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农民歌王总决赛:天府第一古镇?—?黄龙溪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6 06:49:33
标签:

黄龙溪

楷体

天府

《华阳国志》

旅游

分类: 旅游采风

文章来自博友老兵新语,非常感谢!

    在成都平原的南部,坐落着一个不大的古镇。在这座古镇的上空,闪烁着许多耀眼的星牌:中国民间艺术火龙之乡、中国环境优美乡镇、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旅游示范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AAAA国家级旅游景区、四川最美古镇……这里被喻为:中国的好莱坞。虽然有些言过其词,但18年来先后有《卓文君与司马相如》、《女人与熊猫》、《芙蓉镇》、《朱德的童年》、《海灯法师》等200多部影视作品在这里拍摄。然而,令人惊诧的是,就这么一个人口约2.8万人的小镇,九五期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1.095亿人次,旅游总产值5.28亿元。真可谓是名利双收呀!这个小镇就是天府第一古镇 — 黄龙溪。

        黄龙溪古镇距成都市区40公里,距双流县城35公里,地处平原与丘陵地的交界线,位于府河与鹿溪河的交汇点,应该说是:依山傍水,山青水秀。据称,黄龙溪有1700多年的历史,也有人说有2100年的历史,这400年的差距也忒大了。究竟孰是孰非?天知地知,俺不知,也无心去究!这些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兴起与发展,很多地方为了用“古”字抓人眼球、捞人钱财,利用某地仅存的一点儿古迹,不惜百姓、国家之重金,大兴“复古”之土木,大鼓“护古”之舌燥,结果是:一座座现代化的古城、古镇拔地而起,巍然屹立。这种做法,就好像为一个耄耋夫人化浓妆、去眼袋、做拉皮,拼命扭住青春的影子,把老妪变成少女,可能吗?殊不知,随着岁月的流逝,沧桑的迁徙,真正的古迹已经是凤毛麟角了,最好的办法就是修旧如旧,维护本色,没必要大力打造,粉饰包装。

        黄龙溪的古名为“赤水”。据《仁寿县志》载:“赤水与锦江汇流,溪水褐,江水清,古人谓之黄龙溪清江,真龙内中藏”。《隶读》著录《黄龙甘露碑》记云:“黄龙见武阳事,铸一鼎,象龙形,沉水中┉故名曰黄龙溪”。《华阳国志》载录了发生在黄龙溪的一大自然奇观:由于鹿溪河的上游源自龙泉山,流下来的多为山溪水,江水混浊,呈赤红色,而来自府河的江水,源于岷山,江水清澈,当两条江水在今黄龙溪镇会合时,清、浊二水泾渭分明,尤其在洪水季节特别明显。东汉末年某一天,当赤水河的浊水注入府河清江后,突然呈现一条黄龙形,有头有尾,活灵活现,整整在江中持续了9天9夜。于是,晋朝蜀人常璩最早把这一自然现象载入到他编的史书《华阳国志》之中。而当地人更形象地把它称之为“黄龙渡清江”,后代人们便把“黄龙”现身的这条赤水河,称之为黄龙溪。虽然是一名二说,却也是古有记载,说明历史悠久。

        从建筑来看,镇内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约3.12万平方米,其中清代穿逗式木结构建筑有着300多年的历史,栏杆窗棂镂刻精美,以糯米汁调和灰浆桐油粘结砌筑的封火墙坚固无比,极具保存价值。此外,还有保存完好的传统大院4座,建筑面积达1200平方米。古镇街巷总体保持着清代鱼骨形路网的传统格局。现存的古街坊有7条,街面全为石板铺就,宽约3米,两侧清代前店后居联排式民居店铺达76户100余间,均为木穿逗结构,竹编夹壁粉墙,清瓦屋面,雕花窗棂,飞檐翘角,为檐廊式建筑。古镇街巷幽深静雅,街景错落有致。镇内还有6棵树龄在300年以上的黄角树,枝繁叶茂,遮天蔽日。再加上镇外的两座宏伟的古寺庙,更给黄龙溪增添了古意。

        镇内有一个“三县衙门”,始建于清代。初为总爷衙门,民国时期改为三县衙门。衙门大门两旁有副对联:“黄龙穿山伸出龙爪抱鸡翅,白马临江勒转马头望虎岩”,联上的六个地名——黄龙、龙爪、鸡翅、白马、马头、虎岩,巧妙地包含了三县衙门的管辖范围。在镇的区域里还有一座貌不惊人的古佛堰,数百年来,养育了一方百姓;至今,古堰仍发挥着重要的灌溉功能,被誉为“微型都江堰”。这里还曾是大宋水码头重镇,也是南方丝绸之路的集散地,当时“舟楫如梭、商家云集”。此镇历来都是成都平原的军事重镇。蜀汉时,诸葛亮曾在此屯兵牧马,操练军队,南征时的部队多数由此出发;魏国夺取成都之前,重兵攻打此处,因该地失守,加速了蜀国的灭亡。

       
碉楼式的大门。估计挡不住鬼子。



宁静的小溪穿镇而过。



这墙能遮酷热,挡风寒吗?



溪流到了这里变得活跃起来。



围墙咋留了那么大的豁口呢?为啥不补呀?看来需要增强人们的防范意识。



这个水车是个摆设,是个不错的景。两岸没有农田需要灌溉。



包子乎?花卷儿乎?好吃乎?



既不是粽子,也不是黄粑,是黑豆蚀。好吃极了,下饭!



不是江米条。是啥?俺也不知道。



这可是个力气活儿。两位老者多不容易呀!砸啥呢?

 


原来是做这个呀!价格便宜。看来现在的劳动力很廉价。



仔细瞧瞧上面都写了些啥?都是哪儿跟哪儿呀!



欢迎拍照!座给您留着呢!抽烟,喝茶,十元钱一把。



兰州拉面不是这样做的呀!



这个银行靠不住!门口连个保安都没有!



这是个豆花摊儿,城里极少看见了。老百姓喜欢,可城管不答应!

 


瞧,做坏了吧?这可是技术活儿!科技含量高着呢!



累了,歇会儿。为啥凭力气挣钱那么难?



中西合璧、土洋结合的黄龙溪长廊。



别看门脸儿不咋样,这里曾经创作出大型交响乐《黄龙溪进行曲》。



勤奋的老太太。一个作品只卖3元钱,她肯定富不了。



门厅冷落,看得人很少。看来今天又赔了!



苏州林园到黄龙,麻饼、凉面、肥肠粉!有创意!



任劳任怨的龟,老是趴在这里干啥呀?



清瓦屋面,雕花窗棂,飞檐翘角。



黄龙溪国际大酒店,十星级。很有特色呀!



古镇街巷幽深静雅,街景错落有致。



“双拥”自古就有,这个传统必须继承、发扬!



清静的小巷,在人口爆满的中国,难得呀!



干净吧?搓一顿儿?

上海的故事传到了古镇,这故事够长、够远的了。



“炊烟漫舞”兄啥时候卖开烧烤了?把生意从东北做到古镇来了。要俺帮忙不?



这是兵营嘛?



这年头掏耳朵也挣钱,一把十元。瞧这架势,够专业的吧?



生意不错,还要排队!

我的更多文章:
  • (2011-09-14 12:36:42)
  • (2011-08-31 12:49:52)
  • (2011-07-31 16:44:55)
  • (2010-10-25 08:40:12)
  • (2010-09-25 08:33:44)
  • (2010-09-18 08:07:48)
  • (2010-04-26 08:45:32)
  • (2010-03-19 08:42:53)
  • (2010-02-01 12:05:07)
  • (2010-01-23 07:38:55)
分享 分享到新浪Qing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