进行点评,讲解,并有针对性地对重点问题进行补充,以提高学生的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在理清非洲民族独立浪潮主要线索的同时,重点介绍苏伊士运河的重要政治军事地位和经济价值:(1)殖民主义者奴役非洲的情况。15世纪,葡萄牙殖民主义者在开辟新航路的过程中,最早踏上非洲大陆,此后西方殖民主义者接踵而来。其罪恶活动有始于16世纪的黑奴贩卖活动,19世纪末掀起的瓜分狂潮,实行种族隔离政策等。(2)苏伊士运河的战略地位和经济价值。苏伊士运河地处欧亚非三大洲交界之处,于1869年11月17日向国际运输开放,它是世界上最长的无船闸运河,可昼夜通航,具有极高的交通与战略地位。它的通航,大大缩短了世界贸易运输的航程。如从沙特吉达港到黑海康斯坦察港之间绕好望角的距离是18 943千米,而经过苏伊士运河仅2 732千米,节约了约86%的航程;从荷兰鹿特丹到日本东京,经苏伊士运河,也可比经好望角节约23%的航程。苏伊士运河位于当今世界的天然油库中东附近,连接着红海和波斯湾沿岸港口,扼欧洲通向印度和东南亚及东亚地区港口等航线,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1956年7月26日,埃及总统纳赛尔在开罗独立广场,面对数万兴高采烈的人民群众庄严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英国军队被迫撤出苏伊士运河区。这一震惊全世界的历史事件,极大地维护了埃及的民族利益和国家主权。(3)二战后非洲独立运动的情况。埃及率先发起了独立运动,1952年7月23日,以纳赛尔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推翻了英国支持的法鲁克王朝;1953年6月18日,埃及废除君主制,宣布成立埃及共和国;1956年,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并挫败英、法、以的联合军事干预。埃及的独立运动将非洲独立浪潮推向高潮,五六十年代,非洲有三十多个国家赢得独立,其中1960年就有17国独立;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西方殖民者在非洲殖民统治的最终崩溃。(4)纳赛尔的主要贡献。领导埃及获得真正的独立;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与印度的尼赫鲁、南斯拉夫的铁托共同倡导、建立了第三世界的不结盟运动。

 

 

(三)拉丁美洲捍卫民族主权的斗争

 

 

1.简要介绍古巴的历史,讲述二战后独立斗争的经历,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配合以幻灯片或投影片展示的历史图片,更加直观地展示卡斯特罗领导古巴人民争取独立的斗争情况。第一,古巴长期处于美国控制之下。第二,1956年12月,卡斯特罗等81名革命青年乘坐“格拉玛”号游艇由墨西哥回到古巴,在古巴科罗拉多海滩登陆,展开了反对美国支持的巴蒂斯塔独裁政权的革命斗争,受挫后卡斯特罗等人潜入山区,与农民运动结合,进行游击战争。1959年1月,游击队进入古巴首都哈瓦那,打败了巴蒂斯塔反动武装,建立了独立、民主的新古巴。第三,古巴革命政权建立后实行国有化改革和土地改革,1961年宣布为社会主义国家。古巴的独立沉重打击美国在拉美的霸权,鼓舞了世界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

 

 

2.提问学生:“继古巴独立后,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中影响最大的事件是什么?”同学回答后,教师根据教学条件,以幻灯片、投影片、小黑板、历史挂图等方式中的一种展示巴拿马运河的概况,并作简要讲解。第一,结合地图指出巴拿马运河位于中美洲巴拿马共和国中部的巴拿马地峡上,1914年建成通航,是沟通大西洋和太平洋的著名国际航运水道。它的通航,使两大洋之间的航程比绕道麦哲伦海峡缩短5 000~1.4万千米,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意义。第二,历史上,美国通过与巴拿马签订不平等条约,获取了修建和经营巴拿马运河的永久性权利。运河通航后美国一直把持着经营和管理权,后来又将运河周围1 400多平方千米的地带划为运河区,形成“国中之国”。第三,近百年来,巴拿马人民为收复运河主权,维护民族尊严,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终于在1977年9月7日,巴美双方签署了新的巴拿马运河条约,规定在1999年12月31日前美国从巴拿马撤出全部驻军并将运河归还给巴拿马。第四,1999年12月31日,巴拿马政府正式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结束了美国对这条黄金水道长达85年的殖民统治,使运河成为名副其实的“巴拿马的运河”。

 

 

三、学法指导

 

 

1.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填写下表:

 

 

亚非拉独立与振兴历史进程表(19世纪5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

 

 

地区时间

 

 

亚洲

 

 

非洲

 

 

拉丁美洲

 

 

1947年

 

 

“蒙巴顿方案”

 

 

 

 

 

 

1950年

 

 

印度共和国建立

 

 

 

 

 

 

1952年

 

 

 

 

埃及起义

 

 

 

 

1953年

 

 

 

 

埃及独立

 

 

 

 

1956年

 

 

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建立

 

 

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

 

 

古巴武装起义

 

 

1959年

 

 

古巴革命政府建立

 

 

 

 

 

 

1960年

 

 

 

 

非洲独立年

 

 

 

 

70年代

 

 

 

 

独立运动深入发展

 

 

巴拿马收回运河部分权利

 

 

90年代

 

 

 

 

纳米比亚独立

 

 

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

 

 

2.指导学生在新课结束后概括亚非拉独立运动的阶段特点

 

 

五六十年代,独立运动兴起

 

 

五六十年代,独立运动高涨

 

 

七八十年代,独立运动深入

 

 

90年代,殖民体系崩溃

 

 

四、问题探究

 

 

动脑筋

 

 

印度和巴基斯坦冲突的根源是什么?

 

 

(可参考“教材分析”部分)

 

 

活动与探究

 

 

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在战略、经济和交通等方面的重要性见“教法建议”有关部分。

 

 

五、参考书目与推荐网站

 

 

1.参考书目

 

 

《国别地区研究(亚太·中东·西欧)》(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

 

 

《当代世界政治经济国际关系》(南京大学)

 

 

2.推荐网站

 

 

http://www.google.com/

 

 

http://www.sina.com.cn

 

 

http://www.999.com.cn

 

 

(作者:南京师范大学附中高级教师 李华)

 

 

参考资料

 

 

二次大战后,亚洲首先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

 

 

战后亚洲首先掀起民族解放运动的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从历史上看,二战前,除日本以外的亚洲诸国,都成为帝国主义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由于深受帝国主义的侵略、剥削和奴役,它们具有要求民族独立解放的共同愿望。其次,二战前及二战中,日本帝国主义乘机对东亚和东南亚进行疯狂侵略,被侵略地区的人民纷纷拿起武器,进行武装斗争,抗击侵略者。这对战后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二战结束,一些国家抓住日本投降后殖民统治崩溃的短暂时机,迅速掀起了争取独立的运动。但是,英、法、荷、美等帝国主义却卷土重来,妄图恢复殖民统治。这样,民族解放运动也就不可避免了,它迅速从东亚、东南亚、南亚,扩展到西亚。印度、巴基斯坦分治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最重要的殖民地、素有“英王王冠上一颗最明亮的宝石”之称的印度掀起了反英斗争的怒潮。当时任印度总督蒙巴顿助手的伊斯梅形容当时的印度像是一艘舱中载满弹药而在大洋中着了火的船,迫切的问题是要在大火烧到弹药之前把火扑灭。狡猾的英国殖民者为了挑动印度教徒与穆斯林之间的对立,采取了“分而治之”的手段,终于导致了印巴分治。1947年6月,蒙巴顿公布了“蒙巴顿方案”,根据居民的宗教信仰,把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并让一些王公土邦自行决定加入前者或后者。穆斯林联盟和国大党都表示接受。8月15日,印度和巴基斯坦正式实行分治。

 

 

尼赫鲁

 

 

尼赫鲁(1889—1964)是印度独立后的第一任总理。出生于婆罗门贵族家庭。年轻时在英国接受教育。1920年参加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929年任国大党全国委员会总书记,以后屡次当选国大党主席。他曾9次被监禁,前后在狱中达l0年之久,为印度的民族独立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1947年印度独立后任内阁总理,直到1964年病逝。1954年,曾同中国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万隆会议发起人和不结盟运动倡导人之一。他在执政时期执行过扩张主义政策。印巴战争

 

 

二次大战后,随着英国势力的衰退,作为英国殖民地的印度获得了独立,但按照居民的宗教信仰建立了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

 

 

在印巴分治过程中,克什米尔土邦的归属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克什米尔位于印巴之间,面积21万余平方千米,人口约500万,其中近80%为穆斯林,20%为印度教徒。1947年10月,印度利用信奉印度教的王公控制的克什米尔议会,宣布克什米尔归属印度,此举引起当地穆斯林和巴基斯坦人民的强烈反对。在印度军队进入克什米尔后,巴基斯坦也出兵克什米尔,由此爆发第一次印巴战争。经联合国调解,双方于1949年1月停火,7月划定军事分界线,印度占有克什米尔的3/5地区和400万人口,巴基斯坦占有2/5地区和100万人口。然而,这一协议并没有解决双方的争端,而是为以后的冲突埋下了种子。

 

 

1965年8月,印巴两国在克什米尔再次发生大规模武装冲突,双方军队先后越过军事分界线,展开激战。战争持续到9月下旬,但任何一方都未取得明显胜利。9月23日,双方宣布停火。次年1月,在苏联斡旋下,印度和巴基斯坦签署《塔什干宣言》,同意将各自军队撤回战前阵地,并重申用和平手段解决争端。

 

 

第二次印巴战争后,巴基斯坦内部西巴基斯坦和东巴基斯坦(孟加拉)两个地理上被印度分隔的区域间的矛盾开始凸现。1971年3月,东巴局势动荡,驻军哗变,宣布成立孟加拉国临时政府。为了阻止东巴独立,巴基斯坦当局调动军队进入东巴,镇压独立运动。支持孟加拉国临时政府的印度利用巴基斯坦内部矛盾激化的时机,于11月21日出兵东巴,随后又于12月3日越过克什米尔停火线,向西巴进攻。这样,原来的巴基斯坦内战演变为第三次印巴战争。两翼受敌的巴基斯坦在战争中处于不利境地,印度则得到苏联的全力支持,因此战争形势明显有利于印度。12月16日,印军攻占东巴首府达卡,次日,双方停火。这次战争的结果是肢解、削弱了巴基斯坦,改变了南亚的政治版图,东巴成为独立的孟加拉国。但印巴之间的矛盾并未解决,克什米尔的归属仍是不时诱发地区冲突的悬案。

 

 

亚洲一些国家的独立

 

 

菲律宾:1944年美军重新占领菲律宾。1945年9月,马尼拉爆发了有6万人参加的群众大示威,要求独立。1946年7月4日菲律宾宣告独立,成立菲律宾共和国。

 

 

缅甸:1945年英军重返缅甸,恢复了殖民统治。缅甸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领袖昂山力图通过与英国谈判,争取独立。但独立未成,昂山等被害,激起群众更大的反英运动。英国迫于形势,将政权移交给缅甸资产阶级。1948年1月4日,缅甸脱离英联邦正式独立。

 

 

斯里兰卡:斯里兰卡原名锡兰。曾先后遭受葡萄牙、荷兰、英国的殖民统治。1948年获得独立。

 

 

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投降后,英国又恢复了对两地的统治,并于1948年成立“马来亚联合邦”,把新加坡从马来亚划分出来,成立单独的“直辖殖民地”。在人民反英斗争的压力下,英国于1955年宣布马来亚实行“部分自治”。1957年8月,马来亚宣告独立。新加坡于1959年成立自治邦,1965年成立共和国。

 

 

纳赛尔

 

 

纳赛尔(1918—1970)曾任埃及总统(1956~1970),是阿拉伯民族主义政治家。中学时代曾组织和领导学生反英示威,数次入狱,在狱中曾参加青年埃及党。1938年毕业于开罗皇帝军事学院,后任该学院教官。40年代中秘密筹建“自由军官组织”,1950年任该组织执行委员会主席。1952年,领导该组织推翻了埃及法鲁克封建王朝,赢得了“七月革命”的胜利。1953年埃及共和国成立时,任政府副总理,次年任总理。从1956年到1970年去世前一直担任埃及总统。1956年7月26日宣布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10月,英国、法国、以色列联合进攻埃及,苏伊士运河战争全面爆发。纳赛尔领导埃及人民英勇打击侵略者,赢得了战争的胜利。同时,纳赛尔本人也获得了阿拉伯世界广大人民的一致爱戴,被人们尊称为“雄狮”、“新萨拉丁”(注:萨拉丁,是中世纪埃及、叙利亚、也门和巴勒斯坦的素丹,阿尤布王朝的开国君主,最著名的穆斯林英雄。)。

 

 

纳赛尔还是著名的国际政治活动家。50年代中期,他参加了万隆亚非会议,并和铁托、尼赫鲁一起发起不结盟运动。他为阿拉伯民族解放运动和亚非人民团结反帝斗争作出了重要贡献。

 

 

自由军官组织

 

 

埃及军队内部的反帝反封建组织。它的成员是埃及军队中的一代爱国青年,大部分是青年军官,代表埃及中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就开始秘密活动。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后,他们的活动更为积极。1950年,该组织成立了以纳赛尔为主席的执行委员会,作为自己的领导机构。不久,它的秘密组织就遍布各兵种。1952年初,该组织确立的具体革命目标是:消灭殖民主义,取消封建制度,根除垄断资本主义剥削,建立社会正义,加强军队,建立稳定的民主生活。这个反帝、反封建的政治纲领,得到工农群众的支持。1952年7月,他们在纳赛尔领导下发动武装起义。在群众支持下,“自由军官组织”迅速推翻了法鲁克封建王朝的统治,获得“七月革命”的胜利。

 

 

1956年苏伊士运河战争

 

 

又称英法以侵埃战争或第二次中东战争。是英法为重占苏伊士运河,联合以色列发动的侵埃战争。苏伊士运河是埃及境内著名的国际通航运河,扼亚、欧、非三洲交通要冲,具有重要的战略和经济意义。运河自1869年开通后,被英法垄断资本的苏伊士运河公司所控制。1956年7月26日,埃及政府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这一行动沉重打击了英法在中东的利益。英法和以色列联合作战。10月29日,以军分三路突然进攻埃及的西奈半岛。31日,英法从海、空袭击埃及,随即入侵埃及领土。埃及军民奋起抗击,世界各地也掀起声势浩大的抗议英法侵略、支持埃及正义斗争的浪潮。在埃及人民反抗和国际社会的压力下,英法被迫于11月7日宣布停火,22日从埃及撤军。次年3月以军也从埃及撤出。

 

 

“非洲独立年”

 

 

20世纪60年代,民族独立运动的浪潮席卷整个非洲大陆。仅在1960年,就有刚果、乍得、尼日利亚等17个非洲国家宣布独立,故有“非洲独立年”之称。它标志着战后非洲大陆的崛起和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纳米比亚独立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西南非洲(即纳米比亚)是德国殖民地。1920年国际联盟曾将它交给南非“委任统治”。二战后联合国又让南非“托管”西南非洲。1949年西南非洲被南非所吞并,遭受南非当局的野蛮统治。西南非洲人民为反抗殖民统治进行了坚持不懈的英勇斗争。60年代,联合国大会撤销南非对西南非洲的托管权。之后,联合国又通过决议,谴责南非当局无视联合国决议,并依照西南非洲人民愿望将西南非洲正式改称为“纳米比亚”。在纳米比亚人民武装斗争及国际社会的压力下,南非被迫接受联合国决议,承认纳米比亚独立。1990年3月21日,纳米比亚共和国正式成立。

 

 

地图《非洲独立进程》

 

 

非洲是一块饱受殖民主义、帝国主义践踏、蹂躏的大陆。从15世纪起,西方殖民者就开始侵入非洲,到20世纪初,整个非洲几乎全部沦为殖民地。二战结束时,非洲政治版图上只有利比里亚、埃塞俄比亚和埃及三个形式上独立的国家,从地图上可看出,其余92%以上的地区仍是英法等殖民者统治地区。

 

 

非洲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进行了长期艰苦的斗争,但大多以失败告终。二战后非洲民族独立运动揭开了蓬勃发展的新篇章:从50年代到60年代,有39国获得独立;70~80年代,有9国获独立;90年代纳米比亚独立,非洲民族独立运动取得最终胜利。

 

 

古巴革命

 

 

古巴在16世纪曾沦为西班牙殖民地。19世纪,古巴人民进行了长达30年的民族解放战争。在即将推翻西班牙统治时,美国侵入古巴,攫取了古巴30年斗争的胜利果实。此后,古巴长期处于美国的奴役之下。1952年,美国又支持军人巴蒂斯塔发动军事政变,建立了亲美独裁政府。古巴人民不甘心屈服于亲美傀儡政权的统治。1953年7月26日菲德尔·卡斯特罗带领150名青年攻打圣地亚哥蒙卡达兵营。攻打失败后,卡斯特罗被捕,1955年获释流亡墨西哥。1956年12月卡斯特罗带80人乘“格拉玛”号游艇在古巴登陆,后转入马埃斯特腊山区展开游击战争。1957年全国革命高潮兴起。1958年革命武装打败了敌人的大规模进攻,控制了古巴大部分地区。1959年1月,革命武装力量开进首都哈瓦那,政府军投降,革命取得胜利。1961年,卡斯特罗宣布古巴革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

 

 

地图《巴拿马运河区》

 

 

巴拿马运河位于巴拿马共和国中部的蜂腰地带,纵贯巴拿马地峡。全长约81千米,宽152~304米,最高处高出海面25米。有船闸6座。运河使太平洋和大西洋沿岸航程缩短1万多千米。可通5万吨海轮。通过运河需要8~9个小时,平均每天有40多艘船只通过。1903年美巴签订《巴美条约》,美国获得开凿运河和“永久使用、占领和控制”运河及运河区的权利。1904年美国开凿运河,1914年完工,1920年正式开放。运河区对宽16.1千米,在美国的控制下成为“国中之国”。60余年间,美国共获利450多亿美元,而巴拿马仅得11亿美元。巴拿马人民为收回运河及运河区主权进行了长期斗争。经过谈判,1977年9月巴美双方签署条约,废除旧《巴美条约》,巴拿马逐步收回运河区主权。至1999年年底,巴拿马已完全收回运河区的主权。

 

 

20世纪下半期亚非拉国家民族民主革命的发展阶段

 

 

20世纪下半期亚非拉国家的民族民主运动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945年8月至1955年,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亚非会议前夕,是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即民族民主运动发展的第一阶段,其特点可概括为:

 

 

1.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而中心地区却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与二次大战多数民族独立运动失败不同,这一时期相当多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经过艰难曲折的斗争,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胜利,并建立起一系列新的民族独立国家。战后初期民族解放运动的中心地区之所以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这与二战期间该地区形成抗击日本帝国主义殖民统治的中坚力量密不可分。

 

 

2.美国的干涉成为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发展的主要障碍。

 

 

3.爆发民族解放运动的地区和国家发展不平衡,民族独立运动第一个高潮出现在亚洲,随后发展到北非。

 

 

4.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激烈争夺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权。

 

 

5.民族民主革命运动的方式多样化。

 

 

1955年亚非会议至1974年是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其特点可概括为:

 

 

1.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民主运动走向自觉地联合反帝,积极地相互支持。1955年4月,由亚洲南部五国总理发起召开的亚非会议(万隆会议)是这一特点的主要标志。1961年,召开了第一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1964年,发展中国家形成“七十七国集团”。

 

 

2.民族独立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运用本国资源建立联合反帝组织。1960年成立“欧佩克”(石油输出国组织)。

 

 

3.民族独立运动取得广泛胜利,殖民体系不断瓦解。1960年被称为“非洲年”,这一年有17个非洲国家获得独立。到70年代初,像几内亚比绍、巴哈马、格林纳达、斐济等这样的小国,都能争得民族独立。

 

 

1974年4月联合国大会第六届特别会议通过《关于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宣言》至20世纪末,是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其特点可概括为:

 

 

1.民族解放运动的主流已转向在巩固政治独立的同时,着重发展民族经济,并争取改变旧的世界经济秩序,建立新的世界经济秩序。1974年4月,联合国大会举行第六届特别会议,研究原料和发展问题。会议通过了“七十七国集团”起草的《关于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宣言》和《行动纲领》。

 

 

2.亚非拉民族独立国家在联合国的作用不断加强,民族独立国家体系形成。联合国成立后,多年来曾是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维护雅尔塔体系的国际机构。美国曾运用它的影响,使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长期得不到恢复。随着新的民族独立国家越来越多地加入联合国,美国操纵联合国的局面逐渐得到了改变。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大会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通过了关于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决议。联合国在非殖民化和支持殖民地人民的独立权利方面,作用越来越大。1989年,纳米比亚在联合国的监督下,进行了大选并制定了宪法。1990年3月21日,纳米比亚正式宣告独立,成为联合国第160个成员国。

 

 

3.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已全面崩溃。1974年以后,非洲和拉丁美洲又有一系列殖民地国家通过不同的斗争方式获得民族独立。至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原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除了像非洲尚有几块很小的殖民地外,已没有帝国主义直接统治的殖民地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已全面崩溃。诚然,长期殖民统治给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造成的严重后果:苦难、贫困、饥饿、经济落后与政治不稳定,却非短期内能够清除和解决的。这需要民族独立国家的人民和政府继续努力奋斗,总结经验教训,遵循科学规则,团结世界各国的进步力量,彻底改变旧的世界经济秩序,建立起新的世界经济秩序,殖民主义体系的严重后果才能在亚非拉彻底清除。

 

 

“七十七国集团”的诞生

 

 

20世纪60年代,一个具有重大影响的第三世界国际组织,即“七十七国集团”诞生。1963年在亚、非、拉美发展中国家的推动下,第18届联合国大会决定召开贸易和发展大会。当时亚、非、拉美75个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提出了《发展中国家联合宣言》,由此形成“七十五国集团”。1964年4月,在日内瓦召开的第一届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上,“七十五国集团”增加为77个国家和地区,并以《77个发展中国家联合宣言》的名称发表了1963年75国提出的联合宣言,由此形成“七十七国集团”。这次会议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在经济上进一步走上了联合斗争的道路。以后,“七十七国集团”的成员国人数不断增加,到1985年已增加到125个国家,包括了绝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但“七十七国集团”的名称仍然沿用下来。1964年12月,联合国大会决定成立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作为一个常设机构。贸发会议每四年召开一次。“七十七国集团”在每次贸发会议前都召开部长会议,共商对策。“七十七国集团”主要是通过与发达国家在联合国的谈判,来实现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如果说不结盟运动是第三世界最大的政治组织,那么,“七十七国集团”就是第三世界最大的经济组织。二者的建立,都是第三世界形成的重要标志。从此,在东西方两大军事集团之外,出现了一支由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构成的国际政治力量,这给了战后世界的两极格局以有力的冲击。第13课 动荡的中东地区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教学活动,要求学生掌握以下知识点:中东地区的地理范围,中东地区在交通、经济等方面的重要价值,中东问题的复杂性以及对解决该地区问题作出过突出贡献的历史人物。

 

 

通过对本课的引文、图片等资料的阅读,引导学生概括出战火频仍和动荡不安是二战后中东地区历史发展的最大特点。培养学生概括历史现象的能力。

 

 

通过对中东地区动荡局面形成原因和该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产生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全面认识历史现象并透过历史现象认识历史本质的能力。

 

 

通过组织学生交流“活动与探究”的收获与成果,培养学生运用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能力和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一、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的特点:

 

 

本课内容的主线非常明晰,课文的两大部分紧紧围绕一个主题,那就是中东地区的局势动荡问题。课文从中东动荡局面的产生、动荡局面的频仍和动荡根源的复杂性展开叙述,层层推进,逐步深入。符合初中学生学习过程中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的思维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若能抓住这一特点,就可以取得既增加学生的历史知识、又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的收获。

 

 

本课内容的重点:

 

 

第一,战火频仍的中东。课文以极其简略的语言介绍了中东战争爆发的原因、五次中东战争中的前四次战争情况,分别以大小字和地图等内容介绍发生在1948年、1956年、1967年、1973年的四次中东战争的目的、过程和结果。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利用课文内容指导学生理出头绪,分析其共同原因,并概括出中东局势特点,为在下面讲解中东问题的复杂性及解决中东问题的艰巨性作好铺垫。

 

 

第二,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中东地区矛盾的复杂性既是本课重点又是本课难点,就其重点而言,它是中东问题难以顺利解决的症结所在,又是中东地区战火频仍的重要原因。教学过程中应当引导学生进行全面分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课内容的难点:

 

 

第一,巴勒斯坦问题由来。这既是一个历史渊源很深的问题,又是一个现实矛盾很突出的问题。历史渊源之深,在于这一地区生活的民族既可以上溯到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迁居巴勒斯坦;还可以上溯到公元前13世纪末,犹太人的祖先希伯莱人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希伯莱王国及以色列王国。现实问题之突出,在于一战后和二战后这里都受到大国频繁的插手,以及该地区固有的矛盾。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做到既全面兼顾,又突出重点。

 

 

第二,中东地区战火频仍的原因。在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中,既有生存之争,也有意识形态之争;既有当地人的利益之争,也有局外大国的利益之争;既有历史遗留问题之争,也有现实问题处理不当引发的问题之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带领学生进行有条理的分析,做到由浅入深和深入浅出。

 

 

二、教法建议

 

 

(一)战火频仍的中东

 

 

1.由介绍导言中的第四次中东战争,切入本课主题──动荡的中东地区。根据教学条件,以幻灯片、投影片或小黑板等方式中的一种展示中东地图,并介绍中东的地理、历史概念及中东地区的特点。第一,“中东”一般是指欧、亚、非三洲连接的地区,主要是亚洲西部一带。该名称来源于过去人们以欧洲为中心,按距离远近把东方各地分别称为“近东”、“中东”和“远东”。第二,现在一般所说的“中东”包括埃及、巴勒斯坦、叙利亚、伊拉克、约旦、黎巴嫩、也门、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曼、土耳其、伊朗等国家。总面积为七百多万平方千米,人口一亿多。第三,中东地区大多数是以阿拉伯民族为主的、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国家。以色列也包括在“中东”范围之内。第四,中东地处欧、亚、非三洲的交通枢纽,战略位置非常重要。中东拥有极为丰富的石油资源,石油蕴藏量约占整个西方世界的60%以上。

 

 

2.要求学生在阅读教材和收集课外知识的基础上,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2)中东战火频仍有何具体表现?(3)历次中东战争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战争带来的最严重的后果是什么?

 

 

3.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由教师讲解巴勒斯坦问题由来,并引导学生整理中东战争的线索。在教学过程中突出中东地区战争的频繁发生且至今未果的状况,让学生更好地领会教材中该地区“战火频仍”的含义。(1)教师结合地图讲清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第一,犹太人的祖先是希伯莱人。历史上犹太人(希伯莱人)和阿拉伯人都曾在巴勒斯坦地区居住过。公元前13世纪末,希伯莱人迁入巴勒斯坦,并先后建立希伯莱王国及以色列王国。公元1世纪,外族入侵,犹太人流落世界各地。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迁入巴勒斯坦地区,逐渐形成了现代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第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巴勒斯坦沦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英国以约旦河为界将该地分为两部分:东部为外约旦(今约旦王国),西部为巴勒斯坦(包括今以色列、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第三,19世纪末兴起的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使大批犹太人移入巴勒斯坦,并与当地的阿拉伯人发生多次流血冲突。1922年7月24日国际联盟通过了英国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训令”,同意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民族之家”。犹太人在二战中受尽迫害的经历颇得世人同情,为他们在早已成为巴勒斯坦人家园的、犹太人古老的祖居地上建立自己的国家减少了障碍。第四,1947年11月,联合国通过的第181号巴勒斯坦分治决议规定,在约旦河以西的2.7万平方千米的巴勒斯坦领土上建立犹太国和阿拉伯国,耶路撒冷国际化。第五,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国宣告成立,但巴勒斯坦国因巴勒斯坦人和阿拉伯方面反对181号决议未能诞生。此后,该地区战火不断。(2)教师讲解五次中东战争的情况。1948年以色列宣布建国的第二天凌晨,外约旦、伊拉克、叙利亚、埃及等阿拉伯国家出兵进攻以色列,打响了第一次中东战争,又称巴勒斯坦战争,以色列称“独立战争”。1956年10月,英、法、以色列因埃及宣布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而联合向埃及发动进攻,发动了第二次中东战争,又称苏伊士运河战争;英、法、以的侵埃战争,以色列称“西奈战役”。1967年6月5日,以色列借口埃及封锁亚喀巴湾,对埃及、叙利亚、约旦发动突然袭击,挑起了第三次中东战争,又称“六五战争”、“六月战争”、“六天战争”。1973年,埃及、叙利亚为收复失地而进攻以色列,爆发了第四次中东战争,又称“十月战争”。此外,还有1982年6月6日,以色列出兵占领黎巴嫩的领土,袭击黎巴嫩境内的巴解组织及其武装力量,并与黎境内的叙利亚军队交战,这是第五次中东战争(1982年6月~9月),又称“黎巴嫩战争”。五次中东战争和迄今不果的中东和平进程,充分反映出二战后该地区的“战火频仍”和局势动荡的特点,反映出该地区和平进程的艰难。(3)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历次中东战争的争夺目标和严重后果。第一,中东战争的主要争夺目标是土地或运河主权,其次是争夺水源。第二,中东战争的严重后果。据不完全统计,约三万以色列人在战争中伤亡,十余万阿拉伯人伤亡,数百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被逐出家园沦为难民。战争使阿拉伯国家背上了沉重的军费开支负担,债台高筑,民生凋敝,基础设施受到严重破坏,经济损失严重。为防范阿拉伯国家,以色列全民皆兵,多年保持着庞大的军费开支,其国防支出在政府预算中的比例高居世界之首,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更加严重的后果是巴以双方长期陷入报复与反报复的恶性循环。

 

 

(二)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

 

 

1.教师提问:(1)“中东地区战火频仍,和平历程艰难的原因是什么?”(2)如何有效推进中东和平进程,尽快实现中东和平?

 

 

2.学生简要回答后,教师可以进一步对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进行分析:(1)大国争夺是中东地区冲突不断的重要根源。中东地区战略地位重要,并蕴藏丰富的石油资源,该地区成为各个历史时期世界大国争夺的热点。英国一战后的“分而治之”,联合国二战后进一步的“分而治之”,都说明列强在利用当地民族、宗教矛盾插手该地区事务。(2)几十年中陆续形成的领土争端是阿以之间争夺的实质问题。以色列先后吞并或占领的土地有原来根据联合国分治决议划给巴勒斯坦的领土,包括耶路撒冷、约旦河西岸、加沙地带,还有埃及的西奈半岛、叙利亚戈兰高地、黎巴嫩南部地区等。(3)水资源问题在中东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围绕着水资源问题,阿以进行着殊死的斗争。以色列通过1967年战争占领了约旦河水资源的大部分,为掌握利塔尼河的控制权,又于1978年和1982年对黎巴嫩开战。目前,以色列近40%的水来自约旦河西岸。几次中东战争使阿拉伯国家失去了与生命息息相关的水资源。以色列前总理佩雷斯说“中东地区的水比石油更重要。”以巴情报研究中心主任杰逊·巴斯金指出:“缺水的压力将影响谈判双方。归还戈兰高地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因为那里提供了以色列的饮用水。而让叙利亚放弃对戈兰高地水源的权利也是不可能的。”(4)耶路撒冷的主权和归属问题,是巴以关系中最为棘手的问题。耶路撒冷被视为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三教圣地,以色列占领耶路撒冷并于1980年7月宣布耶路撒冷为其永久的首都;1988年11月15日,巴勒斯坦宣告以耶路撒冷为首都。对耶路撒冷的争夺使巴以斗争罩上民族宗教的外衣,它增加了该地区和平进程的难度。

 

 

3.对如何有效推进中东地区和平进程,尽快实现中东和平问题,先由学生简要回答,再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共同拟订出切口较小、内容具体的讨论题目。如:(1)中东地区的地理特点是中东战争频仍的根本原因吗?(2)对巴以和平进程作出过贡献的人物有哪些?试作简要介绍。(3)拉宾对解决中东地区和平问题做出过哪些努力?(4)中东地区内部对实现该地区和平存在哪些障碍?(5)就国际方面而言,实现中东地区和平的最大障碍是什么?

 

 

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但必须适当指出和纠正学生发言过程中的明显错误。

 

 

4.在讨论结束后,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扼要评价。

 

 

三、学法指导

 

 

1.在学习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填写四次《中东战争简表》

 

 

时间

 

 

战争

 

 

情况

 

 

1948~1949

 

 

第一次中东战争

 

 

以色列宣布建国,外约旦、伊拉克、叙利亚、埃及等阿拉伯国家出兵进攻以色列

 

 

1956~1957

 

 

第二次中东战争

 

 

埃及宣布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后,英、法、以进攻埃及

 

 

1967

 

 

第三次中东战争

 

 

埃及封锁亚喀巴湾,以色列进攻埃及、叙利亚、约旦

 

 

1973

 

 

第四次中东战争

 

 

埃及、叙利亚为收复失地,进攻以色列

 

 

2.在课堂发言和课堂讨论中充分利用教材知识。如“十月战争”、“1947年犹太人进入巴勒斯坦”、“巴勒斯坦难民”、“巴勒斯坦冲突场面”、“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达成和解”等照片,巴勒斯坦地图,阿拉法特与拉宾的演说片段,以及课文大小字内容等。

 

 

3.指导学生有效地进行历史资料的收集和整理,除网络与图书资料外,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中的国际新闻内容是获取资料的最简便快捷的渠道,只要养成做小资料卡片的习惯,并进行简单的分类整理,就可以获得许多历史学习所必须的宝贵资料。

 

 

四、问题探究

 

 

练一练

 

 

B

 

 

活动与探究

 

 

1.简明概括地评价已故以色列总理拉宾为解决中东和平问题所付出的努力。

 

 

短文举例:

 

 

拉宾曾于1974~1977年担任以色列总理。在他1984年出任以色列联合政府国防部长后开始认识到,只有顺应和平的潮流,以色列才能得到生存和发展。于是,拉宾在1992年再度出任以色列总理后就向阿拉伯国家提出和平倡议,并接受巴勒斯坦人提出的“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和联合国第242、338号决议。1993年11月13日,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领导人在美国白宫签署了第一个和平协议“加沙—杰里科自治原则宣言”,拉宾与巴勒斯坦领袖阿拉法特终于得以握手言和。1994年10月,以色列与约旦签署了和平条约,结束了两国长达46年的战争状态。1995年9月28日,以、巴又共同签署了关于扩大巴勒斯坦自治范围的“塔巴协议”。以、巴和以、约和平条约的签订,给中东地区带来了和平曙光,拉宾和阿拉法特因此一同获得了1994年诺贝尔和平奖。1995年11月4日,在特拉维夫国王广场举行的10万人的和平集会上,75岁的拉宾被一名犹太以色列极右势力成员刺杀身亡。

 

 

2.对中东地区重要性的分析。

 

 

要点提示:这一地区有苏伊士运河沟通三大洲,并盛产石油。因此,交通地位重要;战略地位重要;经济价值巨大。

 

 

3.对中东问题复杂性的分析。

 

 

要点提示:大国插手地区事务,使领土争端问题严重;历史渊源较深,有当地复杂的民族矛盾、尖锐的宗教斗争等;当地水资源奇缺,加剧了双方的争夺;几十年的斗争加深了双方的仇恨,并陷入连续不断的报复性行为的恶性循环之中。

 

 

五、参考书目与推荐网站

 

 

1.参考书目

 

 

《国别地区研究(亚太·中东·西欧)》(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

 

 

《当代世界政治经济国际关系》(南京大学)

 

 

2.推荐网站

 

 

http://www.google.com/

 

 

www.sina.com.cn

 

 

scyhouse.uhome.net

 

 

(作者: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级教师 李华)

 

 

参考资料阿以矛盾的由来

 

 

围绕着巴勒斯坦问题而发生的中东战争,根源于历史上犹太民族的迁徙和近代以来巴勒斯坦地区的殖民化以及在殖民主义背景下兴起的犹太复国主义运动。

 

 

公元前1025年,犹太民族曾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过希伯来王国。后来,该地区先后被亚述、巴比伦、波斯、马其顿希腊、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占领和统治。在历次历史变动中,犹太民族逐渐离散,流亡世界各地,成为“没有祖国的民族”,而巴勒斯坦地区则成为阿拉伯民族的居住地。19世纪末,散居欧洲的犹太人为争取自身的民族权利开始酝酿、组织犹太复国主义运动,1897年在瑞士巴塞尔召开的第一次“世界犹太人代表大会”提出:“犹太复国主义的目标是在巴勒斯坦为犹太民族建立一个由公共法律所保障的家园”。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出兵占领了当时属于奥斯曼帝国的巴勒斯坦。为了瓜分奥斯曼帝国,在中东形成自己的势力范围,英国决定支持当时正向其求助的犹太复国主义运动。1917年11月2日,英国外交大臣贝尔福发表宣言,声称“英王陛下政府赞成在巴勒斯坦为犹太人建立一个民族之家,并为达成此目的而尽最大的努力”。这样,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与英国的殖民主义政策联系起来,成为大国政治的附属物,犹太复国主义表现出民族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双重性。

 

 

一战后,奥斯曼帝国解体,巴勒斯坦成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在英国殖民政策的鼓励下,欧洲的犹太人开始大批移民巴勒斯坦。1918年居住在巴勒斯坦的犹太人只有5.6万,约占当地人口的7%,到1931年,犹太人已增加到17.4万,占总人口17%。此后,由于逃避纳粹德国的迫害,犹太人向巴勒斯坦的移民达到高潮,1939年,移居巴勒斯坦的犹太人增加到44.6万,占人口比例亦上升到29%。犹太移民的激增加剧了巴勒斯坦地区的民族矛盾,30年代曾爆发多次阿拉伯民族起义。为了维护殖民统治的稳定,英国当局于1939年5月17日发表白皮书,宣布限制犹太移民。在这种情况下,犹太复国主义运动转变方针,一方面在外交上谋求美国的支持,另一方面在巴勒斯坦展开反英武装斗争,试图通过打击英国,迫使其放弃委任统治,以达到建立独立犹太国家的目标。

 

 

二战后,英国失去了对世界事务的支配力,其在中东地区的殖民统治也难以为继。1946年,英国承认位于巴勒斯坦约旦河以东的外约旦独立(注:1949年,外约旦改称约旦王国。),1947年,英国又将巴勒斯坦问题提交联合国解决。1947年4月至11月,联合国召开关于巴勒斯坦问题的特别会议,在美国和苏联主导下,多数国家支持将巴勒斯坦分为犹太和阿拉伯两个独立国家的方案。11月29日,联大正式通过《巴勒斯坦分治决议》(第181号决议),决议规定:英国不迟于1948年8月1日结束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在此后两个月内成立阿拉伯国和犹太国,阿拉伯国的面积为1.1万平方千米,占总面积40.7%,犹太国面积为1.585万平方千米(其中含9 500平方千米的内格夫沙漠),占总面积58.7%,耶路撒冷(158平方千米)作为“在特殊国际政权下的独立主体”,由联合国管理。联大决议引起阿拉伯国家的强烈不满,12月,阿拉伯联盟七国在开罗发表声明,宣称阿拉伯人决心为反对联合国分裂巴勒斯坦的决议而战。

 

 

第一次中东战争

 

 

1948年5月14日,英国宣布结束其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当天,以色列国宣告成立,美国和苏联先后予以承认。但是,阿拉伯国家对以色列采取了坚决抵制的态度,并在以色列建国的第二天即对其不宣而战。由埃及、外约旦、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五国联合组成的4万大军挺进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动进攻,第一次中东战争由此爆发。战争第一阶段,阿拉伯方面凭借数量优势曾占据主动,一度打到特拉维夫附近。这时在美苏要求下,联合国通过停火决议,双方从6月11日起停火四周。利用这一机会,以色列重新集结兵力,并在美国援助下进口大量武器,为反攻作好了准备。而阿方此时却暴露出内部不团结的弱点,各参战国彼此争夺主导地位,无法形成统一的指挥系统,因此在第二阶段的战斗中陷入了被动。7月、10月和12月,以色列连续发动反攻,阿拉伯联军则节节败退。在占据优势的情况下,以色列利用对方的矛盾,从 1949年2月至7月,逐个与交战对手签订停战协定,巩固了自己的胜利成果。经过这次战争,以色列不仅站住了脚,而且夺取了原本划给阿拉伯人的大片土地,使自己控制的地区扩大到约2.07万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比例提高到4/5。战争中有96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被逐出家园,沦为难民,联合国决议规定的阿拉伯国家未能建立,尚留在阿拉伯人手中的加沙和约旦河西岸地区分别置于埃及和约旦的控制下。这样,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不仅丧失了自己的大片土地,而且失去了自己的主体性,在此后很长时间内,他们只能依附于周边的阿拉伯国家。同时,这种局面也使以色列长期处于和周边阿拉伯国家对峙的态势,不断制造出新的危机和战争。

 

 

第二次中东战争

 

 

第二次中东战争起因于苏伊士运河危机。1952年埃及爆发七月革命,推翻了法鲁克王朝,纳赛尔领导的新政府为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与英法(英法两国拥有运河公司96%的股份,英国还在运河区驻军)展开斗争。经过几年谈判,终于迫使英国在1956年6月将军队全部撤出运河区,但运河的所有权问题尚未解决。当时埃及为修建阿斯旺水坝急需资金,曾向英美等西方国家寻求援助,西方国家因埃及不愿接受附加的政治条件(由西方国家实施财政监督并停止与苏联的军火交易)而于1956年7月宣布撤销曾允诺的援助。此举激怒了埃及,7月26日,纳赛尔在亚历山大港举行的群众大会上宣读了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的法令,表示要用运河的收入来修建阿斯旺水坝。不愿失去运河权益的英法决定对埃及进行武装干涉,这时,以色列也参与其中,积极配合英法打击埃及。10月29日,以色列首先出兵,侵入西奈半岛,随后,英法联军对埃及各大城市进行了空袭,并对运河区实施空降和登陆作战。埃及军队进行了顽强抵抗,为了集中力量保卫运河区,埃军从西奈撤出,重点对付英法联军,挫败了英法占领塞得港和苏伊士城的企图。

 

 

运河危机和战争引起世界的关注,各国舆论大多站在埃及一边谴责英法的侵略行径。11月1日,联合国召开紧急会议,并于3日通过立即停火和要求英、法、以撤军的决议。这时,苏联和美国对英法也施加了不同程度的压力。处于孤立境地的英法被迫于11月6日宣布接受联合国决议。第二次中东战争以英法的失败而告终,但在这场战争中以色列却部分达到了自己的目的,由于联合国决定派遣维和部队进驻西奈半岛,实际增强了以色列的安全感,并保证了亚喀巴湾的通航,避免了埃及对航道的封锁。

 

 

第三次中东战争

 

 

第二次中东战争后,美国和苏联取代英法成为中东地区的支配势力。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则分别依赖美苏的援助和支持,在美苏的武装下,中东地区的军备水平迅速提高,军事对峙的局面也日趋严重。1964年5月,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宣告成立,该组织以消灭以色列为自己的斗争目标。从1965年起,巴解组织在被占领土上展开了武装斗争。为了将巴勒斯坦人民的抵抗运动扼杀在萌芽状态,也为了防止周边阿拉伯国家的进攻,以色列当局采取了先发制人、用主动进攻和扩张领土的方式谋求安全生存环境的战略。于是,经过精心策划和准备,以色列于1967年6月5日发动了第三次中东战争。

 

 

是日清晨,以色列出动500余架飞机对埃及的机场和导弹基地进行突然袭击,摧毁了埃及空军及其防空力量,夺取了制空权。随后,以色列地面装甲部队分三路向加沙、西奈半岛进攻,并迅速占领了这些地区。与此同时,以色列还分兵向约旦和叙利亚发起进攻,占领了约旦河西岸的阿拉伯地区和戈兰高地。在以军的沉重打击下,阿拉伯国家猝不及防,仅仅6天,即丢失了大片土地,被迫接受停火。通过这次战争,以色列占领了包括约旦河西岸、加沙和耶路撒冷东区的全部巴勒斯坦土地,还占领了埃及的西奈半岛和叙利亚的戈兰高地,共获得6.5万平方千米。然而,军事上的胜利并不能确保以色列的安全,也无法消除阿拉伯人的抵抗,相反,这次战争的结果进一步激发了阿拉伯人对以色列的仇恨,中东地区陷入了战争和报复的循环。1967年11月22日,联合国通过第242号决议,要求以色列退出第三次中东战争中占领的阿拉伯领土,同时也要求阿拉伯国家尊重并承认以色列的主权,但在当时的形势下,双方都拒绝这个决议。

 

 

第四次中东战争及其影响

 

 

为了洗雪战败的耻辱,收复失地,埃及等国在经过数年的准备后,于1973年10月主动发起了第四次中东战争。10月6日战争打响,埃及和叙利亚联军分别向西奈半岛和戈兰高地突袭,并先后突破以军防线,取得战果。初战失利的以色列迅速调整部署,稳定防线,并于10日起转入反攻。以军的反击首先在戈兰高地得手,12日,战线已推回到原停火线叙利亚一侧。然后,以军运用穿插战术,利用埃及军队结合部的空隙,派遣一支装甲分队渡过苏伊士运河,迂回到埃军后侧,构建登陆场,架设浮桥,接应后援部队,在运河西岸开辟了战场,并直接威胁开罗。此举使埃及军队腹背受敌,丧失了主动权,战争形势发生逆转。

 

 

10月22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美苏的联合提案,即要求双方立即就地停火的第338号决议。10月24日,阿拉伯方面接受停火,以色列也停止了军事行动,战争结束。这次战争的结果虽然没有达到阿拉伯国家原定的目标,也没有解决巴勒斯坦问题,但是,埃及和叙利亚收复了西奈半岛和戈兰高地的部分领土(根据1974年达成的军队脱离接触协议,以军在西奈半岛撤到运河以东约30千米处,在戈兰高地撤出这次战争中新占部分和上次战争中占领的一部分土地,双方军队间留出缓冲区,由联合国维和部队驻扎),遏制了以色列的扩张态势,在中东地区造成了一种战略均势。同时,这场战争比以往的几次战争更深刻地提供了教训,使双方认识到,任何一方都不可能用武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没有和平也就没有安全,只有相互承认对方的生存权利,才有可能为巴勒斯坦问题的解决找到现实的出路,才能为中东地区创造和平的发展环境。因此,正是从第四次中东战争后,埃及和以色列关系开始逐步正常化。

 

 

1977年11月,埃及总统萨达特访问耶路撒冷,并在以色列议会发表演说,迈出阿以和平交往的第一步。1978年9月,在美国斡旋下,埃及和以色列达成使关系正常化的《戴维营协议》,1979年3月26日,双方签署《和平条约》,1980年2月,两国建立外交关系,随后以色列分阶段从西奈半岛撤出军队。中东地区开始了漫长而曲折的和平进程。

 

 

20世纪90年代中东的和平进程

 

 

20世纪90年代,随着东西方冷战结束,中东和平进程亦进入新阶段,1991年10月,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举行了历史上首次阿拉伯各国和以色列共同参加的中东和平会议。1993年9月9日,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执委会主席阿拉法特与以色列总理拉宾交换了亲笔签字的信函,正式宣布相互承认。9月13日,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在华盛顿签署关于巴勒斯坦人首先在加沙和杰里科实行自治的原则宣言。1994年7月和10月,以色列和约旦先后签署《和平宣言》和《和平条约》。1995年11月4日,主张推进和平进程的以色列总理拉宾遇刺身亡,次年工党下台,和平进程一度停滞。1999年以色列大选,工党获胜组阁,中东和平进程一度出现新转机。

 

 

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2003年公布之日至5月),以巴双方将实现停火;巴方将打击恐怖活动,并在安全问题上与以色列合作;以方则应撤离2000年9月28日以后占领的巴方领土,冻结定居点的建设,拆除2001年3月以后建立的定居点。

 

 

第二阶段(2003年5月至2003年底):以色列军队最大程度撤出巴勒斯坦被占领土;巴方出台第一部宪法;建立具有临时边界的巴勒斯坦国;推动国际社会和联合国承认巴勒斯坦国。

 

 

第三阶段(2003年底至2005年):对巴以最终地位问题进行谈判,内容包括边界、耶路撒冷地位、难民回归权、犹太人定居点等,最终建立正式的巴勒斯坦国。第14课 冷战中的对峙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冷战”政策,包括二战后美国经济、军事、政治实力的加强和资本主义霸主地位的确立;“杜鲁门主义”出台及其影响;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和实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学生还应掌握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的美苏争霸的典型事件:60年代古巴导弹危机,70年代中期美国陷入侵越的泥潭,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

 

 

2.在教师的引导下,概括美国“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表现,培养学生归纳历史事物的能力。通过分析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及特点,培养学生全面、正确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

 

 

3.二战后,美苏从盟友关系转变为敌对关系,随着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的形成,双方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对峙。美国、苏联两国的争霸,不仅影响了世界和平,进而影响到世界的局势。注意对学生进行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教育。美苏在争霸的过程中互有攻守,两国的国力和彼此关系的变化,影响到双方争霸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的特点。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一、重点和难点

 

 

本课介绍了二战后美苏的对峙,其中美国的“冷战”政策及其表现是重点。二战结束后,由于意识形态和不同国家利益,美苏从战时盟友关系转变为战后的敌对关系。美国经过二战,实力大增,妄图称霸世界。“杜鲁门主义”的出台,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表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的成立。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组成了“经互会”和“华沙条约组织”,至此,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50年代至70年代末,美苏争霸经历了三个阶段,双方互有攻守。国家的实力和彼此的关系决定了其对外政策,如何理解这一点是本课的难点。

 

 

二、教法建议

 

 

1.导入本课。导入本课时,可采取如下形式:①引导学生回顾二战中美国、苏联联合打击德、意、日法西斯的情况,如:1944年6月,美英盟军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在西线配合苏军对德作战;1945年4月双方在易北河会师。在打击法西斯的同时,美国、苏联的实力得到了加强,纷纷确立了自己的势力范围。②悬挂《二战形势图》,指出二战快结束时,西方国家、苏联控制的领土。战后,双方根据实力确立了势力范围,形成美苏对峙的局面。③引用一个英国人的外交名言:我们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二战结束后,由于意识形态的不同和美国称霸受到苏联的遏制,美苏从战时同盟关系变成了战后敌对关系。

 

 

2.关于“冷战”政策。①首先学习美苏对峙的原因,此处可采用讲解法,也可采用设问法(将答案放在小结部分)。②教师讲解“冷战”政策的定义──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为,以“遏制”共产主义。着重指出“冷战”政策的本质是“遏制”共产主义和干涉别国内政。

 

 

3.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接着教师可以先提问“冷战政策开始的标志是什么?”回答是“杜鲁门主义”,再接着学习。杜鲁门政府上台后,改变以往罗斯福的大国合作政策,认为强大的苏联是美国建立世界霸权的主要障碍,强调要对苏联采取强硬政策。1946年3月,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是美苏冷战的信号,他说:“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1947年3月,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表示要援助受到共产主义“严重威胁”的希腊、土耳其,抵制共产主义的扩张。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是美国对外政策的转折点,它公开打出了反共、反苏的旗号,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之间冷战的开始。

 

 

4.学习“冷战”政策在经济上的表现“马歇尔计划”时,要让学生明确“马歇尔计划”的实施,有利于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霸权地位的确立。“杜鲁门主义”出台后,美国在经济方面推行援助西欧的“马歇尔计划”,也叫欧洲经济复兴计划,“马歇尔计划”的最初对象是欧洲国家,后来为苏联、东欧各国所拒绝和抵制。“马歇尔计划”的实施,一方面是帮助当时极为困难的西欧各国迅速恢复经济,防止革命的爆发;另一方面,美国通过援助西欧各国,不仅加强了资本主义世界的联系,形成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联盟,而且打开西欧的门户,控制西欧。

 

 

5.学习“冷战”政策在军事上的表现──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时,教师要注意北大西洋公约建立的时间、参与国、影响:1949年5月,美、加、英、法、比等12国在华盛顿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资本主义世界各国在军事上实现了战略同盟。尤其要指出,北约的成立标志资本主义阵营的形成,材料“对欧洲或北美一个或数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正说明了这一点。

 

 

6.关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形成,教师可引导学生自己阅读、讨论,掌握以下知识:①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形成,美国杜鲁门政府攻势咄咄逼人。社会主义的苏联出于自身安全和利益的需要,先后建立“经互会”和“华沙条约组织”。②针对美国的“马歇尔计划”,苏联采取了相应的措施,1949年1月,苏联与5个东欧国家在莫斯科建立了“经济合作互助委员会”,简称“经互会”,加强了与东欧各国的经济合作。③1955年5月5日,西方不顾苏联的抗议,批准了联邦德国参加“北约”组织的“巴黎协定”。因此,苏联在5月14日同东欧各国在华沙召开会议,缔结了友好合作互助条约,即“华沙条约”,同年华沙条约组织成立。从此,苏联东欧各国形成了正式的军事集团。④教师着重向学生指出,随着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最终形成。国际舞台上出现了两大阵营的对峙与斗争,这种对峙与斗争贯穿于整个50年代,双方矛盾日益尖锐。接着,教师提问:这种对峙有哪些表现?并指出:1950年6月25日爆发的朝鲜战争是两大阵营斗争的集中表现。朝鲜战争是美国在二战后进行的第一次大规模侵略战争,它以朝中人民的胜利和美国的失败告终,美国被迫于1953年7月27日在板门店签订了《朝鲜停战协定》。它显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强大意志和巨大力量。60年代,越南战争也是两大阵营的对峙和较量。

 

 

7.关于美苏争霸。①让学生了解,美苏争霸格局的形成,主要在于苏联推行霸权主义政策。50年代,作为资本主义强国的美国推行霸权政策,表现出咄咄逼人的攻势。二战后,苏联成为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通过“四五”计划,苏联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国民经济的恢复,工农业得到迅速发展,实力得到迅猛发展。1953年赫鲁晓夫担任苏联的领导人,他逐步改变了斯大林时期的对外政策,提出同美国“平起平坐,共同主宰世界”的基本战略。50年代后期,美苏争霸格局逐渐形成。

 

 

②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是美苏争霸的第一阶段。应向学生讲解清楚,这一阶段,美苏关系既有缓和,又有紧张的一面。在缓和方面,突出的事件有:签订对奥地利和约,结束四大国(苏、美、英、法)对奥地利的占领;苏联与联邦德国建立了大使级的外交关系;1959年,赫鲁晓夫应邀访美,与艾森豪威尔进行了戴维营会谈,美国承认美苏同是超级大国的事实。紧张方面,突出的事实有:1961年“柏林墙”的修建和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古巴导弹危机事件的解决,是苏联从古巴撤走导弹和轰炸机后才逐渐平息的,说明这一阶段的争霸中,美国占据优势,处于上风。同时也表明,苏联开始在全球范围内与美国争霸。这一事件后,苏联决心全力发展核武器,导致了两国新的激烈争夺。

 

 

③70年代,美苏争霸达到了高潮。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确,随着两国实力的变化,双方进行了战略的调整。这一阶段,美国经济地位严重下降,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下降,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侵越战争使美国耗费上千亿美元,美国国内的政局动荡不安,美国陷入了侵越战争的泥潭。1969年,尼克松任美国总统,为保住美国的霸权地位,在对外战略上实行了重大调整,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收缩。1973年,美国从越南撤兵;70年代,美国同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此时,苏联的实力得到迅猛的发展,虽然就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而言,苏联与美国相差较大,但是苏联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能够将更多的经费投入军事工业。例如,1978年,苏联的军费开支达1 250亿美元,比美国高20%,居世界之首。苏联不仅建成一支对美国造成威胁的远洋海军,还拥有数量多于美国的洲际导弹。随着经济、军事实力的增强,1964年勃列日涅夫上台后,推行同美国争夺霸权的积极进攻战略。苏联在中东、非洲、南亚次大陆进行了一系列扩张活动,特别是1979年12月出兵对阿富汗的占领,标志苏联的霸权政策发展到顶点。

 

 

④讲解80年代的美苏关系时,要突出苏联由于长期与美国争霸,背上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从70年代中期起,苏联的国民经济发展速度明显下降,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加剧。到80年代,苏联丧失对外扩张的猛烈势头。1985年上台的戈尔巴乔夫,提出以军控为中心的全球缓和战略。苏联主动裁军,并同美国签署了消除部署在欧洲的中程弹道导弹条约。1989年,苏联从阿富汗撤军,并实行了中苏关系正常化。1981年,里根任美国总统,对苏联采取强硬的态度。鉴于70年代苏联已经在核武器的数量上赶上了美国,里根实行了以高科技为核心的新一轮军备竞赛,用来拖垮力量相对较弱的苏联。1983年,里根提出了“战略防御计划”,即“星球大战计划”。美国由于大规模的扩军备战,成为世界最大的债务国,同时它受到来自西欧和日本的激烈竞争。从70年代中期起,资本主义世界逐渐形成了美国、日本、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因此,美国也同意有限的缓和。

 

 

⑤1991年苏联的解体,标志着长达半个世纪的美苏两极格局结束。

 

 

8.讲解本课时,要悬挂《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图和《世界政区图》,让学生形成直观印象;也可以搜集一些影视资料,扩充教学内容,如,美苏的导弹图片、越战资料片等。

 

 

9.小结时,①教师要引导学生概括“冷战”政策的表现:政治上,杜鲁门主义;经济上,马歇尔计划;军事上,北大西洋公约组织。②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美苏争霸经历了三个阶段,双方互有攻守。国家实力的消长和彼此的关系决定了其对外政策的走向,如何理解这一点是本课的难点。

 

 

二、学法建议

 

 

1.学习本课前,复习回顾二战的有关内容,回忆美国、苏联打击德、意、日法西斯的内容。

 

 

2.学习“冷战”政策时,要注意思考美国为什么会提出“冷战”政策?可以分小组讨论,也可教师先简要分析当时的国际形势,美国的经济、政治、军事实力方面的情况,由学生归纳回答(如①美国大发战争财,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大增;②美国妄图凭借强大的实力称霸世界;③但是美国的称霸野心遭到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遏制;④二战刚刚结束,人们对战争深恶痛绝,和平成为时代的潮流,美国不敢贸然发动战争)。

 

 

3.归纳“冷战”政策的表现,进而思考“冷战”对当时世界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4.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图上,指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员国和华沙条约组织的成员国,用不同的色彩或阴影标出。

 

 

5.全课上完后,教师可提问:“美苏争霸有几个阶段?”由学生解答这个问题后,继续思考“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在阅读课文的同时,你能整理出每个阶段双方的领导人吗?(此表可由学生课后填写)

 

 

阶段

 

 

时间

 

 

特点

 

 

美国领导人

 

 

苏联领导人

 

 

第一阶段

 

 

50年代中期~60年代初期

 

 

既有缓和又有紧张,优势在美国

 

 

肯尼迪

 

 

赫鲁晓夫

 

 

第二阶段

 

 

60年代中期~70年代末

 

 

苏联处于攻势,美国转攻为守

 

 

尼克松

 

 

勃列日涅夫

 

 

第三阶段

 

 

80年代

 

 

美国采取强硬态度,苏联全面收缩,美国同意有限缓和

 

 

里根

 

 

戈尔巴乔夫

 

 

6.本课中,有一些地方涉及了中国历史,你能叙述一二吗?

 

 

1950~1953年的朝鲜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进行了英勇的斗争,战争以美国的失败告终。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1979年1月1日,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

 

 

三、问题与探究

 

 

动脑筋

 

 

甲:美苏争霸的实质是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竞争。乙:美苏争霸的根本原因是为了各自国家的利益。

 

 

首先,二战结束后,由于意识形态的不同和国家利益,美苏从战时盟友关系转变为战后的敌对关系。

 

 

其次,美苏争霸的根本原因是为了各自的国家利益。

 

 

最后,美苏争霸的实质是美苏两国在实力的基础上,对世界势力范围的划分。

 

 

练一练

 

 

C

 

 

活动与探究

 

 

讨论:霸权主义给人类进步与和平带来了哪些危害?近年来,霸权主义有哪些表现?

 

 

方法:可以先与家长一起探讨,然后再与同学互相交流。

 

 

1.冷战结束后,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不断,成为威胁世界安全的因素。霸权主义利用并介入这些矛盾,将其转化为国际冲突,直接威胁世界和平。如:科索沃战争、美伊战争。

 

 

2.西方国家打着“人权”的旗帜,粗暴干涉其他国家内政。例如,美国多次发表了《中国人权状况白皮书》。

 

 

3.由于美国长期实施霸权主义,导致了恐怖主义的泛滥。最为典型的事件是“9·11事件”。

 

 

五、参考书目和推荐网站:

 

 

1.参考书目

 

 

冯特君主编《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王斯德主编《世界现代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2.推荐网站

 

 

中华文化信息网http://www.ccnt.com.cn

 

 

人民教育网http://www.pep.com.cn

 

 

史海泛舟http://www.laolu.cn/lishiindex.htm

 

 

春秋—历史教学网http://xiefengchun.k12.net.cn/index.html

 

 

(作者:武汉市第四中学 王伶俐)

 

 

参考资料

 

 

二次大战期间美国军事实力的膨胀

 

 

1939年,美国武装部队总数只有33.5万人,军费开支仅为12亿美元。到1945年,武装部队总数达l 230万人,军费开支达90多亿美元。美国拥有最强大的海军和空军,数百个军事基地分布在世界各地。它垄断着原子弹,成为世界头号军事强国。

 

 

1945年4月16日杜鲁门总统有关美国称霸的一段话

 

 

“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凯撒、成吉思汗、路易十四、拿破仑或其他任何一个伟大的领袖所担负的责任,都不能同美国总统今天所担负的责任相比拟。”

 

 

毛泽东论二次大战后的国际形势

 

 

“美国和苏联中间隔着极其辽阔的地带,这里有欧、亚、非三洲的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美国反动派在没有压服这些国家之前,是谈不到进攻苏联的。现在美国在太平洋控制了比英国过去的全部势力范围还要多的地方,它控制着日本、国民党统治的中国、半个朝鲜和南太平洋;它早已控制着中南美;它还想控制整个大英帝国和西欧。美国在各种借口之下,在许多国家进行大规模的军事部置,建立军事基地。美国反动派说,他们在世界各地已经建立和准备建立的一切军事基地,都是为着反对苏联的。不错,这些军事基地是指向苏联。……”

 

 

二次大战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最深刻的影响,是它极大地改变了世界范围的力量对比,彻底打破了数世纪以来形成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促使世界历史从一个欧洲列强主宰的旧时代,逐步过渡到一个两极结构的新时代。二次大战沉重打击了旧欧洲,德国因战败而退出争霸的舞台,英法虽然取胜却被严重削弱,旧欧洲已是体无完肤。整个欧洲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以欧洲为中心的旧世界结构已破坏殆尽,战后的欧洲不得不长期分别处于美苏两个大国的庇护之下。随着欧洲中心地位的丧失和欧洲殖民主义的衰落,美苏两国逐渐主宰了世界,形成了美苏在欧洲乃至全球对峙的局面。这一局面一直持续到20世纪90年代初才发生了改变。

 

 

战后苏联成了公认的世界第一流的军事强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苏联作为战胜法西斯德国和日本的主要力量,已在战争烈火中锤炼了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并且利用辽阔的国土,在原来落后的东部地区发展起新的生产力布局。这些条件不仅使苏联得以发挥自己的潜力,取得战争胜利,而且使苏联得以在战后占据有利的战略地位,迅速恢复经济,成为有能力同美国抗衡的军事政治强国。战争后期,苏军挥师出境,在欧洲占领了几乎整个东欧和半个德国,在亚洲进入中国东北和朝鲜北部,并夺取了萨哈林岛(库页岛)和千岛群岛,显示出巨大的军事优势,以世界上最强大的陆军为主体的1 200万人的武装力量(战后经复员下降到300万~400万人)雄踞欧亚大陆,堪与美国平分秋色(1945年,美国武装部队人数达到1 200多万,战后由于大规模复员曾一度下降到150多万,不久由于朝鲜战争爆发军队再度扩展,人数上升到300多万,此后长期维持这一水平)。1949年8月,苏联进行了首次核试验,9月25日,正式宣布第一颗原子弹制造成功。1953年8月,苏联又进行了世界上第一颗氢弹的试验,从而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进一步增强了国际威望和对世界事务的影响。

 

 

美苏展开“冷战”而非直接军事冲突的原因

 

 

美苏在二次大战后初期展开“冷战”而非直接型军事冲突,是由于当时的形势造成的:美苏双方都不想,也没有条件在大战之后再使自己卷进一场全球性的战争。美国经济、军事实力虽然很强,但战后按传统很快复员了大部分军队,可供动员的力量已十分有限;西欧各国经济残破,社会动荡,情况更糟。苏联在大战中大大发展了军事实力,其影响越出国界,扩及东欧大部,到达中欧;在亚洲也有很大影响。但它在战争中人力、物力损失最为沉重,因而特别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进行重建。

 

 

美苏“冷战”政策的性质

 

 

首先,冷战一开始就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是两种社会制度尖锐对立的表现。二次大战后,共产主义运动在欧洲蓬勃开展。东欧诞生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它们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有些国家发生了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战争(希腊);有些国家的共产党力量发展很快(意大利、法国等)。西方国家感到,这是“共产主义扩张”的反映,威胁了资本主义制度,它们希望东欧仍“保持战前的社会结构”,即幻想在东欧重建亲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冷战”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其次,冷战并不单纯是两种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立。因为,即使没有这些原因,对峙也不能避免。从国家安全角度看,苏联希望自己的西邻是同它友好合作的国家,正像彼得大帝要求这里有一片尽可能宽阔的“缓冲区”一样。而西方绝不会因为东方是一个彼得大帝的俄国而不是社会主义的苏联,就稍微放松一点同它的争夺。这样,东欧就成为双方必争的地区。也就是说,东、西方对垒之势是不可避免的。

 

 

总之,战后初期的“冷战”既包含有社会制度对立的因素,也有国家利益矛盾的因素。不过“冷战”初期占突出地位的,是社会制度的矛盾。美国的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就具有特别浓厚的反共产主义色彩。但是,也存在着较为隐蔽的国家利益之间的矛盾。苏联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和华沙条约组织,既有联合东欧同美国和西欧抗衡的一面,也有控制东欧的一面。

 

 

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

 

 

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的诱发点,是希腊和土耳其的形势。二次大战期间,德国占领了希腊,希腊国王乔治二世及其政府被迫流亡伦敦。希腊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开展反法西斯游击战争,于1944年10月解放了全国。但不久英国即派出军队将受人唾弃的希腊国王和流亡政府护送回雅典,并逐渐解除人民武装力量。1946年初,希腊共产党再次组织武装斗争,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三国给予支持,游击队的规模和力量发展到保王派军警不能控制的地步。另外,自叶卡特林娜二世以来,俄国历代沙皇都梦想冲出黑海,在达达尼尔海峡取得一个港口。苏联人也继承了这一传统。1945年在波茨坦会议上,苏联力争更改确认土耳其对达达尼尔海峡有控制权的蒙特勒公约,但遭到否决。在1946~1947年间,苏联对土耳其又开展了一场大规模的宣传攻势,并在土耳其边境上集结了大量军队。

 

 

希腊乔治国王的政府是由英国一手包办的,英国长期以来支配着希腊的事务。1947年初,英国的工业生产落到史无前例的最低点,国内经济状况达到了崩溃的边缘,英国深感继续为此耗费巨大财物资金已力不从心,决定把这付担子交给经济实力比自己强大得多的美国。当年2月,英国向美国表示,它已无力向希腊提出刻不容缓的财政援助。美国政府认为希腊的形势是苏联“侵略”的征兆,于是耸人听闻地大谈所谓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即如果希腊和土耳其倒下了,那么不仅仅是中东,而且所有西欧和北非的国家都将倾覆。3月12日,杜鲁门出席了国会的一次特别会议,他在咨文中宣称:“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各国自由人民,他们正在抵制武装的少数集团或外来压力所试图的征服活动”,“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等等。他要求国会批准向希腊和土耳其提供4亿美元的紧急援助,“以抵制极权政体强加于它们的种种侵犯行动”。5月,这项要求得到国会的批准,并成为美国的官方政策。

 

 

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是美国对外政策的一大转折点。首先,过去美国把苏联称为盟国,只是在一些具体问题上攻击苏联。现在,杜鲁门实际上公开宣布苏联是美国的主要敌人,美国对外政策的目标是“遏制”苏联“扩张”,标志着美苏“冷战”正式展开。其次,美国传统的孤立主义外交政策,现在转为对别国内政的大力干涉。杜鲁门主义宣称美国决心干涉世界任何地方的共产主义和任何别国内部发生的有共产主义性质的革命。杜鲁门的国情咨文发表后,美国参议员爱德温·约翰逊说:“我觉得有点像一次不宣而战的战争宣言。”美国提出马歇尔计划

 

 

杜鲁门主义提出后不久,美国政府很快就发现,原来欧洲最大最稳定的一些国家,却处在它们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困难之中。美国担心整个欧洲出现大规模的经济和政治崩溃,会给各国共产党造成在经济动乱中夺取政权的机会。刚从欧洲访问归来的美国国务卿马歇尔要求他的政策规划委员会立即制订出一个向全欧洲提供广泛的经济援助的计划。

 

 

1947年6月5日,马歇尔在哈佛大学发表讲演,正式提出:“必须考虑给(欧洲)以额外的、大量的和无偿的援助,不然的话就会面临着非常危险的经济、社会和政治解体”,并声称“我们相信任何政府诚意协助复兴工作,必会得到美国政府的全部合作”,将后来被称为“马歇尔计划”的“欧洲复兴计划”公诸于众。1948年4月,杜鲁门签署了《对外援助法》。这个法案规定:参加马歇尔计划的各受援国,需与美国就援助条件签订双边协定;援助方式分美国出口货物、提供贷款或馈赠几种。苏联、东欧各国也被包括在马歇尔计划之内,但它们拒绝参加。从冰岛到意大利的16个国家(注:指奥地利、比利时、英国、丹麦、爱尔兰、法国、希腊、冰岛、意大利、卢森堡、荷兰、挪威、葡萄牙、瑞典、瑞士和土耳其。)参加了这个计划。

 

 

自1948年至1951年,美国用于马歇尔计划的实际拨款达120亿美元,对西欧经济的恢复起了重要作用。参加计划的16个国家,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工业产量比战前增加25%,农业产品增加40%。随着经济的恢复,西欧各国政局稳定下来,强大的法国共产党和意大利共产党的影响也相对减弱。美国也从马歇尔计划中得到了好处。提供给欧洲的援助,主要是贷款而不是现金。这些贷款又主要用来在美国购买设备、机床以及生活用品,然后用船运到欧洲去,这样就极大地刺激了美国生产的发展和产品的出口。

 

 

马歇尔计划为什么要把苏联和东欧包括进来

 

 

既然马歇尔计划是为了抗衡苏联,为什么它又把苏联和东欧包括在“援助”范围内呢?美国这样做有三层用意:一是策略上的考虑,杜鲁门主义咄咄逼人的反共调子,曾引起对美国不利的反响,一项包括苏联和东欧在内的“复兴计划”有利于争取欧洲人;二是有助于瓦解或离间苏联和东欧的关系;三是美国深知苏联根本不可能按美国的条件接受马歇尔计划,把苏联和东欧包括进来无非是为了把分裂欧洲的责任推给苏联。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在欧洲复兴过程中,美国为了扩张实力,在欧洲建立了军事政治集团。1948年3月,美国同加拿大和英国在华盛顿会谈,通过美国草拟的“五角大楼文件”,开始签订北大西洋防务条约的准备工作。1949年4月,以美国为首的西方12国的代表,在华盛顿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公约规定“进行集体防御”,当一国遭到“武装进攻”时,其他缔约国应“采取视为必要之行动,包括武力之使用”。根据这项公约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该组织有统一的军队,艾森豪威尔被任命为司令官,司令部设在巴黎附近。

 

 

美国提出在亚洲设置针对中国和苏联的战略包围圈

 

 

1950年2月,继马歇尔之后任美国国务卿的迪安·艾奇逊公开宣称,为了保护美国的安全,必须考虑建立一个战略“防御圈”。他提出这条防线北起阿留申群岛,中经日本、琉球群岛,南到菲律宾。虽然未明确提到台湾和朝鲜,但是表示:如果“防御圈”以外的地区受到攻击,这些地区除必须主要依靠自己的防务外,还可以呼吁“整个文明世界承担义务”。

 

 

美国侵略朝鲜的战争

 

 

根据美苏达成的协议,苏、美军队于1945年8月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别出兵朝鲜半岛,追歼日本法西斯军队。由于战后出现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三八线也就成了南北两个朝鲜的分界线。1948年,南方成立了大韩民国,北方成立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双方在对峙的局面下,边境冲突时有发生,最后导致了朝鲜战争的爆发。由于美军的介入,战争很快演变成反对美国侵略的战争。战争可以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50年6月25日至10月25日。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当日联合国安理会应美国的请求,在苏联代表缺席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被剥夺的情况下,通过了指控北朝鲜进攻南朝鲜的决议。7月17日,美国又一次利用安理会通过决议,授权美国组织“联合国军”干涉朝鲜战争。在这两个月里,朝鲜人民军处于优势,解放了南朝鲜90%以上的地区和人口,把美国和李承晚军队压缩在以大邱、釜山为中心的东南海岸一隅之地。9月15日,美军乘朝鲜人民军主力集中于洛东江前线、后方空虚之际,出动大股部队在仁川登陆,不久就占领汉城,越过了三八线。随后,美国把战火烧到鸭绿江边,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10月8日,毛泽东以中央军委主席名义下达抗美援朝的命令,组成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10月19日,志愿军赴朝鲜参战。

 

 

第二阶段,1950年10月25日至1951年7月10日。中、朝军队五战五捷,共歼敌23万人,把美国侵略军赶到三八线以南,杜鲁门免去“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的职务。1951年7月10日,美国被迫接受停战谈判。

 

 

第三阶段,1951年7月10日到1953年7月27日。美国交替使用战争与谈判两手。1953年,朝、中军队发动夏季反击战,歼灭敌人十多万人,推动了谈判进展。7月27日,由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和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为一方的代表同由“联合国军”总司令为一方的美国代表,在板门店签订了《朝鲜停战协定》,确定以北纬38度线附近的双方实际接触线为军事分界线,美国代表克拉克称:“我是美国第一位在没有打胜仗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至此,朝鲜战争结束。

 

 

美国侵略越南的战争

 

 

越南战争从1955年起到1975年,前后历时20年,分为五个阶段。其中,第二、三、四阶段(1961~1973年)为美国侵越战争时期。

 

 

第一阶段,1955~1960年。艾森豪威尔政府在南越扶植吴庭艳担任总理,建立亲美独裁政权。在美国的支持下,吴庭艳集团发动“控共”、“灭共”战役,屠杀南越爱国者。

 

 

第二阶段,1961~1964年。肯尼迪政府发动“特种战争”,由美国出钱出枪派顾问,训练当地的反动军队,以反革命的“游击战”对付人民的游击战,把农村居民赶进四面围着铁丝网、壕沟和碉堡的“战略村”,妄图割断游击队与人民之间的联系。越南南方军民采取灵活机动的战术打击敌人,许多“战略村”被捣毁,一些“战略村”还变成了人民的战斗村。1963年南越政权内讧加深,美国决定改换走狗,策划军事政变推翻吴庭艳,随后杨文明、阮庆等军人相继上台执政。

 

 

第三阶段,1965~1968年。约翰逊政府把“特种战争”升级为“局部战争”,扩大战争规模,开始对越南北方的轰炸袭击。1965年,约翰逊下令采取“雷声隆隆”行动,在南越不再局限于使用傀儡军,美国直接派军队参战。侵越美军迅速增加,达到50万人。1968年初,越南南方军民发动“春季攻势”,向西贡、顺化、岘港等64个大中城市、省会及军事基地展开猛烈进攻。同年3月,约翰逊政府被迫宣布部分停止对北越的轰炸。5月越美巴黎谈判开始。11月美国宣布完全停止对越南北方的轰炸。至此,“局部战争”失败。

 

 

第四阶段,1969~1973年。尼克松政府提出“越南化”政策,重新采用“用越南人打越南人”的手段,同时宣布从南越逐步撤出美国部队。美越继续会谈,并将双方会谈扩大为包括南方民族解放阵线及西贡阮文绍政权在内的四方会谈。1973年1月27日,美国被迫在结束越南战争的协定上签字。为时12年的侵略战争到此结束。

 

 

第五阶段,1973~1975年。美国军事力量从南越撤出后,南越阮文绍政权十分孤立。1975年越南人民发动总进攻,打垮南越傀儡政权,解放了西贡,完成了南北统一。越南战争结束。

 

 

赫鲁晓夫的国际事务大国决定论

 

 

赫鲁晓夫等苏联领导人甚至比西方各国领导人更强调和信奉国际事务大国决定论,在其中特别强调大国首脑的作用。赫鲁晓夫曾经谈到:“如果哪一个小国的不明智的国务活动家发怒,那么这种怒气除了发怒者本人以外,不会对任何人有害处。但是,如果像美国和苏联这样的国家领导人表现出不明智,那不仅对我们两国人民是灾难,而且也是全世界人民的灾难。”他还认为:“最近的经验完全证实,国家领导人之间的直接来往和接触,是现在条件下改善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就悬而未决的国际问题达成协议的最有效的和使人产生很大希望的方法。”葛罗米柯甚至更具体地说:“可以完全有把握地说:苏美两国之间有合作和信任,就会有和平;在苏联政府首脑尼·谢·赫鲁晓夫和美国总统肯尼迪之间达成协议,决定人类命运的国际问题就会得到解决。”

 

 

苏联领导人的上述观点决定了苏联对美政策的一些特点:苏美有权而且必须参与讨论和解决全球范围内的问题,而不论它是否与苏美直接有关,甚至可能完全没有关系;首脑会谈被特别频繁地用于两国外交交往和问题的解决之中;苏美决定论忽视了其他现实存在的力量,并且可能在解决某个问题的过程中忽视和损害第三国利益。

 

 

古巴导弹危机

 

 

1961年美国与古巴断交。苏联取得了打入美国在西半球势力范围的机会,向古巴提供经济、军事援助。美国感到不安。

 

 

1962年8月底,美国U—2高空侦察机在古巴上空发现近程导弹发射场。肯尼迪总统立刻在9月4日对苏联发出警告。苏联予以否认。但是在10月14日后,U—2飞机拍摄到苏联正在修建的中程与中远程导弹发射场的照片。

 

 

10月22日晚,肯尼迪通过电视向全国正式通报苏联在古巴设置中程导弹的“惊人”消息,宣布对古巴实行名为“隔离”的海上封锁,以阻断正在运往古巴的武器运输线。肯尼迪声称美国的政策是把从古巴向西半球任何国家发射的核导弹视为苏联对美国的袭击,必将招致美国的全面报复。他呼吁赫鲁晓夫放弃这种“统治世界的方针”,要求苏联立即从古巴撤出所有中程导弹。

 

 

根据肯尼迪的命令,一百八十多艘美国军舰在加勒比海进行巡逻,形成对古巴的严密的海上封锁。美国设在古巴的关塔那摩海军基地也得到加强。载有核弹头的B—52轰炸机进入古巴周围的上空,美国在全世界的海、陆、空三军部队进入最高戒备状态。一场前所未有的可能触发核战争的危机笼罩着美国和全世界。肯尼迪及其政府官员紧张地等待苏联的反应。

 

 

就在肯尼迪进行战争威胁、核战争一触即发之际,赫鲁晓夫自知苏联仍处于军事劣势,无可奈何地后退了。10月24日,数艘苏联货船或是改变航线,或是停在远离古巴的海面上,这表明美国的封锁起了作用。

 

 

自10月26日起,苏美双方信件不断,最后,赫鲁晓夫在10月28日的复信中被迫同意从古巴撤出苏联的导弹。古巴导弹危机结束了。

 

 

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两国之间的一次核赌博。这场危机不仅对美苏关系,而且对整个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古巴导弹危机中,美苏把世界推到核战争的边缘,最后又不得不妥协,从而开创了美苏关系既对抗又对话,既斗争又妥协的新阶段。但苏联在危机期间深受屈辱,决心全力发展核武器,导致两个超级大国新的激烈争夺。

 

 

勃列日涅夫时期的外交政策

 

 

在外交方面,勃列日涅夫奉行霸权主义,提出了“有限主权论”。在他执政期间,苏联对外进行了一系列侵略扩张活动。1968年8月,出兵入侵捷克斯洛伐克。1969年3月和8月,侵犯我国东北领土珍宝岛和新疆的铁列提克地区。1978年12月,支持越南侵略柬埔寨。1979年12月,出兵入侵阿富汗。这些行动,受到国际舆论的严厉谴责。在苏联和西方的关系方面,勃列日涅夫执政前期,注意和西方搞缓和,并发展了同西方国家的经贸关系。70年代中期,苏联随着自己经济军事实力的增强,转而推行进攻性的国际战略,加紧苏美争夺。

 

 

尼克松对美国对外战略的调整

 

 

尼克松1969年初入主白宫时,鉴于国际形势的变化和美国霸权地位的相对衰落,为了维护既得利益,保住已有的霸权地位,尼克松提出了一整套新的对外政策方针。1969年7月25日,尼克松出访亚洲途中,在太平洋的关岛谈到了美国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政策:“在我们同所有亚洲友邦的关系方面,现在是着重强调下列两点的时候了:第一,我们将恪守我们的条约义务……第二,在国内安全问题上,在军事防务问题上,除非受到一个大国的带有核武器的威胁以外,美国将鼓励并有权期望逐渐由亚洲国家本身来处理,逐渐由亚洲国家本身来负责。”这就是尼克松的所谓“新亚洲主义”,后来很快被称为“关岛主义”或“尼克松主义”。1971年7月6日,尼克松又在美国的堪萨斯发表讲话,进一步说明他对国际形势的基本看法和政策考虑。他承认国际战略格局已发生变化,不再仅仅有两个超级大国,而是有美国、西欧、苏联、中国和日本五大力量中心。与二战结束之初相比,美国已不再处在十分突出或完全占支配的地位。苏联成了“非常强大、有力和咄咄逼人的竞争者”。美国要在国际事务中保持“领导地位”,就必须对对外政策做出调整。

 

 

尼克松主义修改了军事战略,主要是调整全球的军事部署,收缩亚洲的兵力,加强欧洲战略重点和作为欧洲侧翼的中东地区,集中力量制止苏联扩张,争取改变被动局面。这一战略的特点是以“一个半战争”的设想替代“两个半战争”的设想,即由在欧亚两洲各打一场大战,在其他地区打一场小规模战争,变为只在欧洲或亚洲打一场大战,同时在其他地区打一场小规模战争。同时,主要准备打常规战争。

 

 

根据尼克松主义的战略构想,美国政府采取了以下行动:①从越南脱身:1973年1月签订了《关于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定》,美军陆续撤出越南南方。②主动采取行动,谋求同中国对话,逐步开始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过程。③对苏推行“缓和”外交,在保持同苏联激烈竞争的同时,采取较为灵活的态度同苏联“对话”,试图用军备控制协议限制苏联的扩张行动,用一些经济协议满足苏联的某些要求,换取苏联克制自己的扩张行动。但收效甚微。④重新调整与西欧、日本的关系,包括强调经济合作和西方防务的不可分割,使它们之间的关系得到改善。

 

 

中美建交的经过

 

 

美国二战后在亚洲进行侵略和扩张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孤立和遏制中国。这个政策最后导致了美国全球战略重点和海外军事力量部署重点的失调。美国只有放弃反华政策,才有可能有效地收缩和调整海外军事势态。从美国全球利益考虑,美国也必须把美、中、苏三边关系的重心转到美、中接近,以制约苏联。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这是中美关系改善的起点。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中美双方发表上海公报。接着,中美两国经过长期谈判,双方于1978年12月16日达成协议,发表联合公报,正式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自1979年1月1日建立外交关系。(中美上海公报和中美建交公报见1972年2月28日和1978年12月17日《人民日报》)

 

 

里根的新遏制政策

 

 

里根的新遏制政策,表面上没有50年代杜鲁门主义那样强硬,也不像尼克松主义那样软弱。其基本方针是,以抗击苏联为中心,重振国威,奉行“以实力求和平”的方针,即以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压住苏联;在地区争夺上,把苏联阻止在70年代末的扩张线上,使苏联不能再进一步。同时,保持各种渠道,加强同苏联的对话,迫使苏联妥协让步,促使苏联“演变”。里根上台以后,就制订了大规模扩充军备的计划,并在1983年提出了“战略防御计划”(SDI),即所谓的星球大战计划。他企图凭借美国强大的经济和科技实力,通过这一计划达到一箭三雕的目的:大大提高美国的核威慑力量;带动美国科技的发展;造成对苏联在技术和经济上的压力,从而拖垮苏联。

 

 

然而,里根的强硬政策也受到美国经济衰退的制约。自80年代初起,美国虽然大规模扩充军备,但也为此背上了沉重的军费开支负担,1981~1987年美国的军费开支为2万亿美元,联邦政府的财政收支连年出现巨额赤字。因此,从1978年起,美国不再强调拖垮苏联,而是开始鼓吹“缓和”,后来明确表示支持戈尔巴乔夫进行改革。

 

 

戈尔巴乔夫的外交政策

 

 

苏联在同美国的全球争夺中,背上了沉重的包袱。自70年代中期起,它的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慢,在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方面,同美国的差距出现重新拉大的趋势。据苏联官方统计,苏联国民收入相当于美国国民收入的比重:1950年为3l%,1970年为65%,1975年为67%,而1985年降至66%。特别是苏联在生产效率、质量方面和一系列科学领域都大大落后于美国、日本等西方国家。按国民生产总值计算,苏联已落后于日本而居世界第三。

 

 

面对严峻的形势,戈尔巴乔夫1985年上台以后,提出了以军备控制为中心的全球缓和战略。这一战略的主要目的是为苏联的“加速发展战略”创造和保持一个宽松的外部环境。为此,他提出了对外战略的“新思维”。他提出在核时代“人类的生存高于一切”,核战争“不会有胜者”,因而苏联的安全观也应相应改变。1985年和1986年,他同里根两次会晤。1978年12月,他们又举行了第三次会谈,并于12月8日在美国白宫的东厅签署了全部销毁两国中程和短程核导弹条约即中导条约。尽管这个经过两国六年多艰苦谈判后签署的条约,只能削减美苏两家核武库的大约4%,但它终究是自出现核武器以来达成的第一个削减核军备的协议。1989年,苏联从阿富汗撤军。

 

 

柏林墙的建立

 

 

二战后,在柏林一分为二以后,到1961年建筑柏林墙之前,东西柏林之间和西柏林与民主德国的其他地区之间的边界,一直是开放的。西柏林边界共长154千米,其中45千米同东柏林相连。边界上既无安全设施,也没有检查站,边界线蜿蜒于街道、住宅区、树林和河道中间。据联邦德国公布的数字,从1949年到 1961年8月,民主德国有一百多万人从这条边界线逃往联邦德国。外逃人员几乎涉及了社会的各个阶层。大量人员特别是科技人才的外流,给民主德国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1961年8月12日夜间,民主德国政府采取断然行动,对西柏林边界实行了封锁,架设起铁丝网。13日白天,民主德国方面开设了13个过境点,供西柏林居民和外国人进出东柏林和民主德国其他地区或往返联邦德国之用,但西柏林居民从此必须接受民主德国边防站的检查。9月,一道高约3.5米的水泥石头墙开始破土动工。经过不断修建完善,到1989年10月,已形成全长近154千米、高3.5~4.2米的柏林墙,其中水泥墙114.5千米,铁丝网55千米(主要架设在以河流为边界的水域)。沿柏林墙共建筑望塔 290座、地堡137个、警犬桩274个。还建有108千米长的防坦克路障、123.5千米长的电网和装有一触即发装置的铁栅栏、布雷区和自动射击装置等。这就是举世闻名的柏林墙。它成为德国和欧洲分裂的标志、东西方冷战的象征。第15课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

 

 

1.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基本特点: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目前是“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2.“冷战”结束后,世界并不太平,美国继续推行霸权主义,继续实施其全球战略目标;

 

 

3.美国利用“北约”,随意干涉他国事务,科索沃战争就是其中一例。

 

 

二、思想认识

 

 

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青少年应为维护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

 

 

2.地区冲突、民族矛盾等成为威胁当今世界安全的因素。霸权主义利用并介入矛盾,加剧了世界的不安定;

 

 

3.科索沃战争是美国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挑战。科索沃战争不仅对南联盟造成巨大损失,同时也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

 

 

三、能力培养

 

 

1.联系史实和时事,分析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形势的基本特点──美国、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国家联盟)实力对比的变化;

 

 

2.运用政治和经济的辩证联系的观点,分析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发展的根源。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一、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主题有二:

 

 

(一)“冷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两极格局结束后,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力量对比出现了新变化,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

 

 

(二)“冷战”后,霸权主义和地区冲突仍然存在。一方面,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世界和平与安全;另一方面,美国介入并利用了这些矛盾,将其转化为国际冲突。科索沃战争对世界格局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本课的重点是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多极化趋势,同时对科索沃战争要有正确的认识。

 

 

本课的难点,在于理解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原因以及如何评价“人道主义干涉”这一借口。

 

 

二、教法建议

 

 

1.导入新课。根据不同情况,可采用三种方法:①复习提问法:引导学生回顾二战后,两极格局对峙的局面,美苏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美苏争霸分为三个阶段,各有攻守。接着教师指出,它们的争霸,不仅影响了世界和平,而且影响了世界局势。随着苏联的解体,两极格局不复存在。然后,教师自然地过渡到新课: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②开门见山法。即直接指出,1991年,苏联解体,以两极格局为特征的世界政治格局随之结束,之后世界格局如何发展呢?教师可显示课题《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③形象导入法: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天平,一端注明美国,另一端注明苏联。教师指出,它们的关系和天平一样,尽管时有偏移,但整体平衡。二战后,它们的对峙长达半个世纪,这就是两极格局。如果去掉一端,天平将无法维持平衡,两极格局结束。接着,教师引入本课的主题。(显示教学内容,可以采用板书,也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尽可能的包含教学信息。)

 

 

2.“一超多强”。①教师先讲述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是苏联的解体。视具体情况,教师可向学生适当介绍苏联解体的内容,包括苏联解体的时间、苏联解体的原因。教师可以通过提问,促使学生扩展思维。例如,“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有历史原因:苏联长期推行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存在着严重弊端;政策上的失误积累了许多社会问题和民族问题。有现实原因: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了错误的路线和政策──背离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方向的政治体制改革。有外部原因:即西方长期对苏联实行的“和平演变”战略;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苏联在长达79年中,未能推动现代化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导致国民经济比例的失调,从而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劣势,导致了两极力量的对比失调,曾经强大的苏联最终解体。)。②接着,教师讲解“当今世界格局的特点”,首先要向学生解释什么是“世界格局”。“世界格局指的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体系。”其次,教师指出,当今世界的格局由两极发展成“一超多强”,“一超”是美国,“多强”是指日本、欧盟、中国、俄罗斯等国家和国家联盟。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想像,当今的世界格局可以类比成一个五角形,不过其中的一角要胜于其他角,因为美国无论从经济和军事力量来讲都远远超过其他国家。美国从二战后一直保持了资本主义强国的优势,俄罗斯、日本、西欧、中国的力量均有不同的发展,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了各自的作用。目前,美国仍将保持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一超多强”的局面还将继续下去。但从长远看,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是不可避免的。③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根源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先叙述:一种世界格局的形成,是世界上各种力量经过不断的消长变化和重新分化组合,从量变逐渐发展到质变,构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均势的结果。一种世界格局的解体,则是由于这种稳定的均势被打破,再也无法保持下去。接着,教师向学生指出,多极化的趋势早在20世纪70年代已初见端倪。70年代,欧共体和日本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在很多经济领域赶上或超过美国,它们不愿意像过去一样受美国的控制,西欧、日本和美国竞争激烈,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第三世界崛起并在国际事务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当今世界国与国的竞争,越来越取决于综合国力的竞争,因此,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根源在于经济结构的多极化。

 

 

3.两极格局解体后,国际形势的主流是和平与发展。引导学生阅读****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格局正在走向多极化,争取较长时期的国际和平环境是可能的。”原因何在?第一,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下以美苏对抗为背景的世界大战隐患随之消失。第二,冷战后,世界大国彼此之间关系,表现出既竞争对立,又彼此依存的特点。第三,冷战后,国与国的竞争,从两极格局时期的东西方在政治、经济、军事、意识形态和文化等领域的全面对抗,转向以科技为先导,以经济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

 

 

4.教师应向学生指出,战后美国称霸世界的战略目标从未改变。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冷战时期与后冷战时期两个阶段。冷战年代美国全球战略的核心内容是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防止共产主义的扩张。冷战后美国的全球战略,主旨仍是保持美国作为世界超级大国的地位,建立美国主导的国际新秩序。美国的霸权野心还不断膨胀,从遏制共产主义发展到试图凭借强大的国力称霸世界,从充当西方世界的盟主发展到确立“领导”世界的全球战略目标,并不时大肆动用武力和采取“单边主义”行动以贯彻自己的战略意志。这一做法,遭到了包括西方主要国家在内的几乎所有国家的反对。从这一角度上看,美国推行的霸权主义是不得人心的,美国也不可能独霸世界。以完成本课的第一个“动脑筋”题。

 

 

5.学习“科索沃战争”这一部分时,教师首先讲述冷战结束后,威胁当今世界安全的因素──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领土纠纷不断,局部性的、区域性的、小规模的冲突比起冷战时期甚至还有所增加。接着,学习科索沃战争的经过,教师可以采取叙述的方式,或者放映有关科索沃战争的资料片,也可以组织学生讨论美国霸权主义的罪行。然后教师要组织学生对科索沃战争进行评价,要突出科索沃战争是美国霸权主义的表现(尤其要提到,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大使馆,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是美国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挑战,对世界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

 

 

6.小结时,一定要向学生指出,世界多极化将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斗争过程,美国为首的北约违背了联合国的基本准则,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作用受到严重挑战。这对世界的和平进程是极其不利的,教育青少年为维护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

 

 

7.教师要指出:尽管冷战期间与冷战后美国霸权主义的表现不同,但美国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目标从未改变。教学时,教师要着重揭示美国的所谓“人权高于主权”的实质。建议在教师引导下,采取学生讨论的形式,逐渐形成认识。

 

 

8.授课要注重与时事结合,通过讲解或讨论,增强学生对现实问题的理解能力。

 

 

三、学法建议

 

 

1.学习本课前,复习14课“冷战中的对峙”中两极格局形成的史实,归纳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1955年,华约的成立)、美苏争霸的阶段特征和决定因素。注意与“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有关的部分,即美国、苏联、日本、西欧、中国的力量对比的变化。

 

 

2.在学习当今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时,注意比较两极的“极”与多极化的“极”有无区别?与两极格局的“极”相比,多极化趋势中的“极”的内涵出现两大变化:①两极中的“极”是通过政治、军事实力来控制、操纵其他国家;而多极化中堪称一“极”的主要不是通过政治、军事手段控制和支配其他国家,而是凭借综合国力,即科技、经济实力,以及在国际事务中的协调作用,对其他国家、地区乃至全球产生影响力和作用力。②两极格局中的“极”实际上是指美苏两个超级大国;而构成多极化中的“极”既有国家,也有国家集团──如欧盟,在一定意义上还包括某些影响较大的世界性或地区性国际组织。

 

 

3.讲解当今国际格局“一超多强”时,注意思考:为什么美国能在当今世界格局中处于优势?要从政治、经济、军事几个角度考虑:①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以实力划分势力范围的雅尔塔体系代替,英国、法国等西方国家唯美国马首是瞻。②军事上,美国拥有最强大的常规军事力量,还拥有先进的核武器、生化武器等。③美国经济实力雄厚,一度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④尽管70年代,美国因为石油危机引起的经济危机,导致经济出现了“滞胀”,但80年代中后期,美国经济出现了复苏,尤其是90年代美国将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作为经济的主导产业。同时,美国经济在较长时期内出现了低通胀与低失业率并存,而经济持续增长的局面。

 

 

4.学习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时,学生之间可以讨论:当今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处于什么地位?面对多极化的趋势,我国应如何迎接机遇和挑战?

 

 

5.学习科索沃战争后,针对其中“美国为首的北约违背了联合国的基本准则”这一句,请你课后查阅资料,美国为首的北约的所作所为,违背了联合国的哪些基本准则?(国际法的基本准则集中体现在《联合国宪章》的序言、宗旨和原则部分)

 

 

6.学习本课后,你试着与几位同学进行专题讨论或写一篇小论文,主题:如何看待“人权高于主权”?

 

 

要点:所谓“人权高于主权”,是美国的人权原则高于别国的主权。它的实质是美国为首的西方强国,干涉他国内政的借口,同时也是美国作为超级大国实施霸权主义,推行其全球战略目标,最终实现“美国统治下的和平”的途径。

 

 

四、问题与探究

 

 

动脑筋

 

 

有人认为北约是为了维护人权和正义才轰炸南联盟的,你认为这种看法对吗?

 

 

这种看法不对,因为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捍卫“人权”和维护“正义”的旗号,对主权国家南斯拉夫联盟进行了轰炸,严重违背了国际法基本原则,如第四项规定:“各会员国在其国际关系上不得使用威胁或武力,或以与联合国宗旨不符之任何其他方法,侵害任何会员国或国家之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的轰炸,不仅侵犯了南联盟的主权,给南联盟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灾难,而且对欧洲与世界和平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和威胁。

 

 

美国所谓的“人权”和“正义”,是美国企图利用它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地位加紧推行霸权主义,实施自己称霸世界的野心,最终实现领导世界的全球战略目标。

 

 

练一练

 

 

B

 

 

活动与探究

 

 

材料一 美国在参加和尊重国际人权公约方面一直保持着很差的纪录。美国是除索马里之外唯一没有加入《儿童权利公约》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没有加入《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的国家之一。美国签署《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已经23年,但至今仍未批准该公约。1999年6月8日美洲国家组织成员国签署了《美洲消除对残疾人一切形式歧视的公约》,而美国是没有在公约上签字的个别国家之一。

 

 

──《1999年的美国人权纪录》

 

 

材料二 有资料显示,美国在海湾战争中向伊拉克投掷94万多枚贫铀弹,总重量约320吨,对伊拉克的环境和人民的生活健康造成了严重破坏。伊拉克卫生部发布报告指出,伊拉克的癌症患者在海湾战争后大量增加,由1989年的6 555人增加到1997年的10 931人。

 

 

──《2001年的美国人权纪录》

 

 

参考以上材料,并在课下搜集相关材料,评价美国的人权观。

 

 

人权是一项综合指标,包括人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种种权利,绝不仅仅是政治上的自由。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等,政治传统不同,文化背景各异,对人权的认识、人权的立法、司法状况也就千差万别。在增进人权这个大目标下,各国努力的侧重点有所不同。美国的人权外交基本上是按照本国的人权观念,以本国的司法制度为标准,去分析别国的人权状况。

 

 

美国的人权外交是从美国卡特总统当政期间开始兴起的。当时的人权外交较多地适用于拉丁美洲及其他与美国军事联系较密切的国家,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美国的人权外交是世界性的。

 

 

材料一说明,尽管美国的人权法案通过了近200年,并一再标榜“人权”,美国国内仍存在种族歧视、民族不平等问题。事实上,“美国在参加和尊重国际人权公约方面一直保持着很差的纪录”。

 

 

材料二说明,美国在海湾战争期间投掷的大量贫铀弹,对自然环境和人民健康造成了严重破坏。显然,这也是与它标榜的“人权”相违背的。

 

 

可见,美国所谓的“人权”和“正义”,是美国企图利用它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地位加紧推行霸权主义,实施自己称霸世界的野心,最终实现领导世界的全球战略目标。

 

 

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坚决反对将人权与各种援助甚至互惠性的贸易往来挂钩,不接受把人权作为交往的条件,认为这有损于国家的主权完整和国家尊严。

 

 

五、参考书目和推荐网站

 

 

1.参考书目

 

 

王斯德主编《世界现代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冯特君主编《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王铁崖主编《国际法》,法律出版社

 

 

万鄂湘、郭克强主编《国际人权法》,武汉大学出版社

 

 

2.推荐网站

 

 

中华文化信息网http://www.ccnt.com.cn

 

 

人民教育网http://www.pep.com.cn

 

 

史海泛舟http://www.laolu.cn/lishiindex.htm

 

 

春秋—历史教学网http://xiefengchun.k12.net.cn/index.html

 

 

(作者:武汉市第四中学 王伶俐)

 

 

参考资料

 

 

苏联集团的解散和东西方冷战的结束

 

 

苏联的全面收缩、东欧各国的剧变和德国的统一使苏联为首的“东方集团”分崩离析,再也维持不下去了。面对欧洲政治、经济、军事格局的实质性变化,原来作为苏联控制东部德国和东欧地区主要工具的华沙条约组织和经济互助委员会都失去了存在的基础。

 

 

经互会的活动从1987年起已经明显减少,成员国之间的换货额逐年下降,协调性和共建性项目陷于停顿,各国间的矛盾则日趋表面化。1990年1月召开的经互会第45次会议,针对东欧变化的形势,提出要革新这一组织并改变彼此的经济关系,但会议没有就新的关系制定可行的方针,只是宣告了旧的协作关系的结束。此后,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主张建立一个新的地区性经济组织来取代经互会,实际上这些在政局变动后已认同西方体制的国家都力图摆脱苏联的经济控制,它们的主张只是为自己进入西方经济体系寻求过渡途径。与此同时,西方国家加强了对东欧地区经济转轨的支持和援助,1990年4月,在法国总统密特朗建议下成立了欧洲重建和发展银行,其职能是“推动对中欧及东欧国家的投资,减少投资风险,促进上述国家向市场经济过渡及加快机构改革”。在这一背景下,所谓经互会的革新已经没有实际意义,于是,从1991年2月经互会第46次会议起,各成员国都在为解散这个组织而清算账目。6月23日,经互会9个成员国的代表在布达佩斯签署了解散议定书,90天后,经互会正式宣告解散。

 

 

华沙条约组织的衰亡与苏联从东欧国家撤军联系在一起。在1989年7月召开的华约首脑会议上,戈尔巴乔夫提出要按“新思维”改革华约,使华约从“军事政治组织转变为政治军事组织”。这次会议的公报还承认“各国有权独立地制定自己的政治路线,不受任何外来干涉”。苏联的“新思维”外交为苏军撤出东欧国家提供了依据,1989年12月4日,苏、保、匈、波和民德五国领导人在华约会议上宣布,1968年这五个国家出兵捷克斯洛伐克是“对捷内政的干涉,应当受到谴责”。以此为契机,捷、匈、波等国纷纷要求苏联从这些国家撤走驻军。经过谈判,苏联与上述国家先后达成了分阶段撤军协议,随着德国走向统一,驻德苏军的撤离也有了明确的时间表。这样,原本作为苏联控制东欧的军事工具的华约,在苏军撤离东欧的情况下,其实际功能已严重丧失。因此,1990年6月华约政治协商会议提出,必须“重新研究华约的性质、职能和活动,并把它改造成主权的、平等的国家建立在民主原则基础上的条约”。但会议刚结束,匈牙利就率先表示,它打算完全退出华约,因为这个组织已经过时了。匈牙利的立场代表了东欧国家的共同想法,从根本上说,已走向西方阵营的它们不愿意继续留在苏联为首的联盟集团内(即使这个集团经过改造)。在众叛亲离的局面下,未等苏联拿出改造方案,华约实际已经趋于解体。1991年4月1日,华约组织宣布解散其军事机构。7月1日,华约6个成员国(此时,原成员国之一的民主德国已不复存在)领导人在布拉格签署议定书,宣告华约的有效期提前结束(注:华沙条约从1955年6月4日生效,有效期20年;1975年自动延长10年;1985年又延长20年,故1991年尚未到期。),华沙条约组织至此正式解散。

 

 

经互会和华约的解散也就是作为冷战一方的“东方集团”的自我解散,由于这个集团的解散,原来构成东西方对抗的两个国家集团中的一个已经消亡(半年后,苏联自身亦告解体)。在这个意义上,持续四十余年的东西方冷战随之走向了终点。从本质上看,冷战的结束反映了国际政治格局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必然发生演变的客观规律(冷战时期已经出现的多极化趋势亦是这一规律的反映)。当然,作为一个具体的历史变动过程,冷战以这种特殊的形式结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苏联的战略和政策变化所促成的。换言之,如果苏联在政策调整中坚持霸权立场,不主动放弃同美国的对抗,那么,东西方冷战持续更长的时间也是完全可能的。所以,冷战的结束和两极格局的终结既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趋势,又是历史发展进程中各种因素(包括人们的主观选择)互动所形成的“合力”的结果。

 

 

两极格局的结束

 

 

世界格局指的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结构。而一种世界格局的形成,是世界上各种力量经过不断的消长变化和重新分化组合,从量变逐渐发展到质变,构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均势的结果。一种世界格局的解体,则是由于这种稳定的均势被打破,再也无法保持下去了。

 

 

在战后初期形成的两极格局中,美国和苏联是决定性的因素,当时它们两国是可以互相抗衡的力量。两极格局结束时,苏联的解体在其中起了决定性作用。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苏联对外扩张和军备竞赛,使苏联背上了沉重的经济包袱。为形势所迫,1985年出任苏联共产党总书记的戈尔巴乔夫,开始按他所策划的方向进行改革。作为第一步,他决心放弃同美国的对抗,把精力集中于国内事务。这促成了80年代中期国际形势从紧张走向缓和,两极格局也出现了明显动摇。1989年下半年,在苏联的直接影响和干预下,东欧局势发生急剧变化,由此导致东西方两大集团原有的泾渭分明的界限迅速消失。而苏联国内的改革,却越改越乱,经济危机、民族矛盾和社会动荡并存,并日益严重,出现了由一些苏联党和国家高级领导人发动的“八一九事件”。这一事件后,在短短的三四个月,苏联共产党丧失政权,联盟国家彻底解体。苏联由统一的联盟国家变成大小强弱不等、利益各异的十几个国家。苏联的解体,终于导致了世界两极格局因其中一极的消失而最后崩溃。苏联的巨大变化,产生了极为广泛和深远的国际影响。国际力量对比严重失衡,国际关系根本改观,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加快。这一变化,既使世界大战的危险性大大减退,又带来了国际局势的新动荡。世界格局转型期的动荡

 

 

战后世界格局由两极向多极化方向的演变本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益强化的大趋势,然而,以80年代美苏关系的重大转折为契机,以东欧剧变、德国统一、苏联集团和苏联本身的解体为基本内容,发生在短短五六年间的这个特殊历史过程则使世界格局的演变注入了一股突如其来的力量,两极中一极的猝然崩溃出乎人们的意料,国际社会在尚未准备好替代结构的情况下仓促面对一个格局大转换中的世界。由于此次世界格局的转换不像以往那样发生在大规模战争之后(如拿破仑战争后形成维也纳体制,一次大战后形成凡尔赛体制,二次大战后形成雅尔塔体制),所以新体制的确立缺少硬性的仲裁力量。冷战的胜利者不同于热战的胜利者,其处置战利品及安排冷战后世界的权威是不充分的,胜利一方虽然处于有利地位,但未必能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整个世界;失败一方虽然处境艰难,但依然保留着军事大国的威慑力量,并在国际事务中有相当的发言权。此外,由于多极化趋势的长期酝酿和发展,原来的两极格局早已出现了破绽,因此当旧格局最终被打破后,多种基于民族主义的国家力量和地区性力量亦趁势蜂起,竞相角逐,谋求在新格局中的位置和利益。这样,在诸种因素的交汇作用下,冷战后新格局的形成过程表现得非常复杂、扑朔迷离、动荡不定。

 

 

90年代是世界向新格局过渡的起始阶段。在这个世界格局的转型期,新旧矛盾并发,无论在世界事务层面,还是在地区事务层面,各种国际关系都在调整,处于各个层次的国家也都在审时度势,重新定位,其中,大国关系的调整、世界经济体系的扩展和世界主导力量的重构对新格局的确立及其未来走向产生着决定性的影响。如果说,这一阶段中世界各地发生的局部性动乱和冲突大部分可看作旧格局瓦解进程中的衍生物,那么,有两场局部战争则因其牵动全局而被认为是当今世界主导力量凭借优势地位塑造新格局的演示。

 

 

海湾战争与北约东扩

 

 

1990年8月2日凌晨,伊拉克出动十余万兵力向科威特发起突然进攻,迅速占领了科威特全境。8月28日,伊拉克宣布,将科威特并入其版图。伊拉克的这一举动酿成了举世瞩目的海湾危机。本来,这类地区性的霸权扩张和侵略行径与世界格局的变动没有必然的联系,在两极格局下,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亦经常指使或怂恿其代理人进行这类局部战争。问题在于,海湾危机正发生在两极格局即将瓦解之际,它表现为一个地区性军事强国向正在变动中的世界秩序的挑战,因而被力图建构新秩序框架的世界性力量所不容,而苏联的收缩又给“惟一的超级大国”美国提供了利用这一事件显示其领导冷战后世界事务的机会。于是,美国立即作出强烈反应,师出有名地牵头打了一场惩罚侵略者的“正义战争”。8月7日,美国总统布什签署代号为“沙漠盾牌”的军事行动计划,次日,美国国防部宣布出兵海湾,数十万美军和大批先进武器装备迅速集结于海湾前线。美国的行动得到其盟国及海湾和中东地区多数国家的支持,当时筹集的数百亿美元军费中,大部分来自沙特阿拉伯、科威特、日本、德国、阿联酋等国,有28个国家参加了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除美国外,出兵较多的还有英、法及海湾六国、埃及、叙利亚等。美国的行动还得到联合国安理会的支持,海湾危机发生后,安理会反应迅速有力,连续通过一系列谴责和制裁伊拉克的决议,这些决议为美国的干预行动提供了合法性。鉴于伊拉克无视国际社会的压力和安理会决议,1990年11月29日安理会通过第678号决议,决定“授权同科威特政府合作的会员国”,除非在1991年1月15日前伊拉克完全执行所有安理会有关决议,“否则可以使用一切必要手段”,维护并执行安理会决议,“恢复该地区的国际和平与安全”。这样,安理会为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的军事行动开了绿灯。

 

 

1991年1月17日凌晨,以“沙漠风暴”为进攻方代号的海湾战争正式打响,经过连续大规模、高强度的空袭轰炸,伊军基本丧失抵抗能力。2月24日,多国部队展开地面进攻,分四路进入科威特和伊拉克境内。2月26日,陷于困境的伊拉克宣布从科威特撤军,27日宣布无条件接受安理会已通过的所有有关海湾危机的决议。28日晨5时,美国宣布停止进攻性作战行动。3月2日,安理会通过第686号决议,要求伊拉克采取进一步行动结束海湾战争,并规定正式停火前伊拉克必须答应的一些条件。4月3日,安理会又通过第687号决议,规定伊拉克必须在国际监督下销毁其所有化学和生物武器及远程导弹,接受1963年伊拉克同科威特划定的边界,对科威特和其他国家给予战争赔偿等。4月10日,伊拉克同意接受687号决议。次日,安理会宣布海湾实现正式停火。

 

 

海湾战争是世界格局转换过程中第一场表现新格局特征的局部战争。在这场战争中,旧格局的主导力量之一苏联已失去其原来对世界重大事件的影响力,而美国及其西方盟国则展现了主导冷战后世界新格局的态势。由于在这场战争中美国得到联合国安理会的全力支持,其国家利益与国际社会的整体利益比较协调一致,因此战争的结局不仅有利于维护国际法准则,抑制侵略势力,而且有利于提高美国的国际威望和地位,并助长了美国作为冷战后“惟一超级大国”领导世界的霸权心态。正是从海湾战争开始,美国逐步形成了超越冷战时期奉行的“遏制战略”、以构建冷战后世界新格局为目标的新全球战略。1991年,美国总统布什在其《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提出,要按照美国的价值观和理想建立一个新的国际体系,“一个政治和经济自由、人权和民主制度健康发展的稳定而安全的世界”。他认为,为实现这一目标,“美国的领导是必不可少的”。1993年9月21日,美国总统克林顿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莱克在一次演讲中首次亮出了新全球战略的招牌,他提出,应以“扩展战略”取代“遏制战略”。所谓“扩展战略”包括四个组成部分:(1)加强由主要市场民主国家组成的大家庭,即巩固西方联盟;(2)在前苏联和东欧等地区帮助促进和巩固新的民主体制和市场经济;(3)抵御敌视民主和市场经济的国家的侵略;(4)以提供援助和帮助推行民主与市场经济的方式实现美国的人道主义即人权目标。在莱克演讲六天后,克林顿于9月27日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讲话,对“扩展战略”的宗旨作了阐述,他说:“在冷战期间我们试图遏制对自由制度生存的威胁。现在我们试图扩展生活在自由制度下的国家的圈子”。1994年7月,这一“扩展战略”思想被正式写入政府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这标志着冷战后美国的新全球战略已经基本确立,它以保持美国作为世界上惟一超级大国地位以及在美国领导下扩展由民主和市场经济国家组成的世界体系为总目标,以振兴美国经济、维持美国在科学技术和军事上的优势地位为战略重点,突出重视与美国国家安全关系日益密切的全球性问题(如武器扩散、环境破坏、恐怖主义、贩毒、难民等),强调建立和强化美国领导的国际性制度和多边合作机制。可见,这一新战略已经勾画了面向21世纪的美国对外政策的总框架,体现了美国力图长期主导冷战后世界新格局发展趋势的国家意志。(注:1998年12月,美国政府正式推出《新世纪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再次阐述了以“建设性接触”和“扩展民主”为基本方针、以领导世界为目标的战略构想。)

 

 

为了实现跨世纪全球战略,美国在90年代加强了与其西方盟国的战略合作和政策协调,在苏联为首的东方集团已经瓦解的条件下,冷战时期形成的西方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却得到了进一步强化,并被改造为必要时可撇开联合国来主导国际事务的战略工具。1998年,北约完成了它在冷战后的第一轮“东扩”,原华约集团的波兰、匈牙利和捷克成为北约的新成员,这标志着北约朝着控制全欧洲的方向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接下去,波罗的海三国、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亚等国也将成为北约的扩大对象。1999年4月24日,北约组织在其成立50周年之际在华盛顿举行庆典并召开首脑会议,通过了《北约新战略概念》,提出在继续坚持集体防御政策的同时,将对成员国防区之外、主要是周边的“欧洲—大西洋地区”发生的冲突及与北约安全利益相关的事件作出反应,包括采取军事行动。这个文件确定了北约在后冷战时期将其作用扩大到集体防御之外的新的功能,突出了它对国际事务的干预权。在北约东扩和重新定位的同时,欧洲联盟也把接纳东欧国家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可见,把欧洲整体纳入西方主导的世界体系是美国实现其领导世界目标时优先考虑亦最具决定意义的步骤。正是在这样的战略背景下,美国为首的北约借科索沃危机对不愿进入西方体系、不服从西方国家意志的南斯拉夫联盟实施了惩罚性打击,发动了20世纪最后一场局部战争。

 

 

科索沃战争

 

 

科索沃战争是由科索沃危机引发的,而科索沃危机则根源于南斯拉夫联邦的解体。作为东欧剧变的组成部分,1945年成立的南斯拉夫联邦于1991年迅速解体。当年6月25日,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率先宣布脱离联邦而独立;10月15日和11月20日,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和马其顿亦先后宣告独立;1992年4月27日,塞尔维亚和黑山两个共和国宣布联合组成“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这样,原南斯拉夫联邦分裂为五个独立国家。在南联邦解体过程中,由于领土、财产和利益分割上的矛盾以及原本存在的民族纠纷和宗教冲突,各共和国间和各国内的不同民族间先后发生规模不等的战争,其中最严重的内战发生在波黑境内,并涉及其周边的塞尔维亚和克罗地亚。1992年3月,因国家的独立地位进行全民公决而触发的波黑穆斯林、克罗地亚族和塞尔维亚族之间的冲突在外部势力的支持下(波黑塞族得到南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支持,克族得到克罗地亚共和国支持,穆斯林得到各伊斯兰国家支持)愈演愈烈,最终形成长达三年半以上的全面内战,死亡人数超过25万。直至1995年11月21日,打得精疲力竭的各方才在美国的干预下于美国俄亥俄州的代顿空军基地签署了和平协议。代顿协议并没有平息南联邦解体带来的动荡,波黑战争结束后,民族冲突的热点很快转移到南联盟境内,科索沃危机成为世人关注的中心。

 

 

科索沃位于南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西南部,面积10 887平方千米,与阿尔巴尼亚、马其顿相邻,人口200余万,其中90%以上是阿尔巴尼亚族。在南斯拉夫联邦时期,科索沃是塞尔维亚共和国内的自治省,但这个地区始终存在着要求更高程度民族自治的潮流。1980年铁托逝世后,以独立为目标的科索沃民族主义运动逐步兴起,并得到阿尔巴尼亚的支持。在这一背景下,阿族与塞族的矛盾日益尖锐,冲突时有发生。1989年2月27日,当时担任塞尔维亚共产党领导人的米洛舍维奇为了压制阿族的民族主义运动,宣布取消科索沃的自治省地位,由此更激发了阿族的对抗情绪,阿族与塞族的冲突趋向激烈,塞尔维亚当局对阿族的镇压也随之升级。进入90年代后,阿族的民族主义运动进一步高涨,于1992年5月自行组成议会和行政机构,还选举民主联盟领导人鲁戈瓦为“科索沃共和国”总统,形成了与塞族政权并行的另一个政权。1996年,阿族激进分子成立武装组织“科索沃解放军”,开始了运用暴力手段的分离运动。面对阿族人的反抗,米洛舍维奇为首的南联盟和塞尔维亚当局采取强硬镇压措施,派遣大批塞族军队和警察部队进驻科索沃,试图消灭“科索沃解放军”。这样,在波黑战火逐渐熄灭的同时,科索沃的战火却越燃越旺,1997年以后不断发生武装冲突事件,伤亡人员日趋增多,约三十万人流离失所,沦为难民。科索沃危机的发展使代顿协议后力图控制巴尔干局势的美国等西方国家感到不安,它们不能容许南联盟的行为干扰冷战后世界新格局的构建,同时它们也图谋借这一危机的处理排除东南欧地区最后一个被西方体系视为异己的米洛舍维奇政权。因此,从1998年底起,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开始介入科索沃危机,北约与南联盟的矛盾逐渐成为主要矛盾。

 

 

1999年2月6日,在美国和北约的压力下,塞尔维亚和科索沃阿族代表在巴黎附近的朗布依埃举行和平谈判,谈判的基础是美国特使希尔草拟的方案。该方案的主要内容是:尊重南联盟的领土完整,科索沃享有高度自治,南联盟军队撤出科索沃,“科索沃解放军”解除武装,按当地居民人口比例组成新的警察部队维持治安,北约向科索沃派遣多国部队保障协议实施。这个方案对双方来说都难以接受,阿族坚持要最终走向独立,并且不愿解除武装,南联盟则不同意科索沃获得自治共和国的地位,亦反对北约部队进驻科索沃。但是,主持谈判的美国和北约表示,这个方案的80%内容不许改变,必须接受,否则拒绝的一方将受到惩罚,其中对南联盟而言将遭到北约的军事打击。在谈判陷入僵局后曾一度休会,3月15日复会,阿族代表于18日签署了协议,但塞尔维亚方面仍然拒绝签字。3月19日,北约向南联盟发出最后通牒,3月24日,北约发动了对南联盟的空中打击,科索沃战争爆发。

 

 

科索沃战争以大规模空袭为作战方式,美国为首的北约凭借占绝对优势的空中力量和高技术武器,对南联盟的军事目标和基础设施进行了连续78天的轰炸,给南联盟造成了重大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也造成了许多无辜平民(包括阿族难民)的伤亡。5月8日,北约战机用导弹袭击了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导致3人死亡、多人受伤和馆舍的毁坏,制造了世界外交史上罕见的重大事件,严重侵犯了中国的主权,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北约的战争行动打着维护人权、制止“种族清洗”的旗号,实际上却以其非人道的行为导致了一场人道主义灾难。与海湾战争不同,北约这次战争行动没有得到联合国安理会的授权,违反了《联合国宪章》,在国际关系史上开创了一个危险的先例,因此受到世界舆论的广泛批评。

 

 

在北约空袭的巨大压力下,经过俄罗斯、芬兰等国的斡旋调停,南联盟最终软化了立场,6月2日,南联盟总统米洛舍维奇接受了由俄罗斯特使切尔诺梅尔金、芬兰总统阿赫蒂萨里、美国副国务卿塔尔博特共同制定的和平协议,该协议在坚持原朗布依埃方案基本内容的同时,强调了通过联合国机制解决问题的必要性,并对此作了具体规定。根据这个协议,进驻科索沃的多国部队将按照联合国宪章精神建立,科索沃未来自治地位的确切性质将由联合国安理会决定,难民返回家园的安排也将在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的监督下实施。6月3日,南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议会通过了接受上述协议的决议。6月9日,北约代表和塞尔维亚代表在马其顿签署了关于南联盟军队撤出科索沃的具体安排协议,南联盟军队随即开始撤离科索沃。6月10日,北约正式宣布暂停对南联盟的空袭。同一天,联合国安理会以14票赞成、1票(中国)弃权通过了关于政治解决科索沃问题的决议。历时两个半月的科索沃战争至此落下帷幕。

 

 

科索沃战争是20世纪末世界格局转型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的阶段性标志。通过这场战争,美国及其西方盟国利用北约组织在推进欧洲地区的整合、实现其主导世界新格局的战略目标方面又迈进了一步。与此同时,美国在世界其他地区也按其战略部署展开了积极活动,如:在亚太地区,通过修订美日防卫合作指针和研究开发“战区导弹防御系统”(TMD),扩大美日军事同盟的活动范围和强化其军事打击能力;在中东地区,一方面继续压制伊拉克、伊朗等敌对国家,另一方面竭力主导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的和谈进程,以保持在该地区的控制力。总之,美国正以欧洲为战略重心,以亚太和中东为两大侧翼,逐步构筑起由它主导的全球安全体系。显然,美国和西方联盟的战略及其实践对冷战后世界新格局的形成具有重大影响,从海湾战争开始,经过十年左右的动荡、调整,至科索沃战争,新格局的轮廓构架已露出端倪,美国作为惟一超级大国的霸权在其中的作用表现得相当明显。然而,冷战后的世界毕竟不可能变成美国所希望的单极世界,因为在美国霸权提升的同时,发端于两极格局时期的国际政治多极化趋势也在继续发展,而且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包括美国的西方盟国)都不希望美国成为世界惟一的支配力量,所以,多极化必然成为表现国际社会多数成员意志的世界性潮流,这股潮流是美国无法阻挡的。当然,冷战后新格局基础上的多极化与两极格局基础上的多极化其内涵和表现形式是不尽相同的,如果说冷战时期多极化趋势的主要作用表现在通过对美苏两霸的抑制促进两极格局的瓦解,那么,冷战后多极化趋势的功能主要表现在阻止单极霸权的形成,为一个更具合理性的、力量分布更为平衡的世界新格局提供建设性力量。

 

 

对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几种不同解释

 

 

1.“一、三、五”体系:日本东京大学副教授田中明彦1991年指出,冷战后的世界,军事上存在着美国一个中心,经济上存在着美日德三个中心,在赋予正统性上存在着美、苏、英、法、中五个中心。上述三种力量可称为“一、三、五”体系。

 

 

2.“多权力中心”说:亨利·基辛格1993年说,“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美国是唯一的军事超级大国,但靠军事力量能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少。至于其他问题,如经济力量,美国仅仅是一个大国,还有可与美国匹敌的其他国家,如日本,欧洲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这样,再过几年还有中国,以及前苏联中的某些国家。”

 

 

3.“一、二、五”体系:中国学者中持比较多的看法是:①从综合国力上看,当推美国一家;②从军事上看,在一个相当时期里仍是美俄两极,因为它们仍拥有经过裁减后的绝大部分核武器和世界军费开支的一半以上;③政治上将出现美、俄、欧、日、中五个力量中心。在过渡时期还可能出现某些地区强国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

 

 

4.单极—多极结构:少数中国学者主张,目前的世界处于“单极—多极结构”,即美国独霸下的多极结构,但另一些学者认为这一提法低估了美国的相对衰落和多极结构对美国起制约作用的一面。

 

 

而教材采用了“一超多强”的提法。

 

 

如何认识多极化的世界格局

 

 

大多数的中外学者都认为,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的世界格局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然而,有的学者认为,“多极化”只是正在形成的世界新格局的表层现象,但从性质和行为特征上即从深层上讲,可以称这一正在形成的格局为“开放型的世界战略格局”。这一新格局之所以被看作是开放型的,是因为这一新结构不但是一个多面体,更重要的是各极(或各个力量中心)之间的关系不再像“两极”格局时期那样以对抗为主,而是在新的国际大系统中,各极或各个力量中心为了它们的共同利益,在和平共处的前提下,以协调作为处理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如果说两极格局下的国际体系的主要特征是冷战对峙,即高度军事对抗笼罩下的消极和平和集团对立,中小国家基本上无发言权以及受到极大限制的国际经济、政治和文化交流。那么,未来的开放型的国际体系的主要特征,是在多元化的国际格局中,各种国际力量、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可以在各方面开展广泛的交流、多方进行协调、多边参与国际事务的管理、各国和各个集团间竞争共处。因此,国际体系由两极化时期的相对封闭走向多极化时期的开放这一形态上的转变,有利于世界和平和发展,是一个历史的进步。

 

 

美国的导弹防御系统

 

 

2001年,美国新总统小布什上台后,再次把发展导弹防御系统提上了议事日程。导弹防御系统即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分为“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ational Missile Defense,英文缩写为NMD)和“战区导弹防御系统”(Theater Missile Defense,缩写为TMD)两部分。从作用来分,也分为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和战略导弹防御系统两类。导弹防御系统实际上是20世纪星球大战计划的继续。TMD按照防御范围可以分为低层和高层反导弹防御体系。其中,低层反导系统可在150千米以下拦截来袭目标;高层反导系统的拦截高度为150~1 000千米。战区导弹防御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一)陆军“爱国者”PAC—3型远程拦截导弹。它是“爱国者—2”型导弹的改进型,主要用于中、低空防御。它的弹头如果击中目标,其毁伤效果将是“爱国者—2”型导弹的100倍。(二)陆军战区高空区域防御系统(THAAD)。这种系统导弹机动性能非常好,设计拦截距离为200千米,拦截高度为150千米。它不仅能够在大气层内拦截弹道导弹,而且具有摧毁大气层外目标的能力,特别是可以击落射程在2 000~3 000千米的导弹,这种系统如果再配以高性能的雷达,客观存在的防御范围还会扩大。(三)海军区域低层导弹防御系统(NAD)。配备的导弹为“标准—2”型导弹,具有低层空间的反导弹能力,作战半径为100~200千米,可为沿海港口和海上远征部队提供保护。(四)海军战区高层导弹防御系统(NTW)。装备有“标准—3”型导弹,作战半径大约为600~1 000千米,是高层反导弹体系,能从海上为大片地区提供反导弹防御,具有拦截在助推段、中段和末段飞行的导弹的能力。(五)中层增程防空系统。主要提供中、低空域防御,可为机动部队提供机动反战区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的保护,具有装弹量大,重量轻等特点,可用于全方位作战。这套系统是由美、德、意联合开发的。(六)空军机载激光反导弹武器。在波音747—400F飞机上装备激光武器,能够在高空击毁500千米以内的正在飞行中的导弹,将敌方导弹摧毁在助推阶段,使其坠毁在发射方的国土上。美国计划在2002年完成最后试验,2003年开始部署装备这种激光反导弹武器的飞机。2009年之前部署9架这样的飞机,它将成为美国导弹防御系统的骨干。这个项目的总耗资将超过110亿美元。NMD包括地面截击导弹系统、卫星早期侦测敌方导弹升空系统和整套指挥管制系统。主要用于对付较小规模和意外发生的对美国的导弹攻击,也就是能够有限地抵御约50枚远程导弹的攻击。从1999年10月2日至2000年7月8日,美国进行了三次拦截试验,只有第一次成功,其余两次都失败。美国宣称为了拦截来自朝鲜和中国的导弹,计划在2005年前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的第一阶段,准备在阿拉斯加州中部部署20枚拦截导弹,在阿留申群岛中的一个荒岛──谢米亚岛上建立一个新的雷达站,部署一套X波段雷达。到2007年,准备在阿拉斯加中部部署100枚导弹。美国计划在亚洲建立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声称将帮助台湾地区建设导弹防御系统,日本和韩国也应该加入美国的导弹防御系统。美国的这一系列活动遭到了俄罗斯、中国等国家的激烈反对,美国的许多盟国也不支持。因为这种系统名义是防御系统,但由于美国拥有大量进攻性武器,它在建立防御系统的同时,又拥有攻击对方的武器,这一系统实际上就成了攻击性武器系统。

 

 

美国“防御系统”的演变

 

 

从第一代武器防御系统“哨兵”发展到未来的“星战”二代,美国始终以“自卫”为由。然而,迄今为止,还从没有一枚导弹射向过美国本土。而这些所谓的“防御系统”,最终将给世界带来不安定因素,给世界带来新一轮军备竞赛的潜在威胁。

 

 

1967年,时任美国总统的约翰逊下令部署“哨兵”系统,这也是美国导弹防御系统的前身,主要用于保护美国本土的人口密集地区。一年后,美国对“哨兵”导弹防御系统进行审议,将其改名为“卫兵”防御系统,保护的目标由人口密集地区改为美国的战略核力量。美国国会于1969年批准部署“卫兵”系统。但由于“技术原因”,该系统于1976年被关闭。

 

 

1983年,时任美国总统的里根提出发展导弹防御武器系统计划“战略防御倡议”(SDI),俗称“星球大战计划”。该计划的拦截武器系统分为定向能武器和动能武器。定向能武器包括天基(部署在太空的)激光武器、陆基激光武器、天基粒子束武器等;动能武器包括高性能反导导弹、密集发射的火箭弹、精确制导的高速炮弹等。陆基雷达担负监视、搜索、跟踪、识别和杀伤评估等项任务;天基传感器即预警卫星主要用于探测来袭导弹的发射点,对来袭导弹的中段飞行进行跟踪和识别。指挥、控制和通讯系统用大型计算机和先进的通讯系统将反导弹武器系统的所有组成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实施高效快速的信息传输和作战指挥。

 

 

然而,这个耗资1万亿美元的计划经历了6年就开始打“退堂鼓”,缩小为“智能卵石”计划。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后,俄罗斯不再与美国为敌,“智能卵石”计划也于1993年被克林顿政府正式撤销。至此,历经10载的“星战”计划半途夭折。

 

 

废除“星战”计划后,克林顿政府转而执行“弹道导弹防御”计划,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战区导弹防御系统(TMD);二是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弹道导弹防御”计划提出后,美国在自己加紧发展的同时,还推动其他国家与其合作发展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在亚太地区,美国谋求把日本、韩国纳入其战区导弹防御系统。该计划在提出后的一段时间内曾受到冷落。1996年,美国防部在完成对“弹道导弹防御”的重新审查后建议,把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的“技术准备计划”改为“部署准备计划”。

 

 

1999年,五角大楼又公布了美国发展导弹防御系统的新计划。该计划提出的防御系统仍然包括两个部分,一个称为“有限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另一个就是战区导弹防御系统(TMD)。为加速发展该系统,美日计划合作研究用于在东北亚地区部署的战区导弹防御系统。

 

 

在宣布新的导弹防御武器系统计划的同时,美国又提出了修改《关于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的要求,遭到俄罗斯的拒绝。按照新计划,美国用于导弹防御武器系统的费用在2005年前将增加66亿美元。五角大楼当时还宣称,如果俄罗斯反对修改《关于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美国将单方面废除这一条约。第16课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掌握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的具体表现及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全面、正确地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出现是当代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必然结果。使学生增强面向世界,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信念与责任感。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一、重点和难点

 

 

本课以“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为主题,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叙述。首先,介绍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东西方“冷战”的结束,国际形势趋于缓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发展。其次,介绍了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具体表现。最后从两个方面叙述了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第一,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的不利处境;第二,叙述了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对中国既是难得的机遇又是严峻的挑战。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潮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取得了世人瞩目的可喜成果。

 

 

本课重点是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具体表现和影响。因为只有使学生掌握了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具体表现,才能使之感悟到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出现和发展。只有掌握了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影响,才能认识到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严峻性和迫切性,才能使学生增强使命感。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影响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由于受到知识积累和认知水平的限制,要求初三年级学生从利、弊两方面认识经济全球化趋势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确实有一定的难度。

 

 

二、教法建议

 

 

1.讲述新课之前,教师可先展示课前提示中《海尔大厦》照片,然后指导学生阅读课前提示中的有关部分,引出本课课题。也可以引导学生回顾已经学过的相关知识,如“第三次科技革命”、“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东西方冷战结束后的国际形势”等。采用师生共同讨论的方式导入新课。

 

 

2.讲“经济全球化趋势”出现时,建议教师明确两个问题:(1)什么是经济全球化趋势?这就是指随着世界性经济交往的日益增多,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高新科技的推动下,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各国各地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从总体上看,世界经济正在逐渐形成一个整体,这种现象被称为“经济全球化趋势”。(2)经济全球化趋势形成的原因和条件。第一,二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首先在西方发达国家促进了生产力的空前提高和生产社会化的迅速发展,客观上要求在经济上打破国界和地域限制,扩大市场,发展大市场经济。第二,二战后出现的民族独立国家,也通过“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积极寻求国际合作,争取实现维护民族经济主权与发展民族经济的双重目的。第三,20世纪八九十年代,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第四,科学技术特别是交通运输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大缩短了世界各地的时间和空间距离,为全球范围的经济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

 

 

3.在讲述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具体表现时,建议教师:(1)将具体表现概括为:国际分工不断加强;跨国公司扩展加快;国际投资急剧增加;国际贸易额迅速增长。(2)说明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它不仅跨国、而且跨集团,力图在全球范围开展业务。它们控制着国际直接投资的90%,世界生产的40%,出口总额的2/3和技术转让的1/3。(3)为帮助学生理解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具体表现,教师可将下列简表制成课件展示给学生(见下表)。

 

 

年代

 

 

国际直接投资额年平均流量

 

 

1970~1974

 

 

128亿美元

 

 

1989

 

 

1 900亿美元

 

 

4.讲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时,要使学生明确:经济全球化为世界经济发展不断增添了新的活力,对世界经济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有利也有弊。有利方面是:经济全球化对于发展中国家引进先进技术、参与国际竞争、发展本国经济无疑是一个良好的机遇。不利方面有三点:(1)由于经济全球化发展过快,市场的破坏作用膨胀;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存在和发展中国家资金、技术实力不足,造成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贫富差距拉大。(2)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有些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不仅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原料和劳动力赚取高额利润,还将本国不允许生产、又容易产生环境污染的产品,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生产,这是非常不公平的。(3)国际经济风险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进一步加大。发展中国家如何在竞争中坚持平等互利的原则,采取相应的经济政策,兴利除弊,需要做出很大的努力。

 

 

5.讲述中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潮流,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发展时,建议教师补充下面关于“海尔”公司发展的典型材料并加以说明。

 

 

“目前海尔公司在美国、意大利、摩洛哥等地已建立了13家工厂,在全球大部分地区实现了设计、生产和销售本地化。海尔产品已打入欧洲15家大连锁店中的12家,以及美国10大连锁店中的9家,销售量正成倍增长。”

 

 

──摘自东方网2002年3月5日消息

 

 

6.本课小结时,建议教师围绕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原因、具体表现、利弊两方面的影响和中国在国际竞争中取得的成就等方面,与学生一边讨论、一边进行归纳总结。

 

 

三、学法指导

 

 

引导学生根据本课所学知识,以图示的方式简略归纳出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原因、表现、影响。使学生在学会理清线索中更加完整、系统地掌握所学的历史知识(参看图示)。

 

 

 

 

四、问题探讨

 

 

动脑筋

 

 

1.下面两位同学分别代表来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人,他们两人办厂时遇到了各自的困难,你看怎样才能解决他们的问题。

 

 

女孩(发达国家):我们有技术和资金,可我们这里劳动力太贵,又缺乏资源。

 

 

男孩(发展中国家):我们这里资源丰富,劳动力也多,可我们技术落后,也缺乏资金。

 

 

双方可以通过南北对话进行经济合作。发达国家利用自己的资金、技术优势直接到发展中国家投资办厂;发展中国家也应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招商引资,使丰富资源得到有效开发,实现劳动力充分就业。通过经济合作,实现资金、资源、技术、劳动力优势互补,使不同国家经济共同发展。

 

 

2.想一想,甲乙两人的说法有没有道理?说说你的看法。

 

 

男甲:全球化使更多的价廉物美的外国商品进来,国内很多生产同类商品的企业工人工资可能要降低,甚至要失业,不好。

 

 

女乙:全球化能够吸引更多的国外技术和投资,增加出口,增加就业机会,工人工资也能增加。

 

 

甲乙两人的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都不很全面。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过程中,甲乙两人说出的结果都是有可能出现的。关键在于各国能否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根据本国国情,抓住机遇,吸引外资,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提高劳动生产率,努力发展本国经济。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在竞争中坚持平等互利的原则,并采取相应的经济政策。若能如此,就会像乙所说,增加出口、增加就业机会、增加工人工资。否则,甲所说的结果也不是不可能出现的。

 

 

练一练

 

 

B

 

 

活动与探究

 

 

请你做一个社会调查,问一问你的父母、亲戚、邻居或者其他人,想想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略)

 

 

五、参考书目和推荐网站

 

 

1.参考书目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第十一章,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孙颖、黄光耀主编《世界当代史》第九章,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

 

 

2.推荐网站

 

 

www.economy.and.law.com/100-20.htm

 

 

(作者:北京密云县第一中学高级教师 曹庆文)

 

 

参考资料

 

 

海尔集团简介

 

 

创立于1984年崛起于改革大潮之中的海尔集团,是在引进德国利勃海尔电冰箱生产技术成立的青岛电冰箱总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名牌战略”思想的引领下,海尔经过18年的艰苦奋斗和卓越创新,从一个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壮大成为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的跨国企业。

 

 

海尔集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国内到海外的发展业绩,可以浓缩在下面这组数字中:

 

 

2002年海尔实现全球营业额711亿元,是1984年的2万多倍;2002年,海尔跃居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之首。

 

 

18年前,工厂职工不足800人;2002年,海尔不仅职工发展到了3万人,而且拉动就业人数30多万人。

 

 

1984年只有一个型号的冰箱产品,目前已拥有包括白色家电、黑色家电、米色家电、家居集成在内的86大门类1.3万多个规格品种的产品群。在全球,很多家庭都是海尔产品的用户。

 

 

用户的忠诚度是与海尔产品的声誉度紧紧联系在一起的。18年间,海尔的无形资产从无到有,2002年海尔品牌价值评估为489亿元,跃居中国第一品牌。

 

 

海尔产品依靠高质量和个性化设计赢得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2003年,海尔获准主持制定四项国家标准,标志着海尔已经将企业间的竞争由技术水平竞争、专利竞争转向标准上的竞争。在国内市场,海尔冰箱、冷柜、空调、洗衣机四大主导产品均拥有30%左右的市场份额。在海外市场,据全球权威消费市场调查与分析机构EUROMONITOR最新调查结果显示,海尔集团目前在全球白色电器制造商中排名第五,海尔冰箱在全球冰箱品牌市场占有率排序中跃居第一。海尔集团坚持走出国门创名牌,目前,已建立起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全球设计网络、制造网络、营销与服务网络。现有设计中心18个,工业园10个(其中国外2个,分别位于美国和巴基斯坦;国内8个,其中5个在青岛,合肥、大连、武汉各有一个,海外工厂13个)。营销网点58 800个,服务网点11 976个。海尔产品已进入欧洲15家大连锁店的12家、美国10家大连锁店的9家。在美国、欧洲初步实现了设计、制造、营销三位一体的本土化布局。其中国外最大的工业园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2000年3月,美国本土生产的海尔冰箱已经进入美国消费者的家庭。2002年,海尔海外13个工厂全线运营。

 

 

随着海尔国际化战略的推进,海尔与国际著名大公司之间也从竞争向多边合作关系发展。2002年与日本三洋公司等建立合作关系,实现优势互补、互换市场、资源共享、双赢发展。

 

 

2002年3月4日,海尔买下纽约中城格林尼治银行大厦这座标志性建筑作为海尔在北美的总部,表明海尔品牌已初步得到了美国消费者的认可,海尔要在美国扎下根去。

 

 

2002年海尔实现海外营业额10亿美元,是中国家电业出口创汇最多的企业。

 

 

海尔18年来的高速发展,最主要的就是靠创新。海尔的创新三原则即创新的目标、本质和途径分别是:创新的目标就是创造有价值的定单,创新的本质就是创造性的破坏,创新的途径就是创造性的借鉴和模仿。

 

 

在海尔的创新体系中,战略创新起着关键作用。

 

 

──在1984年到1991年名牌战略期间,别的企业上产量,而海尔扑下身子抓质量,7年时间只做一个冰箱产品,磨出了一套海尔管理之剑:“OEC管理法”,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管理基础;

 

 

──在1992年到1998年的多元化战略期间,别的企业搞“独生子”,海尔走低成本扩张之路,吃“休克鱼”,建海尔园,“东方亮了再亮西方”,以无形资产盘活有形资产,成功地实现了规模的扩张。

 

 

──在1998年至今的国际化战略阶段,别的企业认为海尔走出去是“不在国内吃肉,偏要到国外喝汤”;而海尔坚持“先难后易”、“出口创牌”的战略,搭建起了一个国际化企业的框架。

 

 

2002年,海尔通过在产业领域创出的品牌的信誉进入金融业,在金融领域迅速启动,发展顺利,海尔控股的青岛商业银行进入良性发展,2002年成立的保险代理公司,海尔纽约人寿保险合资公司,财务公司,为进入国际资本市场奠定基础,为集团日后的发展搭建更为广阔的舞台。

 

 

18年前,海尔名不见经传;18年后,海尔美誉飘香。美国《家电》杂志统计显示海尔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家电企业;英国《金融时报》评选“亚太地区声望最佳企业”,海尔名列第七;美国科尔尼管理顾问公司也将海尔评为“全球最佳运营企业”。同时,张瑞敏也获得了中国企业家目前在全球范围内的最高美誉,1999年12月7日,英国《金融时报》评出“全球30位最受尊重的企业家”,张瑞敏荣居第26位。2002年12月26日出版的美国《远东经济评论》公布亚太最佳企业排名,海尔位居中国最佳企业第一名。2003年1月,著名的英国《金融时报》发布了2002年全球最受尊敬企业名单,海尔雄居中国最受尊敬企业第一名。2003年8月美国《财富》杂志分别选出“美国及美国以外全球最具影响力的25名商界领袖”,在“美国以外全球最具影响力的25名商界领袖”中,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排在第19位。

 

 

近年来,海尔已经有十几个成功的案例进入哈佛大学、洛桑国际管理学院、欧洲工商管理学院、日本神户大学等著名高等学府的案例库,成为全球商学院的通用教材,这在中国企业界是唯一的。这标志着海尔已经从18年前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管理方法发展到以自己的创新管理进入国际管理界的前沿。

 

 

经济全球化浪潮中的海尔集团

 

 

一年又一年,青岛的海尔集团总是不断传出令人振奋的消息:

 

 

海尔集团2001年的全球营业额实现602亿元,出口创汇4.2亿美元,同比增长50%;

 

 

集团已在美国、意大利、摩洛哥等地建立13家工厂,在海外有8个设计中心,4万多个营销网点,12家海外销售公司,在全球大部分地区实现了设计、生产和销售的本地化。海尔产品打入了欧洲15家大连锁店中的12家,美国十大连锁店中的8家;

 

 

至2001年底,海尔窗式空调占美国市场的8%,小型冰箱占38%,而冷藏酒柜和冰柜的市场占有率达55%;

 

 

欧洲监测公司最近发表的市场信息显示,海尔冰箱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为5.3%,仅次于美国惠而浦公司,居第二位,洗衣机的占有率位居第三。

 

 

这一切,放在中国加入WTO、国内企业面临全球化竞争的背景之下,自然更引人关注。

 

 

海尔集团较早就将自己摆在一个与世界上强大的国际化公司竞争的局面中,不退缩,不消极应战,而是主动迎接挑战。他们定出了“让海尔产品具备征服全球市场每一个角落的能力”的高目标,采取的方法是:先改变自己,以“海尔的国际化”,来成就“国际化的海尔”,最终实现设计、采购、制造、营销和资金运作全球化。

 

 

海尔集团发展目标有“3个1/3”:1/3国内生产国内销售,1/3国内生产出口海外,1/3国外生产国外销售。“无内不稳,无外不强”。如果在国内没有竞争力,就不可能打到国际市场。如果国内市场做得很好,而不进入国际市场,那么优势也是暂时的。海尔到国外打市场,曾经非常艰难。有人说:“国内有很多‘肉’可以吃,为什么要到国外去啃‘骨头’?”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却认为,如果中国企业都在国内吃“肉”,那么这块“肉”很快会成为“骨头”。

 

 

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海尔”出口家电产品到海外,坚持打自己品牌。90年代中期,集团开始着眼于在海外拥有自己的生产基地和销售网络。“先有市场,再建工厂”。1998年底至今,他们利用十多年产品大规模出口累积的国际市场进入经验和品牌影响,开始整合全球资源,进行海外投资、跨国经营。

 

 

张瑞敏这样分析中国家电业未来的形势:“加入WTO,虽然会给出口贸易带来便利,但是,一些发达国家将制订更高技术标准,利用非关税贸易壁垒维护本区域的市场资源。比如,美国的能耗标准每两年提高一次,近年又提高了对进口产品包装的要求。要降低进入成本,避开壁垒,就需要到国外设厂,在它的本土生产符合其标准的产品。”

 

 

在美国设厂这两年,海尔受益匪浅。比如,可以最先设计出适合美国消费者的产品,可以提前达到美国制定的新能源标准,可以加入美国的家电协会,获得最新行业信息,和同行广泛交流等。本土化给零售商传递的信心,其效应更是难以计量。最重要的是,在美国占据一席之地,对“海尔”国际化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2003年7月30日,中国的《环球时报》发表了摘自7月14日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的文章,作者杰弗里·梅尔,标题为《中国电器在美国站住脚》,文中写道:

 

 

“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很多美国人认为日本的汽车和电子产品只是美国货的拙劣翻版。但在接下来的20年里,日本的丰田和索尼却成了备受美国人尊敬的品牌。到了90年代,历史又在韩国三星公司身上重演。

 

 

许多分析家认为,现在该轮到中国了,但中国公司要进入更高端产品领域仍面临不少挑战。尽管如此,大量迹象仍表明,中国公司扎根美国已取得初步成功,像海尔的空调和冰箱已摆满了Target的货架。海尔在南卡州的工厂才成立3年,但每年生产的冰箱已经大量销售到美国市场。有人甚至预计,海尔如果瞄准年轻顾客进行产品创新,很可能成为中国的索尼或通用电气。”

 

 

什么是“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概念的提出起源于经合组织(OECD)前首席经济学家S·奥斯特雷,主要是指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流动,实现资源最佳配置的过程。(注:据称S·奥斯特雷在1990年首先采用全球化的概念,也有观点认为全球化的概念最早是在1985年由T·莱维提出的,参见马来西亚第三世界研究网络出版的《第三世界的复兴》第74期。)随着对全球化问题研究的深入,人们正在从不同的视角给出全球化的定义。以下是目前几种比较流行的定义: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给全球化下的定义是:“跨国商品与服务贸易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注:参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经济展望》1997年5月,中国金融出版社,1997年。)

 

 

德国基尔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教授卡尔·海因茨·巴奎认为:“当谈论经济意义上的全球化的时候,具体指的究竟是什么?在这里一开始就遇到困难,因为几乎没有一个人肯花力气对这个捉摸不透的时髦词汇作出界定,或者至少对它的意义作出合理的限定。……最贴切的概念理解是以贸易联系的密切程度为基准的。根据这种见解。世界出口率越高,跨越国界的贸易额在世界生产中所占比例越高,世界经济就越强烈地全球化。”(注:[德]卡尔·海因茨·巴奎:《世界经济结构变化与后果》,载《政治与现代史》,1995年第49期。转引自张世鹏:《关于全球化研究的几个问题》,载《国外理论动态》,1998年第3期。)

 

 

1995年出版的英国《科林斯商务词典》将国际化和全球化等同看待:“国际化或全球化是指公司通过出口向国外经济进行扩张,但尤其专指通过对外国的投资,建立生产部件的工厂、制造车间和销售子公司。”

 

 

法国学者雅克·阿达则认为经济全球化就是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对世界的支配和控制。在他看来,苏东集团解体以后,资本主义横行的主要障碍已经不复存在。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债务国在债务危机的压力下,正在按照国际金融机构的意志进行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而国际金融机构无论是从历史上看,还是从现实讲都充当着资本主义的“代言人”,是推行全球资本主义的工具。从这种意义上说,经济全球化也就是资本主义肆虐全球的过程。

 

 

在我们看来,经济全球化的内涵十分广泛,技术全球化、贸易全球化、生产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等都可以列入经济全球化的范畴。人们从不同的视角看待经济全球化给出的定义侧重点就不同,给出一个各方都能接受的经济全球化的定义殊为不易。一般意义上,资本、商品、服务、劳动以及信息超越市场和国界进行扩散的现象就被认为是经济全球化。

 

 

虽然对经济全球化并没有统一的定义,但这里需要澄清两点。

 

 

首先,经济国际化不等同于经济全球化。市场经济发展以分工和交换关系的扩大为基础,以竞争为动力,以获得建立在比较优势基础上的经济利益乃至垄断利益为目的,而一国内部所能提供的资源和市场往往是有限的,市场经济内在发展要求推动着经济的国际化发展,不仅能够补充国内某些短缺的资源,而且可以创造更多的市场盈利机会,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甚至可以说经济国际化其实就是资源配置国际化。一国经济发展不可能只局限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经济力量超越国界,与国际经济的联系不断扩大和深化,进而达到相互融合的动态过程就是经济国际化,它是市场竞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虽然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国际化都是以市场经济为起点的,但从本质上说,全球经济和国际经济是两个概念。国际经济强调国家主权,在此前提下,各个国家以交换、投资和信贷为纽带联系起来,这种联系是互补关系。各个国家的市场仍然受到主权国家的保护和调节,它们是资本积累的基础,而进一步的资本积累是经济全球化的准备。因此,经济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前奏。

 

 

其次,经济一体化也不同于经济全球化。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的更高阶段,要达到经济一体化首先要消除生产要素流动的一切障碍,使劳动力、资本、商品在全球自由流动。其次要有超国家的权威性协调机构,来协调一体化下的国家间关系。而且超国家的机构真正是超然的,并不为某个国家或某些国家所左右。第三,各国之间要做必要的主权让渡。只有满足以上三个条件,才能真正变成大同世界。目前看来,政治制度、生活水平、文化、信仰等差异在短时期内根本就是经济一体化无法消除的障碍。而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目前能够在全球性事件中发挥作用的国际机构,还不能算是经济一体化要求的超国家机构,在处理全球经济问题上它们都或多或少地“带着美国色彩”。经济一体化仍然是人类可望而不可及的目标。波音公司与中国

(一)1972年2月21日──这一举世瞩目的历史时刻,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乘坐的“空军一号”──波音707客机,降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它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同年,中国民用航空总局订购了10架波音707客机,中国开始跻身世界主要航空公司的行列。

1979年中美关系正常化后,当时的中国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飞往美国华盛顿进行国事访问,并绕道西雅图参观了波音747飞机生产线。80年代,更多的中国购机订单随之而来。今天,波音喷气飞机已成为中国航空客运与货运系统的主力军。

1993年11月,正在美国参加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中国国家主席****参观了波音艾弗雷特工厂。1996年6月,波音公司首次在北京召开了公司董事会。1997年10月****主席访美期间,中国订购了50架波音喷气飞机,价值30亿美元,是中国航空史上最大的一宗民用飞机订单。2001年10月,中国航空器材进出口总公司与波音公司签署了确认订购30架波音737飞机的协议,协议所包括的订单价值约16亿美元。

(二)波音公司与中国在航空工业方面的合作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目前,世界范围内有3 200架现役波音飞机的重要部件和组件是在中国制造的。

目前波音公司在中国的合作项目(中方工厂):

·上海:737水平尾翼;

·西安:737垂直尾翼,747后缘肋;

·成都:757水平尾翼、垂直尾翼和尾段;

·沈阳:757货舱门,737尾段部件,717 RB发动机部件。

波音公司还与位于陕西三原和四川重庆的工厂签订了合同,生产铝钛锻件。

历史上波音公司与中国曾有过的转包合作项目包括:

·两架MD—90在上海组装,中国是这一项目的总承包商(1992年签订合同,2000年最后交付);

·35架MD—80在上海生产组装(1985~1994年);

·在西安生产传统型737垂直尾翼、水平尾翼和前检查舱门(1982~1999年);

·中国转包生产MD—80/90飞机机头、起落架舱门和水平尾翼(1979~1999年)。

波音公司负责工程、制造、质量和计划方面的专家小组常驻在中国的飞机制造厂,为生产波音飞机部件的工厂提供现场培训,确保以有竞争力的价格实现具有国际水平的安全、可靠和高质量的组装生产。

(三)除生产部件和组件外,目前波音公司在中国共有三家合资企业:

1.厦门太古飞机工程有限公司:位于厦门,主要提供飞机大修和维护服务;

2.波海航空复合材料部件有限公司:位于天津,生产飞机次受力结构及内饰复合材料部件;

3.波音备件服务中心:位于北京,为航空公司提供后勤、培训及相关服务,备有27 700种配件。

(四)波音公司预测,中国航空市场在未来20年中将需要1 900多架新飞机,价值1 650亿美元。中国航空运输市场将以每年7.6%的速度增长,使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民用航空市场。

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原因及存在的问题

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原因及存在的问题包括:第一,迅速发展的原因。其一,市场机制的广泛建立,为经济全球化疏通了商品流通渠道。随着更多的国家走上市场经济的道路,并逐步与国际接轨,出现了世界各国均广泛参与国际分工和交换的局面。同时,在世界贸易组织的积极推动下,各成员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大幅下降,为商品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通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越来越多的国际金融机构、保险机构等服务性机构参与国际贸易活动,极大地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其二,科技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科技发展历来是人类社会进步和世界经济发展的源泉。近年来,科技的不断发展,不仅成为世界经济新的增长领域,也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提供了快捷、便利的现代化手段。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大规模应用,经济信息得以广泛传播、资本的跨国流动速度大大加快,商品交易日益网络化、全球化。其三,国际金融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催化剂。随着科技的进步,国际金融机构更加现代化,相互联系更为紧密,国际资金融流通速度随之加快,国际金融市场的相互依存度空前加强。其四,跨国公司蓬勃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关键因素。跨国公司为获取超额利润,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企业内部分工,形成国际生产和营销网络,使一国的生产与多国的生产紧密相联。跨国公司的全球性经济活动,带动了贸易、资本、科技等各个领域的进一步国际化,从而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其五,冷战的结束为经济全球化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冷战之后,世界形势总体上趋向缓和与稳定,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各国均利用难得的和平年代大力发展经济,以增强综合国力作为战略重点,经济因素在国家关系中的作用日益突出。许多国家把经济安全提到了战略高度。商业竞争手段也不断创新,国家之间正形成一种新的互动机制,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其六,国际协调机制不断加强,成为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要条件。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经济协调机制日趋完善。越来越多的国家形成了区域性和跨地区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定期或不定期会晤机制,就共同感兴趣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进行磋商,协调政策立场,制定行动计划,等等。

第二,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问题。首先,经济全球化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由于这些国家拥有世界上3/4的生产力,在技术、资金、管理等方面具有竞争优势,影响着国际经济“游戏规则”的制定,因此在全球化进程中获得更大的利益。但是,在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及许多工业化国家的资本、技术、管理经验以不同形式在不同程度上向外扩散,有利于带动相关国家的经济发展,从而相对削弱了发达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垄断地位。这种趋势对世界经济的发展是有利的。其次,经济全球化如同一些新的科技成果一样,是一把双刃剑,虽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发展的机遇,但从总体上看,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处于相对劣势,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挑战和压力增大。当今世界,在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中,经济发展处于不同阶段、工业发展处于不同水平的国家将面对同样的全球化环境,执行同样的“游戏规则”,承担基本相同的国际责任和义务。显然,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那些经济基础薄弱、结构不合理、市场发育欠完善的发展中国家将面临更大的压力,不得不为此付出很大代价。二是经济运行风险提高。在全球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国民经济对外依存度普遍增大,因而更容易受世界经济波动的影响。近年来,国际金融市场上资本规模大、流速快、投机性强,金融风险日益突出。东南亚金融危机就是一例。随着发展中国家的市场与世界市场联系的日趋紧密,总体地位特别是金融体制脆弱、市场及监控机制尚不完善的发展中国家,很容易受金融风险的冲击。三是最不发达国家有可能被边缘化。总的看,世界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商品、劳动力、技术和服务的国际流动,有利于国际分工的进一步发展,促进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最终促进世界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但是,经济全球化的不平衡发展,使得发达国家有望凭借传统优势成为最大的受益方。许多最不发达国家在政治上被边缘化的同时,最终完全有可能在经济上被边缘化。

东南亚金融危机

20世纪80年代后期,继新加坡等“四小龙”之后,东南亚地区的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等国的经济也开始迅速发展,成为全球经济最有活力的地区之一,为世人所瞩目。但到90年代中期,东南亚一些国家的经济呈现衰退迹象。1997年夏,一场金融风暴开始袭击东南亚,泰国首当其冲,随后波及菲律宾、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国,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也受到影响。到年底,东北亚的韩国和日本均被殃及。

1997年5月14日至15日,泰铢受到国际金融投机商的大规模冲击。据称,此次冲击是乔治·索罗斯乔治·索罗斯系美国金融投机商。1930年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一个犹太人家庭。1956年迁居美国后,当了纽约华尔街股票经纪人,1969年创建第一家投资公司量子基金会。多次参与国际金融投机活动,1997年夏,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中,赚取了20亿美元。所为,他通过大量抛售泰铢等东南亚货币,冲击东南亚金融市场,牟取暴利。为捍卫本国货币,泰国政府投入了5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以免泰铢贬值。6月27日,泰国中央银行暂停16家现金短缺的金融公司的业务,并责令这些公司递交兼并或合并计划,但均未能奏效。7月2日,泰国中央银行宣布泰铢与美元脱钩,被迫放弃联系汇率制,从而使其货币大幅度贬值。1997年7月2日这一天成为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开端。当日,泰铢跌到28.8兑1美元,下跌了17%。到9月3日,跌到37.85泰铢兑1美元,10月20日为38.20泰铢兑1美元。许多富人一夜之间变得一无所有。在金融危机打击下,泰国有58家银行和金融机构关闭,其中50家永久性停业,大批企业、公司倒闭。到1997年年底,全国失业人数已突破290万,相当于泰国劳动力的1/10。受打击最大的是建筑业,40%的工人失业。

继泰国后,东南亚出现了“多米诺骨牌”现象,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也先后放弃联系汇率制,致使这些国家货币连续大幅度下跌并触发股市危机。菲律宾比索从7月初以后的3个月内,贬值37.2%,由原先的26.2比索兑1美元,狂跌至35.95比索兑1美元。7月24日,马来西亚货币林吉特对美元的汇率下降到近三年的最低点,即2.653 0林吉特兑l美元。8月13日,印尼盾开始受到沉重压力,盾对美元的汇率达到历史最低点,下跌至2 655盾兑1美元。9月4日,马来西亚林吉特打破了3林吉特兑1美元的大关,致使马哈蒂尔总理推迟了几个耗资数十亿美元项目的建设。10月31日,泰铢再次贬值,跌至41.25泰铢兑1美元的低谷。金融危机也引起政坛危机,泰国财政部长他侬·比达亚和总理差瓦立·永猜裕相继被迫引咎辞职。

东南亚经济危机爆发后,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等国都先后采取应急措施,并呼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经济援助,以避免经济形势进一步恶化。早在8月20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泰国提供的一揽子援助计划总额就达172亿美元。其中包括文莱提供的5亿美元。然而,这并未能阻止东南亚国家货币狂跌的势头。1998年1月5日,印尼盾跌至6 640盾兑1美元,6日又暴跌至7 700盾兑1美元的新低。就在这两天内,泰铢首次跌破50铢兑1美元大关,并一度又跌至54铢兑1美元。马来西亚也受到影响,这两天的汇率分别是4.055和4.340林吉特兑1美元,陷入新低谷。菲律宾货币也是如此,创下42.65和44.783比索兑1美元的纪录。在东南亚国家货币连续大幅度下跌的影响下,东北亚国家韩国的韩元和日本的日元也连连下挫。同年1月6日,韩元从上一日的1 770韩元兑l美元下跌至1 840韩元兑1美元。与此同时,日元汇率也降至134.38日元兑1美元。

东南亚金融危机也使亚洲国家股市,乃至世界股市连连下挫。1997年8月27日,东南亚五国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泰国和新加坡的股市分别狂泻了16.77%、14%、11.12%、10.25%和7.19%。9月1日,菲律宾和新加坡的股市又下挫了2.3%和1%。日本和韩国股市也受到东南亚金融动荡的牵连。这股跌风甚至影响到西方国家的股市。8月最后一周,美国道—琼斯指数下降了37%。同样,伦敦、巴黎等地股市也纷纷下滑。在金融危机的打击下,东南亚一些国家出口减少,外汇短缺,债台高筑,经济增长率下降。仅泰国一国的外债总额就超过900亿美元,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50%以上。马来西亚外债总额为290亿美元。印尼的外债总额到1997年8月已突破1 000亿美元。在沉重的外债压力下,东南亚一些国家不得不调整各自经济发展的年增长率,从危机爆发前的10%降到了2.5%左右。预测泰国、印尼和韩国等1998年度经济都将出现负增长,新加坡稍好些,其增长率为2.5%~4.5%。经济衰退的阴影笼罩了整个东南亚。

这场金融危机对东南亚许多国家以及东北亚的韩国和日本等的打击是十分沉重的。它不仅殃及这些国家的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对整体经济结构产生巨大影响,而且对全球国际金融秩序带来极大的负面作用。就其性质而言,既是一场地区性的金融危机,也是二战后亚洲一场深刻的经济危机。导致这场危机爆发的外部原因是国际投资商兴风作浪,进行货币投机炒作。但从东南亚国家的内在因素来看,是在80年代后期经济快速增长的情况下,经济结构严重失衡和宏观调节失控所致。它反映了东南亚国家“泡沫经济”的脆弱性,同时也暴露出国际金融体系存在的弊端,需要对它及时进行改革。正如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所说:“亚洲金融危机已触发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并导致灾难性的社会后果,因此,当务之急是尽快寻找出解决的办法”,联合国作为惟一的全球性组织在建立“新的全球金融体系”方面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1999年,东亚、东南亚国家才基本上走出这次波及面甚广的金融危机的阴影。

世界贸易组织

世贸组织英文缩写为WTO(World Trade Organization),1995年1月1日正式成立,它是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国际组织,总部设在日内瓦。它取代关贸总协定(GATT),负责管理乌拉圭回合一揽子协议的实施,负责管理世界经济和贸易秩序。

1947年联合国贸易及就业会议签署的《哈瓦那宪章》同意成立世贸组织,后来由于美国的反对,世贸组织胎死腹中。同年,美国发起拟订了关贸总协定,作为推行贸易自由化的临时契约。1986年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启动后,欧共体和加拿大1990年分别正式提出成立世贸组织的议案,1994年4月举行的关贸总协定部长级会议才正式决定成立世贸组织。

世贸组织的宗旨和基本原则与关贸总协定基本相同,旨在通过市场开放、非歧视性和公平贸易等原则,来达到推动实现世界贸易自由化的目标,但它与关贸总协定又有所不同,它比关贸总协定有更宽的管辖范围,除管理传统的和乌拉圭回合新确定的货物贸易外,还包括长期游离于关贸总协定外的知识产权、投资措施和服务贸易等领域。世贸组织是具有法人地位的国际组织,它在调解成员争端方面具有更高的权威性和有效性。世贸组织的最高决策权力机构是部长大会,至少每两年召开一次会议。世贸组织部长大会的任务包括:贯彻世贸组织协定和多边贸易协定,提供多边贸易协议的执行框架,为成员国间在协定范围内处理相关问题的谈判提供论坛,并为其他的谈判提供论坛。世界贸易组织下设总理事会和秘书处,负责世贸组织日常会议和工作。总理事会设有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知识产权三个理事会和贸易与发展、国际收支、行政预算三个委员会。秘书处设总干事一人。世贸组织于1995年11月29日还成立了七人仲裁机构上诉法庭,该机构负责对世贸组织成员之间发生的分歧进行仲裁。

世贸组织成员有创始成员和新成员之分,创始成员必须是关贸总协定的缔约方,新成员必须由其决策机构──部长会议以2/3多数票通过方可加入。1995年7月11日,世贸组织总理事会会议决定接纳中国为该组织的观察员。中国自1986年申请重返关贸总协定以来,为复关和加入世贸组织进行了长达十多年的努力。但是,由于个别国家、特别是美国的阻挠,把中国一直拒于世贸组织之外。

1986年7月中国政府正式提出恢复在GATT缔约国地位的申请,参加了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并签署了最后一揽子协议。但是,直到1994年底,中国未能恢复在GATT的缔约国地位,也未能成为GATT继承组织──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创始成员国。1995年,WTO正式成立并运行,中国成为其观察员。1995年11月,中国复关谈判转为加入WTO的谈判。1997年12月5日世界贸易组织中的发展中国家成员在日内瓦发表声明,一致支持中国尽早加入世贸组织。

1997年5月23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工作组第四次会议就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中关于非歧视原则和司法审议两项主要条款达成协议。1997年8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工作组第五次会议在日内瓦结束。中方代表龙永图宣布了中国政府在进一步降低关税、消除非关税壁垒和取消农产品出口补贴等方面采取的重大步骤。

1997年12月15日中国与土耳其和新加坡签署了双边市场准入协议。至此,与中国签署上述双边协议的国家已有9个: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日本、韩国、巴基斯坦、新西兰、土耳其和新加坡。1998年4月8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工作组第七次会议在日内瓦结束。工作组声明说,中国提出的一揽子降低关税的方案得到工作组成员的普遍欢迎,它标志谈判取得了有意义的进展。1999年11月15日,中美双方就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达成协议。2000年5月,中国与欧盟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达成双边协议,标志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进程又向前迈出了一步,并将有力地促进中欧双边经贸关系的发展,标志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双边谈判即将结束,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将进入最后的加入程序阶段。2000年9月,中国与瑞士签署了中瑞关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问题的双边协议。当地时间2001年11月10日夜(北京时间11日凌晨),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一年底,中国向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派出代表。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简称APEC(Asia 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1989年1月,澳大利亚总理霍克访问韩国时提出“汉城倡议”,建议召开亚太国家部长级会议,以讨论加强经济合作问题。经与有关国家磋商,1989年11月5~7日,澳、美、日、韩、新西兰、加拿大及东盟六国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举行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首届部长级会议,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立。1991年11月在汉城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届部长级会议通过的《汉城宣言》正式确定该组织的宗旨和目标为“相互依存,共同利益,坚持开放性多边贸易体制和减少区域间贸易壁垒”。APEC是亚太地区重要的政府间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是本区域国家和地区加强多边经济联系、交流与合作的重要组织之一。到1999年6月,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共有21个成员:澳大利亚、文莱、加拿大、智利、中国、中国香港、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墨西哥、马来西亚、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秘鲁、菲律宾、俄罗斯、新加坡、中国台北、泰国、美国和越南。APEC成员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口和贸易量都占世界一半左右。1993年1月1日,亚太经合组织秘书处在新加坡正式建立。秘书处是APEC的服务性执行机构,负责行政、财务、信息收集及出版和工作组会议的协调等事务性工作。秘书处最高职务为执行主任,由每年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东道主指派,副执行主任由下届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东道主指派。秘书处现除正副执行主任以外,还有业务官员(由各成员政府派任)和十几名后勤人员。《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经济展望》(APEC Economic Outlook)由APEC经济委员会负责编写,每年出版。此外,APEC秘书处还定期发行APEC文件汇编等。亚太经合组织的组织机构有:(1)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由美国倡议于1993年11月首次在西雅图召开,以后每年召开一次,在各成员间轮流举行,由各成员领导人出席(中国台北和香港作为地区经济,只能派与经济有关的部长级官员出席会议)。(2)部长级会议。每年一届部长级年会,由外交部长和经贸部长参加,并可就某一专题举行专业部长会议。部长级会议每年在各成员间轮流举行。(3)高级官员会议(SOM)。即高官会,由各成员指定的高官组成,每年举行3~4次会议,负责审议各工作组和秘书处的活动,筹备部长级会议、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及其后续行动等事宜。(4)专题工作组及各委员会。自1990年11月起,APEC先后成立了10个专题工作组和4个委员会,即产业科技、人力资源开发、能源、海洋资源保护、电信、交通、旅游、渔业、贸易和投资数据、贸易促进专题工作组以及贸易和投资委员会(CTI)、行政预算委员会(BAC)、经济委员会(EC)和工商咨询委员会(ABAC)。ABAC前身为“太平洋工商论坛”(PBF),在APEC第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经美国提议设立,以加强各成员工商界与APEC的对话和参与有关活动,并向第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提交报告。PBF于1994年正式启动。1995年大阪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决定,成立工商咨询委员会以接替已完成使命的PBF。ABAC于1996年正式启动。我国现已参加全部专题工作组和各委员会的活动。

亚太经合组织的主要活动:APEC自成立以来,为各成员提供区域经济、科技、贸易和发展等方面多边合作的机会,交流各成员在这些领域内的经验,促进本区域的共同发展。截至1998年底,已举行了十届部长级会议和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1991年10月我国同该年度APEC高官会主席(韩国外交部部长助理)签署谅解备忘录,我作为主权国家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名称,台湾和香港作为地区经济分别以“中国台北”和“香港”(1997年7月1日改称“中国香港”)的名称同时加入APEC。台湾的所谓“外长”和“副外长”不得与会,只能派与经济有关的部长与会。1991年11月,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钱其琛和经贸部部长李岚清首次率团出席了在汉城举行的APEC第三届部长级会议。2001年10月15~21日,第13届APEC会议和第九届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高峰会)在中国上海召开。中国国家主席****主持。参加会议的各国其他领导人有:澳大利亚总理霍华德、文莱苏丹博尔基亚、加拿大总理克雷蒂安、智利总统拉戈斯、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董建华、印度尼西亚总统梅加瓦蒂、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韩国总统金大中、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墨西哥总统福克斯、新西兰总理克拉克、巴布亚新几内亚总理莫劳塔、秘鲁总统托莱多、菲律宾总统阿罗约、俄罗斯总统普京、新加坡总理吴作栋、泰国总理他信、美国总统布什和越南总理潘文凯。在这次会议上,各国领导人就全球及地区宏观经济形势、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以及APEC的未来发展方向等议题进行了务实友好、坦诚热烈的讨论。与会各成员领导人就上述问题达成了广泛共识,通过并发表了《领导人宣言》和《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反恐声明》。****在会上发表题为《加强合作,共同迎接新世纪的新挑战》的重要讲话,全面阐述了我国对当前世界和地区经济形势的看法,以及对推进APEC合作进程的主张。

第17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兴起的情况,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领域蓬勃发展的史实,进而使学生体会、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

通过引导学生结合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情况,对比分析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历史现象得出结论的能力。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处理历史材料,思考、总结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史实,概括、提炼历史观点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促进作用,印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让学生清楚认识到,现代国际间的竞争,已成为以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的竞争,由此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激励学生积极应对中国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刻苦学习,奋发图强,为中华民族的腾飞作出贡献。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一、重点和难点

本课主要讲述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特点及影响。从三个方面展开教学内容:第一,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时间、标志。着重叙述了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生物工程技术尤其是基因工程技术的进展。第二,与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第三,第三次科技革命对生产力发展的巨大推动和对世界经济结构及世界经济格局产生的重要影响。

本课的重点是: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为例,分析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的又一次重大飞跃,与前两次科技革命相比,具有以下特点:第一,这次技术革命中出现的新技术,不是单一的技术,而是技术群。它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海洋开发技术等诸多领域。第二,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如电子计算机的更新换代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第三,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构成了改造客观世界的强大生产力,如生物工程这一综合性科学技术的兴起。第四,科学技术对社会生产、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科学进步日渐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

本课的难点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援引相关史实、图片和数据对教材内容适当拓展,让学生体会到:第三次科技革命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而且也影响了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使人类社会生活和人的现代化向更高境界发展,主要表现在:第一,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并使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第一、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上升。第二,科技进步使人类生活如衣、食、住、行等方面发生重大变化。第三,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科技,提高自己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科技竞争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愈加重要。对中国而言,既存在机遇,也面临挑战。

二、教法建议

第三次科技革命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科技革命,涉及面非常广泛。教师在讲述这一课时,应考虑到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以及教学时间的限制,尽可能从学生十分熟悉的身边事物入手,用形象化的手段,使学生主动体会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面貌。

1.导入新课可采取以下方式:

方案一:教师介绍二战期间军事科技的发展,如美国为计算炮弹弹道而研制使用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利用原子能研制了原子弹并用于实践,德国人制造液体燃料火箭用于空袭英国。战后,这些原本用于制造杀人武器的技术转为民用并迅猛发展,形成了风起云涌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由此引入正题。

方案二:教师可从介绍学生最为熟悉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入手,或描述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或提及学生熟悉的美国电影《黑客帝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引申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

2.讲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时,可采取以下方案:

方案一:在引导学生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在诸多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后,着重分析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可采用让学生在课前搜集有关电子计算机问世以来更新换代的图片、数据资料,在课堂上加以展示的方法(如第一代至第五代电子计算机的图片、计算机运算速度不断提高的数据,等等),使学生从中体会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然后让学生畅谈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自己的学习、生活的影响,或自己对网络技术发展的了解,感受科技进步对人类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对生物工程技术的讲述,教师可从学生较为熟悉的克隆技术入手,如引文中“多利”羊的问世及此后一系列克隆动物的诞生,或从美国克隆人题材的科幻影片《魔鬼复制人》(“The 6th Day”)谈起,引申到生物工程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利用教材上“动脑筋”部分的内容,引导学生围绕是否应该克隆人这一话题展开讨论,并适当加以拓展,让学生体会出在发展科技的过程中应具有前瞻性,避害趋利。

方案二:可采用活动课的形式,设计不同时期人类生活的三幕场景:依次是19世纪中期、20世纪初和今天,课前让学生适当准备,活动中让学生根据所处时期进行表演,表现出不同时期人类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变化,如通讯手段的变化、交通运输的变化、家用电器的变化、饮食衣着等方面的变化,使学生从中体会出三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生活的巨大影响。

方案三:可采取座谈会的形式,让学生根据自己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了解或科技进步对自己的学习生活产生影响的感受,自由发言,范围可涉及家庭生活、交通运输、衣着、饮食、医疗等方方面面,教师加以适当的引导和启发,使学生通过交流和体会感受到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面貌的改变。

3.讲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时,应充分联系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有关内容,将兴起情况和特点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可采取以下方案:

方案一:教师可将有关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文字材料、图片、数据展示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对材料进行分析、思考,体会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如:教师可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出现的新的科学技术分类设计成表格,连同有关的一些图片提供给学生,使学生认识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涉及多种领域,显示出技术群的特点;可将三次科技革命中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数据和相关图片提供给学生,例如:蒸汽机从研制到18世纪定型投产用了84年,电动机为65年,而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技术大多在10年内就投入应用,从发现雷达原理到制造出雷达用了10年,原子能的利用从开发到应用为6年,晶体管4年,移动电话4年,激光从发现到应用不足2年,电子计算机自问世至今已发展到第五代……等等,使学生从中得出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大大加快的结论;可结合生物工程技术兴起的情况,让学生体会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各领域的相互交叉、渗透;可将科技进步因素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各种因素中所占的比例数据提供给学生,如:20世纪初,科技进步因素引起的产量值在发达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为5%~10%,20世纪70年代增长至60%,现在已达80%。通过这些数据使学生悟出科技进步已日渐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

方案二:可与方案一反其道而行之,教师让学生阅读教材中关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特点的叙述,然后要求学生在课外查阅相关资料,用图片、文字、数据材料印证教材中的结论正确与否。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主动体会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4.讲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时,可采用以下方案:

方案一:教师可结合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援引相关史实和数据对教材内容适当拓展,使学生通过体会材料感受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如:教师可向学生提供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发达国家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变化的数据,“技术密集型”企业发展的规模速度大大超过“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情况,以及相应的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比例变化的数据,使学生体会到第三次科技革命对社会经济结构和劳动力结构产生的重大影响。在向学生介绍由于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因而许多国家大力发展科技这一现象时,除教材提供的欧洲“尤里卡计划”外,还可向学生介绍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日本的“科技立国”战略及中国的“863计划”,加深学生的印象。教师通过以上作法使学生体会到科学技术对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性之后,可引导学生思考中国在当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激发学生的历史使命感。

方案二:教师可以以“科技的今天和明天”为话题,让学生围绕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谈谈自己的切身体会,感受科技进步的巨大作用,教师可作适当的引导和总结。然后让学生根据今天的科技成果勾画、展望未来科技的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的历史想像力,激活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并提醒学生:要实现大家的想像,我们今天应该怎么做?以此达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教育的目的。

三、学法指导

1.初中学生的形象思维比较发达,对感性的事物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对理性的知识则不易理解。因此,教师在讲授该课时,应充分考虑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及兴趣爱好,避免艰深枯燥及过于专业性。应从学生比较熟悉和了解的身边事物入手,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所见所闻体会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特点和影响,如学生熟悉的家用电器、网络技术、交通工具、通讯工具、食品、衣着、日用品,等等。做到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培养学生的历史认同感和学习兴趣,加深对历史现象的理解和认识。

2.教材中的观点和结论,教师要避免生硬地灌输给学生。应当通过教师示范,引导学生收集阅读相关的文字、数据和图片资料,让学生依据史料,运用逻辑方法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有关现象进行判断、推理,得出相关的历史结论。

3.利用教材资源,促进学生思维的活跃,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例如,在处理教材中“动脑筋”部分关于是否应该克隆人的问题时,可作适当的拓展,让学生进行讨论,由克隆技术的利弊推及其他方面,例如:科技的高度发达,给人类带来了种种便利,但也带来一些负面效应,如汽车尾气的排放对空气的污染,农药的使用对人体的危害。再如手机带给人们全新的通信观念,但长时间使用手机会造成微波对人脑的轻微辐射,而且手机的工作频率与飞机的导航雷达相近,乘客在飞机升降中使用手机会造成干扰而使飞机偏离航向甚至坠毁。还有,作为生活必需品,城市家庭几乎家家都有电冰箱、空调器。但由于电冰箱和空调器中的制冷剂氟里昂不断泄漏,使大气中的臭氧层受到严重的破坏,造成紫外线对地面的照射强度加大,患皮肤病的人数大量增加等。通过这样的拓展,使学生认识到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在科技发展中应当更关注人类生存环境质量的提高,注重可持续发展,趋利避害。同时可使学生用已学过的知识、已形成的能力去解决新的问题,形成新的认识。

四、问题探究

动脑筋

你认为克隆技术是否应该有所限制,是否应该克隆人呢?

应当有所限制。克隆技术为人类探索生命的奥秘,研究生命的发生、发展的规律提供了一项重要的技术手段。人类可以运用这种技术繁殖出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以使其物种不致绝灭,也可以运用该技术繁殖供实验用的各种动物,还可以利用克隆技术复制出人类器官,以替换人类自身残废、缺失或功能不全的器官。但从社会角度看,克隆技术一旦应用于人类,无疑将是一场灾难。首先在该项技术实验阶段必将产生大量失败的“产品”,而这是对克隆人生存权利的侵犯和践踏。其次,克隆人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如:他们与母体的辈份关系、与其他人的亲缘关系,以及由于自身的特殊,他们是否会形成一个新的种族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必然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伦理关系的紊乱等。因此,人们应当制订法律或相应的规定等来限制这项技术的使用范围。

练一练

C

活动与探究

以“科技与我的生活”或“我与互联网”为题,组织一次小讨论。

可采用座谈会的形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亲身体会自由发言,畅谈新科技对自己学习、生活乃至衣、食、住、行的改变。学生还可展示自己收集的实物、文字资料、图片等,相互交流。

有条件的学校可在多媒体教室开展活动,让学生推荐几名代表向同学演示互联网给自己的学习生活带来的便利。教师和其他学生还可即兴补充,让学生加深对“互联网为人类创造了崭新的工作和生活方式”的体验。

还可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询问爷爷奶奶和父母在与自己同龄时衣、食、住、行的情况,与自己今天所处的情况比较,相互交流调查结果,体会科技发展对时代进步的推动。

五、参考书目和推荐网站

1.参考书目

李植主编:《20世纪世界史》(下卷)

吴光宗、戴桂康主编:《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当代社会》

2.推荐网站

http://www.whtv.com.cn/zhuanti/celebration/vista/(21世纪展望)

http://www.pep.com.cn/200212/ca38596.htm(第三次科技革命史研究概论)

http://218.12.29.30/Special/Subject/GZLS//DGJC/SJXDS/XDKXJSHW/XDKXJSDF/(远程教育资源服务平台)

或登陆www.google.com、www.baidu.com键入“第三次科技革命”、“克隆人”等进行搜索。

(作者:湖北省宜昌市第七中学 刘雪晴)

参考资料

第三次技术革命

二次大战后,世界上很多国家为了改进生产技术,提高生产率,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纷纷增加科研经费支出,科学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从美国开始,发展到世界上其他国家,出现了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应用为主要标志的一系列以先进科学技术为基础的新兴工业部门。社会生活进入原子时代、电子时代,社会物质生产各领域的面貌为之一新。这就是第三次技术革命。

原子能:出于战争和军事的迫切需要,1941年12月美国总统罗斯福批准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有来自德、意等国的科学家12.5万人参加,集中全国1/3电力,投资20亿美元。1942年,美籍意大利科学家费米领导的科学家实验小组在芝加哥大学广场上造出热中子链式反应堆,是世界上第一座核反应堆,为人类大规模利用原子能的开始。1945年7月16日上午,美国科学家奥本海默领导的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工作人员,在新墨西哥州沙漠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威力为2万吨TNT的原子弹。1951年,美国首次实验证明原子能能够发电。1954年,苏联建成第一座核电站。20世纪80年代初,世界上共建成核反应堆729座,核电站230座。原子能作为新能源,正在航海、航天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电子计算机:指能接受数据,按照指令(程序)进行运算并提供运算结果的自动电子机器。在二战中,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尔学院电工系和阿伯丁弹道研究实验室共同为陆军提供火力表,为加速计算,促进了电子技术和计算技术的结合。1946年,在美国科学家埃克特、莫希莱等人协作下,第一台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ENIAC)问世,这台计算机共用1.8万多只电子管,7万多只电阻,有50多万手工焊接点,重30多吨,占地170平方米,每秒运算5 000次。后来,数学家诺伊曼组织改进存贮程序等研制,1949年5月电子离散变量自动计算机(EDVAC)在剑桥大学正式投产,标志第一代电子计算机诞生。1959年,美国国际商业机器公司制成第一台晶体管计算机“IBM7090”。1964年,出现大型晶体管计算机,每秒运算300万次,被称为电脑。由于集成电路研制成功,60年代中期集成电路计算机、70年代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相继出现,1978年电子计算机每秒可运算1.5亿次。大体每隔5~8年,电子计算机运算速度提高10倍,体积缩小10倍,成本降低10倍。1980年全世界有微型电子计算机1 000万台。电子计算机除了解决复杂的数学计算外,还为人们进行大量信息储存、加工与处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它部分取代了人的脑力劳动,也实现了“用机器操纵机器”的生产自动化,计算机在科学、商业、工业,甚至在缝纫机、微波炉等家庭用具和电子玩具上日益普遍应用。电子计算机是20世纪最重大的发明之一。

空间技术:美国学者戈达德于1919年发表《到达极高空的方法》,设想了航天飞行和太空飞行的新时代,他又在1926年设计并成功地发射了以液态氧和汽油为推进剂的火箭。1934年底,德国年轻科学家布劳恩成功地发射了两枚火箭,火箭垂直上升,高达2 400米。1942年,远程弹道导弹A-4制成。火箭试制成功和实际运用,为战后空间技术发展打下基础。1957年10月,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空间技术诞生。1958年1月,美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1961年4月,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东方一号”卫星绕地球飞行。美国国会批准阿波罗登月计划,1961~1972年间,有2万多家大中小型公司和厂商及120所大学和实验室共42万人参加这一工程,耗资300亿美元。1969年7月,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等人成功地登上月球,并安全返回地面。至1985年3月为止,苏联发射人造卫星2 045颗,美国发射1 041颗。中国的卫星发射等空间技术也有了长足进步。卫星种类不断增多,气象卫星、地球资源卫星、侦察卫星、通讯卫星、导航卫星等,不仅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观测手段,也促进了电子、喷气、真空、低温、半导体、电子计算机、遥感遥控、激光和材料等各种新技术的发展。

第三次技术革命,已使资本主义各国用战后二十多年时间,生产出超过已往二百多年总和的产品。目前它仍在继续发展,给世界各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带来机会,也使世界面临新的挑战。

西方国家对经济发展的干预加强

战后,新的科技革命促使生产进一步集中,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生产社会化高度发展,导致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日益深刻,因此私人垄断组织和国家政权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形成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通过财政、金融、信贷、税收、国有化等措施,加强对国内、国际经济生活的调节和干预,保证垄断资本获得最大限度的利润,加强垄断组织的统治地位,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其中,国家对科研活动的干预尤为明显,主要表现在集中科研的技术力量、经费和大量增加教育经费方面,如在二战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科研经费中,除日本外,国家支出的比重占到一半左右。美国的田纳西工程、曼哈顿计划、阿波罗登月计划等都是成功的例证。又如1965~1974年,美国教育经费由370亿美元增至913亿美元,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由5.3%上升到6.6%,从而培养出大批工程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一定时期内、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增长,但不能最终克服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这边风景独好──网络技术的发展

所谓网络,就是利用通讯系统将设立在各地的计算机连接起来,以其中的一台计算机作为中心。这样,设置在不同地区,甚至不同国家的计算机便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信息加工“联合企业”。网络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满足更多人的信息需要。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国防部为了方便研究工作的进行及推展,所以建立了实验性质的ARPANET。由于ARPANET的成功,一些单位也纷纷建构网路加入,主要的有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NFSNET、太空总署的NS1……1983年1月1日,当TCP/IP正式成为唯一的标准协议之后,加入ARPANET的网络、机器和用户迅速增长。从开始的ARPANET的千台计算机到后来的来自各大学、研究机构的几千台主机和工作站,一直到今天遍布世界的千万用户,Internet成为一个巨大而前途无量的市场。到1997年为止,已有超过146个国家、150万部以上的电脑主机连接到了这个网络。

随着网络向商业的全面开放,这也就孕育了20世纪的最大的一次淘金热。新行业紧随着新的技术,新的观念和新的经营管理方式,如雨后春笋一般蓬勃而出;传统行业也在经受着信息浪潮的洗礼,在超越自我中获得新生。昔日的信息咨询业真正如鱼得水,利用四通八达的网络更为便捷地搜集和提供各种各样的信息。而以往在人们心目中模糊抽象的行业形象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而深入人心。知识就是力量,信息就是财富已不再是一句口号和承诺,它从千言万语的阐释的幕后被网络活生生地摆在人们的面前。

如今,网络技术的应用已渗透到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在网络技术应用的这个巨大领域内,各种新的应用途径也层出不穷。由于Web浏览器的问世,现在所有的互联网用户不必记忆一大堆枯燥而无聊的命令,他们面前展现出一幅绚丽多姿的网络风景画,只要按几下鼠标,他们可以方便地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去翱翔。Web的中文意思是遍及世界的网络。这是由一名在瑞士日内瓦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工作的科学家发明的。它将不同的彼此相关的信息以超文本的形式组织在一起,融合多媒体技术,将网络信息活灵活现地展现在用户的面前,从而避免了一般人对陌生而繁杂的网络技术望而生畏,使得互联网风靡全球。

Web在网络的商业应用领域中更起到了其他应用不可比拟的作用。我们已经无法回避这样一个现实,即由于电子商务的出现,工业文明时代的商业将重新“洗牌”,全球商业将就此进入一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变革之中。最近几年,网上商务活动日趋繁荣,以因特网为基本构架的电子商务正席卷全球。这一商业形式将成为21世纪全球经济交流的一个重要方式,并在组织构架、商品管理、市场信息、产品营销等诸多方面与传统商业展开竞争。Web技术在商业领域里的应用主要分布在两个方面,即在线交易和远程管理。目前,这种基于Web技术的交易方式在国外已扩展到了零售、批发、旅游和证券领域,其涉及的商品和服务包括汽车、图书、百货、运输及股票交易。此外,Web技术在商业领域的应用,还从根本上解决了企业信息资源的共享问题,使企业的信息资源配置趋于合理,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用。

目前,英特尔、IBM等国外主要芯片及商用电脑制造商也在不遗余力地推动Web技术在电子商务领域的应用。因此可以预计,包括软硬件在内的商务系统集成,将围绕着Web技术展开一场大规模的争夺战。谁能在这一领域取得主动,谁就将成为未来电子商务大潮中的受益者。可见,Web技术已成为商业管理软件的竞争焦点。随着网络商业化应用的逐步推广,它在其他各个领域,如医疗、教育等的应用也日渐深化。网络教育的发展如今也已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形形色色的网校、网吧、网上沙龙等都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如何最有效地利用这些网络资源,扬长避短,趋利避害,也正是许多专家正在研究的问题。
硅谷的传奇故事

 

 

硅谷的崛起,可谓是20世纪的一个神话。硅谷在极短的时间内造就了一大批百万富翁。硅谷象征着智慧,是各种高、精、尖技术的发源地,它成了高科技的代名词。

 

 

大概每一位在网上冲过浪的人都领教过yahoo搜索引擎。在以阳光与海滩著称的美国加州,几间低矮而拥挤的小屋中,没有外面世界的灿烂阳光,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的计算机和屏幕发出的荧光。然而这里却是Internet中最热闹的站点之一,免费而强劲有力的信息检索服务吸引了每天大约100万的来访者,大概比整个加州一年的游客还多。但是你看不到他们,因为他们穿梭于这个虚拟的网络空间之中。这造就了世界上最大的一个看不见的市场,大量的商业广告收入为yahoo带来了滚滚财源。

 

 

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yahoo,最初只是源于两个人、两台个人电脑和一个新奇的想法,真可称得上是硅谷群雄中的一只丑小鸭。一个普通的中国台湾移民,斯坦福大学的一名研究生──杨致远和他的好朋友大卫·费洛一起在Internet中畅游,纷乱庞杂的信息使他们萌生了一个奇妙的主意:按照类似于图书馆中的分类条目,将网络中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使得用户可以依照不断细化的分类描述找到他们想要从网络上得到的东西。这样他们开始搜集Internet中的各种各样的信息,并且邀请其他的网友加入他们的网上寻“宝”的工作,然后将他们分类后组织成树状结构:主干上长满了分叉,分叉上还有更小的细枝……

 

 

如今这株稚嫩的小树已深深地扎根于Internet肥沃的信息土壤之中,枝繁叶茂,蓬勃发展。yahoo每天接受数千个网地登记的申请,成为名符其实的Internet信息服务行业中的大哥大。精明的杨致远与大卫·费洛迅速成为Internet淘金浪潮造就的第一批百万富翁之一。

 

 

生物工程技术

 

 

生物工程技术系指利用生物体系,应用先进的生物学和工程技术,加工(或不加工)底物原料,以提供所需的各种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新型跨学科技术。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初,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微生物工程)四个部分。基因工程(又称遗传工程)是其中的核心技术。1953年美国的沃森和英国的克里克建立了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标志着分子生物学的诞生。DNA即脱氧核糖核酸,是一种起遗传作用的高分子化合物。它的每一片段都储存特定的遗传信息,称作基因。60年代,科学家又发现了构成DNA的64个遗传密码,各种生物的密码通用,只是构成数量不同。如果将DNA分离出来,并把它组合到另一种生物的遗传物质上去,就可改变生物的遗传特性,获得符合人类需要的新生物品种。1973年美国分子生物学家科恩和博耶成功地进行了DNA重组技术的试验,他们将重组的DNA引入快速繁殖的大肠杆菌中,从而生产出具有某种特性的生物制品。接着,应用这种技术生产出胰岛素、生长激素和干扰素。这说明生物技术已发展到实际应用阶段。科学家们预言,21世纪将是生物世纪,生物技术有可能成为下次技术革命的核心技术。

 

 

20世纪末的炸弹──“克隆”

 

 

近几年来,遗传学领域的“克隆”技术,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热门话题。所谓“克隆”是指通过无性繁殖的手段,从一个细胞获得遗传上相同的细胞群或个体群。利用胚胎分割技术或细胞核移植技术,可以产生遗传上相同的哺乳动物。

 

 

美国科幻小说《侏罗纪公园》描述了一些不负责任的科学家和唯利是图的商人,从一块琥珀中的蚊子体内里找到了恐龙的遗传物质DNA,并用复制的DNA制造出许多活的恐龙,结果把一场灾难带给人类的可怖情景。该影片使世界震惊。

 

 

1997年,英国科学家变科幻为现实,一只在那里出生的名为“多莉”的山羊备受人们关注。它是由英国卢斯林研究所的动物胚胎学家威尔姆特领导的科研小组采用无性繁殖技术克隆出来的。这只羊与其基因母羊具有完全相同的内外特征,是一只纯粹的复制品。多莉的诞生本身就具有新闻色彩,多莉没有“生父”,而有两个“生母”:其中一个是根据基因特征进行复制的基因母羊,从其乳腺细胞中提取具有决定新生命的所有遗传特征的细胞核;一个提供去核的卵细胞。科学家将核放入卵细胞的胞质使其融合,融合后的卵细胞再植入到第三个母羊的子宫内发育生长。150天后,母羊生下了“多莉”。提供基因细胞的母羊并不是生产的母羊,而最终生产的母羊只相当于一个“孵化器”。这就意味着,只要有优质基因母羊的细胞,就可以随时培育出完全相同品质的羔羊。复制“多莉”的过程完全依照基因的分子克隆技术,人们可以根据需要,在像工厂流水线上一样大量繁殖优质动物,特别是一些濒临灭绝的稀有珍贵动物。

 

 

“多莉”只不过是一只复制出来的羊,却引起了人们极大的恐慌和不安。看管“多莉”的负责人称它是“一只受上帝诅咒的羊”。因为这是在为“克隆人”做准备,而“克隆人”一旦真的出现,从伦理角度看,无异于一颗投放在全世界的生物原子弹,将人伦关系炸得模糊、混乱和颠倒。

 

 

首先,“克隆人”是对生育模式的挑战。它的出现,将彻底打破人类传统的生育概念和生育模式。克隆人的生育模式不一定非要有男性的精子与女性的卵子相结合不可,只要有体细胞和卵子胞浆即可,这样单身女子或两个女同性恋者也可实现非传统但正常的生育过程。多么奇特!这绝不是天方夜谭,而是克隆技术赋予的能力。如此看来,在生育方式上,男子离开女子将一事无成,而女子离开男子仍可有所作为,这是大自然赋予女子的特权。问题在于当人类运用这项特权时,将会给这个世界增添多少斩不断理还乱的话题!

 

 

其次,“克隆人”将冲击生育与男女婚姻紧密联系的传统模式,他降低了自然生殖过程在夫妇关系中的重要性,进而冲击传统的家庭观以及权利与义务观。举例来说,一个男子的体细胞核可以由其女儿的去核卵和子宫孕育出克隆人,这是完全有可能发生的事,这种父女共同协作生育出“父亲”的事情有悖于情理,让人难以想像与接受。更有甚者,以某男子(或女子)的体细胞核为“种子”,可由其妻子(或该女子)、女儿、母亲或孙女孕育出克隆人,祖孙三代接受由同一来源的“种子”生出完全相同的人,那该是多么荒唐的人伦关系,令人不可思议!

 

 

还有,克隆人的出现还可能使历史的罪恶重演。众所周知,臭名昭著的战争狂人希特勒在二战时,曾指出日耳曼民族是优等民族,而其他民族是劣等民族。遗憾的是,当时德国的遗传学家百分之百都支持这一理论,并为此付出了沉重的历史代价。难怪一个二战调查组曾这样讲过:一个普通的德国遗传学家比10个盖世太保的罪恶都大。克隆人技术的出现,有可能再度激发这种思潮的复活。

 

 

美国的一位科学家曾警告说,克隆技术永远不应当公布,以免陷入无尽的罪恶之中。由于现代生物高新技术的介入,生命过程出现的伦理道德观念的异化和非人性化倾向,逐渐引导人们以理性的态度去对待新出现的生命伦理学问题的必要性。在新技术与人们的观念发生矛盾时,既要尊重技术,又要尊重人,就让时间去化解矛盾吧!

 

 

在宇宙中有无穷无尽的奇迹,生命则是众多奇迹的浓缩和体现。人,就是我们自己,毫无疑问是宇宙中最神圣的奇迹,古往今来,无数伟大的思想家都给与了无以复加的赞美。甚至有人怀疑,宇宙中只有地球才有人类,我们地球上的人类是宇宙演化的最高形式。宇宙演化产生了人,人反过来揭开宇宙演化的奥秘。

 

 

人们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确实因为生命实在太奥秘了,以至于在不久的过去,人类面对芸芸生命奇观一筹莫展,宗教便借无所不能的上帝之手,在宇宙的中心──地球上,轻而易举地创造了一切生物。在科学的时代到来后,科学家们先是详细观察了全世界的各种生物,然后把它们逐一分类命名。这时,生命的自然奥妙初现端倪──生物有规律,进一步,诞生了伟大的进化论──生物是进化的产物,是环境决定的,遗传学更上一层楼──生物是遗传基因控制的。近两个世纪来,生命科学越过了一道又一道障碍,揭开了一个又一个谜底,现在的生命学科已经是最复杂庞大学科群,包括生物学、农学、医学等。而其内部的分支已经令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分支与分析并进,繁杂与深入同行。作为基本的科学的发展规律,生命学科正处于重大综合的前夜,是需要天才与突破的大好时代,21世纪必然是生命科学的黄金世纪。至于像生物武器、克隆人之类的烦恼,人类既有能力创造它,就有能力控制它,任何担忧都阻挡不了科学前进的步伐。

 

 

第三次技术革命的特点

 

 

第三次技术革命与前两次技术革命相比较,有许多特点,最突出的是:

 

 

1.技术革命群体化。这次技术革命以群体形式出现,形成一个多层次的、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的高技术群。前两次技术革命主要以一两种技术的突破为代表,它们的出现且是单一的。作为第一、二次技术革命标志的纺织机、蒸汽机以及发电机、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虽然也带动了其他技术的发展,但彼此的联系并不紧密,新技术的数量也是有限的。而第三次技术革命则不然,它是以核能、电子计算机、宇航三大技术开头,随后又有一批批新技术汇入这次革命的洪流而形成一个宏大的技术群。其数量之多,门类之广是空前的。在这一技术群中,信息技术是带头的核心技术,其中,除电子计算机之外,还包括激光技术、光纤通信、微电子技术等一切有关信息的处理、传输、变换、存取、设计、制造的技术,这些又是技术群中的技术群。信息技术的核心是信息控制,它是优化物流、节约能流、分散人流、降低财流的有效手段。它被应用到各个技术领域,成为主要的控制手段后,便使各种技术在发展中的横向关联性、综合性、交叉性极为突出,使各种技术间呈现出极强的群体性。

 

 

2.科技社会化和大科学时代的开始。第三次技术革命的理论与方法论的基础──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所揭示的正是技术系统、生命系统与社会系统间的共同控制规律。所以,这次技术革命与社会的结合比过去两次技术革命要紧密得多。美国科学学家普赖斯于1962年6月发表了著名的以《小科学、大科学》为题的演讲。他认为二战前的科学都属于小科学,从二战时期起,进入大科学时代。所谓大科学,是指以统一的方式把相关的科学事业组织起来加以科学管理的科学。过去的小科学是分散的、个体的、随机组合的研究,现在的大科学是社会化的集体活动,其研究活动的规模越来越大,发展到企业规模、国家规模,甚至国际规模。德国V2火箭的研制、美国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工程计划”被认为是大科学开始的标志,而阿波罗计划则是大科学时代的“代表作”。1961年经美国总统任命、在副总统约翰逊直接领导下完成的阿波罗计划,共得到政府拨款250亿美元,共有120所大学、2万多家企业、400万人参加。由此可见,大科学的主要特征是:国家大幅度地增加对科学事业的投资并加强控制和监督。美国政府对科研事业的投资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20~30年代为0.2%~0.4%,1950年上升为1%,1960年猛增至2.7%,1964年为3%。科研队伍不断扩大,科学研究集体化、技术专门化、管理科学化、按课题原则进行组织,体现了“三论”的准则。由于第三次技术革命中的各项技术都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战略性、时效性、风险性强的新技术,没有大规模、多学科的有机配合和国家的统一组织、规划和投资,是很难完成的。这就决定了这一新技术群具有很强的社会性。

 

 

3.发展进程高速化。第一次技术革命从1712年纽可门单作用蒸汽机的发明开始,到1784年瓦特的可作机器动力的双作用蒸汽机的发明,前后共72年。第二次技术革命从1831年法拉第的发电机模型开始,到1888年美国人泰斯拉交流电动机的发明,前后共57年。第三次技术革命的代表电子计算机从1946年正式问世,仅仅30年就经历了5代,每6年其运转速度就提高10倍,存贮量增加20倍。如果与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相比,80年代生产的电子计算机运转速度增加三十多万倍,体积缩小到三万分之一。

 

 

新技术从发明到应用的时间也大为缩短。例如,蒸汽机从发明到应用为84年(1698~1782)、电动机为65年(1821~1886)、无线电为35年(1867~1902)、雷达为15年(1925~1940);而第三次技术革命中的技术则多在10年以内,如原子能利用为6年(1939~1945)、电子计算机为5年(1946~1951)、晶体管为4年(1947~1951)、激光器仅为1年(1960~1961)。这说明科学—技术—生产的循环在加速。

 

 

正因为如此,各主要国家的科研成果和人类科学知识的总量在迅速增加。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科学情报系统》的统计,科学知识的增长率,20世纪50年代每年增长9.5%,60年代为10.6%,80年代为12.5%。另据英国科学家詹姆斯·马丁的推测,人类的科学知识增长一倍所用的时间,19世纪为50年,20世纪中叶为10年,70年代仅为5年。

 

 

各国政府对发展高新技术的重视

 

 

高新技术在性质上一般都是有新质特征,表现为超高温、超低温、超导性、超高速、超密集化、超微化。高技术作为一个充满活力不断创新的技术群,由于它的日趋成熟和市场对高技术产品及服务的日益旺盛的需求,必然导致高技术的产业化。而这种产业化不仅对一国或一个地区产业结构产生影响,而且本身也逐步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高技术已经成为带动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制高点,高技术产业已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24个成员国的高技术产业产值在1970~1986年间增长了4.7倍,而同期的非高技术产业的产值仅增长了3.3倍。正因如此,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主要国家都把高技术开发作为战略主攻方向,把高技术发展战略作为国家发展战略和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1983年提出了战略防御计划即“星球大战”计划后,1993年又提出了集卫星、光纤、计算机、数据交换和通讯等技术于一身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西欧各国则推出以电子计算机、生物技术和新材料为研究开发内容的“尤里卡”计划。日本也在80年代提出了以生物科学为主要内容的研究计划即“人类新领域研究计划”。广大发展中国家为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也纷纷采取对策,发展和引进高新技术。印度为巩固它在南亚和印度洋地区的地位,在1983年1月提出了“新技术政策声明”,确立发展高技术的三个重点是:计算机技术、核能技术和航天技术。1986年,中国提出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即著名的“863计划”,旨在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力争在优势领域有所突破,研究领域涉及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能源技术、自动化技术、航天技术、激光技术、新材料技术等7个领域和15个主题。

 

 

第三次技术革命对生产力发展的影响

 

 

科学技术是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和科学实验中积累起来的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强大物质力量。生产力是人们同自然界作斗争取得所需要的物质资料的能力,它标志着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支配和控制的程度。生产力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人们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控制的程度,取决于科技的发展水平。科技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飞跃,所以科学技术不仅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战后技术革命对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作用尤为如此。

 

 

首先,战后技术革命促使生产力诸要素及生产力内在结构发生变革。技术革命对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劳动者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以适应新技术发展的需要。目前世界范围内已经形成了一支掌握现代科技知识、有一定文化修养的劳动大军。技术革命带来了劳动资料的变化。控制论、信息论和微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机器系统的结构已经发生质变,从而奠定了生产自动化的物质基础。技术革命还进一步丰富了劳动对象的内容。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不仅使有用物的品种和数量大大增加,质量显著提高,而且将一些废料重新加以利用,充分扩大了可利用资源的广度和深度。

 

 

现代科技发展还使生产力内在结构发生变化。现代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生产中的运用,使得劳动资料内部机械化装备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所占的比重日益增多,劳动对象内部非金属材料、有机合成材料和等离子体的比重越来越大。劳动力内部直接生产人员逐渐减少,科技管理人员比重日益增大;体力劳动者逐渐减少,脑力劳动者日益增大,智力正在成为劳动力的主要内容。生产力结构的形态也发生变化,由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转变为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由高物耗、高能耗型转变为节物节能型;由初级技术型转变为高技术型。

 

 

其次,战后技术革命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科技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最重要的源泉。在现代生产中,一项新技术的发明和应用,往往将劳动生产率提高几倍、几十倍。据统计,在20世纪初工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5%~10%是依靠采用新技术获得的,到了20世纪70年代,这个比例已上升到60%~80%。90年代发达国家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达70%~80%。科技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的主要表现:一是高新技术使技术密集型企业逐步取代劳动密集型企业,企业生产向自动化、集成化、多样化和分散化方向发展;企业大量使用计算机,大大减少了工人和管理人员,减少了劳动力成本的比重,而产品的技术含量和产量则不断提高。如一台年产200万吨标准带钢的热轧机,用人工控制每周最多生产500吨,采用计算机控制,每周产量则高达5万吨,为人工控制的100倍。二是新技术使生产要素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如农业中采用高新技术引发“绿色革命”(杂交育种),就使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4倍以上。三是科技促使企业生产向“三高三低”方向发展,即使企业的生产逐步具备高效率、高效益、高增长、低能耗、低消耗、低污染的特点。

 

 

劳动生产率的迅速提高为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创造了条件。随着积累规模的扩大,又为企业采用新技术,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了条件,并促使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企业内部的协作和生产专业化也进一步发展。企业规模的扩大,又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需设备不断增加,因而需要更广大的地区和更多的企业来供应,这样又促进了生产的社会化和协作的发展,使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进一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以资本主义国家为例,1914~1938年的25年中,资本主义生产总共增长了52%,平均增长率不到1.7%;战后从1946~1970年,同样是25年,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增长了大约4倍,平均年增长率高达6%左右。

 

 

最后,战后技术革命使新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大大缩短。战后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时间从几十年上百年缩短为十多年,甚至更短。各种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使技术老化的周期越来越短,如20世纪初期技术老化周期为40年,30年代是25年,50年代为15年,70年代为8~9年,80年代为3~5年;而且大大降低了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和消耗量,使新技术对生产力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变得更为直观和清晰。第18课 现代文学和美术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现代欧美文学和美术方面的主要成就,包括美国作家德莱塞的长篇小说《美国的悲剧》、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长篇小说《约翰·克里斯朵夫》、法国剧作家贝克特的剧本《等待戈多》、现代派艺术、毕加索及其《格尔尼卡》。

 

 

通过总结造成克莱德悲剧的原因,锻炼学生概括及记课堂笔记的能力。通过提供有关罗曼·罗兰的材料,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和判断的能力。通过对《格尔尼卡》的介绍,提高学生鉴赏和分析现代美术作品的能力。

 

 

通过对《美国的悲剧》的学习,使学生从克莱德悲剧中找到对自己人生发展的警示。通过《约翰·克里斯朵夫》的学习,使学生试着了解罗曼·罗兰所倡导的进步的人道主义思想。从《等待戈多》学习中学会正确评价现代荒诞派艺术的成就。从毕加索的学习中理解艺术家的成功离不开其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一、重点和难点

 

 

本课侧重介绍现代欧美文学和美术方面的主要成就。

 

 

德莱塞及其长篇小说《美国的悲剧》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德莱塞是美国20世纪上半期著名的小说家,出生于破产小业主家庭。曾长期在社会底层劳动挣扎。青年时期曾任报刊记者和编辑,长篇小说《美国的悲剧》(1925年)通过一个穷教士儿子克莱德·格里菲斯为追逐金钱财势堕落为蓄意杀人犯的故事,揭示了利己主义恶性膨胀的严重后果,揭露了金钱至上的美国生活方式对人的普遍的罪恶性腐蚀毒害作用。作者在人物构思和心理刻画上,并未陷入生物和情欲的泥淖,而是将他们跟社会环境紧密结合起来,使作品具有丰满的现实主义内容和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罗曼·罗兰的长篇小说《约翰·克里斯朵夫》也是本课的一个重点。罗曼·罗兰是20世纪法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和世界闻名的反战主义者,出生于一个中产者家庭,其重要作品《约翰·克里斯朵夫》以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二三年间的欧洲生活为背景,通过音乐家约翰·克里斯朵夫一生个人奋斗的经历,反映了19、20世纪之交一代知识分子的精神探索(人道主义和个人英雄主义)。表现出作家反对现存秩序的进步立场和坚持人类进步文化的艺术观点。

 

 

法国剧作家贝克特的剧本《等待戈多》是本课的又一重点。《等待戈多》被认为是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之一。荒诞派戏剧是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一种现代派文学,源于法国,尔后迅速风靡于欧美其他国家,在20世纪世界文学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关于剧情教材“自由阅读卡”有比较详细的描述。

 

 

毕加索及其《格尔尼卡》是本课的另一个重点。西班牙画家毕加索是西方现代美术诸流派中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从艺70年中创作了大量艺术作品(估计有6万件以上)。帕勃洛·毕加索这个名字已成为“现代艺术”的代名词。童年时代的他才华卓越,到20岁时又以立体派画风闻名于美术界。50岁时发表的《格尔尼卡》则震撼了全世界。

 

 

“荒诞”是现代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这种形式在本课《等待戈多》和达利的作品中有所反映。如何评价荒诞派艺术是理解本课的一个关键,对学生来讲也是一个难点。现代荒诞派艺术在表现手法上有悖于传统的艺术规律和原则,以反传统、无逻辑和非理性为主要特点。所涉及的范围包括戏剧、文学、绘画、摄影等诸多领域。西方现代荒诞派艺术的产生,有其特殊的社会文化背景:20世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空前的物质繁荣,同时也使人的异化进一步加剧,许多人为外部的物质所控制,内心空虚,物质和精神严重失衡,代之而起的是一种极度的空虚感和焦虑感,这种不良情绪积淀到一定程度,便要找机会宣泄,于是就有人借助艺术,以怪诞、扭曲、反理性等形式来满足人类的这一要求,表达他们对现实的不满。可以说,在荒诞派艺术看似无逻辑、非理性的表达方式背后饱含了人类的许多辛酸与无奈,它是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特殊产物,对揭示资本主义制度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及人的各种心态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二、教法建议

 

 

1.情节概述:教师介绍作品之前要使学生明确历史课教学中关于文学名著学习的侧重点是要揭示作品内容与特定历史背景的关系,这一点不同于文学专业中单纯的文学欣赏。如果学生中有读过这些名著的,可以让学生介绍,教师进行补充。

 

 

情节概述:德莱塞在《美国的悲剧》中描写了主人公克莱德·格里菲斯受到社会上邪恶影响,逐渐蜕变、堕落为凶杀犯、最后自我毁灭的全过程。小说共分三卷。第一卷描写克莱德这个天真幼稚的青年人怎样受到外部世界腐蚀与毒害,逐渐演变成为一个玩世不恭、怙恶不悛的人,一直到汽车碾死女孩,逃离堪萨斯城为止,这是小说故事的准备阶段。第二卷描写克莱德与富商伯父萨缪尔·格里菲斯邂逅后,以穷亲戚的关系来到莱柯格斯厂内充当工头助手,随后陷入与穷女工洛蓓达、阔小姐桑德拉的三角恋情。为了高攀桑德拉,克莱德甘愿违悖自幼接受的基本道德准则,牺牲洛蓓达,于是,他就通过翻船阴谋干掉了这个被他诱奸而怀孕的年轻的女工。事后,克莱德落荒出逃,逍遥法外。第三卷主要描写案发之后,克莱德如何被捕入狱,受审和定罪,其间还穿插着美国两党和司法机构利用克莱德一案大搞政治投机的丑闻。最后经过终审判决,克莱德被送上了电椅。小说结尾处,还描写牧师出场,为临终之前克莱德寻求灵魂拯救的故事。

 

 

了解了小说内容梗概之后,可以让学生谈谈感想。或教师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例如“小说主人公克莱德悲剧出现的原因是什么?”答案线索见“学法指导”。学生回答完毕后,教师不要忘记还要引申对学生人生发展的警示。

 

 

2.材料分析: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要完成多部作品的分析实在是难以实现的事。在这里我们最好能抓住小说的主导思想──人道主义进行分析。人道主义在当时是具有进步意义的,发挥了不能否认的积极作用。教师可以用罗曼·罗兰在《约翰·克里斯朵夫》重版《导言》中的一段话组织学生分析作者的人道主义思想:“直爽坦率地说话!不要涂脂抹粉,不要矫揉造作地说话。说话是为了使人理解,并不是为了被一小撮娇嫩的人所理解,而是为了被成千上万的人,被那些最朴实的、最卑微的人所理解!”完成这个教学任务的形式不限,学生可以通过个人思考,也可以通过几个人讨论进行。答案线索见本课“学法指导”。

 

 

3.角色表演。排演戏剧往往是体验剧中人物境遇和理解戏剧意蕴的有效途径。通过角色扮演活动来体会《等待戈多》中荒诞派艺术特点及其所表现的西方社会的精神危机。事先可让学生熟悉剧情(由教师或学生提供事先搜集到的剧情资料)。在表演中突出体会以下几个方面:作品中人与人关系的疏远而冷漠,人物言谈的东拉西扯、牛头不对马嘴,人物的举止行为缺乏理智、漫无目的,机械重复的无聊动作。作者就是用这种怪异、离奇、荒诞的内容和形式去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对于人们日常生活的控制,表现生活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的普通人的尴尬难堪的处境。剧中人对于戈多的徒劳等待,表现了西方人精神上的空虚以及对生活的无望和麻木,剧中人彼此间的不可分手离弃,则隐喻着西方人渐已丧失了独立、健全的人格,也反映了在冷漠的西方世界中人们的某种精神需要。从这一点来看,剧作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社会关系及人的心理特点的揭示是准确而深刻的,透过其扭曲、变形的表层,人们看到了社会组织深层的弊端。作品并没有交待“戈多”到底是人还是什么,而是强调了“等待戈多”中的“等待”,在作者看来,人的一生始终是在“等待”,戈多永远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教师可指导学生选择《等待戈多》中某个片段进行排演。剧本内容详见施咸荣译:《外国现代派作品选》第三册(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无此书上网亦可搜索到。

 

 

4.名画欣赏:对毕加索的学习主要通过欣赏他的绘画进行。在欣赏之前教师可以将毕加索的生平及《格尔尼卡》问世的背景交待给学生。之后与学生一起欣赏该作品。(原作上网即可搜索到)

 

 

背景资料及作品欣赏:1937年4月26日德国法西斯空军轰炸西班牙北部巴斯克重镇格尔尼卡,镇上的居民惨遭屠杀。得知此事,毕加索义愤填膺,随即拿起画笔,创作了震撼画坛的《格尔尼卡》。毕加索采用了多种风格与手法,以半写实的、立体主义的、寓意的和象征的形象,把复杂的法西斯暴行的场面揭露出来。尽管是一些几何形人物,广用线条,寓意复杂,但观众都能领会。其强烈的感人之处不亚于一幅写实的力作。在最右侧,一个女人高举双手,显然她是从一座着火的房子上跌下来。另一妇女向画面中央奔跑,惊恐与狂怒布于全身;左边有一母亲,她手托被炸死的婴儿,在啼哭呼号。右角一妇人的头从窗户里探出,她举着一盏油灯,向前平举,象征揭露,她把这一切展示在光照之下,让世人看个分晓。在画面的中央,高处有一眼睛似的灯光,可是眼睛的瞳仁却是个灯泡。地上倒卧着战士们残缺的肢体。断臂上还握着被折断了的剑。剑旁有一朵鲜花,这可能是对英雄的哀悼。靠中央上方,有一因受伤而嘶鸣着的马头,它张裂着口,由于爆炸声而受到惊吓。有几枝箭自上落下,刺在痛苦地挣扎着的动物和人身上。靠左侧上方,有一眼睛已移位了的牛头,形象十分狰狞。人们从毕加索过去的画上常出现牛头这一事实来分析,认为它可能象征邪恶。

 

 

在欣赏《格尔尼卡》后,教师可以继续挖掘思想教育内容,读一段毕加索写的文章(发表于《法兰西文学报》):“你以为艺术家是什么,一个低能儿?如果他是一个画家,那就只有一双眼睛;如果是音乐家,只有一对耳朵;一个诗人,只有一具心琴;一个拳击家,只有一身肌肉吗?恰恰相反,艺术家同时也是一个政治人物,会经常关心悲欢离合的灾情,并从各方面做出反应。他怎么能不关心别人,怎么能以一种逃避现实的冷漠态度而使自己同你的那么丰富的生活隔离起来呢?不,绘画并不是为了装饰住宅而创作的,它是抵抗和打击敌人的一个武器。”这段话首先让人们感到画家在严酷的政治现实面前所表现的觉醒,也表明毕加索十分重视艺术的社会学意义。由此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推论出:毕加索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高的艺术成就,是与他热爱祖国,提倡人道,维护正义的人格分不开的。

 

 

三、学法指导

 

 

1.通过了解《美国的悲剧》的故事梗概,让学生以提纲的形式总结出造成克莱德悲剧的原因,锻炼学生概括及记课堂笔记的能力。

 

 

答案线索:

 

 

(1)小说问世的20世纪20年代,美国社会崇尚伪善的侈谈,并没有好好地去培养青年一代。美国的实利主义,使青年人认为,有了金钱便能占有一切,包括美色在内。小说中所描述的不仅是克莱德的悲剧,也是美国的悲剧。

 

 

(2)追求财富、贪图享受的虚荣心和利己主义的恶性发展。

 

 

2.通过提供罗曼·罗兰的一段话,进行材料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和判断的能力。

 

 

答案线索:

 

 

(1)揭示和控诉了20世纪初期资本主义社会的虚伪性。

 

 

(2)作者愿意用文艺武器为实现人类社会的进步前途服务。

 

 

(3)表明作者愿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意愿。

 

 

(4)作为作家,他具有诚恳朴实的人生态度。

 

 

四、问题探究

 

 

动脑筋

 

 

欣赏一幅外国美术作品后,谈谈你的感想。

 

 

自由发挥。

 

 

练一练

 

 

D

 

 

活动与探究

 

 

列书目、写读后感:列出你所知道的20世纪的外国文学名著和及其作者。选出你最喜欢的一本书,写一篇读后感。

 

 

20世纪外国文学名著及其作者(欧美部分)

 

 

作者

 

 

国籍

 

 

代表作

 

 

罗曼·罗兰

 

 

法国

 

 

《约翰·克里斯朵夫》

 

 

德莱塞

 

 

美国

 

 

《美国的悲剧》

 

 

茨威格

 

 

奥地利

 

 

《象棋的故事》

 

 

海明威

 

 

美国

 

 

《老人与海》

 

 

高尔基

 

 

苏联

 

 

《母亲》

 

 

马雅可夫斯基

 

 

苏联

 

 

《列宁》

 

 

肖洛霍夫

 

 

苏联

 

 

《静静的顿河》

 

 

奥斯特洛夫斯基

 

 

苏联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卡夫卡

 

 

奥匈帝国

 

 

《城堡》

 

 

艾略特

 

 

美国

 

 

《荒原》

 

 

乔依斯

 

 

爱尔兰

 

 

《尤利西斯》

 

 

福克纳

 

 

美国

 

 

《喧嚣与骚动》

 

 

萨特

 

 

法国

 

 

《恶心》

 

 

尤涅斯库

 

 

法国

 

 

《秃头歌女》

 

 

海勒

 

 

美国

 

 

《第二十二条军规》

 

 

马尔克斯

 

 

哥伦比亚

 

 

《百年孤独》

 

 

读后感:

 

 

自由发挥。

 

 

五、推荐网站

 

 

1.中国新世纪读书网──《美国的悲剧》(西奥多·德莱塞)

 

 

2.http://yinhe2000.nease.net/004.htm(《约翰·克里斯朵夫》)

 

 

3.http://www.shuku.net:8080/novels/foreign/yhklsdf/klsdf.html(毕加索绘画赏析)

 

 

4.上海艺术网(毕加索绘画欣赏)

 

 

5.中学语文教学网(《等待戈多》)

 

 

(作者: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历史学博士 张晓华)

 

 

参考资料

 

 

格尔尼卡

 

 

油画《格尔尼卡》是1937年西班牙画家毕加索(1881—1973)所作。这幅油画长七米多、宽三米多。当时西班牙叛军头目佛朗哥勾结德国和意大利法西斯,企图用武力推翻共和国政权。1937年4月26日,德国空军的多架飞机轰炸了西班牙巴斯克地区的一个城镇格尔尼卡,造成1 654人被炸死,889人被炸伤。作为一个爱国的西班牙人,毕加索拿起了画笔,用半年画出了这幅大型壁画。在表现形式上毕加索综合了多种现代派绘画手法,既有立体主义风格、又表现了超现实主义的意境,又有象征的形式。图中的马在濒死前前蹄抖动着,试图重新站起来,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这匹马是不可屈服的人民的象征。躺在地上手握断剑的受伤战士,表达了人民的复仇决心和决战到底的气慨。这幅油画也表现了人民所遭受的苦难。一位母亲抱着被炸死的儿子,仰望天空,以愤怒的目光注视着罪恶的法西斯飞机。这幅画既是人民对法西斯罪行的控诉,也表现了人民的坚强意志。这幅油画1937年下半年在巴黎国际博览会上首次展出。后藏于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德莱塞

 

 

西奥多·德莱塞(1871—1945),20世纪美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生于印第安那州一贫苦移民家庭。中学未毕业,12岁便自谋生计。当过报童、农场杂工、洗碗工、收账员、挖煤工,对美国下层社会状况十分熟悉。1888年,得到小时候的女老师的资助,读了一年大学。1892年,当了新闻记者。1897年开始从事文学创作。1900年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嘉莉妹妹》,描写了在金钱至上的美国社会里一个出身于劳动家庭的纯洁少女──嘉莉,走上堕落道路的悲剧。1911年发表第二部长篇小说《珍妮姑娘》,描写了工人家庭的姑娘珍妮的悲惨遭遇。1912年发表长篇小说《金融家》,它和《巨人》(1914年)、《斯多葛》(1947年)合称《欲望三部曲》,深刻揭露了美国大资产阶级巧取豪夺的罪恶。1925年,长篇小说《美国的悲剧》问世,使作者一跃而成为全美最有名的作家。这部小说是德莱塞最优秀的作品,小说描写了一个普通的美国青年在腐败的社会风气影响下,追求“上等人”的生活,堕落成为杀人犯的故事。在这部小说里,德莱塞集中地批判了美国的生活方式,深刻地揭露了美国社会制度的罪恶。1945年,德莱塞以74岁的高龄,加入了美国共产党。

 

 

罗曼·罗兰

 

 

罗曼·罗兰(1866—1944),19世纪末20世纪前期法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生于法国中部的古老小城克拉姆西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自幼喜爱音乐和文学。1886年,考取了著名的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毕业后,又被送到法国设在罗马的考古学校当研究生。回国后,在高师和巴黎大学讲授音乐史,并从事文学创作。罗曼·罗兰主要作品有戏剧、小说和名人传记。1893~1898年,创作了《信仰的悲剧》,包括《圣路易》、《艾尔特》和《理性的胜利》三个剧本。此后,又创作了以18世纪法国大革命为题材的革命剧:《群狼》(1898年)、《丹东》(1899年)、《7月14日》(1902年)。20世纪的头十余年间,是罗曼·罗兰创作高潮时期,他相继写出《贝多芬传》(1903年)、《米开朗琪罗传》(1905年)、《托尔斯泰传》(1911年)等名人传记,还创作了他最优秀的代表作《约翰·克利斯朵夫》(1904—1912年)。在这部长达十卷的小说里,作家塑造了一个个人奋斗的知识分子的形象,反映了他们对帝国主义时代德国、法国黑暗腐朽社会的反抗,以及他们个人奋斗道路必然失败的悲剧。作者因这部小说获得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20世纪20年代,罗曼·罗兰写了《甘地传》、长篇小说《欣悦的灵魂》。1939年,创作了著名的悲剧《罗伯斯庇尔》。

 

 

贝克特

 

 

贝克特(1906—1989),爱尔兰戏剧家、小说家。1906年出生于爱尔兰都柏林市一个犹太人家庭。学生时代去巴黎游历时,遇到乔伊斯,当过他的秘书。1927年在都柏林三一学院毕业,1928~1930年在著名的巴黎高等师范担任英文讲师,并与人合作把乔伊斯的作品翻译成法文。其间,回到都柏林工作。1938年开始定居巴黎,德军占领巴黎期间,曾参加抵抗运动,后因组织暴露隐居乡下,写了长篇小说《瓦特》。1945年以后改用法文写作,1946年至20世纪50年代初是创作的高峰期,主要作品是1952年创作的两幕剧《等待戈多》,主要情节是两个流浪汉在荒凉的乡间土路上无聊地等待戈多的情景,至于戈多是谁,为什么要等他,剧中都未作交待。该剧揭示了人类在荒谬宇宙中的尴尬处境,被视为荒诞派戏剧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此外,还写了长篇小说《马洛伊》(1951年)、《马洛纳之死》(1951年)和《无名的人》(1953年),其中,《马洛伊》曾被一些评论家称为20世纪的杰作之一。1969年获诺贝尔文学奖金,获奖原因主要是“他那具有新奇形式的小说和戏剧作品使现代人从精神贫困中得到振奋”,并且他的戏剧“具有希腊悲剧的净化作用”。

 

 

肖洛霍夫

 

 

米哈依尔·肖洛霍夫(1905—1984),当代最著名的苏联作家之一,具有独特艺术风格和世界声誉的文学巨匠。1905年5月24日生于顿河流域克鲁日林村的一个商店职员家庭。肖洛霍夫出生和长期居住在顿河流域,非常熟悉顿河哥萨克的风俗习惯。1918年当他在中学读四年级时,因国内战争开始而辍学。不久,就投身革命。1920~1921年担任卡尔金镇革命委员会办事员,并参加了武装征粮队,经常在草原上同国内反革命武装作战。1923年参加了莫斯科共青团作家和诗人小组“青年近卫军”。1926年,发表第一部短篇小说集《顿河故事》。同年返回故乡,从事专业创作。

 

 

肖洛霍夫的代表作,首推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这部小说从1926年开始创作。作家用了14年的时间,才完成了这部巨著。小说分四部八卷,以中农哥萨克葛利高里·麦列霍夫的命运和他一家人的遭遇为中心,描写了1912~1922年间顿河哥萨克地区的重大历史事件。它是一部反映顿河哥萨克在历史转折时期的生活、探讨哥萨克悲剧命运的长篇史诗。自作品问世以来,它已被翻译成世界上几乎所有的主要文字,成为当代世界文学中流传最广的名著之一。肖洛霍夫的另一代表作《被开垦的处女地》(又译《新垦地》),共两部,第一部描写顿河地区格列米雅其村实现农业集体化的经过,第二部描写了格列米雅其村集体农庄巩固的过程,分别于1932年、1959年问世。1956年和1957年之交,肖洛霍夫发表了著名短篇小说《一个人的遭遇》。小说描写了一位普通苏联公民在卫国战争中的遭遇,表现了人民在战争中的悲剧命运,充满了对历史和人生的回味与思考。这篇小说曾轰动一时,开50年代后半期和60年代苏联一系列卫国战争题材作品之先河。1965年,肖洛霍夫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证书上写道:“授予米·亚·肖洛霍夫1965年度诺贝尔文学奖金,藉以赞赏他在描写俄国人民生活各历史阶段的顿河史诗中所表现的艺术力量和正直品格。”

 

 

尼·奥斯特洛夫斯基

 

 

尼·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苏联无产阶级作家。出生于工人家庭,幼年时在教会小学读过几年书,后为谋生做过杂工、发电厂的司炉工。1919年,红军解放了他的家乡乌克兰,他加入共青团,并参加红军奔赴前线。第二年,因负重伤退伍,转入铁路工厂任助理技师。1924年加入共产党,担任乌克兰边境地区共青团领导工作。几年后,由于劳累过度和旧伤复发,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不得不终日卧床。但他以惊人的毅力和顽强的拼搏精神在病榻上开始了文艺创作。1930~1934年,用了四年时间,写出了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小说描绘了乌克兰第一代共青团员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为保卫苏维埃政权、建设社会主义而英勇奋斗的历程。作者以自身经历为基础,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上展示了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如何从一个普通工人子弟成长为无产阶级钢铁战士的过程。小说出版后,受到国内外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早在1942年,我国就出版了中文译本。1934年,作者加入了苏联作家协会,并开始创作第二部长篇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但终因病情恶化,只完成第一卷。他于1936年12月去世,年仅32岁。

 

 

毕加索

 

 

毕加索是最有影响的西班牙艺术家。其艺术富有创造性,作品数量惊人,风格技巧多样化(油画、素描、雕塑、拼贴、陶瓷及其他)。1937年为抗议德国纳粹空军滥炸西班牙北部巴斯克人故都格尔尼卡,创作了巨幅油画《格尔尼卡》。他画的《和平鸽》被1949年在巴黎召开的世界和平大会用作会徽。毕加索出生于法国南部小镇马拉加一个教师家庭,15岁随父母迁居巴塞罗那。在巴塞罗那,他曾进入当地美术学校学习,其间一度赴马德里求学,但不久便返回巴塞罗那。他的作品因其不同特色可以分成不同的创作时期。1900~1903年,是毕加索创作的蓝色时期,这一时期,他采用低沉、不明朗的蓝色调表现充满着孤寂、荒凉和悲怆的情绪,画中的人物多半是贫困者、残疾人、病人、老人和孤独者。1903~1905年,粉红色时期。这一时期,他的作品中出现了柔和的淡黄褐色或粉红色,对象大都是演员、江湖艺人、丑角等。1904年,他来到巴黎定居下来,艺术日趋成熟。1907年以后,他的创作风格进入立体主义时期,这一年,他创作了《亚威农少女》,大胆地抛弃了西方传统绘画的造型法则,向文艺复兴以来确立的审美法则挑战,画中没有任何情节,没有具体的环境描写,在一个画面上(主要在右边两个妇女的造型上)表现正面、侧面和斜切面,追求一种结构的美。这幅画被认为是立体主义的开端。1908~1909年,是分解的立体主义阶段;1911~1914年,是综合的立体主义阶段。所谓分解的立体主义就是在不破坏绘画平面性、不模仿客观物象表面的情况下,同时描绘出一个物象的几个方面,就像我们从不同的视点去看一个物象一样,从而能创造出一种能界定量感与其间关系的绘画语言。分解的立体主义排斥装饰性的阿拉伯图案和明亮的色彩。但是,在综合的立体主义阶段,色彩重新被重视,出现灰色,黄绿色和淡黄色之间的色调,实物(如藤椅座位的一部分或报纸的标题)被引进画面,并采用拼贴法,如《静物和藤椅》等。1915年以后,毕加索的作品风格转向新古典主义,在严谨的造型中,用夸张的手法表达宏伟磅礴的气势。20世纪20年代中期以后,他又对超现实主义感兴趣,这时期,他笔下的人物往往是极端扭曲和不安的。30年代初期,他创作了不少《宫女》作品,基本都是裸体女人像,色彩强烈,他还画了不少有关斗牛的画。西班牙内战时期,他站在共和国一边,创作了壁画《格尔尼卡》,这幅画以半写实的象征性手法和单纯的黑、白、灰三色组成低沉的调子,渲染悲剧性的气氛,充分表现了战争带给人类的灾难。1944年,参加法国共产党。战后,创作了描写法西斯集中营内饿殍的大幅油画《尸骨存放所》,表达了对法西斯兽行和黑暗势力的愤怒谴责。20世纪50年代创作了反映美国侵略朝鲜事件的油画《朝鲜的屠杀》等作品。1973年4月8日,毕加索在法国小城穆然去世,享年92岁。他一生共创作各类美术作品五万多件。他的私人收藏品,包括他本人和朋友的作品,都捐赠给法国政府,法国政府在巴黎建有毕加索博物馆,供人参观。

 

 

毕加索及立体派画派

 

 

通过运动与交换、拆分与重组,建立新的空间概念,立体派开创了人类观察世界的一种新方法。这派产生于1908年,繁荣在20年代,直到50年代仍有市场。立体派的创始人是移居法国的西班牙画家毕加索(1881—1973)和法国画家布拉克(1882—1963)。毕加索在1907年创作了第一幅立体派绘画《亚威农少女》,呈几何形分割的扁平人体丑陋而野蛮但不失和谐和统一。1908年,布拉克展示了他用小方块画的27幅作品。评论家说他的作品使“一切物体、风景、人物和房子变成了几何形和方块块”。立体派由此成为此类绘画的名称。立体派绘画的视点不止一个。画面上表现了一个物体在各个时间里被人们所看到的不同视图。立体派的第一阶段是分析的立体派时期,其特点是将画的对象分解成方形、三角和圆形等平面几何形体,色彩较简单,多用灰绿色、灰褐色。代表作有毕加索的《弹曼多林的少女》(1910)、《卡恩韦勒像》(1910)和布拉克的《葡萄牙人》(1911)、《列斯塔格的房子》(1908)等。第二阶段是综合的立体派时期,1912年毕加索开始在油画上贴报纸块,开拓了以实物代替“真实地表现”的艺术表现新观念。其代表作有《静物与藤椅》(1911~1912)、《乐器》(1914)。布拉克的代表作是《单簧管》(1913)、《巴赫的阿丽亚》。现代雕塑史上的真正转折点是毕加索。毕加索一生创作了数以万计的作品,他的雕塑作品始终保持了人的感情和对人的思考。《女人头像》(1909~1910)已经具有立体派雕塑的特点;蜡模翻制的青铜作品《苦艾酒杯》(1914)是他最早的集合艺术的尝试;《铁丝的构成》(1930)利用铁丝的组合与结合,造成透明的三度关系,扩充了立体主义的观念;最动人的石膏翻青铜作品《牧羊人》(1944)是对基督的隐喻;50年代的《狒狒和小狒狒》以玩具汽车作狒狒的头,近似于粗野的原始风格。

 

 

超现实主义画派

 

 

1924年安德烈·布雷东(1896—1966)发表《超现实主义宣言》,宣称:“梦和现实这两种状态,尽管明显相互矛盾,将来总要合而为一,变为一个绝对现实,一个所谓的超现实”。超现实主义者们用超现实主义一词来表明他们追求的是一个与我们每日面对并为之奔劳的物质生活世界相对立的、奇异的精神世界──超现实。超现实主义的影响不单涉及文学、艺术创作,还涉及现代思想界,以至潜移默化地改变着现代人的精神世界。超现实主义者青睐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中的潜意识、梦的解析和自由联想法。他们试图通过一些躲避理性控制的创作活动追溯神秘的灵魂境界,让奇思偶发,当即记录下来,发掘和展现无意识的心态,如:他们大家一起创作的《美丽的尸体》及马松的《自动素描》。超现实主义的种种魔法,正是直指人心灵的过程。

 

 

胡安·米罗(1893—1983)是西班牙人。他凭着淳朴的对西班牙乡土文化的热爱,发掘梦的自由、抒情、愉快、幽默,即使令人苦恼和窘迫的性欲问题,也毫不缺乏诗意,时时飘逸着清新之美。他创作时处于一种幻觉状态,脑子和手跟随不受控制的自由想像之翼飞往一个无垠的天地。他的绘画具有幻想的幽默,画中的动植物,甚至没有生命的物体,都生机盎然。他用抽象的符号和鲜明色彩,创造出了活泼而充满生命力的诗歌和音乐的艺术境界。《小丑的狂欢节》(1924)是他的精心之作,亦梦亦幻的诗意游曳在那分不清是音符还是形象的点线画面上。

 

 

西班牙的萨尔瓦多·达利(1904—1989)堪称超现实主义的绘画大师。他自己就是个怪诞不经、超凡脱俗的人。7岁便自称是伟大的拿破仑;闹学潮被国王亲自开除学籍;与大他8岁的有夫之妇加拉私奔,在小渔村利加港一间租来的4平方米的小屋安身。他那两撇钢叉一样上翘的胡子也让人难忘。他像个狂人那样去作画,让作品从幻觉中涌出来。他的笔下,充斥着种种奇形怪状的形象组合和故事情节,纠缠着为理性所控制的人对自己欲望的惶恐,以及欲望与压抑的矛盾和斗争,表现凶残的梦幻或奇特的宁静气氛。他的画面构思离奇,爱的嚎叫、性的显示、迷幻的情欲、虚幻的宗教、血腥的暴力、扭曲的人性、错位的时间,笼罩着一层神秘、可怖、如幻似真又令人惊愕、有时甚至唤起某种崇高感的纱幕,而其局部形象往往画得极其精细逼真。他的《记忆的永恒》(1931)软化了原本坚硬的钟表,让它耷拉在树上和桌边,而那只老怀表上画家少小时候熟悉的蚂蚁却只只清晰可辨。《内战的预感》(1936)、《利加港的圣母》(1949)、《丽达与鹅》(1949)、《纳尔西斯之变形》、《哥伦布之梦》等,是其著名的作品。

 

 

20世纪中叶开始,超现实主义的摄影家利用暗房技术和拼贴、重组等手段产生夸张、离奇、梦幻一般荒诞而神秘的摄影作品。赖依特的《构图》、伊凯科的《两个垃圾桶》等是该派的代表作品。这个流派直到80年代仍充满活力。

 

 

生于瑞士的贾科梅蒂(1901—1966)是典型的超现实主义雕塑家。他始终坚持以人的形象作为雕塑的对象,表达深刻的人生哲学主题。他的《早晨4点钟的大厦》用细金属棒构成开放透明的建筑轮廓,配以木版、球体、玻璃、妇女、翼龙骨架,整个作品充满奇特的想像,如梦如幻。他的人物形象被拉得极长。可以说,他创造了一个虚无的空间,表达出深沉的悲哀和孤独。

 

 

记忆的永恒

 

 

这是达利早期作品中的代表作,表现了画家追忆童年时所产生的幻觉。这幅油画长33厘米,宽24.1厘米,1931年作。

 

 

利加特港的海滩宁静空旷。黄昏的光线照射着蓝色的大海和岩礁。一棵截断的无叶橄榄树无根无基地长在平台上,平台的右下方悠闲地躺着一个怪物。最令人感到惊讶的是那几只软表,它们有的挂在树上,有的搭在平台上,还有一只竟然披在了怪物的身上。这些表到底寓意着什么?那就要看各人的理解了。可以说,这些玻璃和金属制成的钟表,在漫长的时间中已经走得疲惫不堪,终于松垮了下来;也可以说,软表是对20世纪各种抽象组合实验的否定。你的看法如何呢?

 

 

现在,这些软表已经成为西方人心目中超现实主义梦境的同义词了。第19现代音乐和电影

 

 

 

 

教学目标

 

 

通过对爵士乐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现代音乐的主要表现形式,理解音乐发展与时代的关系。通过对好莱坞的学习,了解并掌握世界电影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通过欣赏爵士乐,使学生不仅从音乐角度,还要从历史角度欣赏音乐,理解音乐表达,提高学生从多学科视角上综合欣赏、理解音乐的能力。通过教师引领学生探寻好莱坞称霸世界影坛的原因,提高学生在阅读教材过程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通过欣赏并理解爵士乐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丰富学生从音乐世界体验人生的情感。客观而公正地评价现代流行音乐。在感受好莱坞大片过程中,形成对他民族性格及精神世界的正确理解。在好莱坞称霸世界影坛原因的探寻中,激发学生振兴中国电影的民族自信心。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一、重点和难点

 

 

爵士乐是本课的一个重点。爵士乐是现代音乐的一个代表,是非洲遗风和欧洲古典音乐在美国多元、自由、高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中相互融合、发展的产物,是原始音乐精髓和现代文化结合的结果。布鲁斯和拉格泰姆是爵士乐的初期形式,这两种音乐都源于美国黑人乐曲。在布鲁斯和拉格泰姆走向成熟的时候,黑人乐手把它们结合到一起,形成一种与美国主流音乐传统迥异的音乐──爵士乐(正式产生之年为1917年)。从此以后,它多次变换其形式、风格及速度,每一次的变化都注入了一些新的内容。

 

 

音乐是用来表达人的内心情感的,这是理解爵士乐的一个关键,也是本课的一个难点。爵士乐是由非洲音乐与欧洲音乐相融合而产生的平民音乐。爵士乐不仅是一种音乐流派,它本身还反映一种精神状态,其内容包括生活的许多方面,而且是真实的反映:诸如对不公正的反抗、对美好爱情的向往、挫折后的失意等,同时还有幽默、自嘲,有时甚至是流着眼泪的笑。

 

 

好莱坞是本课的另一个重点。好莱坞是世界电影之都,代表着世界电影发展的最高水平,这里汇集了著名的电影制片公司、名导演和名演员,拥有世界一流的电影制作技术和拍摄场地,摄制出许多闻名世界的影片。好莱坞引领世界电影的潮流。“一只眼睛盯着观众,一只眼睛盯着金钱”是好莱坞经营的最高哲学。

 

 

近年来好莱坞的全球化策略对各国的民族电影市场构成强大威胁。中国电影应如何应对,不应仅是电影界人士的任务,也应当引起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关注。探寻好莱坞称霸影坛的原因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借鉴。由于学生在这方面理性思考不多,所以这个问题也成为本课的一个难点。

 

 

二、教法建议

 

 

教材对本课的重点内容爵士乐和好莱坞介绍得比较详细,从中可以清楚地了解爵士乐的起源、发展脉络、演奏特点、影响及好莱坞的兴衰历史。学生通过自学(阅读教材)可以对上述内容有大致地了解。如果要求学生在此基础上对教材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则需要在教师指导下,事先做一番准备。这些准备包括爵士乐唱片(CD、VCD)及好莱坞的一些大片(VCD)及相关的一些材料。获取的渠道有很多,如网络、音像公司、电视录制、各种文化机构及学生个人的收藏等。

 

 

1.关于爵士乐的讲述。从欣赏爵士乐开始,可以先放一段“布鲁斯”,让学生体会其中的哀婉、忧郁的曲调,再从英语单词“Blues”讲起。“Blues”在英语中的意思是“蓝色的、忧郁的色彩”,后来成为悲哀的歌曲统称,中文音译为“布鲁斯”。我们常常从美国音乐作品中发现带有Blues的曲名,如《蓝色狂想曲》、《蓝色的探戈》、《蓝色的爱情》等,它们更准确的译法应该是《忧郁狂想曲》、《忧郁的探戈》、《忧郁的爱情》…… 布鲁斯是爵士乐初期的一种重要形式,为爵士音乐的旋律基础,源自非洲,由非洲的黑人带到美国。17~18世纪,西方殖民主义者将大批非洲黑人贩卖到美洲,这些黑人奴隶从故乡带走了历史和文化,同时也带上了音乐。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黑人奴隶思念遥远的故乡和亲人,沮丧、无奈与绝望的情感始终伴随着他们。在田间、在劳动之余,黑奴们怀念故乡和亲人,常常唱一种哀歌,以表达他们孤寂、哀怨的心声。讲述爵士乐的起源,目的是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理解音乐,理解音乐是用来表达内心情感的,音乐与生活、与时代密切相关,在这里教师要特别注意交待时代背景,要将它与单纯的音乐欣赏课区分开来。

 

 

透过爵士音乐的其他表现特征,教师还可引导学生体会黑人奴隶的心愿所在:例如,即兴风格──爵士乐的灵魂,即自由自在地演奏,他们渴望以此来表达自己的一个宏愿──自由地、无拘无束地生活。再如,拉格泰姆──爵士乐音乐的节奏支架,即切分的节奏风格,切分示意出动荡和不稳定,与平静和稳定相对峙。黑人奴隶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他们希望社会变革动荡,这种不规则的切分节奏特点,就好像他们对现实社会不停地敲击。对此段音乐知识理解有困难者,可以向音乐教师请教。

 

 

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组织三五个学生,参考教材插图(见教材第112页“美国南部的爵士乐队”)所使用的乐器,模仿早期黑人爵士乐师的即兴表演。爵士乐的“即兴”表现方式渗透在整个作品的演奏之中,它是爵士音乐的精髓和灵魂。早期黑人爵士乐多不识谱,演奏时只是凭着灵感,对所熟悉的曲调自由地进行变化。所以带有很强的即兴性质。由于人数不多,三五个乐手经常在一起合作,时间久了,彼此之间也就自然地形成一种默契。这种情况只是到后来才有所改变。即兴表演为爵士乐手提供了宣泄情感的机会,容易激发人的情绪。

 

 

通过对教材的阅读,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挖掘教材的一些潜在思想,如爵士乐的发展还证明“只有发展才是硬道理”。教师可提问:“黑人音乐的故土──非洲并没有出现在世界范围内具有深远影响的现代音乐流派,这是什么原因?为什么爵士乐在美国出现?”回答参考:因为那里社会发展相对落后,文化发展相对缓慢,无法被现代世界所理解。而来到美洲的黑人尽管早期受到非人的待遇,但是美国多元文化和高速发展的社会环境无形中给他们潜移默化的影响。美国黑人音乐也在演变和发展。随着黑人的解放,他们吸收先进的西方文化,掌握成熟的音乐理论和高难度的乐器演奏技巧,最终发挥天赋创造出爵士乐。爵士乐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受到黑人以外世界各地人民的认同,也为黑人赢得更多的理解。结论可以导出:“只有发展才是硬道理”。

 

 

2.关于好莱坞的教学。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感受好莱坞影片。二是探寻好莱坞称霸世界电影业的原因。

 

 

感受好莱坞影片,一种途径是观看好莱坞的大片;二是教师介绍好莱坞的某个影片;三是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感受剧情。在这里略为详细地介绍一些美国西部片的材料,因为它最能反映美国人的民族性格和个人英雄主义,也最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要求,取用其中的某些内容。

 

 

美国的第一部西部片是埃德温·鲍特于1904年拍摄的《火车大劫案》。它确立了此类影片犯罪、追逐以及罪犯最终受到惩罚的模式。到1914年好莱坞拍摄了第一部大型西部片《娶印第安女人的白人》,银幕上具有后来西部片中定型化的人物:野蛮的印第安人、执法的白人、偷牲畜的强盗、恶棍和酒吧间的狂欢者。后来的西部片对此不断重复、模仿,仅在一些细节上加以改造和翻新。西部片演绎美国的一段历史:19世纪下半叶,由于西部发现金矿,美国东北部居民大量涌入西部荒原,促使西部经济繁荣发达,但由于法制不健全,强盗歹徒横行,再加上印第安人的反抗,使得移民不得不用枪杆子来保护自己的利益,因此就产生了大量火爆浪漫的故事。美国的西部片可谓千篇一律。首先,影片中的人物大都雷同,总是牛仔、警长、牧场主、歹徒、印第安酋长、妓女、淑女。而且善恶分明,不是好人,便是坏人,编导对人物进行简单的道德分类。其次,情节结构大都相似。一开始,常常是善良的白种移民受到暴力的威胁,英勇的牛仔奋起反抗,歹徒略占上风,牛仔救出美女,产生爱情,最后经过殊死搏斗,将歹徒消灭。其间,再穿插一些西部土著印第安人的风情民俗,显得绚丽多彩,热热闹闹。在视觉形象上,也常常是牛仔身穿紧身衣服,头戴宽边帽,腰插柯尔特连发手枪,同时离不开原始的火车、带篷的马车、荒凉的沙漠和挺拔的山岩。影片中离不开这样的镜头:印第安人骑马一字排开,在山梁上出现,俯视着山下平原上行进的骑兵队、马车或火车,局势一触即发,紧张异常。美国的西部片尽管雷同,但也产生了一些经典影片,如福特的《铁骑》、《关山飞渡》,霍克斯的《红河》、齐纳曼的《正午》和史蒂文斯的《原野奇侠》等作品。在电影的早期,美国西部片曾经风行一时,不仅在国内,而且在世界范围赢得了众多的观众。70年代后,它沉寂了一段时间,最近几年,又有复兴的迹象,好莱坞拍的好几部西部片票房都不错。观众观看西部片,既可满足怀旧心理,又可曲折地宣泄自己潜藏的攻击欲。

 

 

教师可以先提问学生,“你心目中的美国西部片及人物的形象是怎样的?”,待学生回答后,再做补充,特别是西部片的时代背景要交待清楚。另外可让对西部片有了解的学生讲述某个西部片的故事情节。如有条件,也可以让几位学生表演西部片的某个片断。

 

 

也可以去探寻好莱坞称霸影坛的原因。如果有条件获得各种资料来说明最好。如果没有条件,教材中也提供相当多的信息,但需要学生阅读教材搜寻有效信息,经过分析后得出。这里可以提供一个线索:

 

 

1.一流的电影制作技术、一流的导演、一流的演员。

 

 

2.推出影星以确立自己的地位。

 

 

3.华尔街金融机构的大量投资。

 

 

4.制作技术、题材、制作方法的不断革新。

 

 

5.创造出不同的类型片来吸引观众。

 

 

……

 

 

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电影现状及如何走向世界进行深入探讨,将会使学生对本章内容理解更加深刻。这些问题更多是在课下进行了。

 

 

三、学法指导

 

 

1.本课教材限于篇幅,只选择了现代音乐的代表──爵士乐、现代电影的代表──好莱坞。其实现代音乐和现代电影还有其他相当丰富的内容。因此指导学生从各种渠道获取资料是十分必要的。教师应当指导学生从网上、书籍或媒体上搜集资料,例如告诉学生除了爵士乐外,20世纪还有许多流行音乐形式盛行,像摇摆乐、摇滚乐、乡村音乐、迪斯科等,可从网上或书籍中搜集相关方面的资料,之后或列出图表、或整理成提纲笔记等。

 

 

2.鼓励学生针对现代音乐和电影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由于本课内容贴近青少年认知区域,学生中许多人对现代音乐、现代电影较成年人有更多的知识积累。教师可以先示范性地提出问题,如未来电影是什么样的? “一只眼睛盯着观众,一只眼睛盯着金钱”这一好莱坞经营理念对其发展有什么影响?等等。鼓励学生多提问,回答不上没关系,关键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问题探究

 

 

动脑筋

 

 

电视的发展使电影受到很大的冲击,电影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是不是越来越小了?你有什么看法?

 

 

电视的发展使电影受到很大的冲击,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这并不意味着电影功能的减少或衰退,比如电影在传播、教育、认知、审美、文献等多种功能并未减少,甚至还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例如电影经济功能就在增加。如果不信,请留意每一部好莱坞大片上映后所带来的经济旋风和时尚旋风。它们表明电影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并未随着电视发展而减少。当然这里必须说明,电影业也必须与时俱进,否则它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就会减退。

 

 

练一练

 

 

C

 

 

活动与探究

 

 

如果有条件,观看好莱坞、欧洲、中国生产的有代表性的电影各一部,试组织一场讨论,发表你对不同地区(国家)电影的看法。

 

 

自由发挥。

 

 

五、推荐网站

 

 

1.http://cn.dir.yahoo.com/entertainment/music/Jazz/

 

 

2.http://www.jazzsky.com/

 

 

3.上海音乐数字图书馆

 

 

4.亿唐音乐

 

 

5.http://www.hao123.com/在线宽带电影

 

 

6.http://www.xmdaily.com.cn/hlw10

 

 

(作者: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历史学博士 张晓华)

 

 

参考资料

 

 

好莱坞(Hollywood)

 

 

地名。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的西北郊区。原为一僻静村庄,因具备拍摄电影外景的各种条件,1908年后美国各地的制片商陆续向此处集中。美国八大影片公司均创办于此。遂逐渐成为美国电影制片业的中心,因此,习惯上把“好莱坞”作为“美国电影业”的同义语。

 

 

爵士乐

 

 

即爵士音乐(jazz)。爵士乐最早来自非洲音乐。非洲音乐随着黑人奴隶一起传入北美,成为北美黑人奴隶的一种主要音乐形式。非洲音乐受到欧洲音乐的影响,产生了许多音乐形式,如布鲁斯和拉格泰姆等音乐形式。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的新奥尔良一带,黑人小型铜管乐队演奏布鲁斯和拉格泰姆等乐曲为舞蹈伴奏时,产生了最初的爵士乐,当时人们称它为“新奥尔良爵士”。20世纪初,以爵士乐为代表的流行音乐作为一种独立的形式逐渐发展成熟。早期爵士乐是即兴之作,多用鼓敲出节拍分明的节奏,小号吹出优美而有摇摆感的旋律,喧闹、狂热,这种令人兴奋的不协和音很快传播开来。那时的爵士乐师都不识谱,他们凭着良好的音乐素质、听觉和记忆来熟悉基本曲调及其和声结构,以此为主题作即兴变奏。这种节奏一个接一个,变化无穷,可以充分发挥爵士音乐家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即使后来爵士乐必须按谱演奏时,乐谱也只是记录乐曲的基本轮廓。1917年前后,白人也开始演奏爵士乐。此后,爵士乐在芝加哥、纽约一带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出现了一批著名的爵士音乐家如L阿姆斯特朗,他被誉为“美国爵士乐的化身”。在此期间,爵士乐风行美国,并流传到世界许多国家。爵士乐作为20世纪最流行的一种音乐形式,不仅影响了其他流行音乐形式,也影响了严肃音乐的创作。

 

 

摇滚乐

 

 

20世纪50年代后半期开始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大众音乐形式。20世纪以后,在黑人音乐布鲁斯的基础上,吸取爵士乐的舞蹈节奏等因素,人们发展了一种新的布鲁斯音乐──节奏布鲁斯。50年代,人们又在节奏布鲁斯的基础上发展了摇滚乐。摇滚乐强调持续不断的两拍子的节奏型,充满青春活力,深受青少年的欢迎,很快流行开来,迅速传遍欧美,进而风靡世界。比尔· 海利(1925—1981)融爵士乐于乡村音乐创作的《围着时钟摇吧》(1955)是第一首流行摇滚乐。摇滚乐歌手“猫王”艾维斯·普莱斯利(1935—1977)以《令人心碎的旅店》(1956)一举成为歌迷的偶像,称雄歌坛20年。60年代出现了许多摇滚乐队。英国的“甲壳虫乐队”在1963年登上了皇家剧院的舞台。70年代中期兴起的迪斯科舞蹈是在美国黑人民间舞蹈的基础上杂糅进印第安舞和西班牙舞的动作形成的,既可表演又能自娱,速度欢快、节奏强烈的舞蹈音乐迅疾疯狂了全世界的年轻人。

 

 

 

 

 

“猫王”普莱斯利

艾维斯·艾伦·普莱斯利(1935—1977)是20世纪50~70年代美国流行音乐最有影响的歌星之一。1935年1月8日,普莱斯利诞生于密西西比州塔佩洛镇。1945年,在阿拉巴马州博览会的才艺表演上演唱“Old Shep”,获得第二名。1953年高中毕业,开始在“皇冠电子公司”担任卡车司机的工作。这一年,他在圣菲利浦公司录下两首歌,“My Happiness”和“That’s When Your Heartaches Begin”,从此步入歌坛。1954年,替太阳唱片公司录制了第一张商业唱片。不久,他演唱的“That’s All Right”进入排行榜第三名。1955年,“上校”汤姆帕克(真名是安德列冯凯克)成为他的经理人。以3.5万美元和RCA签下录音合约,RCA同时取得他在太阳唱片公司的所有录音作品。1956年,首次上全国性的电视节目。他的第一首冠军流行单曲是“Heartbreak Hotel”。1955年,他演唱的“Mystery Train”和“I Forget to Remember to Forget”成为乡村排行榜的冠军曲。这一年,他和赫尔威利斯签下三部电影的合同,开始拍摄电影《铁汉柔情》(Love Me Tender)。1958年,应征入伍。这一年9月,他随部队赴德国。尽管人在国外,但他的唱片仍持续创下畅销曲纪录,在1958年期间,他的唱片为他赚进两百多万美元。1960年3 月5日,他从军中退伍,重新开始录音拍片。1961年,他的唱片“It’s Now or Never”销售量超出九百万张。同时,他在1961年到1968年之间主演了21部电影(平均每年三部)。1967年5月1日,和普莱希拉结婚。1968年2月1日女儿出世,取名莉莎玛丽;12月3日,在国家广播公司(NBC)特别节目中演出,获得巨大成功。1972年,他在全美巡回演出,非常成功,估计观众人数总计达十亿人次。不久普莱希拉和猫王离婚。1977年4月10日,在巴尔的摩演唱会的舞台上突然倒下。他的健康状况恶化,精神上也很颓废。1977年8月16日,他的女朋友发现他不省人事,把他送往医院,抵达医院时去世,据说死于心脏病。猫王改变了流行音乐的模式,他的唱片销售量超出历史上任何一位歌手,时至今日,总共超过一百亿张。他演唱的单曲中有56首全球销售量超过一百万张。他在美国创下18首冠军曲的纪录,同时在英国也有17首歌曲荣登冠军宝座。同时,他还主演过33部电影。

路易·卢米埃尔

路易·卢米埃尔(1864—1948),法国电影发明家和电影导演。1839年,照相术出现;此后,人们为了用照相术来记录和再现活动影像做出了各种努力。1889年,美国的G伊斯曼发明了将感光乳剂涂布在赛璐珞长条上的感光胶片,从而不仅便于拍摄长时间的活动影像,而且使透视或放映这些影像成为可能。接着,爱迪生发明了使用感光胶片连续拍摄的摄像机,并于1891年发表了他制作的可供一个人通过放大镜观看活动影像的活动视镜。1894年底,路易·卢米埃尔和他的哥哥阿古斯特在研究了爱迪生等人研制的摄影机基础上,找到了一种新的传动方式,即在胶片上打两个洞,以解决拍摄与放映电影时胶片的连续不断地运送问题。1895年3月,这部机器经改善后再次获得专利,并定名为“电影放映机”。1895年3月22日,卢米埃尔拍摄的电影《工厂的大门》在巴黎第一次放映,但未售票。同年12月28日晚上,在巴黎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的地下室里电影第一次售票公映,同《工厂的大门》一起放映的还有《水浇园丁》、《火车到站》、《婴儿的午餐》等11部无声电影短片,历时20分钟。《工厂的大门》拍摄的是卢米埃尔工厂上班时的情景,影片长度不到两分钟。《水浇园丁》叙述了一个简单的故事:一个儿童用脚踩住了一条胶皮水管,园丁以为水龙头出了毛病,便打开龙头来检查,这时,儿童突然挪开了踩住水管的那只脚,水从龙头里猛地喷出,溅了园丁一脸。影片《火车到站》已经开始采用现代电影的艺术手法。在片中,火车好像从银幕中驶出,飞快地奔向观众,使初次接触电影的观众大吃一惊,以为真要被火车轧死。在这里,观众看到的东西已经同摄影机“看”到的东西融为一体。从此,电影时代开始了。电影史上把这一天当作电影诞生的日子。从1900年起,卢米埃尔转向70毫米电影和宽银幕电影放映的研究。卢米埃尔还是一位出色的电影导演,他对景物、构图有着十分强烈的直观感受,擅长于“捕捉大自然”,在摄影中开始运用特写镜头和景深镜头。

电影和电视技术的发展

在20世纪,没有任何一门艺术比得上能满足人们不同层次审美欲望的影视艺术对人的影响更大了。真正使电影成为一门艺术并具有戏剧效果的,是法国人乔治·梅里爱(1860—1938)和美国人戴维·沃克·格利菲斯(1875—1948)。梅里爱对电影艺术的贡献,是他发现了特技摄影技术,而格利菲斯则是运用了蒙太奇手法。1914~1922年,美国导演和制片人格利菲斯运用各种不同摄法,特别是特写镜头、平行动作镜头的交叉剪辑,以及蒙太奇手法拍摄和导演了具有艺术性和故事性的《一个国家的诞生》、《党同伐异》、《赖婚》等多部影片,从而使其不仅享有“电影艺术之父”的称号,而且成为美国好莱坞技术主义传统的创始人和真正代表。到20世纪20年代,电影成了人类创造出继诗歌(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绘画和雕塑)、建筑和戏剧这六种艺术之后的“第七艺术”。

1927年之前,电影艺术一直是无声和黑白的,电影史上把这一阶段称为“默片时代”或“无声片时代”。尽管如此,这种新兴的、有形、闪动、逼真的艺术还是以其喜闻乐见、贴近生活的特点和魅力赢得了大众广泛的青睐,从而使它在成为艺术的同时,也具有了明显的商业和娱乐性质,也促使了1913年美国好莱坞的出现和随后一批电影明星如查理·卓别林等的涌现。

20世纪20~40年代,是电影艺术的成熟期。也是电影从无声走向有声,从黑白转向彩色,由小规模、低技术制作形成大规模、系列化和专业化制作的转变时代。1925年,美国电话和电报公司所属的贝尔实验室投资数百万美元,终于解决了有声电影的关键技术──音画同步的问题。1926年组建不久的美国华纳兄弟电影公司率先购买了该技术,并在当年的8月6日推出了世界上第一部音画同步的配乐影片《唐璜》,不过只有音乐,没有对白。1927年10月23日,华纳公司第一次拍摄成功了有声响 、对白、音乐和歌唱的有声电影《爵士歌王》。到1935年,第一部彩色影片《浮华世家》拍摄成功,标志着彩色电影的问世。电影给人带来了愉悦,电影使人眼界开阔,电影使人更加直接地认识和了解世界。

就在电影以其迷人的魅力征服世界的同时,另一位与其相伴而生的姊妹──电视也在20世纪的20~30年代问世了。

1928年,当“伟大的哑巴”──无声电影刚刚开口一周年的时候,电视发展史上出现了一个划时代的大事──美国纽约31家广播电台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电视广播试验。尽管由于当时显像管技术尚未完全过关,整个试验只持续了30分钟,收看的电视机也只有十多台,但此举却宣告了作为社会公共事业的电视艺术的问世,揭开了电视新时代的序幕。此后,美国无线电公司雇用了已发明显像管专利的年轻科学家佐里金继续研究和试验,终于在1933年研制成了全电子图像广播系统。至此,电视机正式诞生了,电视艺术从此方兴未艾。

英国广播公司捷足先登,最先使电视和文艺发生了关系。1936年11月2日,首次开办每天2小时的电视广播,并通过电视转播舞台上演出的实况或播电影。这使得当时价格还相当昂贵的电视在英国中上层家庭开始有所普及。如1937年,该公司播映英王乔治五世的加冕大典时,当时英国已有5万观众在观看电视了。直到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英国政府决定在战时停止播放电视节目时,英国大约已有两万家庭拥有了电视机。

而作为最先对电视进行试验的美国,其民众正式接触电视则是到了1939年。二战期间美国曾一度禁止生产电视机,但到战后其发展速度超过了英国,1949年,全美大约有100万部电视机。此间,电视艺术也从黑白电视时代、彩色电视时代,又向多路广播时代前进了,电视逐步成为变革人类生活方式的途径与工具。

卓别林和《大独裁者》

查·卓别林(1889—1977),20世纪二三十年代最著名的电影艺术家,享誉世界的喜剧大师。生于英国伦敦一个喜剧演员家庭。因父亲早逝,母亲又患神经病,年幼的卓别林被送进贫民孤儿学校。7岁后,他离开了孤儿学校,成了一名流浪儿。他当过报童、杂货店小伙计、玩具小贩、医生的小佣人、吹玻璃的小工人,还在游艺场扫过地。一天,伦敦游艺场一名主要喜剧演员病了,经理要卓别林饰演流浪汉救急,从此显示了艺术才华。1907年,17岁的卓别林成为伦敦丑剧闹剧剧团的一名喜剧演员。三年后,卓别林随剧团赴美国演出。由于他演技精湛,后来,美国电影制片公司聘他为演员。当他自编自导自演的电影《寻子遇仙记》、《淘金记》、《城市之光》、《摩登时代》等相继公演后,他逐渐成为受人欢迎的影坛明星。

卓别林的影片代表了整个无声片时代的最高艺术成就。他扮演的那个蓄一撮小胡子、头戴小礼帽、脚穿大皮鞋、短衫肥裤、手持细长手杖的富有喜剧性的流浪汉形象,家喻户晓,流传甚广。人们看他的影片不仅能够捧腹大笑,而且还能在笑声中涌出同情弱小的善良泪水。卓别林用自己最有力的形式──影片以及片中各类喜剧人物的悲剧命运,深刻地讽刺和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给人带来的可悲、可笑和无奈,以及资本主义制度的恶瘤──法西斯主义。正因为如此,他的著名影片《城市之光》、《摩登时代》等,在给他带来极高声誉的同时,也使他赢得了世界人民的普遍尊敬。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的一天,卓别林从报上看到一则消息:希特勒禁止卓别林拍的影片在德国上演,原因是卓别林同希特勒的形象太象了。他开始觉得好笑,继而萌发了拍一部片子,把希特勒嘲弄一番的想法。于是,他开始编写剧本,名为《大独裁者》。他在《大独裁者》中扮演了两个角色:希特勒和一个小犹太理发师(仍是小流浪汉的形象)。又请了一位爱尔兰演员演墨索里尼。为了拍摄这部讽刺纳粹的笑片,花了两年时间,用了200万美元。影片拍完,二次大战已经爆发。这时,一些纳粹分子给卓别林写去许多恫吓信,扬言只要上演就要在剧院扔臭气弹、向银幕开枪。卓别林只得请码头工人到电影院去维持秩序。《大独裁者》终于在纽约两家戏院正式上映了。观众们看得如痴如狂。人们看到希特勒这个独裁者的小丑形象,都情不自禁地发出笑声。这两家戏院连续放映了15个星期,仍然场场满座。后来,在英国上演,也打破卖座纪录。

电影艺术的发展

19世纪末的科技浪潮,为电影艺术的问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1895年,爱迪生和路易·卢米埃尔几乎同时在美国和法国发明了能拍摄和放映活动影片的机器,翌年底,电影已经完全脱离实验阶段,与观众见面。进入20世纪后,电影成为最具时代特色的艺术。

20世纪前半期,西方电影事业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形成期和成熟期两个时期。1927年以前是形成期,电影经历了由短片到长片,从单镜头到多镜头剪接,并形成视觉语言的过程。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西欧的艺术电影略占优势,尤以法国较为突出。大战爆发后,未遭战火摧残的美国电影迅速发展,逐渐形成自己的优势地位,并沿着剧情电影的方向发展。大战结束后的10年内,美国影片在世界各国占着上映节目的60%~90%。在西方电影的成熟期,电影技术有两个很重要的突破。1926年8月,华纳兄弟制片公司推出世界上第一部音画同步的配乐影片《唐璜》,不过只有音乐,没有对白。翌年10月,该公司又推出阿兰·克劳斯兰德摄制的《爵士歌王》,这部影片插入了道白和歌唱。这些标志着电影事业进入了有声电影时代。1935年,美国彩色电影《浮华世界》问世,又标志着彩色电影时代的来临。自此,电影具备了画面、声音和色彩三大元素。

在西方电影史上,存在着写实主义和技术主义两个传统。写实主义者主张到现实的场景中去,一般不搞完整的电影剧本,强调在拍摄中随时发现戏剧性元素,重视演员的即兴灵感的作用和自然流露的情感,反对演员的刻意表演。他们不重视电影的娱乐价值,否定主观的教育和宣传意图。技术主义者则把娱乐观众、进行某种教育和宣传作为制片的目的,把技术或技巧放在重要地位。他们主张精心编写剧本,在摄影棚里采用貌似真实的布景和演员的刻意表演,充分利用蒙太奇等手段,给观众制造出完美的生活幻觉,唤起观众热爱、痛恨、赞成、反对、快乐、痛苦等强烈情感。这两个传统各具特色,但又互相交叉,优秀的电影作品往往融合两者的长处。

好莱坞电影是技术主义传统的典型代表,好莱坞电影城是技术主义电影的世界性基地,获得了“世界电影王国首都”的称号。随着大量的技术主义电影从好莱坞涌出,观众从中感觉到了一种“似是而非的真实”和“梦幻中的现实”,因此好莱坞又获得了“梦幻工厂”的外号。好莱坞在电影发展的成熟期中首创了制片厂制度和明星制度,设立了闻名于世的奥斯卡金像奖,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电影演员。除了卓别林主演的一批电影外,好莱坞还生产了不少在世界电影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影片,以及一些色情和凶杀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60年代末,美国电影曾出现危机,好莱坞的制片厂制度也于1951年解体,影片产量不断下降。但是70年代由于一批年轻导演的崛起,好莱坞克服了危机,又生机勃勃地发展起来。好莱坞电影就像多元化的美国社会一样,纷繁复杂,斑驳陆离,反映着美国的梦想和愿望,显示着美国文化与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成为美国社会情势的晴雨表。战后美国发生的重大事件,从麦卡锡主义到水门事件,从冷战到越南战争,从种族冲突到女权运动,都在电影中折射出来;激进主义与保守主义、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写实主义与技术主义、纪实化思潮、传统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等各种各样的哲学思潮、美学观念、艺术风格相互交替,同时并存;政治片、灾难片、战争片、西部片、科幻片、伦理片、暴力片、歌舞片、怀旧片等各种类型的影片轮番登场,在奥斯卡奖的角逐中各领风骚。好莱坞电影的特点之一,是既保持商业电影的气息,善于把握观众心理,迎合大众时尚,获取高额利润,同时又不惜工本,用大制作、高科技、名导演、大影星来生产和制作影片,参与世界电影市场的激烈竞争。

在好莱坞电影低落时期,欧洲各种风格的电影趁机崛起。战后初期首先兴起了意大利的新现实主义电影。这类影片站在人性和人道主义的立场上,关注下层普通人的生活和命运,把镜头对准战后初期尖锐的社会现实问题,如失业、贫困、老人等问题。即使是拍摄反映反法西斯斗争的重大历史题材,也很少描述伟大的英雄事迹,而是通过对普通人日常生活的描述来加以表现的。在表现方式上,这类影片摈弃了任何戏剧化的人工雕琢,采取了纪实性的、朴实无华的风格,在事件发生的地点实景拍摄追捕、格斗、酷刑、反抗斗争等场面,几乎同新闻纪录片一样逼真。然而,对世界影坛冲击比较大的是以法国“新浪潮”运动为代表的现代主义电影。这种电影的出现同存在主义、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非理性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等文艺思潮和哲学观念有较为密切的关系,是这些思潮和观念同电影相结合的产物。“新浪潮”电影运动的本质,是要求以现代主义精神来改造电影,要突破传统的电影形式、结构和手法,用现代的电影手法和技巧来表现哲理性的主题。这类影片往往是刻意描绘现代都市中人的处境、心理、爱情和性关系,用都市街景取代浪漫主义的自然风光,用**放纵代替爱的忠贞。在创作艺术和表现技巧方面,它们用事件的无逻辑组合或非理性的意识活动来代替或打乱逻辑的情节结构,以及用跳接、自我介入或其他主观随意的手法来破坏传统的技巧。这类影片既有别于仅供娱乐消遣的商业性故事片,也不同于不参与商业流通的先锋派实验电影,它们的立意与表现手法虽然都比较新颖,但一般的观众都能看懂。从60年代开始,又出现了新德国电影运动。这类影片介于“新浪潮”电影和好莱坞商业片之间,具有德意志的民族特色,注重哲理,对人的心理状态有细腻的分析,能吸取现代电影的技巧和手法,倾向于现实主义的纪实风格。

苏联在电影事业上也取得了较大的成就。20世纪20年代占重要地位的是新闻片和纪录片,30年代起则在表现“革命中的个人”的主题下,创作了不少故事片,其中包括《夏伯阳》、《列宁在十月》、《伟大的公民》等。苏联的影片以现实主义为主调,但是蒙太奇大师爱森斯坦拍摄的《战舰波将金号》也曾震动世界影坛。卫国战争期间,苏联电影事业在战火中艰苦而顽强地前进,拍摄了不少鼓舞人民斗志的影片。50年代中后期至60年代初,由于社会政治领域反对个人迷信的结果,电影创作的氛围比较宽松,电影事业开始走向复兴。这个时期拍摄的影片,不少尽管还是战争题材,但是着力于从个人感受的角度来表现战争,较为细腻地刻画人物性格与心理活动,表现普通人在战争中的不幸命运,既揭示了战争的灾难,也带有某种阴郁伤感的情调。70年代和80年代初,苏联电影由复兴趋向繁荣,出现了创作高潮。电影的题材包括军事爱国主义、政治、生产和道德,但取得较大成就的是军事和道德题材。奥泽洛夫执导的《莫斯科保卫战》,气势磅礴,场面壮观,影片摄制组成员有500人,光摄影师就有102人,参加拍摄的士兵5 000人,平民1万人,演员250人,描述了斯大林、朱可夫、希特勒等一大批历史人物,尤其是战争的场面十分逼真,如反映苏、德双方争夺斯摩棱斯克时,有100多辆坦克、几千人参加拍摄。

20世纪后半期,电影开始受到电视的挑战。电视是传播信息的重要工具,是进行教育的有效手段,还是综合艺术的一个重要形式。随着电视覆盖面日益扩大,彩色电视的普及和电视机性能的提高,更多的人宁愿在家里舒适方便地看电视,上电影院的人数日趋减少。在录像技术和光盘刻录技术发展后,观众又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和自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