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45概括50字:女性观察:“雌雄同体”的渴望及其争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3:14:37

“宏大叙事”、“追索本质”还是目前中国比较惯于运用的言谈方式。

在谈论性别平等话题的时候,往往会涉及什么是女性的本质或什么是男性的本质问题?以及什么是女性气质和什么是男性气质?与此相关的一种更流行、更通俗的说法是,什么是“女人味”或“男人味”?

女性主义其实对这些问题的看法也并不一致。赞同女性或男性有其独特、固定本质与气质或“味”的,被称之为“本质主义”,反之则为“非本质主义”。激进女性主义更是将女性本质、气质、“味”的问题与由女性承担的生育劳动、性角色及家庭责任联系起来,认为由这些方面的相互作用造成和决定的女性的“本质”,实际是对女性发展的限制,即将父权制对她们的强制规定当作“本质”,迫使女性不得不居于低于或次于男性的位置上,而成为受压迫、受控制的“第二性”。所以,一些激进女性主义的主张或渴望是拥有“雌雄同体”的气质,它曾被解释为类似于“荡妇”或“坏女人”那样——自我中心、明目张胆、直截了当、傲慢无羁,在其内部结合了男性和女性两方面的气质。 

然而,也有一部分激进女性主义认为,“雌雄同体”渴望的提出虽然表现出了很大的勇气,也体现了最初的对传统社会性别制度的超越。但是,由“荡妇”、“坏女人”体现的那些男性气质,恰恰是一些最坏的男性气质,不仅根本不值得向往解放的女性去追求和拥有,还要特别警惕,要注意摆脱这些“男性添加剂的毒害”。向往解放的女性不应该变得像男性,而应当更像女性,即应更多地拥有那些与女性相联系的正向价值与美德,如注重关怀、分享、和平、富于同情心、相互支持,等等;而不应效仿由父权制文化强调的、由男性拥有和体现的等级制观念、控制欲、理性主义、统治、战争,等等。

与这两种不同看法相关,自上世纪60年代末起,法国出现了女权革命运动小组(简称FR)和女权政治与精神分析组织两大女权运动形式的分野,也形成了日后美国女权运动模式与法国女权运动模式的区别。撰写被称之为女性主义“圣经”《第二性》的作家、著名女权主义者西蒙·德·波伏娃就是FR的一名成员。和FR的其他成员一起,波伏娃对女性气质持强烈反对的态度,认为女性一旦具备了女性气质就将陷入依赖与被动。据说对此争论非常激烈,巴黎曾有女权政治与精神分析组织因不赞同FR的主张,而高举“打倒女权主义”的标语游行(其意图是反对“女权主义”这个术语,而对妇女运动仍予以不懈的支持)。对此,不谙就里的人便误解为女权主义就此便分崩离析了、终结了。

当然,事情并非如此。推远历史观察的焦距来看,这一情况不仅表现了女性主义内部在发展演进中的多元化与差异性,也成为后现代与女性主义结合、或女性主义向后现代转型的一个标志。

若将探讨的视域拓展得更广阔一些,就会发现在争论这些问题的同时,解构的力量也正在出现。在父权制文化背景下,女性被要求和塑造得温柔、贤惠、含蓄、内敛、恪守妇道;男性则要刚毅、大胆、决断,敢做敢为。这些是否就是女人和男人“永恒”的本质、气质或“味”呢?回答是否定的。因为说到底,男女的所谓本质、气质或“味”其实都是一定文化的产物,是由特定的社会历史造就的,而绝非仅仅取决于男女两性生物学上的差异。这宛如女性主义者琳达·阿尔科夫等人的看法:性别差异与其说完全是生物学的原因,还不如说是出自“社会化”的过程,即出自“作为女人在父权制社会存在的整个历史”。人类学的研究也在这方面提供了证明。美国M·米德《性别与气质》一著,曾得到广泛传播与引用。米德的研究显示,在一些较为原始的部落社会,男女的气质往往不具有截然的区分,甚至与文明社会标准完全相反。对此,米德得出的精彩结论是:同一性别的个体之间所存在的气质差异,决不亚于异性之间的差异。她还希望自己的这一结论能够有助于现代人摆脱对父权制性别角色的固守与偏爱。

所以,脱离具体的社会、历史及文化,去谈论男人或女人的本质、气质、“味”,其实根本就不可能寻找到一个确定的答案。不过,也许这就是这一话题本身的魅力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