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偷猫知乎:“风与草”的隐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13:08:42

为什么写作《风与草》?写下这本关于“书”的书,无意“代圣人立言”,更不敢奢望“为往圣继绝学”;只想以此走进《尚书》的世界,在那里,回望中华文明的故园与童年,想象一种文明秩序在初生时期的黑白身影
□喻中
君为风民为草
以“风与草”作为一本书的正标题,那么,“风与草”是什么意思?在《尚书》中,“风与草”作为一种意象,出自周成王。他试图表达的政治理念是:君为风,民为草,风吹草动,草随风摇,风往哪边吹,草就往哪边倒。把君与民的关系比作风与草的关系,亦见于《毛诗正义》之首篇:“君上风教,能鼓动万物,如风之偃草也。风之所吹,无物不扇;化之所被,无往不沾”,这几句话,几乎就是对周成王“尔惟风,下民惟草”的注释。
同样的政治意象还可见于《论语·颜渊》:“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这句话旨在表达的道理是:为政不须刑杀,只要君主自正,民众自然会受到感化。季康子本来希望以“严打”来止奸,以建设一个充满道义的政治社会。但是,孔子不同意这样的为政之道。孔子认为,只要君主一心向善,民众自然会随之向善。君主为政之德若风,小民从化之德如草,加草以风,无不倒伏;犹如化民以正,无不追随。孔子试图通过“风与草”这个比喻,劝诫季康子谨守正道。可见,在君民关系问题上,孔子亦持有与周成王相同的见解。
既然《尚书》、《诗经》、《论语》都认同“风与草”的隐喻,那就意味着,以“风与草”的关系来比附君与民的关系,在上古时期是一种普遍的政治观念。按照这样的政治观,君主是政治的发动机或火车头,政治是否上轨道,是否向前发展,完全取决于君主个人的德行。至于民众,则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他们对政治的发展,几乎不能产生任何实质性的影响。显然,这是一种无视民众的政治观。以现在的标准来衡量,当然属于“政治上不正确”的政治观。但是,这种“不正确”的政治观也有它的积极意义:它把政治发展、政治进步的责任完全归属于君主一个人:天下有道,是君主的荣誉;天下无道,是君主的耻辱。这就类似于一个私营企业,经营得好,利润都归私营企业主一个人所有;经营破产,欠下的债也由他一个人去偿还。以“风”自居的君主其实也是这样,无论成与败,都是君主一个人的。这个原型或隐喻,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国传统文明秩序的特质:国家是一个人的国家,天下是一个人的天下,政治是一个人的政治。传统中国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公共政治;民众不是政治的主体,只有君主一个人才是政治的主体。
一座绕不开的津渡
以“喻中读尚书”作为这本书的副标题,那么,为什么读《尚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尚书》是中国现存的最古老的历史文献,是中国原创文化中的精粹。两千多年前,自从孔夫子编出它的“第一版”之后,它就一直流淌在中国思想文化的历史长河中。想当年,孔夫子就拿它当教材,培养他的三千弟子。从汉代开始,它作为居于权威地位的思想教科书,无论在朝在野,长期饱受推崇;数千年间,一直充当了塑造中国心灵、中国固有文化的核心经典。因此,要真正读懂中国,读懂东方文明世界,《尚书》是起点,是钥匙,也是一座绕不开的津渡。
《尚书》是一部什么样的书?它其实就是一部皇室档案的选编。从时间上看,它上起传说中的尧帝,下至春秋时期的秦穆公,主要反映了这个时期若干代表性君臣的代表性言论——偶尔也记录了他们的一些行迹。君臣们的言行虽然指涉甚广,内容宏富,且充满个性,但几乎都通往一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治”——就像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在《论六家之要旨》中所言:“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尚书》中的言论,也不妨一言以蔽之:“此务为治者也”。
以“治”为中心的《尚书》,既是一本政治学教科书,也是一本法理学教科书;它讲了政之道,说了法之理,提出了一套关于“政”治与“法”的基本“道”“理”;它是政治哲学,也是法哲学;它集中表达了中华文明初创时期的政治思想与法律观念。这就意味着,《尚书》所表达的政道与法理,值得认真对待,值得认真挖掘。
就像在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关于《尚书》的读法也是千差万别的。那么,《风与草:喻中读〈尚书〉》的读法是什么?严格说来,《风与草》并不是关于《尚书》的学术研究,至少不是通常所说的那种学术研究,因为没有训诂,没有校勘,没有笺注,甚至没有区分今文尚书与梅氏的古文尚书,甚至也没有刻意追求对于经文的准确翻译——海德格尔就曾经反复强调过,准确的译文有时候可能对真正的义理完全挠不着痒处。
《风与草》是以《尚书》为主题的思想文化评论,是关于《尚书》的读书笔记。所读的本子,是近现代通行的清代“十三经注疏”本。这个本子中的《尚书》共有50篇——其中,有四篇分别拆成了“上”、“中”、“下”,这样算起来,就是58篇。每读完一篇,就记下自己的所思所想,日积月累,等到《尚书》读完,笔记也存下了50篇。《风与草》就是这些读书笔记的汇编,但愿它挠着了《尚书》的痒处。
成稿之时,抚今追昔,不由想到,《风与草》与《尚书》描绘的世界相距已有数千载,这就意味着:《风与草》是一个21世纪的读者对《尚书》的阐释。请注意“21世纪”这个词,用这个词来描述我们的时代,本身就意味着,《尚书》已经身不由己地进入了一个相异的意义世界,已经不具备以往的神圣地位了。因为,“21世纪”这个词及其所蕴含的线性时间观,乃是犹太-基督教文明的产物;“现代”、“现代化”、“现代性”之类的概念,也只有在线性时间观中才可能萌生出来。因此,《风与草》对《尚书》的解读,是在一个多元文明相互激荡的整体背景之下展开的。
在出版过程中,为了给《风与草》配上合适的插图,我还在朋友的帮助下,找到了光绪三十一年成书刊行的《钦定书经图说》,并从中复制了部分图片。《风与草》书中的插图,多数出自这部古籍。为此,我要感谢光绪年间那些不知名的江南画师,是他们把《尚书》中的象形文字变成了读者眼前的精美插图。做成插图本,当然是希望图文并茂。但我不敢奢求这样的境界。不是对江南画师们的图没有信心,而是对自己的文没有太大的信心。望“图”兴叹之余,只能退而求其次,希望我的文没有过分地糟蹋这些古朴典雅的图;如果这样的希望也不能实现,那就再退一步,把我的文字看作这些插图的注释吧。
为什么写作《风与草》?写下这本关于“书”的书,无意“代圣人立言”,更不敢奢望“为往圣继绝学”;只想以此走进《尚书》的世界,在那里,回望中华文明的故园与童年,想象一种文明秩序在初生时期的黑白身影。
喻中:《尚书》是中国文明绕不开的津渡
2011/11/20 11:10:59 来源:信息时报
喻中:本书是一本什么样的书?严格说来,本书不是关于尚书的学术研究,至少不是通常所说的那种学术研究。因为,没有训诂,没有校勘,没有笺注,甚至没有区分今文尚书与梅氏的古文尚书,甚至也没有刻意追求对原文的准确翻译——海德格尔就反复强调过,准确的译文有时候对真正的义理根本就挠不着痒处。
本书是关于尚书的读书笔记。所读的本子,是现代通行的清代“十三经注疏”本。这个本子中的尚书共有50篇——其中,有四篇分别拆成了“上”、“中”、“下”,这样算起来,就是58篇。每读完一篇,就记下自己的所思所想。日积月累,等到尚书读完,笔记也就存下了50篇。
本书就是这些读书笔记的汇编。
理解了《尚书》,也就理解了中国早期的文明秩序原理。
信息时报:从你的学术背景来看,你的研究方向集中于法学方面,如今这本关于儒家经典的档案类典籍《尚书》的读书笔记(你在自序中称其为读书笔记)与你研究有哪些必然的联系?
喻中:我的学术背景总体上属于法学,更具体地说,则是法学中的法哲学与思想史。法哲学与思想史处在法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地带,是连接法学与其他学科的桥梁与纽带。选择法哲学与思想史,我是希望:打通法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壁垒,走出偏执和狭隘,养成通透而圆融的心智。
法哲学的实质,是文明秩序之学;法哲学是对文明秩序的抽象化、哲理化的表达与概括。譬如说哈耶克的《自由秩序原理》就是对近现代欧美文明秩序的集中表达。董仲舒的《春秋繁露》,则是对汉代至清代中国文明秩序的表达。至于《尚书》,则是对中国上古时期文明秩序的集中表达。《尚书》的内容,实际上就是商周时代的政治哲学、法哲学,因为,它表达了那个时期中国人的文明秩序观念,以及,文明秩序的建构方式、建构原理、基本框架。从这个角度来看,对《尚书》的解读,与我的研究领域是一致的。理解了《尚书》,也就理解了中国早期的文明秩序原理。
信息时报:如果说读《论语》可以收获做人的道理,读《庄子》能让人了解东方哲学,那么《尚书》作为一种几千年前文献的汇编,甚至有一些带有神话色彩,这样一种古代文献对当下的读者会有什么样的启示?
喻中:《庄子》主要在于安顿中国人的心灵世界,新儒家代表人物徐复观先生就以“庄子精神”作为中国的艺术精神。你说“读《庄子》能让人了解东方哲学”,但是,严格说来,读《庄子》主要在于了解东方的艺术哲学。
跟《庄子》相比,读《尚书》则可以了解东方早期的政治哲学、法哲学。想当年,孔夫子教学生,主要是两本教科书,一本《诗经》,一本《尚书》。《诗经》相当于现在的文学,《尚书》相当于现在的政治学、法哲学。或者说,《诗经》大致相当于人文学科,《尚书》相当于社会科学。在当时,“不读诗,无以言”,是说读《诗经》让人知道怎么说话才高雅、才显得有教养。《尚书》让则人明白政治的道理、政治的奥秘。因此,只有把《尚书》读明白,才能理解中国政治的逻辑。如果说,《尚书》是孔子编的教科书,那么,《论语》则是孔子的日常心得、日常体会的记录,其中既包括他对于《尚书》、《诗经》的体悟,也包括他在其他方面的认知。
对当下的读者来说,读懂了《尚书》,就意味着破解了我们这个政治共同体的文化密码。《尚书》虽然是中国上古时期的政治文献,但是,现代中国的政治,就是从那个时期流淌下来的。《尚书》所记载的政治与现代中国的政治,仿佛一条河的上游与下游,仿佛上游的金沙江与下游的扬子江。要理解扬子江,就应当上溯到金沙江。同样,要理解现代的东方文明,也应当上溯至古代的东方文明,因此,要理解我们所置身于其中的东方文明秩序,《尚书》是一座绕不开的津渡。
信息时报:通过对《风与草》的草草的阅读,发现你比较注重这些书中与法学产生联系的部分,也就是说读者会不会认为你是从一种现代人的法学观点去诠释《尚书》而不是历史观的角度,或者你怎么看待自己的阅读体会?
喻中:前几天,在参加一个学术会议的时候,张生教授也提出过这样的问题。这本《风与草》,确实是一个现代人对《尚书》的解读;而且,我确实也是用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的一些观念在解读《尚书》,这正是《风与草》的风格与个性。
在阅读过程中,我的体会有这么几点。第一,我认同“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对于任何早期经典的认知,都离不开当下的语境。我们只能站在21世纪初期的中国去回望《尚书》。我们在《尚书》中能够看到什么,与我们所处的时空位置、知识背景、思想修养都是相关的。第二,“只要有理解,理解就会不同”。关于《尚书》,历朝历代的经学大师都有自己的理解。这本《风与草》则是我的理解,是我在读“书”过程中的所思所想,写出来,希望与读者分享。
第三,关于《尚书》的“真与伪”,是一个聚讼纷纭的老问题。各种各样的说法都有。《风与草》则把这个问题悬置起来,不予讨论。我就读通行的“十三经注疏本”。尽管我知道,这个本子中的某些篇章可能出自后人的添附,但是我们可以暂时不管它。因为我们现在能看到的,就只有这个本子。如果你不相信它,你还能读什么呢?如果你把所有的经典都否定了,文明的厚重与充盈就没有了,就只剩下一片荒芜。
再说,尽管在严格的史料层面上,在客观的历史层面上,《尚书》中的某些篇章或段落可能有一些疑问,但是,我相信它仍然是真实的——在思想文化层面上,它是真的;在对中国早期文明秩序的表达与概括上,它是真的;它具有思想、文化、逻辑意义上的真。
风吹草动,草随风摇
信息时报:《风与草》的书封上写道:君主为风,民众为草,风吹草动,草随风摇”。你得出的结论与同时期的《荀子·王制》篇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者载舟,水者覆舟。”从字面上看起来是有矛盾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喻中: “风与草”的隐喻体现了儒家的理想主义,“舟与水”的隐喻体现了儒家的现实主义。正如你所注意到的,“风与草”的隐喻出自《尚书》,同时也见于《诗经》、《论语》,这三部经典都与孔子有关,都出于孔子的或编或述。它们体现了儒家主要开创者的理想情怀。或者说,“风与草”寄托了孔子的政治理想,譬如,“唯仁者宜在高位”,君主应当是道德的典范,应当通过君主的德性推进政治的不断完善,等等。
相比之下,荀子是儒家的现实主义者,他所讲的“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则是从现实主义的立场着眼,是从利害关系的层面上提出的政治理论。“风与草”跟“舟与水”的差异,体现了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之间的不同旨趣。在一定层面上,也可以视为政治哲学与政治科学之间的矛盾:前者关注应然层面上的价值问题、理想状态;后者关注实然层面上的事实问题、现实状态。
信息时报:本书的一大特点是用了大部分《钦定书经图说》的里面不知名的江南画师的绘画作品,对于普通读者来说,这样的书是很难见到和想象的,请介绍一下这些图是如何与你的这本书契合的。
喻中:在传统中国,《尚书》的地位是很高的,是塑造中国政治文明的核心经典。因而,历朝历代都很重视这部经典。为了让《尚书》更加深入人心,光绪29年,朝廷组织了专门的班子来编纂一套图文并茂的“书经图说”。孙家鼐、张百熙是这个项目的主事者。光绪31年,即1905年,这套书编成了。为了给这套书配上插图,主事者延聘了很多颇有造诣的江南画师。通过这批江南画师之手,江南的灵山秀水似乎也灌注进了这套“书经图说”中。
这套“书经图说”,我访问过的几家图书馆都不外借,只能在指定的地方阅读。在翻阅共计16册“书经图说”的过程中,我发现,就像你说的,这些插图普通读者难得一见,但又确实很精美。它们对于读者直观地“阅读”上古文明秩序,具有很好的视觉效果。于是,我以“有偿复制”的方式,为《风与草》复制了一些;后来觉得不够,又请我的朋友邱竹博士帮我复制了一些。我相信,这些百年之前绘制的插图,对于读者朋友们来说,是颇有助益的。因为,它们以图画的方式,绘出了《尚书》的精神实质。
信息时报:国学热已经持续了很久,依然还在升温,你的这本书在国学的功能性上颇有展现,请谈一下你对当下中国国学被消费化的看法。
喻中:“国学热”是一个复杂的现象,背后的原因,今天就不展开分析了。不过,“国学”有一定的热度既是正常的,也是必要的。因为,国学经典是把一个文明共同体、政治共同体凝聚起来的文字符号。没有这样的经典,人心就是散的。一个文明共同体就会趋于碎片化。你看,犹太人的旧约圣经,就大致相当于他们的国学经典,它对于犹太民族的凝聚作用,怎么高估都不过分。只是,国学经典要发挥这种凝聚人心的作用,就需要阐释。这本《风与草》,就是为了阐释《尚书》的当代意义,把《尚书》与当代中国人的生活世界、心灵世界联系在一起。通过这本书,一方面,是想回首中华文明的故园与童年,想象一种文明秩序在初生时期的黑白身影。另一方面,也寄寓了我对中华文明的某种温情与敬意——其中也有批评与劝诫。
当然,在目前的“国学热”中,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倾向,譬如你所说的“国学消费化”。不过这要辩证地看。因为,任何事物与现象都是复杂的,任何有影响的事物与现象都承载着多样化的、甚至是相互矛盾的意图或追求。在公共生活中,我们在情感上虽然很期待、但在理智上却不能指望那种纯而又纯的东西。
马维读《风与草》:在“牧民”与“新民”之间
2011年12月15日 02:54
来源:凤凰网读书专稿

马维
自幼年起便知《尚书》,也曾囫囵吞枣读过一遍,但老实说,我对这部记述了上起尧舜、下至秦穆公时代王室故事的文集却没有多少深刻的印象。轻慢了经典,有时心里便不免觉得有些遗憾。若不是读到喻中教授的《风与草》一书,这种遗憾一定还会延续。作为治法哲学与思想史的学者,作者写作这部《尚书》阅读笔记也许纯属“玩票”,却在不经意间让我这样的“普通读者”读来兴趣盎然,甚至颇有些欲罢不能。
说起来,“风与草”的典故,语出《尚书·君陈》中周成王所谓的“尔唯风,下民唯草”。从这句为《尚书》定下基调的话里,便可窥见中国传统政治中君主至高无上的地位。纵观《尚书》全文,多涉及为政之道,更直接地说,就是所谓的帝王术,由此便可推测这部古书影响中国政治文化之长久与深远。
在开篇《尧典》中,后代史官就追述了在堪称中华文化“创世纪”的岁月里,政治领袖尧泽被四方、泽被万世的美好德行。由此人们可以想见,也许就是从那个年代起,中国理想政治的唯一动力便是那独一的领袖--至少在政治领域,他起到了无人可以替代的“政治发动机”的作用。彼时,“历法”因具有创制社会生活秩序的意义而成为当政者的第一要务,谁掌握了制定历法的权力,谁就最有可能成为最高掌权者,这个人便是尧。此后,尧的继承者舜(或其幕僚)一方面创造性地将“天”的概念引入政治,通过祭祀活动体现自身的德性,增强了政权的合法性,另一方面又运用铁腕,以刑罚处理了政治对手,巩固了自身地位,同时也培养起了百姓的顺从。而禹当政时期的最大贡献则是建立了九州和五服制度。前者通过贡赋制度框定了政权所能达到的范围,可以视作一种法律上确认;后者厘清了不同地理区域的不同政治地位,体现了后世归纳的中国文化中十分明显的“差序格局”伦理原则。先人们创造的这些具有奠基意义的概念或制度(在后世史官那里,这些重大的政治创制都被归于帝王一人),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政治形态与文明秩序已具雏形。在我们民族其后的漫长岁月中,这些原创性的制度和原则始终发挥着难以估量的作用,并且由于宿命般的路径依赖而深刻塑造了我们的文化,最终成就了中华民族独有的文明形态。
在《风与草》中,我们还能读到在中华文明早期便已发展成熟的政治权术。仅以被商汤与其政治助手仲虺运用得炉火纯青的舆论控制术为例,商汤以武力驱逐夏朝统治者后却得不到普遍的政治认同,便假装自觉有愧于前任统治者,再由仲虺出面竭力“宽慰”之,表明天下归顺之意,实则重在论证商汤革命、驱逐夏桀商汤的正当性。此外,还借仲虺之口推出了一整套富有建设性的为政之道,将人们的注意力从对革命合法性的关注转移到了新政权下的国家建设方案,成功规避了可能出现的重大政治危机。
当然,假使中国早期政治文化中被继承下来的仅有权术,别无其它,那恐怕也很难将并称颂为“文明”。世所公认的所谓“中华文明”之所以得以延续数千年而不绝,定有其合理甚至过人之处。在这一点上,中华文明中“法自然”的传统,无疑是具有某种超越性价值追求的概念。虽然仔细辩驳之下会发现,事实上它仍将君王作为唯一的政治发动机,因而与西方近代“人权”呼声兴起以来产生的“自然法”概念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但也不失为一种帝王政治的“高级法背景”,并且在一些条件下,也或多或少发挥了对于帝王的制约作用。但这种非制度化的、因人而异的限制绝非中国传统政治的主流,甚至只能说是极个别情况下“幸运的例外”。
很明显,自上古时期至今的中国政治传统中,理想的治国之道乃是“圣君贤臣”。遗憾的是,数千年以来,这种政治架构仅存在于好为帝王师的人们的头脑里或书本上,从未真正实现过。症结恰恰在于:将政治领袖作为唯一发动机的政治制度无法保证君主本身的贤明,由此也就无法保证由君主遴选的臣子的能力和品性,由此必然陷入“蛋生鸡、鸡生蛋”的无限循环而无力自拔。及至近代受到欧风美雨冲击之后,中国的政治组织方式缓慢呈现出了另一种可能。然而未几,古代政治的思维模式却又再度回潮,令人唏嘘不已。在这点上,也许书中所引黑格尔的话是富于远见和洞察力的:“直到现实成熟了,理想的东西才会对实在的东西显现出来。”把这句话译成中国人熟悉的表述,即“一切皆有其时”。
因此,正如作者把整本《尚书》的主题概括为“风与草”,表明在前现代政治中,为政者的使命就是所谓的“牧民”,那么,我们也许可以说,当黄昏时刻到来,米纳发的猫头鹰起飞之时,这一曾经并且仍在支配中国政治的主题就将不复存在,一个“新民”的时代即将到来。
风与草

副标题: 喻中读《尚书》
作者:喻中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1-10
页数: 303
定价: 29.00元
装帧: 精装
ISBN: 9787301195970
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是以《尚书》为主题的思想文化评论。与《论语》等儒家经典不同,《尚书》因其晦涩难懂,是一本大家都知道但很多人并不了解的著作。目前市面上关于《尚书》的图书全部是很学术的专业图书,令普通读者望而生畏,本书则是面向大众的通俗读本,以期对《尚书》这部经典著作的普及作出努力。
为什么要读《尚书》?因为它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历史文献,经典中的经典。自孔子编出“第一版”之后,就一直流淌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孔子以《尚书》为教材培养了三干弟子。从汉代开始,它就作为居于权威地位的教科书备受推崇,数千年间,一直充当着塑造中国心灵、中国固有文化的核心经典。
《尚书》上起传说中的尧帝,下至春秋时期的秦穆公,反映了这个时期若干代表性君臣的代表性言论,偶尔也记录了他们的一些行迹。君臣们的言行虽然指涉甚广,内容宏富,但几乎都聚焦于一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政治——政之道与治之术。
《尚...(展开全部)   本书是以《尚书》为主题的思想文化评论。与《论语》等儒家经典不同,《尚书》因其晦涩难懂,是一本大家都知道但很多人并不了解的著作。目前市面上关于《尚书》的图书全部是很学术的专业图书,令普通读者望而生畏,本书则是面向大众的通俗读本,以期对《尚书》这部经典著作的普及作出努力。
为什么要读《尚书》?因为它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历史文献,经典中的经典。自孔子编出“第一版”之后,就一直流淌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孔子以《尚书》为教材培养了三干弟子。从汉代开始,它就作为居于权威地位的教科书备受推崇,数千年间,一直充当着塑造中国心灵、中国固有文化的核心经典。
《尚书》上起传说中的尧帝,下至春秋时期的秦穆公,反映了这个时期若干代表性君臣的代表性言论,偶尔也记录了他们的一些行迹。君臣们的言行虽然指涉甚广,内容宏富,但几乎都聚焦于一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政治——政之道与治之术。
《尚书》各篇反复论述的政治关系,其实就是风与草的关系:君主为政之德若风,小民从化之德如草,加草以风,无不倒伏;仿佛化民以德,无不追随。因此,“风与草”,实为“君与民”的隐喻。
四川大学教授喻中精心研读《尚书》,写下这本关于《尚书》的通俗读本,并配有几十幅精美的历史图片,作者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拨开《尚书》神秘的面纱,带领读者一起走进《尚书》所描绘的苍茫世界,在那里,回望华夏文明的童年与故园,想象一种文明秩序在初生时期的黑白身影。
作者简介 · · · · · ·
喻中,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法哲学与思想史。著有《自由的孔子与不自由的苏格拉底》等多部著作。在内地、香港、海外的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及思想随笔多篇。
目录 ······
自序
虞书
《尧典》——东方文明的“创世记”
《舜典》——舜的政治生涯
《大禹谟》——禅让的背后
《皋陶谟》——尧舜时代的思想导师
· · · · · · (更多)
自序
虞书
《尧典》——东方文明的“创世记”
《舜典》——舜的政治生涯
《大禹谟》——禅让的背后
《皋陶谟》——尧舜时代的思想导师
《益稷》——政治中的服饰与音乐
夏书
《禹贡》——天下体系的形成
《甘誓》——禅让制的终结
《五子之歌》——最早的盛世危言
《胤征》——枪杆子与刀把子
商书
《汤誓》——革命的理由
《仲虺之诰》——舆论控制与危机处理
《汤诰》——德性政治与暴力政治
《伊训》——思想导师与政治领袖
《太甲》——能否驯服君主
《咸有一德》——信念的力量
《盘庚》——君主是政治的发动机
《说命》——贤相造就圣君
《高宗肜日》——国家与祭祀
《西伯戡黎》——漂移的天命
《微子》——政治败亡的路线图
周书
《泰誓》——政治法律化的成功尝试
《牧誓》——天人合一与道法自然
《武成》——安邦定国的总章程
《洪范》——占卜是一种统治技术
《旅獒》——谁在宣扬“以德服人”
《金縢》——被误解的周公
《大诰》——政治动员的艺术
《微子之命》——贵族精神与贵族气象
《康诰》——德与罚的纠缠
《酒诰》——政治生活中的理性与激情
《梓材》——政权的伦理基础
《召诰》——德的三张面孔
《洛诰》——教父政治
《多士》——决战岂止在战场
《无逸》——模范君主的肖像
《君奭》——圣君贤臣的诱惑
《蔡仲之命》——恩惠政治
《多方》——政治莲花寄生的那片淤泥
《立政》——天下的所有权与经营权
《周官》——西周政制体系
《君陈》——风与草的隐喻
《顾命》——政治就像戏剧
《康王之诰》——旭日初生时
《毕命》——政治的核心技术
《君牙》——教化之治与法典之治
《冏命》——臣仆不能承受之重
《吕刑》——周穆王的法治理念
《文侯之命》——西周末年的五大矛盾
《费誓》——方伯体制的利弊
《秦誓》——为政在人的困境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