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荣耀火焰山送什么:陕西民间艺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3 23:26:27
   

陕西皮影介绍

陕西关中地区为皮影的发祥地,陕西皮影主要分为东路皮影和西路皮影,西路皮影以宝鸡皮影最为突出,其有以下几个特点:一、规格偏大,身体各部位比例协调,造型优美大方。二、设色艳丽特殊,所采用的过渡色独具特色,各种颜色由深至浅,或由浅至深过渡的相当和谐。三、采用拉刀刻制,所刻皮影不仅刀路光滑,而且线条极为流畅,立体感特别强,形象生动、惟妙惟肖,主要突出刀法和色彩,属于真正意义上的精品皮影,为众多礼品公司长期定点生产单位。

 

陕西皮影造型质朴单纯,富于装饰性,同时又具有精致工巧的艺术特色。陕西皮影人物造型的轮廓整体概括,线条优美生动有力度,有势有韵,在轮廓内部以镂空为主,又适当留实,做到繁简得宜、虚实相生。皮影人物、道具、配景的各个部位,常常饰有不同的图案花纹,整体效果繁丽而不拖沓,简练而不空洞。每一个形象不仅局部耐看,而且整体配合也美,既充实又生动,构成完美的艺术整体。图中的出行图,主体人物突出。

 

陕西皮影无论在色彩上还是造型上都较之仪仗人物醒目,线条的细密繁复、疏密层次以及工艺的细致都可见一斑。陕西皮影在民间较普及,东路皮影形体较大,多刻通天鼻形,图案简洁大方。西路皮影风格精巧细腻,形象多豹头深眼。 上图是戏文“穆桂英”一折,人物形象雕刻细腻,桌椅道具花纹繁密,设色古雅,场面颇为壮观。演出时,利用皮影半透明效果,不避影像重叠,例如穆桂英坐至椅上,因影像重叠变暗,并无不适效果。

 

陕西皮影的由来

陕西皮影戏起源于汉代以前。《海阳竹枝词》中有首描写皮影 戏演出的诗:“张灯作戏调翻新,顾囊徘徊知逼真;环佩姗姗连步稳,帐前活见李夫人。”(汉武帝李夫人)这是皮影戏的初级阶段,而 鼎盛期为唐代,皮影造型优美,表演技术妇熟。以后的宋、元、明、清 均有皮影表演。清末民初,西安有两个班子,一个是渭北皮影社,一个是江东皮影社。1950年皮影老艺人谢德隆在政府的支持下,在 北大街重新成立了“德庆皮影社”。“文化大革命”期间,陕西皮影社受到了摧残。现在皮影戏又以新的姿态,走向广大农村,成为民间艺苑中的奇葩。

 

相传汉文帝时代(公元前179-156年),太子刘启出生后啼哭不止,整皇宫为此苦恼不堪。一次,一个宫女偶然发现年幼的太子盯着窗外树叶投在地上的影子出神,忘记了啼哭,并高兴的手舞足蹈。于是,宫女们用树叶剪成各种人形,动物的道具,用灯光投影在白布上哄逗太子开心。由于树叶很快就会干枯,保存时间太短,后来宫女们发现用牛皮做成的道具韧性好,易保存,易收藏,皮影由此而生。皮影很快流传到民间,勤劳智慧的人们将皮影道具的制作,表演的动作加以完善,又给皮影配以婉转的腔调,诙谐的唱歌,形成了广泛流传于民间的“皮影戏”。至宋代,皮影戏已到达鼎盛时期。到20世纪80年代,皮影戏在陕西民间都一直盛行不衰,农村人的红白喜事,庙会、逢集、开业少不了皮影戏,只要有皮影戏,老百姓便从十里八乡赶去观看。皮影戏是陕西民间很受欢迎的一种娱乐形式。皮影戏俗称灯影戏,是中国最古老的戏剧形式之一,源于1500余年前的中国古都长安,盛行于唐宋,至今仍在中国民间普遍流传,皮影选用上等牛皮,驴皮,经削、磨、洗、刻、着色等24道工序,手工精雕细刻3000余刀而成,皮影的艺术创意汲取了中国汉代帛画、画像石、画像砖和唐宋寺院壁画之手法与风格,其造型精巧别致,刻工细腻,施色考究,充分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民间艺术的倔巧淳厚。 

陕西刺绣,陕西民间刺绣

陕西刺绣随着“男耕女织”的农业生活而产生,反映着广阔民间生活的方方面面,遍及人们视野中的各个领域。透过一件件精美的刺绣工艺品,可以感受到劳动人民的淳朴和美丽。

 

陕西刺绣的历史

我国早在虞舜时期,就已有了刺绣。陕西民间刺绣有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周秦时代,《诗经》中就有豳风(今陕西旬邑西南)刺绣的记载。陕西刺绣中古老的“纳纱绣”曾盛行于唐代,足以说明陕西刺绣历史的久远。刺绣自汉代已经在无形中开始区分使用刺绣的人群等级和种类,刺绣虽然是在劳动中由劳动人民创作产生,但普通的劳动人民只能在生活中用简单的刺绣工艺来点缀服饰鞋帽等实用品,从那时起,陕西民间的乡俗刺绣也逐渐形成独特的一类。

 

陕西刺绣的风格

陕西民间刺绣多属于生活日用品工艺大类。其绣品突出的艺术特征在于造型方面,想象变形多于自然写实,甚至有些抽象。它形态夸张、天然成趣,充满着生气,往往能抓住其特征加以强调和夸张,使其特点更突出、性格更鲜明。如“老虎鞋”、“老虎帽”、“布老虎”等,通过概括提炼和夸张的想象,将威猛的老虎加工成憨态可掬的形象,洋溢着无限的稚趣和美感。在其用色方面也十分考究,不刻意追求对真实的描写,图案配色大胆粗犷、简洁明快、质朴自然,习惯用饱和度较高的大红大绿等颜色,充满热情和活力。陕西民间刺绣的针法也是多种多样,平绣、锁绣、参针锈、打籽绣,裹物绣、辫子股绣都是常见的手法。施针用线不拘一格,或精工细作,或粗犷豪放,随心所欲,边绣边配,随意为之。陕西省宝鸡茹家庄的西周墓中,就发现了今天还在使用的辫子股绣的针法。

 

陕西刺绣的种类

陕西民间刺绣形制丰富多样,大致分为布软雕、布刺绣、布拼、布搐四大类。绣品主要有荷包、玩具、褡裢、枕顶、裹肚、马甲、围裙、腰带、鞋头、鞋垫、云肩、被面、吊帘、挂片等三十多个系列、二百多个品种。形状有方形、圆形、异形(动植物形、瓜果形、如意形等),其中,流行在汉中盆地的多为小件绣品,如领口、袖口、裤脚、裹腿及手巾、枕巾、包单、床围、门帘、帐帘、台布等,形成了整套的组合绣品图样及格式。


陕西民间刺绣,出自于农村妇女之手,尤其以姑娘为最多。

“正月里来闹元宵,给郎绣个花荷包。荷包带在哥身上,哥哥把 我放心上”,这是过去未婚女子在绣花时常唱的曲子。可以说,陕西 民间刺绣是妇女们表达感情时创造的艺术品。过去结婚时,女方要 绣花枕头套子、鞋垫、门帘送给男方,同时还要准备一些香包、针扎 送给男方的亲戚朋友,让大家品评自己是否心灵手巧;小孩满月 时,姑姑、姨姨要给娃娃送虎头鞋、虎头帽、虎头枕、肚兜、布者虎, 为孩子消灭灭难,保佑孩子长命百岁。姑娘给心上人的绣品更是精 细入微,寓意深刻。鞋底上用细绳子纳上勾云”图案,愿出门的亲 人走得快,早会早回。鞋垫绣上“月儿圆”、“正月十五”等组字图案, 寄托团圆之情。现在,一些农村姑娘在对象当兵走时,送上几双鞋 垫、有的上面还绣有“保家卫国”,有的上面则绣“思、爱、想”等字 样,倾注爱意,寄托情思。

 

陕西刺绣不但是美的艺术,而且寓意深刻。过去妇女绣的花枕头 “鱼戏莲花”鱼象征男性,莲花象征女性,暗喻男女婚配结合。再如“石榴赛牡丹”,民蹑介石榴赛牡丹,赛下一河滩”。石榴象征男性 多子,牡丹象征女性似花。“一河滩”是指生下很多子女。随着时代 的发展,刺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内容也越来越广泛,成为城 乡美化生活不可缺少的装饰品。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刺绣品进人 了商品经济领域。妇女们闲时,三个一堆,五个一群,或坐在树下, 或坐在热炕头,巧手绣出精美的鞋底、鞋垫、门帘、电视机套、洗衣 机套等,成为城里人的抢手货。摆在家里,美观、大方,赏心悦目。在 陕西临潼县,妇女绣的“五毒背心”成了外宾的抢手货。由刺绣进而 发展的毛绣,古朴中有纤细,其上用毛线、棉线绣、织、扎而成。工艺 精细。美观大方,既有剪纸的效果,又有刺绣的特点,深得人们喜爱。 

陕西社火介绍

在陕西,社火是指芯子,高跷,竹马,旱船,狮子,龙灯等的统称。是一种靠扮演,造型,技巧获胜的艺术,它通过各种高难度的动作和严密的构思,让演员扮演历史人物和现代任务,形成一个故事的组合,给人一种高屋建瓴惊险迭出的艺术感染力。这种来自黄土地与秦腔想结合的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魅力。

 

社火分大耍和小耍,小耍只出柳木腿和平台子。大耍除了这些还包括最高级别的芯子和亭子,社火中的精华就是最高难度的芯子,通常是在一个专用的桌子上固定一根指头粗高达2-3米多的钢筋,用彩纸在上面做出如棉花、果树、云朵、老虎、猛兽等等各种造型(造型最高可达4丈之多),然后按其内容将男女儿童(通常年龄4-5岁)装扮成戏剧人物站立顶端,少则一人,多则十于人,或并立,或叠置,横卧,倒立。惊险怪异不下于杂技。

 

洋县社火可分为抬社火、地社火和骡马社火三种类型。

 

抬社火有悬台、转芯和小芯三种。小芯即平台社火,轻便易装。三至四人一抬.可游乡走镇。转芯装有铁制或木制转轴.行走旋转,别有情趣。悬台有中型和大型之分。组装时,挑选若干幼童,装扮成戏剧人物形象,悬于台上。中型悬台。一般组装二至三层。大型悬台一般组装四至五层,由数十人用长杠肩抬表演。近年来,悬台社火被人们改肩拾为人力车、拖拉机或汽车运载。运行更加方便。

 

洋县的悬台社火以智果、马畅为最,并以高、悬、奇、巧著称。50年代,智果悬台《大破天门阵》先后赴省、京组装表演,并受到朱德、习仲勋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誉满京城。L992年,第二届汉中艺术节,智果悬台应邀赴汉中组装表演,声名大震。

 

地社火,老百姓叫“耍灯”、“跑竹马”,又称“哑吧戏”。富有原始、质朴、粗犷、热烈的艺术个性。是洋县古代舞蹈发展延伸的艺术结晶。富有坚实的社会基础,所以久演不衰。

 

旧时,民间耍社火。多以村社为单位建有社火会。社火会备有箱杖道具.有的还有田产地业。农历正月初十过后起灯(开始),正月十六过后送灯(结束)。遇到风调雨顺的好年景,甚至要玩到农历二月二。农家场院为地社火表演场所,每到一处,锣鼓喧天,花灯齐明,家家欢迎,户户接彩,结束后赠给少许钱粮,有的还茶饭招待。

 

地社火需扮装若干角色,生、丑、净、旦、悟空、哪吒……等一应俱全。地社火戏目繁多;如历史故事、神鬼演义、民间传说等数以百计,只要有情节和人物形象,即可上场表演;地社火有一个显著特点是脸谱共用,如红脸执刀是关羽,手拿水火棍便是赵匡胤,武生执矛是周瑜,拿戟便是吕布……所以同一个脸谱随着道具、服装的临时更换,角色就干变万化,因此,民间有“十个角子,百台戏”之说。

 

地社火表演,编舞简单,两个角子上场,跑八字花,三个角子上场跑三角花,四个上场跑四角花,众多角色上场跑黄河阵(大圆场)。除此而外,如交战、该打、逗趣等均有较简单的程式动作或舞蹈造型。

 

地社火每场表演十多折戏目,每折二至三分钟,上场前,均由“齐身”的导演临时安排.导演都是社火会有经验的长者,民间称为“戏母子”。

 

骡马社火,即由会骑骡马(牛)的幼童扮装角色,骑在背上,随着锣鼓,游乡串户,一般一角一畜,有的双角一言(双层),更富情趣。旧规矩,社火所用骡马。均由主人随带草料。如能争取角色行骑,便视为大吉之事。旧时,洋县磨子桥、沙溪等地均有这种活动,现已不多组装。

 

洋县社火,历史悠久,以明、清最盛。解放后,数十年屡演不衰,已成为全县群众文化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