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梦里人(1994) 在线:苦的直接起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18:09:30


  

  真实世界与童话世界完全是两回事,没有人能够“从此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我们无法避免生命的真相——生命是不完满、不圆满、不如人意——这就是苦的真理(苦谛)。

    既然真相是如此,那么当务之急就是要知道,痛苦是否有起因;如果有的话,是否能够去除苦因,以止息痛苦。

    佛陀体悟到,我们的痛苦并不是偶然形成的。就如同所有现象皆是其来有自,痛苦的背后也有原因。对所有的存在而言,这因果的法则——业(kamma)——是普遍而基本的。而且,痛苦的起因也不是我们所不能控制的。

   

    我们生命中所经历的每一件事,都是自己的行为所导致的结果。因此,只要我们能主宰自己的行为,就可以主宰自己的命运。每个人都应该为造成自己痛苦的行为负责;每个人也可以改变自己的行为以止息痛苦。佛陀曾说:“你是自己的主人,你创造自己的未来。”

    事实上,每个人都好像是没有学过开车、却蒙着眼睛,在繁忙的公路上开车行驶,这样想平安抵达目的地也难。他以为是自己在开车,但事实上,是车子驾驭了他。姑且不论他是否能到达目的地,只要他不想发生意外,就应该先除去眼罩,学会开车,并且尽快驶离危险。同样地,我们必须清楚觉知自己的所作所为,并且学会奉行正当的行为,才能够到达我们真正想去的地方。

    三种行为

    行为(业)有三种:身体的行为(身业)、言语的行为(语业)、意念的行为(意业)/通常我们最重视身体的行为,其次是言语的行为,最后才是意念的行为。但是,根据“法”——自然的法则——意念的行为才是最重要的。身体和言语的行为,会因为意念的不同,而产生完全不同的果报。

    言语和身体的行为、以及它们表现在外的后果,都是意念行为的结果。言行的善恶,要有意念的性质来判断。所有意念的行为,才是真正的“业”,才是会在未来产生果报的原因。佛陀了解这个真理,他说:“万事万物,因心而生;至要为心;万法唯心造。

    若言谈举止出于不净之心,痛苦则如影随形,如车轮紧随与拖车牲口之足后。

    若言谈举止出于纯净之心,快乐则如影随形,须臾不离。

    苦的起因然而,究竟是何种意念的行为在决定我们的命运?如果心是由识、想、受、行四蕴所组成,那么是其中哪一个部分使苦生起的呢?在痛苦形成的过程中,四蕴或多或少都与痛苦的生起有关,不过前面三者基本上是被动的。识蕴(认知)只是接受经验的原始资料;想蕴(辨别)是将资料加以归类;受蕴(感受)展现出前面两个步骤的发生。这三者的任务只是将输入的讯息加以吸收。但是一旦心开始生起习性反应(行蕴),就有被动转变成喜爱或厌恶了。心的习性反应带动新的连锁效应,连锁效应的开始生起,就是“习性反应”,所以佛陀才说:“ 任何痛苦的生起,都起于习性反应。

    如果所有的习性反应止息了,所有的痛苦也就止息了。

    真正的“业”——也就是痛苦的真正起因——是心的习性反应。一闪即逝的喜欢或不喜欢的反应可能不是非常强烈,也没有显著的果,但是它却会有累积的效果。每分每秒习性反应、重复不断地发生,每重复一次就更加强烈,最后就形成贪爱或是嗔恨。贪求和不满愈强烈,对我们的想法、言语、以及行为的影响就愈深——也因此制造更多的痛苦。

    想要从如此强烈的痛苦当中解脱出来,第一步就是接受苦的事实,不要把苦当作哲学概念或是一种信条,而是接受它存在的事实,它影响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如此接受并对苦及苦的起因有所了解,我们就能化被动为主动。学会了直接体认自己的本质,我们就可以步上离苦的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