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果树瀑布水帘洞自然:《伤寒论笔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6:54:06

《伤寒论笔记》
张机,字仲景,东汉末年(公元150――219年,与其同时代的人物有曹操、刘备、华佗)南阳人(相当于现代河南南阳邓县张寨村,了解他的生平住址的为了解他的方言特征,进而了解其著作中字句的准确含义。),他的著作《伤寒杂病论》最早记载了个体化治疗方案。
“君用思精而韵不高,后将为良医”这是当时的心理学家何顒评价
“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
公元1589年在方有执的《伤寒论条辨》中才正式被称为“圣”
汉代以前的医书分为医经和经方(包括医经7家:“黄帝内经、黄帝外经、扁鹊内经、扁鹊外经、白氏内经、白氏外经、白氏旁经”。经方11家:“包括伊尹的《汤液经》)张仲景熔医经和经方相结合为一炉而于公元200年左右完成《伤寒杂病论》十六卷。
后其学生王叔和整理成10卷《伤寒论》共22篇,另其著作有《脉经》
唐代孙思邈的《千金翼方》中未刊录《伤寒论》的内容,但在《千金要方》中有较完整的记述。王焘的《外台秘要》记录了另一版本的《伤寒论》。
宋代成立了校正医书局,官员林忆、孙奇、高保衡校订了《伤寒论》,至此《伤寒论》有了较固定的版本。但是现已绝版。
明代赵开美先后刊印了成无己的《伤寒论条辨》宋云公的《伤寒类证》《金匮要略》小字本《伤寒论》统称为《仲景全书》(又称《翻刻宋本伤寒论》现仅存5部。
刘渡舟、任应秋、钱超尘于1991年编注了《伤寒论校注》。
宋代同时还整理发行了《金匮玉函经》共8卷,是《伤寒论》的别本。与《伤寒论》“同体而别名,条论于前,会方于后”
《伤寒论》的内容和贡献
伤寒的涵义:1 广义: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2 狭义:人体感受风寒邪气,感而即发的病证。(寒泛指邪气,日本人中西惟中著的《伤寒之研究》中:“谓邪为寒,盖古义也”。)
《伤寒论》的内容
前4篇:“1 辨脉;2 平脉。是《伤寒论》中脉学的精华。3 伤寒例篇是对外感热病的总论。4 痉湿暍 是为了和后面的狭义伤寒相鉴别。
六经辨证篇 10篇 共398条。112方
可与不可篇 8篇。
从理、法、方、药的方面来看《伤寒论》的内容
理 创立了六经辨证体系
法 包括治则和治法(治则――扶正袪邪的原则,扶阳气,保胃气,存津液。治法――汗、吐、下、和――和疏机,解郁结,代表方小柴胡汤,泻心汤诸方、温――理中汤、清、消――抵当汤、补――炙甘草汤,小建中汤。另还有涩色,药食并用、针药并用)
方 112方 选药精当、组方严谨、药量精确、疗效可靠。
药 76味药
另外在药剂技术、护理知识也有记载。
总结 《伤寒论》是中国医学史上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系统的临床医学著作,是公元2世纪以前中国医药学成就的总结。它以理、法、方、药相结合的形式论述了多种外感病和许多杂病的辨证论治,并且涉及中医的药剂技术和护理知识,它创立了六经辨证方法并将其运用于临床,这就使辨证论治的诊疗原则在中国临床医学上确立下来,并且作为中医的特色之一,一直延用到今天,它所记述的大量复方选药精当、组方严谨、药量精确、疗效可靠,是方剂学发展的基础,被后世医家喻为众方之袓,因此,《伤寒论》的问世为中医临症医学的发展树立了里程碑,并且是中医《方剂学》《药理学》《护理学》等等多学科发展的基础。
六经辨证的若干问题
1        六经的含义:后世医家对三阴三阳辨证的总称。
2        三阴三阳的本义 阴阳气量的多少,
太阳 大也 3份
阳明 著也 2份
少阳 小也 1份
太阴    3阴
少阴    2阴
厥阴 极也、尽也   1阴
3        三阴三阳在内经中的含义 命名人体的脏腑、经络 生理的概念
4        三阴三阳在《伤寒论》中的含义 病理的
经名        病                       位         病 性        病程趋势       
太阳        足太阳经、膀胱腑 体表        阳性病        初起       
阳明        手足阳明经、腑。主要是足经的症状        阳性病        极期       
少阳        胆经 胆腑 三焦        阳性病        后期       
太阴        脾经 脾脏        阴症        初期       
少阴        心脏 肾脏        阴症        危重期       
厥阴        肝 心包  阴症末期  阴尽阳生的变化        阴症               
5        六经的传经:循经传 夫妻传 越经传 表里传
6        六经病的变症:失冶或误治以后,使临床病症发生变化,新病症不能用六经来命名的(治疗原则:“观其脉症,知犯何逆,随症治之”)
7        六经病发病的特殊形式
并病 一经症候未罢,另一经病症又起
合病 两个以上阳经同时发病  条件――邪气太盛
并病、合病只见于阳经
直中 外邪不经过三阳,直接侵犯三阴。
8        六经辨证和其它辩证法的关系

学习《伤寒论》的方法和要求
1        怎么学和学什么‘(训词释句,弄通本义;熟读默记,娴熟于心;分析病机,加深理解;上考《内》《难》,旁参《金》《本》;归纳总结,鉴别对比;学以致用,验于临床;阅读诸经,深入学习;汲取众长,不断进取。)
2 学辩证用药的方法和思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辨太阳病脉症并治
一 概说
1        成因 风寒外袭或少阴病寒盛伤阳,阳气恢复,驱邪达表,脏邪还腑,阴病出阳。
2        病位 膀胱经、腑,肺部的病变
3        太阳的生理
经 (!)从头到脚循行于人体的头、项、后背,它是人体最长的、穴位最多的经脉,(2)其脉上连风府,和督脉相通,下络腰肾,和肾相连(3)经别散布于心。
腑 司气化((1)化生阳气,在肾阳的温煦作用下通过膀胱的气化化生阳气,通过太阳膀胱经、三焦向体表输布。(2)参于水液代谢,排除废水,化生津液,使津液输布上承)(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位于下焦,和肾相连。
阳气 三阳 阳气的生成和布达(阳气化生于下焦,补充于中焦,(太阳阳气在体表不断的消耗,需要借助中焦脾胃吸收水谷精微来补充能量。)功能 (1)温养肌表(2)管理汗孔开阖,调节体温(3)防御外邪(肥腠理,司开阖,卫外而为固)
4        太阳病的证候分类和治法
(1)        本症 1)太阳表症也叫太阳经症:包括 a)有汗――桂枝汤(二方的适应症、禁
                      b)无汗――麻黄汤 忌症及加减应用)
                      c)麻桂合方
2)太阳腑证:包括a)气分证 太阳蓄水 五苓散
               b)血分证 太阳蓄血 抵当汤 桃核承气汤
(2)变证
(3)类证

《伤寒论》的原文
1        太阳之为病,脉浮(浮脉――体现了体表受邪,正气抗邪于表气血浮盛于外。浮脉主表在临床上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有一分浮脉就有一分表证”),头项强痛(头痛项强的意思,是太阳经脉受邪、经气不利的表现)而(进层连词,有“而且一定”的意思)恶寒。(太阳病的提纲)
2        太阳病,发热(病机是:风阳伤卫阳,引发卫阳出现了病理性的亢奋),汗出(a 风主疏泄,使营阴外泄为汗;b 风阳伤卫阳,卫外失司),恶风(风寒邪气伤人表阳,温煦失司所致)(当风则恶,无风则缓),脉缓者(松弛、柔软,表明无寒邪,是汗出伤营),名为中风。(病机――风邪袭表,卫强营弱,营卫失和)
3        太阳病,或以发热,或未发热(太阳伤寒的发热是寒邪闭郁阳气,阳气郁积到一定程度以后才能够表现为发热),必恶寒(寒是阴邪,最容易伤阳气,寒伤阳气伤的最重,肌表阳气,太阳的阳气被伤,温煦失司,所以恶寒这个症状,必然最先出现而且也最重。),体痛(太阳伤寒的特征性表现,提示寒邪伤表使肌肤的气血涩滞,使肌肤、骨节的筋脉拘挛),呕逆(不是寒邪伤胃的表现,是因为人体正气抗邪于表,不能固护于里,里气升降失调,可表现为食欲不振、呕逆、下利、不大便),脉阴阳俱紧者(脉寸、关、尺三部俱浮紧,紧主寒邪盛,浮主邪在表),名为伤寒。(寒邪伤表阳)
太阳伤寒的病机是寒邪闭表,卫闭营郁。
“外邪感人,受本难知,因发知受,发则可变!”
  6条 太阳病,发热而渴(阴液不足),不恶寒者,为温病(温邪上受,首先犯肺),若发汙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浮数主热,热盛鼓动气血所致,)自汙出(里热逼迫津液外越),身重(里热滞气机)多眠睡(热盛神昏),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下焦阴伤,化源不足),直视(下焦肝肾阴伤的表现)失溲(热盛神昏,膀胱失约)。若被火者(火炙、火针、火熏等),微发黄色(热伤营血,营气不布),剧则如惊痫(抽风,小儿叫惊,大人叫痫),时瘈疭。若火熏之,一逆引日,再逆促命期。

太阳病的时间规律

  太阳病的提纲:“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顶强痛而恶寒。”
  7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三阳,太阳,太阳中风,)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三阴,太阴,太阳伤寒)也。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8 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自然病程结束了)若欲作再经者(将进入第二个七天),针足阳明(足三里穴),使经不传则愈。
  9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中午)
  10 风家(特别易患太阳中风的人),表解而不了了(《方言》:“南楚疾愈,或谓之差,或谓之了。”)者,十二日愈。(七天解表邪,五天恢复正气)
  4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若脉静(脉没有什么特殊的变化,脉症相符)者,为不传;颇(很)欲吐(传入少阳),若躁烦(指阳明病,里热、里实上扰心神引起的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5 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症不见者,为不传也。
  辨传经不传经的证券依据不是病程天数的多少,是看临床脉症是否发生了变化。
  
太阳病本证
太阳中风表虚证

12 太阳(辨病)中风(辨症),阳(轻取)浮而阴(沉取)弱(风阳伤卫阳,两阳相争,引发卫阳,出现了病理性的亢奋。)。阳浮者(卫阳因抗邪而浮盛于外),热自发,阴弱(汗出导致阴弱)者,汙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卫阳浮盛于外,出现病理性的亢进),鼻呜干呕(是体表有邪,正气抭邪于表,不能顾护于里导致里气升降失调而上逆的表现)者,桂枝汤主之。(基本病机:风邪袭表,卫强营弱,营卫失和)
  桂枝汤方(解肌袪风,调和营卫)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上五味,呋咀三味(桂枝、芍药、甘草),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1借热能通过鼓舞胃阳而振奋卫阳,2补充津液),,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手足都见汙)漐漐微似有汙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汙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汙,更服以前法,又不汙,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症犹在者,更作服,若不汙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辛甘化阳的药是桂枝和生姜配合生姜、大枣,酸甘化阴的是芍药和甘草、大枣。)(辛甘助卫阳,酸甘化营阴)

  桂枝汤的适应症
  1 太阳中风症(2、太阳病,发热、汙出、恶风、脉绶者,名为中风。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汙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史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95 太阳病,发热汙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汙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24,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合愈。[病重药轻引起的激惹现象])
  2 凡太阳病,无论已治未治,只要症见头痛、发热、汙出、恶风寒(13 太阳病,头痛、发热、汙出、恶风,桂枝汤主之。抓主症,对症用方。)
  3 表症兼里实,先解表,宜桂枝汤(44 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下之为逆[先表后里]。欲解外者,宜桂枝汤。56 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根据小便清否,辨表里证治),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汙,宜桂枝汤。若头痛者,必衄)。
  4 表证汙、下后,正气受挫,表证未解者!(57伤寒发汙后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汙,宜桂枝汤。45、太阳病,先发汙不解,而复下之,脉浮(病在表)者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在外,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枝汤。15、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太阳病误下以后,正气还能向上、向外抗邪于表,上冲是与下陷相对而说的)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
  5 表证兼轻度里虚者(42太阳病,外症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汙解,宜桂枝汤。)
  6 非外邪所致之营卫失和者。(53、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54、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

桂枝汤的禁忌症
  16 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典型的、单纯的伤寒表实症),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17 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之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甘能增湿,温能助热)
  19、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湿热、毒热内盛的人禁服桂枝汤)(桂枝下咽,阳盛则毙,承气入胃,阴盛以亡)
  桂枝汤的加减应用:
  14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在经的邪气比较重 “寒”),反汗出恶风者(风邪在经,经气不利),桂枝加葛根(1升阳发表,助桂枝汤解肌祛风。2、疏通经脉,疏通经络中的邪气;3、升津液,起阴气,滋润经脉 )汤主之。(现代临床用于治疗病毒性项肌痉挛、颈椎病。用葛根30克,桂枝10克,白芍30克,炙甘草6克,威灵仙10克,秦艽10克,鸡血藤30克)
  18 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新感引发素喘)
  43 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新感新喘)
  20 太阳病,发汗(汗生于阴而出于阳,汗是阴液所化,出汗过多就会导致阴阳两伤),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阴液被伤,化源不足,阳气被伤,气化失司),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基本病机:太阳病,汗出过多,阴阳两伤表未解)(固阳以摄阴的思路)
  21 太阳病,下之后,脉促(邪陷胸中,胸阳不振,奋力抗邪的表现)胸满(表邪内陷胸中)者,桂枝去芍药(酸敛阴柔,不利于阳气畅达,不利于胸闷)汤主之。(温振胸阳,袪邪达表)
22        若微(脉微)寒(肾阳虚,表阳不固,温煦失司)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
62        发汗后,身疼痛(营血不足,肌肤失养所致),脉沉(病在里)迟(营血不足)者,桂枝加芍药(养血柔筋,缓痉解痛)生姜(引药达表)各一两人参(益气养血)三两新加汤主之。(虚则痛,不荣则痛,失养则痛)

太阳伤寒表实证
35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因无汗而导致喘)者,麻黄汤主之(麻黄八症:1)发热、恶寒。寒为阴邪,最易伤人阳气,阳气被伤,温煦失司,恶寒先见并较重。发热是寒邪闭表,阳气郁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热。2)诸痛症状:寒邪有关,寒主收引,寒主痛,寒伤肌表使肌肤气血凝滞,经脉拘挛。3)无汗而喘:是寒邪闭表,腠理闭塞的表现。)(基本病机:寒邪闭表,卫闭营郁)(麻黄:桂枝:甘草=3:2:1)

麻黄汤的适应症
(1)        太阳伤寒表实证(3、35、51、52、37)
(2)        太阳与阳明合病,邪气偏于太阳经表的(36)
(3)        太阳伤寒与衄解(46、47、55)
1)        伤寒日久可自衄而解
2)        伤寒日久不愈,用麻黄汤发汗而汗不出。却出现衄解。――红汗,以衄代汗
3)        伤寒日久,见衄 ,但衄血点滴不畅,表邪不解,用麻黄汤发汗――以汗代衄(55)
4)        衄血不止,高热不退――寒邪入里化热,热邪内入营血,热迫血妄行的表现。
51        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
52        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
37太阳病,十日以去,脉浮细(由紧而变细提示邪气退)(大则病进小则平)而嗜卧(大邪已退,正气未复)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少阳经受邪)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
36太阳与阳明(阳明经表被寒邪所伤的证候。表现:葛根浮长表阳明,缘缘面赤额头疼,发热恶寒身无汗,目痛鼻干卧不宁)合病,喘而胸满(肺气不利的表现)者,不可下,宜麻黄汤。
46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麻黄汤主之。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烦热)目瞑(头晕目眩),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太阳自解时可能出现的情况:1)自汗2)自衄: 3)战汗)
47        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衄者愈。
55        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
麻黄汤禁例(麻黄九禁:咽、淋、衄、血、汗、寒、尺脉迟、尺脉微)
83        咽喉干燥者,不可发汗。(凡是肺、胃、肾阴虚的人禁发汗)
84        淋家(久患淋病的人,下焦湿热内蕴,下焦阴伤),不可发汗,发汗必便血。
85        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痉。
86        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急紧,直视不能眴,不得眠。
87        亡血家,不可发汗,发汗则寒慄而振。
88        汗家,重发汗,必恍惚心乱,小便已阴疼,与禹余粮丸。
89        病人有寒,复发汗,胃中冷,必吐蛔。
50        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主营血不足)者,不可发汗,何以知然?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
49 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正气虚)心悸者,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脉微(阳气虚),此里虚。须表里实(充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
凡是阴阳气血诸不足,或湿热、毒热、虚热、,内盛,皆慎 用麻黄汤。

伤寒兼证
31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桂枝汤加葛根加麻黄而成)主之。(寒邪在经,经气不利)
32        太阳与阳明(经表病)合病者,必自下利(阳明里气不能固护于里所致,提示阳明经表症偏重),葛根汤主之。
33        太阳与阳明合病,下不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38        太阳中风(伤寒的互词),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燥(寒邪闭表,阳郁化热,郁热扰心)者,大青龙汤(发汗力最强的方,重用麻黄启闭发汗,轻用石膏兼清里热。温粉—炒热的米粉)主之,若脉微(微者,薄也)弱,汗出(阳不摄阴)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手足发凉),筋惕肉瞤(全身的肌肉跳动),此为逆也。(风伤卫,寒伤营,风寒同病大青龙)
治法 辛温解表,兼清里热
方药 大青龙汤
麻黄六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杏仁四十枚(去皮尖)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枚(擘) 石膏如鸡子大(碎)
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沬,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扑之。一服汗者,停后服。若复服,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肢体烦躁不宁,由于弱阳勉强和阳气相争,争而不胜所出现的烦躁),不得眠也。
39        伤寒脉浮(邪在表)缓(主湿邪),身不疼,但重(湿邪郁表),乍有轻时(表明湿邪有向里的趋势),无少阴症者(有不汗出而烦躁),大青龙汤发之。
40        伤寒表不解,心下(胃脘部)有水气,干呕(水邪犯胃,胃气上逆),发热(外有表邪所致)而咳(外寒引动内饮,内外合邪,水寒射肺――咳、喘,咳大量的白色泡沬痰,落盂成水),或渴(水液内停,津液不化所致),或利(水寒邪气浸渍肠道),或噎(水寒邪气阻滞胸中气机),或小便不利(水邪下流膀胱,导致膀胱气化失司),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外有表寒,内有水邪)
治法 辛温解表,兼涤化水饮
方药 小青龙汤方(不能常用,用三、二服后,用苓桂剂来善后)
药物 麻黄(去节)、芍药、细辛、干姜、炙甘草、桂枝(去皮)各三两 五味子半升 半夏半升(洗)(干姜、细辛、五味子联合应用)(细辛做汤剂的量应为10――30克,细辛含有黄樟醚,具有致癌性)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沬,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若渴,去半夏,加栝楼根三两。若微利,去麻黄,加荛花,如一鸡子,熬令赤色。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炮。若小便不利,少腹满者,去麻黄,加茯苓四两。若喘,去麻黄加杏仁半升,去皮尖。且荛花不治利,麻黄主喘,今此语反之,疑非仲景意。
5个发汗方的不同
麻黄汤――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桂枝汤――发汗解表 养阴敛营
葛根汤――发汗解表 升津舒经
大青龙汤――发汗解表 清热除烦 适用于外有表寒,内有郁热
小青龙汤――发汗解表 温化水饮 适用于外有表寒,内有水饮
41        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寒气内盛,阳气不运,不能消水)。小青龙汤主之。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

汉代的度量衡?和经方药量换算
班固的《汉书 律历志》中记载:“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两个十二铢)之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重量
汉代 1斤=250克  1两=15.625克
《汉书 律历志》:“千二百黍实其龠,合龠为合,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触。”
1合=20毫升  1升=200毫升―――容量
《汉书 律历志》:“一黍为分,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
1寸=2.3厘米  1尺=23厘米
从晋朝到宋朝度量衡发生了变化。宋代以前的书都是汉制。宋以后到解放初是宋制。
杏仁100枚重40克
桃仁100枚重30克
粳米1升为180克。
半夏半升为50克
五味子半升为30克
厚朴一尺为15克
方寸匕约为5克
枳实一枚18克
附子一枚20克 大的25克
1钱匕约为1-1.5克
太阳表郁轻症
23        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疾(恶寒发热、陈发发作),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说明没有入少阳),清(厕者,清也,段注:“清,古今字、”在此是名词活用作动词,指便、排、拉来讲)便欲(欲通续)自可(优宜也),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里阳虚)而恶寒(表阳虚)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麻黄桂枝各半汤。(证候――发热恶寒,热多寒少,一天发作二三次,面赤、身痒)
治法 辛温轻剂,小发其汗
方药 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枝一两十六铢(去皮)8克 芍药5克 生姜(切)5克 甘草(炙)5克 麻黄(去节)各一两5克
大枣四枚(擘) 杏仁二十四枚(汤浸,去皮尖及两仁者)2克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未,内诸药,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温服六合。本云桂枝汤三合,麻黄汤三合,并为六合,顿服。将息如上法。
24        服桂枝汤,大汗出(服解表药后汗多伤阳气,邪未除),脉洪大(用发汗解表药鼓动的人体的气血,脉一时性的出现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似疟,一日再发(一日发作2次,提示病邪轻微)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治法 辛温轻剂,微发其汗
方药 桂枝二麻黄一汤方
桂枝一两十七铢(去皮) 芍药一两六铢 麻黄十六铢(节) 生姜一两六铢(切) 杏仁十六个(去皮尖) 甘草一两二铢(炙) 大枣五枚(擘)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沬,内诸药,煮取两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服。本云:桂枝汤二分,麻黄汤一分,合为二升,分再服。今后合为一方。(上两方现在临床常用于治疗过敏性疾病)
27        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宜桂枝二越婢(清里热,发散风水)一汤。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
治法 微发其汗 兼清里热
方药 桂枝二越婢一汤方
桂枝(去皮) 芍药 麻黄 甘草(炙)各十八铢 大枣四枚(擘) 生姜一两二铢(切) 石膏(清热除烦)二十四铢(碎,绵裹)
上七味,以水五升,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沬,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当裁为越婢汤、桂枝汤,合之饮一升,今合为一方,桂枝二分,越婢汤一分。(以上三方统称为小汗方)
71        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胃中津液不足),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今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外有表邪),小便不利(尿少。是邪入膀胱,膀胱气化不利,排除废水的功能发生障碍),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病机――膀胱气化不利,不能化生津液,津液不能输布上承)
治法 化气利水,兼以解表
方药 五苓散
猪苓十八铢(去皮) 泽泻一两六铢 白术十八铢 茯苓十八铢 桂枝半两(去皮)
上五味,捣为散,以白(稻曰白)饮和服方寸匕(边长1寸约2.3厘米的小勺),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
72 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
74        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水邪上逆)
73 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
治法 温中化饮 通阳利水(胃虚水停证――胃气虚,水停胃中,成因是饮水过多,在患太阳表证的时候。症候――心下悸,(胃阳和水邪相博)。上腹部有振水声、手足厥冷,(水阻中阳阳不得布)。与下焦停水的鉴别:口不渴、小便利。)
方药 茯苓甘草汤方
茯苓(健脾利水)二两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一两(炙) 生姜(温胃、化饮、消水)三两(切)
上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127        太阳病,小便利者,以饮水多,必心下悸;小便少者,必苦里急也。(少腹部拘急、不舒服)
156        本以下之,故心下痞(心下堵塞胀满不通,是由水邪上逆阻滞中焦气机所致,后世称为“水痞”),与泻心汤,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
小结:成因--1太阳表邪不解,邪气循经入腑,使膀胱气化失司。2在患太阳表证期间,膀胱气化功能低下情况下饮水过多,不能气化,水液内留,阻遏膀胱的气化功能。主症――膀胱气化不利。1津液不能输布上承,出现口渴、消渴、烦渴、渴欲饮水。2,废水不能外排出现小便不利、小便少。水蓄下焦气机壅遏出现少腹苦里急。水邪上逆阻滞中焦气机可见心下痞,后世称“水痞”水邪上逆,胃失和降见渴欲饮水,水如则吐,名曰“水逆”此外还可见身热、脉浮或浮数。
证属――外有表邪,内有水饮。治疗――五苓散外疏内利,表里两解。
太阳蓄血证――是表邪入里化热,和血结于下焦所造成的。
106 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登高而歌,弃衣而走。是心主神志功能失常的表现,太阳经别散布于心),血自下,下者愈(热随血出)。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热重),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以泻热为主兼以化瘀)(用于治疗女性痛经、月经期周期性精神躁狂。清泻肠道内的瘀血)
治法 活血化瘀 通下瘀热
方药 桃核承气汤(以调胃承气汤为底方)
桃仁五十个(去皮尖) 大黄四两 桂枝(开结气,利于血热郁结的开达)二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芒硝二两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沸,下火。先食温服五合,日三服,当微利。
124 太阳病,六七日表症仍在,脉微(1、主阳虚。2、有形邪气阻滞脉道,导致脉气不利)而沉(邪气入里),反不结胸(邪气和痰水结于胸膈、胃脘和腹),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热和瘀血结于下焦,下焦瘀热上扰心神,使心主神志的功能失常所造成的),少腹当鞕(有形瘀血已形成,热邪已收敛)满(瘀热阻滞气机,气机不畅),小便自利者(说明病不在气分),下血乃愈。抵当汤主之。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
      治法 破血逐瘀
      方药 抵当汤方(破血力量最强的的)
      水蛭(熬) 虻虫各三十个(去翅足,熬) 桃仁二十个 大黄三两(酒洗)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不下,更服。
125 太阳病身黄,脉沉(主里)结(有形瘀血阻滞),少腹鞕,小便不利者,为无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证谛也。抵当汤主之。(判断蓄水、蓄血的关键主要是看小便利还是不利)
126        伤寒有热,少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为有血也,当下之,不可余药,宜抵当汤丸。(瘀热互结,瘀血虽有而病势和缓,热虽有而热势很轻微)
治法 攻下瘀血 峻药缓图
方药 抵当丸方
水蛭二十个(熬) 虻虫二十个(去翅足,熬) 桃仁二十五个(去皮尖) 大黄三两
上四味,捣分四丸。以水一升煮一丸,取七合服之。晬时当下血,若不下者,更服。(合方治难证)
小结 太阳蓄血证是瘀热互结与下焦的证候,太阳表邪随经入里,和血结于下焦所形成。1 如果血热初结,热重而势急,瘀初成而较轻浅,症见少腹急结,其人如狂,而表邪已解者,用桃核承气汤,泻热化瘀;2 若血热瘀结,瘀成形而势重,热已敛而缓,证见少腹硬满,如狂或发狂,或身黄,脉沉微或沉结,小便自利,用抵当汤破血逐瘀。3 血热互结,瘀成形而势缓。热虽有而势微,证仅见有热少腹满。小便自利者,用抵当丸化瘀缓消。
太阳变证――六经病失治或误治以后,结果使六经病的临床症状发生了变化,新的证候不能用六经证名来命名的病证。
16        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犹言不可)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基本治疗原则)
70        发汗后,恶寒(里阳虚)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里实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
60        下(伤里阴)之后,复发汗(伤表阳),必振寒,脉微细。所以然者,以内外俱虚故也。(用四逆加人参汤治疗)
11        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真寒假热证,阴盛格阳证,阴盛阳浮证);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真热假寒证,热邪内伏,使阳气内郁不能外达。 热厥证。热未成实用清法,热成实的用下法)
120太阳病,当恶寒,发热,今自汗出(阳虚阳不摄阴的表现),反不恶寒、发热,关上脉细数(主胃阳虚)者,以医吐之过也。一二日吐之者,腹中饥(虚热躁动),口不能食(胃阳已虚);三四日吐之者,不喜糜粥(阴性),欲食冷食(假象),朝食暮吐(是胃家虚寒,腐熟无权的一种表现),以医吐之所致也,此为小逆。
122        病人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此以发汗,令阳     气微,膈气虚,脉乃数也。数为客热,不能消谷,以胃中虚冷,故吐也,
辨表里、先后、缓急的治疗原则
1        表证兼里实,先汗后下―――实人伤寒发其汗。(桂枝汤)(只有里症比较急,表症较轻的时候才可先下后汗)
2        表证兼里虚,应先补里再解表―――虚人伤寒建其中(泛指里)
3        表里同病,可以表里同治(表里证的病机关系密切,并且里证不是大虚大实的证候)(大青龙汤、小青龙汤、五苓散证、葛根芩连汤证、桂枝人参汤证、麻黄细辛附子汤证)
90 本发汗,而复下之,此为逆也,若先发汗,治不为逆。本先下之,而反汗之,为逆。若先下之,治不为逆。
91 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肾阳虚衰,火不暖土腐熟无权),为,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里阳恢复),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
92         病发热,头痛,脉反沉,(如果用了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甘草汤)若不差(《方言》:差、间、知;愈也),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宜四逆汤
76 发汗吐下后,虚烦(邪热留扰胸膈,郁热扰心,出现了虚烦(是热没有和有形的病理产物(痰、水、饮、食积、虫积、瘀血。又称“实”)相结)不得眠。)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恼,栀子豉汤主之,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
77 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栀子豉汤主之。
78         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火郁胸中气机,由气及血导致血络不和),未欲解也。栀子豉汤主之。
79         伤寒下后,心烦,腹满(火热下扰使腹部气机不畅),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汤主之。
80 伤寒,医以丸药(是汉代流行的具有泻下作用的中成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栀子干姜汤主之。(清热温下)(寒絷并用)
81 凡用栀子汤,病人旧微溏(平素脾阳虚)者,不可与服之。
虚烦证治小结:成因――太阳病汗、吐、下后,余热留扰胸膈,余热蕴郁心胸,形成热扰胸膈证。主证――郁热扰心,轻者见心烦不得眠,重者见反复颠倒,心中懊恼。火郁气机则兼见胸中窒,气郁及血,血络不和,则兼见心中结痛;余热未退可伴见身热不去,或者烦热,名以“虚烦”――其邪热没有和有形的病理产物相结,故其证当按之心下濡,治宜栀子豉汤清宣郁热。若火热伤气,兼见少气者,用栀子甘草豉汤清宣郁热兼以益气,若火热扰胃兼见呕吐者用栀子生姜豉汤清宣郁热兼以和胃降逆;若火热下扰使腹部气机不畅而见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用栀子厚朴汤清热行气,宣中消满;若虚烦兼脾虚便溏者,治用栀子干姜汤清上温下。凡是素体脾阳虚、中焦有寒的大便溏薄的禁用栀子豉汤。
63 发汗后,无大热(阳明里热,不是指发热)者,不可更行桂枝汤,汗(里热逼迫津液外越)出而喘,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麻黄汤证        大青龙汤证        麻杏石甘汤证        白虎汤证
表寒        表寒大于里热        表寒小于里热        里热
只用麻黄        麻黄大于石膏        麻黄小于石膏        只用石膏

26 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34 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在有力的情况下主热、主阳盛)者,表未解也。喘(肠热迫肺)而汗出(里热逼迫津液外越)者,葛根(解表邪)黄芩黄连(清里,治热痢)汤主之。(下利兼有表症发热的叫协热利)
172 太阳与少阳(经腑同病)合病(同时出现),自下利(少阳胆热内迫阳明胃肠,少阳证为重)者,与黄芩汤。若呕(胆热迫胃)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
64 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说》:蒙而前也。可引申为蒙弊、按压、遮盖)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辛甘化阳)主之
118 火逆(《广》:“逆者,错也、误也”)下之,因烧针烦躁(心阳虚,心神不能潜敛,心阳外越虚浮)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
112 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因惊而似狂,经常处于在睡眠状态下精神惊炸不宁),卧起不安者(心阳被伤,心神失阳,(阳不足者,阴必乘之)痰浊内生扰心),桂枝去芍药加蜀漆(常山的幼苖)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
117 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心阳被伤,下焦寒气上冲,引发奔豚(小猪),病人自觉有气从少腹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好如常人,另外其病因还不水邪上冲、郁火上冲所致,以水邪上冲引起的最多见),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炙(相当于热敷)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更加桂枝(1加强通心阳的作用2加强降逆平冲的作用)二两也。(桂枝在《伤寒论》中的作用:解表、补心、降冲气、开结气)
下焦是水液代谢的重要场所,肾阳的温煦功能正常,脾阳的运化功能正常,心阳的镇摄功能
65 发汗后,其人脐下悸(阳气和水邪相博的表现)者,欲作奔豚(心阳虚,水邪上冲),茯苓(强心利水、淡渗袪湿)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心阳不足,下焦水邪乘虚上冲的证候)(胸闷不用芍药,脐周悸不用白术)
67 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胃脘部)逆满,气上冲胸(见胸闷、心悸),起则头眩(1 水邪上冒清阳2 心脾阳虚,清阳不升,头目失养),脉沉紧(沉主里,弦主水饮)。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发汗则动(伤)经(经络中的阳气,水邪侵渍经络,就出现肢体振颤,行路不稳的症状),身为振振摇者。 (心脾阳虚,下焦水邪上逆的证候)
28 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水邪阻滞中焦气机),小便不利者(指尿少,水液内停),桂枝去桂(去桂是为使药不走表)加茯苓白术汤主之。(脾虚水停,太阳经腑被水邪所遏的证候)
66 发汗后,腹满胀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脾虚痰湿阻滞,虚中夹实的胀满的良方。补三消七之法治疗虚三实七之证)主之。(脾虚气滞腹满证。由脾气、脾阳不足,运化失司,水湿内留,湿聚为痰,痰湿阻滞,气机不畅而致腹满)(腹满:1 虚证――喜温喜按,时满时减,得温按减轻。2 实证――腹满不减,减不足言,按之则痛。3 虚中夹实――上午轻、下午重,重的时候不喜温按。)(厚朴半斤姜半斤,一参二草也须分,半夏半升善除满,脾虚腹胀此方真)
102 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气血两虚,心脏失养证,心脏失养则心悸,心神失养则心烦)(实人伤寒发其汗,虚人伤寒建其中)
163 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下利(脾阳虚、脾气虚,运化失司,升降紊乱,寒湿下注),利而不止,心下痞硬(脾阳虚、脾气虚,运化失司,寒湿凝滞),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理中汤加桂枝)(协热下利证,里虚寒下利兼有表证的发热)
61 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肢体躁动不宁而不自知的躁烦证,主要是由肾阳虚衰,弱阳勉强和盛阴相争所致),夜而安静(夜间无力与邪相争),不呕(提示无少阳证---胆热扰心的烦躁)、不渴(提示无阳明里实上扰心神的烦躁)、无表证(提示不是太阳病大青龙汤证的“不汗出而烦躁”),脉沉(主病在里)微(主阳虚),身无大热(尚未出现阴盛格阳的现象)者,干姜(15克)附子(20克,现在可用到30克)汤主之(甘缓----1 使药效温和;2 作用持久。特点是发挥作用缓慢)(阳虚躁烦证)
69 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补心气)四逆汤(回阳益阴,阴阳双补)主之‘(阴(心阴)阳(肾阳)两虚烦躁证)
82 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病机:1 表邪仍在;2 虚阳外浮),心下悸(水气凌心的表现),头眩(水邪上冒清阳),身瞤动,(阳虚经脉失温,水邪浸渍经脉)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抓主证辨病机1  心脏疾病的心功能不全;2 美尼尔综合症;)主之。(阳虚水泛证)(成因 是太阳病汗不得法,使肾阳损伤,不能制水,水邪上泛)
29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阳不摄阴),心烦(阴虚,虚火扰心),微恶寒,脚(胫也,指小腿)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厥冷),咽中干(阴液更伤),烦躁(阳虚则躁,阴虚则烦)吐逆(阳虚寒邪上逆所致)者,作甘草干姜汤(温补脾阳,可温化寒饮)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阳气已复)者,更作芍药甘草汤(酸甘化阴的典型代表方,有养血柔筋、缓急解痉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缓解各种骨胳肌、平滑肌的痉挛,也可以用于治疗各种神经痛、痛经。)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阴伤邪气化躁),谵语(心主言的功能失调)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上,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68 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肾阳虚,表阳不固,温煦失司),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177 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气血两虚,脉道不充,则脉结代;气血两虚,心脏失养则心动悸)(清酒――清纯的陈米酒,在汉代是用来祭祀天地和袓先的,作用有:1 养血通脉。2 行药滞。)
178 脉按之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主邪盛)。又脉来动而中止,更来小数,中有还者反动,名曰结,阴也;脉来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者,名曰代(主正虚),阴也。得此脉者,必难治。
结胸是邪气和痰水结于胸膈脘腹的证候。分热实结胸(大结胸证――邪热与水饮邪气结于胸膈脘腹;小结胸证――邪热结于心下)和寒实结胸(寒邪与痰水结于胸膈脘腹)
128 问曰:病有结胸,有脏结(内脏阳虚,阴寒内凝,正衰邪实的证候),其状何如?答曰:按之痛(强调实证),寸脉(邪由外来)浮,关脉沉(水饮、痰饮邪气内生),名曰结胸也。
131 病发于阳(太阳表证),而医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病发于里,里虚寒),而反下之,因作痞(心下胀满堵塞不通的一种自觉症状)也。所以成结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结胸者,项亦强,如柔痉(痉病有汗出的叫柔痉,无汗出的叫刚痉)(汗出、胸痛、短气、烦躁)状,下之则和,宜大陷胸丸。(大黄、芒硝、杏仁、葶苈子、甘遂末1克、蜂蜜40毫升)(病位偏高)(急性胸膜炎、急性肺水肿)


134 太阳病,脉浮而动数,浮则为风,数则为热,动则为痛(体内有痛的表现),数则为虚。头痛,发热,微盗汗出(阴分有热),而反恶寒者,表未解也。医反下之,动数变迟(有形邪气相结脉气不利),膈内拒痛,胃中空虚,客气(外来的邪气)动膈,短气(水热邪气阻滞胸中气机)躁烦,心中懊恼(心烦的重证),阳气内陷,心下因硬,则为结胸(病位偏中)。大陷胸汤主之。若不结胸,但头汗出,余处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湿欲下泄,因受热邪的牵制而不得泄),身必发黄(1 脾黄说――湿热内郁,迫使脾之本色外露;2 胆黄说――湿热内郁,影响肝胆疏泄,迫使胆汁不循常道)(阳明湿热发黄证――热邪和湿邪相结,如油入面,难解难分,热欲外越而为汗,因受湿邪的牵制而不得汗,所以身无汗。“头为诸阳之会”所以可“但头汗出”。)。
135        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硬者(大结胸三证――水热邪气阻滞以下而成,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急性肠系膜炎等),大陷胸汤主之。(大黄9克 芒硝9克 甘遂1.5克)
136 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阳明),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但结胸,无大热(无往来寒热,无阳明里热)者,此为水结在胸肋也。但头微汗出者,大陷胸汤主之。
137 太阳病,重发汗而复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阳明燥热伤津),日晡(申时――午后)所小有潮热,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者(弥漫性腹膜炎),大陷胸汤(现代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急腹证和消化道溃疡穿孔引起的弥漫性腹膜炎)主之。(偏下病位)(有腹膜炎体征的是陷胸汤证,无腹膜炎体征的是承气汤证)
132 结胸证,其脉浮大(正气散乱,虚阳外脱的表现)者,不可下,下之则死。
133 结胸证悉俱,烦躁(不是结胸证原有的烦躁,而是正衰邪实,正不胜邪,所出现的肢体躁动不宁)者亦死。
138 小结胸病,正在心下(病位局限),按之则痛(有压痛),脉浮(主热,特点是轻取即得、按之滑数有力)滑(主痰)者,小陷胸汤主之。(病机:痰热结于以下)(黄连 半夏 栝楼实)
141        寒实结胸,无热证者,与三物小白散。(桔梗 巴豆 贝母)
结胸是因邪与痰水结于胸膈脘腹而命名。分热实和寒实两类。热实结胸又分为大、小结胸。大结胸证为水热互结于胸膈脘腹的热实证,可因太阳、少阳病误下而致,也可由太阳表邪入里化热与水相结而成,水热阻遏气血,以胸膈脘腹的疼痛为主证,其病位较高的证见胸痛、短气、汗出、烦躁、项亦强,如柔痉状,治用大陷胸丸泄热逐水破结,峻药缓攻;其病位居中者证见心下痛,按之石硬,脉沉紧。或伴膈内拒痛,短气烦躁,胸中懊恼,但头微汗出。病位偏下者证见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不大便,舌上躁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热。治用大陷胸汤泄热逐水破结。但是大结胸证兼表者,应先解表再攻下,正气散乱而脉浮大无力者,慎不可下,以防虚脱。结胸证悉俱而见躁动不宁者,为正不胜邪,预后不良。小结胸证是痰热结于心下的证候。病位局限,正在心下,病势和缓。按之则痛,脉浮滑,浮主热滑主痰,治用小陷胸汤清热除痰开结。寒实结胸是寒邪与痰水结于胸膈脘腹。有结胸证的胸膈脘腹疼痛的特点,没有热象,治疗用三物白散温下寒实。
129 何谓脏结(内脏阳虚,阴寒内聚)?答曰:如结胸状(胸膈脘腹的疼痛拒按),饮食如故(邪在脏而不在腑),时时下利(内脏阳虚,运化失司,阴寒不化),寸脉浮(寒由外来),关脉小细(阴虚)沉(阳虚)紧(主里寒盛、主痛),名曰脏结。舌上白胎滑者,难治。
130 脏结无阳证,不往来寒热(无少阳证),其人反静(无阳明证),舌上苔滑者,不可攻也。
167        病胁下素有痞的(指肿块,肝脾肿大――病程日久,寒积内凝,气血雍结所致)),连在脐旁,痛引少腹入阴筋(缩阳证)者,此名脏结,死。
心下痞是心下胀满堵塞不通的自觉症状。以心下痞为主证的的证候,则叫心下痞证。
151 脉浮而紧(太阳伤寒),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按之自濡(软),但气痞耳。(中焦是人体阴阳、气血、水火、气机升降的枢纽,胃气对人体阴阳、气血、水火、气机的升降有主动调节控制作用。这作用叫胃气的斡旋作用。当胃气虚或受邪气的干扰,使中焦斡旋失司,枢机不利,则气壅滞于中焦而成心下痞)
154 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候中焦)上浮(主热)者,大黄(用开水泡药服的含义――取其寒凉之气以清中焦无形之热;薄其苦泄之味,以防直下肠胃。大黄煮10-15分钟泻下作用最好)黄连泻心汤主之(热痞)(中满者,泻之于内)
164 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热痞兼表证的病人)
155 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肾阳虚,表阳不固则阳不摄阴故汗出;肾阳虚,表阳不足,温煦失司则恶寒)温者,附子泻心汤主之。(大黄 黄连 黄芩 附子)(热痞兼阳虚)
149 伤寒五六日,呕(胆热犯胃,胃气上逆的表现,提示少阳病的存在)而发热(热郁胆腑的表现,可见持续发热;少阳邪在经的时候是往来寒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盛也,指寒战盛,连绵词,无定字)而振,却发热(正与邪争)汗出而解(战汗作解。先是寒战――邪与正争;发热――正与邪争;汗出――正胜邪却。只战不热说明正不抗邪,只热不汗说明是正不袪邪)。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不中犹言不可)与之,宜半夏泻心汤。(半夏、干姜――辛开散其结 黄连、黄芩――苦泄除其满 人参、甘草、大枣――调补中焦之虚)(辛开、苦降、甘调)(胃虚痰扰,中焦斡旋失司,枢机不利导致心下痞,表现胃热气逆出现呕吐;脾寒气陷出现下利)(痰气痞)
157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胃气虚,致中焦斡旋失司,枢机不利;胁下有水气表示有水邪干扰),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胃热气逆,有饮食的味道,或饮食的馊腐味),肋下有水气,腹中雷鸣(脾寒气陷兼水饮,还当有小便少、轻度水肿),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水气痞)
158 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胃气上逆),心烦不得安(客热上扰)。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甘草泻心汤主之。(胃气虚客热上扰)
159 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泻心汤巳。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复不止者,当利小便。(论治利4法:
泻心汤类        燮理升降法       
理中汤类        温中补虚法       
赤石脂余粮汤        涩肠固脱法       
五苓散类        利小便实大便法       

156 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下窍不利,水邪上逆,阻滞中焦气机),与泻心汤,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膀胱气化失司,津液不能输布上承,上面津液缺乏的表现),烦,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
十枣汤证――水停胸胁,阻滞中焦气机,可兼见心中痞硬。
大柴胡汤证――实邪中阻致心中痞硬。
五苓散证――下窍不利,水邪上逆,阻滞中焦气机
桂枝人参汤证――脾阳虚、脾气虚,运化失司,升降紊乱,寒湿下注)
161 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1 噫气频作,久不缓解,2 心下痞硬不随着噫气缓解)(提示不是单纯的无形气机阻滞)者,旋复代赭汤(旋复花15克、代赭石5克(包煎)(治胃时不可重用,重用时则镇肝气治呃逆) 人参、生姜、甘草、半夏、大枣)主之。(胃虚痰阻痞)
173 伤寒,胸(指胃)中有热,胃(指脾)中有邪气,腹(脾主大腹)中痛(脾寒气滞),欲吐(胃气上逆)者,黄连汤(清上温下,和胃降逆)主之。(黄连、半夏――黄连清胃热,半夏降胃气之逆 甘草、干姜――散脾寒,治腹痛 人参、甘草、大枣――调补中气之虚、桂枝――疏调气机,交通上下之阳气,协调上下之寒热)(逍遥散中用桂枝易薄荷)
火逆证
110 太阳病二日,反躁,凡熨其背而大汗出,大热入胃。胃中水竭,烦躁,必发谵语,十余日,振慄,自下利者,此为欲解也。故其汗从腰以下不得汗,欲小便不得,反呕,欲失溲,足下恶风,大便硬,小便当数,而反不数及不多,大便已,头卓然而痛,其人足心必热,谷气下流故也。
111 太阳病中风,以火劫发汗。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失其常度。两阳相熏灼,其身发黄(热伤营血,营气不固)。阳盛则欲衄,阴虚小便难。阴阳俱虚竭,身体则枯燥,但头汗出,剂颈而还(热欲外越而为汗,阴伤汗出无源),腹满,微喘,口干咽烂,或不大便。久则谵语,甚者至哕,手足燥扰,捻衣摸床,小便利者,其人可治。(火邪伤阴内热证)
113 形作伤寒,其脉不弦紧而弱,弱者必渴,被火必谵语(火热上扰心神),弱者发热,脉浮,解之当汗出愈。
114 太阳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到经不解,必清血,名为火邪。
115 脉浮,热甚,而反炙之,此为实。实以虚治,因火而动,必咽燥,吐血。
116 微数之脉,慎不可炙,因火为邪,则为烦逆,追虚逐实,血散脉中,火气虽微,内攻有力,焦骨伤筋,血难复也。脉浮,宜以汗解。用火炙之,邪无从出,因火而盛,病从腰以下必重而痹,名火逆也。欲自解者,必当先烦,烦乃有汗而解。何以知之?脉浮,故知汗出解。
58 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
59 大下之后,复发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
93 太阳病,先下之而不愈,因复发汗,以此表里俱虚,其人因致冒。冒家出汗自愈。所以然者,汗出表里和故也。里未和,然后复下之。
94 太阳病未解,脉阴阳俱停,必先振慄汗出而解。但阳脉微者,先汗出而解;但阴脉微者,下之而解。若欲下之,宜调胃承气汤。
太阳类证
152 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太阳表证伴水饮内停)。其人漐漐汗出(小汗出的样子,是饮邪外渗所致),发作有时,头痛(饮邪上攻所致),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水饮邪气阻滞气机,气血不和所致),干呕,短气(有形之邪阻滞),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枣汤主之。(现代用于胸腔积液,结核性胸膜炎,肝硬化腹水,肺水肿)
166 病如桂枝证,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硬,气上冲咽喉不得息者,此为胸中有寒(痰)也。当吐之,宜瓜蒂散。
48 二阳并病,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若太阳病症不罢者,不可下,下之为逆,如此可小发汗。设面色缘缘面赤者,阳气怫郁在表,当解之、熏之。若发汗不彻,不足言,阳气怫郁不得越,当汗不汗,其人躁烦,不知痛处,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其人短气但坐,以汗出不彻故也,更发汗则愈。何以知汗出不彻?以脉涩,故知也。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一 成因
1 阳明经脉直接受邪 正阳阳明
2 邪由他经传来(1)太阳之邪不解,邪传阳明或太阳误治邪传阳明――太阳阳明,(2)少阳病误治,邪传阳明――少阳阳明;(3)当太阴病阳气恢复,就可以出现阴病出阳,脏邪还腑而出现的阳明病的表现。
二 病位
足阳明经、胃、大肠、(小肠)――胃家
三 生理
经脉――经脉行于头、面、胸、腹,从头至足,络脾属胃。经别上通于心。
胃肠――胃受纳腐熟水谷,肠转输、排泄糟粕,以降为顺,以通为用。脾和胃纳化相依,升降相因,燥湿相济。
阳气――二阳,作用于胃肠道,腐熟水谷,变化糟粕。
四 证候分类和治法
1 本证
(1) 邪在经脉,阳明经证,表现:“葛根浮长表阳明,缘缘面赤额头痛,发热恶寒身无汗,目痛鼻干卧不宁。”可用葛根汤、桂枝汤、麻黄汤
(2) 阳明热证
热在上焦――热郁胸膈,治疗用栀子豉汤清宣郁热。
热在中焦――胃热弥漫,或胃热弥漫,气津两伤,治用辛寒折热或辛寒折热,益气生津,用白虎汤或白虎加人参汤
热在下焦――水热互结,又伤阴津,治用清热利尿育阴。猪苓汤
(3)阳明实证
气分――邪热伤津,津伤化燥,因燥成实。分阳明腑实证(三承气汤证)脾约证(麻子仁丸)津亏便结证(蜜煎方和猪胆汁汤)
血分证――阳明蓄血,治用抵当汤
(4)阳明虚寒证
阳明病的纲要
180 阳明之为病,胃家(胃肠系统)实(指有形的病理产物存在)是也。
179 问曰:病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少阳阳明,何谓也?答曰: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正阳阳明者,胃家实是也;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烦、实,大便难(求之不得谓之难)是也。
181 问曰:何缘得阳明病?答曰:太阳病,若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伤)津液。胃中干燥,因转属阳明。不更衣(不大便的婉称,脾约证),内实(胃家实),大便难(津亏燥结)也,此名阳明也。
185 本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传而已尽曰转属)阳明也。伤寒发热,无汗,咽不能食,而反汗出濈濈然(汗出连绵不断的样子)者,是转属阳明也。(阳明病,法多汗)
188 伤寒转系(传而未尽曰转系)阳明者,其人濈然微汗(表有邪气,汗出不畅)出也
182 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汗自出(阳明病,法多汗。里热逼迫津液外越所致),不恶寒,反恶热也。
183 问曰:病(阳明病)有得之一日,不发热而恶寒者,何也?答曰:虽得之一日,恶寒将自罢,即自汗出而恶热也。
184 问曰:恶寒何故自罢?答曰:阳明居中,主土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始虽恶寒,二日自止,此为阳明病也。
186 伤寒三日,阳明脉大。(里热盛,鼓动气血,气盛血壅)
221 阳明病,脉浮(主热)而紧(邪气盛),咽燥,口苦(阳明经热循经上扰清窍),腹满(阳明经脉有热,热邪壅滞气机)而喘(阳明经热迫肺),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热邪壅滞气机)。若发汗则躁,心愦愦,反谵语(胃经燥热循经上扰心神)。若加温针,必怵惕,烦燥不得眠。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恼,舌上苔(薄黄苔)者,栀子豉汤主之。(阳明热证)
228 阳明病,下之,其外有热,手足温(阳明主四肢),不结胸,心中懊恼,饥不能食,但头汗出,栀子豉汤主之。
176 伤寒,脉浮(主热)滑(弥漫周身,充斥内外),此以表无寒,里有热,白虎汤主之。(石膏 知母 粳米 甘草)
219 三阳合病,腹满(阳明有热,热壅气机),身重(热邪壅滞经脉气机),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阳明之热循经上扰所致),谵语,遗尿(热盛神昏的表现)。发汗则谵语甚。下之则额上生汗(额头部汗出如油,凝而不流)(阴竭于下,阳脱于上),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三阳合病,阳明热盛的证候)
170 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无汗不可用白虎,有汗不可用麻黄)。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胃热弥漫,津气两伤证)
热――热结在里,表里俱热(168) 无大热心烦(169)
汗――大汗出后(26)热迫津越。
渴――大烦渴不解(26) 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168) 口燥渴(169) 渴欲饮水(170) 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222)(1 热盛伤津,引水自救;2 热盛耗气,气不化津)
脉洪大――来盛去衰。
其它――时时恶风(168)(汗出肌腠疏松,不胜风袭) 背微恶风寒(169)(热盛耗气,气不固表)
169 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168 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222 若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223 若脉浮(主里热),发热(热入下焦里有热),渴欲饮水(1 水热互结,不能化津;2 误下伤阴,津液不足),小便不利者(水热互结,气化失司),猪苓汤主之(猪苓 茯苓 泽泻 阿胶 滑石)(育阴、清热、利水)
224 阳明病,汗出多而渴者(热在中焦),不可与猪苓汤,以汗多胃中燥,猪苓汤复利其小便故也。
248 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里热炽盛的样子)者,属胃也,调胃承气汤主之。(阳明腑实证:1成因――热盛伤津,津伤化燥,因燥成实,邪热和阳明糟粕相结.2 证候特征――(1)全身毒热内盛的表现。(2)腹部的实证表现。)(阳明燥热伤津的途径――1 逼迫津液外越即多汗;2 逼迫津液下泄,即下利清水,色纯清;3 逼迫津液偏渗,表现为多尿。)
249 伤寒吐后,腹胀满者,与调胃承气汤。
207 阳明病,不吐(没有泻下的禁忌证),不下(腑气不畅),心烦(里热)者,可与调胃承气汤。
213 阳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热盛伤津),大便必硬,硬则谵语,小承气汤主之。若一服谵语止者,更莫复服。
214 阳明病,谵语,发潮热(大承气汤的证候,但是脉象不符,小心起见而用不承气汤),脉滑而疾者(热敛结的不太严重),小承气汤主之。因承气汤一升,腹中转气者,更服一升,若不转气者,勿更与之。明日又不大便,脉反微涩(阴液不足)者,里虚也,为难治,不可更与承气汤也。
250 太阳病,若吐,若下,若发汗后,微烦(热不盛),小便数(里热逼迫津液偏渗),大便因硬者,与小承气汤,和之愈。
220 二阳并病,太阳证罢,但发潮热(热邪内敛),手足漐漐汗出,大便难而谵语(阳明燥热上扰心神)者,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大黄、芒硝、枳实、厚朴)
212 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热盛神昏的表现),循衣摸床(热盛燥动不宁的表现),惕而不安(心神失养),微喘(阳明里热迫肺,肺气上气所致)直视(阳明燥热下伤肝肾之阴,阴精被伤,目经失养的表现),脉弦者生,涩者死。微者,但发热谵语者,大承气汤主之。若一服利,则止后服。
241 大下后,六七日不大便,烦不解(里热),腹满而痛(里实)者,此有燥屎也。所以然者,本有宿食故也,宜大承气汤。
242 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难(燥热阻结)乍易(燥热下迫),时有微热,喘冒不能卧者(燥热上攻,肺气上逆,清阳被扰),有燥屎也,宜大承气汤。
252 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阳明燥热内盛下伤肝肾之阴,肝肾阴精被伤目睛失养的表现),晴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实也,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253 阳明病,发热、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阳明急下三证)
254 发汗不解,腹满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255 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下之,宜大承气汤。(杂病实证腹满)
256 阳明、少阳合病,必下利,其脉不负者,为顺也(阳明脉滑数实大,少阳脉弦)。负者,失也。互相尅贼,名为负也。脉滑而数者,有宿食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可治疗食积内停)
239 病人不大便五六日,绕脐痛(血脉不和),烦燥,发作有时者,此有燥屎,故使不大便也。
215 阳明病,谵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者,胃(消化系统)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宜大承气汤下之。若能食者,但硬耳。
217 汗出,谵语者,以有燥屎在胃中,此为风也。须下者,过经(太阳过渡到阳明)乃可下之,下之愈,宜大承气汤。下之若早,语言必乱,以表虚里实故也。
238 阳明病,下之,心中懊恼而烦(阳明有燥结的一个特征),胃中有燥屎者,可攻。腹微满,初头硬,后必溏(太阴脾虚,腐浊不化,肠道不运,所以日久初头从阳明燥化而成硬,又因脾虚,水湿不运而后必溏),不可攻之。若有燥屎者,宜大承气汤。
247 趺阳脉(冲阳穴)浮(胃有热)而涩(主脾阴虚),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博,大便则硬,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二仁一芍小承气)
233 阳明病,自汗出,若发汗,小便自利者,此为津液内竭,虽硬不可攻之。当须自欲大便,宜蜜煎导而通之,若土瓜根及大猪胆汁,此可为导。(津亏燥结证)
237 阳明病,其人喜忘者,必有畜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忘,屎虽硬,大便反易,其色必黑者,宜抵当汤下之。(阳明血分证――阳明之热和阳明久有的瘀血相结,瘀血久留,新血不生,心神失养而出现喜忘。瘀热互结所以大便干燥,但易解是因血属阴。大便色黑)
257 病人无表里证,发热七八日,虽脉浮数者,可下之。假令已下,脉数不解,热则消谷善饥,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有瘀血,宜抵当汤。
258 若脉数不解,而下不止,必协热便脓血也。
208 阳明病,脉迟(实热壅滞,脉道不利。应迟而有力),虽汗出(邪热逼迫津液外越)而不恶寒(无表证)者,其身必重,短气(阳明府气不得通降,阳明浊热迫肺),腹满而喘,有潮热(辨证关键)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汗也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若腹大满而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致大泄下。
209 阳明病,潮热,大便微硬者,可与大承气汤,不硬者,不可与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与小承气汤,汤入腹中,转矢气者,此有燥屎也,乃可攻之。若不转矢气者,此但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胀满不能食也。欲饮水者,与水则哕(呃逆――膈肌痉挛)。其后发热者,必大便复硬而少也,以小承气汤和之。不转矢气者,慎不可攻也。
251 得病二三日,脉弱,无太阳柴胡证,烦躁(里热),心下硬,至四五日,虽能食,以小承气汤少少与,微和之,令小安。至五六日,与承气汤一升。若不大便六七日,小便少者,虽不受食,但初头硬,后必溏,未定成硬,攻之必溏,须小便利,屎定硬,乃可攻之,宜大承气汤。(小便数多知便硬,无苦数少是津还)
203 阳明病,本自汗出(阳明病,法多汗),医更重发汗,病已瘥,尚微烦不了了者,此必大便硬故也。以亡津液,胃中干燥,故令大便硬,当问其小便日几行,若本小便日三四行,今日再行,故知大便不久出。今为小便数少,以津液当还入胃中,故知不久必大便硬也。
204 伤寒呕多,虽有阳明证,不可攻之。
205 阳明病,心下硬满者,不可攻之。攻之,利遂不止者死,利止者愈。
206 阳明病,面合色赤,不可攻之。必发热,色黄者,小便不利也。(阳明经表证)
189 阳明中风,口苦咽干,腹满微喘,发热恶寒,脉浮而紧。若下之,则腹满,小便难也。(三阳同病,邪气在经)
194 阳明病,不能食(胃家虚寒,受纳无权),攻其热必喘,所以然者,胃中虚冷故也。以其人本虚,攻其热必哕。
阳明发黄证
成因――阳明之热与太阴之湿相合,湿热互结
证候和病机
小便不利――湿热互结,湿邪受热邪的牵制而不得下泄。
但头汗出,身无汗――热邪外越,因受湿邪的牵制而不得越,所以表现身无汗,但头为诸阳之会。阳热上蒸见但头汗出。
身黄如橘子色――湿热郁蒸体内:1 逼迫脾之本色外露――发黄色,也叫“脾黄说”;2 湿热郁蒸体内,阻滞气机,使肝胆疏泄失司,胆汁不循常道,逆流入血,泛溢肌肤,发为身黄。也就是“胆黄说”。提示热大于湿。
腹满――湿热阻滞,气机不利。
渴引浆水――湿热互结,津液不化;或热盛伤津。
心中懊恼――湿热互结,郁热扰心。
治法――清热利湿退黄。
199 阳明病,无汗(湿热相合,热不得外越),小便不利(湿热相合,湿不得下泄),心中懊恼者,身必发黄。(湿热发黄)
200 阳明病,被火,额上微汗出(热病用火疗,热盛伤阴,化源不足,汗出无源),而小便不利者,必发黄。(热伤营血,营气不布)(热伤营血的发黄)
236 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湿热郁结于血分),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茵陈 栀子 大黄)
260 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茵陈蒿汤主之。
261 伤寒,身黄,发热者,栀子柏皮汤主之。(湿热未退,中气已虚时用)(栀子 甘草 黄柏)
262 伤寒,瘀热在里,和身必黄,麻黄连轺(连翘的根)赤小豆汤主之。(湿热发黄兼表证时用)(麻黄 连翘 杏仁 赤小豆 大枣 生姜 甘草 生梓白皮可用桑白皮(表证明显时用)或茵陈蒿代替)
259 伤寒发汗已,身目为黄,所以然者,以寒湿在里不解故也,以为不可下也,于寒湿中求之。(寒湿发黄――寒湿阻遏气机:1 迫使脾之本色外露;2 迫使胆汁入血。而发黄。药用:湿大于寒用茵陈五苓散。寒大于湿用茵陈理中汤或茵陈四逆汤)
195 阳明病,脉迟(主中阳不足、阳虚有寒),食难用饱,饱则微烦(湿邪内郁,饮食停滞)头眩(上扰清阳),必小便难,此欲作谷疸。虽下之,腹满(阻滞气机)如故。所以然者,脉迟故也。
202 阳明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者,此必衄。(阳明经脉血分有热,迫血)
227 脉浮,发热,口干,鼻燥,能食者则衄。(阳明经脉受邪)、
216 阳明病,下血,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但头汗出者,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濈然汗出则愈。
190 阳明病,若能食,名为中风(阳邪伤阳明);不能食,名为中寒。(中阳不足,寒邪伤阳明)
191 阳明病,若中寒者,不能食(中阳不运,受纳无权),小便不利,(中阳不足,清浊不分)手足濈然汗出(中阳不足,阳不摄阴),此欲作固瘕,必大便初硬后溏。所以然者,以胃中冷,水谷不别故也。
197 阳明病,反无汗而小便利,二三日呕而欬,手足厥者,必苦头痛;若不欬、不呕、手足不厥者,头不痛。
198 阳明病,但头眩,不恶寒,故能食而咳,其人咽必痛;若不咳者,咽不痛。
226 若胃中虚冷,不能食者,饮水则哕。
243 食谷欲呕(阳明胃家虚寒,受之无权),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吴 姜 大 人)
210 夫实则谵语,虚则郑声。郑声者,重语也。直视(肝肾阴伤,目经失养的表现),谵语,喘满(肺气上脱)者死,下利(中气衰败)者亦死。
211 发汗多,若重发汗者,亡其阳,谵语,脉短者死(真阴损伤,脉道不充的表现);脉自和者不死。
201 阳明病,脉浮而紧者,发作有时,但浮者,必盗汗出。
245 脉阳微而汗出少者,为自和也。汗出多者,为太过。阳脉实,因发其汗,出多者,亦为太过。太过者,为阳绝于里,亡津液,大便因硬也。
246 脉浮而芤,浮为阳,芤为阴,浮芤相博,胃气生热,其阳则绝。
196 阳明病,法多汗,反无汗(津液已伤,化源不足,汗出无源),其身如虫行皮中状者(指皮下有蚁走感),此以久虚故也。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一 部位  足少阳胆经 胆腑 手少阳三焦
二 成因  少阳本经受邪或邪由他经传来
三 生理  经—行于头身两侧,络肝属胆,经别入季胁,布胸腔,过心脏。
         胆腑—藏精汁  喜疏泄 (胆汁排泄有规律则阳明之气可降,太阴之气可升)  主决断 (调畅情志:1  精神愉悦而少抑郁;2 心情轻松而少焦虑;3  思维果断而少忧郁。) 寄相火。(不亢不烈,对五脏六腑的新陈代谢有温煦长养的作用)(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
          三焦—能量代谢的场所。是水火气机的通道。“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三焦气机调畅则太阳表气调和。
          阳气—小阳、一阳,幼阳、稚阳。不亢不烈,蒸蒸日上,作用于全身。对全身有温煦长养。
少阳主半表半里。
少阳病的特点和证候分类
特点—1 易经腑同病。2 易气郁,易化火。3 易生痰、生饮、生水。4 易伴发太阳、阳明、太阴之气不和。
证候—1 经证:目赤、耳聋、胸胁苦满、往来寒热。2 腑病:口苦、咽干、目眩、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用小柴胡汤统治。3兼证:兼太阳证、兼阳明里实、兼太阴脾虚、兼心神不宁
少阳病的治法和治禁
太阳主表,其气畏闭,发汗以启闭;阳明主里,其气畏亢,清下以平其亢;少阳主疏,其气畏郁,治宜和枢机、解郁结,和解以疏郁。禁汗、吐、下、禁利小便。(少阳三禁要详明,汗谵吐下悸而惊,甚则吐下利不止,水浆不入命难生)
263 少阳之为病,口苦(苦为火之味,常见的是胆热—清晨重和胃热口苦—午后),咽干(少阳郁火伤津的表现),目眩(少阳郁火循经上扰清窍的表现)也。(提纲)(特点)
264 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耳聋),目赤(少阳经气被郁或胆火上扰所致),胸中满(少阳经气不利的表现)而烦(少阳郁火循经上扰心神)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伤心气,心虚则悸)而惊(伤胆气,胆虚则惊)。
265 伤寒,脉弦(主少阳气郁)细,头痛(偏头痛)发热(胆腑郁热)者,属少阳。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阳明燥热),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烦(胆、胃热扰心)而悸。
96 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寒邪在经,少阳为小阳,其抗邪较弱,正邪分争,互有进退,于是邪盛则寒,正盛则热),胸胁苦满(少阳经脉受邪,少阳经气不利的表现),嘿嘿(心中不爽的感觉)不欲饮食(少阳受邪,疏泄失司,胃气失和的表现),心烦(胆腑郁火上扰心神的表现)喜呕(胆火犯胃,胃气上逆的表现 ),或胸中烦(胆热上扰)而不呕,或渴(胆腑郁火伤津),或腹中痛(木郁土壅,脾络不和,气滞血结),或胁下痞硬(气血郁结所致),或心下悸(三焦水道不调,水气凌心所致)、小便不利(三焦水道不调),或不渴、身有微热(兼太阳表证),或咳者(水邪犯肺),小柴胡汤主之。(少阳经腑受邪,枢机不利的主要临床表现)(柴胡 黄芩 人参 半夏 甘草 大枣 )(柴胡和黄芩—柴胡是解经邪的、解郁。黄芩清腑热、清热,都是针对少阳经腑来说的。同时也是针对少阳病经腑同病、易气郁、易化火的特点。柴胡解热要用到20克以上,舒肝用10克左右,升阳5克左右就可以了。半夏和生姜—1 辛散的药物,可以疏通气郁,助柴胡解郁;2 化痰消饮去水。针对少阳病易生痰、生饮、生水的特点;3 和胃止呕。人参 甘草 大枣—1 助少阳正气以祛邪 2 补太阴脾气,防止少阳之邪内传太阴。体现了“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精神。)(和解剂都煮后去渍再煎)
小柴胡汤的适应证:
1 少阳经腑受邪,枢机不利的证候
2 少阳病兼太阳表气不利的证候
3 少阳病兼有阳明里气不和的证候。
4 三阳同病而少阳邪气偏重的证候。
5 阳微结
6 热入血室
在现代医学可以用于:1 发热性疾病,2 消化系统疾病。(肝、胆、胰、胃、肠) 3 用于精神神经系统疾病。
97 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正气不足,气血虚弱),与正气相博,结于胁下(少阳经的部位),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寒邪伤少阳经的表现),嘿嘿(胆腑受邪,少阳气郁,情志不爽快的感觉)不欲饮食(少阳气郁,胃气不和的表现),脏腑相连,其痛必下,邪高(在五行中克我者为“高”我克者为“下”)痛下,故使呕也,小柴胡汤主之,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以法治之。
266 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硬满(少阳经气不利的表现),干呕不能食(胆腑有热),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主气郁)紧者,与小柴胡汤。
99 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脖了两侧是少阳、阳明经所过)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热在阳明)者,小柴胡汤主之。(三阳同病,少阳邪气偏重者)
100 伤寒,阳(轻取)脉涩(气血不足),阴(沉取)脉弦,法当腹中急痛(木郁乘土,气血不足,经脉失养),先与小建中汤;不瘥者,小柴胡汤主之。(少阳病兼有太阴里虚)
101 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凡柴胡汤病证而下之,若柴胡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复发热汗出而解。(少阳不和兼太阳病)
229 阳明病,发潮热(阳明郁热),大便溏,小便自可(可犹宜也),胸胁满不去(少阳经气不利)者,与小柴胡汤。
230 阳明病,胁下硬满(少阳经气不利),不大便而呕(胆热犯胃),舌上白苔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汗出而解。(少阳不和兼有阳明证)
148 伤寒五六日,发头汗(三焦热郁,郁热上蒸的表现),微恶寒(太阳表证),手足冷(阳郁于里,不能达于四末),心下满(少阳气郁),口不欲食(热郁少阳腑),大便硬(阳明热结),脉细(沉细,主阳气内郁,气血内伏)者,此为阳微结(三阳气机轻度的郁结),必有表,复有里也。可与小柴胡汤。脉沉(主气郁),亦在里也。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三阴气机的郁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病。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设不了了者,得屎而解。(阳微结证)
98 得病六七日,脉迟浮弱,恶风寒,手足温,医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胁下满痛,面目及身黄,颈项强,小便难者,与柴胡汤,后必下重。本渴饮水而呕者,柴胡汤不中与也,食谷者哕。(脾虚饮盛,饮邪阻滞气机)
267 若已吐下发汗温针(少阳病误治),谵语,柴胡汤证罢,此为坏病,知犯何逆,以法治之。
146 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邪在表,但邪不重),支节烦(“烦”犹剧也)疼(提示风寒邪气侵袭四肢),微呕(胆热犯胃),心下支结,(少阳经气不利)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太阳、少阳邪气不重,但有太阴中风的支节烦痛。)(柴胡桂枝温胆汤和柴胡桂枝温胆汤定志汤可以用于治疗精神抑郁症)(1 外感兼关节疼痛的;2 胃肠系统疾病兼有痹证的,3 痹证兼有肝气郁滞的。4 精神神志方面的疾病。5 治疗脂膜炎;6 不宁腿综合证。)
103 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于小柴胡汤;呕不止(是心烦喜呕症状的加重),心下急(是心下支结的加重――少阳胆热伤津,津伤化燥,因燥成实,邪热与胆腑精汁相合而形成少阳胆腑热实证),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柴胡 黄芩 芍药 半夏 生姜 枳实 大枣 大黄)(适应证:1 少阳不和兼阳明里实(104)(136);2 少阳胆腑热实(相当于急性胆囊炎证、胆道结石的急性发作、胰腺炎、重症肝炎、急性阑尾炎。单纯性肠梗阻)(103)(165)3 代承气汤用于治疗阳明腑实和杂病腹满之实证。4 治疗瘥后复发热而脉沉实者。5 治热厥属于里热实证者。)(可见心下痞的方证:桂枝人参汤证 大柴胡汤证 五苓散证 十枣汤证 泻心汤证) 
165 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少阳实热邪气郁于胆腑),呕吐而下利者(胆腑实热下迫肠道),大柴胡汤主之。
104 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少阳病),日晡所发潮热(阳明病),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证,下之以不得利,今反利者,知医以丸药(汉代的成方)下之,此非其治也。潮热者(阳明里实的特征),实也。先宜服小柴胡汤以解外,后服柴胡加芒硝汤主之。(少阳不和兼有阳明里实)
147 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伤脾阳的过程),胸胁满微结(少阳经气不利),小便不利(三焦气机失调),渴(津伤)而不呕,但头汗出(三焦热郁,热郁三焦,热不得外越)(但头汗出――栀子豉汤证,湿热发黄证,水热互结的大结胸证,火邪伤阴内热证,少阳三焦热郁证),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宜柴胡桂枝干姜汤(柴、 黄芩――清解少阳 干姜、甘草――温补脾阳 桂枝――畅达三焦。通阳化气) 天花粉――生津止渴 牡蛎――软坚散结治胁痛。临床应用注意1 肝胆有湿热、肝胆有气郁――胁痛。2 抓脾虚――便溏。3津液不足――口渴 )主之。(少阳不和兼有太阴脾虚)(乙肝的病人,病程比较长久,中医常常辨为湿热毒邪内郁,所用的基础方:柴胡12克 黄芩12克 土茯苓10-15克 茵陈12-15克 凤尾草12-15克 草河车10-15克 叶下珠10-15克 垂盆草 炙甘草。本方清热利湿、疏郁解毒。兼有血瘀加红花 茜草 当归 白芍各10克。有早期肝硬化者加土鳖虫10克 鳖甲30克 泽兰10克 生牡蛎30克,还可以加莪术和白术。兼有湿毒凝结,肢体腰背酸胀,苔腻不脱者加生石膏10克 寒水石10克 滑石12克 竹叶12克 银花10克。兼有脾虚便溏加茯苓15克、白术10克。兼脾寒泄泻者基础方与柴胡桂枝干姜汤交替使用。)(同时可用于治疗糖尿病。但要加重养阴药的分量。可治疗慢性结肠炎。有过敏或激惹现象的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合痛泻要方加蒿本(要小于6克)。也可用于乳腺增生、肋软骨炎、热病之热少寒多者、胸膜炎、感冒发热兼心脾阳虚者)
107 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少阳经气不利)烦(郁火扰心,胃热上蒸)惊(心神被扰,胆气被伤的表现),小便不利(三焦不畅),谵语,一身尽重(热邪弥漫三阳),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用于燥狂型精神病,精神分裂证)
269 伤寒六七日,无大热,其人烦燥者,此为阳去入阴故也。
270 伤寒二三日,三阳为尽,三阴当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呕,此为三阴不受邪也。
271 伤寒二三日,少阳脉小者,欲已也。
热入血室证
1 成因――患外感病时,经水适来或适断,血室空虚,邪气乘虚内入与血相结。
2 证候分类和治法
(1) 血热互结,阻遏肝经气机,肝经气滞血结――胸胁满痛,如结胸状,后世称之为“血结胸”;瘀热上扰,肝不藏魂――暮则谵语,如见鬼状。治法――刺期门(肝经募穴,锁骨中线第六肋间)“随其实而泻之”。临床用三棱针放血,泻血分瘀热。
(2) 血热互结,阻遏少阳气机,正邪分争――寒热交作,如疟状。;阻遏少阳的阳气而出现恶寒;少阳阳气起而抗邪就出现了发热。
143 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之七八日,热除而脉迟,身凉,胸胁下满痛,如结胸状,谵语者(肝不藏魂的表现),此为热入血室也。当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
144 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加茜草,丹皮,赤芍)
145 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此为热入血室,无犯胃气(阳明腑实的谵语)及上二焦(热陷心包的谵语),必自愈。(上三条邪来自太阳)
216 阳明病,下血(热迫胞宫之血妄行),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但头汗出者,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濈然汗出者愈。(邪气来自阳明)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一 病位――脾经、脾脏、四肢。
二 病因――1 外寒直中太阴。2 邪由他经传来。(可由太阳传来;由少阳传来;阳明泻下过度)
三 生理
1 经――从足走腹(脾主大腹),络胃属脾。
2 脏――主运化(水谷精微,运化水湿)。主升清
四 证候特点与分类――太阴病是脾阳虚、脾气虚,地运化失司,升降紊乱,邪从寒化,寒湿下注的证候。
1 太阴脏虚寒证(273 277条)治疗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2 太阴经脉受邪,经脉气血失和。用桂枝加芍药汤疏通经脉,和里缓急。气滞血瘀的再加大黄。
3 四肢烦痛证――桂枝汤治疗。
五 预后
1 邪传少阴
2 外薄(迫)阳明
3 自愈证
273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提纲证)(太阴脏虚寒证)(腹满、食不下、时腹自痛――提示了脾阳、脾气虚,运化失司,寒湿阻滞,气机不畅而腹胀腹痛的特点是时轻时重,隐隐作痛,喜温喜按,得温得按则缓解。吐和自利益甚――脾阳虚、脾气虚,运化失司,升降紊乱所致。)
277 自利(脾气虚,脾阳虚,运化失司,升降失调,寒湿下注,大便稀溏)不渴者(鉴别诊断1 除外了热病下利,2 除外了少阴下利),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四逆辈。(理中汤、附子理中汤、四逆汤)
274 太阴中风,四肢烦疼,脉阳微(轻取脉由浮转微提示邪气退)阴涩(沉取脉涩而长提示正气复)而长者,为欲愈。(太阴四肢烦痛证)                                                                                    
276 太阴病,(太阴中风,四肢烦痛)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279 本太阴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气不利则满,血不和则痛,辨在脏在经的关键是看是否有吐利),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疏通经脉,和里缓急用来治疗太阴脾经受邪,经脉气血失和的腹满时痛,往虚发展――气血两虚,经脉失养,导致腹中急痛,用小建中汤治疗(桂枝汤倍芍药加饴糖)。往实发展――气滞血瘀,导致大实痛,治疗用桂枝加大黄汤(桂枝汤倍芍药加大黄))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太阴经脉受邪,气血失和)
280 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
278 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无口渴发热),病在太阴。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湿有出路),不能发黄,到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太阴下利自愈证)
187 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谷在太阴。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阳明病也。(太阴外薄阳明证)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一 病位――足少阴肾、肾经、手少阴心
二 成因――1 外寒直中少阴。2 邪由他经传来。分循经传和表里传
三 生理――1经脉:从足入腹,络膀胱属肾,穿膈过肺,循喉咙挟舌本,其支者出肺络心。2 心:为火脏,为阳中之太阳,主血脉,主神志,心阳旺,心血充,气血循环不息,精神为之振作,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3 肾:为水脏,主水液,藏精气,内寄元阴元阳,是五脏六腑阴阳之气的根本。
四 证候特点和分类――心肾阴阳俱衰,又以肾阳虚衰为主的具有全身性正气衰弱的证候。
1        脏证:1 寒化――心为火脏,肾为水脏,肾又内藏元阴元阳,当素体阳虚而阴盛的时候,外邪从阴化寒就出现了少阴寒化证。阳衰阴盛证,治用四逆汤;阴盛戴阳证,治用白通汤;阴盛格阳证,治用通脉四逆汤;阳虚身痛证,治用附子汤;阳虚水泛证,治用真武汤。2 热化――素体阴虚而阳亢的时候,外邪从阳化热形成少阴热化证。阴虚火旺,心肾不交证,治用黄连阿胶汤。阴虚水热互结证治用猪苓汤。
2        经证:咽痛证。
3        兼证 兼太阳――太少两感证,治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少阴兼阳明病
4        其它 少阴阳郁证,治用四逆散。
五 禁忌 禁汗、吐、下、
六 愈后
1        寒化――主要看阳气的存亡
2        热化――主要看阴液的存亡。
281 少阴之为病,脉微(微者,薄也。提示阳气虚,鼓动无力)细(细者,小也,提示阴液虚,阴血虚,脉道不充),但欲寐也(阴精阳虚大虚,精神失养的表现)。
282 少阴病,欲吐不吐(真阳被阴寒所郁,真阳欲受不甘,欲却不能),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下利清谷,完谷不化――肾阳虚衰,火不暖土,腐熟无权)而渴(肾阳虚衰,气化失司,津液不化)者,属少阴也。虚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俱。小便
白者,以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
283 病人脉阴阳俱紧(寒盛伤里阳,阳不摄阴故汗出),反汗出者,亡阳也。此属少阴,法当咽痛(寒伤少阴之经)而复吐利。(寒伤少阴之脏)
285 少阴病,脉细(主阴虚)沉(主里)数(主热),病为在里,不可发汗。
286 少阴病,脉微,不可发汗,亡阳故也。阳已虚,尺脉弱涩(阴血虚)者,复不可下之。
323 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附子(与干姜同用的都是生附子,只有乌梅丸例外) 干姜 甘草)(一 阳衰阴盛证:1畏寒踡卧,冷汗自出,手足厥冷,四肢痛――肾阳虚衰,肌肤四末失温,阳不摄阴。2 下利清谷,完谷不化。3 小便清长――阳不摄阴。小便少、小便不利--肾阳虚衰,气化失司。4 但欲寐――真阴虚衰,精神失养。5 脉――沉、微细、脉微欲绝、脉沉伏不出。治用四逆汤回阳救逆。二 阴盛格阳热:上述基础上加身热不恶寒――是阴盛于内格阳于外的表现。治用通脉四逆汤破阴回阳,交通内外。三 阴盛戴阳证:在(一)的基础上加其人面色赤――阴盛于内,戴阳于上的表现,治用白通汤破阴回阳,交通上下。)。
324 少阴病,饮食入口则吐,心中温温欲吐(有形邪气阻滞胸中气机,气机不畅,正气无力袪邪外出),复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痰阻胸阳,阳气不能外达),脉弦迟者,此胸中实,不可下也,当吐之。若膈上有寒饮,干呕者,不可吐也,当温之,宜四逆汤。
317 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肾阳虚衰,阴寒凝滞于经脉),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下利伤阴,利无可利)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314 少阴病,下利,白通汤主之。(葱白 干姜 附子)
315 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利不止,厥逆无脉(格拒现象,病重药轻引起的激惹现象),干呕,烦者,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服汤,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人尿和猪胆汁的作用1 引阳药入阴,从其性而治之。2 二者是血肉有情之品,育阴增液,滋阴以和阳的作用。救急用人尿――回龙酒。)
316 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阳虚水泛证:成因――1 太阳病治不得法,使肾阳损伤,阳虚不得治水。2 素体少阴阳虚阴盛,外邪从阴化寒,肾阳更加虚衰,结果导致不能制水。水是变动不居的。 证候――四肢沉重疼痛是水邪浸渍四肢的表现。心下悸是水气凌心的表现。咳是水邪犯肺的表现。吐或下利是水邪浸渍胃肠。眩动是水邪上冒清阳,水邪浸渍经脉。小便不利或小便利是阳虚气化失司或阳虚不能摄阴。)
305 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筋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
304 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炙之,附子汤主之。(阳虚身痛证:身体痛、骨节痛――肾阳虚衰,肌肤失温,寒湿凝滞与于肌肤骨节。手足寒,背恶寒――肾阳虚衰,四末不温,督阳不充。)
309 少阴病,吐利(胃寒气逆,升降逆乱),手足逆冷(人体阴阳气不想顺接),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寒逆剧吐证)
306 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下利滑脱证:肾气虚,关门不固――下利滑脱;脾气虚,脾不统血――便脓血。“有一分里急,就有一分热;有一分后重,就有一分湿”,下利日久,阴液耗伤,化源不足――小便不利。阴寒内凝――腹痛。)
307 少阴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赤石脂(有吸附和被覆作用) 干姜 粳米)
308 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可刺。
292 少阴病,吐,利,手足不逆冷,反发热者,不死。脉不至者,炙少阴七壮。
325 少阴病,下利,脉微(阳虚)涩(血少),呕(寒邪上逆)而汗出(阳不摄阴),必数更衣(大便),反少者(阴血虚少,下之无物),当温其上(百会),炙之。(阳虚气陷证)(上下对应)
287 少阴病,脉紧(提示寒盛伤阳,以邪气盛为主),至七八日,自下利(肾阳恢复以后驱除寒邪外出),脉暴微(寒邪退),手足反温(寒邪退,阳气得以舒张),脉紧反去者,为欲解也,虽烦,下利必自愈。
288 少阴病,下利。若利自止(阳气恢复的表现),恶寒而踡卧,手足温者,可治。
289 少阴病,恶寒而踡,时自烦,欲去衣被者(阳气恢复的表现),可治。
295 少阴病,恶寒,身踡而利,手足逆冷者,不治。(纯阴无阳的表现)
296 少阴病,吐,利,躁烦(弱阳勉强和阴寒相争,争而不胜),四逆者,死。
297 少阴病,下利止(阴竭于下)而头眩(阳脱于上),时时自冒者,死。
298 少阴病,四逆,恶寒而身踡,脉不至,不烦而躁者,死。(正不胜邪,阳绝神亡)
299 少阴病,六七日,息高者,死。(肾气虚于下,肺气脱于上)
300 少阴病,脉微(阳虚)细(阴虚)沉(主里),但欲卧,汗出(阳不摄阴)不烦(真阳衰微,无力和真阴相争),自欲吐(阴邪上逆的表现),至五六日,自利,复烦躁不得卧寐者,死。(上述六条称为少阴六死证)
303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阴虚火旺,心肾不交),黄连阿胶汤(滋阴清火,泻南补北的作用)主之。(黄连 黄芩 阿胶 鸡子黄 芍药)(用于神经衰弱的病人感冒以后辩证为阴虚火旺的病人)
319 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阴虚水热互结证 223 319 成因――1 阳明经热,误下伤阴,热与不结 2 少阴阴虚阳亢,外邪从阳化热,然后水热互结。主症和病机――1 小便不利――水热互结,气化不利。渴欲饮水――水热互结,津液不化,同时又有阴伤津泛。3 心烦不得眠――阴虚火旺,心肾不交所致。4或见证 咳――水邪犯肺所致。吐利――水邪浸渍胃肠所致。治用猪苓汤清热、育阴、利水)
301 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里阳虚,无力鼓动气血)者,麻黄附子细辛汤(温经发汗)主之。(太少两感证)(可用于治疗低血压。病窦综合症。)
302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里证,故微发汗也。
320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少阴亡阴失水证――因阳明燥热内盛,下伤真阴所致。急下阳明以救少阴)
321 少阴病,自利清(便、排、拉)水,色纯青(青绿色的水,见于胆道疾病)。,心下必痛,口干燥者,可下之,宜大承气汤。(胆腑热实证――因少阳胆腑实热邪气下伤少阴真阴)
322 少阴病,六七日,腹胀,不大便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318 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阳郁气滞,水液代谢失调,水饮内生,水邪犯肺),或悸(水气凌心),或小便不利(阳郁气滞,水道不调),或腹中痛(阳郁寒凝,经脉拘挛),或泄泻下利(寒饮下注,气机不畅)者,四逆散主之。(少阴阳郁证)(柴胡 枳实 白芍 甘草)
293 少阴病,八九日,一身手足尽热者,以热在膀胱,必便血(治用猪苓汤加味)也。(阴病出阳)
284 少阴病,咳而下利,谵语者,被火气劫故也。小便必难,以强责少阴汗也。
294 少阴病,但厥(阳虚),无汗(阴亏),而强发之,必动其血。未知从何道出,或从口鼻,或从目出者,是名下厥上竭,为难治。
310 少阴病,下利(下利日久,真阴耗伤,虚火循经上扰),咽痛,胸满,心烦,猪肤汤主之。(猪皮、蜂蜜、白粉)
311 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生甘草有清热解毒的作用),不差者,与桔梗汤。(桔梗、甘草)《伤寒论》中的方中只有甘草汤与桔梗汤用的是生甘草,其余的都是炙甘草。
312 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苦酒汤主之。(半夏 鸡子白 苦酒)(痰热闭阻少阴经脉)
313 少阴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汤主之。(外有风寒,内有痰涎,客与少阴经脉而引起的咽痛)
290 少阴中风,脉阳微阴浮者,为欲愈。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一 病位 肝、心包 肝经
二 病因 1 外邪直接侵犯厥阴经脏。2 邪由他经传来。(太阳、少阴)
三 生理 从足走腹到胸,上巅顶与督脉相交,络胆属肝。肝藏血,主疏泄,内寄相火
四 证候分类和治法
1 邪由少阴传来,在心肾真阳衰微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出现了厥阴肝和心包的相火衰竭。叫脏厥,愈后不良。
2 外寒伤厥阴之经,又称血虚经寒――手足厥冷,脉细欲绝。治用当归四逆汤。外寒伤厥阴之脏――干呕,吐涎沫、头痛。治用吴茱萸汤。经脏两寒――当归四逆汤加吴茱萸生姜汤
3 寒邪郁遏厥阴相火,相火(雷火)郁极乃发,阳气来复。(1)阳复阴退――自愈。(2)阳复太过――阳有余便是火,阳热上伤阳络而出现汗出、喉痹。阳热下伤阴络而出现便脓血。阳热泛溢肌肤则发痈脓。或发热不止、热不罢。(3)阳气时进时退――厥热胜复。(4)局部阳复太过,阴寒未尽退却――寒热错杂,上热下寒。
4 厥证――蛔厥、脏厥、寒厥、热厥、水饮致厥、痰阻胸阳致厥、血虚寒厥。
5 呕、哕、下利。
326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厥阴提纲证:1 成因――寒邪郁遏厥阴相火,相火郁极乃发,郁火上冲。2 主证和病机――心中疼热,气上撞心是厥阴郁火上冲的表现。消渴是由厥阴郁火消灼津液。饥是厥阴郁火犯胃,胃有热则消谷善饥。不欲食是厥阴寒邪未退,寒邪犯脾。吐蛔(喜温避寒,喜钻孔)是上热下寒的表现。)(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胆道蛔虫症)
338 伤寒,脉微(主阳虚)而厥(真阳虚衰,四末不温),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蛔厥也。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脏寒,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滋阴泄热,温阳通降,安蛔止痛)主之。又主久利。(1 吐蛔史。2 时烦时止。得食而烦,须臾复止。3 手足厥冷)(乌梅 细辛 干姜 黄连 附子 当归 黄柏 桂枝 人参 川椒)(蛔虫得酸则静,得苦则下,得辛则伏)
359 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提示是热吐),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主之。(黄芩、黄连清胃热,人参、干姜温脾气)(泻心汤类――寒热并用,攻补兼施,偏于和中消痞。乌梅丸――偏于酸收袪蛔。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偏于苦降止呕。麻黄升麻汤――偏于辛散袪邪。)
357 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喉咽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麻黄升麻汤主之。
331 伤寒,先厥,后发热(阳气恢复)而利者,必自止;见厥复利。
336 伤寒病,厥五日,热亦五日。设六日当复厥,不厥者自愈。厥终不过五日,以热五日,故知自愈。
342 伤寒厥四日,热反三日,后厥五日,其病为进。寒多热少,阳气退,故为进也。
334 伤寒,先厥后发热,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痛者,其喉为痹。发热无汗,而利自止;若不止,必便脓血,便脓血者,(阳复太过,阳热下伤阴络)其喉不痹。
341 伤寒发热四日,厥反三日,复热四日,厥少热多者,其病当愈。四日至七日热不除者,必便脓血。
332 伤寒,始发热六日,厥反九日而利。凡厥利者,当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为除中。食以索饼,不发热者,知胃气尚在,必愈。恐暴热来出而复去也。后三日脉之,其热续在者,期之旦日夜半愈。所以然者,本发热六日,厥反九日,复发热三日,并前六日,亦为九日,与厥相应,故期之旦日夜半愈。后三日脉之而脉数,其热不罢者,此为热气有余,必发痈脓也。
333 伤寒脉迟,六七日,而反与黄芩汤除其热,脉迟为寒,今与黄芩汤复除其热,腹中应冷,当不能食,今反能食,此名除中,必死。
337 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厥的提纲证)(厥――阳气内伏,使阳气内郁而不能外达。先热后厥,见厥而热不退――热厥。先厥后热,见热而下利清谷不止――寒厥。对于热厥来说是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
335 伤寒,一二日至四五日,厥者必发热,前热者后必厥,厥深者热必深,厥微者热亦微。厥应下之(大柴胡汤),而反发汗者,必口伤烂赤。
339 伤寒热少微厥,指头寒,嘿嘿不欲食(肝气内郁,情志不爽。),烦躁。数日,小便利,色白者,此热除也。欲得食(肝气达,胃气调和的表现),其病为愈;若厥而呕,胸胁烦满(肝经气郁的表现)者,其后必便血。(肝经郁热下迫大肠)
350 伤寒脉滑(内热)而厥者,里有热,白虎汤主之。
353 大汗出(阳不摄阴),热不去(阴盛格阳),内拘急,四肢疼(阳虚寒凝),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四逆汤主之。(寒厥――少阴阳衰,四末失温)
354 大汗(阳不摄阴),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汤主之。
351 手足厥寒,脉细(阴血不足,脉道不充)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血虚寒厥――肝血不足,四末失养)。(当归 桂枝 芍药 细辛 甘草 通草 大枣即桂枝汤加当归 通草 细辛。现代用时用鸡血藤代替通草。用于治疗冻疮、雷诺氏综合证。疝气痛。用时抓3点: 痛 冷 血虚。)
352 其人内有久寒者(经脏两寒),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340 病者手足厥冷,言我不结胸,小腹满,按之痛者,此冷结在膀胱关元也。(寒邪凝结在经)
349 伤寒脉促,手足厥逆,可炙之。
355 病人手足厥冷,脉乍紧者,邪结在胸中,心下满而烦,饥不能食者,病在胸中,当须吐之,宜瓜蒂散。(痰阻胸阳致厥)
356 伤寒,厥而心下悸(胃阳和水邪相博的表现),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必作利也。(水阻胃阳致厥――胃虚水停胃脘,中阳被阻,不能外达)
330 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虚家亦然。
347 伤寒五六日,不结胸,腹濡,脉虚复厥者,不可下,此亡血,下之死。
358 伤寒四五日,腹中痛,若转气下趣少腹者,此欲自利也。(自利先兆)
371 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肝经湿热下迫大肠――里急后重、大便脓血、腹中疼痛、渴欲饮水)
373 下利,欲饮水(1 湿热互结,津液不化;2 热盛伤津)者,以有热故也,白头翁汤(白头翁 黄连 黄柏 秦皮可加马齿苋)主之。
374 下利(燥热下迫所致)谵语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气汤。
366 下利,脉沉而迟,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热,下利清谷(火不暖土)者,必郁冒汗出而解,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人戴阳,下虚故也。
370 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372 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里虚寒的下利兼有表证)
364 下利清谷,不可攻表,汗出必胀满。
378 干呕,吐涎沫(肝寒两寒,饮邪不化),头痛(夜间重)者,吴茱萸汤主之。(肝寒犯胃,肝胃两寒,胃气上逆)
377 呕(少阴寒邪上逆,胃失和降)而脉弱(正虚),小便复利(阳不摄阴),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四逆汤主之。
379 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肝热犯胃)
376 呕家有痈脓(毒热内盛)者,不可治呕,脓尽自愈。
380 伤寒,大吐、大下之,极虚,复极汗者,其人外气怫郁(表气闭郁),复与之水(1 饮水疗法。2 用水洗浴。),以必其汗,因得哕(呃逆,即膈肌痉挛)。所以然者,胃中寒冷故也。(可用吴茱萸汤治疗)
381 伤寒,哕而腹满,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则愈。
329 厥阴病,渴欲饮水者,少少与之愈。、
360 下利,有微热而渴,脉弱者,今自愈。
361 下利(机体排邪外出)脉数(阳气恢复),有微热汗(营卫通达)出,今自愈。设复紧(紧主寒邪盛,脉由紧转弱提示邪气退,即《内经》“大则病进小则平”的真实体现),为未解。
343 伤寒六七日,脉微(真阳衰微),手足厥冷(阳气衰微,四末失温),烦躁(真阳衰微,弱阳勉强与阴寒相争,争而不胜所致),炙厥阴,厥不还者,死。
344 伤寒发热(真阳衰微,阴盛格阳所致),下利,厥逆,躁不得卧者,死。
345 伤寒发热,下利至甚,厥不止者,死。
346 伤寒六七日不利,便发热而利(寒湿下注),其人汗出不止(阳不摄阴,真阳外亡的表现)者,死。有阴无阳故也。
362 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阴阳两伤)炙之。不温,若脉不还,反微喘者(肾气虚于下,肺气脱于上),死。少阴(太溪――候少阴正气的强弱)负趺阳(足背动脉――候脾胃正气的强弱)者,为顺也。
368 下利后脉绝,手足厥冷,晬时(对头24小时)脉迟,手足温者生,脉不还者死。
369 伤寒,下利,日十余行,脉反实(邪气盛,真脏脉见)者,死。
363 下利,寸脉反浮数,尺中自涩者,必清脓血(阳复太过,阳热下伤阴络)。
367 下利,脉数而渴者,今自愈。设不瘥,必清脓血,以有热故也。
365 下利,脉沉(沉主病在里)弦(主气郁)者,下重(阻滞气机)也。脉大者,为未止;脉微弱(邪退)数(阳气恢复)者,为欲自止,虽发热(阳气恢复的发热)不死。
327 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
348 发热而厥,七日下利者,为难治。
375 下利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为虚烦也,宜栀子豉汤。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
382 问曰:病有霍(霍,怱也。《一切经音义》:“怱转为霍,急疾之貌也。”)乱(升降逆乱)者何?答曰:呕吐而利,此名霍乱。
383 问曰:病发热头痛,身疼恶寒,吐利者,此属何病?答曰:此名霍乱,霍乱自吐下,又利止(里气和),复更发热也(表邪未解)。
384 伤寒,其脉微涩者,本是霍乱,今是伤寒,却四五日,至阴经上,转入阴必利;本呕,下利者,不可治也。欲似大便,而反失气,仍不利者,此属阳明也。便必难,十三日愈。所以然者,经尽故也。下利后,当便硬,硬则能食者愈。今反不能食(中阳不足),到后经中,颇能食,复过一经能食,过之一日当愈;不愈者,不属阳明也。
385 恶寒(外有表证),脉微(里阳虚衰)而复利,利止(阴津大伤,利无可利),亡血也。四逆加人参汤主之。
386 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者(表明内有水结,津液不化,水液浸渍胃肠而致下利,治用“利小便实大便”的方法),五苓散主之。寒多(表不重,里阳虚主重)不用水者(中阳不足,运化失司,升降紊乱,寒温下注),理中丸主之(人参 白术 甘草 干姜各15克)。(药食并用的4方:桂枝汤啜热粥助药力以外散,理中汤啜热粥助药力以内温。三物白散啜热粥助药物辛热之力,啜冷粥来制约药物的毒性。十枣汤用粥自养胃气。)
387 吐利止(里气调和)而身痛不休(表邪外解)者,当消息(斟酌)和解其外,宜桂枝汤小和之。(治身疼痛的方:麻黄汤新加汤 附子汤 桂枝汤)
388 吐利(肾阳虚衰火不暖土),汗出(阳不摄阴),发热(阴盛格阳),恶寒(肾阳虚衰,表阳不足,四肢拘急(阳虚四末失温,寒凝,经脉拘挛),手足厥冷者,四逆汤主之。(阳衰所造成的吐利)
389 既吐且利,小便复利而大汗出(阳不摄阴),下利清谷(肾阳虚衰,火不暖土),内寒外热(阴盛格阳),脉微欲绝(真阳衰微)者,四逆汤主之。
390 吐已下断,汗出(阳不摄阴)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脉微(阳虚)欲绝者,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滋阴和阳)主之。
391 吐利,发汗,脉平,小烦者,以新虚不胜谷气故也。(保胃气的体现)
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
大病初愈,阴阳气血没有完全恢复而脏腑的余热也没有完全消尽,在护理上应注意“慎起居,节饮食”
392 伤寒阴阳易之为病,其人身体重(正气衰),少气(精气大伤,经气虚衰的表现),少腹里急,或引阴中拘挛(少腹经脉拘挛的表现,是阴精被耗,经脉失养所致),热上冲胸,头重不欲举,眼中生花(毒热内盛,毒热上攻所致),膝胫拘急者,烧裈散主之。
393 大病差后,劳复者,枳实(行气宽中)栀子豉(清宣郁热)汤主之。(清热除烦,行气宽中)
394 伤寒差以后,更发热,小柴胡汤主之。脉浮者,以汗(桂枝汤)解之,脉沉实者,以下(大柴胡、大承气汤)解之。
395 大病差后,从腰以下有水气者,牡蛎泽泻散(逐水清热,软坚散结)主之。
396 大病差后,喜唾(吐涎――两太阴虚寒,即手太阴肺和足太阴脾),久不了了,胸上有寒(痰),当以丸药温之,宜理中丸。
397 伤寒解后,虚羸少气(形气两伤的表现),气逆欲吐(余热+在胃,胃气失和,胃气上逆),竹叶石膏汤主之。(余热未尽,形气两伤)(竹叶 石膏 半夏 麦冬 人参 甘草 粳米)
398 病从脉已解,而日暮微烦,以病新瘥,人强与谷,脾胃气尚弱,不能消谷,故令微烦,损谷则愈。(强调了病后节饮食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