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互转的章回:悬念庙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7 17:28:59

长江三峡系巫峡、西陵峡、瞿塘峡三段峡谷之合称。此地历经几亿年的地壳演变,逐渐形成如此险峻地貌,而长江沿岸各县市山体滑坡、泥石流向来发生频繁,地质状态并不稳定,史料对此多有记载。


  难以回避的是,伴随着三峡大坝建成并陆续实现三次蓄水,时下水位已达156米,两岸山体长时间保持高水位浸泡后,位移作用加剧,滑坡风险不断加大。国家虽投入巨大财力物力进行监测与治理,依旧问题难解。


  三峡工程依据上下游江段,大致可分为坝区与库区两部分。坝区以三峡大坝所在地宜昌市夷陵区三斗坪镇中堡村为中心向外围扩散,主要侧重在秭归县和宜昌市夷陵区,其坝区四镇分别为太平溪镇、三斗坪镇、乐天溪镇、茅坪镇。而自此向上游达重庆段,则为库区。


  与坝区地质状态相对稳定不同,库区的滑坡与泥石流较为活跃多发。本刊记者通过对秭归、巴东、奉节三地滑坡高发区重点调查采访,基本得到这样一个粗略判断:滑坡治理属疑难杂症,根除几无希望,大水长期浸泡的明显特征,除却催生新滑坡外,也对老滑坡的复活起到推动作用。


  依据长江三峡开发总公司原总经理陆佑楣对本刊记者的表述,对于滑坡高发区,治理不是终极方法,出于对移民生命财产安全考虑,“我已经同原国土资源部的田凤山有过交流:这个事情,惹不起,就得躲,绝对不可马虎。”


  颇为蹊跷的是,沿江各地政府对于滑坡治理及相关地段移民搬迁的总体态度,存在巨大差异,本该公开披露的地质险情,因种种缘由无法获得关注。甚至有的当地政府明令禁止当地居民、村民与媒体尤其境外媒体“乱讲话”。


  2008年1月20日,大雪纷飞,地面湿滑泥泞。出租车驶出秭归茅坪镇,近一个小时才到庙河附近江边,但欲达庙河,仍须再度搭乘过江摆渡到对岸。道路艰险,盘山公路既窄且陡,出租车沿右侧行驶,左侧为直壁数百米的石头山,右侧为深达百米的河谷,略略可见碧绿且安静的江水,探头下望不免晕眩。


  此地的“野猫面滑坡”,已得到宜昌市国土资源局的些许关注,但其具体状态及该地村民的移民搬迁情况,却从未有过细致披露。2007年8月,《华尔街日报》记者Shai Oster率先发出英文报道并引致广泛关注,以此为分界线,德国、英国、新加坡记者之后都曾到此处采访,但大陆媒体至今尚无有过深入调查。


  从摆渡处上山,蜿蜒曲折的盘山路,需徒步行走至少一个半小时到野猫面。纷飞的大雪,使得原本就极其陡峭的道路更为艰难,连绵起伏的群山历经连续8天的雪飘,业已化作白茫茫一片,能见度不高。依稀可闻山下百米处过往船只发出的声声汽笛,除此之外,一片死寂。 路边的柑橘树零星挂着橙黄的果子,与皑皑白雪相互映照。有当地村民告诉本刊记者,此地交通尤其不便,加之今年柑橘价格偏低,大量柑农选择了暂且弃而不采。


  野猫面滑坡体所涉村民基本已经完成搬迁,但几百米长的裂缝依旧可见,治理的痕迹亦分外明显。滑坡体地处高处,一旦发生垮塌、倾滑,后果不堪设想,且此滑坡距三峡大坝直线距离仅17公里,一旦山体瞬间滑入江中,其巨大的重力效应以及连带的涌浪作用,非但会对江面船只造成致命打击,更对三峡大坝造成垮坝威胁。


  庙河村党支部书记李发成在详尽查阅本刊记者有效证件后,依旧充满警惕且不无怀疑地解释说,不但秭归县及宜昌市国土资源局专门就此设置了监测点进行密切监测,村里也有四人每天都在参与防治工作。


  有当地村民悄悄告诉本刊记者,因此前以美国《华尔街日报》为代表的媒体,曾前往此处调查采访并已发出大量“负面”报道,引起中央高层重视,宜昌市专门责令秭归县,要求当地村民尤其要盯住到访的外国人。“一旦发现有不认识的外地人乘摆渡进村,要迅速电话通知村支书并上报县委、市委。”秭归县公安局甚至专程驱车到此做过相关口头传达。


  李发成见到本刊记者几分钟后,即颇为自豪地表示:“你几点坐的摆渡,几点下来的,下来以后和谁有过交流,交流了什么东西,谁给了你电话,我一概清楚。”惟恐记者怀疑,他还将其掌握的消息原原本本地说了出来。庙河村全民动员,对媒体严防死守、如临大敌,其组织之严密令记者颇感惊诧。


  记者向李发成求证“秭归公安局到庙河传达会议精神”一事之真伪,李略有迟疑,接着向本刊记者反问:“限制得了吗?比如说我是村里的书记,你不让村里老百姓说话,他不是还会说?更不要说县里、市里的干涉了,限制也起不到作用。”


  他还做出了自己的判断:“一个美国的记者来这里欺骗老百姓。他跟老百姓说,你按照我的意思说,我就可以从美国搞赞助,把钱给你们。他的采访是带有欺骗性的。如果我们说三峡真坏,我们的困难好大,他就从美国给搞赞助,这根本不现实,都是骗人的,你有什么能耐从美国搞钱过来?这不是在骗我们老百姓啊?”


  李发成对《华尔街日报》记者Shai Oster记忆仍很深刻:“以为他是过来玩的,还带着个中国人,以为是导游,哪里知道他们是来搞这些的。”“他们的目的很恶毒,是借这个攻击共产党的政权,说共产党的坏话。他们不希望看到中国发展得好。”


  当记者询问,李发成是否看过相关报道、缘何得出如此评价时,他却回答:“我们这里信息闭塞,没看过。”


  本刊记者曾与Shai Oster有过数次交流。他表示:“没人给我压力,如果报道得不好,那是我的能力所限。”但他同时坦言,文章发表后再度到庙河时,“比较独特的感受是,虽无人阻拦,却发现当地农民一边说话,一边悄悄打电话,而且事先要求我必须把记者证拿出来看看。


  地矿部长江三峡链子崖和黄腊石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指挥部总工程师徐开祥,在接受《财经文摘》采访时分析说,庙河野猫面滑坡已基本稳定,且属老滑坡,若按严格定义,应称之为崩塌堆积体,和滑坡并非一码事。”野猫面堆积体启动很困难,基本不会滑下来,而且我们也在密切关注。“


  徐开祥甚至半开玩笑地表示,野猫面裂缝宽度仅为1厘米,不存在显著风险,完全没必要过于恐慌。”我几十年搞这个,有把握。之前我就和‘长江委’说,放心吧,不会滑下来。但他们毕竟不是搞这个专业的,又有些闲钱,就去做了搬迁和治理。其实这就像生病了看医生,医生说,你这个病没事,可病人却始终不放心,老想着应该吃点药才踏实。“依照徐开祥的说法,”‘长江委’在野猫面,属于花钱买放心。“


  徐开祥坦承,前一段时间,主要自2007年8月开始,美国、法国、德国等国记者,陆续发表了大量有关三峡工程的报道,在国际上造成了较为恶劣的影响。尤其对长江三峡开发总公司,以及对三峡工程肩负相关责任的单位及人员带来了一些困窘,上面已要求相关人员不要再与记者过多交流,尤其警惕境外媒体。


  据徐称,法国总统萨科奇访华前后,该国报纸《费加罗报》对三峡工程进行了一些片面和不公正的报道。”因为这些媒体的记者不做这个专业,听到的消息也并不一定可靠,只是听说链子崖就炒作链子崖,听见野猫面就炒作野猫面。我只能说,每个人的研究领域不同,所处的环境和所坚持的立场各异,所以不好揣测他们的动机良劣。“


  他还说:“其实关于链子崖的问题,已经不再是保密的事情,当初李鹏就亲自去链子崖督导过此事。有时间你去链子崖,去库区看一看,走一走,其实从2003年第一次蓄水到现在,并没有发生特别恶劣的地质灾害现象。”


  徐开祥对本刊记者表示,从1986年,地矿部即对三峡库区的地质状态进行过“剃头式摸查”,基本掌握了所有的地质细节,相关情况已经建立数据库。“从奉节到三峡大坝这一带的地质考察,我密切参与过,前后历经5年,‘长江委’专门编制过相关初稿,最后由我执笔完成。2003年,长江三峡完成了第三期地质灾害治理,一直在密切监测治理,尽管清江库区新近又出现了两起山体滑坡。”


  另据本刊记者了解,野猫面滑坡附近村民,大多已就地安置,另有很少人搬迁去了秭归县茅坪镇及宜昌。尽管移民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安抚,但滑坡风险却依旧难以回避。

(来源:《财经文摘》08年3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