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第41回概括500字:把唠叨变成提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19 21:32:28
把唠叨变成提问
       “唠叨”恐怕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弱点,也惹得天下子女的一致厌烦。但有趣的是,这些子女年长之后,照样“唠叨”不误。

        看来,“唠叨”不是那种可以“打翻在地,永世不得翻身”的东西。
那种带着暖烘烘的亲情的“唠叨”,应该说是传递着父母的爱;带着沉甸甸的期望的“唠叨”,应该说本质上是父母的一种谆谆教导。但是为什么它总是惹得孩子们十分厌烦?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要比一代强,这是人类发展的客观规律。尤其是现在处在“晚辈文化”时期(即晚辈掌握的文化代表了主要的时代特征),如果当父母的不能坚持“终身学习”,不善于吸收新的信息和知识,非要顽固地“唠叨”那些陈旧的经验,自然会遭到孩子的反感。
        那么看到了孩子的“问题”,难道家长就不能说几句吗?
        许多家长以为教育孩子就是说教,这不是偶然的。因为中国陈旧的传统教育观念就十分迷信说教,几千年来人们往往以为灌输知识就是教育。教师在课堂上满足于口干舌燥;父母在家庭中得意于唠唠叨叨,这些可笑的做法和心态无不是迷信说教的结果。
      在家庭教育中,有的家长只是一厢情愿地讲些大道理,嘴皮子都磨破了,孩子也频频点头诚恳地说懂了,可是一做还是错。家长莫明奇妙,心里想,道理也不复杂,说得又这麽清楚,怎么还不明白?
其实,孩子当时说他懂了,也是真话,只不过他只是懂了词语的表面意思,和词语内在的深刻含义,往往相差甚远。这也难怪孩子,因为他年龄小,缺少生活阅历,很难亲自得到更多的体验,用他那浅薄幼稚的个人体验去理解成人的抽象概念,往往会闹出一些笑话。
       有一个四岁的孩子,曾经认真地去问他的父亲:“爸爸,为什么大人们老说要用‘箭’去射‘祖国’?”。原来在他很少的个人体验中,他只熟悉具体的“箭”和“射”,而对于抽象的“建设”尚缺少真正的体验。
        没有真正的体验,肯定不能得到正确的认识,更不要说形成坚定的信念了,这一点当前尤其需要引起家长们的重视。三国时代,刘备有一个“扶不起来的天子”阿斗,当大臣们向他反映“现在老百姓非常困难,已经没有饭吃了”的时候,这位天子竟然出了个高招:“快去告诉老百姓:没有饭吃,可以吃肉嘛!”。这种糊涂皇帝产生这种糊涂观念其实是必然的,因为在他的生活体验中根本没有“断顿挨饿”,只有“大鱼大肉”。
         现在的孩子,如果从小就没有体验过战胜艰苦后的愉快,没有体验过关心他人时的幸福,而只有“超前消费”和“享受溺爱”的体验,希望他们长大后能够自觉地坚忍不拔地去为他人、为人类的幸福付出,恐怕是自欺欺人。
         所以,希望家庭教育能够成功的家长,不但要重视教育,还要讲究符合孩子成长规律的科学方法,不能满足于唠叨的说教。

         我建议当家长特别想“唠叨”的时候,最好先忍一忍,不妨改变一下方式,试一试“把唠叨变成提问”。当然提问时态度一定要虚心,不能摆着架子去“提审”。这样做的结果,我的体会是至少有三个好处:
         1、   融洽了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在家庭中父母一般都是高居于孩子之上,很少平等地对话。如果父母能向孩子虚心提问,孩子肯定会受到震动,这时往往乐意向父母解答,不会感到厌烦。
         2、   激发孩子开动脑筋。发展孩子思维的方法之一,就是不断地向他发问。孩子们有时做事情并没有动脑筋,或是随大流,或是随意做,当他听到问题时,就必须开始思考,久而久之就养成了爱思考的习惯。
         3、   了解了孩子目前的真实认识。提问之后,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通过孩子的回答,了解了孩子目前的真实认识。如果孩子的认识是错误的,这时父母再进行教导,哪怕是现在开始“唠叨”,也比一开始就“唠叨”强。因为这时父母了解了情况,属于“有的放矢”,而不是“心有成见”;还有一种更可能发生的情况。就是孩子的回答不仅正确,而且非常精彩,大大超过父母原来想“唠叨”的内容。这时父母反而会暗中庆幸“幸亏我们没有先‘唠叨’,不然真在孩子面前现眼了”。
当然,孩子的认识虽然超过父母,但还可能不十分完善。比如,当孩子刚要开始写作业,马上就打开了音响,家长一般就要开始“唠叨”个没完,什么“一心不可二用”啦,“一心以为鸿鸪将至,长大肯定没有出息”啦!其实丝毫不起作用。如果换成提问:“你为什么做作业要听音响,这里有什么科学道理呢?”这时,家长可能会听到一些过去闻所未闻的知识,什么音乐会激活大脑,左右脑的协调……。当然,如果家长是个勤奋学习的人,就会在最新的资料中看到:通过科学对比实验证实:音乐虽然能激化大脑,但是总的效果还是不如专心致志地学习。……家长拿着这个新信息,再和孩子交换意见,这种做法如果和“唠叨”相比恐怕要高明千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