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六回阅读感悟:初中如果帮助孩子学习语文 - 新七年级 - e度教育论坛 - 武汉分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6 15:27:50

初中如果帮助孩子学习语文

分享到: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开心网 人人网   杀猪与杀人

  前几年的一个暑假,大热的天。我们参加了一个市级的新课标培训会。会上,一位来自北师大的中年女讲师为我们作报告。这位专家走上讲台,正襟危坐,开腔讲了第一句话:“老师们,俗话说‘上辈子杀猪,这辈子教书;上辈子杀人,下辈子教语文’……”话音未落,台下数千语文教师笑得人仰马翻。

  这位专家用顺口溜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当老师不易,当个语文老师,更不易。

  作为处于中学语文第一线的语文老师,对此我更有切身的体会。

  当语文老师的不易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全社会包括极少部分家长对语文这门学科的基础性地位和重要性认识不足。远的不说,以前有“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说法,现在,从幼儿园到大学,外语又被抬到极不正常的高度。相对而言,语文学科在有些人的心目中,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前不久某重点大学要求学生语文合极才能毕业被当成新闻,就是一个明证。现在的情况是,在海外,洋人掀起一股不小的学汉语的热潮。在国内,语文事实上处于一个主科中的副科的位置,这是很令人深思的事。二、语文教学改革的力度还不够大,教学中“少慢差费”的情况并未得到根本的扭转,学生上语文课常有枯燥乏味之感,这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举例来说,鄂教版初一语文教材中,几乎每学一篇课文,都要求学生谈自己从文中得到的收获和体会或品读文中精彩之句,似乎不品出普通文章中的微言大义,就不是富有成效的语文教学。学生囿于现有的教学模式,每天接受几近机械的重复训练,有何乐趣可言?三,语文考试的内容越来越紧密的联系生活,联系实际,考学生死记硬背的内容越来越少。作文、现代文和文言文阅读及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等将近90%的内容大都与课本上训练过的内容没有直接必然的联系,让一部人觉得反正知识在课外,就是把语文课本从头背到尾,语文也未必得高分,语文课上不上无所谓。语文考试的这些变化是有利于学生自由的发展个性的,但这些都大家加大了语文教学的难度。

  当语文老师的不易之处还有许多,这里暂且说这么三点。

  左手与右手

  前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说:差生都是差师教出来的。相信教育界大多数同仁都知道并认可这句话。江苏洋思中学提的口号是: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我对此深表赞同。现在我们要考虑的问题是:当学生语文成绩不理想时,我们做老师的,要不要反省自己的教学?我们的方法是否得当?我们的教学艺术还有没有可以改进的地方?

  前不久看央视《百家讲坛》,听到重庆大学曾国平教授讲到一个举左手和举右手的故事,觉得很有教育意义,转述一遍,希望能给大家一点启示。

  说是在一个小学里,某老师上课时提了一个问题,问教室里的同学谁会回答。老师要求会回答的学生举手,结果教室里一下子形成一片手臂的森林。老师于是点了一个叫李小泉的同学,这个同学好不容易站起来,却一句话也讲不出来,这时同学们都暗暗发笑。老师没有批评李小泉,而是换了一个同学发言。第二天,还是这位老师上课,老师又提出了一个问题,仍然要会回答的同学举手回答,教室里又形成一片手臂的森林。李小泉同学的手,比其他人都举得高。老师想:看来他今天一定有把握回答这个问题,给他一个机会吧。没想到,当老师点到李小泉,要他站起来答问时,他又像前一天一样,闹了半天,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全班同学哈哈大笑。第三天,还是这位老师,还是那班学生,老师上课时,又提了一个问题,仍然要同学们举手回答,教室里又形成了一片手臂的森林。这时,李小泉同学又高高的举起了手,老师想:事不过三,有了前两次的教训,这个李小泉要是不会回答的话,他肯定不会举手的,今天他可能是真的会回答了。于是,老师又一次把发言的机会让给了李小泉同学,令人惊奇的是,李小泉同学站起来后,仍像前两天一样,站了半天,什么也答不上来。老师愤怒了!好在这位老师情商比较高,懂得在这种情况下,要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老师什么也没有说,仍然像前两次一样,和颜悦色地让这个李小泉同学坐下。下课以后,老师悄悄地把李小泉叫到办公室,说:“小泉同学,你怎么搞的么?不会回答问题,你就不要举手嘛,你看看你这几天上课闹了这么多的笑话,你在搞什么呀搞?”说这话时,老师有点生气了。这个叫李小泉的同学说:“老师,你提的问题,我是不会回答,可是,我看到教室里那么多同学都举手,要是只有我一个人不举,那多没有面子呀?所以我只好就举手了,没想到你天天点我,我也没有办法呀……”老师愣住了。这个讲究教育艺术的老师终于明白了眼前这个成绩差的孩子的真实想法。老师说:“这样吧,我们来个约定,以后我再提问题时,你会回答时,就举左手,不会回答时,就举右手。当你举左手时,我就点你,你举右手时,我就不点你,行不?”李小泉同学当即表示同意。在以后的教学中,老师每次提问时,都会观察这个叫李小泉的同学,他仍然和以前一样,每次都举手,不过每次举的都是右手。老师于是一次也不点他答问了。终于有一天,在这位老师的课堂上,老师提问之后,李小泉同学举起了左手,老师像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一样,激动得眼睛里闪光,连忙示意李小泉同学起来回答。李小泉同学站起来,在众人的注目中,结结巴巴地说出了自己的答案。虽不流利,却是正确的。老师马上将李小泉大加赞扬了一番,并要求同学们为他的杰出表现鼓掌。李小泉同学显得开心极了。在以后的日子里,这位老师上课时,李小泉同学举左手的次数多了起来,渐渐地,举右手的时间越来越少了,几年之后,李小泉同学,成了一个成绩非常优秀的孩子。

  曾教授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浅显的道理:只要我们做老师做家的真诚地关心爱护每一个孩子,时时思考教育的艺术与策略,再差的孩子也会有进步。当然,转化学困生的工作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好的。古人云,冰冻三尽,非一日之寒,就是这个道理。

  值得家长朋友思考的问题是:“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里边的“老师”仅仅指学校里肩负“传道授业解惑”重任的任课老师和班主任么?请大家切记,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行为习惯不好,或者成绩上不去时,做家长的,要和学校老师一道,认真的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是我们为人父母者义不容辞的职责。

  教育是艺术而不只是技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研究。

  培优与陪读

  现在全武汉市有多少孩子没有参加培优?恐怕是屈指可数。在“分数面前人人平等”这一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培优是一种不可遏止的教育现象。作为中学语文教师,我每每看到孩子们放弃休息日,奔走于一个又一个补习班之间时,心中就会充满无限的感慨。我很同情学生们的处境,但我更能够理解并尊重家长的选择。问题是:当孩子们把双休日的大部分时间用于做学校老师布置的假期作业和参加数理化外的补习班之后,他们还有多少时间用在语文学习方面呢?从周一忙到周六,甚至是周日之后,他们还要上上网,还要打打球,还要逛逛街,还要聊聊天呀。学生语文学习方面时间投入不够,这己是不争的事实。

  笔者执教的某班某学生在周记中写道:周六的上午,我拿出一本《水浒》,刚看了几页,爸爸冲进了我的房间,一下子夺过我的书说:“看小说有什么用,还不去背英语去?”学生当时心里很难受,在周记里大发了一番感概,我看了之后,心中也很不是味儿。学语文就是一个学期学那二三十篇文章,然后什么也不用看,不用读了么?家长这种看似果断的作法,会不会磨折孩子语文学习的兴趣?我在这里作为一个话题提出来,请在座的各位家长三思。

  当孩子在我们的安排之下,每天围着数理化外打转的时候,各位亲爱的家长请好好想想:在中学阶段,语文是不是一门统考科目?这门成绩不好,是不是一样可以严重影响中考时的综合成绩?去年武汉市中考开始用位置值作为录取依据,这更要求学生各科均衡发展。如果语文偏科,其他各科分数再高,位置值一样会大受影响。如果说一次小小的期中考试,孩子的语文考分不高以致影响到总分和排名,己经让你们忧心忡忡的话,想想两年后的中考,你们可能就会更加觉得可怕了。

  说到这里,我想再重复一下我的观点:目前语文科相对较弱的学生的家长,如果我们是真心地对孩子的未来认真负责,那就应从现在开始,从行动上真正地重视孩子的语文学习,否则,到中考大比拼时,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

  宝剑锋从磨励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高分不会从天上掉下来,每一个家长都应明白这个道理。

  如果我们家长像关心孩子的数理化外培优一样来关心孩子的阅读兴趣的培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那孩子语文成绩的提高就指日可待。

  把孩子们从没日没夜的补习中解放出来,给孩子以自由阅读和写作的空间和时间,这是我们帮助语文成绩跛腿的孩子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的正道。

  说到这里,我不由得想起自己以前的一个同事来。这是一位教政治的男老师,现在己60多岁。他有两个儿子。为了给孩子树立榜样,这位老师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从孩子上小学开始,他十余年如一日,几乎天天陪孩子一起做功课。每天黄昏,同事们来到他家时,总会看到他们一家人团团围坐于八仙桌前,备课的备课,写作业的写作业的情形。十多年后,这位老师的两个孩子,先后考上了清华大学,其中一个工作在北京,一个定居加拿大。直到今天,这位老师教育孩子的故事,还在我们当地被传为佳话。

  如果我们做家长的,每天都能抽出一点点的时间,陪孩子一起读书看报,写写文章,和孩子交流思想,孩子的语文成绩能不上去么?

  古人云:事在人为。偏数理化外的学生的家长如何帮助孩子提高语文成绩,作为老师,我只有建议的权利。希望大家能把我的话当作一个较严肃的问题去思考。

  情商与智商

  高智商的人,不一定能获得学习的进步,事业的成功。高智商的人,如果情商不高,他的学习的进步和事业的成功十有八九是暂时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情商比智商更重要。

  那么,到底什么是情商呢?

  美国心理学家认为,情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认识自身的情绪。因为只有认识自己,才能成为自己生活的主宰。二是能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绪。即能调控自己;三是自我激励,它能够使人走出生命中的低潮,重新出发。四是认知他人的情绪。这是与他人正常交往,实现顺利沟通的基础;五是人际关系的管理。即领导和管理能力。

  情商的水平不像智力水平那样可用测验分数较准确地表示出来,它只能根据个人的综合表现进行判断。心理学家们还认为,情商水平高的人具有如下的特点:社交能力强,外向而愉快,不易陷入恐惧或伤感,对事业较投入,为人正直,富于同情心,情感生活较丰富但不逾矩,无论是独处还是与许多人在一起时都能怡然自得。专家们还认为,一个人是否具有较高的情商,和童年时期的教育培养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培养情商应从小开始。

  这里举一个大家可能听到过的例子:

  一个教育专家来到某幼儿园,走进一个班,发给孩子们每人一颗糖,然后,对孩子们说:“小朋友们听好了,你们桌上的这颗糖,是老师给你们的礼物,但是,现在不能吃,这是老师用来考验你们的。等一会儿,老师要出去一下,你们就在这里等着。如果我回来的时候,你们桌上的糖还在,那我将再发给你们一颗糖,如果你们提前把糖吃掉,那就得不到第二颗糖了。明白了么?”小朋友们齐声说:“明白了!”然后,这位专家就出去了。但他并没有走远,而是躲在教室外面的窗帘后面,偷偷地观察孩子们的表现。教室里,孩子们的表现是各不相同的:有的小朋友,把面前的糖拿起来,正看反看,然后像下了很大决心一样的放下;有的小朋友,拿起面前的糖,好像马上就要剥开糖纸;有的小朋友伏在桌是,强迫自己闭眼,不看面前的那颗糖……随着时间的推移,终于,一部分小朋友忍不住了,拿起面前的糖,津津有味地吃起来。这时,教育专家走进教室,记下了吃掉糖的小朋友的名字,并遵守自己的诺言,奖给没吃糖的孩子每人一颗糖。故事并没有就此结束。教育专家的这个活动,只是他一系列教育研究计划的一个小片断。这位专家在以后的日子里,一直跟踪这些小朋友的成长,数十年后,专家惊奇地发现:当初那些把糖偷偷吃掉的小朋友,长大后大多表现平平,而那些能够控制自己的欲望,坚持不吃第一颗糖的小朋友,也就是情商高的小朋友,长大后,大多取得了人生的成功。

  我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性格决定命运,道理就在这里。

  当您和您的孩子都己认识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并且为此投入了时间和精力,而孩子的语文成绩仍上不去时,那就要烦请各位思考,我们在孩子的情商培养方面,是不是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在听说读写并重的思路指导下,制定详细的语文学习计划并督促孩子不折不扣的执行,作为孩子的监护人,您尝试过没有?

  制定计划并不难,难的是执行和落实。情商不高的学生,学习往往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因为他们缺少调控自己的能力。这样的同学,即使他们制定了所谓的学习计划,那计划也大多时只是停留在纸上。他们的成功之梦,往往只能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

  常言道:心动不如行动,家长要教育孩子做一个“言心信,行必果”的人。

  读书与背书

  有很多孩子,读过许多的书,但语文成绩仍然不好,问题出在哪里?刚才这位家长提出的问题很有意思。

  孩子有了阅读的兴趣并广泛涉猎,并不代表他就一定能从读书中获益,这也正是许多家长不让孩子看课外书的理由之一。

  著名作家冰心写过一篇文章,叫《忆读书》,文章告诉孩子们“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什么书才是好书?在坐的各位可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语文新课标对7-9年级孩子的阅读是这样要求的: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请家长深刻领会“各种类型读物”是什么意思。我不提倡那种头疼医疼,脚疼医脚,为考试而读书的阅读,所以我也不可能为大家开一个中学生必读书目。请大家理解。

  我个人认为,在思想健康这一大前提下,只要是言之有物,言之有序,孩子能够读懂的书,就可以让孩子看。我自己常看的主要有《散文》《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读者》《青年文摘》《参考消息》《楚天都市报》等等,我觉得这些书刊能紧扣时代脉搏,给人以许多启迪。

  古诗文方面,可以让孩子多看一些故事性较强的文白对照的读物。如《战国策》《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等,要多读原文,而不是只看白话文译文。

  一些蒙学读物,如《三字经》《弟子规》《增文贤文》等,其中有许多是古人人生经验的总结,其中的大部分语句还活在劳动人民的口语中,更要让孩子多读。

  需要指出的是,如果孩子只是泛泛而读,而不能把其中的精华记住变成自己的学识的一部分,这样的阅读仍是浅层次的,或者说是没有收到实效的。我们强调学生在多读的基础上,把自己认为有价值的字词句段篇积累起来,变成自己的东西。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语文学习的过程当中,非常强调背诵的原因。

  下面以《增广贤文》为例,说说怎样解决读书和背书的关系问题。

  《增文贤文》中有很多名句,如: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世人有“学了增广会说话”的说法。做家长的,可以和孩子一起读全文,然后挑出其中有积极意义的句子,要求孩子一一抄录并背下。当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谈话用到其中的句子时,家长要给予及时的鼓励的肯定。长此以往,孩子学习和积累的兴趣必然会越来越浓。

  读书是积累的基础,积累是运用的前提。从某种意义上讲,背书的过程,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就是一个为日后语文考试加分的过程。

  老杜诗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实乃至理名言,家长不可不知。
6

评分人数

    • 花园人: e度金币 + 5
    • ~幽幽~: 好文章e度金币 + 10
    • wolfgang: 好文章,有启发。e度金币 + 10
    • Sarahtong: e度金币 + 5
    • 帅气女孩: 好帖,谢谢!e度金币 + 20
    • chuan_zi312: e度金币 + 5
收藏 分享 评分 5
回复 引用

评分 报告

zhongzhong02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zhongzhong02 当前离线

UID
310115 
精华
威望
0  
e度金币
104  
鸡蛋
0  
阅读权限
在线时间
1 小时 
最后登录
2009-12-19 

小学一年级 | 进入空间

帖子
15 
积分
15 
鲜花
0  
注册时间
2009-7-15 

我的发帖  我的回帖

2# 发表于 2009-7-31 11:36 | 只看该作者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科学指导,水到渠成



——和初中家长谈帮助孩子学作文


每次开完家长会,总会有家长在办公室堵住我,向我“讨教”如何帮助孩子提高作文成绩的问题。
每当此时,我总会反问家长:“非常冒昧的问一下,请问您知道叶公好龙的故事么?”很多人听到我冷不丁抛出这样一问,都会目瞪口呆。这些可怜的家长,无形之中,成了我舌战攻击的靶子。
我的意思是:语文不被重视者久矣,欲人之无惑者难矣!作为家长,如果您本人对作文教学的规律缺乏了解,如果您在骨子里觉得作文其实用不着花很多功夫去深钻,如果您问我这个问题只是一时的心血来潮——其实您根本就不打算按我说的去做,那么,我恳请您最好不要浪费时间,和我费这番口舌。换言之:“士为知己者用,女为悦己者容”,我的这番“高论”,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听到的。
作文真的像某些学生和家长想象的那样神秘莫测,高不可攀么?作文真的就是你想“抓”,就可以“抓”上去的么?下面我来回答这些问题。
近年来,武汉市中考作文评分标准都是以表格形式显现的。根据这个《标准》,学生的作文按内容和形式分成四等,共八条评价标准,其最高要求是:切合题意,主旨突出,感情真挚,内容充实,文脉畅通,语言有文采,有文体特点,书写规范正确。
对照这八条标准,我说几个学生和家长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
字是学者的衣冠。


前几天遇到汉口某校的一位语文教育界的同仁,和他谈起学生的语文学习问题。他对我说:“天天看学生的作业,天天有痛不欲生的感觉,为何?字也。”
我无言!我戏言:于我心有戚戚焉!
记不清是哪个老师对我说过了:“字是学者的衣冠!”现在想来,这实在是金玉良言。
字是学者的衣冠。不错的。一笔好字,胜过印刷精美的名片。
不要以为现在是电脑时代了,写字就不重要了。就是你以后当总裁,当国家主席又怎么样?你还不是要签字,写东西什么的。一笔好字,关系到个人的形象,企业的形象,甚至国家的形象。
学生学外语的时间越来越多,上网的时间越来越长,学数理化的手法越来越专业,自己本国的文字,却越来越不重视了。所谓人心不古,世风日下。不深入到语文教学的第一线的人,是很难体会到的。
我们今天的中学生,认得繁体字的,好像不多了。是不是再过几年,能写好简化字的,也没有几个人呢?
呜乎,我无法想象。
从考试的角度来看,一笔好字,直接影响阅卷教师的观感,进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学生的作文分数,家长不可不知。

第二、
根情,苗言,花声,实义。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把诗比作果树,提出“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与元九书》)的观点。他认为“情”是诗歌的根本条件,“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同上)。
我们如果把白居易的理论借用到一般文章的写作中,也是很有道理的。我认为,学生作文首先要注意的是要有真情实感。“失去了真,也就失去了美。也就是说,美与真是一回事!”这是一句名言,学生一定要有深刻的认识。
在有真情实感的基础上,再谈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和谐的音韵以及正确、鲜明、集中的中心。只有情、言、声、义四方面都注意了,这样的文章才能得高分。所以我们在平时指导、训练学生写作的过程中,一定要引导他们在“真实的生活,真实的情感,真实的细节”三方面狠下功夫。
白居易的诗论中并没有专门谈“细节”,但我们不可不谈。
“细节决定成败”,这是我们常引用的一句名言,将它用到写作上,也同样适用。如果学生不注意真实的细节描写,写出来的记叙类文章往往就是记流水帐似的东西,这样的作文一般来说是令人昏昏欲睡的,乏善可陈的,必定也是得不了高分的。
如果我们的学生,在平时讲话的过程中,以讲粗话,方言为荣,以讲规范话,引经据典为迂腐,那就大错特错了——一个讲话缺乏吸引力的人,写出来的文章,往往也是单调乏味的。我们常讲“文如其人,言为心声”,就是这个道理。
听说读写,四方面并重,这样才能迅速提高写作成绩。没有这的认识,想通过一两次作文课,或者突击性的一两次培优,就要想把作文成绩搞上去,谈何容易?

第三、
言之有物,言之有序。


言之有物,是讲文章的内容要充实;言之有序,是讲文章的条理要清楚。好的文章,必定是上述两点都能做到,差的文章,则往往上述两点都做不到。言之有物,说到底是,是一个写什么的问题。言之有序,是一个怎么写的问题。写什么的问题,是作文指导的关键问题,也就是说,作文指导,是应该从内容入手的。言之有序的问题,是思维方法的问题,或者说,是一个写作技巧的问题。一切形式,都是为内容服务的。家长和老师在精力有限的情况下,要想学生的作文成绩有突破,不妨从内容入手。

第四、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


常言道,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作文时觉得无话可说,往往是因为平时积累不够。行万里路,很多学生可以做到。读万卷书,大部分学生却做不到。
我认为,只有老师把积累的方法教给学生,家长把积累的时间还给学生,这个问题才可以迎刃而解了。
有很多家长希望老师给孩子开一个必读书目,期望孩子通过读这个书目,作文成绩就有一个质的飞跃。这种想法是急功近利的,不科学的。道理很简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师欣赏的,力荐的,不一定就是学生需要的,喜欢的。如果强迫孩子读自己完会不感兴趣的东西,这样的阅读会收到成效么?世间的书千千万,不健康的书万万千,老师和家长要做的是引导学生读适合孩子读的书,而不是像大学教授带研究生一样,开出具体的书目,精确到某某版本某某出版社。这样像生产标准件一样去训练学生的写作,是没有道理的。
其实,中学语文新课标里面,已经有一个详尽的中学生必读推荐书目了,家长只要稍微留心一下就可以查到。市面上这些书也很容易买到。但家长要明白:对我们的孩子来说,缺少的不是书,而是读书的心情和时间。或者这样说:“读什么书”是很好解决的问题。想不想读书,用什么时间读书,却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现在中学生课业负担沉重,众所周知。从周一到周日,从早上到晚上,学生的时间几乎都被上课,作业,培优占满,这是不争的事实。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古人总结的写作经验。然而,现在真正有心情,有时间静下心来阅读的学生,有多少呢?以武汉城市之大,却放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这是一个很令人深思的问题。
常言说得好: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只有孩子每天都有积累,每天都有所得,作文水平才能渐次提高。聚沙成塔,集腋成裘,这是不错的。

第五、
句号在常态下是个小圆圈。


最后谈一个看似很小,但不小的问题。
很多学生写文章,标点符号是乱写的。特别是句号,很多学生要么不写,要么写成一个实心的小圆圈。这大约是受了英语的影响。
小圆点儿的句号(.)与小圆圈的句号(。)有什么不同?
   小圆点的句号与小圆圈的句号都能用来表示陈述句末尾的停顿。但小圆圈的句号是句号的基本形式,小圆点的句号只是句号的补充形式。小圆点的句号主要用在科技文献及外语文献中,以避免句号同字母o及数字0相混。
学生在考试作文中,如果通篇的句号都是实心小圆圈,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不规范,不像正规军。这样的作文,是断不会得最高分的。我们常说:小处不可随便。句号写成什么样子,还真不是个小问题。
2008年8月29日春在天涯写于华师一附中初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