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上海车展车模视频:上海发展的定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0 06:33:11

 

        中共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曾经说,让他感觉最大的难点,一是上海经济转型问题,二是历史遗留的利益调节问题,三是在上海干部中推动工作困难。俞正声在调研中提出上海需要思考的十四个问题,曾经让有关部门作研究回答,结果很少有按时交出报告的。他感叹,上海“一把手”难当。

经济学家杨鲁军表示,上海有众多历史遗留的问题需要解决。“俞正声通过调研,看到了上海问题的实质,上海历史遗留的问题积重难返”。“上海发展模式代价巨大,是时候终止了”。

上海的发展方向究竟在哪里?上海如何与时俱进?这一直是上海及中央各任领导关心的议题。文革前陈丕显任领导时,要往闵行发展,他修了一条宽阔的沪闵公路。文革中上海造反派头头王洪文提出,崇明是上海发展的方向。文革后邓小平提出浦东开发,确定了上海发展的方向。

       上海重新定位“二个中心”,是上海在学香港。香港就是金融和航运中心。杨鲁军说,“很遗憾,上海至今还摆脱不了香港模式。”香港80年以后,随中国的改革开放把制造业都掏空了,八十万制造业大军,现在二万都不到,是一个败笔。

上海不应该步香港的后尘。上海应该有先进的高端制造业,上海有六千六百平方公里,而且有巨大的就业压力,没有独立和可封闭的边界,没有独立的海关,不能学香港。

陈良宇下台后,上海曾定位“四个中心”,杨鲁军认为,中央要纠正上海,这是党中央对上海的纠偏,现在二个中心的发展,主力在浦东,包括南汇区合并到浦东,整个浦东的面积就是一千二百多平方公里,这样就真正形成一个国际大都市的框架。

小平同志当年再三强调浦东开发,没有讲浦西开发。这二十年来,浦东的投资还不及浦西五分之一,浦东的投资六千亿,浦西投入三万亿,相差很远。

过去陈良宇时期,上海拆迁模式的思路,带出一系列的问题,动迁成为老百姓跟政府搞对抗的源头,老百姓成为“刁民”,老百姓发财靠动迁,更有开发商动迁时,雇佣“黑色”人等打骂、暗做老百姓,把上海的风气搞得乌烟瘴气。

有学者批评,上海人一直钟情浦西。上海出身的领导,更有十里洋场的情结,念念不忘浦西。十九年来,浦西重点发展内环之内的土地。现在上海内环线以内的四百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人口有九百六十多万,恐怕是全世界人口最密集的地区,比香港的人口还要密集。

问题是上海“声东击西”,借开发浦东发展浦西。浦东变成中央开发,几乎所有省、直辖市和自治区都在浦东投资建大厦,有江苏搞的紫金大厦、山东的齐鲁大厦、安徽裕安大厦等,变成政治任务了。杨鲁军批评这是“穷帮富”。

 杨鲁军在开发浦东时就提出,应该把市政府搬过去。就像俞正声当年开发新青岛,把市政府搬到现在的地方,开始有人反对,现在成为俞正声在青岛的大手笔。

上海市政府本来在外滩,按理应该搬到浦江对岸,但最后退到市中心。这里涉及上海开发的模式问题,对大都市的改造,一般是不敢拆旧建新的。从老墨西哥到新墨西哥,迁都不敢动旧的;从旧德里到新德里,都是建新城。

        在中央批准二个中心前,刚到上海的俞正声不断在上海作调查研究,就关心南汇芦潮港的“临港新城”,提出要把临港新城建设成上海新制造业的新城,他把很多重大高端制造业都放在临港新城,俞正声提出要吸引海归人才,成为先进制造业的平台,准备吸纳八十万人口,而且是高学历﹑高智商的人才。

俞正声看得清楚,上海要发展,在浦西螺丝壳做道场是不行的。俞正声几次到临港新城作深入调研。相信调查研究后就会形成上海发展方向及领导干部的配备思路,预示建设新上海的工作已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