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院员工工作总结:青黛食醋糊治痄腮 “普济消毒饮”是治疗腮腺炎的良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6 22:58:35
青黛食醋糊治痄腮 “普济消毒饮”是治疗腮腺炎的良方2011-12-22 10:00

耳尖放血加灯火灸治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易于流行,中医学称其为“流腮”、“痄腮”等。病机多为风热上犯和热毒炽盛,耳尖放血加灯火灸治疗该症,收效明显。

   取一侧耳尖、列缺穴。先用拇食二指将耳尖穴部揉搓至发红、发热,常规消毒后医者左手拇、食二指自然捏持耳尖部,右手持小号三棱针(亦可用消毒后的缝纫针、采血针、注射器针头等),拇、食两指捏住针柄,中指指腹紧靠针身下端露出约1~2分长的针尖,对准穴位局部快速点刺一下即可,用95%的酒精搽拭点刺处后(便于血液的顺利外泄),接着术者用双手拇、食指做一捏一放地挤压,尽可能地使颜色较深的血外泄变至淡红色为佳。术毕常规消毒。针刺处当天24小时内应保持干燥、清洁,禁止湿水。

   以75%酒精消毒列缺后,取灯芯草3~4厘米,将一端浸入生菜油中约一厘米,用左手捏住灯芯草1/3处,点燃后迅速向穴位一触有“啪”的一声发出即起,即在施灸处可见一个绿豆大小的疱,灸后局部保持清洁,防止感染。左右两侧穴位交替施术,3天一次。

 方中耳尖穴是经外奇穴,采用“刺络”放血能够起到清热解毒、活血止痛、散瘀消肿、泻火祛风的作用。灯芯草性甘、淡、微寒,归心、肺、小肠经,其功效为利水通淋,清心除烦;生菜油在民间以其清心火、祛外邪的作用而常用于刮痧之术,其与灯芯草共用于灸法而获祛邪解毒、清热除湿之效。采用灯草灸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疗法,在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有“灯火”一篇,且引用了《小儿惊风秘诀》记载了惊风的治疗穴位。清代对灯火灸法的研究和收集甚多,乾隆年间陈正复著《幼幼集成》,赞灯火灸为“幼科第一捷法”,确如斯言。列缺为手太阴肺经之络穴别走手阳明大肠经,采用灯草灸可以疏风散热、清泻郁热。该法对流行性腮腺炎行之有效且易学易用,疗效确切,可以作为适宜中医技术推广。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蔡晓刚 山西省洪洞县中医医院    2011 12 19

 

青黛食醋糊治痄腮

 

      流行性腮腺炎,中医称为痄腮,是由于温热疫毒侵袭,壅遏少阳经脉所致,以发热、腮部肿胀、疼痛为主要表现的急性传染病。儿童多发,冬春季多见。治宜清热解毒、散结消肿为主。临床验证,采用青黛食醋糊治疗,效果显著。

         取青黛粉、食醋各适量,调成糊状外敷患处。一般敷药后10~30分钟局部疼痛明显减轻,8~36分钟体温退至正常,16~72小时腮腺肿胀消退。此方具有清热解毒、止痛凉血之功效,故用于治疗痄腮有良效。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郭旭光   2011 12 12

 

 

 "普济消毒饮"是治疗腮腺炎的良方

 

          西医治疗腮腺炎多采用抗病毒药物,而中医"普济消毒饮"是治疗腮腺炎的良方,该方由黄芩、黄连、陈皮、甘草、玄参、连翘、板蓝根、马勃、牛蒡子、薄荷、僵蚕、升麻、柴胡、桔梗等组成,有疏风散邪、清热解毒的作用。李东垣“医方集解”云该方为治大头瘟之良剂。后人用此治腮腺炎亦有良效。一般用2~3剂见效,5~7剂可痊愈。患者若体虚可加用人参,便秘可加用大黄。

                                             文章来源:家庭医生报     作者:李钦涛  江西南昌市主任医师 

 

赤小豆医好宋仁宗的痄腮

 

         北宋仁宗年间的一个春天,皇帝赵祯一日起床时觉得耳下两腮部发酸、隐隐作痛,用手一摸,感到有些肿胀,遂唤来御医。御医给赵祯切脉后,又细细地察看了两腮,然后奏道:陛下此症,名谓痄腮(腮腺炎),乃风湿病毒之邪,由口鼻而入所致。当以普济消毒饮内服,如意金黄散外敷,可保龙体安康。

        不料三天以后,赵祯病情恶化,恶寒发热,倦怠呕吐、两腮肿痛坚硬,张口困难,御医们慌了手脚,一个个走马灯似的为之诊治,然后研讨方剂,有的说:陛下乃邪与气血相结,当服软坚消肿之剂;有的说:万岁系湿毒内袭,需用清热解毒之法。众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最终也未能确定治疗方案。赵祯知道后大怒,急下诏求天下名医。

        一张皇榜飞出宫门:凡能治愈皇上之疾者,必有重赏。京城之内,虽名医云集,然伴君如伴虎,又有谁敢去冒这个风险?一晃二日,京城有个姓傅的走访郎中,看到那张皇榜,他想:在京城近日生意清淡,无人问津,衣食无着,这皇帝既是痄腮之病,有何难哉?于是返回住处,取出赤豆若干,研成细末,以水调成糊状,美其名日———万应鲜凝膏。然后去揭下皇榜,给皇帝敷上,一连三天,居然治好了痄腮。自此以后,傅郎中名闻京城,病人络绎不绝,应接不暇。

         这治好皇上之疾的赤小豆,又名赤豆,是豆科植物赤小豆的种子。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是常用中药之一。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每100克赤小豆含蛋白质20.7克,脂肪0.5克,碳水化合物58克,粗纤维4.9克以及淀粉、B族维生素、钙、磷、铁等多种微量元素。中医用它来治疗水肿、黄疸、脚气、泻利、便血、痈肿、通乳汁、腮腺炎、催奶等病症。若患腮腺炎,用赤小豆5070粒研末,用温水或蜜调成糊状敷患处,一般二至三次可愈。治疗黄疸用张仲景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治肝硬化腹水,用赤小豆500克,活鲤鱼1(1斤以上),同放锅内,加水20003000毫升,至赤小豆烂透为止,分数次食用,每日或隔日一次,直至腹水消退为止,妇女乳汁不下,用赤小豆适量,煮熟食之,乳汁可下。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