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唯我独尊女王:于泽俊:我为什么要写《工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8:12:26

于泽俊:我为什么要写《工人》

时间:2011-12-21 11:15:19  来源:经济观察网  作者:于泽俊

 

解放后工人阶级的地位确实大大提高了。他们的生活安定了下来,不再受人歧视、打骂、剥削,比起大多数农民兄弟,他们 的生活要好得多,有公费医疗、有退休金,生活是有保障的,在社会上是受人尊重的劳动者。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工人阶级的地位又开始一天天地下降。劳动光 荣不再是社会尊重和提倡的主流观念,劳动者也不再是社会尊重的群体。他们再次沦落到了社会的最底层。
   By 于泽俊        小时候看过一部电影——《燎原》,故事里的地下党员对工人们说,工人很了不起,工人两个字合起来是个“天”字。        那时我觉得工人真伟大,能撑得起天。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的确撑得起天,只要我们睁开眼睛,目光所及,从衣食住行,到天上飞的、地上跑的,几乎样样都离不开工人的劳动。离开了他们,我们就没法生存,他们确实很伟大。       但是在《燎原》的故事发生的时代,中国的产业工人只有200万,占4亿人口的0.5%。我们一直说中国革命是由工人阶级领导的,这种说法很值得怀 疑,只有200万人的一个弱小阶级,即使统统拉上战场,也抵不上为中国革命所牺牲的人数的一半。这样弱小的一个阶级,是不可能领导什么像样的革命的。那时 候中国的天不是由工人阶级,而是农民兄弟撑着的。农民占人口的99%。如果硬说中国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那么封建这一半就占了90%以上。         实际上中国革命不仅不是由工人阶级领导的,他们在这场革命中的作用甚至是微乎其微的。纵观中国革命史,工人阶级起过什么重要作用?实在找不出几件像 样的事例来。比较有影响的事件是,北伐的时候在上海举行过三次武装起义,迎接北伐军进了上海。后来就没有提得起来的事情了。中国革命的领导人里只有过一位 工人出身的领袖向仲发,后来还叛变了。所以,确切地说,工人阶级从来不是什么领导阶级,他们一直是被人领导的。自古以来就是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只要工人阶级还是劳力者,他们就永远当不了领导阶级。如果要玩拼字游戏,我认为工人两个字合起来不应该是“天”字,而应当是“夫”字。夫是什么?《辞海》对其解释是:从事体力劳动或被役使的人。这个解 释应该说比较靠谱。马克思对工人的定义是:不占有生产资料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人。这和《辞海》对“夫”字的解释是一致的。但这个定义只能用在1949年之 前,因为解放后工人阶级当家做了主人。         不过,这个主人只是一个被供起来的偶像,是虚拟的主人。主人一直是被仆人们领导的,他们仍然不是领导阶级。毛泽东晚年确实想让工人阶级来领导,并且亲自到工人当中去选拔接班人结果选来的那个接班人后来的表现居然和向仲发差不多,真给工人阶级丢脸。        不管工人阶级是否做过领导阶级,解放后工人阶级的地位确实大大提高了。他们的生活安定了下来,不再受人歧视、打骂、剥削,比起大多数农民兄弟,他们 的生活要好得多,有公费医疗、有退休金,生活是有保障的,在社会上是受人尊重的劳动者。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工人阶级的地位又开始一天天地下降。劳动光 荣不再是社会尊重和提倡的主流观念,劳动者也不再是社会尊重的群体。他们再次沦落到了社会的最底层。        如今,中国每年有数以千万计的农民,离开自己的土地进了城,就像当年因失去生产资料而进城的第一代中国工人一样,正在构成工人阶级的主体。但是在概念上,人们还不承认他们是工人阶级,对这个群体,有一个带有某种贬义的称呼——农民工。         其实当初的工人阶级不也是农民工吗?中国工人阶级的历史不过才几代人,往根上追溯,他们都是来自农民,都是农民工。而在今天的概念中,似乎只有那些 国营大企业的工人可以算得上是工人阶级,其余的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外企以及国企雇用的临时工、合同工似乎都不具有工人阶级的资格。不知为什么不承认他们 也是工人阶级。如果承认了他们,主人是不是就太多了?仆人们的负担是不是太重了?         但是,不管你承认不承认,他们正在像马克思说的那样,逐步斩断了和土地的联系,失去了生产资料,陆续走进了工人阶级的队伍,成为新一代无产者,靠出 卖劳动力为生。老一代的工人,也就是已经被人们承认为工人阶级的那些工人,他们已经退休的退休,下岗的下岗,所剩人数不多了。真正的工人阶级主体,确确实 实就是这些农民工。如果把他们也算上,如今工人阶级的阵容是大大地壮大了,比起上个世纪初那200万来,不知壮大了多少倍。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工 人的人数很快就将超过农民,成为中国人口最多的一个阶级。      可是不知为什么,当初只有200万人的队伍,居然被捧上了天,而当这支队伍真正成为社会主体的时候,却对他们视而不见了。仿佛这个有几亿人之多的庞 大阶级,对我们这个社会是无足轻重的。占据历史舞台中心的始终是各种家、各种星,包括一批富豪,而工人阶级此刻只在台下观看演出。          工人曾经为我们这个社会创造了和正在创造着巨大的物质财富,也在推进着社会的进步与文明。可是社会回馈给了他们什么?改革开放,农民兄弟受益了,一 部分人先富起来了;知识分子翻身了,成了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都得到了彻底改变。可是工人阶级得到了什么?与工人相关的几个主要词汇是下 岗,再就业,拖欠工资,买断,还有比这几个词使用频率更高的词汇吗?没有!一些上市公司的经理年薪已经拿到了几千万,而一个普通工人买断一辈子工龄的钱不 过两三万,连他们的一顿饭钱都不够。我并不反对为社会做出突出贡献的精英拿几百万几千万的工资,而是要问一问,拿那么多钱的人是不是真正的社会精英?他们 是否真的为社会创造了那么多财富?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国的工人还是一个正在成长中的阶级,对这样一个已经有几亿人口的群体,我们再也不能无视他们的存在了。解决好他们的问题,是历史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我们无法逃避的责任。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否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写完《工人》之后,我曾与一位在国家高级研究机构任职的资深经济学家探讨这个问题。不幸被我言中,目前的确存在着敢不敢承认几亿农民工的工人身份和 城市身份的问题。不承认他们,可以两头逃避责任:在农村,他们已经离开了,各级政府省了很多事,可以不去管他们;在城市,他们不是合法居民,他们的医疗、 就业、住房、子女教育等等一系列问题都可以置之不理。谁让你自己跑到城里来的?         但是,历史的责任是逃脱不掉的。农民工可能会像小说中的那些人物一样,在城市与乡村之间来回奔波。但是,他们一旦割断了与土地的联系,就再也回不去了。既然回不去,不彻底解决他们的问题,就会形成巨大的隐患。这个隐患不解决,迟早会酿成大的祸患。        我出生在一个工人家庭, 父亲是工人,我们兄弟姐妹六人无一例外地全都当过工人。这个群体为我们国家奉献了许多,改革开放以后,他们又在另一种意义上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们以自己的下岗失业承担了改革开放的沉代价。他们虽然只是一些普普通通的劳动者,但是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有着精彩辉煌的人生和传奇般的经 历。想起他们,我就会有一种发自内心的不安,总觉得欠了他们什么。所以我要写这部小说,为他们立传。我写他们,不仅是要反映他们的生活,也包含着对他们命 运的思考。         这就是我写《工人》的初衷。    读书--人民网

http://book.people.com.cn/GB/69401/15497803.html

 

 

梁晓声作序 于泽俊小说《工人》

《工人》 于泽俊 著 文化艺术出版社

【内容简介】



长篇小说《工人》描写了三代建筑工人的生活。作者以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结合的笔法,从1919年“我”母亲出生写起,一直写到2009年,叙述了中国工 人90年的生活历史,是一部全面反映工人阶级生活(生存)状况的作品。其间有许多悲欢离合、催人泪下的故事,例如:——父亲三闯关东,母亲三进北京,—— 父亲亲自参加了北京十大建筑的建设、亲手刻下了人民英雄纪念碑上毛主席的题词,——犯了错误来当工人的老红军,苏联红军留下的混血儿,旧社会的把头、妓 女,他们的命运和相互之间的矛盾纠葛,——改革开放以后工人先是过了一段好日子,后来又纷纷下岗的种种不幸遭遇,——第二代第三代建筑工人接过父辈手中的 锤子、錾子,在北京中轴线这个与人民英雄纪念碑处于同一经度的位置上建起了鸟巢和水立方等等。故事曲折动人,人物性格栩栩如生。尤其是贯穿全书的真情实 感,使人读来不能不为之动容。

【作者简介】



于泽 俊,1954年3月出生在一个工人家庭。当过三年工人、四年兵,1977年恢复高考后考入兰州大学经济系,1986年考入中央党校理论部读研,获法学硕士 学位。做过20年大学老师,当过出版社社长,现任中国盲文出版社副总编辑。曾有多部学术著作和论文面世,与人合著过《宋美龄大传》,本书为作者的第一部长 篇小说。

【目录】



序言 梁晓声:情怀的力量缘起第 一章 私奔第二章 闯关东第三章 天堂在哪里?第四章 工友第五章 刀口谋生第六章 良知第七章 领导阶级第八章 当家做主的感觉第九章 兄弟姐妹第十章  干打垒第十一章 为了让毛主席睡好觉第十二章 安家第十三章 红字第十四章 共产主义接班人第十五章 人格的力量第十六章 心灵的感受第十七章 美好的 憧憬第十八章 蜕变第十九章 清算第二十章 生活不是小说第二十一章 救赎第二十二章 爱的奉献第二十三章 祭献第二十四章 文明时代的野蛮第二十五章  妈不在了,还有姐呢第二十六章 好日子第二十七章 下岗下岗下岗第二十八章 啼血的杜鹃第二十九章 归来的孤魂第三十章 建设者尾声

序:情怀的力量

作者:梁晓声



我一向觉得——对于文学,情怀是有特殊分量的。好的文学作品,几乎无一例外地流淌着真挚的情怀,如血液流淌在人的身体里。一首诗,一篇散文是这样,一部小说尤其是这样。

今年春节期间,我在外地,随身带了泽俊先生的书稿《工人》。我清楚地记得,读罢《工人》是初三,上午10点左右。

至今,读罢一部好作品仍会使我激动不已。

当时的我便是那样。

身边也没有一个可以交流感想的人,忍了几忍没忍住,于是拨通了泽俊的手机,告诉他我已经读罢了《工人》。

千里之外的他期待地问:“达到小说的及格水平了吗?”

泽俊一向是谦虚的。

我说:“好。很好。非常好。”

除了那短短的几句话,我竟不知再从何说起。好的小说往往会使刚读过它的人失语,能具体地说出好来是失语过后的事。

泽俊又问:“怎样进一步修改?”

我说:“作品当然是越改越好,不过,现在这样已经很好,不论出版还是发表,应都不成问题,而且必定会引起关注……”

除了笼统之印象,还是谈不出具体感受——那真是一言难尽的。

泽俊是盲文出版社的副总编。他负责出版过我的两部集子,由而我们认识了,遂成朋友。他厚道,为人诚恳。并且,对世事具有深刻的洞察力。写作是他最主要的业余爱好。很可能,还是唯一的。

他多次对我说,打算写一部工人题材的长篇小说——说到“工人”两个字,他总是流露出极深厚的感情。工人阶级对中国的伟大贡献令他肃然起敬;他们“下岗”时期的种种困厄处境令他感同身受;他们至今分享改革成果之少每使他焦虑万分。

而我,也是的。我和他一样是工人的儿子。我的两个弟弟一个妹妹当年几乎同时下岗。

“工人”二字对于泽俊犹如上帝,乃是他的情怀脐带。

谈到最后他又总是会信誓旦旦地说:“我要为中国工人立传。”

我当然鼓励他。但老实说,对于他究竟能写出一部怎样的工人题材的小说,心中是不免存疑的,拭目以待而已。盖因一部中国当代文学史,从49年到90年代, 差不多可以说是一部中国农村小说史。90年代后,小说在题材方面骤然丰富,如礼花绽放。工人题材的小说,却仍少之又少。优秀的更少。中国之大多数作家,长 短都有过农村生活的经历。纵使完全没有,海量的农村题材的文学作品,加上电影电视剧,也会使作家们易于间接地吸收了解。

农村于是成为中国文学的家园和苗圃。

中国当代作家普遍缺乏对工人群体尤其是从前年代的工人群体的认知。直接的和间接的认知都缺乏。连我这个工人的儿子也是——蒋子龙是极少了解工人的作家。从这个意义上讲,他是作家中的宝。

现在,终于又出现了一位于泽俊。

泽俊笔下的三线工人群体,与子龙所了解的工人迥然不同。子龙笔下的工人是生活在城市里,工作在车间里的;泽俊笔下的工人,却是经历了背井离乡的,携家带 口落户于广阔的风沙漫漫的西北天地间的,如同庞大的负有神圣之迁徙使命的特殊部族;如同转战一方的千军万马的大兵团……

我认为,于泽俊成功地完成了他的夙愿。

我认为,他写出了一部工人题材的《白鹿原》。

对于《工人》这样一部小说,我可评论的方面很多。但我决定不必都写入序中。

我真诚地向广大读者和文学评论家们推荐《工人》。

我一点也不怀疑广大读者必会像我一样喜欢这部小说,为作者流淌在字里行间的真挚情怀所感动。

我深信《工人》必受评论家们的好评。

我甚至认为,下一届茅盾文学奖评选时,《工人》必具有不容忽视的角逐力。

终于出现了这么一部工人题材的好小说,如果我是评委,将毫不犹豫地投它一票!

最后我只评价一句——《工人》具有史诗性质;我因它哭过了……

相关书评:一部为工人树碑立传的小说

在现当代文学中,写农村题材的优秀小说作品很多,从赵树理到高晓生,从《创业史》到《许茂和他的女儿》,可以列举出无数优秀作品和作家,但是写工人的小说 成功之作却很少,最有影响的要数蒋子龙的中篇小说《乔厂长上任记》,长篇小说几乎没有一部成功之作。现在我们终于看到了一部描写工人的成功之作,作品名称 就是堂堂正正的两个字:《工人》。作者于泽俊在小说的《缘起》部分开宗明义地表示,写这部小说就是要为工人树碑立传。

革命历史电影 《燎原》里有位地下党员对工人说:“工人很了不起,工人两个字加起来是个天字。”从某种意义上说,工人的确撑得起天,我们的坐卧行走、衣食住行一时一刻也 离不开他们。离开他们我们就没法生存。中国的工人阶级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阶级。在《燎原》的故事发生的年代,中国的产业工人只有200万人,如今已经发展 到几亿人口,如果算上农民工,其数量已经和中国农民的人数差不多了。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他们很快就会超过农民,成为我国人数最多的一个阶级。如果 说在1949年之前中国的工人阶级还十分弱小,那么现在他们已经成了社会的主体,但是社会对他们的关注度却很低,改革开放,农民兄弟受益了,一部分人先富 起来了;知识分子翻身了,从社会地位到经济待遇都有了彻底的改变;唯独工人阶级生活变化最小,受益最少,不仅如此,还有许多人下岗、失业,失去了生活来 源。与工人相关的主题词往往是:下岗、再就业、拖欠工资、买断,几乎再也找不到比这几个词使用频率更高的词汇了。工人阶级不仅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 富,而且还为改革开放承担了沉重的代价,因此,我们再也不能无视他们的存在了。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部小说具有不可估量的现实意义。

中 国工人阶级的历史,只有100年左右的时间,而《工人》则描写了三代建筑工人90年的历史。作者以十分凝练的笔法,概括地真实地反映出了中国工人阶级 100年来的生活状况。读起来犹如一部史诗。45万字的篇幅,描绘出这样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内容十分结实厚重,很多地方虽然只是一带而过,但是也能 看到作者已经在那里为我们精心勾勒出了一些粗略的历史线条。虽然篇幅有限,但是作者却不慌不忙,娓娓道来,在不知不觉中把读者带进了工人阶级生活的历史。

作者在书中塑造了以鲁润德为代表的一组工人群像,其中有傻老牛这样的劳动模范,有赵尔丹这样的因杀俘虏害怕被枪毙而开了小差的老红军,有刘天明这样的工 人出身的整天用报纸卷旱烟抽的党委书记。这些形象或许不像以往的文艺作品中那些刻意打造出来的英雄人物那样高大,但真实而又丰满,一个个栩栩如生。以鲁润 德的妻子沈剑云(书中的“母亲”)为代表的工人家属,也是工人群体中的不容忽视的一部分,作者在第一章的开头就说道:“母亲不是工人,但她是工人的妻子, 工人的母亲,在一张工人家庭的全家福和整个工人阶级的全家福上,母亲一直和父亲并肩占据着中心位置。因此你不能不承认她是工人阶级中最重要的成员。”这些 家属不光是贤妻良母,她们在操持家务的同时,也走上了建设国家的第一线,去当临时工、家属工,她们付出的比工人还要多。在工人群体中,也还有一些形形色色 的人物,旧社会的妓女、把头,苏联红军留下的混血儿,他们的命运以及相互之间的矛盾纠葛,都构成了这部小说非常吸引人的可读性。作者很擅长描写人物,往往 几笔就能把人物的性格特征描绘出来,有些并不重要的人物也很有特点,例如写子弟学校的工宣队长,说话爱带“日娘”,不日娘不说话,学校买了一套广播器材, 他一边鼓捣一边说:“日娘咋不响哩?噫?响了,日娘响了,下面歌颂(播送)一个通知。”短短几十个字就使人物跃然纸上。

作者不仅注重 人物的性格描写,更注重揭示人物的命运和内心世界的变化,将社会大动荡时期人性的扭曲和变形,以及人性本应具有的光辉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这是本书最感 人的地方。小说的文笔、写作技巧自然有很多可称道的地方,但是最打动人的是贯穿全书的真情实感。虽然是部小说,但是读起来并不轻松,读着读着便会潸然泪 下。

小说的核心部分是关于三线建设的描写,几乎占了全书一半的篇幅。三线建设是指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国防工业建设。三线是指远离 海、边讲的广大内陆地区,其核心地带就在四川北部和甘肃东南部。小说中的大川应该是指定西、陇西一带,这就让我们读起来感到更加亲切。三线建设的决策依据 是:我们仍处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要时刻准备打仗,时刻防止帝国主义、修正主义入侵。根据这一判断,国家将国防工业和一些尖端科技企业重点布 局在三线地区。从两弹一星、航空航天到常规武器和普通军用物资的生产,无不与三线建设有关。参加三线建设的工人有几百万,他们为共和国的国防工业建设做出 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献出了青春,献出了子女,甚至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不少人牺牲在那里,还有很多人终老在黄土高原上。没有他们,就没有共和国的今天。

改革开放以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中央对国际形势重新作出了判断,认为我们是处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根据这一判断,不得不调整原有的工业布局,三线建设 纷纷下马。一些工程停工了,一些企业转型搞民用产品,很多为三线建设立下汗马功劳的老工人下岗了。鲁润德所在的101冶金建设公司调离了三线,参加了江西 一个铜矿的建设,铜矿工程完工以后,101冶也和其他一些参加三线建设的企业一样,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垮掉了,工人们纷纷下岗,自找出路。这些工人不仅为 国家的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为改革开放承担了沉重的代价。其间有许多催人泪下的故事。

小说的前半部分写到主人公鲁润德亲手在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心石上刻下了毛泽东的题词: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结尾与前半部分相呼应,写了第二代、第三代建筑工人参加了鸟巢和水立方的建设,在和人民 英雄纪念碑同一经度上接过了父辈手中的锤子、錾子,成为新一代建设者。鲁润德的儿子站在中轴线上,感慨万千地说:“不管我们经历了多少苦难,不管我们的日 子过得有多么艰难,不管我们心中有多少不平,我依然热爱着自己的国家,希望他的人民都能过上父亲期望的好日子。”

小说并没有停留在对 工人生活的简单描摹上,小说的结尾实际上向我们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这就是如何看待和对待工人阶级,如何看待和对待几亿农民工的问题。改革开放走到 目前这一步,中国的城市化和几亿农民工如何安置的问题已经成了一个最重要的社会问题,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大课题,这个问题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也关 系到改革开放能否取得最后的成功。也许通过这部小说,能引起全社会对工人阶级生存状况的关注,这才是作者的最终目的。

 

精彩书摘缩写 

 1.带子

我出生在一个工人家庭,父亲是工人,我们兄弟姐妹六人无一例外地全都当过工人。一提起 工人二字,我就会想起埋葬在黄高原上的父母亲,想起我那已经下岗十多年的姐姐、弟弟和妹夫,想起父辈的叔叔大爷们那一张张憨厚朴实的面孔,想起我的那些和 我弟弟妹妹同样命运的中小学同学。他们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有精彩辉煌的人生和传奇般的经历。他们的命运可悲可叹,可歌可泣。想起他们,我就会 有一种发自内心的不安,总觉得欠了他们什么,所以我要写这部小说,为他们立传。

故事要从我母亲出生的那一年讲起。

母亲不是工人,但她是工人的妻子、工人的母亲,在一张工人家庭的全家福和整个工人阶级的全家福上,她一直和父亲并肩占据着中心位置,因此,你不能不承认她是工人阶级中最重要的成员。

1919年,我的母亲出生在北京顺义县的一个普通农家。母亲出生的时候,上面已经有了三个哥哥三个姐姐。母亲来的不是时候,已经被生活的重负压弯了腰的 外祖父实在养不起这么多孩子,一狠心,把她送了人。当年北京城里有个富商,姓沈,老家是山东河阴的。沈老爷在老家有妻室,在北京也娶了两房姨太太,可是这 些太太姨太太们肚子都很不争气,一个个只生女孩不生男孩,眼看沈老爷已过了不惑之年,依然没有子嗣。沈老爷觉得邪性,找高人禳解了一回,那位高人告诉他, 抱养一个女孩,可以给他带来男孩。沈老爷家里不缺女孩,对抱养一事本无兴趣,但是为了不至于断了香火,还是抱养了一个,这个女孩就是我母亲,沈老爷给她取 名叫带子。不知是凑巧还是穰解有效,母亲到沈家的第二年,果真给沈家带来一个男孩。

沈家的香火续上了,生意却一天不如一天了。辛亥革 命以后,北京城就不那么太平了。南来北往的各派军阀,都想占据这里称王称霸,不断地打来打去,北京街头整天枪声不断,哪里还做得成生意!沈老爷关了北京的 店铺,准备回山东老家去,同时让家人通知我外祖父,问他是把带子带走还是留下?外祖父实在舍不得母亲走,把她接回了顺义。带子在家住了几个月,听说沈老爷 马上要走,外祖父又把她送回了沈家,因为家里实在养不起。那一年带子七岁,跟着沈老爷一家坐上了去天津的马车。七岁的带子已经懂事了,坐在马车上,望着逐 渐远去的家乡,泪水挂满了腮边。

一路上,带子一直在想,迟早有一天她是要回来的,她天真地注视着路边的一草一木,希望在脑子里把它们 一一记下来,以便将来能找到回家的路。可是到了天津他们就上了火车,在济南下车之后,又换乘马车,走了三天才到家。北京在哪,带子实在是辨别不出来了。她 知道,北京那个家,永远也回不去了。

河阴县处于丘陵地带,沈老爷的家在县城西边一个叫玫瑰坡的村子。河阴县历史上盛产两样东西:一是阿胶,一是玫瑰。河阴的阿胶行销全国,玫瑰则世界有名。沈家就是靠做阿胶和玫瑰生意发了财的。

沈老爷的宅院在玫瑰坡的坡脚。沈家的宅院比北京那个四合院还大,分成前后院,前院是老爷太太们的起居之所,后院是个花园,园内起伏的花丛中有几座欧式风 格的尖顶屋,看上去很别致,里面床铺、沙发、茶几一应生活用品俱全,陈设十分华丽,而且都是欧式风格的现代家具,过去是用来招待南来北往的客商的,现在则 成了小姐们的绣房,少爷也跟着几个姐姐住在这里。此外还有一个跨院,是牲口棚、羊圈和长工们住的地方。

他们到家的时候,正是玫瑰盛开 的季节,房前屋后到处开满了粉红色的玫瑰花,漫山遍野飘散着花香。一看见那些盛开的花朵,带子立刻忘记了一路的疲劳和少小离家的忧愁,撒开腿满山遍野跑起 来。正玩得高兴,听见山下一家人在喊她,于是赶紧又摘了一朵玫瑰,跑下山来。只见三姨太吊着脸喝斥道:“野跑什么?有什么可高兴的?”

带子这才意识到,三姨太一路上一直不高兴。老爷也板起脸来,厉声问道:“谁让你随便摘花的?那花是拿来卖钱的,你知道不?”

带子还没有意识到,她这次回到沈家,身份、地位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因为她对沈家已经没用了,对于沈家来说,她现在只是一张吃饭的嘴。吃饭不能白吃,要付出劳动。于是,从七岁开始,带子就得干活了。

七岁以前,沈家对带子还是不错的,吃的穿的用的都和沈家小姐们一样,小姐们有什么,她就有什么,可是再次回来之后就遭人嫌弃了。开始时,只是让她干些扫 地擦桌子之类的力所能及的活,可是一旦开了这个头,就不只是扫地擦桌子了,刷锅洗碗倒尿盆,给太太梳头,给老爷烧大烟泡,什么都得干。每天天一亮,就听见 前院里到处在喊:

“带子,把木梳给我拿过来。”

“带子,给太太泡茶去!”

“带子,老爷起来了,还不快去伺候老爷!”

所谓伺候老爷,就是给老爷烧大烟泡。沈老爷脾气极暴,很不好伺候。一个大烟泡烧坏了,拿起烟枪劈头盖脸就打。有一次,打得带子头上流了很多血,落下一个 很大的疤。带子为烧坏了大烟泡不知挨了多少打。每次挨了打,带子就会偷偷跑到沈家宅院后面的山坡上大哭一场,面对着北方埋怨自己的父母:“你们为什么这么 狠心?为什么要把我送人呀!”

2.提亲

带子的另一项任务是哄少爷玩。和少爷在一起,是带子最快乐的时光。带子很 爱她这个弟弟,她始终认为少爷是她带来的。少爷有好几个亲姐姐,但是和那几个姐姐感情都一般,唯独和带子最亲。少爷长到七八岁的时候,沈老爷给他请了位教 书先生,少爷和他的几个姐姐在一起读书,少爷看见姐妹中少了带子姐姐,就不肯坐下好好学,非要闹着让带子跟他一起学不可,这样,带子就又有了陪读的任务。 带子识字,《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孝女经》都能背,按现在的学历论,至少有小学四年级水平。可惜时间不长少爷就进了学校,带子的偷学也只 能到此为止。

少爷进学校的那年,带子十一岁。十一岁的带子已经像个老妈子,什么都得干了,缝缝补补、洗洗涮涮、推碾子拉磨、烧火做 饭,每天从早忙到晚。沈家人吃饭有专门雇来的厨师,不用带子做,带子是给那些长工们做饭的。自从开始给长工们做饭,带子就不再和沈家人一起吃饭了,而改在 长工灶上吃。这使带子进一步明确了自己在沈家的身份。

沈家雇着七八个长工,最小的一个只有十六岁,是专门给沈家放羊的,大家都叫他小 羊倌。长工们则称带子四小姐。有一天,带子又挨了打,一边做饭,一边抽抽搭搭地掉眼泪。小羊倌看见了,觉得不忍心,跑到门外揪了几根狗尾巴草,编了一只小 狗,扔在了灶台上,说:“四小姐,这是给你的。”

带子拾起来看了看,那小狗形象非常生动逼真,简直是惟妙惟肖。带子爱不释手,立刻忘记了刚才的委屈,问道:“这是你编的?”

小羊倌点了点头,带子又问:“你还会编什么?”

“猫、兔子、羊、牛、马,都会。”

“那你明天再给我编几个?”

第二天,小羊倌给带子带回来一大堆狗尾巴草编的小动物,还带回了一堆狗尾巴草,教她怎么编小狗。一面编,两个人一面说着话:“四小姐,听说你们家是从北京搬回来的?北京住得好好的,做么(干吗)要搬回来呢?”

带子没有回答小羊倌的问题,而是说:“以后别叫我四小姐。”

“为啥?”

“你看我哪一点像个小姐,还不是和你一样么?”

“那俺管你叫什么?”

“叫带子。”

“俺还要问你呢,你怎么叫这么个名字?听起来怪怪的。”

带子看了看身边的少爷,说:“以后再告诉你吧。”

在沈家大院里,这两个生活在最底层的苦命人儿,很快就完成了心灵上的沟通。小羊倌家里也很穷,房无一间,地无一垄,哥哥被国军抓了壮丁,只有母亲和他两个人相依为命。沈家大院这两个生活在最底层的孩子,很快就完成了心灵上的沟通,带子把小羊倌认作了哥哥。

有一天,带子领着少爷到黄河大堤上看小羊倌,小羊倌采了一束红玫瑰送给带子,带子带着一脸的惊喜把玫瑰抱到胸前闻了闻,闭上眼睛说:“太漂亮了!”

小羊倌只是为了让带子高兴,并不懂得什么玫瑰象征爱情之说,十二岁的带子也不可能懂得什么叫做爱情。但是仿佛鬼使神差,或者是玫瑰自己起了引导作用。带子放下花,一本正经地说道:“哥,我想问你个事。”

“啥事?”

“我长大了给你当媳妇行不行?”

小羊倌笑着说:“你这么小个人儿就想着嫁人了?臊得慌不?”

带子羞得脸通红,说:“人家问你正经事呢,行不行啊?”

小羊倌还没来得及回答,只听少爷在那边喊了起来:“羊跑啦!快点追呀!”

沈家的羊圈处在一片洼地上,一下雨羊圈里就积水。因此,到了雨天就得把羊赶到山上去,否则羊蹄子会沤烂的。小羊倌在附近山上找到一个大山洞,连人带羊都 住在里面。带子负责每天给他送一次饭。每天中午一过,小羊倌就守候在洞口的大石头上,不错眼珠地盯着山下,远远地看见带子打着伞、提着一个泥瓦罐来了,就 不顾一切地冲下山去,把带子接上来。有一天吃过饭,带子问小羊倌:“上次在河边我问你的话你还没回答呢,行不行啊?”

小羊倌笑嘻嘻地说:“行——!只怕四小姐长大了就不这么想了。”

带子知道小羊倌没把她的话当回事,有点恼了:“我不是跟你说过吗,以后不准叫我四小姐!”说完,提起瓦罐,头也不回地走了。小羊倌呆呆地望着她逐渐远去的背影,忽然发现她把伞忘了,赶紧拿起伞追下山去。他追上带子的时候,雨已经停了,他发现带子满脸都是泪水。

带子长到十四岁的时候,开始有人给她提亲了。带子把这事告诉了小羊倌,希望小羊倌能托人到沈家来提亲,小羊倌的母亲情知不成,为了不辜负带子的一片真 情,还是托了媒人到沈家来提亲,不料沈老爷却说:“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是个什么东西?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你告诉他,四妮儿虽然不是我亲生的,也不是什么人 想娶就能娶的。”

小羊倌没脸在沈家再待下去了,辞了工去学石匠。

3.私奔

十九岁才去学徒显然有点晚了,但是小羊倌心灵手巧,什么东西一看就会,三年之后就能一个人錾碾子攒磨了。出徒以后,他每天挎着一个装锤子、錾子的布包,开始沿街呼唤:“錾碾子来——攒磨!”从此,人们不再称他小羊倌,而称他小石匠了。小石匠是我的父亲。

小石匠这门手艺是用血汗换来的。学徒三年,为了不使唯一的一件体面褂子受到磨损,每天光着膀子凿石头,甚至冬天也不例外。凿子、錾子錾出的石渣、石块崩 到胸前,崩出了一道道伤口,血珠顺着伤口冒出来,胸前每天都有新崩出的伤口和正在结痂的旧伤。三年学徒期满,胸前的伤疤犹如满天的星月,一个挨着一个,一 个摞着一个。

小石匠学徒的这三年,又有不少人来给带子提亲。三年来,因为抗婚,带子不知挨了多少打。沈老爷那个脾气,不管手边是拐杖 还是板凳,摸着啥算啥,抡起来就打,常常打得带子遍体鳞伤。可是无论沈老爷怎么打怎么骂,带子就是不屈服,铁了心要嫁给小石匠,气得沈老爷放出了狠话:你 要嫁谁都行,就是不准嫁给那个放羊的。我丢不起那个人!你要嫁他,除非等我死了。带子也不示弱:你们一定要让我出嫁,我就死给你们看!沈老爷知道,这孩子 说得出来做得出来,也不敢逼她太狠。事情就这样一天天拖了下来。带子终于熬到了小石匠出徒这一天。一天中午,她正在灶台上洗碗,忽然听见街上传来一个熟悉 的声音:“錾碾子来——攒磨!”

听见这一声吆喝,带子浑身一震,手里一摞碗没拿住,哗啦一声全部掉在地上摔碎了。她等这一声吆喝已经等了整整三年了。于是赶紧拿起笤帚,把那些碎碗碴稀里哗啦扒拉到角落里,不顾一切地冲出了沈家的大门。

在村口一棵大柳树下,她追上了小石匠。小石匠已经长成大汉子了,肩宽背阔,黑发浓眉,穿一件白粗布坎肩,看上去浑身都是力量。带子心想,我没有看错,他就是那个可以托付终身的人。带子也出落成大姑娘了。他们已经三年没见过面了,小石匠路过这里,是想见见她。

“你出徒啦?”

小石匠点了点头。

“那你打算怎么办?”

小石匠没有回答。

“你怎么不说话呀?”

小石匠憋了半天才说:“俺来就是想见你一面。还想劝劝你,找个好人家嫁了吧。”

“你怎么又说这种话?我等了你三年,难道你不知道?你看看这三年我遭的什么罪?”说着,带子撸起袖子,挽起裤腿,胳膊上、腿上露出一块块伤疤,还有刚刚挨过打的青一块紫一块的痕迹。

“不是俺不想娶你,俺是怕你跟着俺受苦。”

“我不怕,我什么苦都能吃。”

小石匠见她已经铁了心,只好说:“那俺让俺娘再去找媒人吧。”

一说找媒人,带子的目光立刻暗淡下来:“媒人恐怕说不动。要想让我爹改变主意,除非日头从西边出来。”

“那怎么办?”

“现在只有一个办法。”

“什么办法?”

“私奔。”

“私奔?”

“你带上我跑吧。你敢不敢?”

在少爷的帮助下,小羊倌领着带子私奔了。

1937年12月,济南沦陷,父母亲被迫回到了白山头,紧跟着,河阴也成了沦陷区,在日为统治下,实行严格的保甲制。为了维持庞大的军费开支,日伪政权 没命地征粮征税,使农民们本来就困苦不堪的生活变得愈加艰难了。就在这时候,母亲生下了第一个孩子,也就是我那没来得及和我在这个世界上见面的大哥。

家里突然增加了两口人,困难的程度可想而知。尽管父母亲都很能干,依然糊不住一家人的嘴。正在这时候,村里来了个招工的。这人叫白景云,比父亲大两岁, 父亲认识他,原来是村里有名的无赖,大家都叫他白眼狼,前几年跟着人闯关东去了。几年不见,白景云混出息了,回来的时候,一身绸布衣服,戴着个呢子礼帽, 鼻子上架了副墨镜,手上还戴着个大金镏子。他这次回来,是替日本人招劳工来的。据他说,日本人对劳工很友善,除了工钱,每人每月还配给一袋面、五斤米、一 斤白糖。愿意去的每人发给两块大洋的路费。

是最后这句话打动了父亲,两块大洋能买四袋面呀!父亲把那两块大洋买成了粮食,便没钱钱买火车票了,他向白景云要了他在锦州的地址,白景云给了父亲一个由日伪华北劳务统制委员会发的通行证,父亲拿着这张通行证和几个同乡一起步行去了锦州。

父亲走的那天,天上下着鹅毛大雪,地上的积雪半尺多厚。父亲挑着一副担子,前面是母亲为她准备的冬夏两季的衣服和铺盖,后面是奶奶为他准备的半个月的干 粮和錾石头打铁的工具。父亲的这段经历常常让我想起林冲雪夜上梁山的悲壮情景。林冲是被高俅逼的,父亲是被生活逼的;林冲的故事可能是虚构的,而父亲的故 事却是真实的。望着雪地上父亲留下的脚印,奶奶和母亲该是怎样的心情啊!

 


新华读书

http://news.xinhuanet.com/book/2011-08/19/c_121883965.htm


于泽俊小说:工人(上)

 

《工人》 于泽俊 著 文化艺术出版社

【内容简介】长篇小说《工人》描写了三 代建筑工人的生活。作者以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结合的笔法,从1919年“我”母亲出生写起,一直写到2009年,叙述了中国工人90年的生活历史,是一部 全面反映工人阶级生活(生存)状况的作品。其间有许多悲欢离合、催人泪下的故事,例如:——父亲三闯关东,母亲三进北京,——父亲亲自参加了北京十大建筑 的建设、亲手刻下了人民英雄纪念碑上毛主席的题词,——犯了错误来当工人的老红军,苏联红军留下的混血儿,旧社会的把头、妓女,他们的命运和相互之间的矛 盾纠葛,——改革开放以后工人先是过了一段好日子,后来又纷纷下岗的种种不幸遭遇,——第二代第三代建筑工人接过父辈手中的锤子、錾子,在北京中轴线这个 与人民英雄纪念碑处于同一经度的位置上建起了鸟巢和水立方等等。故事曲折动人,人物性格栩栩如生。尤其是贯穿全书的真情实感,使人读来不能不为之动容。【作者简介】于泽俊,1954年3月出生在一个工人家庭。 当过三年工人、四年兵,1977年恢复高考后考入兰州大学经济系,1986年考入中央党校理论部读研,获法学硕士学位。做过20年大学老师,当过出版社社 长,现任中国盲文出版社副总编辑。曾有多部学术著作和论文面世,与人合著过《宋美龄大传》,本书为作者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目录】序言 梁晓声:情怀的力量
缘起
第一章 私奔
第二章 闯关东
第三章 天堂在哪里?
第四章 工友
第五章 刀口谋生
第六章 良知
第七章 领导阶级
第八章 当家做主的感觉
第九章 兄弟姐妹
第十章 干打垒
第十一章 为了让毛主席睡好觉
第十二章 安家
第十三章 红字
第十四章 共产主义接班人
第十五章 人格的力量
第十六章 心灵的感受
第十七章 美好的憧憬
第十八章 蜕变
第十九章 清算
第二十章 生活不是小说
第二十一章 救赎
第二十二章 爱的奉献
第二十三章 祭献
第二十四章 文明时代的野蛮
第二十五章 妈不在了,还有姐呢
第二十六章 好日子
第二十七章 下岗下岗下岗
第二十八章 啼血的杜鹃
第二十九章 归来的孤魂
第三十章 建设者
尾声相关书评:一部工人的传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