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奕欢和管晓杰闹翻:雷火针法 针灸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5 23:47:21
雷火针法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雷火针法,古代又称为雷火神针法。首见于明·《本草纲目》:“雷火神针法:用熟蕲艾末一两,乳香、没药、穿山甲、硫黄、雄黄草乌头、川乌头、桃树皮末各一钱,麝香五分为末,拌艾。以厚纸裁成条,铺药艾于内,紧卷如指大,长三四寸,收贮瓶内,埋地中七七日,取出。用时于灯上点着,吹灭,隔纸十层,乘热针于患处,热气直入病处。”本法是一种艾灸法,之所以称为“针”,是因为操作时,实按于穴位之上,类似针法之故。雷火针法,在其他明清医藉诸如《针灸大成》、《外科正宗》、《种福堂公选良方》等都有记载,但其配方用药各有差异。
目录
概 述操作方法主治病证注意事项临床应用
概 述操作方法主治病证注意事项临床应用
展开
编辑本段概 述
其适应病证及操作方法以《针灸大成》较为详细:“治闪挫诸骨间痛,及寒湿气而畏刺者。……按定痛穴,笔点记,外用纸六七层隔穴,将卷艾药,名雷火针也。取太阳真火,用圆珠火镜皆可,燃红按穴上,良久取起,剪取灰,再烧再按,九次即愈。”由于雷火针制作,特别是操作上的不使,有关临床资料不多。近些年来,我国的一些针灸工作者,在药物配方及操作上都有一定改进,治疗范围也相应有所扩大。
编辑本段操作方法
传统法
1.灸具制作:艾绒100g,沉香、木香、乳香、茵陈、羌活、干姜、穿山甲各15g,除艾绒外,其他药均研为极细末,加入麝香少许,研末和匀。以桑皮纸一张,宽约一尺见方,摊平。先称艾绒40g,均匀铺在纸上;再称药末10g,均匀掺入艾绒中。然后,卷紧如爆竹状,再用木板搓捻卷紧,外用鸡蛋清涂抹,再糊上桑皮纸一层,两头留空纸一寸许,捻紧即成。阴干保存,忽使泄气。一般须制备两 支以上,以便交替使用。
2.具体操作:在施灸部位铺上面纸10余层或棉布5~7层。取雷火针二支,均点燃一端,将其中一支作为备用,另一支以握笔状执住艾条,正对穴位,紧按在面纸或棉布上,稍留1~2秒钟,使药气温热透入深部,至病者觉烫不可忍,略提起药艾条,待热减后再行按压续。中艾火熄灭,可取备用的药艾条接替施灸。如此反复进行,每次约按压7~10次,务使热力持续深透。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改进法
改进的雷火针法是以市售普通药艾条外用牛皮纸再加固而成的灸条,另用药膏做成药包垫,采用实按灸操作手法,将艾条点燃按在药包垫上使药气随艾火热气通过穴位透入经络达到病所的一种灸疗方法。在临床上对不同的病种可选用适应的灸疗药垫灸疗,灵活实用,经济方便,同时又能收到较为满意的疗效。
1.灸具制作:
(1)灸条简便加固法:取市售紧实粗大的普通药艾条1支(如无,可用清艾条代替),用20cm×23cm牛皮纸1张,涂上面糊将艾条卷紧(大约3卷),两头不留空,卷纸对折封固晒干。
(2)灸疗垫制作:计有药包垫、药布垫、药敷垫3种,
药包垫 取红布或其他干棉布1段,长80cm,宽5cm,将布的一端铺上常用灸疗膏药5mm厚(也可以根据患者病证铺上其对症的灸疗膏药),然后把布折叠成7~10层,用线缝合,放瓷瓶收藏,保持药性使用。
药布垫 取市售伤湿止痛膏、追风膏等粘贴在长100 cm,宽8cm的干棉布头端上下两面各1张,再每折叠一层平贴1张,每贴1张内里都铺上薄薄一层七厘散或丁香、肉桂药末;折至5层,共贴有7张后,将余下布段全部包叠完,用线缝合使用。
药敷垫 用灸疗膏或市售外用敷料膏剂(如止痛消炎膏等),涂在纱布上按常规敷药方法固定敷于患处,外隔7层厚棉纸(任何厚纸都可)实按灸疗使用。
附:灸疗膏调配 分常用和备用二类。
常用灸疗膏剂 以温经散寒,活络止痛药物为主,将乳香、没药、荆芥、防风、川芎、细辛、当归、独活、香附、肉桂、马钱子各等份研磨成细粉(乳香、没药另包),用砂锅先将饴糖、米醋熬成稀汁再兑入少量蜂蜡、香油继续煎熬,然后把上述药物拌入用文火相熬片刻,乳香、没药收膏装瓶密封备用。
备用调膏剂 用饴糖、米醋、蜂蜡、香油在砂锅内相熬成膏。临床中与桂麝散调拌称通经消肿灸疗膏;与牵正散调拌称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灸疗膏;与清消散调拌称骨疽灸疗膏;以吴茱萸、川芎、白芷等药末相调为降压灸疗膏;以白芥子、细辛、半夏、南星、麻黄、干姜等药末相调为喘咳灸疗膏;以川乌、草乌、川芎、苍术、元胡、牛膝等药末相调为骨刺灸疗膏等。
2.具体操作:患者取坐位或卧位,将药包垫放在选好的局部病灶和穴位上,点燃乙醇灯具,把灸条烧红直接实按在药包垫上,灸条多烧几次反复温灸,使药气随艾火热气透入穴位。在施灸过程中,医者要多询问患者,如表皮感到烫,灸条立即拿起移开药包垫,此为1壮,一穴3~5壮即可。轻症l~5次,重症连续5次后再隔日1次,10次为一个疗程。 主治病证
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胃脘痛、腹泻、颈椎病、扭挫伤、月经不调、近视眼、关节炎等病证。 注意事项
1.雷火针法是实按灸,要注意避免灼伤。对初学者更要引起重视。
2.雷火针法适应面较广,在配穴组方时,应强调辨证施治。
3.将雷火针点燃时,一定要燃透,否则,面纸或棉布一包,或一按压,容易熄灭。
4.施灸时将面纸或棉布捻紧,以免面纸或棉布烧破。损伤皮肤。
5.施灸时按在穴位上的力度、热度、时间长短以患者感觉最强为度。
6.每壮间隔时间不宜太长,一般不超过3min,两针交替使用更佳。 临床应用
1.脑梗塞
取穴:分为三组。(1)风中厥阴阳明型:百会、天窗、风池、肩髃、曲池、足三里、太冲、合谷;(2)风中太阳阳明型:风府、曲池、至阴、跗阳、太溪、环跳、阳陵泉、足三里、下巨虚;(3)风中太阳少阳型:风府、肩井、曲池、支沟、至阴环跳、阳陵泉、中三里、丘墟、阳辅、昆仑。
治法:取端阳艾、硫磺、雄黄、全蝎、白花蛇、白芷、乳香、没药、麝香、川乌、草乌等19味中药,制成20×1.8cm之药条,外用棉纸封糊。按不同症型,辨证选穴。操作时,则据病情而行:凡局部下陷、虚软者用温和灸;局部痛硬、外形微隆或寒凉者用雀啄灸;顽痹久瘫或有明显挛缩现象,直接隔布灸熨穴处,以局部发热或肢体柔软舒适为度。每日1~2次,14次为1疗程。
疗效:药条灸组52例。针刺组36例选穴同上,日1次,10次为1疗程。药物组17例予以西药常规治疗,15日为1疗程,结果3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2.69%、80.56%、和70.58%。
2.白细胞减少症
取穴:以大椎、身柱、至阳、命门为主的胸、腰部督脉穴。
方法:治疗时患者取俯卧位或侧卧位,充分暴露施术部位,将太乙雷火神针在乙醇灯上烧透,预先备置的干布折叠七层,将神针烧红的一端迅速裹在干布内,对准穴位经络熨烫,使太乙雷火神针内的热力透过布层,深入肌肤,直达病所。如患者感太烫,应略将太乙雷火神针提离皮肤,以免烫伤皮肤,若雷火神针热度消失,重新点燃,周而复始。以熨烫至局部皮肤发红为准,每日1次,每次约半小时,5次为一疗程。治疗3个疗程。
疗效:治疗原因不明的白细胞减少症47例,痊愈30例,好转16例,升高白细胞总有效率97.9%;各种恶性肿瘤化疗所致的白细胞减少症166例,痊愈78例,好转74例,升高白细胞总有效率91.6%。 针灸针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针灸针最早的雏形是针石。针砭治病在殷商甲骨卜辞中就像一个人手持尖锐器具,治疗病人腹病疾病。殷商至西周针刺治疗,或者用的是砭石,隋代医家全元起认为:“砭石者,是古外治之法,……,古来未能铸铁,故用石为针,故命之针石。”
目录
基本信息产品特征产品结构产品技术产品分类产品种类产品规格型号
词条溯源针灸的起源与发展灸法的起源古代典籍记载考古实物发现词源释义古代针法
针灸铜人发展史明代针灸铜人清代针灸铜人现代仿铸针灸铜人
针灸针考古分析古代针灸针具与跨湖桥文化针具之比较八千年前跨湖桥先民已掌握原始针灸技术
基本信息产品特征产品结构产品技术产品分类产品种类产品规格型号
词条溯源针灸的起源与发展灸法的起源古代典籍记载考古实物发现词源释义古代针法
针灸铜人发展史明代针灸铜人清代针灸铜人现代仿铸针灸铜人
针灸针考古分析古代针灸针具与跨湖桥文化针具之比较八千年前跨湖桥先民已掌握原始针灸技术
展开
编辑本段基本信息
【词条中纹名称】针灸针   针灸针图1
【词条拼音名称】Zhēnjǐu Zhēn
【词条英文名称】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needle
【词条成分结构】偏正结构
【词条应用领域】中医医术、中医技术
【词条分类性质】名词词组
【 词条近义词 】银盘柄针灸针   古典针灸针2
【词条概念定义】按一定的学位刺入患者体内,并通过捻、提等手法治疗疾病的一种器具,样子类似一根银针,故名针灸针。
【产品制造技术】 一次性针灸针组件,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医师在施行针灸操作时,该组件应能使毫针快速刺入穴位,减少病人痛苦并能有效避免针具的交叉污染,工艺制作简单,成本低廉。
编辑本段产品特征
现代的针灸针一般由针体、针尖和针柄组成,针体的前端为针尖,后端设针柄,针体跟针尖都是光滑   纯银针灸针图3
的,而针柄是有螺纹的,这是为了使用的时候可以提插捻转。
现在临床上一般并不使用银针,多数使用不锈钢针。对于针灸来说,银针其实不如不锈钢针,这主要是因为银针太软,而且容易断,容易造成医疗事故,另外银针的成本也高。现在还有一种象是金针,是金黄色的,其实还是不锈钢针,只不过外面镀了一层黄色的东西。
编辑本段产品结构
现代针炙针,主要由针及拍管组成, 其特征在于拍管的上方冲压一棘齿,该棘齿仅顶边或底边仍与管壁相连,其余各边则与管壁分离,并向管内倾斜,使拍管的内径局部缩小,藉此得以夹住针柄,使针固著在拍管中。此外,拍管的表面涂有色码,用不同颜色的色码来表示不同的针灸针规格,藉此给予医师清晰易辨的视觉信号,使针灸针自包装盒或无菌袋中取出,或在很多不同规格的针灸针掺杂在一起时,可轻易地由拍管上的色码区分出该针灸针的规格,避免发生错误。
编辑本段产品技术
目前使用的针灸针用具,为避免疾病的传播,大多使用一次性针灸针。在技术操作时,操作者必须使用手指夹持针灸针针体尖端,快速刺入皮肤。这样,就可有效避免对针灸针刺入病人身体的部分造成污染,由于使用者操作技术的生疏,刺入时的速度稍慢,会增加病人的疼痛。一次性针灸针操作过程中既应避免针体污染,又能够使针灸针快速刺入皮肤以减轻病人痛苦。
编辑本段产品分类
产品种类
   老九针——针灸针图4
1.老九针
包括鑱(音蝉)针;圆针;鍉(音低)针;锋针;铍(音披)针;圆利针;毫针;长针;大针
2.大针新九针及其针具
包括磁性圆梅针(又叫磁园针)、毫针、梅花针、三棱针、铍针、锋勾针、鍉针、鑱针、圆利针、火针(包括单头针,它又分细中粗,多头火针,火鍉针,火铍针)及配套器具微型酒精灯和针线包,毫针针盒。
3.新型针灸针种类 新型针灸针
自感应电磁针灸针   金银质地针灸针图5
经络静电针灸针
微量元素的针灸针
静电循环负压针灸针
浑元针灸针
磁性针灸针
磁环的针灸针
磁疗功能的针灸针   一次性针灸针图6
电针灸针
电热针灸针
三角形针灸针
微阻力针灸针
纳米针灸针
远红外针灸针
光纤芯针灸针   人体穴位针灸针图7
光纤针灸针
电热针灸针 帽式温针灸针
刺入式激光针灸针
空心针灸针
助推式针灸针
水力针灸针
弓体针灸针
   电针针灸针图8
绝缘针灸针 新型温针灸针
涂硅油针灸针
帽式温针灸针
槽状密合柄针灸针
载药针灸针
覆药物膜层针灸针
经气导出回授新型中医针灸针
   针灸针小针刀图9
量子穴位治疗器的针灸针
针灸针型金属温度传感针
儿童无痛针灸针
偏振激光针灸针头
组合式空心针灸针
柄端盖帽式针灸针
不锈钢管柄针灸针 金属管柄针灸针
   针灸针图10
塑套柄针灸针
套管式针灸针
针管式针灸针
注塑针灸针
丝柄针灸针
个人专用针灸针
单环针柄的针灸针
空心针灸针   针灸针图11
刻度式针灸针
刻度或深度标记针灸针
消毒防护膜针灸针
无痛针灸针
定向针灸针具
针灸一体针灸针
紧固针柄的针灸针
   铜柄针灸针图12
新型一次性针灸针
自卡式带管针灸针
单独包装的针灸针
中医针灸针
无菌操作针灸针
防污染针灸针具
一次性无菌针灸针
加强型缠绕式针柄针灸针
改进型有环柄缠绕式针灸针
避痛护膜连柄气柱式一次性针灸针等 产品规格型号
中国规格日本/韩国规格1/4”0.5”1”1.5"2"2"3"4”5"6”
0.16mm(dia.)#40#1√√√
0.18mm(dia.)#38#2√√√√
0.20mm(dia.)#36#3
√√√√
0.22mm(dia.)#34#4
√√√√

0.25mm(dia.)#32#5
√√√√√√
0.30mm(dia.)#30#8
√√√√√√√√√
0.35mm(dia.)#28#10
√√√√√√√√
0.40mm(dia.)#26N/A
√√√
4 45mm
#24N/A
√√√
注:一般临床常选用26-30号针灸针。
编辑本段词条溯源
针灸的起源与发展
远古时期,人们偶然被一些尖硬物体,如石头、荆棘等碰撞了身体表面的某个部位,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疼痛被减轻的现象。古人开始有意识地用一些尖利的石块来刺身体的某些部位或人为地刺破身体使之出血,以减轻疼痛。古书上曾多次提到针刺的原始工具是石针,称为砭石。这种砭石大约出现于距今8000至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相当于氏族公社制度的后期,人们已掌握了挖制、磨制技术,能够制作出一些比较精致的、适合于刺入身体以治疗疾病的石器,这种石器就是最古老的医疗工具砭石。人们就用"砭石"刺入身体的某一部位治疗疾病。砭石在当时还更常用于外科化脓性感染的切开排脓,所以又被称为针石。
针灸学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古老的组成部分。早在春秋时期已经有擅长针灸的名医。医缓于公元前581年给晋景公看病时,指出已病入膏肓,针灸药皆无能为力,这是史书所载最早的一份病例。公元前5至前4世纪的杰出医学家秦越人扁鹊,通晓临床各科,应用针砭、火砭、汤熨、按摩等多种疗法给人治病,他曾用刺法急救一位病势垂危的太子,被载入史册。
汉代针灸学术,在继承前人经验基础上,继续取得发展。针灸学以二千多年前成书的《黄帝内经》为标志,建立起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
淳于意是西汉初期的著名医学家,他从公乘阳庆、公孙光等战国时期老一辈医家那里继承了针灸学术,并将其传授给高期、王禹等人。针灸学在《难经》中占着重要的地位。《难经》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对针灸学理论有一定的充实和提高。在西汉时期的刘胜墓出土的九枚医用金针和银针,亦标志着针灸用具的显著进步。
《后汉书·郭玉传》的记载,有涪翁、程高、郭玉等一派互为师承的针灸家撰著《针经》、《诊脉法》等,互相传授,虽然均已失传,但涪翁“时下针石,辄应时而效”的高超针术仍得以流传。程高学于涪翁,并将所学针灸技术传与郭玉。郭玉在东汉和帝(89~105年)为太医丞,在针灸上不仅具有“一针即差”的本领,而且还深刻地认识到“针有分寸,时有破漏。”他认为“腠理至微,随气用巧,针石之间,毫芒即乖,神存于心手之际,可得解而不可得言也。”说明在针刺治疗上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并已获得显著的疗效。
西汉末至东汉延平(8~106)年间,在针灸史上出现一部名著《黄帝明堂经》;即《明堂孔穴针灸治要》,是中国第一部针灸学的腧穴学专著。隋唐之间,曾先后两次由政府下令,加以修订,规定为针灸医生的必修课本,并流传到日本等国,对后世中外针灸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武威汉代医简》有九枚医简涉及针灸,从中可以看到当时的留针时间较长,可达“炊米一升顷”之久,简文共载有三里、肺俞二穴。其泉水,从上下文看亦当为穴名,但不见于后世针灸著述。肺俞穴,似为脾俞穴的误记。三里穴,原简作“时下五寸”亦与今穴不同。简文还谈到刺灸与年龄的关系,这也是其他针灸著述所未见的。
《黄帝虾蟆经》是一部论述四时刺灸禁忌的专著,全书有十分之七的内容为插图,其中有一幅全身谨避针灸的人体图,是按六十甲子交替排列的,共有六十个禁刺部位。
华佗亦长于针灸。史载:”若当灸,不过一两处,每处不过七八壮,病亦应除。或当针,亦不过一两处,下针言,当引某许。若至语人。病者言:'已到’,应,拔针,病已行差。”形象他说明了针刺是否得气和疗效的关系。曹操“苦头风,每发,心乱目眩,佗针鬲,随手而差。”
张仲景对针灸亦有独到见解,以伤寒为例,发热恶寒,……,寸脉浮紧,大渴欲饮,自汗便利的宜刺期门;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热除脉迟,身凉下满,……,亦宜刺期门。在69条有关条文中,以刺期门主治为最多,张仲景在针灸操作方法上也有所发展,如针刺与温针、烧针、艾灸等,并各有比较明确的适应症。如所论之“可刺”、“不可刺”、“可灸”、“不可灸”、“可火”、“不可火”等,专篇论述针灸的忌宜,成为张仲景针灸学说的又一特点。汉代针灸学术,在继承前人经验基础上,继续取得发展。 灸法的起源
灸疗方法产生于火的发现和使用之后。在用火的过程中,人们 发现身体某部位的病痛经火的烧灼、烘烤而得以缓解或解除,继而学会用兽皮或树皮包裹烧热的石块、砂土进行局部热熨,逐步发展以点燃树枝或干草烘烤来治疗疾病。经过长期的摸索,选择了易燃而具有温通经脉作用的艾叶作为灸疗的主要材料,于体表局部进行温热刺激,从而使灸法和针刺一样,成为防病治病的重要方法。由于艾叶具有易于燃烧、气味芳香、资源丰富、易于加工贮藏等特点,因而后来成为了最主要的灸疗原料。古人用竹罐,现代也有很多中医师用竹罐,还有玻璃罐,抽气罐等。 古代典籍记载
(1)《黄帝内经》
针灸疗法最早见典籍的是战国时代问世的《黄帝内经》一书。
①《黄帝内经》说 :“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便是指灸术,传说, 九针为伏羲氏所创。 九针为针具名,是九种针具的总称。《黄帝内经》中详细描述了九针的形制,并大量记述了针灸的理论与技术。两千多年来针灸疗法一直在中国流行,并传播到了世界。不过针灸及其针具的出现则更早。
② 最早的针灸针具是砭石《黄帝内经 · 素问·宝命全形论篇》云:“制砭石小大。
③《黄帝内经 · 素向 · 异法方宜论篇》:“其民食鱼而嗜咸,皆安其处,美其食。鱼使人热中。盐者胜血。故其民皆黑色疏理,其病皆为痛疡,其治宜砭石。故砭石者,亦从东方来。”
(2)《灵枢· 九针十二原篇》
《灵枢 · 九针十二原篇》列出了针灸的名称,包括鑱(音蝉)针、 圆针、 鍉(音低)针、 锋针、铍(音披)针、 圆利针、毫针、长针、大针。九针主要是用来针刺治病;也有的可以做外科和按摩方面的用途。
(3)《灵枢· 官针》
《灵枢 · 官针》:“九针之宜,各有所为;长短大小,各有所施也,不得其用,病弗能移。”指出九针的形状、用途各异,据情选用,方可去病。
(4)《山海经》
《山海经》说:“有石如玉,可以为针”是关于石针的早期记载。中国在考古中曾发现过砭石实物。可以说,砭石是后世刀针工具的基础和前身。
(5)《左传》
《左传》收录到公元前550年的一段史料提到“美疢不如恶石”。公元2世纪服虔注:“石,砭石也。”等等。 考古实物发现
(1)跨湖桥文化先民使用骨制针灸针”   跨湖桥遗址针灸针图13
距今8200—7000年的跨湖桥文化先民已经制造了世界最早的独木舟,并用网捕鱼,已经有世界最早的制海盐的技术,因此,他们很可能是最早使用砭石的先民,但是在跨湖桥文化出土文物中并没有发现砭石。然而在对一批不知用途的骨器进行仔细审视后发现,这是探索多年的最早用于治病的骨针,即跨湖桥文化遗址出土的A、B型骨锥和A、B型骨钉形器。
跨湖桥文化按陶器分为三期,第一期距今8200—7800年;第二期距今7700—7300年;第三期距今7200—7000年。三期文化层中都出土了针灸针,如图1和图2。
A型骨锥,共16件,由肢骨片切而成。图1中12件和图2中2、5、9件均为A型骨锥。其中图1-1、1-7、1-11和图2-2共4件属第一期;图1-5属第二期;图1-2、1-3、1-4、1-6、1-8、1-9、1-10、1-12,图2-5、2-9共10件均属第三期。三期A型骨锥之间无明显   跨湖桥遗址针灸针图14
差异。长度最长为19.5cm、最短为4cm。刃部磨制程度不一,少数尚未磨制。A型骨锥功能与内蒙古多伦旗头道洼遗址出土的砭石功能相同。
B型骨锥,共5件,利用动物、鱼骨的自然形态,磨成尖锐形态。图2-4属第一期;图2-6、2-8属第二期;用2-3属第三期。三期无明显差异。最长11.1cm、最短7.5cm。其功能与A型骨锥一样,主要为刺破肿疡和放血。放血后的伤痕有长期刺激穴位的作用。
跨湖桥文化遗址还出土了A、B型骨钉形器,由骨壁较厚的肢骨锯切、精磨而成。造型圆润、规整,器壁光亮,尖部较钝。由于长期使用,骨钉形器表面有如玉器长期把玩后的包浆。A型与B型的区别是A型有“钉头”。骨钉形器最长13.5cm、属B型,最短6.5cm、属A型。第一期文化层中有2件B型钉形器;第二期文化层中有1件B型钉形器和3件A型钉形器;第三期文化层有7件A型钉形器和1件B型钉形器。   跨湖桥遗址针灸针图15
A、B型钉形器在三期文化层中分布的消长关系反映了器形的演化关系。钉形器与山东日照龙山文化层中出土的尖端为圆形的砭石具有相同的功能。其作用与针具中的鍉针类似,着重于用力刺压穴位皮肤,但一般不刺破。
跨湖桥文化遗址还出土了一批木钉形器和D形木锥,它们的形态与骨锥和骨钉形器相同,功能亦相同。
(2)内蒙古多伦旗头道洼新石器时代遗址
1963年,在内蒙古多伦旗头道洼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一根长4.5cm的砭石,一端扁平有弧形刃,可以用来切开脓疡,另一端为4菱形,可以用来放血。
(3)山东日照县龙山文化遗址
在山东日照县龙山文化遗址墓葬中出土了二根砭石,长度分别为8.3cm和9.1cm,尖端为三棱尖锥形和圆形。这二例新石器时代晚期之末的砭石,当时将针灸医学的历史推前到距今4000多年前。
(4)殷周砭石针
近年出土的殷周随葬品中,有一种柄部雕作动物形态的玉制弯锥器,器形精美,据有关专家认为当是奴隶主专用的砭石针。如殷墟出土的原名“玉虎”,全长6厘米,虎作匍伏状,嘴下有穿孔,尾为锥体,锥角约40°。殷墟西区出土的一件原名“玉鱼”,近鱼口处穿孔,鱼身有鳍纹,鱼尾之外附加一鸟嘴形弯锥,锥角约45°等等。这些随葬品形小巧,针身细长而锋利,不可能是兵器、饰物或生产工具,当是为奴隶主制作的精美医疗工具--针石。
(5)西周青铜针
1988年8月在广西武鸣县马义乡一处西周墓葬群中发掘出土青铜针两枚。据鉴定,确认为西周时期的针灸针。
(6)中山靖王刘胜墓
1968年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公元前113年前)出土了4根金针和5根银针,这是至今发现的最早的金属针具。 词源释义
“砭而刺之”渐发展为针法,“热而熨之”渐发展为灸法,这就是针灸疗法的前身。
针具的“针”,繁体作“针”,字从金从咸,“金”表示“金属”,如金、银、青铜等材料,“咸”意为“酸涩”,“金”与“咸”联合起来表示:“一种产生酸涩感觉的器具”。不排除古人采用油炸过的竹针作为一次性针具的可能,这种竹针叫“箴”,其字形中的“咸”,依然是“酸涩”的。 古代针法
(1)“絮刺”[1]
近代杨永璇先生将七星针叩刺出血后再拔罐的刺法称作“絮刺”。这一名称使很多人感到费解,为什么会用这个“絮”字作刺法名呢?《针灸甲乙经· 卷五· 九针九变十二节五刺五邪第二》中指出:“员针者,取法于絮针……锋针者,取法于絮针。”对《灵枢· 九针十二原篇》中的九针内容作了诠释。这些内容被后世针灸著作纷纷转载,如《针灸大成·四卷·九针式》亦照此转录。从中不难看出,我们现在使用的针灸针,有些原是从絮针发展而来的。
(2)七星针叩刺
从针刺的操作来看,如刺得轻就似“员针按摩分间,不得伤肌肉,以泻分气”;刺得重,则似锋针“写热出血,发泄痼病”,兼有员针与锋针的刺法,而七星针最初的雏形,用的就是絮针,将几枚絮针扎缚在一起针刺。后来将五枚针扎在一起的称作梅花针,七枚针的就叫七星针。
编辑本段针灸铜人发展史
1.北宋针灸铜人 北宋针灸铜人为北宋天圣五年(1027)宋仁宗诏命翰林医官王惟一所制造,其高度与正常成年人相近,胸背前后两面可以开合。 古代供针灸教学用的以青铜浇铸而成的人体经络腧穴模型,始于北宋天圣年间,明、清两代也曾制作,对经络腧穴直观教学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北宋铜人上总穴位有657个,穴名354个,开创了应用铜人进行教学的先河。
北宋天圣五年(1027),宋仁宗诏命翰林医官王惟一铸造针灸铜人两具,其高度与正常成年人相近,胸背前后两面可以开合,体内雕有脏腑器官,铜人表面镂有穴位,穴旁刻题穴名。铜人既可供针灸教学之用又可作为考核医生水平的工具。据南宋周密《齐东野语》载,考试前先用黄蜡封涂铜人外表孔穴,其内注入水,应考者根据主考官所提出的腧穴,定位针刺。如取穴准确,针入而水流出;如取穴不准,则针不能刺入。上述两具针灸铜人因战争关系,一具在南宋时失落;另一具为金人所得,传到元代,已有缺损,由尼波罗(即尼泊尔)人阿尼哥于至元二年(1265)修复。 明代针灸铜人
明初,由于修复后的北宋针灸铜人又已昏暗难辨,于是,明英宗诏命仿照北宋铜人重新铸造,于正统八年(1443)制成,而北宋铜人原件遂被遗弃,下落不明。此外,明嘉靖年间(1522~1566),针灸学家高武也曾铸造男、女、儿童形状的针灸铜人各一具。现在故宫博物院藏有一具明代铜人,高89厘米,男童形状。 清代针灸铜人
1742年,清政府令吴谦等编撰《医宗金鉴》。为奖励主要编撰者,曾铸若干具小型针灸铜人作为奖品。这批铜人,现上海中医学院医史博物馆藏有一具,系女性形状,高46厘米,实心,表面有经络、腧穴,但人体造型欠匀称。现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有一具针灸铜人,高 178厘米。有人误认为这就是明正统年间仿宋重铸的铜人。其实该铜人的形制与北宋铜人出入甚大,实际是晚清铸造的。 现代仿铸针灸铜人
1978年,南京医学院和中国中医研究院医史文献研究所合作,研制仿宋针灸铜人一具,现存中国中医研究院医史文献研究所。它是用青铜冶炼浇铸而成,胸背前后两面可以开合,打开后可见浮雕式脏腑器官,闭合后则全身浑然一体。高 172.5厘米,重210千克。1987年, 河南开封何保仪等也根据历史文献,铸造针灸铜人一具,以图复原。此外,在古代针灸铜人的启发下,利用现代光电技术和电脑控制技术,制作经络腧穴人体模型,远比古代铜人精巧,并有很多新产品投放市场,供教学用。
编辑本段针灸针考古分析
古代针灸针具与跨湖桥文化针具之比较
古代针灸针具品种有九针,本文仅介绍相关者。[2]
三棱针即古代“九针”中的锋针,针身呈三棱形,针尖三面有刃。现代多用不锈钢制,长约6cm,主要用于“放血疗法”。现代讲究消毒严格,其实在没有传染病时,三棱针放血疗法并不要求严格消毒,相反,希望伤口有轻度感染,红肿,以达到长期刺激穴位治病的目的。骨锥的作用应和它相同。
鍉针亦为古代“9针”之一。《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鍉针:长三寸半……锋如黍粟之锐,主按脉勿陷,以致其气”。
鍉针用金属、硬木或骨制成,其尖部尖而不锐,曲率半径如同黍、栗,因此不用力是刺不进皮肤的。但是鍉针尖部按压穴位,并适当旋转时,针尖亦可进入皮肤约0.1cm左右。与三棱针不同之处是鍉针非常讲究补写手法,“烧山火”、“透天凉”是手法中的极致。骨钉形器应是鍉针之源。钉形器从B型该化为A型,这和它的操作手势变化有关。
鍉针操作姿势:用拇指和中指夹住针身,食指压在针钉部,针尖对准穴位。拇指和中指除了扶持针身外,还可以捻转针身;食指主要是下压针身。骨钉形器从B型演化为A型,说明跨湖文化先民已在实践中知道必要时下压钉形器可以增加针刺的疗效,因此钉形器中无钉头的B型最终被有钉头的A型取代。
从跨湖桥文化出土的针灸针具看,已经相当系统和完整。因此在跨湖桥文化之前应当已经有更原始的针灸出现。这有待于进一步考古研究。 八千年前跨湖桥先民已掌握原始针灸技术
跨湖桥遗址出土的部分骨器、木器与后来针灸针具造型极为类似,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教授柳志青研究推断:跨湖桥先民已掌握原始针灸技术比已发现的砭石针具早了4000年
对于跨湖桥遗址出土的一些奇形怪状的骨器和木器,考古专家们至今还无法解释它们的用途。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教授柳志青一直醉心于研究这些器物,最近,他发现其中一些骨锥、骨钉形器和木锥、木钉形器的造型与后来的针灸用针十分相似,并由此推断:八千年前的跨湖桥人已经懂得用针灸祛除疾病。
据了解,针灸学是中医学最古老的组成部分,二千多年前成书的《黄帝内经》标志着针灸学建立起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另据考古资料记载,山东日照龙山文化遗址墓葬中出土的两根砭石,其顶端为三棱尖锥形和圆形。这两例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砭石,是早期的针灸针具,它的发现将针灸医学的历史推前到距今四千多年前。
那么早在八千年前的跨湖桥人是否可能懂得原始的针灸治疗技术呢?对此的答案是肯定的。中医界普遍认为,砭石治病来源于我国东部沿海以渔业为主的民族。《黄帝内经》曾记载说:“其民食鱼而嗜咸,皆安其处,美其食。鱼使人热中。盐者胜血。故其民皆黑色疏理,其病皆为痛疡,治宜砭石。故砭石者,亦从东方来。”也就是说,东部沿海的渔民很喜欢吃咸鱼,因为吃鱼容易让人体内产生热毒,致使长出一些脓疮,而砭石疗法刚好可以治这种热毒。从当时的古地理环境看,萧山跨湖桥文化遗址就在海边,具有发明早期针灸的环境和条件。目前的考古研究表明,当时的跨湖桥人不仅懂得制造世界上最早的独木舟和渔网,也掌握了世界上最早的制盐技术,那么凭他们的聪明才智也完全可以掌握早期针灸治疗技术。
跨湖桥文化遗址出土的文物中,专家们并没有发现砭石。但通过对大量出土骨器和木器的对比研究,终于在出土文物中发现了一些与砭石相同形状的器物,主要有骨锥、骨钉形器、木钉形器。古代针灸针具品种有“九针”,其中,“锋针”针身呈三棱形,针尖三面有刃,现代多用于“放血疗法”,而跨湖桥文化遗址出土的一些骨锥呈三棱形,与锋针造型极为相似。“鍉针”通常用金属、硬木或骨制成,其尖部尖而不锐,一般不用力是刺不进皮肤的。在跨湖桥遗址出土的骨钉形器有的是由骨壁较厚的肢骨锯切、精磨而成,造型圆润、规整,器壁光亮,尖部较钝,因为长期被使用,骨钉形器表面还呈现出一种有如玉器被长期把玩后的包浆状。它的作用与鍉针类似,都是着重于用力刺压穴位皮肤,但不刺破,而同期出土的木钉形器也是同样构造。跨湖桥文化遗址出土的针灸针具比山东日照龙山文化遗址墓葬发掘的砭石早了4000年,而且从跨湖桥文化遗址的文化层分布来看,其“针灸针具”尖部还有一个形状演变过程,这说明古人的针灸技术也在不断探索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