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下不了怎么办:情到浓时情转薄——读张爱玲《小团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19 20:55:34
   夜读张爱玲的长篇遗作《小团圆》,多少免不了凑热追风的嫌疑,要想读懂她,需当具备一双慧目冷眼;可是面对张爱玲繁复琐屑内敛冷峻的文字,要想达到“了解之同情”,又少不了一副古道热肠。太喧哗与太寂寞,于人生都不相宜,张爱玲走过了人生的两极,在热与冷的双重煎熬中,尝尽了人生的百味。乱世中一个女子在时代的情感漩涡中载浮载沉,孤高冷艳的奇葩,也终于逃不开苍老与萎谢的命运。
  
   记得止庵先生说过,张爱玲的小说充满了残酷之美。如果这是真的,那主人公就是她自己。习惯用钝刀割着血肉,一寸寸地解剖自己。热情冷却了,寒灰亦将吹尽,自信与苍凉弥漫在字里行间,那睥睨一世的傲然眼神,也随着雕刻时光的眼缘皱纹渐渐远去。她终究是一个平凡的女子,忍受着感情带来的无尽伤痛,在漫漫长夜里枯坐着等待黎明。还要守候多久?不知道,好像战争中两军对垒时恐怖的完全是等待,人生也不过如此。美人迟暮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美人已不再愿意照镜子了。淡然的回忆正如褪色的相片,让人乍一相遇,恍然有若隔世。
  
   张爱玲在谈及自传体小说《小团圆》的创作初衷时,曾说“这是一个热情故事,我想表达出爱情的万转千回,完全幻灭了之后也还有点什么东西在”。情之为物,刻骨铭心。书中的女人自闭自怜而又自私自卫,对父亲感到恐怖,对母亲麻木冷漠。先是为男人的炫目才华所俘获,继之近乎完全依附于男人的财力。这个一个很难相处的女人,一个喜欢上什么就会达到狂喜的女人,一个最会嫉妒的女人,一个由全部缺点组成的镂空纱一样的女人。她自择的爱恋之路,人生之路,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敢于直面人间世俗的孤立,敢于背弃国家主义的宗教。可是她无法忍受的,是自己深爱着的男人的欺骗。自欺要到何时才是尽头,抛弃与离开其实都是一样。
  
   金榜题名与妻妾成群的大团圆是男人滥情征服的美梦,可惜团圆是梦不是命,女人连小团圆也不可得。从一而终是女人的枷锁,是灵魂的符咒,也是内心的绝望。人生本来是残缺不全的,即使走了一个轮回的圆环,那裂痕也无法磨灭。那个女人最后说道,“我已经不喜欢你了。你是早已经不喜欢我的了。”多情自古伤离别,曾经沧海,已成陈迹;巫山梦醒,神伤惘然。
  
   从终极的结果来看,无论是盛九莉与邵之雍,还是张爱玲与胡兰成,男人与女人之间的战争,两者都是失败的。只是女人输得尤其惨烈,男人摇身一变,汉奸成为教授,逍遥亦复逍遥,津津乐道的仍是数不尽的风流情事。可是,《小团圆》仅只是一部伤逝的幽怨之作么?当然不是。薄幸男与伤情女的故事无时无刻不在现实中重复上演,时代不同了,男女间的风月逢迎作不得真,海枯石烂只在朝夕之间。“岁月静好,现世安稳”,幸福的誓约被男人的欲念粉碎成冰冷的嘲讽,红纸黑字压于箱底终于化成了失败者的遣散证。乱世难得安稳,唉,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怨不了谁。
  
   张爱玲以为自己已经释然,泪痕拭尽,雨歇天晴。她不是弱女子,她是奇女子,然而欢情逝去之后,她才明白,她走不出人生为她布下的迷宫,她始终沉浸在“痛苦之浴”里不能自拔。虽然在理智上她可以“偶开天眼觑红尘”,可是在情感上,她依然沉沦于“可怜身是眼中人”的无边情海里。爱情幻灭之后,她仍将己身幽禁在情爱的幻想之城当中,用笔墨驰骋于往昔岁月。“这个人是真爱我的”。“宁愿天天下雨,以为你是因为下雨不来”。怨女仍然做着痴情之梦,伤口好了,疤痕还在,雨天依然隐隐作痛。
  
   面对苦痛与希望交织的人生,不应该仅仅是一声叹息,张爱玲用嘲讽与写实的笔墨,为平凡的人生铸进了富有争议的传奇,爱情的甜蜜与辛酸,人生的荣华与枯寂,在历史的镜像中烛照着每一个人。曾经的激情与感伤,纠缠与疏离,欢笑与悲泣,实境与虚幻,都不是毫无意义的。张爱玲晚期的伤逝之作,用细腻尖锐的文字,戳穿了人生的真相,无论是曾经的喜剧亦或最终的悲剧,都值得后人凭吊言说。情到浓时情转薄,多情却似总无情,那弦外的余音,已不便深究了。
  
  
   2009-06-17夜作于砺剑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