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甘迪和姚明批评:探讨人性善恶矛盾的佳作—诺贝尔文学奖作品《蝇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4 09:29:17

诺贝尔文学奖作品《蝇王》是英国作家威廉姆·戈尔丁的成名作。这本书在出版前可谓历尽坎坷,其间曾被21家出版商以各种原因拒绝过,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该书自1954年问世出版后,却使作者一举成为世界文坛的红人,不但其总销量突破500万册,而且,大名鼎鼎的瑞典文学院的18个评委竟为了戈氏的评奖而争论不休,甚至出现了公开化的分歧……,那么,这究竟是一本什么样的书籍,竟然如此显得与众不同并得到广大读者及评委的厚爱呢?

《蝇王》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的一架疏散儿童的飞机坠毁到太平洋一个孤岛上,幸免于难的孩子们生存自救最终被救援的离奇、荒诞的故事。

这是一群大的几个只有十五、六岁,小的仅有五、六岁的孩子。这些没有主心骨更不谙世事,甚至在父母面前还会撒娇的少儿,在首领人物——准青年拉尔夫的海螺声中聚集在一起,选举头目,共商求救和眼前的生存大计,拉尔夫和另一个准青年以其出众的能力当选为孩子们的头目。他们组织孩子们搭窝棚、取淡水、打猎、并在岛屿最高峰点燃了向救援者和过往船只求救的火堆。整个活动井然有序,充满了理性与智慧。不知是因孤岛远离航线,救援者找不到孩子,还是孩子们太忙于眼前的生存而忽视了保持火堆继续燃烧以便向救援者指示方位,总之,孩子们在荒岛上生活了很久还没有被救援。这期间,一个来自空中的时隐时现的的神秘怪物“蝇王”不断威胁着孩子们的生存,已有孩子不明不白地消失了。可以肯定地说,孩子们在荒岛上的生存只是暂时的,他们无法抗拒大自然的各种灾难,也无法渡过茫茫大海去寻找人类社会。他们的唯一出路就是尽快被救援或被过往船只发现。但是在暂时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孩子们却把脱离孤岛的事情给淡化了,把孤岛当作了快乐的伊甸园,无忧无虑地嬉戏于沙滩,津津乐道于模仿土著画花脸、做长发和狩猎的游戏之中。他们对“蝇王”在岛上的多次威胁置若罔闻,也几乎不关心曾在附近海面经过的船只。而在组织狩猎活动中为孩子们提供食物所起作用的最大的杰克,认为是自己在保护孩子们,应该是唯一的头目。杰克看不到潜在的危机,陶醉在暂时解决的温饱中而自得其乐,甚至忘记了孩子们所处的危险环境——实际上,不论是否有危险,孩子们都不能在孤岛上长住。为此他与拉尔夫就迫在眉睫的生存问题与“遥遥无期”的保护山顶火种问题多次发生争执,最后发展到分庭抗礼,彻底分裂成两派并互相残杀。这其中,在杰克组织的卓有成效的狩猎活动中得到实惠的多数孩子追随杰克,而对孩子们的前途明察秋毫的罗尔夫和其追随者皮基两人则被孤立成另一派。后来,皮基在敌强我弱的拼杀中坠岩身亡;拉尔夫也成了孤家寡人,终日疲于奔命,山顶的烟火再也没有点燃。为了赶尽杀绝,杰克等人在拉尔夫躲藏的山洞口烧起了冲天大火,拉尔夫绝处逢生,从另一洞口逃出。而孩子们无意之中点燃的为拉尔夫孜孜以求的烟火,此时,正好被过往的军舰发现,才使被困在孤岛上的很长时间早已获救无望的孩子们意外地获得救援,终于回到文明社会和父母的怀抱中。

小说将孩子作为主人公,不同的孩子有着不同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他们的生活能力也因年龄的差异而大不相同。

   主人公拉尔夫是孩子们的“头头”,在孩子里年纪较大。他懂的如何生活,懂的顾全大局,知道要搭建窝棚防寒防雨,知道要在岛上生着火堆作为求救信号。在他眼力,离开荒岛才是真正获救,而不是在食物上的一时的满足。于是在安排人手维持火堆和打猎这两个问题上,他和杰克.梅瑞狄产生了矛盾冲突。杰克是乐队主唱,领导能力突出,他勇敢果断,野外生存能力极强,孩子们的肉食全由他带队捕获。最终,岛上的孩子分成了两派。以拉尔夫为首的孩子只有四个,他们坚持维持火堆以等候搭救;以杰克为首的大群孩子却“适应”了岛上野人般的生活,并且越发残忍。他们乱棍打死了西蒙,并把这种谋杀行为称之为“跳舞”;他们夺走猪崽子的眼镜,致使他坠落悬崖而死;他们为追捕拉尔夫虐待双胞胎,甚至放火烧了几乎整座岛......孩子的残忍绝不输给大人!

   当看到最喜欢的孩子西蒙被乱棍毒打时,我的心揪住了,恨不得冲进去将他搂在怀中。怎会如此疯狂如此残忍?即便是在雷电交加的夜晚,即便有认错的可能性,但是听到了同伴的哭喊声,还不能挺手么?西蒙死了,血肉模糊的尸体被丢弃于沙滩,任由大海处理......

   小说结尾,军官找到了这群孩子。并将他们野人般的生活和对拉尔夫的追杀误认为游戏。是啊,哪个大人会将这些凶残的行经与孩子挂钩?!拉尔夫想起死去的西蒙和猪崽子,看着眼前因他而被烧的浓烟滚滚的荒岛,哭了,放声大哭,为的是童心的泯灭和人性的黑暗......

自古以来,无数的哲学家讨论过人性的问题、理智的问题。孟子提出:人之初,性本善;庄子认为,人之初,性本恶;王守仁曾研究过“理”,认为“理”在心中,要把理智道德与行动合二为一。但是,人性终究逃不过欲望的魔爪,终究排斥不了心中的黑暗面。即使立足于文明社会中,也会在失去文明时失去理性。

我不禁又一次思考起“蝇王”这个名字来,它代表苍蝇之王,也就是污秽之王,也是丑恶灵魂的同义词。我想,作者戈尔丁就是想告诉我们人类千百年来互相残杀的根源。“蝇王”便讽刺了那些挑起战争的罪魁祸首。

这群孩子由于脱离了人类文明社会的约束,隐蔽在人性中的某些固有本能得到发展、滋生,最后变得放荡不羁,分裂成两派并互相残杀。戈尔丁自己也认为,虽然在某种程度上,人性存在善的一面,并且善与恶之间随时处于冲突之中。但是人类善良秉性不能离开文明社会的制约,一旦离开,人性恶的一面就会象孤岛上无拘无束的孩子们一样暴露无遗。因此后天的培养,熏陶才是解放人性,带人走出黑暗的必要途径。

连孩子们都会变得如此暴虐残酷,那么人性的黑暗究竟有多么地可怕可悲呢?我们虽然生活在“文明”的世界,但心中也不免存在着“恶”的一面,我们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并克制住“人性的恶”。故事中的道理看似人很难与我们现实生活联系到一起,但仔细想想其实是无处不在的。

而《蝇王》恰好在这一个层面上,使人们对二战后出现与暴露出人性恶的恐惧与憎恨方面引起了很大的共鸣,这也正是《蝇王》之所以出版问世后能够取得受到广大读者厚爱的秘密所在吧。

《蝇王》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