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一至十回读后感:胡希恕伤寒传真条文汇总(1--9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8:02:57
辨太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解析:太阳病,即表阳证,不是指一个或一种个别的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就是该证的特征,也即判断太阳病的提纲。也就是说,无论什么病,包括外感急性病、内伤杂病慢性病等等常见病,只要见到脉浮,头顶强痛而恶寒这一系列脉证,便可以判断为太阳病,依治太阳病的方法治之,便不会错误。
按:脉浮是太阳病的主要特征,当知少阳病脉弦细、少阴病脉微细、阳明病脉数。脉浮者,是体液充盈于浅在动脉的结果。头项强痛者,由于身体上体部的体液充盈较甚,致使头项既僵且痛。恶寒者,由于体温升高,增大了与外界气温的差距,因而有风寒来袭的可憎。由此可见,所谓太阳病者,是机体邪集大量体液和热于上半身广大的体表面欲发汗以解除其病,而还得不到汗出的一种病理现象。
本条各家都认为是太阳病的提纲,但一些人在临床遇到太阳病,却不能确认。西医的传入,一些人错误地认为,太阳病主要见于急性病或感冒初起,而误解了它的内函,更影响了几代人不能正确应用六经辨证理论治疗临床常见病。友人介绍瑞士患多年头痛者非常多,用各种治头痛方法收效甚微。当笔者到瑞士后,看到多年头痛者多数是太阳病证者(也有属少阴、少阳、阳明等病证者),应用治太阳病的方药很快治愈。再向友人讨论此问题时,方知原来其一直认为多年头痛是内伤头痛,治疗以补肾、养血、活血等方法,与治疗太阳病相差甚远。因此不能收效。可见,真正理解太阳病至关重要。这里应再强调,无论是什么病,只要症状具有提纲特征,就可判断为太阳病,也就是说,太阳病不是个别的病,是临床常见的病,太阳病提纲,是临床各种常见病的辨证提纲。同样,少阳病、阳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太阴病也是如此。
这里还要首先明确,经方的六经概念,是根据人体患病后所反应出的症状分类为六个证候、提纲,判断太阳病就是根据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2.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解析:在第1条太阳病的基础上,如果同时更伴有发热、汗出、恶风、脉按之缓弱就可命名为中风证。
以下为更新内容: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顶强痛而恶寒。
注解:太阳病,即是表阳证,它经常以脉浮,头顶强痛而恶寒等一系列证候反映出来,故凡病若见有脉浮,头顶强痛而恶寒者,即可确断为太阳病,便不会错误的。
按:血液充盈于浅在动脉,故脉应之浮,尤以上体部血液的充盈为更甚,故使头项强痛。邪热郁集于体表,增大了与外界气温的差距,故感风寒来袭的可憎,以是可见,则所谓太阳病,乃机体驱集大量体液于上半身广大的体表面,欲汗出而不得汗出的一种病理现象。因而有风寒来袭的可憎。
【解读】胡希恕先生以八纲解六经,因提出太阳病为表阳证,这是解六经、解仲景书的关键。
值得注意的是,王叔和谓《伤寒论》六经即《素问·热论》的六经,其后成无己始注《伤寒》,以经络、脏腑释六经,谓:“经曰:尺寸俱浮者,太阳受病……太阳主表,”受其影响,后世遂不注重提纲的症状反应特点,而多以太阳经络病变附会,如张志聪等认为:“太阳者,巨阳也,主气主表,属膀胱经。”形成了“《伤寒论》研究史上的误读传统 ”( 李心机语 ) 。
仲景书是仲景论广《汤液经法》而成,《汤液经法》是否已有六经提纲?六经提纲何时出现?值得探讨。
仅据杨绍伊的考证则显示,仲景在世时还未出现提纲,而是仲景去世后,其{MOD}整理遗论时出现了提纲。此虽是一家之言,但它体现了经方医学的发展规律,即在远古{MOD}傥砺郏哿说シ揭┓街ぞ椋角睾菏被哿朔岣坏母捶椒街ぞ椋偈估砺鄣纳从砂烁偕仙搅嬷ぃ岣僖嗉垂媛傻淖芙幔ü锤戳俅彩导⒎锤凑恚凶怕さ睦饭蹋倬岸源俗龀雎凼觯鋥MOD}记录下来,是较为客观的史实。
必须注意,解读提纲,必须批判“六经只限于伤寒”的观点,提纲不只是急性病、外感病提纲,也是慢性病、内伤病提纲。
2.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注解:上述的太阳病,若同时更见发热、汗出、恶风、脉不紧而缓者,则名之为中风证。
【解读】这里的中风判定,不是根据受邪的不同,而是据人体患病后所出现的症状。而成无己用外邪的性质为病机推理附会,认为:“风,阳也。寒,阴也。风则伤卫,发热、汗出、恶风者,卫中风……”这种解释远离了经方理论。
读本条要联系上一条和下一条理解,即上一条提纲有脉浮,本条中风为太阳病,脉亦自然见浮,故本条的脉缓,当理解为脉浮缓;同理伤寒的脉阴阳俱紧,实质是脉浮紧。
本条中风有汗出、恶风、脉缓,脉缓是因汗出后津液虚,脉充盈较差,可知第 3 条的脉阴阳俱紧者是无汗出
3.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注解:太阳病,迟早必发热。无论其或已发热,或还未发热,但必恶寒。此外,若复见有身体痛,呕逆,按其脉寸关尺三部俱紧的,便可命名为伤寒证。
按:中风与伤寒为太阳病的两大类型,前者由于汗出则敏于恶风,因名之为中风;后者因无汗则不恶风,或少恶风,但重于恶寒,因名之为伤寒。曰风,曰寒,即风邪、寒邪之意,此亦古人以现象当本质的误解。不过对于风曰 “ 中 ” ,对于寒曰 “ 伤 ” ,实有深意。盖上述的太阳病,本机体欲以发汗的机制,自体表以解除 疾病 ,但往往限于自然的良能,或虽得汗出,病邪反乘汗出之虚,深据于肌腠之内。中者,中于内,名为中风者,暗示在表的邪较深也。或不得汗出,病邪郁集于肤表,只是不得其汗而去。伤者,伤于外,名为伤寒者,暗示在表的邪浅也。
【解读】这里要仔细读胡老的按语,后世所以多认为中风是中于风,伤寒是伤于寒,是受王叔和、成无己以《内经》注解影响: “ 风则伤卫,寒则伤营 ” ,由 “ 风为阳,寒为阴 ” ,推理为 “ 中风中于表,伤寒伤于里 ” ,甚者,认为 “ 中风为表证,伤寒为里证 ” 。这种不顾 临床 实际,强引《内经》附会其说的注解,完全脱离仲景原义,把后世读仲景书引入歧途。
风和寒往往同时犯人, 临证 怎能单独区分?不论何种外邪侵犯人体后,皆可表现为中风或表现为伤寒,这才是临床实际。故 胡希恕 先生对中风、伤寒的注解,强调以症状反应,不是依据受的哪种邪气,这才反映《 伤寒论 》原旨。第 2 条、笫 3 条是体现了这一重要法则。这一 认识 ,来自对仲景书原文潜心研读,来自于对 经方理论 体系的系统理解,不但是理解中风、伤寒的关键,也是理解太阳病的关键,更是理解六经实质的关键。
全书开篇仅以上三条,就明确了太阳病、中风、伤寒概念,明确了中风和伤寒是太阳病中最常见的于两大证,即中风除具有太阳病提纲的特点外,还同时兼见: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伤寒除具有太阳病提纲的特点外,还同时兼见: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浮紧。这里标明中风、伤寒的鉴别点是脉象。由笫 2 条可知,中风的脉浮缓是因汗出津液虚损,脉管充盈不满而呈缓,由此亦可知,伤寒的脉阴阳俱浮紧,是因无汗出,此参看第 11 条后小结可更明了。简而述之,中风、伤寒的主要鉴别为:中风有汗出、脉浮缓;伤寒为无汗、脉浮紧。
应当特别注意:经方、仲景书的伤寒概念即本条所示,全书皆本之此概念,并无 “ 广义伤寒 ” 、狭义伤寒之分。 “ 广义伤寒 ” 概念,是因王叔和把仲景书定名《伤寒论》后 , 遂以《难経》 “ 伤寒有五 ” 释伤寒造成的,是 “ 家乘中不系祖祢而谱牒东邻 ” 的结果。
4.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注解:伤寒病得之第一日,大都发为太阳病,脉若平静而不数急者,此为比较轻证,则不至传里或半表半里。若其人颇有欲吐和躁烦不宁样子,而脉又数急者,则病正在 发展 变化,肯定是必传之证。
按:病常自表传入于里、或半表半里,亦常自表传入半表半里,而再传于里,此即称之为病传。
【解读】 “ 太阳受之 ” 解读这一条,应特别注意,病证的传与不传,是依据患者的症状,不遵《内经》一日一传。成无己谓: “ 太阳主表,一日太阳受邪,至二日当传阳明 ” 是以《内经》经络相传附会其说,仔细读原文自可识其谬。
5. 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注解:病伤寒已两三天,如要传里或半表半里,当必有其征兆,如果丝毫不见阳明和少阳的证候出现,就可判断为不传。
按:伤寒证轻者,治之得当,则于太阳病的阶段可以治愈,重者,即便依法治之,也只能在太阳病时挫其凶势,一般多愈于少阳病的末期,或阳明病的初期。此虽论述伤寒,但一般急性传染病的初期,亦多发作太阳病证,当亦不出于这种规律。轻病重病,传与不传,医家必须心中有数。
【解读】按语是胡老多年亲身 体会 ,认清 疾病 发展规律,对指导 临床 及 认识 六经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