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ki英文名含义:[谈虎论径]赵老师论别解(二)(转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4 19:12:19
“谜面别解”初探
赵首成
“谜面别解”一法,前人大率是持否定态度的。如孙笃山在《惜今轩谜话》里说:“面上不当有别解。”张起南的《橐园春灯话》也提到:“面用本意,底作别解,乃为谜之正格。”但是,近些年来由于灯谜创作活动的蓬勃开展,凡诸影剧名、时语、行业术语、自然学科名词等,大都被撷之入谜,常见可用的底材已渐有陵替不敷之感。故而各地谜人在创作途径上,除继续开发新底材外,还充分利用各种谜法,竭力匪夷所思、曲尽其妙,向艺术的深度进军。因此,适当采用“谜面别解”,应是当今谜艺发展形势的需要。实践证明,合理运用“谜面别解”,完全可以创作出大量谜味浓郁、引人入胜的作品来。如:
1. 欲速则不达(《李自成》人一)徐以显【张 君作】
谜面为成语。“达”字由原义“达到”别解为“显达”,以映照底之“显”字;“徐”由姓氏别解作“徐缓”,以反衬面之“欲速则不”。
2. 发言(常言一)生财之道【韩克栋作】
谜面之“发”别解作“发财”义,如口语“发了”,意即“发财致富了”,故“生财”可扣“发”。底之“道”原义为“诀窍”,这里别解作“说白”以扣“言”。
3. 燕归来(毛主席词一)还有吃的【一笑老人作】
谜面为影片名。“燕”通“宴”,用通假字在面上造成别解,以会意出底之“有吃的”。底之“还”原义为“依然”,这里别解作“返回”,以照应面之“归来”。
4. 会意字(影名二)知音、同心结【吴龙云作】
谜面为文字学名词。用“会意”(汉字六义之一)方法造成的字,叫“会意字”,于此却别解成“知会‘意’这个字”。谜底用“意”字的字形组合为枢纽,并巧妙地融入了字义别解、顿读、连缀诸法。
5. 上下楼格(政治术语一)阶级斗争【汤健安作】
谜面为谜格名称。“格”字别解作“格斗”。在上楼、下楼的行动中,必涉及“阶级”。底“阶级”原义是“阶梯之级层”,但现已释为“在生产中处于不同地位的社会集团”(据《新华词典》)。利用谜面会意别解,而使其部分谜底返其本义,这种手法本身便具有一种回天再造功能。
6. 十面埋伏(成语二)三三两两、其貌不扬【林星宏作】
谜面为古乐曲名,顿读如“十/面埋伏”,“面”字便可解作“面貌”。“三三两两”、“其貌不扬”两个成语的扣题命意与现实使用含义有区别,因以构成别解。虽在面上采取断读别解,底形成断扣,然谜意尚未断耳。
7. 脂砚本眉批(鲁迅诗一)只研朱墨作春山【百 川作】
“脂砚本”系《红楼梦》传世批本之一。“脂砚”原是斋名,这里别解作“朱墨之砚”,故底曰“研朱墨”;“春山”加以别解,可借指“眉”,“批眉”即为“作春山”。妙处在于谜面上的另一别解:将面句顿读作“脂砚/本眉批”,“本”字一旦由“稿本”演变成“本来”义,底“只”字义便可赖此悠然传出。
8. 清光犹为君(成语二)满不在乎、称孤道寡【成 岩作】
谜面为五唐。常建《宿王昌龄隐居》云:“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在诗里,“清光”喻月光,“君”为表敬人称代词,代指王昌龄。在谜中,面句被附会成“清朝完结了还在做皇帝”,故底“满”别解作“满清”之“清”,“不在乎”别解后补述“光”;“称孤道寡”则是对“为君”二字的铺陈衍说,略无别解。
据上举诸例分析,常见的“谜面别解”大体可划成三种类型:
一、谜面多为固定名词或专用词语,由其中一至几个字产生别解,从而形成整个谜面的会意别解,并借此带动谜底的变义。如例4、例5、例6。
二、谜面局部别解,下余不别解的部分,由谜底另生别解,底面互为滋补,借以达到底义面义的混合别解。如例1、例2、例3。
三、谜面别解的分量较重,谜底别解的分量较轻(一定要有别解),谜底不别解的部分,仅起解说或演绎谜面别解部分的作用,但全谜扣合又比较稳惬。如例7、例8。
综观这三种类型,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谜底都能部分或整个脱离本义。这便是所谓的“底面双别解”吧。
在现实创作中,还存在着另一种倾向。请看下例:
1. 夏娃(刊物一)中国儿童
2. 气象员(影名一)愤怒的人
3. 师说(成语一)人云亦云
4. 成仿吾(电视节目一)跟我学
5. 后起之秀(三字经一)光武兴
6. 拯救不及时(影名一)包公误
——有下划线者为主要别解字词(转者按:崖叔不能显示下划线,兹将有下划线者列出:1、夏娃;2、气象;3、师;4、仿吾;5、秀;6、拯)
明眼人不难看出,这些谜的相像之处是:一,谜底直述本义,味同嚼蜡,有的完全应该倒置相扣。二,谜底未经过一点改造,大都是只能采用“无别解的会意”来解释谜面。
早年,乐隐同志在《浦东谜刊》第12期上谈到:“‘谜面不可别解’这个论点,已被实践证实是站不住脚的。但如果一条谜,其奥妙曲折、关键的字眼全在谜面,谜底却一览无余,甚至采用本意,这就颠倒了主次。此类谜作,不是属于‘倒吊’之列,就是犯有‘头重脚轻’之嫌。”苏纳戈同志也曾在《浦》刊第14期《几点看法》一文中提及:“······应把主要别解部分(即产生谜味的主要之处)放在谜底较妥。”对照上述谜例,这些看法不无道理。
至于谜底的别解,前辈谜家一般认为“谜底必须有别解,否则不足云谜”,要求并非过严。问题在于,何谓谜底别解?我认为,狭义的别解,当然是仅指字义的别解而言;广义的别解,不妨把使用顿读、连缀、增损、反击、假借、承启等法门的改造,使用谜格的改造,以及人名地名等“天然别解”,统属于这个范畴。理由是:各种改造手段的本身意义及目的,分明都只有一个——让谜底派生新意。像“到处莺歌燕舞”射“春满人间”这类作品,虽云“正面会意”,但其结果却是诗意盎然、谜意索然,殊不合“谜也者,回互其辞,使昏迷也”这一千古定义;同前例相似,其谜底也难免有解词、注脚之诮。
基于上述观点,我认为,“谜面别解”一定要在谜底有改造的前提下进行,即便是局部细小的手术,也会使谜底多少起一点变化。单一的“谜面别解”,则是喧宾夺主,混淆了面、目、底这三大要素各自的特定作用(骊珠、隐目等格式除外),是万不可取的。
这种“单一谜面别解”的弊病,在选面求底或制作连环谜时,稍不慎便易蹈此辙,故尤需注意;盖其法虽异,其理一也。
~~~~~~~~~~~~~~~~~~~~~~~~~~~~~~~~~~~~~~~~~~~~~~~~~~~~~~~~~~~~~~~~
转自赵老师博客。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