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张之路龙空:(三九)缠论与成本吸引力(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9:19:36
(2010-12-05 20:18:09)转载▼
标签: 财经
中枢
走势
成本
重心
缠中说禅
缠论
分类: 《市场哲学的数学原理》
上节的I模型走势分析实际是对笔转折的分析,如果我们不对笔的内部进行分析,那么上节的方案至少提供了一个判断笔结束的思路。当然这个笔更多的是指日线笔,因为低级别的笔转折由于成交量有限,会降低统计的可靠性。
关于成本考量的假设实际是假设了某一时间段内的进行了交易的交易者的行为动机,这一假设的重点是只在于当前的投票,如果一个人一年前买了一次股票,其后一直没有卖,我们则认为这个人在这一年当中对走势没有影响,如果一年后他卖出了股票,那么他在这一年当中对走势的影响只有2次。锁仓只是减少了股票的流通盘,并不影响走势。
凡是在笔范围内的走势,即使不是I型走势亦可以通过数学方法计算其成本重心,然后按照统计分析来判断其转折的概率。那么笔级别以上的走势呢?
笔级别以上走势首先意味着存在笔中枢(由笔构成的中枢和类中枢,都称之为笔中枢),对于最简单的只有3笔来构成的笔中枢,其重心计算有2种基本的方法:一种是分别计算每一笔的重心,然后加权计算3笔的重心;另一种是把3笔当作一个整体,计算3笔范围内所有的成交行为的成本重心。
对于3笔以上的走势,其成本重心的计算方法是一致的。比如笔一个中枢,我们不管它是由几笔构成的。这个中枢的前后,各有一笔,这2笔都在形态上向笔中枢外延伸了足够远,所以看上去是一个盘整形态,中间有一个相对波动区间较小的中枢,这种形态还是比较常见的。对前面的形态进行计算,得出当前价格对成本重心的偏移程度,然后可以对比统计数据来估计其结束的概率。然后当走势依次变复杂的时候,可以参加前面的方法来进行分析,必要时做适当修正。
上面的内容提出了一个按照成本乖离率来计算走势转折概率的基本方案,而且本博像各位保证,现在市场上有一个年售价2万多的分析系统,其中的几个特色指标就是采用类似的策略设计的,他们那里是按时间段位单位将成本分布进行移动计算,而不是本博这里说的按照走势结构为单位,而且本博用很简单的方式就实现了对该指标的精准模拟。
但是,上面的内容不是这一节的重点。
来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对于成本重心的计算来说,相同的价格波动幅度内,成交量较大的一段波动,在决定成本重心的位置是,显然占有更大的权重。按照前面我们的计算方法来看,对于一个完整的走势类型来说,其重心计算其实是对其次级别各个走势的计算,这个时候,中枢在整个走势中的低位显然就更重要,因为中枢是多段次级别走势的重叠,这个地方经过多次的重叠后,聚集了相对更多的成交量,所以中枢对于成本重心的影响就更大。
继续思考,前面本博曾经说过,中枢对离开它的走势有吸引作用,而不是支撑和压力作用。然后本博又在前面一节提出了成本考量的假设,这个假设的具体表现就是人们的操作倾向于朝着股价偏离成本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也就是成本表现出对股价的吸引力。
从成本吸引力的角度同样可以理解背驰导致转折的原理。当市场推动股价大幅度离开第一个中枢后,由于触及了中短线交易者的成本考量极限,而出现股价被第一个中枢(也就是第一个成本密集区)吸引而开始构筑第二个中枢的走势,这第二个中枢是新一轮中短线走势成本考量的参考系,当股价离开第二个中枢后,如果同时接近某些资金的长期成本考量上限,这部分资金就会进行反向操作,如果这部分资金足够大,就会引起转折,同时这是有可能还触及到新一轮中短线资金的成本考量上限,因此这一波走势在力度上就会有限。这就是所谓的背驰。
注,好了,先写到这里。由于数量化分析实际是一个非常大的系统,而本博这几节课程只针对数量化分析中对于成本的部分,所以如果将其叫做缠论与数量化分析,未免题目起的过大,因此题目改作现在这个。
另外,重新开放了评论,有问题的,可以互相讨论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