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和老鼠睡觉图片大全:公共政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4 04:25:52

公共政策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政治系列:

政治學科

显示▼隐藏▲政治學
  • 政治哲學
  • 政治經濟學
  • 政治社會學
  • 政治心理學
  • 比較政治學
  • 公共行政
  • 國際關係

政治名詞

显示▼隐藏▲政體
  • 單一制
  • 複合制
  • 民主政體
  • 集權政體
  • 威權政體
显示▼隐藏▲政府
  • 權力分立
  • 國家元首
  • 行政部門
  • 立法部門
  • 司法部門
显示▼隐藏▲選舉
  • 投票
  • 阿羅悖論
  • 投票制度
显示▼隐藏▲其他
  • 國家
  • 意識形態(列表)
  • 政黨
  • 輿論
  • 公民社會
  • 公共政策
  • 政治家
政治主題頁編輯

公共政策(英語:Public policy)是政府、執政黨或其他社會公共權威部門,在特定時期為解決公共問題所採取的政策、選擇,立法與司法機構所制定法規中會包含這些執政原則[1],通常有廣泛而深遠的影響或後果。主要以政府的法律、法規、決策和行動表現出來[2]。公共政策是政府施展其職能的主要手段,屬於一種公共物品。

目錄

 [隐藏] 
  • 1 公共政策的形成
  • 2 性質
  • 3 類型
  • 4 參見
  • 5 參考文獻
  • 6 外部連接

[编辑] 公共政策的形成

公共政策的制定,需要有相關的機構(一般是政府部門)負責。

公共政策往往面臨不同的方案和選擇;政策一旦決定,其影響或後果可能經過很長時間之後才顯示出來。所以政策的制定需要慎重:最好由有關領域的專家及利益相關各方對不同方案的利弊及可操作性進行充分的論證,並通過適當的程序進行決斷。

公眾是公共政策最終的利益相關方。他們對政策制定過程的直接參与受到通訊、交通及資源等客觀條件的限制。但他們對這一過程應有知情權,並且他們的意見、觀點至少應該能夠藉助媒體、代表以間接的方式得到表達。

公共政策是政府、政黨或其他社會公共權威部門,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為解決一系列的社會問題和當下的社會需求,制定並執行的一種行為準則或行為規範(包括法律、法規、法令、計劃、規劃、指示、報告、建議文件等)是政策主體對社會價值的一種權威性分配,是一個動態的過程,表現為對政策的創立、政策執行、政策調整、政策監控、政策評優、政策終止等若干環節。 (出自《大都市公共政策》)

[编辑] 性質

美國公共政策學者西奧多·羅維(Theodore J. Lowi)於1960年代提出了對公共政策的分類辦法,他將政策的類型從利益分配的角度上出發,區分為分配性政策、再分配性政策和管制性政策[3]。後來美國政治學學者羅伯特·索爾茲伯里(Robert Salisbury)又在羅維的理論基礎上補充了一項自我管制性政策。

分配性政策(Distributive policy)是指政府機關將利益、服務、成本或義務分配給不同的人口來享受或承擔政策,如社會福利政策。從博弈論的角度分析,這種政策基本上是一種非零和賽局的政策,因為政策的執行,並不構成它方之所得建立在另一方所失的基礎上,不具備義務和利益的排他性。相反地,政府在執行這類政策時,各方皆可獲得一定的利益。因此政府推行這種政策時在立法上通常不致產生問題或困難,唯一構成爭議的因素則可能是政策的幅度或對特定分配的大小與多寡。

再分配性政策(Redistributive policy),又稱重分配性政策,是指政府機關將某一團體或人口的利益或成本轉移給另一團體或人口來享受或承擔的政策,例如所得稅、增值稅等。政府在執行再分配性政策時,會考慮到各團體所涉及的利益和損失。這種政策會出現利益上的排他性,是一種零和賽局的政策。因此,再分配性政策的推行也容易引發既得利益人口的抗拒。

管制性政策(Regulatory policy)是指政府機關設立特殊的原則和規範,來指導政府機關及目標人口從事某些行為,或處理各種不同團體利益的政策,而使一方獲利或失利,例如入境管制、外匯管制等。管制性政策會限制個人和企業決策與行動的自由。這類政策也屬於零和賽局的政策,因為此類政策的執行,常會使一方獲利,而使另一方失去利益。美國學者蘭達爾·雷普利(Randall B. Ripley)和戈瑞斯·弗蘭克林(Grace A. Franklin)於1990年代初根據美國內政政策的性質,將管制性政策再細分成競爭性管制政策與保護性管制政策兩類。競爭性管制政策(Competitive regulatory policy)是指政府從能夠提供某些特定商品或服務的眾多潛在競爭者中,會以各種手段(例如特許經營權)指定並限制由其中一個或數個為獨家供應者,並排除其他競爭者。出現這種政策的原因,可能是有些稀有資源無法分割(例如廣播電視頻道),也可能是要保障、維持服務質量。而保護性管制政策(Protective regulatory policy)的目的是為了保護公眾利益免受私人活動的負面影響,因此政府會對各種私人活動的一些狀況設定對策並加以管制,對有害的狀況(如空氣污染、不公平勞動行為)加以禁止,對有利的狀況(如銀行公布貸款的真實利率)則要求必須做到。

自我管制性政策(Self-regulatory policy)是指政府機關對於某一團體或人口的活動僅予以原則性的規範,而由該團體自行決定活動進行方式的政策,例如勞工團體、工會等。這是一種非零和賽局的政策類型,因為政策的執行通常不至於犧牲其他團體的利益作為代價,也就是說沒有利益上的排他性。

[编辑] 類型

公共政策可以分為[4]

  • 政治政策
    • 政治體制改革
    • 人事政策
    • 軍事政策
    • 民族政策
    • 外交政策
  • 經濟政策
    • 財政稅收政策
    • 貨幣利率政策
    • 產業結構政策
    • 技術開發政策
    • 價格政策
    • 信息管理政策
    • 市場管理政策
  • 社會政策
    • 人口政策
    • 社會保障政策
    • 環境保護政策
    • 反犯罪政策
  • 文化政策
    • 教育政策
    • 科技政策
    • 文化管理政策
    • 衛生健康政策

[编辑] 參見

  • 智庫
  • 利益集團
  • 公共選擇理論

[编辑] 參考文獻

  • 公共政策, 吳定 編著, 國立空中大學 印行, 中華民國92年12月初版, 99年8月初版十刷, ISBN:978-957-661-594-8, [1]
  1. ^ 藝術與建築索引典—公共政策 於2011 年4 月11 日查閱
  2. ^ 陳振明. 政策科學. 北京: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1998:  57. 
  3. ^ Theodore J. Lowi. American Business, Public Policy, Case-Studies, and Political Theory. World Politics. 1964, 16 (4): 677-715. 
  4. ^ 孫關宏. 政治學概論. 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3:  228. ISBN 7309036611. 

[编辑] 外部連接

  • 確立公共政策的理性基礎
来自“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85%AC%E5%85%B1%E6%94%BF%E7%AD%96&oldid=17215642” 4个分类:
  • 政策
  • 公共行政
  • 政府
  • 公共選擇理論
1个隐藏分类:
  • 含有英語的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