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人物正脸照片:社會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1:27:59

社會學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跳過字詞轉換說明汉漢▼▲為了閱讀方便,本文使用全文手工轉換。轉換內容:
  1. 简体:定量;繁體:量化;香港:量化; 當前用字模式下顯示為→量化
  2. 简体:定性;繁體:質化;香港:質化; 當前用字模式下顯示為→質化
  3. 简体:孔德;繁體:孔德; 當前用字模式下顯示為→孔德
  4. 简体:爱米尔;繁體:艾彌爾; 當前用字模式下顯示為→艾彌爾
  5. 简体:涂尔干;繁體:涂爾幹; 當前用字模式下顯示為→涂爾幹
 [展开] 字詞轉換說明

字詞轉換是中文維基的一項自動轉換,目的是通過電腦程式自動消除繁簡、地區詞等不同用字模式的差異,以達到閱讀方便。字詞轉換包括全局轉換和手動轉換,本說明所使用的標題轉換和全文轉換技術,都屬於手動轉換。

如果您想對我們的字詞轉換系統提出一些改進建議,或者提交應用面更廣的轉換(中文維基百科全站乃至MediaWiki軟體),或者報告轉換系統的錯誤,請前往Wikipedia:字詞轉換請求或候選發表您的意見。

 社會學理論和歷史

實證主義 · 反實證主義
結構主義 · 衝突理論
中層理論 · 形式理論
批判理論 · 社會化
結構和機構

研究方法

量化 · 質化 · 計算 · 民族誌

主題和分支

城市 · 階級 · 犯罪 · 文化 · 越軌
人口 · 教育 · 經濟 · 環境 · 家庭
性別 · 健康 · 工業 · 醫療 · 流動
知識 · 法律 · 政治 · 民族 · 種族
宗教 · 科學 · 軍事 · 網際網路·傳播
理性化 · 世俗化 · 社會分層
社會性網路 · 社會心理學

相關學科

文化人類學 · 社會人類學
社會語言學 · 社會生物學
文化研究 · 伊斯蘭社會學
媒體研究 · 統計學 · 系統科學

查 ? 論 ? 編 ? 歷

社會學(英語:Sociology)起源於19世紀末期,是一門研究社會的學科[1]。社會學使用各種研究方法進行實證調查[2][3]和批判分析[4],以發展及完善一套有關人類社會結構及活動的知識體系,並會以運用這些知識去尋求或改善社會福利為目標。社會學的研究範圍廣泛,包括了由微觀層級的社會行動(agency)或人際互動,至宏觀層級的社會系統或結構[3],因此社會學通常跟經濟學、政治學、人類學、心理學等學科並列於社會科學領域之下。

社會學在研究題材上或研究法則上均有相當的廣泛性,其傳統研究對象包括了社會分層、社會階級、社會流動、社會宗教、社會法律、越軌行為等,而採取的模式則包括質化和量化的研究方法。由於人類活動的所有領域都是由社會結構、個體機構的影響下塑造而成,所以隨著社會發展,社會學進一步擴大其研究重點至其他相關科目,例如醫療、軍事或刑事制度、網際網路等,甚至是例如科學知識發展在社會活動中的作用一類的課題。另一方面,社會科學方法(social scientific methods)的範圍也越來越廣泛。在20世紀中葉以來多樣化的語言、文化轉變也同時產生了更多更具詮釋性、哲學性的社會研究模式。然而,自20世紀末起的科技浪潮,也為社會學帶來了嶄新的數學化計算分析技術,例如個體為本建模(ABM)和社交網路分析[5][6]

因其興起的歷史背景,社會學研究的重心很大一部份放在現代性社會中的各種生活實態,或是當代社會如何形成演進以至今日的過程,不但注重描述現況,也不忽略社會變遷。社會學的研究對象範圍廣泛,小到幾個人面對面的日常互動,大到全球化的社會趨勢及潮流。家庭、各式各樣的組織、企業工廠等經濟體、城市、市場、政黨、國家、文化、媒體等都是社會學研究的對象,而這些研究對象的共通點是一些具有社會性的社會事實。雖然「社會性」的定義在不同學派之間仍有爭執,但社會事實外在於個人,且對個人的行為跟認知有影響,這一點是大致上為社會學者所共同接受的。

目錄

 [隐藏] 
  • 1 概觀
  • 2 歷史
    • 2.1 起源
    • 2.2 社會轉型的產物
    • 2.3 形成學術學科
    • 2.4 當代社會學
  • 3 社會學理論
    • 3.1 西方社會思想源流
      • 3.1.1 古希臘
      • 3.1.2 啟蒙思想
    • 3.2 社會學理論具體方向
  • 4 社會研究方法
  • 5 社會學與其他社會科學
  • 6 主要的社會學主題
  • 7 社會學學派
  • 8 社會學次領域
  • 9 社會學的危機
  • 10 參看
  • 11 參考書目
  • 12 參考文獻
  • 13 外部連結

[编辑] 概觀

在19世紀初期,孔德認為過去神學及崇尚武力的社會慢慢消失,以理性、科學、工業為主的年代正在抬頭,兩者之間的衝突正是社會動盪的源頭。在社會制度轉變的時期,這種過渡性的衝突及混亂是無可避免。在舊制度消失前,人們無法體驗新制度,往往需要多次社會轉變才能改組社會。[7]社會學就是針對社會改組的問題(現代性)而發展成為一門社會科學。涂爾幹學派的社會學家不但希望了解什麼使得社會團體聚集起來,更希望了解社會瓦解的發展過程,從而作出「糾正」。糾正的觀念並不暗示社會學家預設一個「正確社會」的模板。涂爾幹本人都不認為有一個終極的、完美的社會可以參考。簡單來說,當一群人互動形成一個穩定的參考架構,運行良久,對他們來說就是「常態」。當社會制度問題積累下來,此一穩定狀態被打破,形成混亂,即上述所謂「瓦解」時,就形成病態。因此涂爾幹認為,社會學家職責在於找出一個社會的「日常常態」,如此才能確定出「病態」的判準。社會學家需要不斷觀察與分析,不是找出模板,宣稱終極事實就結束。

相反地,法蘭克福學派的社會學家並不探索對糾正社會的方法。因為他們認為對社會病疾提出的糾正方案,往往是以一個小群體的觀念強加到絕大多數人的身上,這不但解決不了問題,還會使問題加重。20世紀初,如霍克海默與阿多諾等人,受到上一代如韋伯與齊美爾學說影響,加之參考馬克思理論,針對現代社會與資本主義制度產生悲觀看法,其中尤其看到社會雖然高度分工,卻也產生生活的分裂化。尤其是在藝術文化領域,大量複製技術的出現,造成藝術精神的喪失。法蘭克福第二代哈伯瑪斯繼承上述觀點,並參照美國結構功能主義與符號互動論、歐陸的現象學等,提出溝通行動論,與第一代悲觀觀點不同。認為必須致力建構一個可溝通的社會,才是悲觀現代性的出路。而上述的觀念,類似社會衝突論,知名人士如達倫道夫,也是以馬克思對社會階級分析為主,認為社會有掌握資源的的階級,以及受統治的階級,惟不同的是,馬克思認為資產階級握有生產工具,無產階級因無工具而受宰制,需要反抗革命,觀點較屬於政治經濟學,但衝突論者,結合韋伯對階層─加入社會地位等角度,認為社會不平等,源自多方面,不只經濟不平等。

今天,社會學家對社會的研究包括了一系列的從宏觀結構到微觀行為的研究,包括對種族、民族、階級和性別,到細如家庭結構個人社會關係模式的研究。社會學系分成更多更細的研究方向,包括像犯罪和離婚,在微觀方面例如有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一些社會學家使用量化研究[8]的方法從數量上來描述一個社會總體結構,以此來研究可以預見社會變遷和人們對社會變遷反應的量化模型。這種由拉扎斯費爾德(Paul F. Lazarsfeld)倡導的研究方法,現在是社會學研究中的兩個主要方法論之一。社會學研究方法的另外一個主要流派是質化研究[9],包括歷史社會學、參與觀察、深度訪談、專題小組討論等收集資料的方法,以及基於紮根理論、內容分析等質化資料的分析及歸納方法。從事質化分析的社會學家相信,這是一種更好的方法,因為這可以加強理解「離散」性的社會和獨特性的人文。這種方法從不尋求有一致觀點,但卻可以互相欣賞各自所採取的獨特方式並互相借鑒。主流的觀點認為,量化和質化這兩種研究方式是互補的,而不是矛盾的。涂爾幹與韋伯都強調兩者的重要性─亦即從主觀(質化)與客觀(量化)交錯研究。到後來的象徵互動派大師布魯默(Herbert Blumer)相當強調質化的影響力。

[编辑] 歷史

主條目:社會學的歷史

[编辑] 起源

人類對社會變化發展的整體研究源遠流長,社會學的邏輯和理念早在其形成學科基礎之前就已經出現。對社會的分析和研究基本上是源於西方文化、哲學思想的長年累積,並至少在早於柏拉圖時代之前產生。而更加正規的社會統計調查的起源更可以追溯到至少早在1086年的「末日審判書」[10][11]。另一方面,在中世紀的伊斯蘭社會也有早期社會學的蹤影,不少研究均指出歷史上第一位社會學家,是一位十四世紀來自北非的阿拉伯學者——伊本·赫勒敦,其最著名的著作《歷史緒論》(Muqaddimah)首次介紹了有關社會凝聚力和社會衝突議題的社會科學理論[12][13][14][15][16][17]。到了十七世紀,以笛卡兒為代表的理性主義者即注意到科學擁有發現真理的能力,而開始嘗試運用科學方法來研究社會現象[18]

社會學一詞的英語「sociology」(或「sociologie」),是由拉丁語「socius」(同伴)、「-ology」(研究),和希臘語「λ?γο?」(即「lógos」,意指字詞、知識)組合而成,這個名稱最早由法國散文家埃馬紐埃爾-約瑟夫·西哀士(1748年—1836年)在一份當時未公開的手稿中創造[19][20]。至1838年,法國科學哲學家奧古斯特·孔德(1798年—1857年)正式確立了「社會學」一詞[1]。孔德在初期曾使用「社會物理學」(social physics)一詞,但後來被別人挪用,其中包括著名的比利時統計學家朗伯·阿道夫·雅克·凱特勒。孔德寄望通過對社會領域整體的科學認識,而令歷史學、心理學和經濟學形成一體化,社會學正式由此而生。

[编辑] 社會轉型的產物

奧古斯特·孔德

社會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確立於十九世紀中葉,其出現並非歷史的偶然,而是與劇烈的社會變遷引起的社會運行狀態失調有著密切的關係。自十八世紀末開始,先後發生了兩次來自歐洲的大革命,第一次是以1789年法國大革命為標誌的政治思想大革命,另一次是從英國開始、一直擴展到歐洲和美國的工業革命,這兩件重大事件使西方社會發生了根本性轉型。資本主義確立後,一方面生產力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令社會的經濟基礎、思想觀念和政治制度都發生重大變化;另一方面,社會運行也暴露出許多不協調因素,如周期性經濟危機、失業、犯罪等。對於這些問題,傳統方法和原有科學體系無法作出滿意的解釋和回答,於是社會學作為一門不同於其他社會科學的獨立新學科便應運而生。

孔德所身處的年代適逢法國大革命之後的持續動蕩,他認為社會上的各種弊病和問題可以透過社會學實證主義消除,這是在其著作《實證哲學教程》(The Course in Positive Philosophy)、《實證主義概論》( A General View of Positivism)中明確提出的一個認識論模式。他相信在人類知識發展「三階段律」(Law of three stages)中,在繼神學階段和形上學階段(或稱玄學階段)之後,實證階段將佔據最終的位置,也是他最重視的部分[1][18]。孔德認為過去神學主導及崇尚武力的社會會慢慢消失,以理性、科學、工業為主的年代正在抬頭,兩者之間的衝突正是社會動盪的源頭。在社會制度轉變的時期,這種過渡性的衝突及混亂是無可避免的。在舊制度消失前,人們無法體驗新制度,往往需要多次社會轉變才能改組社會。[21]社會學就是針對社會改組問題(現代性)而發展成為一門社會科學,它在社會轉型中產生,以解決社會運行和發展中的不協調因素,以尋求社會良性運行和協調發展的規律為內容,並且將這條主線貫穿於整個社會學發展歷史。

馬克思

總體而言,1830年代到19世紀末葉普遍被視為西方社會學的創立時期。這一時期的社會學特點是:(一)與哲學關係密切,(二)受實證主義思潮影響極大,(三)創立社會學的目的在於維護協調現存的社會關係。此時期以孔德和英國哲學家赫伯特·斯賓塞為主要代表。孔德認為,社會學是研究社會秩序和社會進步的科學[22]。整個社會和自然界是建立在協調一致的基礎之上,這就是社會秩序;社會變遷中舊的社會秩序被新的社會秩序所取代,成為社會進步。斯賓塞則把社會變遷論運用於社會學研究,他認為社會是一個有機體,社會進化和生物進化遵循著同一條規律,具有人類社會等同有機生物的含義,因此他的理論被稱為社會有機論。1874年,斯賓塞編寫了歷史上首本以社會學為名的書籍——《社會學研究》(The Study of Sociology)。

當時孔德和馬克思雙方均提出在歐洲實現工業化和世俗化之後,發展一種科學上合理的社會制度,但同時馬克思又否定了以孔德為首的社會學實證主義。在孔德提出社會學構想的同時,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Economic & Philosophical Manuscripts of 1844)中已經形成了新的唯物主義歷史觀。馬克思認為人與自然界的關係是以勞動為中介的,他從經濟學上分析了在生產資料私有制度下,人的勞動本性異化的表現,提出了勞動的解放將標誌著人性的復歸和社會的人性化,從而使對資本主義的經濟學批判轉入到在社會學上關於資本主義對人限定的地位的批判[23]。馬克思唯物史觀社會學的產生,使社會學在本質上變成為批判的、革命的科學,與孔德強調秩序、均衡,目的在於維護和改良現存制度的實證主義社會學形成鮮明的對立。這也是馬克思本人一直拒絕把自己的社會理論稱為「社會學」的基本原因,直至二十世紀初列寧才明確把馬克思的社會理論稱之為馬克思主義社會學,使之為早期社會學的重要支柱之一。 二十世紀著名哲學家以賽亞·伯林(Isaiah Berlin)也認為,馬克思可以被視為「真正的現代社會學之父」(the "true father" of modern sociology)[24]

To have given clear and unified answers in familiar empirical terms to those theoretical questions which most occupied men's minds at the time, and to have deduced from them clear practical directives without creating obviously articifial links between the two, was the principle achievement of Marx's theory.

(中譯)能夠以大家熟悉的措辭,為當時充斥著人們腦海的理論性的問題,賦予清晰而一致的答案,同時,能夠將「問題」與「答案」毫不虛假造作地聯繫起來,並推論出明確而實用的方向,正正是馬克思理論的主要成就。

—以賽亞·伯林 , 《卡爾·馬克思:他的生平與環境》/《馬克思傳》(Karl Marx: His Life and Environment)[25]

[编辑] 形成學術學科

艾彌爾·涂爾幹

十九世紀末期開始,社會學開始蓬勃發展,有功於法國社會學家艾彌爾·涂爾幹出版了大量社會學研究專著,為社會學的規範化和科學化奠定了堅實基礎,並為確立社會學的學科地位作出重大貢獻。他一生致力推動社會學發展,將源自孔德的實證主義發展成實際社會研究的基礎。1895年,涂爾幹在法國波爾多大學創立了歐洲首個社會學系,並出版了影響後世的重要著作《社會學方法的規則》(法語:Les Règles de la Méthode Sociologique)[26],為社會學確立了有別於其他社會科學學科的獨立研究對象,即社會事實。涂爾幹認為,一切社會的觀念都具有無形的強制力,塑造了人們的意識。人類大多數的意向不是個人自己生成的,而是在外界的引導、熏陶和壓迫下形成的。社會事實無法用生理學、心理學或其他研究個體的方法來解釋,而必須用社會學的方法、觀點解釋[27]。至1896年,涂爾幹又創辦了《社會學年鑒》(L'Année Sociologique)期刊,以刊登、傳播他與學生的研究成果[26]。在1897年出版的《自殺論》(Le Suicide)中,他以羅馬天主教教徒和新教教徒人口自殺率的差異為例,引證社會學角度和心理學、哲學角度在分析社會事實上的區別,另外此著作也進一步發展了結構功能主義理論。對涂爾幹來說,社會學可以被形容為:

Science of institutions, their genesis and their functioning

(中譯)制度的科學,制度的起源,制度的運作

—艾彌爾·涂爾幹 , 《社會學方法的規則》(Les Règles de la Méthode Sociologique)[28]

踏入20世紀,社會學的學術地位迅速提高,歐洲各地的大學相繼成立社會學部。英國第一個社會學系在1904年創建於倫敦政治經濟學院,這裡也是英國社會學雜誌(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的創刊地[29]。1907年起,英國第一位社會學教授倫納德·特里勞尼-霍布豪斯(Leonard Trelawny Hobhouse)開始在倫敦大學擔任社會學講師[30]。1909年,德國社會學家斐迪南·滕尼斯(Ferdinand T?nnies)和馬克斯·韋伯共同成立了德國社會學協會(Deutsche Gesellschaft für Soziologie),隨後,韋伯又在1919年於德國慕尼黑大學設立了德國首個社會學系,並首次提出了反實證主義社會學的理念[31]。弗洛里安·茲納涅茨基(Florian Znaniecki)在1920年於波蘭亞當.密茨凱維奇大學(Adam Mickiewicz University)創立波蘭首個社會學系。1923年,法蘭克福大學設立了社會研究院(Institut für Sozialforschung)[32]

與此同時,美國在社會學方面也有長足的發展。美國社會學家威廉·格雷厄姆·薩姆納(William Graham Sumner)於1875年在耶魯大學開始教授名為「社會學」的課程[33]。1890年2月,法蘭克·威爾森·布萊克默(Frank Wilson Blackmar)在美國堪薩斯大學設立了「社會學元素」(Elements of Sociology)課程,並延續至今[34]。1892年,芝加哥學派的代表人物——阿爾比昂·伍德伯里·斯莫爾(Albion Woodbury Small),在芝加哥大學創立了社會學系[35]。社會心理學始創者之一的喬治·賀伯特·米德(George Herbert Mead),於密西根大學任教時遇到了查理斯·霍頓·庫利(Charles Horton Cooley)和約翰·杜威(John Dewey);米德和杜威兩人在1894年轉往芝加哥大學任教[36],這使得社會心理學、象徵互動論(symbolic interactionism,或稱符號相互作用論)獲得極大的發展[37]。1895年,阿爾比昂·W·斯莫爾創辦了美國首份社會學學術期刊——美國社會學雜誌(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05年,美國社會學協會(American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ASA)成立[35],並成為現今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社會學家學會。深受涂爾幹和馬克斯·韋伯思想所影響的美國社會學者塔爾科特·帕森斯[38],一生致力推動社會學的專業化以及在美國的發展。受地理和歷史因素影響,相比起歐洲的經歷,美國社會學的發展在歷史上較少受到馬克思主義的影響,這個文化傳統一直延續至今,而美國社會學更著重統計學上的研究方式[39]

第一次關於社會學的國際合作發生於1893年。法國政府國會核數師勒內·沃爾姆斯(René Worms)創刊了國際社會學雜誌(Revue Internationale de Sociologie)並擔當其主編,隨後又成立了「國際社會學圖書館」(Bibliothèque Sociologique Internationale)、「巴黎社會學學會」(Société de Sociologie de Paris)、「國際社會學研究所」(Institut International de Sociologie ),其中國際社會學研究所後來與創立於1949年的國際社會學協會(International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合并[40]

總體而言,社會學形成學術規模的成長期大約處於19世紀末到20世紀30年代。社會學的發展歷程可以被看作為對例如工業化、城市化、世俗化等現代性問題的積極回應,或是對社會理性化(rationalization)的理解和反思[41]。在社會學創始初期這段時期期間,社會學領域在歐洲大陸佔據了主導地位,並與英國的人類學和統計學遵循著類似的發展軌跡、舉頭並進;但踏入二十世紀以後情況開始逆轉,越來越多的社會學家活躍在所謂的「盎格魯勢力範圍」(Anglosphere),即以英語為主的地區。與此同時,社會學確立了自己的研究範圍和方法,獨立的學科體系基本形成,而研究範圍越來越具體化和專門化。很少早期的社會學家會限定於特定、狹隘的研究主題,例如經濟學、法學、心理學、哲學等理論相關領域也是其關注範圍。自社會學在十八世紀奠基以來,社會學的認識論、方法、研究架構等一直經歷著擴展和分歧,形成百家爭鳴的情況[3]

這一時期形成了以埃米爾·涂爾幹為代表的實證主義路線,以馬克斯·韋伯為代表的反實證主義路線和以美國芝加哥學派為代表的社會調查的傳統的社會學研究局面。 涂爾幹的社會學理論以社會關係和社會團結為主線展開,堅持社會唯識論和社會整體觀,主張在社會整體層次上進行實證性研究。同時他還對社會反常現象和社會偏離行為產生興趣。 韋伯則是傾向於個體主義,即主張對特定的社會行動和社會現象背後的個人動機及隱藏的秘密進行解釋。他試圖驗證任何社會現象背後都一種無形的、精神的力量在支撐。

[编辑] 當代社會學

當代社會學的發展時期大致從20世紀40年代至今。這一時期的特點是:

  •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西方社會學得到前所未有的發展,其重心從歐洲轉移到美國
  • 理論多元化,學派林立,觀點分歧
  • 分科化,社會學與其他社會科學的滲透加強,分科社會學種類增多
  • 方法科學化,計算機的廣泛運用,大大加快了資料處理速度,是社會學的研究更準確、快速、規範

[编辑] 社會學理論

社會學理論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儘管存在著缺乏完整的理論構架和很多彼此矛盾的方面,但已經成為成熟豐富且脈絡清晰的理論體系,其中很多理論都有著鮮明的實踐指向並在現實生活著發揮了有益的作用,也有很多理論雖然現在還很抽象概要但也不乏啟發性的地方。依照發展程度和時間順序,社會學理論一般分作古典社會學理論、現代社會學理論和當代社會學理論。

古典社會學理論很大程度上是一些著名社會學家的理論,也就是說這一時期的社會學理論還缺乏完備的理論流派,單個社會學家的理論就能代表這一流派的特徵。所以,人們在闡述這一階段的理論的時候,多是介紹某幾個社會學家的理論成果。不過這樣的弊端也顯而易見,單個社會學家理論成果對整個理論體系的代表在一些情況下過於勉強。所以,通過對其特徵的歸類和總結,將其歸納為以下四個理論框架。這樣一來在對這一時期的理論有較為明晰的認識之後,又能與下一階段的流派分類銜接。但要對各個理論有深入的了解,還是要回到這些社會學家身上。

結構功能主義,研究社會結構如何構造以滿足由一個至高共享的規範體系所限定的各項功能要求,和社會結構中各部分的功能和影響。社會被看做是一個有機統一的整體,人被看作是社會整體的一部分,是宗教和文化的遵奉者,沒有社會和道德方面的支持就難以生存。涂爾幹的社會團結和社會分工論、斯賓塞社會進化論都在這裡領域的建樹尤為突出。

衝突論,也稱批判理論,通過對社會物質發展的考察,對照人類社會的演進,探析出兩者之間的緊密聯繫,從而得出人和社會是社會歷史發展的產物,是具體歷史社會情境中的產物,並被其所在的社會經濟和歷史方面的定位任意擺布、操縱和扭曲,使他們真實的自我發生畸變,進而產生持續的矛盾衝突體,反過來這樣的衝突又推動著社會的發展。馬克思的批判結構主義是這一方面的集大成者。

交換理論,建立在個體功利主義的基礎上,通過對個人利益的計算和實現手段的考察來解釋人的行為,社會現象被還原為始終處於理性利益計算之中的個人。霍曼斯的行為主義交換論,布勞的結構交換論和艾默森的社會交換網路分析都對理解這一理論範式有很大裨益。

建構理論,將人看作是能動的社會建構者,人有資格,也有能力積極主動地創造或建構著社會,而人類的理性始終有著重要的指導作用。他將社會行為的理解置於對個人和主體間的意義和動機的理解。韋伯的理解社會學,齊美爾的形式社會學以及隨後一系列學者構建的符號互動論,雖然看上去彼此差異很大,但質性方法論和對能動性的承認將其聯繫到了一起。

經過古典階段的積澱,社會學理論擺脫了對哲學和其他社會科學的依賴,真正走上了特色鮮明的學科發展之路。現代社會學理論在取得重大發展的同時,其中的古典社會學理論影子依然清晰可見,這也說明二者的延續性和承襲性。事實上,現代與古典的階段劃分並非是界限分明的,二者出代表性人物和理論流派之外,都存在不少的交集。社會學理論在古典時期的四個理論框架,在此有不斷的豐富和發展,隨著特徵差異增大,這些流派又不斷分化,形成新的框架體系。

社會學理論當中常常用一些抽象和甚至複雜理論框架來解釋和分析社會樣式和宏觀社會結構。社會學理論總跟經典的學科有一個令人不安的關係,就是大部分的重要社會學家從未擔任大學職務。現今社會理論被認為社會學分支,涉足多個科學區域譬如人類學、經濟、神學、歷史等等。第一種社會理論幾乎跟社會學同時誕生。社會學之父-孔德創立第一社會理論-社會演化理論。在19世紀,三大社會理論分別是社會進化論、社會週期論和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唯物主義。雖然它們現在被認為是過時,但是它們卻產生了新理論,像社會積澱論、新進化論、現代化的社會生物學、後工業化的社會理論及多邊理論。跟實驗性的自然科學不同,社會理論家很少使用自然科學方法及其他事證方式來證明論點。反而,他們面對非常大型的社會走勢時候都使用一些假說。可是,這些假說需要很長的時間來證明。這正是反對者所批評的重點。對於解構主義者及後現代主義者,他們更質疑所有的研究及方法都是錯誤地承襲下來,很多時候,社會理論被認定為不可證明的。實際上,社會實踐是檢驗社會學說的唯一標準。社會學說在社會實踐中產生,在社會實踐中檢驗,在社會實踐中發展。

[编辑] 西方社會思想源流

[编辑] 古希臘

發生在古希臘社會劇烈的社會轉型,促使當時的思想家們不得不認真思考人以及有人組成的群體的問題,黃金時代的提出就是這樣一個例子。當時的思想家對於奴隸制度的黑暗也甚為憤慨,但苦於有更好的制度來替代,對人類命運的發展趨勢也難以把握,於是追述往昔,希望回到奴隸制形成之前的社會,回復人在社會中的尊嚴。

其中兩個大賢的社會思想尤其能說明問題。柏拉圖眼中的人類社會是有機統一的,國家的各個組成部分組成了國家的功能,也從屬於整體的調配,社會是一個分工的和不平衡的統一體。聖賢(哲學王)則是居於社會最頂端掌控國家機器的最佳人選,因為他有足夠多的經驗和知識,能夠超越具體部分的利益,實現整個社會的最大福祉。在柏拉圖看來,私有財產和家庭這樣分散且獨立的因素應該為社會整體的發展發揮自己的作用。亞里士多德與此相反。在《政治學》中一系列對人類社會和國家的看法雖然還較為混沌,但其中的社會學思想卻是顯而易見的,他就認為社會各個部分的獨立要素在構成社會整體的同時,也能保持各自的獨立性。他指出,社會起源於人的社會本性,即人有集合為群體的本能,但複雜、且異常分化的社會並非由個人組成的,它是建立在一個個群體的基礎上,這樣有相應的功能和財產的共同體最終組成了社會。[42]

[编辑] 啟蒙思想

啟蒙思想對於西方文明的影響不言而喻,諸多社會科學在一次次的思想解放和突破中誕生,對社會轉型產生的社會問題的關注,很大程度上也助推了整個啟蒙思想的發展。

社會契約論是這一時期最重要的社會思想,誕生於與教權和王權思想鬥爭中,由此發展出來的一種契約義務和社會關係結構的世界觀,成為社會學起源的直接動因之一。由「天賦人權」為邏輯起點,從而推演出社會發展的趨勢,是從自然狀態向社會狀態的不斷演進,人們相互訂立契約、建立國家來保障自己天賦之權,並由此發展對私有財產、自由、平等和享樂權利的認識。同時,眾多思想家中還有很多對於人類社會的洞見都對之後的社會學思想產生重要影響。

孟德斯鳩關於自然地理條件對社會、國民心態影響的論述,及由此發展的歷史演進理論,合同三權分立學說共同構成了他的社會整體論。伏爾泰的自然法權論則是在尋找符合人自然本性的社會立法原則。狄德羅的小康社會思想,盧梭關於社會發展階段的思想,休謨關於權威對社會影響的觀點,亞當·斯密研究的關於商業社會中產生社會分化的命題,福格森關於市民社會的研究,聖西門在工業社會方面的研究以及對實證主義的運用等等,都是這一時期的思想家們對社會思想發展的重要貢獻。[42]

[编辑] 社會學理論具體方向

  • 衝突學說
  • 結構功能論
  • 馬克思唯物史觀
  • 社會有機體論
  • 社會發展論
  • 社會積澱論
  • 社會互動論
  • 社會認知論
  • 社會控制論

[编辑] 社會研究方法

社會研究主要有質化研究和量化研究兩大類。會用各種方法搜集經驗實證,包括問卷、面談、參與者觀察及統計研究。歷史社會學研究屬於質化社會研究方法。同樣的,社會學與人類學學科的交融催生越來越多社會學家運用民族志的方法對現代社會進行研究。

不同的方法所面對的困難是它們都根據研究員各自採納的理論基礎來解釋及了解社會。作為功能主義者,艾彌爾·涂爾幹喜歡以社會大規模結構來解釋任何東西。如果他是符號互動者,他便專注人們如何理解別人。馬克思主義者或新馬克思主義者把什麼都化作階級鬥爭。現象學家只是思考大眾對現實如何建立自己的意義。當各方都面對現實社會問題時,常常爭論誰對誰錯,而實際上會把不同方法學結合。

一般觀點將社會學區分為宏觀(鉅視)或微觀兩類,認為分析單位如國家發展,就屬於前者;分析個人精神與家庭等,較屬於後者。這是相當僵化的解決看法。事實上,所謂微觀並非依照研究單位的規模看,微觀較屬於處理社會學基本原型的東西,更觀察在不同單位之間的互動,事實上,在企業之間、乃至於國家之間,也可以視為是一個個個體,研究他們之間的互動關係,以微觀方式處理之─諸如用象徵互動論、現象學方法等。

網際網路是社會學家的興趣所在,原因有四。一)它是研究工具。例如網上問卷調查代替紙張問卷。二)它成為討論平臺。三)它本身是研究課題。網際網路的社會學研究網上社區、虛擬社區。四)因為網際網路而產生社會組織上的改變,例如由工業社會轉型到知識社會的大型社會改變。 一般歐美注意到網際網路問題,較傾向從媒介角度出發。認為它不僅是一個溝通工具而已,更在於改變人們互動的模式,一如20世紀以前,貨幣出現聯帶影響人們的現代生活,都會生活等;或像古騰堡印刷術在歐洲蓬勃之後,對歐洲知識與教育等面向的改變。

[编辑] 社會學與其他社會科學

社會學家研究時常常分析群體,如社會階級、社會組織、宗教組織、政治組織及商業組織。他們研究社會群體間的互動、跟蹤源頭及發展過程、分析群體活動對各個成員的影響。社會學家關心社會群體的特徵、群體間或成員間的互動影響及社會特徵(例如:性別、年齡、階級、種族)對日常生活所帶來的效果。這些社會研究結果能夠協助教育家、立法者、行政人員、社工等解決社會問題並制定公共政策。大部分的社會學家都有多項專長,例如社會組織、社會分層及社會流動、種族關係、教育、家庭、社會心理學、城市、農村、政治及比較社會學、性別角色及關係、人口地理學、老年學、犯罪心理學及社會學應用。

今天,社會學研究人類組織、社會群體、社會互動等等都使用大量比較方法。社會學的發展對其它科學帶來額外的需求,這對研究現代工業社會是十分重要。近年,得到了人類學的啟示,加速了對多元文化及多元國民的研究。

另一方面,社會學朝著微社會結構發展,例如:種族、社會階級、性別及家庭。因為有很多罪案發生、家庭問題產生了很大的社會壓力,急需要社會學來尋找解決方法。

社會學家透過質化研究和量化研究來研究社會關係以預測社會變動。他們希望透過質性研究,如面談及小組討論,對社會運作有更深入的理解。有些社會學家正辯論著從中作出平衡填補兩者之間的空隙。例如:量化研究描述大型社會現象, 而質化研究描述個人如何理解大型社會現象。 在二十世紀早期,社會學家及心理學家曾對工業社會作出研究,對人類學作出了貢獻。要留意一點的是人類學家都曾對工業社會作出研究。今天社會學及人類學主要分別在於研究不同的理論和方法而不是對象。

社會生物學是綜合社會學及生物學的一門新科學。雖然它很快獲得接受,但仍然有很多爭論的地方因為它嘗試使用進化及生物過程來解釋社會行為及結構。社會生物學家常被社會學家批評過份倚賴基因對行為的影響。社會生物學家卻說在自然之間和哺育存在一個複雜關係。故此社會生物學跟人類學、動物學、進化心理學有密切關係。這仍然是其他科學所不能接受的。一些社會生物學家像Richard Machalek要求使用社會學來研究非人類社會。

社會學跟社會心理學有關係,前者關心社會結構,後者關心社會行為。

[编辑] 主要的社會學主題

  • 群體組織方面:家庭-社區—鄉村-集鎮-城市-部落-民族-團體—文化..
    • 群體與組織
    • 初級社會群體
      • 家庭
      • 鄰里
      • 兒童遊戲群體
    • 社會組織
    • 科層制
  • 社會制度方面:親屬-婚姻-經濟-政治-法律-宗教-教育-文化-體育..
  • 社會過程方面:合作-競爭-戰爭-改革-革命-社會輿論-社會價值觀-社會一體化..
    • 社會化
    • 社會角色
    • 規範與越軌
    • 社會變遷
    • 分層與流動
      • 中國社會分層的結構與演變
    • 城市化
    • 現代化
  • 社會問題方面:就業-民族分裂-犯罪-環境污染-人口-移民-種族歧視-暴力—貧困

[编辑] 社會學學派

  • 歷史社會學派
    • 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基本輪廓
  • 社會統計學派
  • 芝加哥學派

[编辑] 社會學次領域

  • 社會分層學(或分層社會學)
  • 社會學史
  • 教育社會學
  • 政治社會學
  • 社會思想史
  • 社會學方法
    • 社會調查方法、社會統計學
  • 實驗社會學
  • 數理社會學
  • 應用社會學
    • 職業社會學、工業社會學、醫學社會學、城市社會學、鄉村社會學、家庭社會學、環境社會學、青年社會學、老年社會學、犯罪社會學、越軌社會學、婦女問題、種族問題、社會問題、社區、社會保障、社會工作、微觀社會學、政治社會學、宗教社會學、體育社會學、發展社會學、人口社會學、傳播社會學
  • 比較社會學
  • 社會地理學
  • 文化社會學
    • 藝術社會學、知識社會學、道德社會學
  • 歷史社會學
    • 研究中國的歷史社會學
  • 經濟社會學
  • 軍事社會學
  • 社會心理學
    • 社會心理學史、實驗社會心理學
  • 公共關係學
  • 組織社會學
  • 發展社會學
  • 福利社會學
  • 人口學
    • 人口經濟學、人口社會學、人口學說史、人口史、人口地理學、人口生態學、區域人口學、人口系統工程、人口預測學、人口規劃學、人口政策學、計劃生育學

[编辑] 社會學的危機

20世紀晚期以來的社會學並沒有擺脫賴特·米爾斯所揭示的問題。可以認為,社會學作為一個「社會科學」學科,面臨著比經濟學更加嚴重的危機。二十世紀中晚期以來的社會學日益學院化,同時卻又顯得支離破碎,缺乏核心的解釋邏輯,對公眾面臨的問題缺乏強有力的回應。一些傳統的領域在制度經濟學的滲透下,也逐漸在喪失。對於這些問題,大陸和台灣的社會學學者似乎都缺乏回應。

[编辑] 參看

  • 社會學家列表
  • 心理學
  • 情報學
  • 政治學
  • 社會主義
  • 社會發展規律
  • 社會結構
  • 人才學
  • 國際社會學協會

[编辑] 參考書目

中文書籍

  • 宋鎮照. 社會學.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1997年. ISBN 9789571114200. 
  • 韋伯(德), 《社會學的基本概念》,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5, ISBN 7-5633-5205-8
  • 葉至誠,《社會學是什麼》,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 ISBN 957-818-718-1
  • 喬治.瑞澤爾(美),《當代社會學理論及其古典根源》,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ISBN 7-301-08798-5
  • 喬納森·特納(美),《社會學理論的結構》, 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1, ISBN 957-551-498-X

英文書籍

  • John J. Macionis, Sociology (10th Edition), Prentice Hall, 2004, ISBN 0-13-184918-2
  • Stephen H. Aby, Sociology: A Guide to Reference and Information Sources. 3rd edn. Littleton, CO, Libraries Unlimited Inc., 2005, ISBN 1563089475
  • Anthony Giddens, Conversations with Anthony Giddens, Polity, Cambridge, 1998. 對古典社會學作很好的介紹。
  • Anthony Giddens, Sociology, Polity, Cambridge
  • Anthony Giddens, Human Societies: Introduction Reading in Sociology
  • Robert A. Nisbet, The Sociological Tradition, London, Heinemann Educational Books, 1967, ISBN 1-56000-667-6
  • Evan Willis, The Sociological Quest: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social life, 3rd edn, New Brunswick, NJ,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1996, ISBN 0-8135-2367-2
  • Andrey en:Korotayev, Artemy Malkov, and Daria Khaltourina, Introduction to Social Macrodynamics, Moscow: URSS, 2006. ISBN 5-484-00414-4 [1].
  • Li Yi. 2005. The Structure and Evolution of Chinese Social Stratification。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ISBN 0-7618-3331-5
  • Samuel William Bloom, The Word as Scalpel: A History of Medical Sociolog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 Raymond Boudon, A Critical Dictionary of Sociolog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9
  • Deegan, Mary Jo, ed. Women in Sociology: A Bio-Bibliographical Sourcebook, New York: Greenwood Press, 1991.
  • A. H. Halsey, A History of Sociology in Britain: Science, Literature, and Societ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 Barbara Laslett (editor), Barrie Thorne (editor), Feminist Sociology: Life Histories of a Movement,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1997
  • Levine, Donald N. Visions of the Sociological Traditi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5: ISBN 0-226-47547-6
  • T.N. Madan, Pathways : approaches to the study of society in India. New Delhi: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 Wiggershaus, Rolf, The Frankfurt School : its history, theories and political significance, Polity Press, 1994.

德文書籍

  • Bálint Balla, Soziologie und Geschichte. Geschichte der Soziologie, Hamburg (Reinhold Kr?mer) 1995
  • Wolfgang Bon?, Die Einübung des Tatsachenblicks. Zur Struktur und Ver?nderung empirischer Sozialforschung, Frankfurt am Main: Suhrkamp, 1982, 324 p.
  • Hermann Korte, Einführung in die Geschichte der Soziologie, 8. überarb. Auflage, Wiesbaden (VS Verlag für Sozialwissenschaften) 2006, ISBN 978-3-531-14774-1
  • Wolf Lepenies (Hg.), Geschichte der Soziologie. Studien zur kognitiven, sozialen und historischen Identit?t einer Disziplin, 4 B?nde, Frankfurt am Main (Suhrkamp) 1981, ISBN 3-518-07967-0
  • Heinz Maus, Geschichte der Soziologie; in: Werner Ziegenfu? (Hg.), Handbuch der Soziologie. Stuttgart: Enke, 1956: 1-120
  • ders., Bericht über die Soziologie in Deutschland 1933-1945; in: K?lner Zeitschrift für Soziologie und Sozialpsychologie, 11 (1959) 1: 72-99
  • ders., Zur Vorgeschichte der empirischen Sozialforschung; in: René K?nig (Hg.), Handbuch der empirischen Sozialforschung Bd. I, Stuttgart: Enke, 21967: 18-37
  • Reinhard Müller, Marienthal. Das Dorf – Die Arbeitslosen – Die Studie. Innsbruck-Wien-Bozen: StudienVerlag, 2008, 423 p. (ISBN 978-3-7065-4377-7)
  • Rolf Wiggershaus, Die Frankfurter Schule, München: dtv 2001, ISBN 3-423-30174-0
  • Hans Zeisel, Zur Geschichte der Soziographie [1933]; in: Marie Jahoda / der., Die Arbeitslosen von Marienthal. Ein soziographischer Versuch über die Wirkungen langandauernder Arbeitslosigkeit [...]; m. Vorw. v. Paul F. Lazarsfeld, Leipzig 1933; Allensbach/Bonn 1960; Frankfurt am Main (Suhrkamp) 1975 [= ed. suhrkamp 769] 113-142 [und] 145-148

法文書籍

  • Raymond Aron, Les étapes de la pensée sociologique, Paris, Gallimard, 1976
  • Jean-Michel Berthelot, La construction de la sociologie, Paris, PUF, 1991
  • Pierre-Jean Simon, Histoire de la sociologie. Paris : PUF, pp. 7-24, 1991
  • Charles-Henry Cuin, Fran?ois Gresle, Histoire de la sociologie, tome 1 : avant 1918, tome 2 : depuis 1918, Nouvelle édition, éditions La découverte, Collection Repères
  • Gilles Ferréol & alii, Histoire de la pensée sociologique, Colin Cursus, 1994
  • Jean étienne, Henri Mendras, Les grands auteurs en sociologie, Paris, Hatier, 1996
  • Karl Van Meter, (dir.) La sociologie, Larousse, coll. Textes essentiels, 1999
  • Michel Lallement, Histoire des idées sociologiques, Tome 1 : Des origines à Weber, Nathan, coll. Circa, 1994
  • Jean-Pierre Delas, Bruno Milly, Histoire des pensées sociologiques, Sirey coll. Synthèse +, 1997
  • Jean-Pierre Durand, Robert Weil, Sociologie contemporaine, Vigot, rééd. 1997
  • Michel Forsé & alii, Histoire de la pensée sociologique - Les grands classiques, Armand Colin, 1998

波蘭文書籍

  • Piotr Sztompka, Socjologia, Znak, 2002, ISBN 83-240-0218-9

[编辑] 參考文獻

  1. ^ 1.0 1.1 1.2 Comte, Auguste; John Scott & Gordon Marshall (eds). A Dictionary of Sociology (3rd E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ISBN 978-0198609865. 
  2. ^ Ashley D, Orenstein DM. Sociological theory: Classical statements (6th ed.). Boston, Massachusetts, USA: Pearson Education. 2005:  3–5, 32–36. 
  3. ^ 3.0 3.1 3.2 Giddens, Anthony, Duneier, Mitchell, Applebaum, Richard..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y. Sixth Edition.. New York: W.W. Norton and Company. 2007. ISBN 978-0393929218. 
  4. ^ Ashley D, Orenstein DM. Sociological theory: Classical statements (6th ed.). Boston, Massachusetts, USA: Pearson Education. 2005:  3–5, 38–40. 
  5. ^ Macy, Michael; Willer, Robb. From Factors to Actors: Computational Sociology and Agent-Based Modeling.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2002, 28: 143–66. 
  6. ^ Lazer, David; Pentland, Alex; Adamic, L; Aral, S; Barabasi, AL; Brewer, D; Christakis, N; Contractor, N et al.. Computational Social Science. Science. February 6, 2009, 323 (5915): 721–723. doi:10.1126/science.1167742. PMID 19197046. PMC 2745217. 
  7. ^ 邱澤奇,《社會學是什麼》,天地圖書,ISBN 978-988-201-450-3
  8. ^ 量化研究來以哲學的演繹法為根基,先預設假說,蒐集樣本後以機率與反面驗證方式推論。
  9. ^ 質化研究屬於歸納法,透過不斷歸納資料屬性,最後建構一個關於對象專屬的理論,又有人稱為紮根理論。
  10. ^ A. H. Halsey. A history of sociology in Britain: science, literature, and society. US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34. ISBN 978-0199266609. 
  11. ^ Geoffrey Duncan Mitchell. A new dictionary of sociology.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1970:  201. ISBN 0710003269. 
  12. ^ H. Mowlana (2001). "Information in the Arab World", Cooperation South Journal 1.
  13. ^ Dr. S. W. Akhtar (1997). "The Islamic Concept of Knowledge", Al-Tawhid: A Quarterly Journal of Islamic Thought & Culture 12 (3).
  14. ^ Amber Haque (2004), "Psychology from Islamic Perspective: Contributions of Early Muslim Scholars and Challenges to Contemporary Muslim Psychologists", Journal of Religion and Health 43 (4): 357–377 [375].
  15. ^ Enan, Muhammed Abdullah. Ibn Khaldun: His Life and Works. The Other Press. 2007:  v. ISBN 9839541536 
  16. ^ Alatas, S. H.. The Autonomous, the Universal and the Future of Sociology. Current Sociology. 2006, 54: 7–23 [15]. doi:10.1177/0011392106058831 
  17. ^ Warren E. Gates. The Spread of Ibn Khaldun's Ideas on Climate and Culture.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Ideas.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July–September 1967, 28 (3): 415–422 [415] [2010-03-25] 
  18. ^ 18.0 18.1 王曾才. 西洋近代史. 台灣: 正中書局. 2003. ISBN 9570915382. 
  19. ^ Des Manuscrits de Sieyès. 1773–1799, Volumes I and II, published by Christine Fauré, Jacques Guilhaumou, Jacques Vallier et Fran?oise Weil, Paris, Champion, 1999 and 2007
  20. ^ See also Christine Fauré and Jacques Guilhaumou, Sieyès et le non-dit de la sociologie: du mot à la chose, in Revue d'histoire des sciences humaines, Numéro 15, novembre 2006: Naissances de la science sociale.
  21. ^ 邱澤奇. 《社會學是什麼》. 天地圖書. 2002. ISBN 978-988-201-450-3. 
  22. ^ 青連斌. 社會學研究的兩大主題. 人民網. 2007-01-22 [2010-08-22]. 
  23. ^ 劉大椿. 從辯護到審度——馬克思科學觀與當代科學論. 北京: 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9. ISBN 9787811196054. 
  24. ^ Berlin, Isaiah. Karl Marx: His Life and Environment. New York: Time Inc Book Division. 1967:  130. ISBN 978-0195103267. 
  25. ^ Berlin, Isaiah. Karl Marx: His Life and Environment 3rd edition. New York: Time Inc Book Division. 1967:  13-14. ISBN 978-0195103267. 
  26. ^ 26.0 26.1 Gianfranco Poggi. Durkhei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ISBN 978-0198780878. 
  27. ^ Steven Lukes. Emile Durkheim: His Life and Work: A Historical and Critical Study.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804712835. 
  28. ^ Durkheim, émile [1895] "The Rules of Sociological Method" 8th edition, trans. Sarah A. Solovay and John M. Mueller, ed. George E. G. Catlin (1938, 1964 edition), pp. 45
  29. ^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Website. Lse.ac.uk. 2009-04-02 [2009-04-20]. 
  30. ^ L. T. Hobhouse. spartacus.schoolnet.co.uk [2010-08-22]. 
  31. ^ Bendix, Reinhard. Max Weber: An Intellectual Portrai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July 1, 1977. ISBN 0-520-03194-6. 
  32. ^ Frankfurt School. Encyclop?dia Britannica Online [2009-09-22]. 
  33. ^ Sociology - History of Sociology | Encyclopedia.com: Oxford Companion to United States History. Encyclopedia.com [2010-01-05]. 
  34. ^ University of Kansas Sociology Department Webpage. Ku.edu [2009-04-20]. 
  35. ^ 35.0 35.1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Website. Journals.uchicago.edu. 1970-01-01 [2009-04-20]. 
  36. ^ Miller, David. George Herbert Mead: Self, Language, and the World..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2009. ISBN 0-292-72700-3. 
  37. ^ Charles Horton Cooley, Robert Cooley Angell. The Development of Sociology at Michigan.(Sociological Theory and Research). New York: Henry Holt. 1930:  3–14. 
  38. ^ Camic, Charles. 1992. "Reputation and Predecessor Selection: Parsons and the Institutionalist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Vol. 57, No. 4 (Aug., 1992), pp. 421-445
  39. ^ Kenneth Morrison. Marx, Durkheim, Weber: Formations of Modern Social Thought(2nd edition). Sage Publications Ltd. 2006:  1-7. ISBN 978-0803975637. 
  40. ^ International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ABOUT ISA. International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 [2010-09-04]. 
  41. ^ Habermas, Jürgen. The Philosophical Discourse of Modernity: Modernity's Consciousness of Time. Polity Press. 1985:  2. ISBN 0-7456-0830-2. 
  42. ^ 42.0 42.1 侯鈞生:西方社會學理論教程.南開大學出版社.p3-7.2006

[编辑] 外部連結

維基詞典上的詞義解釋:社會學

中國大陸資料來源:

  • 中國社會學網
  • 社會學人類學中國網
  • 天睿網(原社會學吧網)
  • 社會學博客網
  • 《新華文摘》
  • 《中國社會科學》
  • 《社會學研究》

台灣資料來源:

  • 台灣社會學會
    • 台灣社會學刊
  • 台灣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自學課程:

  • 社會學入門的免費講義,加拿大特倫特大學
  • 社會學課程入門的免費講義, 東卡羅萊納大學

其他資料來源:

  • 美國宗教數據檔案
  • 美國社會學協會
  • 國際社會學協會
  • 社會研究的方法
  • SocioSite - 社會科學系訊系統
  • 社會理論及理論學家
  • 社會學的詳盡介紹
  • Theory.org.uk David Gauntlett
  • 一組人就是自己最差的敵人
显示▼隐藏▲查  ·  論  ·  編社會科學領域社會學 ·人類學 ·統計學 ·政治學 ·經濟學 ·法律學 ·行政學參見: 管理學 ·心理學 ·歷史學 ·犯罪學

来自“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7%A4%BE%E4%BC%9A%E5%AD%A6&oldid=18424696” 2个分类:
  • 社會學
  • 社會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