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好书推荐:第三只眼睛看课改——中小学课改的回顾与反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6 05:54:44

编者按:为了帮助教师理解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实质、把握精髓要义、树立新课程改革理念、实践新课程改革,特别转载对新课改的回顾文章-----《第三只眼睛看课改——中小学课改四年的回顾与反思》。

本文对课程改革以来的成果做了高度的概括,即经验上的“三大解放”和教训上的“形而上学猖獗,形式主义盛行”。以便于广大教师在课程改革中学习、领会、感悟、借鉴。--------------编者

 

第三只眼睛看课改——中小学课改四年的回顾与反思

 

本文试图用辩证的眼光,对小学初中课程改革的经验和教训进行全面地回顾与反思,以期引起大家的关注。

 

一、经验:三大解放

综合全国各地有关专家(主要是余文森教授)的研究和笔者个人的看法,我把小学初中课改的实绩或经验概括为三大解放:解放了学生,解放了课堂,解放了老师。

 

解放了学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表现在学生变得爱学习了。其次是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了。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1)、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了;(2)、交流和表达的能力提高了;(3)、质疑、创新能力提高了:(4)、动手实践能力提高了。

 

解放了课堂。首先是课堂教学目标变了。过去的课堂教学目标只重视结论,课改则把过程、方法视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探索、思考、观摩、操作、想象、质疑和创新等丰富多彩的的认识过程来获得知识,使结论和过程有机地融合起来,知识和能力和谐发展。过去的教学只注重知识的授受,而课改则强调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和情感体验,努力使课堂教学过程成为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努力使教学过程成为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其次是课堂教学活起来了。现在课堂上不仅学生解放了,教材开放了,而且教学过程也开放了,教学时空也开放了,课堂教学不再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再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即兴创造也得到鼓励,而且也不再认为只有在教室才叫上课了。

 

解放了教师。首先,课改使教师的学生观、课程观、教学观得到了改变。学生观的改变主要体现在确立了学生本位的观念,突出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即自主性、能动性、独立性与创造性。课程观的改变主要体现在教师不仅明确了新课程的民主性、科学性,而且以教材为平台和依据,充分挖掘、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并使之转化为教师的自觉行为。教学观的改变主要体现在教师逐步形成了“教学是一种对话”的意识,从而把过去单纯的传授知识的过程,转化为师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共同发展的过程。其次,课改使教师的角色变了。这一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教师从过去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拥有者,转变成教学的组织者、帮助者、合作者,从过去的尊贵者、训导者、管理者转向引导者、激励者、服务者。(2)、教师从过去的单纯的教学工作者转变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3)、教师从过去作为课程的从属者的身份,变成了课程的建设者,即课程的主体,乃至成为课程本身。教师的这种主体作用,既表现在对教材创造性的使用上,也表现在创造教材,即开发课程资源上。

 

二、教训:形而上学猖獗,形式主义盛行

已经进行了4年的小学初中课改实验,成绩是巨大的,历史性的,影响也是深远的。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其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概括地说就是:形而上学猖獗,形式主义盛行。具体表现在“四个满堂”、“四个虚假”上。

 

四个“满堂”即“满堂问”、“满堂动”、“满堂放”、“满堂夸”。

 

“满堂问”。有的教师把新课标提倡的“对话”理解成“问答”,于是把过去的“满堂灌”变成“满堂问”,鸡零狗碎的、毫无启发性、毫无智力价值的问题充斥课堂。长此以往,教学会成为智力的屠宰场,教师会把学生越教越笨。

 

“满堂动”。有的教师把新课标所提倡的“活动”形式主义化,于是课堂上学生一会儿忙活这,一会儿忙活那,教室里乱糟糟、闹哄哄,还美其名曰“动中学”、“做中学”。这种外在多于内在、动手与动脑相脱节的“活动”,目的性差,为活动而活动,有活动没体验、没反思,丧失了活动的价值。有的语文课堂上过多的“活动”冲淡了语文课的语文味,甚至使语文课不成其为语文课。有部分年轻教师只会组织学生活动,而不会讲课。实际上,科学的课堂活动观,首先是实质性的活动观,就是说要让学生的思维等内在精神世界产生活动;其次是一种动静相宜的辨证活动观,就是说教学既要让学生动,又要让学生静,该动时动,该静时静。教师既要善于组织学生活动,又要善于讲课。

 

“满堂放”。就是满堂放课件。有的教师以为“现代教学媒体”=“现代教学观念”。于是,一些多媒体教学走入误区,出现了让人担忧的现象:一是装点“门面”的多媒体教学;二是“翻版式”的多媒体教学;三是多媒体用得过多过滥。现在有一部分教师最怕停电,因为一停电就不能放课件,不能放课件他就不会讲课。

 

多媒体技术进入课堂,应该为教学实际服务,应该为提高教学效率、追求良好教学效果服务,并不是“多多益善”。“现代教学手段”也不等于“现代教学”,衡量教学的先进与落后,不是仅仅看教师是否使用了什么现代技术,使用了多少,而是要看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发展的实际。所以,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既可能提高教学效率,也可能降低教学效率;既可以体现先进的教学思想,也可以体现落后的教学观念。仅就语文教学而论,有的教师把课文连注释全部搬上课件,把在想象中非常优美的语言形象(如“桃花源”),拙劣地用图片等视角形象加以展现;把本来应是多元的、个性化的答案,在课件中单一化、唯一化,然后诱导学生钻进教师事先设计好的套子里,使之“就范”,等等。诸如此类的做法在一些课堂上十分流行。毫不客气地说,这种做法是的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传递的是陈腐落后的教学观念。

 

“满堂夸”。即满堂表扬。本次课改强调教师要尊重、赏识学生,但有的校长教师理解成对学生只能表扬,不能批评,于是,有的教学过程充斥着对学生的廉价夸奖,无论学生的表现是值得表扬还是不值得表扬。有的校长片面理解某些时髦说法,在全校教职工大会上大讲特讲什么“学生永远都是对的”,无限夸大表扬的效果,同时无限贬低批评的作用。这都是不正确的。实际上,尊重具有相对性。对一个人的尊重不是无原则的包容,不等于一味地顺从和迁就,更不等于放纵和无序。真正尊重一个人就要更严格的要求一个人。因此,科学的尊重观绝不拒绝批评,尊重也不排除惩戒。课堂上教师过多的随意性夸奖实际是教师不负责任的一种表现,因为它不仅不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价值导向,反而可能导致学生浅尝辄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