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影院免费观看:无国之殇:世界十大没有祖国的跨界民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05:16:53
 馆友“水清而深”:
         您好!您的文章“无国之殇:世界十大没有祖国的跨界民族”于2011年7月30日已被360doc选入“文教·社会”频道的“人文地理”栏目。360doc代表全体馆友感谢您的辛勤劳动和慷慨分享!
                                                                                                                                    360doc个人图书馆   NO1.库尔德人是一个生活于中东地区的游牧民族,总人口近3000万,主分布区位于土耳其、叙利亚、伊拉克、伊朗的交界地带库尔德斯坦,有少数分布在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山区,在中东是人口仅次于阿拉伯、突厥和波斯民族的第四大民族。库尔德人是中东地区最古老的民族之一,相传是古代米底亚人的后代,两千多年来一直都在库尔德斯坦的山区活动,过去都过着游牧式生活。近年其民族已有立国的声音,但遭受土耳其、伊朗等国的压迫。
库尔德人是近东和中东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库尔德种族共同体产生于公元6至7世纪,他们是由本地土著居民和来到该地区的伊朗语系部落共同形成的。库尔德人的语言属印欧语系伊朗语族。他们的文化受到伊朗—波斯、希腊—拜占庭和阿拉伯三种古代文化的影响。
根据库尔德人居住国的不同年代统计,今天库尔德人的总数近2000万,其中大约1000万至1200万居住在土耳其,约600万在伊朗,约500万在伊拉克,100万左右在叙利亚。此外,还有近50万库尔德人生活在阿塞拜疆、亚美尼亚、格鲁吉亚、土库曼斯坦、黎巴嫩等国。在西欧国家有60多万库尔德侨民。而近年的西方统计称,库尔德人有2500万到3000万。库尔德人主要分布在土耳其、伊拉克、伊朗和叙利亚4国的交界地区。他们分别占上述4国人口的比例都超过10%。库尔德人的居住地区称为库尔德斯坦,其面积达40至50万平方公里。库尔德民族有共同的语言和文化,有固定的领土范围、具有自己的民族意识、民族认同和风俗习惯。然而,他们又是世界上惟一一个人口众多,却始终没有获得过自决权的民族。
  库尔德人在波斯(伊朗)语中意为“勇敢的人”,阿拉伯史料记载的则是指那些生活在广袤山区,具有军事组织性质的游牧部落。14世纪,奥斯曼土耳其人在阿拉伯地区和巴尔干半岛兴起后,库尔德人的游牧和半游牧生活受到威胁,他们的领土被周邻民族侵占,于是,他们开始向中东的北部和高加索南部一带迁徙。
  公元16世纪初起,库尔德斯坦地区被奥斯曼帝国和波斯(伊朗)帝国瓜分。这两个大国为进行侵略扩张,对库尔德游牧部落首领和宗教上层人士进行赐封,而对广大库尔德居民则实行同化政策。
  后来,库尔德斯坦成为奥斯曼帝国的一个行省,处于半自治和半独立状态。库尔德人逐渐遭到同化,或阿拉伯化,或土耳其化,并接受了伊斯兰教。如今,绝大多数库尔德人属逊尼派穆斯林(占85%)。这一切都为今天解决库尔德人问题增加了复杂性和难度。
  1847年,奥斯曼帝国消灭了最后一个库尔德埃米尔国——博赫坦。学者们认为,正是从这时起,这些“不屈服的山民”为了自由和解放,多次揭竿而起,但每次暴动的结果均是遭到大规模屠杀和掠夺。从19世纪后半期起,库尔德人反抗奥斯曼土耳其统治者的斗争逐渐发展成为民族解放运动,于是也就产生了库尔德问题。
  上世纪初,随着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库尔德人的民族意识全面觉醒。他们开始建立社会团体和政党组织,出版书籍报刊,提出了初步的民族民主要求。例如,库尔德人要求在他们的聚居地建立自己的自治行政机构,任命自己的官员,创办自己的学校和使用自己的语言,等等。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奥斯曼帝国土崩瓦解,库尔德人要求民族自治和独立的运动进一步高涨。但因为他们分布在不同的4个国家,各地的斗争很难形成为统一的行动,更缺乏统一的领导和组织,所以斗争均以失败告终。
  根据1920年的《色佛尔和约》,奥斯曼帝国被协约国肢解,库尔德人亦摆脱帝国的长期统治,他们的自治权得到国际条约承认。然而,英国、法国等帝国主义更关心的是它们在中东地区的地缘政治利益和石油资源,不会通盘考虑库尔德人的民族诉求。1923年英国、法国和土耳其等国签订《洛桑条约》,库尔德人建国的思想被葬送。库尔德斯坦被土耳其、伊朗、伊拉克和叙利亚4国分割。土耳其获取了50%以上的土地和居民;伊朗获得1/4的土地;南库尔德斯坦,即今日的伊拉克库尔德斯坦归英国管理,剩下的近1.8万平方公里土地归于当时属法国殖民地的叙利亚。从此以后,库尔德人的命运被上述4国和欧美等大国操纵。所以,库尔德人有这样一句名言:“只有大山才是库尔德人惟一的朋友”。
  
  
  NO2.柏柏尔人是西北非洲的一个说闪含语系柏柏尔语族的民族。实际上柏柏尔人并不是一个单一的民族,它是众多在文化、政治和经济生活相似的部落族人的统称。柏柏尔人这个称呼本来不是柏柏尔人自称的称呼,而是来自拉丁语中的barbari(野蛮人)。在北非有约1400至2500万说柏柏尔语的人,他们主要集中在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少数人群最东部的可以到埃及,最南部的可以到布基纳法索。
  柏柏尔语是闪含语系中的一支,由许多非常相近的方言组成,其中包括卡比尔语等语言,共有约1400万至2500万使用者。
   20世纪晚期摩洛哥境内约有890万柏柏尔人,阿尔及利亚约有470万,突尼斯约有70万,利比亚约有75万,毛里塔尼亚约10万。此外还有约300万柏柏尔人移居欧洲,其中主要是移居法国和荷兰的里夫人和卡比尔人。加那利群岛的一些居民源于关契斯人,一般认为他们本来是柏柏尔人。他们的一些习俗(比如吃科菲)可能是来自柏柏尔人的;柏柏尔人分为若干部落,各有不同的语言。这些部落中最大的是里夫人(Rif)、卡比尔人(Kabyle)、沙维亚人(Shawia)、图阿雷格人(Tuareg)、哈拉廷人(Haratin)、施卢赫人(Suluh)、柏拉柏尔人(Beraber)。
  有史以来柏柏尔人生活在非洲埃及和大西洋之间的地区。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历史纪录中经常提到他们。最早提到柏柏尔人的纪录来自于古埃及前王朝时期。在新王国时期,埃及人与他们西部边境上的部落争战。许多埃及学家认为约从前945年开始,希沙克一世领导的柏柏尔人建立了第二十二王朝。此后埃及长期受柏柏尔人统治,但也有人认为这些入侵者是努比亚人。长时期里他们是西部沙漠地区最主要的居民。拜占庭帝国的文献经常抱怨他们袭击当地偏远的修道院。
    在历史上,非洲北部曾多次被入侵和殖民。腓尼基(奠定了迦太基)、希腊人(主要在利比亚)、罗马人、汪达尔人、阿兰人、拜占庭、奥斯曼帝国、法国、西班牙均曾入侵非洲北部。几乎所有这些入侵者都给予柏柏尔人一定的影响。始终也有欧洲人被当作奴隶贩卖给柏柏尔人(有人估计[10]奥斯曼帝国时期有125万欧洲人被带到北非)。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人之间的交往也给柏柏尔人留下了影响。
  在有史时期中柏柏尔人向南扩张,进入撒哈拉沙漠,取代了当地的黑人人群如索宁克人等。与此同时,尤其是在11世纪班纽希拉尔部落的入侵中,在北部他们在文化上大部分被阿拉伯人同化了。
  非洲西北部国家独立后,长时间里政府忽视或者故意缩小柏柏尔文化的存在以及其文化的特殊性。但是近年来在有些国家情况有所好转。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改变了它们的政策,阿尔及利亚将自己定义为“阿拉伯人的和柏柏尔人的穆斯林国家”。
  在阿尔及利亚,柏柏尔语被定为官方语言之一,在一些柏柏尔人居住区里它是学校里的必修语言。在摩洛哥,柏柏尔语虽然不是官方语言,但在全国是必修语言。
  柏柏尔人在北非国家中并不因为他们的民族和语言而被歧视。只要他们同意政府政策,他们可以在社会上获得很高的地位。比如前阿尔及利亚总统拉明?泽鲁阿勒和现任摩洛哥总理德里斯?杰图都是柏柏尔人。在阿尔及利亚军队中柏柏尔人的比例也比较高。近年来甚至公开支持柏柏尔民族主义的政治家也有机会在政治中获得比较高的地位,比如女权主义和柏柏尔民族主义政治家卡丽达?图米成为阿尔及利亚的文化部长。
  
  
  NO3.豪萨族是西非萨赫勒地区的一个民族,豪萨族现有3500多万人口,是西非最大的民族。主要聚居于尼日利亚北部(该国第一大族群)和尼日尔东南部(占全国人口的56%),苏丹、喀麦隆、加纳、科特迪瓦和乍得也有大量该族人口,其余族人则散居于西非以及传统上从撒哈拉沙漠和萨赫勒地区通往朝觐的路线附近。许多豪萨族人已迁居邻近的西非主要沿海城市如拉各斯、阿克拉、库马西和科托努,有些则选择前往利比亚等国家寻找工作。但大部分族人仍居住于小型村落,以耕种和畜牧维生。他们使用属于乍得语族的豪萨语,一般信仰伊斯兰教。
  豪萨人在出生时,都要在脸上划几刀,形成保留终生的印记。通常,操刀的都是家族里的长辈或其他尊贵的人。有的划在脸面上,有的划在额头上,有的在鼻子上,还有的在嘴唇上,反正什么地方都可能。至于线条,少则一条,多则四五条。根据黑人自己讲,这里面有很多讲究,不同的部落、家族、划法、数量、部位都不同,男女也不一样,相互之间很容易识别,是否豪萨人也一目了然。估计在发生部族冲突时不会认错人。
  在中国人看来,这简直是野蛮,不可理喻。有些划法还有那么一点“艺术”,可以“欣赏”,有的实在凶神恶煞,把一张脸弄得丑陋不堪。时光已进入21世纪,但这种不文明的传统仍在豪萨人中延续。
  
    
  NO4.罗姆人(Roma)为起源于印度北部,散居全世界的流浪民族。罗姆人与跟他们有密切关系的辛提人又合称为“吉卜赛人”(Gypsy,或译吉普赛人)。不过,“吉普赛”一词源于欧洲人对罗姆人起源的误解,当时欧洲人认为罗姆人来自埃及,于是称之为“埃及人”,而“吉普赛”是“埃及”(Egypt)的音变。而大多数罗姆人也认为“吉卜赛人”这个名称有歧视意义,所以并不使用。他们曾自称是罗马帝国国民的后裔,所以叫罗姆人。欧洲亦有许多国家称罗姆人为“茨冈人”(Tziganes)。
  全世界约有五百万至一千万罗姆人,其中大多数居住在欧洲。罗姆人主要聚居地有:巴尔干半岛、中欧、美国及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另外西欧、中东及北非也有罗姆人居住。
  罗姆人在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和美国的人口超过五十万。斯洛伐克的罗姆人占总人口的约5%-6%,其比例在世界各国当中排名第一。
  罗姆人的名称约于公元1025年出现,据菲尔多西的列王纪记载,波斯萨珊王朝国王巴赫拉姆五世曾向印度国王商古勒要求提供一万名啰哩竖琴手供国内贫民[来源请求]娱乐,但他们什么事也不干,一年后国王送走他们。第一次迁徙是在5世纪时离开印度,第二次是10世纪时,阿富汗人与突厥人入侵,由印度前往波斯,再前往欧洲,在15世纪时,他们自称是来自小埃及的朝圣者。他们被认为最早发源自巴基斯坦的木尔坦西南48公里,满苏拉以北32公里的地方。
  罗姆人长途迁徙的原因至今仍是历史界之谜。有学者称,罗姆人的祖先是低种姓的印度教徒,应征入雇佣兵军队后,升为刹帝利(即战士)种姓,同时被派往西面以抵制伊斯兰教国家的扩张。另有学者称,穆斯林征服印度北部后,其俘虏沦为奴隶并发展出自身独特的文化,成为罗姆人的前身。但罗姆人到达中东后,为何不折返印度,反而继续前进,进入欧洲,则是一个不解之谜。罗姆人后来也大量迁入美洲。
  罗姆人也曾出现在中国,名为“啰哩回回”,经常偷窃,地方官指他们有近亲性交之嫌,理由是他们人数不多,不与外人通婚。
  在今天,有一部分罗姆人试图保持其传统生活方式,居无定所。但在东欧许多地区,罗姆人定居在生活条件极差的棚户区内,和其他民族居民仍然时有冲突。但在其他地区,罗姆人则靠其传统文化(如罗马尼亚罗姆人的传统铜匠工艺)成功致富。
  在东欧共产主义时期,东欧各国由于实行计划经济,罗姆人在就业方面障碍较少,但后来东欧转为市场经济以后,罗姆人失业问题愈显严重。现在在一部分国家有大量的罗姆人靠社会福利为生,这造成了针对罗姆人的歧视的加深,同时也创造了社会隐患,如斯洛伐克在进行社会福利改革时曾有罗姆人聚居点发生骚乱。
  2004年6月,匈牙利选出了欧洲议会的第一位罗姆人议员:Lívia Járóka女士。同时东欧七国于2005年发起“容纳罗姆人年代”(Decade of Roma Inclusion),旨在改善罗姆人的生活。
  
  
  NO5.俾路支是伊朗人一支,俾路支地区的主要民族。人口约1500万。属欧罗巴人种地中海类型。主要分布在巴基斯坦的俾路支省、信德省和旁遮普省西南部。以及印度、伊朗、阿富汗,阿联酋,阿曼和土库曼斯坦。其中巴基斯坦约800万人,伊朗约410万人,阿富汗约110万人。使用俾路支语,属印欧语系伊朗语族。部分通用信德语或旁遮普语。信奉伊斯兰教,属逊尼派。
  俾路支人文化受波斯和阿拉伯文化影响较深,许多部落名称都来自阿拉伯语。俾路支人原住克尔曼和锡斯坦,后受□哒人、塞尔柱人、蒙古人排挤,逐渐向南迁移,再向东占据广大地区,称“俾路支斯坦”。13世纪进入信德地区,1783年征服信德人俾路支人一直是一个游牧民族,主要饲养牛、羊、骆驼。在信德地区,他们多从事灌溉农业,种植小麦、大麦、玉米和豆类。11世纪,伊斯兰教已传入俾路支地区,由于传统祆教及其他原始宗教残余的影响,伊斯兰教的传播很缓慢。一小部分俾路支人中仍保留神鬼观念。现在95%的俾路支人归信伊斯兰教,绝大多数属逊尼派的哈乃斐教法学派,只有托姆布卡部落中的少数穆斯林属什叶派。在俾路支人的社会和文化生活中,也有原始宗教残余的影响。俾路支人严守伊斯兰教教法规定,妇女出门时必须穿戴有“网眼”面罩及肥大长衫。在农村,清真寺到处可见。巴基斯坦广播、电视和报刊经常报导俾路支人毛拉从事宗教活动、讲解《古兰经》和穆斯林祈祷的内容。
  
  
  NO6.富拉尼人:非洲西部的跨界民族。亦称“菲拉尼人”、“富拉人”、“富尔人”、“颇尔人”、“富尔贝人”等。约有1600万人,为非洲第四大族,是西非最大的部落之一,是非洲第四大族,仅次于埃及人、豪萨人和阿尔及利亚人。分布在西非和中非广大地区:西临大西洋,东达乍得湖,北起萨赫勒地区,南及喀麦隆高原。 分属尼日利亚(800万,为国内第四大族)、几内亚(190万,占全国人口39.9%)、塞内加尔(95万,占全国人口17.7%,为国内第二大族)、马里(80万,占全国人口12.7%,为国内第二大族)、喀麦隆(70万)、尼日尔(50万,为国内第三大族)、布基纳法索(37万)、贝宁(20万)、几内亚比绍(31万,占全国人口16.9%,为国内第二大族)、塞拉利昂(12万)、冈比亚(10万,占全国人口17.5%,为国内第二大族)、佛得角(4.5万,为国内第三大族)、加纳(4万)、多哥(3万)、 毛里塔尼亚(2万)和乍得(1万)等国。属柏柏尔人和苏丹尼格罗人的混血人种。使用富拉尼语(亦称富尔富尔德语),属尼日尔-科尔多凡语系尼日尔-刚果语族。 有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多信,部分信基督教或保持万物有灵信仰(见)、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
  关于富拉尼人的民族来源,众说纷纭。但据最近研究成果表明,已排除各种“外来说”。富拉尼人发祥于非洲大陆塞内加尔河流域及其南部的福塔托罗高地。今之图库洛尔人应是富拉尼先民的直接后裔。 7世纪开始建国,与当时西非最早的国家古加纳毗邻。11世纪曾扩张领土,北达毛里塔尼亚广大地区。塞内加尔河流域的尼格罗各族曾受其控制,随着阿拉伯人占领马格里布,柏柏尔人南移进入富拉尼人地区,并与之混合。自12世纪开始,富拉尼人除部分留居故地外,大多数人分为两支迁移扩散。南下支系于16世纪到达福塔贾隆高原,沿途散居于冈比亚、几内亚比绍和几内亚境内,成为当地的基本居民;东进支系于14世纪到达马里的基塔和马西纳地区,后经布基纳法索、尼日尔,于15世纪到达尼日利亚北部的豪萨地区,聚居于索科托、包奇、戈比尔等地,其中一支于18世纪南达喀麦隆高原,聚居于阿达马瓦地区,尔后一度扩散至乍得的瓦代地区和喀麦隆的东南部。富拉尼人本为游牧民族,经过600年的迁徙,社会经济发生了深刻变化。在扩散过程中与当地各族杂居混合,形成几个较大的聚居区,但多数已融化于其他民族之中,失去其本族语言,放弃游牧生活,改营农业、手工业或商业,皈依伊斯兰教。至今仅有30%的人继续从事传统的畜牧业。在1750年至1809年期间,富拉尼人曾进行过多次战争,并建立一系列国家,对西非历史产生过巨大影响。
  富拉尼人的传统社会,多行一夫多妻制,以牧畜作聘礼。各妻室独居。盛行嫡堂兄妹成婚和兄死弟及的习俗。亲属称谓多为易洛魁类型。按父系续谱、居住和继承财产。在游牧富拉尼人中流行不落夫家的习俗。妻子在第一个孩子出生直到断奶前,仍留居娘家。在定居的富拉尼人中,社会已分化为贵族、平民和奴隶等级,各种艺人被视为贱民阶层,实行等级内婚。今日富拉尼人多以农耕为生,兼事各种手工业或商业;部分人从事畜牧业,饲养长角牛,多过季节性游牧生活。
  富拉尼人散居于苏丹尼格罗各族之中,出现了复杂的民族同化或融合现象。 今尼日利亚北部的800万富拉尼人(占本族人口60%以上),基本上已豪萨化。他们正在与豪萨人一起形成豪萨—富拉尼族,人口达2500万,为尼日利亚第一大族,约占全国人口三分之一,在该国政治和经济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喀麦隆北部,富拉尼人同化了当地尼格罗各族,形成富拉尼化的阿达马瓦族,在该国亦起重大作用。
  
  
  NO7.鞑靼人是东欧伏尔加河中游地区的。,约700万人,鞑靼人是俄罗斯第二大民族,占俄罗斯人口的3.8%。主要分布在俄罗斯鞑靼斯坦自治共和国、西伯利亚等地。此外在乌克兰的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哈萨克斯坦,中国(塔塔尔族),蒙古等国也有分布。属蒙古人种和欧罗巴人种的混合类型。“鞑靼”一词起源于7~9世纪时在贝加尔湖东南地区游牧的蒙古部落。13世纪由于蒙古鞑靼人西迁,“鞑靼”这一称谓逐渐传遍整个欧洲。在16~19世纪的俄国文献中,“鞑靼人”成了俄国境内使用突厥语各族(阿塞拜疆人以及北高加索、中亚、伏尔加河流域突厥语各族)的统称。使用鞑靼语,分中部(鞑靼自治共和国大多数居民的用语)、西部(或称米沙尔语)和东部(西伯利亚鞑靼人的用语)3大方言, 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1927年前有阿拉伯字母的文字,后一度改用拉丁字母,1939年又改用斯拉夫字母。信伊斯兰教,属逊尼派,少数信东正教。
    鞑靼人的民族历史复杂,3~4世纪时,由于匈奴及其他一些游牧部落向西迁徙进入东欧,许多突厥部落先后移居乌拉尔山脉和伏尔加河流域,接受了当地使用芬兰-乌戈尔语各族的许多文化因素,互相融合。5~7世纪,由于突厥□国向外扩张,大批突厥部落涌向西伯利亚、乌拉尔和伏尔加河的森林、草原地带。13世纪中叶,成吉思□之孙拔都在西起多瑙河下游,东至中亚地区建立强大的金帐□国。13~15世纪,大多数被并入金帐□国的突厥部落,在语言和文化方面互相结合。15~16世纪,在各封建国家(喀山、阿斯特拉罕、克里米亚、西伯利亚等国)存在时期,形成了鞑靼人的各个地方分支:喀山鞑靼人、阿斯特拉罕鞑靼人、克里米亚鞑靼人、西伯利亚鞑靼人等。其中以伏尔加河流域和乌拉尔一带的鞑靼人人数最多,经济和文化也较发达。16世纪中叶,喀山鞑靼人被沙俄兼并。1917年建立苏维埃政权。1918~1919年,喀山两次被白军占领。 1919年6月恢复苏维埃政权,1920年成立自治共和国。
    过去,鞑靼人主要从事农业;阿斯特拉罕鞑靼人则从事畜牧业和渔业;部分人从事制作靴子等皮革品、首饰以及纺织等手工业。他们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是在突厥人同当地居民长期结合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乌拉尔地区鞑靼人的传统住宅是用圆木柱架成的壁桁式木屋,墙上绘有各种色彩艳丽的壁画。阿斯特拉罕鞑靼人较多地保持着草原畜牧业的传统特点,夏季住帐篷。男女喜爱穿肥大衬衫和灯笼裤,外罩无袖长袍。男子戴绣花小园帽; 妇女戴丝绒小帽和各色头巾, 并喜欢佩带金属胸饰。民间口头创作形式多样,长篇历史传说深受群众欢迎。建筑艺术和装潢艺术保持着许多民族特色。近些年来,石油开采、合成橡胶、机器制造等工业得到发展,农业以生产谷物(小麦、豌豆、燕麦)为主。
    天中国境内的塔塔尔族是从18世纪起部分鞑靼人随俄罗斯人一起东迁,进入中亚和新疆等地,在中国形成塔塔尔族。
  塔塔尔族大部分信仰伊斯兰教;生活、习俗受到伊斯兰文化的影响[ ,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伊宁、塔城、乌鲁木齐。少数散居在布尔津、奇台和南疆的主要城市,4890人(2000人口普查)。
  2000年美网和2005年澳网男单冠军,俄罗斯的萨芬(鞑靼语:Marat Mixail ul? Safin)也是鞑靼人。
  
  
  NO8.图阿雷格族(Tuareg或Touareg)是一支主要分布于非洲撒哈拉沙漠周边地带的游牧民族,是散布在非洲北部广大地区的柏柏尔(Berber)部族中的一支。以迥异于周边民族的文字、语言与独特的游牧生活出名,今日的图阿雷格族主要分布在包括马里、尼日尔、阿尔及利亚、利比亚、 布基纳法索与尼日利亚等北非与西非国家境内。估计人口在300万左右,其中尼日尔约有100万人,马里约60万人。
  虽说是柏柏尔人的一系,但图阿雷格族与其他柏柏尔人不大相同的关键点,在于他们是今日仅存还在使用提非纳字母(Tifinagh)的柏柏尔人,是一种源自古代腓尼基语的文字。由于图阿雷格族的分布零星分散,唯一可以作为族群认同的就只剩文字与使用该种文字的语言,塔玛舍克语(Tamasheq),因此他们称呼自己为“Kel Tamasheq”,意指“说塔玛莎克的人们”。
  图阿雷格族是居住在今日利比亚地区的古代柏柏尔人之后裔,西方文化中最早提及图瓦雷克存在的纪录,可以回溯到古代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西元前484年~前420年),在他编辑的史典中提及古代的利比亚民族加拉曼特人(Garamantes)。现代图阿雷格族是加拉曼特人的后裔,他们从加拉曼特帝国原本位于利比亚费赞的根据地慢慢扩散开来,往南迁徙,并且散布到撒哈拉沙漠南缘的萨赫勒地带(Sahel,撒哈拉沙漠与南方肥沃平原间的带状半干燥地区)。
  在过去图阿雷格族曾一度宰治撒哈拉沙漠南北的奢侈品与奴隶贸易,利用五条纵贯沙漠的贸易路线连接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大城市,与非洲北边的地中海沿岸。相对于西非地区肤色黝黑的人种,棕色皮肤的图阿雷格族在外表上还是有极大的落差,在法国开始在北非与西非地区殖民之前,图阿雷格族曾奴役过许多西非民族,将他们当作奴隶与其他民族交易,或者将没有卖掉的其他西非民族作为奴仆,并且渐渐地被同化进图瓦雷克的族群中。因此以某个层面来说,奴隶制度对于图瓦雷克的生活型态具有非常关键的意义。所以,当法国开始殖民非洲,并且废除掉殖民区域内的奴隶制度后,也连带地影响到了图阿雷格族的生活方式。许多原本游牧而居的图阿雷格族被迫迁入都市城镇定居,而逐渐失去该民族的文化特性。
  在19世纪末法国大规模地扩张在西非地区的殖民地范围,在这段期间位于今日马利与尼日境内的图阿雷格族以武力抵抗法国的殖民,直到1905年时才签订了马利地区的和平协定,尼日则是在1917年时跟进,但这也奠定了该民族骁勇善战的既定印象。在同时,法国势力也进入阿尔及利亚南部,遭遇到由阿哈加尔图瓦雷克(Ahaggar Tuareg)部落传奇性的年轻首领(称为Amenokal)——穆萨?阿克?阿玛斯丹(Moussa Ag Amastan,1887年 - 1921年)——所率领的武力抵抗,在历经过数场作战之后法国终于成功地将该地区占领,收为保护国。在法国瓦解整个图瓦雷克国家之前,这里原本存在着一个由许多图瓦雷克部族所组合成的松散邦联国家,每个组成邦联的主要团体都由一位传统首领(Amenokal)所率领,首领之下有一群部族领导,称为贵族(复数:Imgharan,单数:Amghar,都是由战士出身的少数族群)。而组成图瓦雷克邦联的部族,则包括:Kel-Ahaggar,Ajjer,Kel-Ayr,Adrar N'Fughas,Iwellemidan,与Kel Gres。
  1960年代的民族自觉风潮中,欧洲国家的海外殖民地纷纷脱离殖民母国而独立。然而当母国在协调划分这些殖民地独立国时,没有顾虑到民族分布界线的问题,导致今日图阿雷格族被迫分散在西非与北非地区数个国家境内,并且经常遭到部分国家主要族群压迫式的排挤,甚至以种族净化的名义残害而渐渐受到国际社会注意。
  
  
  NO9.爱斯基摩人(Eskimos or Esquimaux)是北美洲北部(包括美国阿拉斯加北部、加拿大和格陵兰)的因纽特人(Inuit)以及阿拉斯加西部和俄罗斯西伯利亚东北部的尤皮克人(Yupik)的总称,两者使用很相似的语言,均属于爱斯基摩-阿留申语系,分布在从西伯利亚、阿拉斯加到格陵兰的北极圈内外。分别居住在格陵兰、美国、加拿大和俄罗斯。属蒙古人种北极类型。20世纪末,估计自认为爱斯基摩人的人数约有11.7万,其中格陵兰和丹麦有51,000人;阿拉斯加有43,000人;加拿大有21,000人;其馀约有1,600人在西伯利亚。
  爱斯基摩人先后创制了用拉丁字母和斯拉夫字母拼写的文字。多信万物有灵和萨满教,部分信基督教新教和天主教。社会以地域集团为单位。首领多为萨满,行一夫一妻制。住房有石屋、木屋和雪屋。房屋一半陷入地下,门道极低。一般养狗,用以拉雪橇。主要从事陆地或海上狩猎,辅以捕鱼和驯鹿。以猎物为主要生活来源:以肉为食,毛皮做衣物,油脂用于照明和烹饪,骨牙作工具和武器。男子狩猎和建屋,妇女制皮和缝纫。已使用现代渔猎工具,并乘汽艇从事海上狩猎,亦从事毛皮贸易。日益受到白人文化影响,在格陵兰地区已有80%的人移居小城镇;出现贫富分化,美国爱斯基摩人已有个别资本家。
  “爱斯基摩(Eskimos)” 一词是由印第安人首先叫起来的,即“吃生肉的人”。因为历史上印第安人与爱斯基摩大有矛盾,所以这一名字显然含有贬意。因此,爱斯基摩人并不喜欢这名字,而将自己称为“因纽特( Inuit)”或“因纽皮特( Inupiat)”人,在爱斯基摩语中即“真正的人”之意。
  爱斯基摩人是由从亚洲经两次大迁徙进入北极地区的。经历了4000多年的历史。由于气候恶劣,环境严酷,他们基本上是在死亡线上挣扎,能生存繁衍至今,实在是一大奇迹。他们必须面对长达数月乃至半年的黑夜,抵御零下几十摄氏度的严寒和暴风雪,夏天奔忙于汹涌澎湃的大海之中,冬天挣扎于漂移不定的浮冰之上,仅凭一叶轻舟和简单的工具去和地球上最庞大的鲸鱼拼搏,用一根梭标甚至赤手空拳去和陆地上最凶猛的动物之一北极熊较量,一旦打不到猎物,全家人,整个村子,乃至整个部落就会饿死。因此,应该说,在世界民族大家庭中,爱斯基摩人无疑是最强悍、最顽强、最勇敢和最为坚韧不拔的民族。
  
  
  NO10.萨米人(Sami,Samit或Samek),是拉普兰地区(包括今天瑞典两万人、挪威北部四万人、芬兰六千五百人和俄罗斯科拉半岛的部分地区两千人)的原住民,自称为“太阳之子”,是欧洲个最大的原住民族群。萨米人的语言是萨米语,属于芬兰-乌戈尔语族。而从前称他们为拉普兰人,被萨米人认为带有轻视的意味。
  传统萨米人多居住在原始鹿皮帐篷里,以养鹿狩猎和打鱼为生。一般人家约有200—400头鹿。正因为养鹿这种“自然经济”帮助了萨米人,所以萨米人不愿发展现代经济。今天的萨米人大多属于基督教路德教派,因为这个教派藐视物质财富的倾向与萨米人的观念相同。
  自新石器时代就有人居住在斯堪地纳维亚半岛的大部分地区,并以猎人、收集者及捕鱼为生;有距今一万年前的挖掘出土物为证,如:被火燃烧过的区块或箭矢尖端,已有人在北挪威地区,找到距今约有六千年的古老的山崖壁画,这文化的垦荒区域由北延伸至南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并到达俄罗斯的白海。 考古学者找到约西元前一千五百年至西元后三百年的石棉陶器,这足以解释萨米文化的特征,也发现捕兽陷阱,并以这完整的捕兽陷阱系统捕获驯鹿和驼鹿。西元前555年,古希腊历史学家Prokopios提到一个名为Skrithfinoi的民族,应为萨米人。
  千百年来,在茫茫北方冰原上,萨米人任意驰骋,过着自由自在的游牧生活。他们顺天而生,既不建立国家,也不受治于人。16世纪后,欧洲白人打破了萨米人自然而宁静的生活,侵占了他们的土地和资源,把他们赶到北极圈以北。萨米人开始沦为外族统治,其传统居住地后来也被分割纳入挪威、瑞典、芬兰和俄罗斯领土范围。这四个国家称萨米人为“拉普人”,意为“地球郊区居民”。
  1673年正式开始殖民今日的拉布兰地区,政府派出移民垦荒者到萨米人居住区域,并赋予垦荒者权力使用萨米人的土地及水流,甚至要求萨米原住民交还其使用权; 因这群垦荒者无节制的狩猎,动物数量迅速地减少,甚至造成部分的萨米人粮食短缺与饥饿。而基督教化造成极端化:这些不愿改变宗教,仍坚持信奉自己原宗教的萨米人,遭到死刑处置,甚至虔诚信奉萨米人宗教的地区也遭摧毁。
  1720-1729年有一部份的萨米人迁徙至瑞典国王命令的特定区域。1751年经国王的决定,建立了关于拉布兰的法律,透过这法律划分了垦荒者与萨米原住民的狩猎权。
  1755年有了新约圣经的萨米语译本,1811年为旧约圣经的译本。
  1809年之后开始了萨米人的艰辛时期,芬兰与挪威的北部疆界确定,自1852年起对萨米人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因发生在国界的宗教战争,使国家疆界关闭,也就是说,萨米人赖以维生的驯鹿群被中断了,导致他们的粮食困乏。
  萨米人一直为捍卫原住民权利而不懈抗争。1917年2月6日,第一届萨米人大会召开。为纪念此次大会,2月6日被定为萨米民族日,它成为超越国界的统一萨米民族的象征。经过努力,萨米人在挪威、瑞典、芬兰建立了议会,把分散在这三国及俄科拉半岛的萨米人居住地划为一个统一的国家———“萨普米”,并于1986年8月15日确定了国旗国歌。当然,萨普米国并不是真正的国家。世界地图上找不到它,其代表也不出席联合国会议,它只是萨米人心目中的“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