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武2官方网站:凤林姜氏祠与进士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1:36:19
[原]【2007江山摄记】之伍:“凤林姜氏祠与进士坊”

图一:凤林进士坊局部(摄于2007-11-30)         从广渡古村回江山市的途中路过大悲山,大悲山至凤林镇的乡道仅一公里左右,远处那座七级六面的楼阁式砖塔立在凤林镇边的江山港(又名须江,是钱塘江源头之一)旁已经有些年头了,据文献记载明天启之前即有此塔。江山市现存的八座古塔均是明代始建,除“双塔”在清道光廿六年(1846年)由知县李玉典重建外其余不见重建。

         凤林镇是个千年古镇,传说凤林自有村庄起,就有三千“火烟”(烟囱),可见历来是个人丁兴旺的地方,镇上有四大姓氏“周、徐、姜、叶”,其中姜氏据说是炎帝后裔,在凤林历代姜氏名人中最值得族人敬重的要属明代的“进士公姜瓒”。姜瓒于明成化十六年(1480年)中举人,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中进士,官至沧州知州、河间府知府,为官时重视教育、振兴学风,深受当地百姓爱戴,晚年辞官回凤林修建白水庵,以讲学育教为业。如今在凤林古风依旧的老街上还立着一座建于明弘治已未年(1499年)的“进士坊”,牌坊通体石制,二柱三楼式,庑殿顶,各楼脊上都饰鸱鱼,檐下刻滴水瓦当,平板枋上置比例较大的出跳斜拱,大小额枋上浮雕麒麟、凤凰、卷草等,夹柱石雕饰祥云。为了躲过文革时期的破坏,聪明的凤林人把原有的题刻用“毛主席语录”、“烈士坊”、“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等字样覆盖,从此500年的进士坊摇身一变成了烈士坊,多少带有一点讽刺的味道。进士坊现为江山市文物保护单位,在江山现存的七座明清牌坊中年代最早。

         凤林的姜氏祠也是一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明中叶,现存建筑为清代早期风格。建筑布局为三进两天井,规模宏大,用材精良,装饰精美且保存完整。门厅为七开间楼屋,正面采用江山地方特色的三重檐木雕门楼(部分已拆改),横额书写“姜氏祠”,大门左右各施抱鼓石,底座雕刻人物、瑞兽等。门厅背面有向天井凸出的单檐歇山顶戏台,牛腿已被盗,但用斗拱撑托的八角藻井尚好。中厅五开间,明间正面有重檐歇山顶门楼,牛腿、额枋等雕刻华丽,横额书写“跃鲤旧家”,内部梁架粗壮并施彩绘,明次间抬梁式五架梁前接轩蓬顶、藻井天花,后用双步,梢间穿斗抬梁混合式。寝堂也是五开间,明次间抬梁式五架梁对前后单步,梢间穿斗式,前檐下设斜拱。前天井左右有用于看戏的二层厢楼,后天井则有辅助祭祀的单层厢房,护栏、落挂、横披、隔扇等小木作多有保留。姜氏祠曾开办过造纸厂,加之年久失修、白蚁侵蚀,木结构腐朽严重。

         祠堂的管理员是个古稀老人,他说自己虽然只是一个业余文保员,没有任何报酬,却肩负着很大的责任,由于缺乏维修资金祠堂一直处于自生自灭状态,现在能做的只是防火防盗。他还说自己的家就在祠堂后边,四层小洋楼,很舒适,但夜晚他还是愿意一个人住在祠堂里,闲着就喜欢“舞文弄墨”,难怪厢楼的一间小屋里除了一张床、一张桌子外就都是他的得意之作了。为了表达自己对姜氏祠和姜氏先祖的崇敬,他还特意写了首长诗《姜氏祠颂》挂在墙头。摘抄如下:

 姜氏宗祠始瓒公,屈指距今六百冬;宝地五亩南北长,两泓碧水绕西东。

前有厅埂后护墙,三进两井气势宏;厅堂雕刻工艺精,楼镶彩凤阁描龙。

首堂构建万年台,井纳千人露对空;回廊厢房分两层,观戏品茗尊长用。

中堂檐飞角挑翘,精雕牛腿刻斗拱;柱大梁粗雀替金,飞禽走兽栩栩生。

三堂之上匾高挂,天井桂花香郁浓;功名吏绩诸先贤,报功崇德两厢中。

沧桑历经六世纪,浩劫几度仍从容;天水郡祠千年盛,炎帝后裔万代隆。

凤林老街及凤林进士坊组照:

 

图二:暮色下的凤林老街(摄于2007-11-30)

 

图三:凤林老街上的时代标语(摄于2007-11-30)

 

图四:凤林进士坊远景(摄于2007-11-30)

 

图五:凤林进士坊被“改头换面”(摄于2007-11-30)

 

凤林姜氏祠组照:

 

 

图六:凤林姜氏祠外景(摄于2007-11-30)

 

图七:凤林姜氏祠门楼木雕局部(摄于2007-11-30)

 

图八:从林姜氏祠门厅看中厅(摄于2007-11-30)

 

图九:凤林姜氏祠中厅门楼局部(摄于2007-11-30)

 

图十:凤林姜氏祠中厅梁架(摄于2007-11-30)

 

图十一:凤林姜氏祠戏台外景(摄于2007-11-30)

 

图十二:凤林姜氏祠戏台藻井(摄于2007-11-30)

 

图十三:凤林姜氏祠戏台柱础(摄于2007-11-30)

 

图十四:从凤林姜氏祠中厅看后厅(摄于2007-11-30)

 

图十五:凤林姜氏祠前天井厢楼(摄于2007-11-30)

 

图十六:凤林姜氏祠后天井厢房(摄于2007-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