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奇是米老鼠吗:长沙陶公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05:06:17
陶公庙,位于长沙县朗梨镇,相传两晋时,陶侃(259-334年)之孙陶淡,自幼好道,求养生之术,与其侄陶煊像为肉身(木乃伊)、昔人奉其遗脱建庙于临湘山峰巅以祀之,被历代皇室、官府敕建、加修。

  陶公庙山门
陶公庙位于长沙县榔梨镇,濒临浏阳河,枕靠临湘山,四周古木参天,风景十分优美,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陶公庙建于梁天监初年(公元502——519年)。有“六朝遗庙,千年名山”之称。据史书记载,奉祀晋太尉陶侃之孙陶淡与其侄结庐临湘山,后来叔侄偕隐于此。士民仰其清名盛德,故立此庙祀之。
古庙由正殿,山门、戏楼、石级等组成。山门的中门门额悬有“临湘山”一匾。山门两侧联云:“山中宰相,陆地神仙”。这副对联说的是:南朝陶弘景初仕齐,后入梁,隐居茅山,屡经礼聘不出。武帝时,国家每有大事,辄往咨询,时人称为“山中宰相”。晋人称陶渊明为“陆地神仙”,因其忘怀得失而得名。此外,左右山门分别横嵌“紫府”、“丹邱”门额,并嵌有“立德不朽,有仙则名”和“六朝遗庙,千年名山”的楹联。  陶公庙鸟瞰图
据《长沙县志》记载,陶公庙始建于南北朝梁天监三年(504年),距今差不多有1500年历史了。几经扩建、修复,现在陶公庙占地53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000平方米,主要由山门、戏楼、石级、正殿、偏殿等六个部分组成。
庙宇的建筑,无论屋脊、爪角、照壁、照梁、吊檐、踢脚、栏杆、藻井、斗拱、门窗都恰到好处地运用堆塑、雕刻、彩绘等多种艺术手法,加以装饰,显得恢弘气,古香古色,鬼斧神工,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建筑工匠的高档技艺,令人叹为观止。戏楼,原名“大观”,后易现名,其“古楼”两字系光绪皇帝之师翁同和亲笔书写。台口这副对联为我省著名书法家颜家龙先生手书。传说
传说中,每年的正月十三与八月十七为陶公叔侄生日。所以每到这两个生日之时,陶公庙都要举行庙会。现在榔梨镇陶公庙庙会已从传统中走了出来,融入了更多的健康文化内容。从1997年起,长沙县人民政府将陶公“生期庙会”定为“陶公庙文化庙会”,引导成为传播先进技术和先进文化的群众性的节日。
陶  陶公庙戏台
公庙始建于梁天监年间(502-519),奉祀晋太尉陶侃之孙陶淡及其侄陶煊。据《晋书》,陶淡,字处静,与侄专心修养,结庐临湘山,相传在这里“羽化升仙”。后人在此“建立祠宇”,并“洁布仙躯”,即供奉他们的“肉身”(木乃伊)于此。清同治《长沙县志》载:“陶公二真人庙,在明道都六甲朗梨市………相传庙建自梁天监中,迄今千馀年矣。清乾隆中众姓捐资重修………亢旱水灾,祈祷辄应。咸丰二年以保护危城,真人叔侄与同县李公真人俱膺封号。十一年三月礼部议奏,准予列入祀典。”
每逢两个陶公菩萨生日一农历正月十三和八月十七日,举办盛大庙会。庙会每次时间长达10天左右。前来赶庙会、朝拜的香客成千上万,其中有来自川、鄂、豫、浙、闽、赣、粤、桂等地的香客。他们对陶公菩萨虔诚至极,用“朝肉香”的形式(将小香炉用线吊于手肘皮下)顶礼膜拜。每次庙会,古戏楼上好戏连台,长沙城里的戏曲名角都登台演出,整天整夜连演连喝。正戏开唱三天,接唱还愿戏文,唱得精彩时,有钱人争相往台上抛赏钱,穷人家则为之喝采。庙坪里,玩龙、舞狮、罗汉舞、竹马灯等竞相上场,庙会成了百艺汇集之所。庙会期间,商贾云集,买卖和交换商品的生意十分红火。一时间,鞭炮不绝(正月庙会不行香),香客或客人涌如潮,热闹非凡。人们因为庙会的需要,结庐成市,首先形成了“三仙街”,接着逐渐形成了今日的郎梨镇。因此,有民谣云:“郎梨街上不作田,两个生期吃一年。”
陶公庙由山门、戏楼、石级、正殿和偏殿5个部分组成,占地11亩,建筑面积1852平方米。
山门  《陶公庙的历史和传说》
为五间七柱三门三开砖砌牌楼,高大华丽,正脊置琉璃幡龙宝顶,两侧列琉璃八仙,个个神态生动,两档鳌鱼收尾,檐下层层堆塑。门墙明间上方汉白玉阴刻贴金竖书“临湘山”。额缴置居中,周围为五龙盘绕,构成传统收“五龙棒圣”图案。中门联分别用南朝陶弘景和晋代陶渊明典故切陶姓。联云:山中宰相;陆地神仙。左门门额“丹邱”,门联为:六朝遗庙;千古名山。山门两侧成直角延伸成围墙,左侧门署“康衢”,门联为:鸦林滴翠,狮岭流丹。右侧门署“道岸”,门联为:竹林春霭;朗水波深。外看
门墙之后紧接门屋,正中为一戏台,大门自台下可入内庭。戏台左右为天井,其外为东西两间明屋,为单檐硬山拉弓门墙。戏楼高14.6米,歇山顶,出檐深远,翼角高翘,翼角下飞龙舞风塞角,微风吹拂,颈下风铃叮当。屋顶采用歇山与硬山结合手法,与两侧的“弹弓墙”及外墙的“山字墙”,相互呼应,融为一体,充分显示出建筑工艺的独具匠心。戏楼正脊中为五色葫芦宝项,两端正吻为丹书铁剑,正脊堆塑北向为“蟠龙”,南向为“狮戏球”,屋面北向为黄色琉璃瓦,南向为小青瓦,檐下如意斗拱,层层交叠。拱端饰以龙凤,相间排列。戏楼上精致的木雕更具匠心,额枋、吊檐、栏杆、隔扇到处都有精美雕刻,成为民间木雕艺术集锦。整个戏楼共雕戏文58出,中央隔扇上刻有“临湖山八景”。八景为:狮岭仙踪、鹅湖夕照、梨江双渡、茆港孤舟、撑云石笋、夹岸桃花、东岗晚跳。古寺疏钟。进入山门
进入山  陶公庙碑
门,穿过戏楼,有一殿坪。通过殿坪,就是依山而砌的石阶,沿48绣花岗条石石阶而上,为月台。台上为三开间单檐硬山大殿,外檐石柱,内檐用卷棚装饰,空花隔扇。正殿为前后两殿,地面全部由花岗石条石铺成,前段供奉陶公真人,后殿为观音殿。殿内集道教楹联之大观,富含哲理。
陶公庙中原有很多匾额,大多由名家题写。大殿外檐正中的“德化无疆”匾,为朱熹于宋乾道五年(1169)题写。左侧“御甾捍忠”匾,是民国11年(1922)时任湖南省长的赵恒惕所题献;右侧“仙骨佛心”是道光二十上年(1847)由湖南布政使万贡珍题写。大殿内檐正中是“钦颁祀典”大匾,上面记载着同治十一年十月由礼部钦颁敕封陶公叔侄封号“昭显”、“灵应”的圣旨。前段有两列匾额,前列正中是同治十一年(1872)同治帝御书“民赖恩福”,右侧是光绪二十一年(1895)湖南巡抚吴大徵题写的“三湘霖雨”;左侧是同年湖南布政使何枢题写的“慰满三农”。这些联匾,连同庙内雕刻、堆塑、壁画均毁于“文革”十年浩劫。
1988年市政府开始拨款修复戏台和山门,1990年恢复宗教活动,1994年启动大规模修复工程,联匾均按历史资料予以补书。1996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将陶公庙列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年两次的庙会亦已恢复。
当人们逐步感慨“年味”越来越淡时,赶庙会算是久违了的乐事。 东门城外,梨古镇还有这充满传统意味的庙会。又赶在正月十三,过年的氛围依然袅绕。于是,九乡八寨,城里城外,人们蜂拥而至赶庙会、求平安、品美食、逛商铺,爆竹轰鸣,人声鼎沸,香火缭绕,狮龙齐腾,欣然感受传统中蕴含的文化魅力。祭祀本主是庙会之根本,以本主生辰为会期。陶公庙奉祀的本主有两位,乃是大名鼎鼎的陶侃嫡裔陶淡及其侄陶烜。传说二公结庐隐修于此,终以得道羽化。后人在此建立祠宇,供奉他们的肉身。正月十三与八月十七为陶公叔侄生日,每到这两个吉日,陶公庙都要举行声势浩大的庙会。古时,每逢两位陶公生日,善男信女们庆祝陶公寿诞的庙会时间长达10天,来自川、鄂、豫、浙、闽、赣、粤、桂等地的香客四涌,商贾云集,买卖和交换物资的生意十分红火,自然促进了陶公庙四周的经济繁荣。人们因为庙会的需要,结庐成市,各色人等竞相登场。唱戏的、看戏的、买卖物事的、耍把式的、踢场子的热热闹闹,也有游方郎中和陶公药方“比拼”药效的,还有挑夫走卒游动摊贩坐地“收金”的,市井风情,怡然其乐,依庙成形,悄然扩充,首先形成了“三仙街”,接着逐渐形成了今日的 梨镇。因此,有民谣说:“ 梨街上不作田,两个生期吃一年”。 近年来,梨镇紧紧抓住纳入全市城乡一体化试点的机遇,加速城镇发展的步伐。修葺一新的陶公庙广场俨然成了梨镇繁华的商业步行街,今年的庙会除了古镇庙会舞龙、舞狮等传统民俗表演,梨“美食一条街”也开街迎客,2000张购物券免费发放给市民,本土小吃、美食让游客大饱口福。此外,该镇还举办了“十一五成果展”,回顾和总结近年来梨在社会经济建设事业等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恰如古庙楹联“ 鹤鹿竟相依,仰晋代风流,处处烟波新岁月;须眉今宛在,看临湘山色,年年花草旧精神。” 今世的庙会,晋代的陶公,岁月沧桑,世俗风情绵延1500余年,“似曾相识燕归来”。细品庙戏台前的对联,则颇值得玩味,“凡事莫当前,看戏何如听戏好;为人需顾后,上台终有下台时。”“四百八十寺都付劫灰,山水结奇缘,上留得两晋衣冠,隐逸神仙看合传;三万六千场无非戏剧,春秋多佳日,好演出历朝人物,忠奸贤佞看分明。” 陶公庙的戏楼高14.6米,建筑面积300多平方米,景外有景,楼中有楼,远看、近看、前看、后看,各具形貌。站在正殿外台阶上看,数重楼阁凤舞龙飞,被称为“长沙地区第一戏楼”。从前每次庙会,古戏楼上好戏连台,长沙城里的戏曲名角都登台演出,有湘剧,也有京戏,整天整夜的连演连唱。唱得精彩时,有钱人争相往台上抛赏钱,穷人家则为之喝彩……庙坪里,玩龙、舞狮、罗汉舞、竹马灯等竞相上场,庙会成了百艺汇集之所。复兴之际,道观内香客如云,戏楼上人面春风。也许,假以时日,“三万六千场戏剧”还会在这里“演出历朝人物”吧? 一座湘楚小镇,两台市井庙会,向善的民众,祥和的氛围。流连梨古镇的,是那种浓酽的若远若近的熟悉气息,显之于街市,藏之于心灵。
几度兴衰陶公庙
http://www.csh.gov.cn  2007年4月21日  中国农产品加工网
日前,长沙最早建立的道教宫观———陶公庙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程动工建设,4月20日,周边的拆迁工作将全部完成。据悉,这次扩建是为了迎接10月底至11月初陶公庙的1500周年庆典。
有“六朝遗庙”之称的临湘山陶公庙,千百年来有过怎样的兴衰故事?记者近日前往长沙县榔梨镇,采访了陶公庙的主持周道长和部分老街坊。
兴盛:两个生朝吃一年
陶公庙始建于公元505年,庙中主祀为晋代名臣陶侃之嫡孙陶淡和陶烜叔侄。每逢两位陶公真人生日———农历正月十三和八月十七日,陶公庙都要举办盛大的庙会,每次10天左右。庙会期间,商贾云集,人们结庐成市,首先形成了三仙街,接着逐渐形成了今日的榔梨镇。因此,有民谣云:“榔梨街上不作田,两个生期吃一年。”
陶公庙以清朝和民国时最为兴盛。据传,庙会期间,来自川、鄂、豫、浙、闽、赣、粤、桂等地的香客成千上万,他们对陶公菩萨虔诚至极,将小香炉用线吊在手肘皮下,用“朝肉香”的形式顶礼膜拜。古戏楼上,长沙城里的戏曲名角都会来登台演出,庙坪里,舞龙、舞罗汉、走马灯等应有尽有,异彩纷呈。当时长沙的地方官吏,每逢水旱虫灾,还迎请陶公进省城求晴、求雨、驱蝗。有史可查的自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至民国三十三年(1944)就有十一次,每次迎送,都是摩肩接踵,道为之塞。
榔梨街上80多岁的柳爹就曾亲眼目睹过1934年阴历七月下旬的那次陶公还山,提及当时的盛况,柳爹激动不已。据他回忆,头天下午,就有警察下河征集船只搭浮桥,还规定装过大粪的船只不要。船民认为给菩萨搭桥是难得的好事,无不争先恐后,征集十分顺利。当晚,家家门前悬灯点烛,陈设香案,浮桥也桅灯高挂。从半夜开始,送神的队伍就络绎不绝地从浮桥上涌过来,天明后,人越来越多,街上已人声鼎沸,接近中午,场面越来越壮观,吹打弹唱震耳欲聋。半下午,陶公的绿呢大轿才在两条护驾神龙和大批和尚、居士、香客的簇拥下缓缓渡过河来。直到下午五点钟,队伍才全部过完。
衰落:肉身被毁庙坪被占
建国后破除迷信,陶公庙随之冷落。1958年,陶公真人的遗蜕被劈碎,抛入河中,庙内所有匾额、楹联被运到热水瓶厂做家具和工作台,神鼎香炉也被拿去炼钢。自此,庙里空空荡荡,满目萧条。大殿先后被改作公社文化学院、卫生院及小学校舍,庙坪成了酱厂的加工场。1966年9月,在“破四旧”的口号声中,庙内外的雕刻、装饰、壁画又全部被毁于一旦。1977年,因重建鸦林桥,大殿及殿坪的麻石被起去作为建桥石料,之后,还让两户居民在后山建起了民房。
记者曾于上个世纪80年代末游览过陶公庙,当时在各方呼吁下,陶公庙已于1986年被列为长沙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由政府拨款进行了第一期修复,修复了戏楼和山门,但因资金等问题大殿尚未修复。记者记得,当时的门票是5角,参观者寥寥,香客几乎没有,庙里也没有一位修行的人。殿前的石阶杂草丛生,破败不堪,殿内是泥土地,仅挂有陶公真人的画像供人朝拜。
复兴:扩大到原址八倍以上
1990年,由长沙县人民政府及有关统战、宗教部门协调,陶公庙由县道教协会部分使用。当时,县道协有20余人,在安沙镇河图观修行。除现任陶公庙主持周道长是20几岁外,其余都是60岁以上的老人。据周道长回忆,当时条件非常艰苦,庙里什么都没有,晚上就睡在2张凳子拼起来的床上。当时协会每人每月发有15元的补助,为修复陶公神像就停发了9个月,一位老师傅还把祖传的金镯子卖了。神像修复开光后,举办了第一次庙会,没想到一时香客众多,到8月17日的中午,香烛就全部售空。
据周道长介绍,因为由文物部门和道教协会两家管理,陶公庙起初的修复工程进展缓慢。1994年,经协调,陶公庙全部交由道协接管,由此开始了全面修复。1996年,陶公庙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三清、关圣二殿竣工,县政府将陶公“生朝庙会”正式定为“陶公庙文化庙会”,融入更多的健康文化内容,陶公庙又日渐兴盛。今年恰逢陶公庙建庙1500年,县政府非常重视,打算重点打造陶公庙历史文化街。据榔梨镇唐镇长介绍,按照规划,历史文化街区西起浏阳河畔,东至榔梨商业城,南止梨江,北达长沙第二福利院,规划总面积将达到6.26万平方米,扩大到现有面积的8.75倍。
不久的将来,陶公庙将不仅是一个道教活动的场所,更会成为一处集悠久的历史、文化、宗教于一身的人文景点。
来源:科教新报 作者:陈暑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