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蝌蚪音乐网:高中高三历史下册下学期高考学科教学工作总结,质量分析下载大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1:14:30

本学期我担任了高三两个文科班的历史教学,其中287班是在我校进行班级改革调整后组建的体育特长班,全班同学均为体育生,279班为文科普通班.本届高三是我省新课程改革后的第一届高三,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现象,新问题,担任本届高三的教学工作,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但更觉得肩上的担子不轻,搞好本届高三的历史教学工作是任重而道远.一个学期以来,在学校行政和党总支的正确领导下,在高三年级组的具体指导和组织下,在高三历史备课组的认真研究和精心安排下,与各位同事团结一致,扎实努力,精意求真,不断创新,开拓进取,克服了甲型H1N1对我校造成的负面影响,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不断转变观念,调整思路,革新举措,做了大量的分析,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下面就将本学期的主要工作和取得的成绩做如下总结:
本学期所做的主要工作有:
在思想政治方面:
本人具有高度的政治敏锐感,经常性地通过报纸,网络,电视等媒介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的部署来搞好工作,更加关注国计民生.本学期以来,认真参加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并及时写好了学习心得.
在教学工作方面:
不折不扣地完成了各项教学常规的任务.坚持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晚自习辅导和课后反思等教学环节,每堂课前都做了精心的备课,认真上课,向45分钟要效益,课后坚持批改作业,晚自习辅导时集中解决疑难问题以及做好教学反思工作.另外,在每次周考和月考后走认真地做了考试分析和讲评工作.
不遗余力地坚持教研教改.第一,坚持向集体备课要效益,本学期坚持在每周集体备课活动中都精心准备,积极参加并发言,同其他同事一道研究新课程背景下遇到的教学问题并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尤其是向有经验的老教师请教.一个学期以来,我们都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碰到了许多关于教学课件的问题以及如何处理好课件和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问题,为此,我们在每周的集体备课时间里都积极探讨课件的内容和制作方法.第二,积极参加区教研室和市教科所组织的新课程背景下的论文撰写和教学竞赛,还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教学比武活动,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第三,针对多媒体辅助教学这一新鲜事物,我专门进行了思考和分析,从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探讨如何最有效地发挥多媒体辅助手段的作用,但又不妨碍正常的课堂教学内容的讲授.第四,我主动同其它学校的同行予以交流教学心得,吸取他们对我的教学有益的经验和方法.此外,还不断地从互联网上寻找和积累新的教学资源,并加以充分的利用.
诚心诚意地做好同学生的思想沟通工作.古人云:"知政失者在草野,知屋漏者在宇下."教师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是最有深刻体会的.因此,教师要提高教学质量,需要做好课后心理辅导工作,本学期以来,我经常性地深入学生,及时了解学生们的思想状况,并经常性回答学生们面临的一系列心理问题.进入高三后,很多学生感到高考考大学无望,就丧失了学习的信心,这些学生的思想问题尤其严重,针对这种情况,我通常是坚持课堂集体思想教育和课后个别谈话相结合,较好地解决了学生们的思想问题,使大部分学生树立起了学习的信心.此外,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历史课堂上的一些经典案例引导他们树立起信心,另外在上课过程中有意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来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经常对他们加以表扬和鼓励,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本学期取得的主要成绩有:
在教学方面,所教班级的考试成绩在全年级靠前.本学期举行的各次月考考试中,我所教的班次的成绩都靠前,尤其突出的是287班,该班的考试成绩在全年级同类班级中每次都是第一,而且是遥遥领先.
在教研教改方面,取得了撰写教学设计和制作课件等方面的好成绩.在参加的2009年全市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竞赛中,我所撰写的教学设计《古代商业的发展》一文获得了全市壹等奖,我所制作的教学课件《古代商业的发展》也获得了全市壹等奖.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一个学期以来,在工作中,我取得了比较大的成绩,但成绩只属于过去,况且在实际的工作中也存在很多的不足,这届高三是我省新课程改革的第一届高考生,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的新现象,新情况,新问题,这都需要我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努力,不断转变观念,不断调整思路,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争取在以后的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绩,为实现我校创建省示范性中学而继续奋斗.

转眼间,2007年高考就过去了。回想高三这一年的紧张备考,联系高考成绩的得失喜忧,各种体会和滋味又上心头。近年来,历史高考试题在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和能力的要求方面有了明显提高,这给历史教学与复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样才能在高三阶段这有限的时间里完成教学,现将总结于下:
一、认真组织好备课组和课堂教学。
本学期,高三历史备课组的主要教学任务为二部分。开学初至4月份,完成了三大模块的系统复习;4月下旬至五月份主要进行综合训练和强化重点知识复习。虽然教学压力较大。但是我们继续严格依照第二轮讲全讲细讲透的原则,不赶进度,不求速度,精心组织好每一节课,通过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细致讲解和归纳,培养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强调教学的效果。从一个学期的实践来看,大多数的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对历史学习的信心也加强了,在扎实的第二轮教学和大量的训练中引导学生打下了坚实的“双基”。作为备课组,做到“四统一”:统一进度、统一备课、统一资料、统一测试与反馈。
二、紧扣历史复习中“基础知识、学科能力、应试能力”
1、全面系统掌握历史基础知识。历史学科《考试说明》强调的能力要求,第一条就是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用一句通俗的话就是考察是否记全、记牢、记准了历史《考试说明》规定的历史知识。从近几年的高考来看,虽然一再强调考察能力,而准确记忆性的基础知识的分数比重仍是相当可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是人所皆知的至理名言。在日益重视能力训练、突出能力考察的今天,强调历史基础知识的教学,是当前历史复习中特别值得认真反思的重要问题。
2、  高历史学科能力。历史学科能力的核心是历史思维能力,即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去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它不可能在简单的历史背诵中获得,只能在全面、系统、牢固、准确掌握历史基础知识的学问思辩过程中逐步提高。全面就是对课程标准、《考试说明》规定的知识点,全面掌握。系统就是历史知识在历史理论的“串通”下纵横一体,牢固就是对考点内容的记忆程度,准确就是对考点内容的准确性,要在掌握知识中提高能力,在提高能力中进一步掌握知识。
3、提高应试能力。应该指出的是加大勤学苦练的力度并不等于题海战术。我们讲的勤学苦练,是在培养学生增加知识加深记忆外,更侧重于历史理解,更着眼于知识运用和分析、综合、表述能力的提高。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阅读、分析、概括、综合的过程,只要这样,才能梳理历史知识,强化历史记忆,掌握历史概念,建立完整的、科学的历史知识结构。在审题方面,要培养学生审清题意抓住题眼,掌握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整理答题思路和文字表述的高考应试能力,要使学生不仅懂得如何做,更重要的是在于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要让学生做到每做一题都要有所收获,以达到聚沙成塔的效果。故我们基本上从不照搬照抄一套完整的历史试题,而是自己进行加工整合,以适应我们学生的特点和高考趋势及教学进度。
三、把握历史复习角度的三个层次“史实、史观、史法”
1、史实,即要求学生掌握教材的基础知识。(1)导言:搭建了知识结构框架,并给具体的史实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一个定位,对学生们形成历史结构框架极为有利,可以要求学生多加了解;(2)课文大、小字,是教材的主体内容,其中大字是复习的重中之重。掌握大字,首先是要求学生“记”,强调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但理解不能替代记忆,还是要“强记”、“死记”,我是定期或不定期要求学生背问题,加强督促与检查。其次,理解要深。要区分历史事件的表面现象和本质内涵,特别要告诉学生去挖掘教材中的隐性知识。小字是大字的延伸和补充,它更具体、详实,可视情况掌握。(3)地图、图片和文献资料是复习的重要内容。总之,上述几种知识,复习时要注意各自的特点,不可偏废。
2、史观,观察、分析历史事物的观点和基本理论。注重历史基本理论的考查,已成为高考命题的基本走向。如《考试说明》思想教育部分规定,以历史事实,使学生形成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的观点;必须把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放在当时具体的历史条件下进行评价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世界各国相互联系、共同发展而又国情各异,发展不平衡的辨证观点等等,(1)平时注意与政治学科相联系,灌输基本理论,使学生初步理解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几个基本观点和辨证的思维方法,提高思考能力。(2)注意中外历史比较,形成“大历史观”。平时复习时注意把握中国史和世界历史间的有机联系,把中国史放到国际大背景中掌握。在对比联系中提高学生的整体印象、全局观念以及对于“大历史”的宏观把握,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得以优化,思维能力逐步提高。
3、史法,即分析、阐释历史事物的方法。(1)史法主要通过平时的课堂教学和加大习题的训练力度来强化。(2)但要注意的是多做题不如巧做题,掌握好一些重要的思想和方法则更为重要。要求学生每做完一道题,或一套试卷,都要反复揣摩体会,这样的效果比“题海战术”要有效得多。教师在训练的同时根据学生的需求,对学生讲解自己的思路,传授解题的方法(也可让学生谈谈他们的思路,教师适时点拨)比如比较类问题,教师务必把如何确定比较项等比较的方法传授给学生。
四、突出教学和备考的几个重点
1、加强材料题的训练力度。而材料题是学生感觉较难的一种题型,在高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届历史班由于生源较差,在材料题上出现了解题水平低、解题速度慢进而影响问答题的得分的突出问题。如何提高学生解答材料题的能力对高考至关重要。为此,备课组从第4周开始加强对学生进行材料题的训练和解题方法的指导,每一周精选2——3道同一类型的材料题发给学生做,每两三周安排一节课讲解某一类型材料题的解题方法。通过长期的训练和方法的指导,培养了学生解答材料题的感觉,最大限度地解决材料题给学生应考带来的负面影响。通过实践,大多数的学生的材料处理能力有了提高,为高考的得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加强学科尖子生的培养。为了从质量上提高历史科成绩,我们决定以培养尖子生为突破口,来提升历史科的高考成绩。我们将从两个历史班中选出一批有发展潜力的学生作为培养对象,从四个层面加强辅导:一是针对他们各自的存在问题,对症下药,扫除高分障碍。二是对他们加强问答题的训练力度。三是加强心理交流,做好师生的沟通。四是尖子生一定要在老师的进度下复习,同时给尖子生额外的作业和自由的平台。
3、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与训练。在备考教学中,我们特别强调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我们提出“谁做好了第一卷,谁就最有可能在高考中取胜”的思想,高考的差距关键在选择题,为此,我们力争做到课前有选择题训练,并且最好是按高考的形式命题训练。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对主干和重点知识反复强调,细致分析,引导学生重视和掌握。
总之,成绩属于过去,新的学年又已开始,我还有许多需要改进探索的地方。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会更加努力,争取取得更大的成绩。

《孙子兵法》有云:“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考场如战场,瞬息万变,作为历史老师,如何面对起点特低的历史班学生?怎样才能扬长补短,决胜高考?那就得做到——知己知彼。
(一) 知学情,备教法——“志”、“智”双管要齐下。
(二) 知考情,导学法——“死去活来”是通法。
【理论与实践】
(一)知学情,备教法——“志”、“智”双管要齐下。
1、        知学情:生源繁杂、基础特低,历史学科潜力待挖掘
知学情,即了解任教班学生的情况,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基础、学习能力等相关情况。你是否认为这只是班主任才要做的事情,科任老师不用管?如果这样,那就犯了兵家之大忌:只知己不知彼!学情班主任固然要了如指掌,作为科任也最好能了解。因为班情、学情决定老师的教情。“教”是为了“学”,“知学情”为的是能对症下药。
那历史班的班情是怎样的?学生的历史这一科的学情又如何?
以2004届高三8班为例吧。
(1)生源构成:繁杂、参差不齐;正取生与择校生比例严重失衡。
高三新组建的历史班全班共48人,生源构成如下:
正取生
择校生
华英生
体艺生
插班生
人数
10人
38人
8人
10人
11人
比例
20.8%
79.2%
16.7%
20.8%
22.9%
华英生是指高一入学时,以民办公助形式招入的学生;体艺生是指高考准备报考体育、音乐舞蹈、美术学院的学生;插班生是指进入高三后才从化学班、物理班转入历史班的11名学生。
(2)学习成绩:班底极差,平均成绩与年级差距巨大,尖子生奇少,后进面特大。
这是高二下学期的期末考试成绩统计
语文
数学
英语
历史
综合
年级
平均分
101
74
94
106
本班
平均分
98
55
84
68
91
与年级差距
—3
—19
—10
因历史班单独命题,无法比较
—15
(3)就历史学科而言,现状更令人担忧,急需挖潜。
虽然高二已经分出历史班,但上学期的课时一直只有两节,这与非历史班没有任何区别,下学期仅增加1课时。更为严重的是,进入高三关键的一年了,又有11个学生铤而走险地从物理班、化学班转入了我们历史班。高二整整一年,这十多个学生,历史有没有学,学得怎么样,不得而知!所以,前景不容乐观。高考要取胜,必须补短扬长,八班是历史班,可由于上述的原因,历史并不是他们的强项,或者准确地说,他们根本没有强项。对于高三才转入历史班的学生来说,历史更是他们的弱项。
高一打基础,高二是关键,高三出成绩。身为这个班的历史教师,无时无刻不在思考:怎么办?采取什么教学方法才能创造奇迹-------使历史学科成为学生的救命稻草。
2、        备教法:“志”、“智”双管要齐下
(1)     备教法——树信心,励斗志,“攻心为上”!
这项工作,班主任要做,科任老师也必须做。为啥?因为在学生的思维中,班主任对他们的管理教育,是理所当然的,久而久之,会“麻木”了。如果科任老师能找他们说说话、谈谈心,就不同了,他们会有“受宠若惊”的感觉,有时只是一席话就足以令学生感动,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那怕是不当班主任,也要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把思想交流作为教学的重要一环,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
作为历史教师,我相信思想的力量,相信“奇在精神”。要挖掘学生历史学科的潜力,首要的一点是“树信心,励斗志”!历史班学生由于起点低,基础差,几乎是每考必败,士气低落,普遍学生存在自卑感重,自信心不足的现象。但有一点,因为语、数、英、综合较差,他们对历史学科寄予了厚望,甚至把历史学科作为唯一的出路,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我找到了突破口,对症下药,“攻心为上”,在平时的聊天、谈话中,在测验、考试卷面留言上,我都特别注意根据学生的情况,引经据典,以史为鉴,把历史作为主阵地,既让他们意识到危机感、急迫感,又能感受到只要树信心,有斗志,讲方法,是有希望的!
【实践案例】下面是其中一例,写给学生的《新年寄语》 ,我把它过塑放进新年派给学生的“利士”封里。
奋斗传奇
过去一学期,我们一起奋斗,一起攀登,笑过、痛过、哭过,虽说不上荡气回肠,但确是我们人生中珍贵的一页,历久恒新!虽然,你们常见的是我冷峻严厉的面孔,听见的更多的是我的询问督促……然而,暗地里,我在为你们的不甘落后鼓掌!为你们的攀峰折桂喝彩!也为你们的驻足不前而忧心……我欣赏你们的多才多艺!我羡慕你们拥有蓬勃的青春、拥有多彩的梦想!……但同时我也痛心某些同学的不思进取……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现在,我们已处于高三的最关键时刻了!今日不“搏”,更待何时?!年轻的我们已没有退路,惟有一“拼”!爱拼才会赢!要想在考场上得心应手,我们就得发扬井冈山精神——“坚定信念、艰苦奋斗、敢于胜利”!在革命的低潮时期、在困难面前不灰心、不气馁!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挖掘自身的学习潜能!我们就得发扬航天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接受艰苦的训练,学习上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境界,竭尽全力谱写生命的乐章 ……
泪是咸的,汗是涩的,但心是甜的!历史底蕴深厚的我们深深地懂得 “不经一番寒彻骨,哪有梅花扑鼻香”的道理。成功往往不在于你有多聪明,而在于你不懈的努力!“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正所谓:“有志者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不经风雨,又怎见彩虹”!看!History的旗帜在向我们招手!听!我们的歌声多嘹亮,让我们一起“拼搏高三,品味高三”!共同书写那《奋斗传奇》:与你互勉,并肩奋斗,要让那光辉收于我手……
英雄莫问出处,我们要笑到最后!我们要笑得最甜!
林老师与你共勉
(2)     备教法——立足课堂,适度培优、关注差生,因材施教,开发智能。
要对症下药,除了“励志”,当然还要想办法开发学生智能。正取生与择校生比例严重失衡,择校生特多,后进面大,日常教学如以照顾中等学生为主,会造成极个别正取生吃不饱,相当一部分基础差的学生“不知所然”,教学工作难度大,也直接影响学生成绩的发挥、提高,教学怎样兼顾?历史学科的学习状况参差不齐,从物理、化学班转来的同学,既要跟着大集体学新的课本《中国古代史》,又担心高二的两本《世界近现代史》怎么补回?难度大啊!历史要培优吗?没几个学生。要补差吗?多得很!最后我采取了“立足课堂,适度培优、关注差生”的办法,历史课堂是主战场,要立足,抓基础,满足中间层次学生的要求,把课本知识讲通、讲明。课余,籍着级组的培优补差工作,抓两头,希望能在第二战场打个漂亮仗,最大限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在级组的指导下,对尖子生,关爱,帮助,支持,在培优班多讲学法,并进行不同题型的解题方法的训练,让尖子生飞得高,飞得远;对边缘生,热情,和气,率真,让边缘生跑得稳,跑得快;对后进生,多关注,要大度,包容,恻隐,让后进生走直了,走准了,助他们一臂之力。总之,审时度势,因材施教,把工作做在前,做足功夫。
【实践案例】下面一段话语,是我把何校长在高三某次会议上的发言,整理修改后,与学生的又一次交流,它实质上是提醒学生审时度势,掌握科学的复习方法,最大限度的挖掘自己学习潜能、智能。

尝闻一说曰:学习要经历以下四个心理过程,方能达到至高境界。
一、“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二、“知道自己不知道”
三、“知道自己知道”
四、“不知道自己知道”
这并非在玩文字游戏,此实乃金石良言。何以见得?
一模前的你,是否不知天高地厚——“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一模后——二模前,我猜你肯定“知道自己不知道”,正努力查找自己还不懂的知识,从多拿一分做起,查漏补缺吧!
二模后——高考,又该做些什么呢?查自己懂了那些,保证高考时把这部分的知识拿下来,稳操胜券!换言之,就是“知道自己知道”!
因为高考有三大战场:基础题、中等题、高难度题,比例是2:6:2。要在高考中获胜,必须“必胜第一战场,打赢第二战场,坦对第三战场。” 做好基础题,把握得分主战场。
高考后,该到怎样境界?你说呢?

时光荏苒,转眼2009高考已落下帷幕,回顾一年来的高三历史教学工作,感慨颇多,现总结如下。
一认真研究新课改区的高考和我省的考试说明。
高考的动向是高三教学的方向和指导。06届的学生是福建课改的第一年。我们本省没有历史可供我们回头借鉴。所以我们把目光转向了已经课改省份的高考,以寻找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我们首先认真研究了宁夏、海南、广东、山东、江苏等课改地区的近两年的高考试卷,总结试卷的结构,难易,题型和考查的能力。其次是寻找那些在课改中脱颖而出的地区的做法和经验教训,如广东省的汕头地区在最近几年高考中历史成绩非常好,我们便尽量寻找汕头地区的模拟卷,他们的复习安排等。再次是研读我省的考试说明,识读考试说明对高考能力要求、考试内容、试卷形式等的变化,从中解读命题意图、教育理念和主流思想。我们在新课和复习教学中以及练习中都要贯彻这些思想。
二全面规划科学安排各轮次复习
第一轮复习的目标是稳扎稳打,夯实基础,从微观角度理清重大历史事件的背景过程影响。由于高一高二年存在的一些条件限制,这一届学生到了高三年复习时历史的基础知识很不扎实,所以我们放慢了一轮的进度,力求学生建构起一个比较细密的知识体系。在这一过程中,要求学生依托教材,对教材的文字(尤其是关键字),图片进行深挖。
第二轮复习的目标是纵横联系,对历史知识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注意扩展历史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从宏观角度建构历史知识体系,把握历史阶段特征。这一过程,要求学生特别注意教材目录,章节引言部分,注意历史事件经济、政治、文化相互的渗透和影响,以及不同时间或者不同空间历史事件的对比。在二轮复习过程中,还要渗透一些历史史观,比如用文明史观全球史观唯物史观来解读历史现象历史人物。
在这二抡复习过程中,辅之以适当的训练。练习贵精不贵多,比如选择题我们精选这些年比较常见的一些题型,如材料型选择题,时间型选择题,逆向选择题,组合选择题等。主观材料题注意一些解题解题方法技巧的训练。如审题时注意题目的指向是依据材料作答还是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获取信息时注意一些关键句词的把握甚至借助一些符号;答题时注意答案的层次性语言的规范性等。
在这些练习或考试过程中,要对学生的答案进行分析。特别注重学生在答题上所暴露出的问题,是普遍性的问题要帮助学生找出症结所在,反复讲解答题思路和规律;是特殊性的问题,要及时针对个别学生加强具体指导,并举出相关的题型,帮助认识掌握好具体的答题规律。虽然工作量很大,但比较有实效。
三配合年段的安排,落实培优和辅差。由于课时教紧,我们最后把辅差的工作和整个年段的教学结合在一起,提纲练习是整个文科班印发,然后错误率较多的同学集中解疑。
此外,备课组成员齐心协力分工合作。苏老师在政教处主任和日常的教学之外,还额外承担了艺术班的教学。我和付老师分别承担每周练习卷的挑选命制。我们在重大问题上要协商取得一致意见。集体合作的力量永远大于个体。
最后,感谢赖校长和教务口在我们困难时当机立断的支持,也感谢李老师对我们年级历史教学无私的援助。如果我们有取得一定的成绩,和他们的支持帮助是分不开的。再次谢谢大家。

新课标下两年高三历史教学总结
转眼间,新课程标准下的高考已经走过了两年。两年里,我一直从事着高三历史教学工作。
从2006年—2007年的初步接触,到2007—2008的进一步熟悉,再到今天的全省教师培训,可以这样说,每次学习都有很大的收获和提高,尤其是对新课程、新教材的认识。下面,就我本人在实践历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几个问题及自我解决方面,与老师同仁们交流一下。
我省的新教材大约有四个版本,岳麓版、人教版、人民版和大象版,我校采用的是岳麓版,不管是哪种版本,均已以专题讲授为最大特色,新知识体系使今天的历史教学势必面临许许多多的新挑战,我个人的历史教学也不例外,出现了许多问题和困难,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点:
首先,专题知识探究性强,材料丰富新颖,具有挑战性和可取舍性,教学难度大,学生不易掌握和运用。
其次,专题新知识的学习缺少铺垫,各知识点的联系松散。
再次,专题之间和内部知识时空跨度大,跳跃性强,不易掌控和熟知。
最后,某些知识点在不同模块或章节中反复出现,处理方式要求高。
下面我以必修(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这一专题具体谈谈教学中所面临的困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这一专题在新课标指导下的编写具有这样几个特征:
1、从时间上来看,纵跨自夏商周到明清整个中国古代的几千年历史
2、从内容上来看,涉及内外服制度、分封宗法制、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内阁军机处等多种类型的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制度
3、从知识点内部关系来看,由于各政治制度纵跨不同的历史时期,虽有联系,但差异性明显,很难总结共性,不易掌握
4、从整个高中历史课程来看,政治、经济、文化是一个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整体,若无部分经济和文化上的史实为铺垫,掌握这些政治制度时则显得孤立、突兀。

一期来,在学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教务处和高三年级组的具体组织和指导下,高三第一期的初轮复习工作进展顺利,现已完成教学计划的各项任务,较好实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现就一期来本人对高三历史教学工作的感触做一回顾,敬请领导、同行批评指正。
一、搞好第一轮复习,贵在因材施教,夯实基础,注重实效,稳步推进。根据本人所带这届高三文科班76C、77C、78C的学情实况,早在暑期补课前制订了较周密的教学计划。由于本届高三学生历史学科基础参差不齐,各班又有十几到几十个艺术、美术、体育专业生,专业训练会耽误大量的复习时间,使得有限的复习时间更加吃紧,因此为了提高复习效率,保证高三第一轮历史复习的进度,我针对各班学生不同的学情特点,精心设计不同的教案学案,做到有重点有分别地将每堂课的教学目标具体化,使不同基础的学生在每节课都有明确的具体学习要求和任务。根据本届高三历史教学组的复习规划,我们将《中国古代历史》的新课教学与复习合二为一,每节课都有明确的知识目标和能力要求,每一章都有针对近年高考题型特点和要求的相应的检测训练,做到学以致用,由知识型向能力型转变。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将历史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有机的统一起来;在注重学科内知识系统归纳、综合的同时,随时加强文科综合知识的相关连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思考能力,为第二轮历史专题复习作好铺垫。
二、充分利用课外辅导,督促学生及时准确牢固地掌握好基础知识,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加强对个体学生的具体的学习方法和答题思路的指导。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传承知识、创新知识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生基础薄弱,根本上说明学生在过去的学习中缺乏正确的方法——具体的表现为缺乏适合个性思维特点的学习方法。因此,教师企求将课堂上所介绍的普遍方法都能自动的转变为适合每个学生的特殊方法,是不明智的,当然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根据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是稳步提升学生掌握知识能力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的主要方法。为此,我在课外辅导时间,特别注重个体学生在巩固知识和答题方法上所暴露出的问题,是普遍性的问题要帮助学生找出症结所在,反复讲解答题思路和规律;是特殊性的问题,要及时针对个性特征加强具体指导,并举出相关的题型,帮助认识掌握好具体的答题规律。
三、加强交流,及时总结教学经验,不断修正教学方法,做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共同提升教学质效,实现高考目标最大化。质效是人们一切活动的追求目标,教学质量的竞争实质是学校整体教学资源整合优势的竞争。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现代教育理念告诉我们,加强教学交流与合作,是整合教学资源、挖掘潜力、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历史学科的特点是过去性、综合性、阶段性和规律性,学生对历史学科既感到有兴趣,更觉得难学,正是与历史学科的基本特点有关。因此,我们高三历史教学组针对本届高三学情的普遍特点,经常交流教学经验和学情特点,加强第一轮历史复习中所遇到的新问题,共同探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及时调整复习进度和方法,共同印制辅导方案和有关训练资料,做到经验共有,资源共享,整体提升高三历史复习效果,稳步推向高考目标最大化。同时,我们还注重加强与政治、地理教师的交流,将历史、地理、政治学科知识有机地连接,把文科综合题型训练分解到具体的学科知识中,培养学生综合答题能力。鼓励学生间相互交流学习心得和体会,促进学生共同进步。
目前,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已将要结束,复习的任务仍然很重,尤其是专业生因专业训练和考试耽误了很多时间,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将这一大块补救上来,是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我有信心有能力一定会找准切实的方案,会把今后的复习工作做好。

07年高考早已落下帷幕,回顾一年来的高三历史教学工作,感慨颇多。这一年里可谓风风雨雨,经历了大大小小的考试,由于努力、付出与合作,我们集备组取得了令学生、学校满意的好成绩,在青岛市期初考试中,取得全市第二名的好成绩;青岛市期末考试通考中取得平均分、优秀率均第二名的成绩;青岛市二模考试中取得优生达线率全市第一名、平均分第二名的好成绩。成绩的取得,与努力与耕耘是分不开的,现具体总结如下:
一、全面规划,科学安排各轮次复习。
04年山东省开始了新一轮课程改革,在近三年的实践中切身感受到它涉及到高中课程的方方面面,包括课程的目标、内容、结构、逻辑、实施、评价等等,观念新、范围广、力度大,对我们老师而言,2007年新高考既是机遇,也是前所未有的挑战。为此我们未雨绸缪
结合对新教材、历史课程标准和新高考的理解,全面、具体而又科学地规划历史学科在高三阶段的三个轮次的复习计划,内容如下:
(一)第一轮复习
★时间:第一轮复习,从高二下学期到高三上学期(11、12月份),应基本完成。
★理念:稳扎稳打——夯实基础
★思路:
(一)按照新课标去整合基础知识:
1、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整体把握教材,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 根据构成要素掌握历史事件,整合基础知识
3、对同类重要历史事物发展线索的整合
4、对同一阶段中外历史知识的整合
(二)日常应对新高考的一些具体做法
1、学案导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问题式教学模式的探讨和应用:
3、精选习题、精讲精炼和解题方法的训练
(三)、关注学生、关注细节
1、关注学生(尖子生的培养)
2、关注复习和考试的细节
★主要的复习方法:
1、根据课标,明确考点。将课标中的考点以关键词的的形式突出圈划,并分析理解考点间的关联,即共同阐明一个什么主题问题。
2、.根据主题及高考热点,梳理这一专题的学习思路,提示复习方法
3、学案导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包括:知识线索、重点难点、相关小专题、典型例题(或高考题链接)、规律性问题总结、高考预测
4、理清线索,抓住主干。用树状等图示边写边阐述知识体系。
5、重难点问题的分析。应重点着眼于基础知识讲清讲透。在夯实基础上,理清知识的内在联系。
6、针对每一考点,精选例题,不能只讲出答案,更重要在于分析其出题的意图,针对的考  点,讨论解题方法,区别容易混淆的知识,适当进行中外古今,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等领域相关内容的对比分析(第二轮复习中更常用)。
7、课堂或课后练习巩固。每个考点配合5-6道练习,从不同角度理解一个知识点。
8、阶段检测、综合练习及模拟考试认真对待。一方面,学生可以锻炼以适度的压力和答题  节奏来适应选拔性考试的要求,增强对考点知识的记忆、理解和应用的能力。另一方面,老师通过考后诊断分析,把握学生对个章节内容的掌握程度,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调整策略,也便于指导后期工作。
9、鼓励学生自主复习。以上一系列过程,适当指导学生自主进行。即抓主题—圈要点—列提纲—画框架—善质疑—能解答—多反思。
★效果:由于第一轮复习规划科学,方法得当,训练及时且针对性强,在青岛市期末考试通考中取得平均分、优秀率均第二名的成绩。
(二)第二轮复习
★时间:06年月12月份——07年3月份
★理念: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从问题的、联系的、综合的角度将知识专题化,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阶段。(纵横关系)
★工作目标与思路:
1、本阶段教师工作的要达到的目标:
①精心设计和选择专题:由整个备课组集体协商,共同确定。集思广益,多借鉴各地的二轮复习材料和思路,认真地分析、讨论和筛选,从整体上确定整个二轮阶段要复习的专题。
专题确定原则:既要照顾考纲主干知识的覆盖,又要注意现实热点问题的适当选取。
②注意:专题立意要新颖,实用,不能将旧教材的传统专题搬来改头换面。要结合本学校、本班级的实际情况,尤其是结合学情(学生一轮复习的效果)。
2、本阶段学生要达到的目标要求:
①养成答题的“六性”:
A.简洁性:在准确、科学、概括的基础上,简洁、明了、通顺地答题,并注意行文的序号化、段落化、要点化。
B.完整性:建议先列出答题的提纲,以避免答题随意性,导致偏题或漏点。
C.发散性:敢于突发奇想,大胆思维做答。
D.综合性:要史论结合,有史有论。
E.拓展性:视野要开阔,要左顾右盼,注意古今中外知识的联系。
F.规范性:卷面要整洁,字迹要清楚
②熟题、易题不丢分,生题具有一定的应变能力,会知识的迁移、变通。
③对于积累的知识和题型有一定的归类、总结、提升,有个人的感受、体会、收获。
④学生应建立“错题本”,如有可能,甚至能建立“好题本”(将好题、典型题目总结归纳,在三轮复习时使用,必能收到极佳之效果)。
★具体做法:
一、优化专题,培养能力。
按照考纲的历史顺序,结合教材编排顺序,科学地确立专题,重新制作学案,为学生建立宏观的历史知识体系,以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观和历史思维能力。
中国史和世界史两部分,依次为中国古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现代史(二战前)中国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二战后)中国现代史。每一时期又根据政治、经济、文化顺序复习编排。具体如下:
中国古代史:1古代政治制度史、2、古代经济、3、古代思想、4古代文艺与古代科技5、春秋战国社会巨变、6、明清时期政治经济文化
世界古代史:古希腊和古罗马历史、
世界近现代史:1、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 2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3、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和民主政体建立   4、两次工业革命  5、近代工人运动6、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  7、俄国和苏联历史
8、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演变  9、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 10、世界近现代科技
中国近代史:1、19世纪中期列强侵华与中国抗争2、19世纪末20世纪初侵略与抗争   3、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    4、新民主主义革命
中国现代史:1、新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曲折发展   2、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3、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化   4、中国近现代科技和文化
二、、学以致用,调动学生参与,提高实战能力。
学生是高考的主体,我们的一切工作都要落实到学生身上,我们的一切成绩都要通过学生来体现,课改下的高考更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发挥主体作用,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提升能力,学以致用。
1、多做调查,做到先调查研究、在备课讲课。利用小纸条等多种反馈形式,及时发现学生不足,学生欠缺什么,突出讲解什么,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
2、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共同备课,自主整理,相互分享,共同进步。采用知识整理分组、,疑难问题对讲等各种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
3、强化实战训练,以考代练,学以致用。每周阶段、综合各考练一次,规范答题。
从一模文综测试试卷来看,部分学生不适应文科综合测试的试卷长度,掌握不住答题节奏。只求速度,不求质量,审题不够深入,答题不够全面,书写不太规范,这些现象要通过实战训练,及时调整,才能胜任高考。
4、重视学生心理疏导,克服急躁情绪。高考已进入倒计时,学生在复习中总觉得头绪多,头脑发胀、记忆模糊,而产生急躁情绪,导致学习效率下降。这就要求我们要及时做好学生心理疏导,要多加鼓励,少加打击,要重视过程,淡化结果。落实优生补弱计划,分期、分批、定时找学生谈话,及时指导与鼓励。
三、创新思考,旧中觅新。
注意研读新教材,以新观点、新视角去整合基础知识、评价历史事物,善于从旧知识中悟出新意。
★效果:二轮复习中我们科学地确立了既要照顾考纲主干知识的覆盖,又要注意现实热点问题的适当选取的专题提纲与学案,精选了与专题相配套的习题,着意于培养学生的解题方法,指导学生养成良好地学科学习习惯,形成纵横交织的知识网络。在全市通考中依然成绩优异。
(三)第三 轮复习
★时间:2007年4月至高考。
★理念: 回归课本,查漏补缺,消灭知识盲点;针对高考试题的题型、题量、难度进行模拟训练;并以考前模拟训练对学生进行心理调适。
★工作思路与目标:
1、本阶段教师的工作:
①精心研究各地试题,甄别、取舍、消化、落实各地有关高考的信息,揣摩高考命题的大方向,形成自己的一套考前指导思路。
②训练过程中要善于总结答题的规律,理清答题的思路,按照“一审(审题)、二抓(关键词)、三扣(紧扣题意)、四展(拓展思路)、五答(回答要点)、六查(查漏补缺)”的要求,认真落实每一个环节,做到答案要点化,要点层次化,层次逻辑化。
③各地的材料和交流试题正陆续到来,使用时,一定要有所选择,选择那些最切+合我们实际的题目进行训练,不要整套题直接搬上来。
④将高考热点有选择地使用,设置小专题,进行针对性地训练。
2、本阶段学生要达到的目标:
①回扣教材,保证主干知识。
②答题力求“准、全、简、美”;
③正确分配时间,掌握做题速度;具备一定的答题技巧和心理应对能力;
④灵活地应变陌生的情景、角度、设问,具有较强的知识迁移能力和组织应答能力。
★复习方法:
①以纲扣本,把考试大纲中规定的考试的内容与教材对照,细细地过一遍,加强对漏缺知识的记忆和消化,并要把书中最主要的内容要熟悉一遍,横下心来,大胆取舍,不要患得患失。
②粗线条、短周期地回顾课本主干知识及知识网络,从课本目录及课文中章节目标标题、阶段特征、历史线索、重大事件之间的联系入手。
③重点回访错题本、好题本(尤其是基础题),找出错误的原因,努力减少审题或非智力因素的失分。
④收集几道近几年高考主观题(尤以上海高考题为首选),重点揣摩其标准答案的行文风格,把握提高主观题得分率的技巧。
⑤组织适当的模拟训练,严格按照高考要求进行实战演习,让学生在演习中体验高考氛围,在体验中学会适应。
⑥关注热点和地方史(山东历史名人和历史事件)。
高考历来不回避热点,备考无疑不关注热点。根据06—07年来重大时政要闻,找出历史学科与地理、政治学科有可能进行综合的结合点。从历史学科角度进行深入挖掘和探讨,为学生解答综合题,备好料、选好材,找准角度。拟定完成以下几个热点专题的复习:一大国的崛起;二齐鲁史话;三和平外交祖国统一;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五和谐社会的构建;六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创新等
★效果:三轮复习中我们制订了详尽的计划,科学地精选了习题,精心地编制了热点专题的学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了考前的心理导和学法指导。在青岛市二模考试中,我们取得了优生达线率全市第一、平均分全高市第二的好成绩。
二、加强集备组工作,真诚合作,工作默契
高三历史教学工作之所以取得较好的成绩,除了科学地规划上课,复习、训练、考试外,我认为教师间的合作是否和谐也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和高考成绩的好坏。总结我们备课组工作,则是重点做好了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认真组织好集备课组工作和课堂教学,努力完成教学任务。
高三历史备课组的主要教学任务是完成三个轮次教学任务和考前的指导工作。虽然教学压力较大,但是我们严格依照讲全讲细讲透的原则,精心组织好每一节课,通过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细致讲解和归纳,系统地训练与指导,较好地培养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打下了坚实地学科基础。备课组做到“四统一”:统一进度、统一备课、统一学案与资料、统一测试与反馈。
第二、备课组老师真诚合作,工作默契。
我们二位老师虽然没有太明细分工,但工作总是有条不紊。我们做到谁发现好书、好题、好方法,新发现、新研究绝不会独享,甚至到了冲刺阶段,我们也各自结合高考信息,花费大量精力制作的高考预测题,通过从中选择,组成精品试题。真正做到资源共享,共同提高。
第三、形成集备组特色教学方法——学案导学法
为了搞好各个轮次复习,我们克服了资料短缺等困难,认真研读考纲,深入钻研教材,为学生编写出一份份质量高、指导性强的学案。学案教学使学生更加明确教师的授课意图和教学方法,使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学会了学习。学案教学法在高三历史各个轮次教学中均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使学生由学会转变至会学,从而较好地提高了学习成绩。
第四、加强基础知识的训练和能力的提升。
记得曾经看过这样一句话:“不会教的老师累学生,会教的老师累自己”。我们对这句话真是深有体会。为了搞好“阶段训练”和“综合训练”我们为学生精选练习题,从而避免了学生因盲目做题而浪费时间和精力。 临考期间我们从各地试题中为学生精选而组成了二十六套综合题,分类选择题、材料题若干套,为了出好卷子,我们收集和研究了近年来的高考题、上海高考题和山东各地的模拟题。从选题、做题到打字、审订,每一份卷子,都花费我们不少的时间和精力。但由于我们努力,学生的的收获越来越大,我们心里尤为欣慰。
第五、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
备考中以试题形式的专题化练习为主,辅以适当的讲评课。这阶段的练习和讲评,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训练思维、提高解题技巧和应试能力,而且能更好地发挥试题的导向作用。目前高考“知识面覆盖越来越广,能力考查的要求越来越高”,备考复习有必要进行大量的实践练习,让学生做足够的习题。因为知识是通过“练”来巩固和转化为能力的,能力是在“练”中不断提高的,这是强化学生应考能力的必由之路。诸如学生答卷中的失误,不规范的答题习惯,诸如审题有偏颇、答案不确切以及卷面、书写的潦草和随意等等问题得到解决。
第六,集体备课时,非常注意研究学生,加强学科尖子生的培养。
我们以培养尖子生为突破口,来提升历史科的高考成绩。主要以一批有发展潜力的学生作为重点培养对象,从四个层面加强辅导:一是针对他们各自的存在问题,对症下药。二是对他们加强弱项试题的训练力度。三是加强心理交流,做好师生的沟通。四是尖子生一定要在老师的进度下复习,同时给尖子生额外的作业和自由的平台。为此集备组在每个阶段,都会根据班级和学生实际,制定出优生补弱计划,定期定时地与之进行交流。特别是在考完“一模”、“二模”后,采取在二卷上写评语或个别谈话的形式,为考不好的学生找原因,指导订计划,树信心,鼓励笨鸟先飞,后来居上。。事实证明这项工作是有实效的。例如高三九,我在接班之初,历史的一本达线数为0人,但一模、二模考试后,已达到4—6人,赶上了其他平行班。
三、几点思考(对今后高三工作的几点建议)
第一、回归课本,夯实基础。
这里所说的基础知识并不能停留于简单的背诵,而应是经过了充分的系统化和整合的知识,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成功地迁移知识。一要依据《考试纲要》、《考试说明》、教材等确定基础知识点,根据教材章节顺序梳理、掌握;二要坚持单元总结和过关训练的复习方法,使已掌握的知识能及时强化,模糊的知识得以明确、遗漏的知识能得到补偿;另外,实行单元内的小专题式复习方法,提高应对高考的针对性。对每一单元的内容,根据内容特点,归纳概括出若干个小专题,即主干知识专题,在梳理专题知识点的基础上,做到一专题一训练,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实效性;三要突出重点,讲究效果,要把握好教材重点和非重点,做到心中有数,对于不同档次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分清轻重主次,明确章节的考点。
第二、组构章节知识体系,重视知识与能力的整合。
高考强调知识的灵活运用,需要建立起运用知识的思维运行机制,进行知识的系统和整合复习中,分别建立章节知识结构体系、单元知识结构体系、单元内专题知识结构体系、模块式专题知识结构体系、热点问题知识结构体系等。概括历史发展的重要线索,认识重要历史阶段的本质性的特征,建立知识点之间的深入联系,使知识之间的联系渠道畅通,为知识的迁移和活用奠定基础。
第三、弄懂吃透重要概念、关键字词、句。
变换课本中要重要概念和关键字词,增强试题的迷惑性,是高考检测考生对史实理解正确与否的又一重要命题方式。近些年的高考命题,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即联系现实不回避热点问题。体现了历史为现实服务的特点,试题大多选择当前理论和实际的热点、焦点问题作为试题的背景材料,突出反映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现代意识,时代特征非常明显,如近些年的环保问题,全球一体化问题,世界上的重大政治经济问题等等。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除了引导学生学好基础知识外,还要注重和参与社会热点问题的学习和探讨,探求课本知识与社会热点问题的结合点,使热点和历史知识之间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实践证明,我们的做法是正确的,行之有效的。
第四、精选习题,精练精讲,避免题海战术,盲目做题。
在高三复习阶段,应仔细分析历年高考试题,尤其是上海高考试题,把高考中常考的主干知识梳理出来,进行重点复习和做题训练。力求在这些重点主干知识上“深挖洞”,引导学生全方位、深层次,多角度地剖析他们。主要突出材料题的训练。因为近三年高考中有主观题材料题化的趋势,问答题也多以材料题的形式出现。在选择题中,最难的也是材料题式的,而且运用的材料较为丰富。这些题型学生普遍比较害怕,在高考中失分较多,失分的原因主要是审题能力、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语言转换的能力等比较欠缺,因此要通过实实在在的训练,培养学生的上述诸种能力。

高三历史高考总结
转眼间,2006年高考就过去了。回想高三这一年的紧张备考,联系高考成绩的得失喜忧,各种体会和滋味才下眉头,又上心头。现将总结于下:
一、取得成绩
在2006年的历史X科的高考中,作为高三历史备课组,取得了700分数段1人;600分数段:7人;500分数段:43人,共计51人;计美术音乐生的平均分496分,不计507分的较好成绩。基本上达到了一模、二模上线的成绩,只是高分分数段600、700分数的人数相对减少。作为高三历史X科2班的任课老师,在今年的高考中,该班取得了如下成绩:759分1人(这也是我校高考历史X科的最高分);600分数段2人;500分数段25人,在有12个艺术生的情况下,取得了平均分498.5分,不计508.6分的较好成绩。作为历史备课组长,作为历史X科老师,我是这样做的:
一、认真组织好备课组和课堂教学,努力完成教学任务。
本学期,高三历史备课组的主要教学任务为二部分。开学初至4月份,完成了三大模块的系统复习;4月下旬至五月份主要进行综合训练和强化重点知识复习。虽然教学压力较大。但是我们继续严格依照第二轮讲全讲细讲透的原则,不赶进度,不求速度,精心组织好每一节课,通过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细致讲解和归纳,培养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强调教学的效果。从一个学期的实践来看,大多数的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对历史学习的信心也加强了,在扎实的第二轮教学和大量的训练中引导学生打下了坚实的“双基”。作为备课组,做到“四统一”:统一进度、统一备课、统一资料、统一测试与反馈。
二、紧扣历史复习中的三个环节“基础知识、学科能力、应试能力”
首先,全面、系统、牢固、准确掌握历史基础知识,任何时候都是历史复习的第一要务。
历史学科《考试说明》强调的能力要求,第一条就是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用一句通俗的话就是考察是否记全、记牢、记准了历史《考试说明》规定的历史知识。从近几年的高考来看,虽然一再强调考察能力,而准确记忆性的基础知识的分数比重仍是相当可观,特别是第Ⅰ卷。我们知道,高考中简释题、问答题、材料分析题都是运用已知的知识解决未知问题的综合性较强的题型,但我们仍很难清楚划分基础知识所占的比重有多少,能力分数有几多,不掌握相关的历史基础知识,再有能力也只能是望题兴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是人所皆知的至理名言。在日益重视能力训练、突出能力考察的今天,强调历史基础知识的教学,防止矫枉过正,无疑是当前历史复习中特别值得认真反思的重要问题。
其次,在全面、系统、牢固、准确掌握历史基础知识的学问思辩过程中,提高历史学科能力。历史学科能力的核心是历史思维能力,即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去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它不可能在简单的历史背诵中获得,只能在全面、系统、牢固、准确掌握历史基础知识的学问思辩过程中逐步提高。全面就是对课程标准、《考试说明》规定的知识点,全面掌握,不在所谓“重点”、“难点”的掩盖下,淡化“冷点”、“次点”,造成知识的盲点或糊涂点。系统就是历史知识在历史理论的“串通”下纵横一体,牢固就是对考点内容的记忆程度,准确就是对考点内容的准确性,不能似是而非,模棱两可,要在掌握知识中提高能力,在提高能力中进一步掌握知识。
再次,加大勤学苦练的力度,在经典题型的解答中巩固历史基础知识,培养历史学科能力,提高应试能力。应该指出的是加大勤学苦练的力度并不等于题海战术。题海战术是缺乏选择性,不管题目优劣,效果好坏,一味地以练代学,以练代思,以数量代质量,这无疑是疲劳战术,也不会有什么效果。我们讲的勤学苦练,是在培养学生增加知识再现频率以加深记忆外,更侧重于历史理解,更着眼于知识运用和分析、综合、表述能力的提高。教师在复习中要培养学生把“厚”书读“薄”,即依照复习教学的进度,逐章逐节浓缩课本。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阅读、分析、概括、综合的过程,只要这样,才能梳理历史知识,强化历史记忆,掌握历史概念,建立完整的、科学的历史知识结构。在审题方面,要培养学生审清题意抓住题眼,掌握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整理答题思路和文字表述的高考应试能力,要使学生不仅懂得如何做,更重要的是在于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要让学生做到每做一题都要有所收获,以达到聚沙成塔的效果。故我们基本上从不照搬照抄一套完整的历史试题,而是自己进行加工整合,以适应我们学生的特点和高考趋势及教学进度。
三、把握历史复习角度的三个层次“史实、史观、史法”
(一)史实,即要求学生掌握教材的基础知识,这包括两类,一类是史实性知识,另一类是结论性知识。史实性知识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历史现象的记录,结论性知识是对历史事件或现象的评价,如性质、意义、成败原因等。准确、系统地掌握教材知识(章节知识)是备考复习的基础。(1)导言:搭建了知识结构框架,并给具体的史实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一个定位(定性),属宏观知识,对学生们形成历史结构框架极为有利,可以要求学生多加了解;(2)课文大、小字,是教材的主体内容,其中大字是复习的重中之重。掌握大字,首先是要求学生“记”,强调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但理解不能替代记忆,还是要“强记”、“死记”,我是定期或不定期要求学生背问题,加强督促与检查。其次,理解要深。要区分历史事件的表面现象和本质内涵,特别要告诉学生去挖掘教材中的隐性知识。小字是大字的延伸和补充,它更具体、详实,可视情况掌握。(3)地图、图片和文献资料是复习的重要内容。总之,上述几种知识,复习时要注意各自的特点,不可偏废。
(二)史观,观察、分析历史事物的观点和基本理论。注重历史基本理论的考查,已成为高考命题的基本走向。历史基本理论主要是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如《考试说明》思想教育部分规定,以历史事实,使学生形成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的观点;必须把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放在当时具体的历史条件下进行评价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世界各国相互联系、共同发展而又国情各异,发展不平衡的辨证观点等等,如何培养提高学生的史观?(1)平时注意与政治学科相联系,灌输基本理论,使学生初步理解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几个基本观点和辨证的思维方法,提高思考能力。(2)注意中外历史比较,形成“大历史观”。平时复习时注意把握中国史和世界历史间的有机联系,把中国史放到国际大背景中掌握。在对比联系中提高学生的整体印象、全局观念以及对于“大历史”的宏观把握,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得以优化,思维能力逐步提高。
(三)史法,即分析、阐释历史事物的方法。从逻辑的角度分类有两种:第一,归纳史实得出结论的归纳法;第二,推演史实说明问题的演绎法。从历史认识论的角度分类,主要有历史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如通过对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异同点的比较,可以分析两场改革成败的原因。此外,将上述方法具体化,可以衍生出人物事件评价法,观点材料论证法等。(1)史法主要通过平时的课堂教学和加大习题的训练力度来强化。(2)但要注意的是多做题不如巧做题,掌握好一些重要的思想和方法则更为重要。要求学生每做完一道题,或一套试卷,都要反复揣摩体会,这样的效果比“题海战术”要有效得多。教师在训练的同时根据学生的需求,对学生讲解自己的思路,传授解题的方法(也可让学生谈谈他们的思路,教师适时点拨)比如比较类问题,教师务必把如何确定比较项等比较的方法传授给学生。
四、突出教学和备考的几个重点
1、加强材料题的训练力度。而材料题是学生感觉较难的一种题型,在高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届历史班由于生源较差,在材料题上出现了解题水平低、解题速度慢进而影响问答题的得分的突出问题。如何提高学生解答材料题的能力对高考至关重要。为此,高考备课组从第4周开始加强对学生进行材料题的训练和解题方法的指导,每一周精选2——3道同一类型的材料题发给学生做,每两三周安排一节课讲解某一类型材料题的解题方法。甚至单独加强对艺术生材料题的方法指导和训练。通过长期的训练和方法的指导,培养了学生解答材料题的感觉,最大限度地解决材料题给学生应考带来的负面影响。通过实践,大多数的学生的材料处理能力有了提高,为高考的得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加强学科尖子生的培养。为了从质量上提高2006年高考历史科成绩,我们决定以培养尖子生为突破口,来提升历史科的高考成绩。我们将从两个历史班中选出一批有发展潜力的学生作为培养对象,从四个层面加强辅导:一是针对他们各自的存在问题,对症下药,扫除高分障碍。二是对他们加强问答题的训练力度。三是加强心理交流,做好师生的沟通。四是尖子生一定要在老师的进度下复习,同时给尖子生额外的作业和自由的平台。从实践来看,有何汝东、龚文华、陈敏锋、张燕生等同学的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具备了冲击高分的潜力。
3、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与训练。近年来广东高考的命题特点是试题趋向简单化,纯记忆性的知识点考察的比重大幅度增加,为此,在备考教学中,我们特别强调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我们提出“谁做好了第一卷,谁就最有可能在高考中取胜”的思想,高考的差距关键在选择题,为此,我们力争做到课前有选择题训练,并且最好是按高考的形式命题训练。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对主干和重点知识反复强调,细致分析,引导学生重视和掌握。这些做法效果明显,多数同学的一卷水平有了提高。
五、发挥试题的导向作用,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
高三的复习备考还应以试题形式的专题化练习为主,辅以适当的讲评课。这阶段的练习和讲评,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训练思维、提高解题技巧和应试能力,而且能更好地发挥试题的导向作用。目前高考“知识面覆盖越来越广,能力考查的要求越来越高”,备考复习有必要进行大量的实践练习,让学生做足够的习题。因为知识是通过“练”来巩固和转化为能力的,能力是在“练”中不断提高的,这是强化学生应考能力的必由之路。具体做法如下:
首先,精选精练起导向作用的试题,同时,讲评课力求发挥试题的导向作用。
其次,讲评课要强化规范答题意识的培养和导向。有实效的讲评课该是问题解决课。解决的问题主要应是学生答卷中的失误,不规范的答题习惯,诸如审题有偏颇、答案不确切以及卷面、书写的潦草和随意等等。另外还要分析失误的原因。
第三,讲评课最重要最根本的任务还是要切实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这是如何发挥能力的能力,即达尔文所说的“最有价值的”“关于方法的能力”。讲评课应始终贯串和渗透对学生解题思路、方法、技巧的点拨和指导,而不应该直接把答案和结论抛给学生。
二、主要存在问题及教训
1、对高考的“变”准备不充分。
可以说今年的历史高考是最近五年来变化最大的一年,变化最大的表现在历史问答题。往年的问答题至少有1——2题是非常基础,且没有跨度,并且严格按照五本书,三大模块出题。而今年的3道问答题题题考归纳概括分析提升的能力。尤其出乎意料的是,居然命了一题中国古代史和世界近代史的综合题。当然,对做惯了以往高考题模式的学生一看题,就怕了;一想就慌了;一做就猜了;一出结果就差了。完全考能力!表面上是命题者出题太难,但关键在于我们备考准备不充分:今年是过渡教材最后一年,是广东自主命题第二年,以为会“稳”字当头。故按照最近三年的备考思维模式进行备考。但对新课标、对过渡时期重视不够。3道问答题的能力分析、1题材料题的超纲部分,却很好地体现了过渡时期、新课标的思想与理念!千万记住:一切皆有可能!
2、要让“灵感”和新奇的想法付诸行动。心动不如行动。
一看到高考题,我有两大遗憾之处:一是若按我的备考计划:一模后把历史两个班分成好差两个班,我进行培优和能力提升,级长进行基础巩固。这样,就刚好适应了今年历史高考考能力的命题特点,那么,我相信,历史高考成绩至少可以达到了一模、二模的成绩,至少高分分数段600、700分数的人数不会减少。只可惜由于种种原因,我的美妙计划未能成行。二是我曾经在组织资料时,有一道17——18世纪东西方主流思想的题,即中国古代史和世界近代史的综合题,两次我都碰到了它,当我想把它组进资料时,想到中国古代史和世界近代史的综合题从来没有考过,肯定不会考。然而,就是这道题几乎和高考那道大题一模一样,只不过一个考整体,一个考局部而已!套用汪精卫的一句话:宁可多题一千,不可使“一题”漏网。
3、对艺术类考生(音乐、美术)的复习备考工作办法不多。
历史科是艺术类考生的必选课,今年广州市艺术类考生增加较多,这类考生由于专业复习、考试在广州进行,要中断历史学业数月,加之本身学科素质较差,其专业对学科水平要求不高等,严重影响历史考试成绩,我们对这类考生办法不多。当他们回校后,虽然我们也进行了单独上课,但未形成一套严格有计划的复习方法,而是东补补,西补补。效果不明显。
4、备课组备课的力度不够。
虽然作为备课组,做到“四统一”:统一进度、统一备课、统一资料、统一测试与反馈。但备课的力度还不够:由于级长事务繁杂而且谦虚,资料的整合还没有做到群策群力,大部分出自我之手,难免有想得不周到和欠妥的地方。从而不能保证每份资料发挥真正的功效。同时,针对差生的备考工作未到位。学生两级分化明显,差生落后面较大,对整体分数的提高带来很大的压力。

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 历史组 张美惠
每届高考结束,反思一下教学,检点不到成绩,遗憾倒是很多。所以能回忆起来的大多是缺憾的事情。为了促进我校高三历史教学,为了全体同仁下一届少一些遗憾,我把一些“痛苦”的经验拿出来让大家分享一下。
一、关于学科复习计划的制订与执行问题
学科复习计划的制订是学科组长根据市教研室工作安排制定的,是学科组长的事。教学内容与课时搭配好,进度是可以保证的。问题就在于全组老师怎么同步执行。同一课时内容,有的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擅自做超出考纲的无用的补充,甚至把一些陈芝麻烂谷子拿出来炫耀,学生都认为过时了,老师还在那里沾沾自喜、洋洋自得,老师做了大量的无用功,还拖慢了前进的脚步。同组的人都能按进度按部就班的教学,唯独他进度跟不上,还自以为只有自己善于拓展和联系。所以要保证教学严格遵循计划,严格按照集体备课研讨的内容教学。
二、关于教材重难点的掌握问题
《考纲》上所列的考点都是重难点。所以备课要严格遵循考纲。新增加的考点要特别关注。已考过的内容特别是材料题涉及的章节可以少花点时间在近三年内考过的,可以大胆舍弃。今年没有涉及的单元很可能是下一个年度高考的重点。
现代高考形势下的高三教学必须深入研究高考,研究考纲,研究教材,研究高考试卷,研究时事信息,教师对高考考过什么,什么还没考;教什么,什么不用教;练什么,什么不用练;培养学生什么能力,什么能力不用培养都应当一清二楚。教给学生的应当是经典而不是泥沙俱下,练习的应当是精品而不是滥竽题海,这样教者教得轻松,学者学得愉快,高考目标就会距离我们很近!
光教不研,是盲目的埋头苦干;既教又研,是理性的巧干实干。高三教学拒绝胸中无数埋头苦干的老黄牛,渴求胸有成竹昂首奋进的千里马!
三、知识点的拓展和整合问题
知识点的拓展、联系是必需的。但要在考点内拓展和联系,切忌游离于《考试说明》之外。从某个角度去联系、拓展,不要胡乱联系。
关于考点整合问题。小专题性质的整合大家都会,是大家玩熟了的,个个都轻车熟路。我这里介绍一些我自己探索出来的方法。
1、人教版历史中涉及的某些考点,在人教版教材上找不到满足学生需要的资源,但是在大象版教材上可以直接找到
例如,人教版中考查“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个知识点在人教版必修2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的第九、第十课中根本就没有明确阐释,连课后“探究学习总结”中都未提及。而教师要想给学生提供一个比较标准的参考答案,光靠见解参差不齐的教辅资料是很难做到的。但是岳麓版必修2第二单元《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九课《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一课中特意列出一目进行具体的阐释,为广大师生提供了比较科学的历史结论,给教师适当补充教学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可以说岳麓版教材为人教版教材提供了最佳的教学资源。
2、人教版教材上某些没有历史定论的问题,可以到大象版、岳麓版教材上得到确凿的印证
譬如,人教版历史必修3第23课《美术的辉煌》第二个子目“现实主义美术和印象画派”中有一幅雕塑插图《思想者》,插图旁有一段简要的注解:“除绘画外,雕塑和工艺美术等也是美术的重要构成。这尊雕塑作品出自著名雕塑家罗丹之手。” 或许是编者的疏漏,这段简略的注解没有指明《思想者》这尊举世闻名的雕塑的艺术风格。教师和学生看了之后,无法搞清楚《思想者》是属于现实主义美术呢,还是属于印象画派?还因为这幅插图和这段注解放在印象画派内容之后,所以很多学生误以为它属于印象画派。那么《思想者》到底应该属于哪一种美术流派呢?
先看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上是如何解释的。人教版历史必修3《教师教学用书》第324页“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中建议教师教学时“简单介绍罗丹的雕塑作品《思想者》,强调指出罗丹并不是印象画派的代表人物。教材这里讲到罗丹只是强调美术并不只是绘画,还包括雕塑等其它方面,教材由于篇幅所限,只能介绍绘画。”看来《教师教学用书》也没有把问题解释清楚,虽然明确了“罗丹并不是印象画派的代表人物”,但也存在着两种可能:一种是“罗丹属于印象画派,但不是印象画派的代表”;另一种是“罗丹不属于印象画派,他属于另一种美术流派”。真是“你不说我还明白,你越说我越糊涂了”!
那么《思想者》的艺术风格到底是什么呢?其实,无需劳心费神地去考证,对于《思想者》艺术风格,大象版历史必修3给我们提供了明确的答案。该教材《19世纪以来的世界美术》这样介绍罗丹:“法国雕塑艺术家奥古斯特?罗丹,是西方现代雕塑史上的旷世奇才,他用毕生的经历和内心的真实思想展现艺术之美。他在困境中不断创作出新颖、精彩的作品,被认为是19世纪下半期20世纪初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雕塑艺术家。作品有《青铜时代》、《思想者》……传世”。教材还对罗丹的作品进行了简要的评述:“罗丹的创作,关心人间的疾苦,歌颂人的创造力和尊严。他的作品深刻揭示了人类内心的丰富情感。……善于发掘生活中的力与美。”这段话揭示了罗丹的创作注重表现社会现实的特点,与现实主义美术的风格完全一致。由此看来,罗丹属于现实主义雕塑艺术家,《思想者》属于现实主义美术流派。
3、借鉴、结合其它版本,重新整合建构历史教学体系
通常的做法是,将同一模块内的专题重新整合,或者将同一版本内的不同模块之间内的专题重新整合。例如,将大象版历史必修(I)中的第一、三、四、八单元中相关内容进行模块内整合,侧重探讨中国政治发展史。或者将人教版必修(I) 中的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与必修(II)中的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进行跨模块整合。这样重新建构和整合教学体系虽然可以避免重复的操作,节省有限的教学时间,又可将相互联系的历史问题集中处理,但是在历史专题的整体性上还是有所欠缺。
如果能将不同版本的专题相互结合、相互借鉴,取长补短,重新整合建构历史教学体系,筛选和处理教学材料和信息就显得更合理。比如,将人教版必修1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岳麓版必修1第八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实践》结合起来,就可以弥补人教版必修1第五单元在专题知识完整性上的不足,让学生完整清晰地把握1848年马克思主义诞生,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变为科学——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开始了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伟大尝试——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终于从理论变为现实——1949年中国终于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和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世界社会主义的又一次重大胜利这条线索。
再如,将人教版必修1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和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样化趋势》结合成岳麓版必修1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那就更简便,更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该专题了。
四、关于考纲的研读
研读考纲对于我们在座的每一位不是个问题。我认为关键在于研读近三年的高考试卷。洞悉高考究竟是怎么考的,你才能知道怎么教,才能知道怎样去原创或者挑选试题来训练学生。我认为教师主要通过高考卷来把握高考的脉搏和考试的走向。
五、我把复习资料的选用和使用和导学案的编制与使用这两个问题放在一块讲
复习资料在市场上鱼龙混杂,试题大同小异,有些还超纲或者考点缺失,所以复习资料的使用是个问题。从经验来看,复习资料的选用《5模3拟》或《3+2》比较好,上面都是专家精心组合的高考题和模拟题,质量上乘。让学生人手一册,每节课都使用上面的练习,对提高学生解题能力效果会很好。
导学案我认为对高三复习不适合,我反对编制。因为教师责任心参差不齐,基础知识整合不到位,选题与高考要求不对称,有的编写的教案根本就不能用。但是可以整合一个简单教案,结构包括考点说明、知识梳理、重点拓展等,练习题就用《5模3拟》或《3+2》即可。
要学会原创历史题。有人说不会命题的老师不是一个合格的老师。因为命制一道题,既要熟悉教材重难点,又要熟悉考纲要求,还要知道学生基础知识的易错点、能力的欠缺之处。所以对老师教学层次要求很高。我们期待历史组有更多的人能够达到这个层次。
六、关于课堂教学绩效的提升问题
如何提高课堂绩效?这是一个很难统一认识的课题。我认为关键在贯彻和落实校长的“精细实”。每节课要精讲少讲,要给学生时间吸收巩固基础知识,要给学生时间练习老师精心挑选的练习题,使历史教学落实到实处,自然就会产生绩效。
对于周末练习。我设想能否取消练习代之以老师引导学生看书。因为我们每一节课都有练习了,周末不必再做;还有题目做的再多,顶多是培养了学生解题应试能力,无法让学生熟悉巩固课本基础知识。
最后,三轮复习更要舍得把20天左右的时间还给学生回归课本、温故旧知。不要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大量的信息题上。因为高考题全是紧扣教材的原创题。学生不熟悉课本,能力再高也没有用武之地。
以上所言皆为个人多年肤浅感受,肯定有诸多不妥之处,经验不完全是宝贵的。恳请各位同仁批评谅解。


2008年高考已经圆满结束。在本次高考中,我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优异成绩,各项指标皆大幅超额完成,这全归功于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全组老师的共同努力。我有幸成为这个团结奋进集体中的一员,担任了高三三个文科班的历史教学工作,并在高考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就我的历史教学工作作一个全面的总结。 一、与时间赛跑
07年高三工作结束后,我便投入到08届的教学中。在前一届的工作中,由于一直抢时间,抓进度,在复习当中就有充足的时间轻松的完成每一步计划,高考成绩自然也比较理想,所以一接手08届的工作,我就特别关注教学的进度,因为新课早一天结束,就会有多一天复习的时间。我校生源层次较低,水平参次不齐,各班又有十几到几十个艺术、美术、体育专业生,专业训练会耽误大量的复习时间,使得有限的复习时间更加吃紧,所以,时间才是保障,时间才是分数,时间才是生命。可由于种种原因,这一届在高二时就没有打下坚实的基础,进度也比较落后,针对这样的现状,我给学生制定了五轮复习计划:07年12月之前完成一轮专题基础知识回顾;08年2月完成二轮通史专题复习;3月进行重点、热点知识扫描;4月进行大强度解题训练;5月回归课本,再次梳理考点。虽然时间有点紧张,但每一步复习计划我都能按时或提前完成,我校的历史复习进度依旧走在市里规定的进度之前。抢得了时间,也就抓到了分数,在以后南京市的多次模拟考试中,我校的达B率始终大步前进。
二、基础是关键
自高考江苏自主命题以来,江苏历史卷所呈现的最大特点就是重视基础。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基础都是根源,没有基础,学好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水之源。历史的基础就是史实记忆。对于学生而言,记忆是一件看似简单可实际上最为困难的事。由于考试范围比较广,牵涉到古今中外众多的知识点,很多学生在复习的时候,总是复习到哪一段,就记住那一段,等到再复习下一部分时,前面的内容又忘的所剩无几,包括一些基础较好平时学习也很勤奋的学生,遗忘率也非常高。所以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不断的帮学生总结历史记忆的方法,在复习到一个知识点的时候,尽量以点带线带面,把能关联到的知识都落实到位,让学生养成反复记,记反复的习惯。在抓基础的同时,更要注重复习的实效,最简单易行的方法,就是默写,及时默,反复默,这样做,最大的好处是让学生养成天天自觉看书的习惯,当天的知识,当天消化。虽然时间长久后会有所遗忘,但总体来说学生记住的知识点总是积累的越来越多。
三、通史加专题
08届高考是江苏新课改以来的首次高考,与旧高考相比自然有许多新的地方,其中最大的新,就是新课程的教材是按照专题的方式,通过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三个模块分别呈现,这样虽然有利于学生对某一个具体历史事件的认识和理解,可却忽视了历史学科最基本的特点——时序性。学生在记忆时,完全按照书本的顺序,脑中形成的是一个个分散的知识点,而不是一条线,一个面,他只知道历史事件的本身,而不知道这件事之前,这件事之后分别是什么,没有一个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这就需要高三教师改变传统的复习方法,把复习顺序颠倒一下:第一轮还是按照书本的专题进行复习,而且特别强调细致,扎实,因为教材是学生认知的载体,学生在解题时所需的知识必然去映射书本,没有书本的基础,以后的复习都无从谈起。在第一轮的基础上,再进行第二轮复习,这一轮复习,我采用的是通史专题的方式。
什么叫通史专题的方式呢?
也就是说,把通史和专题结合起来,适当的打乱专题的结构和书本的顺序,以通史为线索,以历史阶段为依托,把书本中的考点按时间顺序而不是按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模块,一一对应到阶段中去,然后再归纳本阶段内的专题。这样,学生在复习时,对于一个考点,就可以迅速的给它定位,并且可以“瞻前顾后”,连贯的掌握知识,这样,形成知识体系就顺理成章了。
四、实战中提高
高三教学一个非常现实的任务就是高考,因此,考试,特别是善于考试仍是每个考生必不可缺的一种能力。要想有效提高应试能力,必须要进行一段时间大幅度的强化训练,这个阶段应安排在考前的两个月。每节课上,教师布置两至三道典型例题,主要是综合性的材料题,让学生分析解题的思路,拿到题目需要走哪几步,注意哪些问题。每周安排一次正规的模拟测试,让学生在训练中逐渐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包括解题思路和技巧,答题程序与速度,字词表述与专业语言,卷面整洁与规范等等。此外,因为学生的个体差别,在同一份试卷中,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认识,也会显示出不同的错误,因此,在每周测试后,教师最好在试卷上给学生指出他的错误所在,失误所在,并给学生提出复习的建议,改善的办法。这样做虽然工作量会很大,但也会很有实效,学生感觉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注,又得到老师有针对性的帮助,在学习中往往就事半功倍。
五、用心感动他
高三总复习是对历史成绩提升空间最大的时期,当然也是学生最艰苦的时期,在各门学科压力都越来越大的时候,我们需要千方百计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多表扬,多鼓励,绝不轻易批评任何一个学生,用心去关怀他们,用情去感化他们,让他们知道,不管有多么艰难,老师也不会放弃任何一个,不管有多么辛苦,老师也会和他们并肩作战,让他们树立信心,只有成功成为学生追求的目标时,学习才会有热情。
以上是我对高三历史教学的一些做法和反思。在高三一年的教学中,我一直坚持有步骤的进行复习,不断的改善复习策略和方法以适应新高考的需要,虽然工作量较大,但因为许多方法落到了实处,适应了学生的需要,所以也取得了比较明显的实效。在南京市的多次模拟考试和08年的高考中,我校历史成绩始终稳步前进,达B率节节上升。当然,由于经验不足,很多做法上还有所欠缺,还不够完善,在将来的教学中,我会吸取教训,尽量改进各种方法,争取有更大的收获。

鹤高美图

影像鹤高

[摘要](1)改革的潮流促使中学历史教学的观念不断更新,教学方法不断改进,综合能力培养已成为当前历史教改的热门话题。
(2)历史发展的阶段性使历史呈现出它的阶段性特征,这特征将导向对历史发展的本质性和规律性问题的认识。
(3)应该依据教学大纲及考试说明,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标高。
[关键词]学科内的综合、学科之间的交叉新情景历史体系‘面’‘线’
渗透学科能力知识体系网络
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教育要有利于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而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当前新形势下出台的“3+x”高考方案,正是为适应培养综合型、竞争型人才的举措之一、它必将对普通中等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产生重大影响。今年是我省实行综合考试以来的第三年,在这三年中,我担任了高2001届、高2003届历史教学工作,在工作中我不断地总结、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就文科综合考试与高三历史教学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侧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改革的潮流促使中学历史教学的观念不断更新,教学方法不断改进,综合能力培养已成为当前历史教改的热门话题。所谓“综合”大致包括:学科内的综合、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与综合,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教学中渗透现代意识等。其中选择题以若干中心论题为主线,牵连、延伸出包含能力要求的小问题,如“罗斯福新政”从基本内容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松江棉纺织业”从兴盛到衰落的原因及后果,明显体现出从基础知识到历史概念,从古代到近代的综合性和跨时代性,学科能力的特点十分明显。什么是学科能力要求呢?“历史学科能力是我们要求人们所能达到的对历史认识的某种水准”。①高三历史教学不仅要求学生记住历史,更重要的是正确认识和理解历史,所以,我们过去强调重视学科能力培养作为教改和教学的主要方向。
历史学科从本质上看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与人类社会各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与政治、地理、语言文化和其他自然科学血肉相连、密不可分。高考强调跨学科综合能力要求,体现了历史学科的本质特征、是历史教学深层次能力要求的反映。因此我们在教学进程中,应该有目的地选择新材料和设置新情景,有目的将史、政、地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科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现实问题与历史问题相结合,体现学以致用的教学风格。
二、建构历史知识体系,重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高三历史教学应注重与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应将学生已有的知识融于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将学生零星的、孤立的知识与历史发展主线相结合,逐渐形成知识体系网络。这种网络是多方面的,高三教学应侧重与专题性知识线索,强化专题复习,比如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线索,中国近现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衰的线索,世界近现代史中某一国家的经济发展或政治制度演变的线索等等。这些内容是极其丰富的,教学中应突出重点、兼顾基础知识、侧重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为了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教学中可把复习内容划分为若干单元。其实每个专题也是一个单元。……其实每个专题也是一个单元。横向的单元是局部的‘面’。纵向的单元是‘线’,‘线’的交织形成立体的知识体系”。②在学生具备基本的历史体系基础上,教师应加大能力训练的力度,讲清历史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探求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鼓励学生把握由“知”到“识”的飞跃,让学生自己去探求历史的启示。教学中应鼓励学生质、思考和辩论,应给学生预留思维的空间,鼓励学生多角度、全方位思考问题。
历史发展的阶段性使历史呈现出它的阶段性特征,这特征将导向对历史发展的本质性和规律性问题的认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历史就表现出明显的阶段特征如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时期战国秦汉;封建社会的繁荣阶段隋、唐;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明清。同一历史现象在上述各时期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尽相同的,如封建中央集权政治制度。而各个时期表现出来的相同历史现象也各具特色,如农民起义,表面上看,他们都成了封建王朝换代的工具,实质上其口号和纲领,也就是斗争水平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我们在教学中,应强化和突出历史的阶段特征,将具体历史事件放到这种特征中去考察分析,让学生自己去深

纵观近年历史高考,以能力立意,以知识为载体;依托教学大纲,又不拘泥于教学大纲;试题设计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试题综合性强,既包括学科内知识与能力的综合,也适当引进跨学科知识与能力的综合;试题反映或折射社会现实的需要,不回避热点问题。以下我就浅谈过去这一年我们高三历史备课组的一些做法。
一、夯实基础
一座大厦牢不牢固就看基础有没有扎实,知识也是如是如此,尤其是近年来高考对历史基础知识的考查有所增加。因此,在开学伊始,我们就一再地强调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并且在阶段性的考试中时常体现基础知识的重要性,使学生能重视基础,注意去夯实基础。
二、提升能力
基础知识再扎实,而能力没有提升也是不行的。如何去提升学生的能力呢?这就要求我们在平常的教学中注重挖掘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培养学生全方位的变通能力。如在进行中国近代史的复习时,就要求我们联系世界史的知识。有西方两次的工业革命才有西方国家的侵略扩张,而西方国家的侵略扩张就带来了中国人民的抗争和探索,以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因此,中国近代史的三条线索即列强的侵华史、抗争和探索史、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史,其发生的根源都是工业革命。而反过来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就是列强的侵华、中国人民的抗争和探索以及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通过挖掘这种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拓宽了学生的思路。而这种方式的不断运用,学生就会自觉地进行纵向或横向知识的迁移,从而使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三、关注热点
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大都与学科热点和社会热点紧密结合,体现历史为现实服务的特点。纵观近两年的高考历史卷,一个鲜明的特色是选择当前理论和实际的热点、焦点问题作为试题背景材料,突出反映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现代意识,时代特征非常明显。如05年的民族主义、万隆会议等,今年的法德关系、俄国革命等无不体现热点。在两轮复习之后,我们也对今年的热点进行了整理、分析。对热点的整理、分析要尽量做到全面。因为高考对热点的考查往往是考查我们容易忽视的那部分内容。
四、精选试题
近年来,高考试题的题型趋于稳定,选择题、简释题、问答题、材料分析论证题成为基本的考试题型,但试题的灵活性提高了,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平时的训练中一定要精选试题,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不能搞题海战术。题海之战对学生来讲是一种高投入低成本的做法。无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我们对试题的选择注意到以下几个方面:
(1)在命题原则上,应以问题为中心、以能力立意为主、以人类所面临和关心的或现实的重大的社会问题为素材,巧妙地将理论观点、史学方法、思想素质和教育功能渗透其中,全面考查学生的人文知识和基本素养。
(2)在试题内容上,应强调历史学科的主干知识,注重检查学生的学习能力,大力摈弃“繁、难、偏、怪、旧”等方面内容,所涉及的内容应该都是历史学科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和主体知识。
(3)在试题设计上必须以高考试题为模块,命出适度的模拟题,不偏离《教学大纲》、《高考考纲》。
(4)在答案设置上,应体现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尽量贴近我们学生实际认知水平,同时又能激励学生发展创新能力。

一、试题和答题情况分析
(一)命题思路
2006年,我省将根据国家教育部和国家考试命题中心的有关政策和规定,在高考模式上进行一定范围内的调整,即采用3+小综合的高考考试模式。面对小综合,我市一线历史教师们已经开始和正在进行历史教学思路和教学模式的转变,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完成高考备考的的主体任务作出了一定的努力。本次在市教育局的领导下、市教师进修学院高中部的组织下举行的全市规模的高三年级调研考试就是对一个学期以来教学工作的一次考核和检验。所以,在命题思路的立意上尽量体现小综合的特征,如综合性、灵活性、多样性、新颖性等。另外,从提升试题的难度入手,引起教师在历史教学方面的思考和重视。
(二)试题难度及答题分析
某题平均分数值                    R (答对人数)
根据公式:① 难度值= ―――――――――        ② P =  ―――――――-
某题满分数值                      N  (总人数)
测得各题难度值如下:
选择题:             高三历史(文)试卷(总人数:3128人)
题号
答案
得分
正答率
正答人数
难度
1
A
2
0.82
2554
0.82
2
A
2
0.37
1172
0.37
3
B
2
0.52
1629
0.52
4
D
2
0.86
2713
0.86
5
C
2
0.82
2570
0.82
6
B
2
0.50
1583
0.50
7
D
2
0.89
2788
0.89
8
D
2
0.96
3013
0.96
9
C
2
0.72
2256
0.72
10
A
2
0.68
2140
0.68
11
C
2
0.86
2706
0.86
12
D
2
0.89
2802
0.89
13
A
2
0.77
2413
0.77
14
A
2
0.80
2507
0.80
15
A
2
0.47
1470
0.47
16
C
2
0.63
1973
0.63
17
C
2
0.44
1380
0.44
18
C
2
0.44
1371
0.44
19
A
2
0.72
2271
0.72
20
C
2
0.56
1774
0.56
21
C
2
0.55
1716
0.55
22
D
2
0.79
2487
0.79
23
A
2
0.65
2047
0.65
24
B
2
0.44
1378
0.44
25
A
2
0.69
2169
0.69
如果以0.6作为难度值的参考点,并以难度值在0.5—0.7之间的题目作为中等难度的话,那么,本套试题中的选择题部分难度在0.6以下(含0.6)的累计是9道题,大多数试题都是在中等难度之上。由此可见,本套试卷的客观试题部分从题质上看是偏易的。
非选择题:
高三历史(文)试卷(总人数:3128人)
第26题:
此题存在问题如下:
1.概念混淆:资本主义与资产阶级、官僚资本主义与官办企业、性质与企业分不清。
2.时间概念混淆:古代、近代、现代混为一谈。
3.原因、特点、形式等问题所答非所问,甚至以企业代替性质。
4.几种经济形式之间的关系一问普遍答得不理想。
5.有胡编乱造现象。
此题学生得分意识较强,空题现象较少,受到了图中信息的提示。此题较好地考察了中国近代经济史的重点内容,而且有跨度,有史地综合性。
第27题:
此材料考察的是国际关系史。其中材料一比较明确地反映了19世纪70年代后的国际形势,设问比较巧妙,能很好地考察学生阅读概况和去伪存真的材料解析能力。材料二要求学生归纳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正确主张,难度不大。但通过阅卷反映出的现象和问题有:
1.第一问和第四问,普遍答得较全面,得分在4—5分间。
2.第二问评价不全面,普遍忽视了对俾斯麦观点的评判。
3.第三问对日本的影响,答得最不好,只有一小部分同学答出促进日本推行明治维新,发展成为亚洲强国。
第28题:
本试题从十届人大常委会十九次会议的内容为切入点,立意较新,选材是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之一“三农”问题,要求学生进行角色的转换,以“主持人”的身份对中国古代的赋税制度进行概括归纳,设问方式新颖灵活,深入浅出,适应了当今小综合高考试题的命题要求。对学生的作答,只是对教材中最基础知识的归纳总结,体现了对基础知识的考察。
学生答题情况:大多数学生对基础知识都能掌握,特别是唐朝前、后期的两种赋税制度,明清时期的赋税制度都能答得比较清晰。但春秋、战国、汉朝及北宋时期的赋税制度,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作出准确的回答,也有一部分学生的答卷体现出基础知识严重欠缺,时间前后朝代混乱,名称不准,书写不规范等问题。总体来看答得还是不错的,同时提醒一线教师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仍是今后教学工作的重点!
第29题:
1.学生之间差距较大。
2.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标准,两条总路线完全记准确无误的很少,新时期基本路线的内容记下来的更少。
3.学生综合归纳能力较差。
4.有的学生知识记得非常乱,混淆在一起。
第30题:
本试题命题较为合理,覆盖了二战后的世界格局演变的全过程,并巧妙地结合新中国外交关系发展的全过程,知识点涵盖全面,能有效地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知识归纳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对高考备考的指导是一种有效的导向。下面是本试题的卷面情况分析:
1.试题空题率大概为10%,应答率较高,说明两个问题:①各校备考工作充分。②命题不偏,符合高考命题方向。
2.试题得分率较为理想,平均在4—5分之间,有小部分试卷得满分。
3.存在问题:
①部分同学学科基本功不强,断代不清,知识点错位,造成张冠李戴的现象。
②回答问题缺乏条理性。
③一部分同学基础知识不扎实,造成胡乱应对的现象。
(三)整套试卷平均分(既难度)及各分段人数统计:
高三历史(文)(总人数:3128人)
最高分:90              平均分:50.79                 及格率:27.77
分段
100
90—99
80—89
70—79
60—69
50—59
40—49
39分以下
人数
2
92
277
502
766
776
713
累加
94
371
873
1639
2415
3128
(四)总体分析:
通过对本套试卷的命题情况和答题情况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大致的结论:这就是题目属于中易偏难,学生的得分率不高,在非选择题上体现得尤为突出。这一方面反映出各校刚刚进行完(或正在进行)一轮复习,学生尚未对教材进行充分地理解和吸收,所以大有“硬着头皮上战场”的感觉,还缺乏从容应对的信心和勇气;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考生在答题能力和答题技巧上还缺乏一定程度的训练,特别是在非选择题方面,小专题思路还不是十分地清晰,对社会热点问题还缺乏足够的关切,卷面语言不规范,同时对五大部分(即中古史、中近史、中现史、世近史及世现史)的知识点掌握得良莠不齐等等一系列问题。
通过对上表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本次调研考试存在的两个问题:一是及格率偏低,仅为27.77%;二是49分以下的人数偏多,占总体考生的人数近一半左右。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1命题人还缺乏对全市整体学情的了解、掌握和分析;2 各校在一轮复习中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复习顺序、方式和进度的,这样在命题的过程中很难把握侧重点,只能按照高考的命题大原则宏观调控,起到一个把握方向的引领作用。
二、复习备考的意见和建议
近年来,高考文综测试卷历史学科内综合的试题均由3组主题组合式选择题和1道材料式问答题组成;跨学科综合试题的历史部分均由1—3道材料式问答题组成。这些考题几乎都是以小专题或围绕某一中心问题的形式出现的。因此,如何把握好小专题,如何把大专题分解成若干个小专题来进行复习,是我们加强高考历史复习的关键。但是,专题复习的根基是有着丰富的土壤和内涵的。下面,本人就各校正在进行的二轮复习提一些参考性的意见和建议。
一、夯实基础。
高考历史学科测试命题的指导思想是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考生所学相关课程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都以基础知识为本源。没有基础知识作依托,能力的考查和培养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中学历史教材内容涵盖古今中外,有其独特的知识体系结构。复习备考历史首要的一步是梳理古今中外历史知识,把中外历史按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逐一理清,抓住知识点,深化知识面,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形成点,线、面立体式知识框架结构,为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夯实基础。现在各校虽然已经进入二轮复习,有些学校在整理专题的同时,课堂教学也以讲练习题为主,但教师仍有必要指导和督促学生有效地阅读教材,在选择习题时亦应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察。
二、专题研究。
人类社会历史无论是哪一个历史阶段,都会从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民族、外交关系、国际格局等各方面表现出来。打破时间、空间界限,分类归纳,把这些知识点集合成一个个专题,分析、比较,理清头绪,加深理解,这也是学科内综合能力的集中表现。因此,专题复习已成为从基础知识的掌握到综合能力的提高一个不可缺少的中间环节。专题复习时可把每一个专题分为若干个子专题,大专题为干,小专题为枝。如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可以分为古代农业的发展、古代手工业的发展和古代商业的发展。而古代商业的发展又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小专题:
专题一:古代商业发展的阶段特征
先秦时期:商业产业、商人出现,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商品交换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的繁荣。
秦汉时期:国家统一,统一货币、度量衡,修建驰道,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商业受到极大影响。
隋唐时期:由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大运河的开通,商品流通范围扩大,最早的银行雏形“柜坊”出现。
宋元时期:商业繁荣。边境贸易、国内贸易和海外贸易发达。
明清时期:工商业更加发达,兴起一大批工商业市镇,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专题二:中国古代的货币
新石器时代、夏朝:天然贝壳;
商周时期:骨贝、铜贝等人造贝币;
春秋战国时期:以青铜币为主,也有黄金、白银做成的货币;
秦朝:统一货币,以圆形方孔的“半两钱”通行天下;
西汉至隋朝:“五铢钱”;
唐朝:唐高祖下令“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
两宋: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明清时期:白银是主要的法定货币。
专题三:中国古代著名的商业城市
战国时期:齐国临淄、赵国邯郸、楚国郢;
两汉:长安、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
隋唐:长安、洛阳、扬州、益州;
两宋:东京、临安;
元朝:大都、杭州、泉州;
明清:北京、南京、“四大名镇”。
专题四:我国古代的商业政策
夏、商、周三代:统治者重视和鼓励商业;
战国时期:重农抑商;
西汉:国家全面控制工商业,打击私人工商业者;
中唐以后:国家鼓励海外贸易,实行官商分利的政策,商人地位得以提高;
明清时期:固守农本思想,依然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除此之外,古代商业还可以分为国内贸易、边境贸易和海外贸易3个专题。对外贸易又可以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两个小专题。我们在复习中可以灵活把握。
总之,专题复习要特别注意揭示各专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各专题之间历史事件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关系,形成纵横交错、脉络清晰的知识体系。
三、综合渗透。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所涉及的知识,以多样性、复杂性和综合性呈现出来。所强调的能力主要是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强调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历史学科涉及面广,包罗万象,使综合命题有更丰富的立意材料。因此,历史复习备考首先要立足历史学科,同时向地理学科、政治学科综合渗透,要把政治、历史、地理三个学科中相同、相关、相近的知识进行一次排列组合,弄清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为做跨学科综合做准备。
四、关心热点。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当今社会的时政、社会热点问题常常被用来作为综合能力测试命题的背景材料,同时,与现实生活密切关联的重大社会问题也常是命题的取材之处。比如关于可持续发展问题、“三农”问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台湾问题等都是现实生活中的重大热点问题。因此,在历史复习备考过程中必须增强对时政、社会热点问题的敏感性,用历史的角度去分析现实问题,从而增强对社会现实问题的洞察力、提高考试的应变能力。
下面是2006年高考历史学科热点问题概述,现整理出来,供老师和考生们参考:
一、“三农”问题
温家宝总理提出减免农业税、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国家将农民增收问题作为头等大事来抓。①历代中央政府推行的促农发展的措施、作用以及启示。②我国封建社会“重农抑商”政策产生的原因、作用和评价。③历代农具的发明、改进、水利工程的兴修,农作物品种的培植、引进和推广。④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的演变和趋势。⑤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过程和影响。⑥近现代不同阶级提出的土地纲领,尤其是中共在不同阶段提出的土地政策,把握其原因和影响。⑦建国后至今我国农业发展的曲折过程和原因。
二、祖国统一和台湾问题
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的统一大业至今未能完成,台独势力仍然猖獗。十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反分裂国家法》,将解决台湾问题的大政方针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表明了全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共同意志和坚定决心。①中国古代为巩固统一,加强统治,对边疆地区采取的措施和作用。②近代列强侵略台湾的史实,台湾问题的由来,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的历史事实以及法律依据。③我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原则立场和外交政策。④联系政治,了解《反分裂国家法》通过的重要性。
三、西部开发中部崛起
西部开发和中部崛起是国家实施的两大重要战略。西部开发考得较多,中部崛起已成为另一个热门话题。郑州被加冕为中国第八大古都,应予以关注。①西部、中部与东部地区差距的原因。②近代中部地区的民主革命(尤其是辛亥革命和二七大罢工)。③两大重要城市:武汉和郑州。④中部地区的一个城市圈、两大经济带、三大平原、四大高新产业。
四、“三个代表”与思想解放
随着中国共产党思想建设的加强,反腐力度的加大,思想解放也成为高考中的一大热点。①中国古代史上的思想派别及各个时期统治者的治国思想。②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四次思想解放运动、世界史上的两次思想解放运动。③中共自身建设特别是理论建设和思想建设。④三大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的“三个代表”。⑤与政治学科结合,了解我国当前反腐败斗争的重大意义。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重要性。
五、能源、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能源、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是人类普遍关注的常热话题。①中国古代史上的水患灾害、向山要田、围湖造田及新中国成立后的大炼钢铁、围湖造田的后果和警示。②近代西方列强对中国煤炭资源的掠夺。③人口、垦荒和环境三者的关系。④欧佩克组织的形成和影响,能源问题引发的地区冲突和战争。⑤石油价格问题。
六、海洋问题
我国有漫长的海岸线,海底能源非常丰富,加大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将缓解我国能源不足的现象,现在我国政府十分关注海洋问题。①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性质、经过、影响,与新航路开辟做对比。②明清政府实行海禁政策的原因和影响。③近代西方列强对我国领海主权的侵占。④东海石油问题。
七、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
随着世贸组织的扩大和中国的入世,全球化速度在加快,南北经济的差距也在扩大,欧盟东扩,欧元使用,区域经济也在不断发展。①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含义、相互关系、经济全球化的背景、WTO的前身。②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对外开放的成就和格局。③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利弊,尤其注意加入WTO对中国的机遇和挑战。④第三世界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斗争、七十七国集团、南南合作。⑤中国与东盟的关系。
八、中日关系
随着日本对我国钓鱼岛以及附属岛屿主权的争夺,小泉参拜靖国神社,右翼集团修改教科书,在我国遗留化学武器等,中日关系引起广泛的关注。①近代史上日本发动和参与的侵华战争及其给中国带来的危害。②对比甲午战争和抗日战争一胜一败的原因,从中得到的启示。③两次大规模侵华战争时国际势力的态度及转变。④日本法西斯主义复活的原因及种种丑恶行径,从中得到的认识。⑤注意中国与其它国家及地区的关系,如胡锦涛主席出访欧洲英、德、西班牙三国,应注意中欧关系。
九、都市经济圈
都市经济圈是近年来的热点话题,我国现有京津塘、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经济圈几大经济块,但京津塘都市圈和其他都市经济圈不同,后者的形成与发展得益于工商业的发展、外资进入及自主型城市化,前者的形成与发展则得益于现有体制下全国资源向都城的集中。①我国古代对外贸易的主要城市和机构。②近代列强强迫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中国近代工业的分布。③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对外开放的新格局。④我国的工业化建设与西方、苏联的工业化建设的区别。⑤从地理、政治的角度分析都市经济圈的形成以及影响。
十、朝鲜半岛局势问题
朝鲜半岛的稳定和朝核问题关系到东亚地区的稳定,中国在解决朝核问题中扮演了重要角色。①中国古代与朝鲜的友好交往。②近代日本对朝鲜的侵略和朝鲜人民的抗争。③朝鲜半岛分裂的根源和状况。④韩国经济70年代以来高速发展的原因。
十一、2008年北京奥运会
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将在北京举行,中国政府承诺把北京2008年奥运会办成历史上最出色的一届奥运会。①中国古代各时期北京的名称。②北京奥运会会徽设计采用的中国古代艺术。③近现代北京的民主革命运动。④与地理、政治结合了解北京的气候、位置、交通以及申奥后产业结构的调整。
十二、和平、发展和联合国的作用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联合国在维护和平和发展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许多重大国际事务需要联合国的参与。①影响和平与发展的原因。②联合国的成立、宗旨、作用及与我国的关系。③当前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的根源。④联合国改革(应与政治紧密结合)与我国的态度。
其他要关注的热点有中东和平进程、伊拉克战争、美国的霸权政策和强权政治的表现、中法友好文化年等等。
五、讲究规范。
规范化应贯穿整个复习备考和高考过程。复习过程的规范,实际上就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学习方法。其主要规范为答题的规范,包括卷面的规范、答题程序的规范、表述的规范。卷面要保持整洁,避免褶皱,书写要工整规范;解题思路要严谨、有一定程序,做到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层层递进;一些字词的表述,一定要符合学科规范。 “规范出成绩”这句话虽不完全正确,但有一定道理,不容忽视。
六、重点点击。
下表是对05年全国卷Ⅰ、Ⅱ、Ⅲ三套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中历史命题情况的简析:
题型
范围
全国卷Ⅰ
全国卷Ⅱ
全国卷Ⅲ
题  号
分值
题  号
分值
题  号
分值
选择
中古
13、14、15、
17、18、19
24分
12、13、14、19
16分
12、13、16
12分
中近
21、23
8分
17、20、21、22
16分
14、15、17、18、19、21、22、23
32分
中现
16、20、24
12分
15、18、23
12分
20
4分
世近
16
4分
世现
22
4分
非选
中古
39(3)(4)(5)
20分
39(1)(2)(3)
32分
中近
中现
39(4)(5)(6)
20分
世近
37(1)(2)
18分
37(1)(2)(3)(4)
28分
37(1)(2)
20分
世现
37(3)(4)
14分
37(3)(4)
12分
合计
中古
24分
36分
32分
中近
8分
16分
32分
中现
32分
12分
4分
世近
18分
32分
20分
世现
18分
0分
12分
总计
100分
96分
100分
通过上表我们不难看出有以下几个特点:
1.选择题的考察集中在中国史部分,尤以中国古代史居多。
2.非选择题的考察则主要集中在世界史部分,中国近现代史居其次。
3.从整体试卷的分值分布来看,在100分当中,中国史占65分左右,世界史占35分左右。其中,中国古代史考察的分值平均在30分左右。
了解和掌握了上述特点,教师在教学、学生在复习时就会有所侧重,有的放矢。比如,选择题可以着重训练中国史,特别是中国古代史;而对非选择题的训练则可以侧重在世界史方面。当然,也要结合考生的复习情况因人而异。如有的考生对世界史的学习感到很吃力,而对中国史的掌握比较扎实,那就应该在世界史的复习上适当有所倾斜。
七、高考备战值得借鉴的几则经验:
俗话说:哪有高产,哪有高人。在高考中总有一些考得出色的同学堪称“高人”,他们的经验之谈闪烁着智慧的火花,特别是经过实践的检验证明了这些想法或说法的真理性,可供我们考试时借鉴。现撷其17则,以飨正在紧张备考的高考的同学们。
1.基础,还是基础。复习时所做的事很多。有一大堆复习资料等着我们去做。千头万绪抓根本。什么是根本?就是基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是教学大纲也是考试的主要要求。 在“双基”的基础上,再去把握基本的解题思路。解题思路是建立在扎实的基础知识条件上的一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着眼点和入手点。再难的题目也无非是基础东西的综合或变式。在有限的复习时间内我们要做出明智的选择,那就是要抓基础。要记住:基础,还是基础。
2.学文科,要“死”去“活”来。历史学科,有很多需要背诵的东西,如人物、事件、年代、一些历史史料的要点等等。有些材料,只能“死”记。要靠多次反复强化记忆。历史课是一门机械死记量比较大的学科。但是在考试时,却要把记往的材料灵活运用,这就不仅要记得牢,记得死,还要理解,理解得活。是谓:“死”去“活”来。不单学历史,学地理,学政治,以至学理化生物,都需要“死”去“活”来。
3.“试试就能行,争争就能赢”。这是电视连续剧《十七岁不哭》里的一句台词。考试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要有勇气。“试试争争”是一种积极的参与心态,是敢于拼搏,敢于胜利的精神状态,是一种挑战的气势。无论是复习还是在考场上,都需要情绪饱满和精神张扬,而不是情绪不振和精神萎靡,需要兴奋而不是沉闷,需要勇敢而不是怯懦。
4.“光想赢的没能赢,不想输的反倒赢了”。“想赢”是我们追求的“上限”,不想输是我们的“下限”。“想赢”是需要努力从而比较紧张的被动的,“不想输”则是一种守势从而比较从容和主动。显然,后者心态较为放松。在放松的心态下,往往会发挥正常而取得好的效果。
5.“强科更强,弱科不弱;强科尤弱项,弱科有强项”。在历史考察的几大部分上,一个人有强有弱,是太正常了。复习的策略,就是扬强扶弱。有的同学是只补弱的,忽视了强的;有的同学是放弃弱的专攻强的。从整体看,都未见明智。强的里面不要有“水分”,弱的里面还要有突破,这就是十分高明的策略了。
6.“差的部分要拼命补上来,达到中等偏上水平;好的要突出,使之成为真正的优势。”这里的道理与上述相仿,也是对待自己的强弱项中的一种策略。高考是“团体赛”,要的是全局的胜利而不能是顾此失彼。
7.地毯式扫荡。先把该复习的基础知识全面过一遍。追求的是尽可能全面不要有遗漏。
8.融会贯通。找到知识之间的联系。把一章章一节节的知识之间的联系找到。追求的是从局部到全局,从全局中把握局部。
9.知识的运用。做题,做各种各样的题。力求通过多种形式的解题去练习运用知识。掌握各种解题思路,通过解题锻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0.捡“渣子”。即查漏补缺。通过复习的反复,一方面强化知识,强化记忆,一方面寻找差错,弥补遗漏。求得更全面更深入地把握知识提高能力。
11.“翻饼烙饼”。复习犹如“烙饼”,需要翻几个个儿才能熟透,不翻几个个儿就要夹生。记忆也需要强化,不反复强化也难以记牢。因此,复习总得两三遍才能完成。
12.“该记的只好记住,可是,能够不记的就不要去记忆”。为了减轻记忆的负担,能够偷懒的地方犯不着去玩命——本来该背的就够多啦!根据知识的特点,在记忆和理解之间,可把知识分为四种类型:只需理解无须记忆的;只需记忆无须理解的(背下来就是了);只有记忆才能理解的;只有记忆才能记住的。我们这里取得是出力最小原则滚动式复习法。先复习第一章,然后复习第二章,然后把第一二章一起复习一遍;然后复习第三章,然后一二三章一起复习一遍……以此类推,犹如“滚动“。这种复习法需要一定的时间,但复习比较牢固,由于符合记忆规律,效果好。
13.“过渡复习法”。记忆有一个“报酬递减规律”,即随着记忆次数的增加,复习所记住的材料的效率在下降。为了与这种“递减”相抗衡,有的同学就采取了“过渡复习法”,即本来用10分钟记住的材料,再用3分钟的时间去强记——形成一种“过渡”,以期在“递减”时不受影响。
14.“题不二错”。复习时做错了题,一旦搞明白,绝不放过。失败是成功之母,从失败中得到的多,从成功中得到的少,都是这个意思。失败了的东西要成为我们的座右铭。
15.“绕过拦路虎,再杀回马枪”。平常练习和考试时难免会遇到难题,费了一番劲仍然突不破时就要主动放弃,不要跟它没完没了的耗时间。在做别的题之后,很有可能思路打开活跃起来再反过来做它就做出来了。训练和考试时间都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时间里要多拿分也要讲策略。
16.“对试题抱一种研究的态度”。淡化分数意识,可能是缓解紧张心理的妙方。因此,对试题抱一种研究态度反而会使我们在平时的练习中乃至考场上更好的发挥出最佳水平。有一颗平常心比有一颗非常心有时更有利。
17.“多出妙手不如减少失误”。这是韩国著名棋手李昌镐的一句经验之谈。他谈的是下棋,但对我们考试也不无借鉴意义,特别是对那些学习比较好成绩比较好的学生,要取得出色的成绩,创造高分,减少失误至为至要。
附1:2006年高考大纲及应考对策(历史)
总体上说,历史学科新增内容与国共合作、台湾问题有关。
◆考纲变化
【变化】2006年考纲与2005年考纲相比,没有大的变化。中国古代史与世界近代、现代史要考的内容与去年相同。中国近代、现代史中增加两个内容:一个是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二是抗战初期的正面战场。世界史中的改动是:“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和冲突”改为“世界政治的发展和地区冲突”,即强调使用语言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解读】新考纲中增加了“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意在说明它是全民族抗战的前提、背景及国共第二次合作的条件、基础,这对今天很有现实意义与导向作用。新考纲还增加了“抗战初期的正面战场”。过去的历史内容在这方面分量较轻,现在加重了。去年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就公开阐述了新观点,并在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大陆时再次陈述了这一论点,即抗战初期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是积极抗战且作出了巨大牺牲的。这也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备考建议:
高考是考能力的选拔性考试,能力建立在基础之上,因此需全面、系统进行复习。
【重视时代转折处】将知识提纲化,逐章逐节地将课文整理成条理化、层次化的提纲。一个时代与另一个时代的交接处或转折时的史实都应是重点与难点,因为转折时期充满动荡和变数,而动荡的原因多种多样。
【接触各路信息】阶段性复习中,试探性地接触和思考一些高难度的问题也有必要,如当前热议的一些问题:“南水北调,如何评价利弊?”、“中部崛起要靠西部的资源?”等,将各路信息当一种思维来训练。
【纵横比较】古今中外的历史,同一时代、同一类别的东西是可比的,比较可以获取新认识,比较也有利于区别一些容易模糊的问题,可以设计一些项目式的表格作填空式比较,对知识进行一次盘存。
【重视基础】高三学生容易好高骛远,一味追求高、新、难题,舍本求末,适得其反。基础包括基本概念、基本线索、基本结论,因此有必要对高中以来曾考过的、曾错过的试题、问题,进行再复查、再复诊。

一、       试题总体评析
(一)数学
2009年省质量检查数学试题基本按《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和《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省数学考试说明》(理科、文科)要求命题,考题的类型、比例、分值理科按选择题10题,每题5分;填空题5题,每题4分;解答题6题,共80分。文科按选择题12个,每题5分;填空题4个,每题4分;解答题6题,共76分。突出了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通性通法的考查,达到了学生第一轮阶段复习的诊断作用,具有一定的导向性和检查性。
整份试卷的特点是:基本保持平稳与近几年福建省自主命题的风格一致,试题比较基础,突出重点考查基础知识和能力,部分题目比较新颖(理科的10题、第17题),难度中等,区分度不大,理科应用题的份量比较大(1小两大)。注重新课标新增知识的考查(程序框图、三视图,理科的定积分、线性回归,文科的茎叶图、几何概型)。选择题、填空题以考查基础知识为主,在知识交汇处命题的试题比较少,难度不大,大题以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数学思想方法为主,基本没有难题,突出概念、运算能力和思维能力的考查,特别注重对图表知识内容的考查。文理科试卷分开,文理卷差别较大,公共题目只有选择题2题,大题1题,姊妹题5题,理科运算量较大,文科适中。
考试结果:
全县
与考人数
高分人数
高分率%
及格人数
及格率%
平均分
应届理科数学
1959
115
5.87
716
36.55
76.55
应届文科数学
990
33
3.33
237
23.94
65.70
往届理科数学
460
23
5.00
261
56.74
88.97
往届文科数学
132
5
3.79
47
35.61
76.44
理科合计
2419
138
5.70
977
40.39
78.54
文科合计
1122
38
3.39
284
25.31
66.96
答题情况分析:
本次省质检考查的知识覆盖面比较大,由于部分中学第一轮复习还没有结束,加上理科的运算量较大,因此成绩不大理想,丢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知识不扎实:基本概念、知识、公式等知识容易遗忘、模糊不清、混淆等,如理科的第1题,许多学生选错;文科的18题、理科的17题,⊥T·=-1;三角函数的公式记错;特殊角三角函数值记错等,这是导致失分的主要原因。
2、审题不仔细,粗心大意:例如理科的第9题,把∠NMF看成∠NMy,导致选错C项的学生不少;应用题很多考生望而生畏。
3、缺乏严格的逻辑推理:主要表现在立体几何的证明,许多考生证明的条件不充分,漏掉平面PAC I 平面FBD=PO的条件。
4、运算能力差:本次质检运算量较大,特别是理科,这也是许多考生丢分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5、表达不规范
今后教学建议:
1、认真学习近几年课改区的高考试题和我省近几年来的高考试题,研讨《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和2009年《福建省考试说明》,理解高考的知识、能力要求,把握高考复习的方向;加强集体备课,取长补短,提高复习的效益。
2、根据学情合理定位,不同层次的学校,不同层次的班级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与复习要求,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基础差的学校,基础差的班级,要降低起点与要求。
3、夯实双基,强化训练。各校要进一步强化三基教学,要根据教材和考试说明要求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进行强化训练。坚持每周1~2次选择、填空题的专项训练,学会看题和查缺补漏。
4、努力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是提高数学成绩的关键。近年来,高考对运算能力的要求比以往有所降低,但明确算理、合理准确运算仍是高考的基本要求,况且解数学题目是离不开运算(包括数值计算、字母运算和恒等变形)的。
5、加强答题规范的教学。对解题过程进行规范的表达,是正确解题的基础,也是考试得分的必经之路。从本次考试的情况看,学生由于答题不规范被扣分的情况仍然不少。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在作好示范的同时,对学生的答题规范必须严格要求,逐步使学生养成规范表达的习惯。
6、注重学生的心理辅导和心理调节。教师应对学生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及时给予有针对性的辅导、咨询,帮助他们解决心理困扰,以平常心对待高考,增强学生面对高考的心理承受能力;还应结合实际教给学生应试的一些基本策略和临场发挥的技巧、经验,提高考试成绩。
(二)语文
默写与文言文选择题答题情况: 1—3题:平均分8.66分。其中1题:平均分5.36分2题:平均分0.8分。3题:平均分2.5分默写题的错误有⑴“夫”写成“天”,“关”写成“官”⑵“声”写成“生”,“出”写成“飞”,“鸣”写成“明、名”⑶“至”写成“致”,增一“故”字,“小”写成“细”⑷“融”左边下半部“冂”里只有一横,考生写成两横。综合看,错误率最高的字:“关”写成“官”, “鸣”写成“明”, “至”写成“致”.
文言翻译评分细则1、根据评分标准,紧把关键词评定; 2、增补必须明确相应语境,如“卒”等语境义再评通顺义分。得分情况。本题总分9分,平均得分2.9分。第⑴题“迫”字不得分第⑵题均分为2分。第⑶题“会、因”理解不出,甚至“卒”也翻译不出。
题答类型,第⑴题,译为“我倍受皇恩,岁数已大,常常担心不能为国效力。(或不能因国家之事而死、死了不能为国家效力)第⑵题:“根据以上发生的事情,皇帝听从他的建议”等
第⑶题:“会合马援的士兵(或见到马援)梁松因此诬陷马援”等。
诗歌鉴赏第⑴题参考答案中出现“顶针”手法,我们认为这一手法《考试大纲》中没有要求,而且也不是本诗运用的主要手法,所以没答出“顶针”的没有扣分。第⑴题大部分同学能答出“比喻”手法,但分析不全面、不准确:“比喻”手法体现于“将客愁与流水相比”写不出;而比喻的效果有相当部分同学回答成“写出与客人离别的愁”。这一题平均分在1.5左右。第⑵题只有小部分同学能准确理解诗人的感情,但又没能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而绝大部分同学却理解错了,答成“思乡的愁苦”、“离乡的依依不舍”、“和友人离别的惆怅”、“时光流逝”、“壮志难酬”……和答案相去甚远,平均仅为0.7分左右。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是对“客心”的理解错误,还有对注解的忽视。这一题总平均分在2.2分左右。
文学名著评分标准①刘姥姥因女婿王狗儿与王家关系、求助,1分;见王熙凤,1分;凤姐说起难处,1分;凤姐给了二十两银子,1分;表述,1分。写出通过周瑞家的见凤姐,带着外孙板儿,没有见到王夫人,可以多加分,错误字扣分。②作为欧也妮独居条件,得到她全部财产2分;特·篷风没有得遗产死去1分;当上索漠议员一星期后死去1分;表述1分。答题情况①不审题:刘姥姥一进答成二进,或者答成刘姥姥见贾母,或答成刘姥姥为了婚事,银子写出吊钱,周瑞家的答成王善保家,孙子答成孙女,或随意杜撰。选此题得分极低,多为0分、2分②选择本题回答尚可基本在3分左右,但依然出现以下情况:特篷风把条款作为欧也妮独居条件基本未答出,议员多数写出庭长,多数学生还把欧也妮为查理还债放在特篷风死后。个别甚至答成“将来葛朗台死了,可以继承葛朗台的遗产,最后被葛朗台识破。”或答成“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不被侵犯”或财产给特篷风换取自由。抽样统计(抽一袋)选择题,均分3.27分,全对10人。简答题:1.3分,14人该题0分(含缺者),9人选择“刘姥姥一进大观园”,得0分。
文化经典入选试卷文段为《梁惠王下》,分选择题及主观题,各占3分分值,根据C12份卷的抽样检查,结果如下:选择题满分者10人,不正确者20人。主观题满分者8人,不得分者有7人该大题总得分为77分,平均2.6分。存在的问题1、部分学生作答时不小心,漏掉选择题2、许多学生没有注意审明题意,将“出乎尔者,反乎尔者”误解为“出尔反尔”,背离大题方向,因而不能得分。3、部分学生脱离文段内容,只谈个人对“出乎尔者,反乎尔者”的理解,仅能得1分。提出建议: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认真审题,答题要有针对性,紧扣文段内容,适当加以分析引申。
现代文阅读(9—11)大题情况
题号
9
10
11
平均分
3.7
2.4
1.9
第10题大题情况较好,大多数学生能分点作答,跟准三个得分点,存在一小部分学生在大题中有两点答题角度相同。譬如第二点,既答“有永恒的价值,具有相当的现代相关性”,又回答“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思维的逻辑,提供了今天需要的思想和智慧”,对这种情况,只给1分。
第11题:学生作答较笼统,没能准确诠释“包容”与“开放”在含义的差异,大多数学生只诠释“开放”的品格,故只得2分,学生不能从“国学具有对其他学说的认同,尊重文化差异”的角度去诠释“包容”的品格。
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评分标准(甲)(15分) 11.答案是C、D,只有两项都选对才给5分;只选对其中一项给3分。13.(4分) 安生的父亲所说的“资格”既指教绘画的专业素养,更是指导安生生活方向的资格。(一点2分,意思对即可) 14.(6分)答案示例1:作者极力渲染安生的绘画天赋和对绘画的热爱,与下文安生的一次次失败形成了巨大的反差。(2分)这种反差,表现了“父亲”通过他的影响来阻挠安生选择绘画,并且成功地把儿子蒙在鼓里,达到了控制、决定儿子的未来走向的目的,有力地突出了小说的批判主题。(分析4分)
答案示例2:作者的这种渲染,也给读者留下了悬念(2分),引发读者对安生成长的期待和最后结局的思考,行文一波三折,激发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分析4分) (如有其他说法,能言之成理应斟情给分;要求表达规范,不出现错别字) (乙)(15分) 11.答案是B、E,只有两项都选对才给5分;只选对其中一项给3分。13.(4分) 实现这一“抵达”首先要由拥有藏书到腹有诗书,富有学问和学识;再次要能对所学诗书融会贯通,表达出自己的感悟与评析,将学问和学识化为自己的人品人格。(一点2分,意思对即可)14.(6分) 答案示例:文中的“胡同”有内外之分,后两段虽未提及“胡同”,但实际上也是在写“胡同”,写的不是陈垣家中外在的“胡同”——藏书,而是陈垣内在的“胡同”——学问和风骨(对“胡同”的理解2分);后两段承接第四段的评价,由前文对陈垣得心应手地使用藏书的赞叹,上升到对陈垣的学问和风骨的敬佩,丰富了人物的形象和文章的内涵。(对后两段作用的分析4分)(如有其他说法,能言之成理应斟情给分;要求表达规范,不出现错别字)
学生答题情况: 1、本题总分是15分。抽样检查,12小题平均得分4.23分;13小题平均得分1.3分;14小题平均得分2.5分,总分为8.03分,得分率53.5%。2、随机抽样检查,选做文学类的同学占三分之二多,选做实用类的同学人数虽少但得分比选做文学类的高。3、有些学生答题不规范。在答题卡上填选做甲类,但小题却选乙类;甚至有些同学不填自己选做哪类,小题只答选择题,13、14小题空着,无法判断他到底选哪类题,只好判0分。4、具体答题情况分析如下:文学类①13.安生的父亲对美术老师说:“你以为你有资格调教我的儿子吗?”这里的“资格”指的是什么?本题考查的是对文中关键词的理解。有些学生却去分析安生的父亲讲这句话的背景(老师不明白孩子的背景,在父亲心里,儿子画画就是在重蹈他的复辙,在父亲眼中老师是无知的,所以说他没资格 / 安生的父亲为了不让安生画画,责怪安生的美术老师,其原意是不让美术老师教安生画画 / 讽刺美术老师自不量力,我安之佑自己是名画家都没教,你比我有名吗?)也有些学生说了等于没说(“资格”就是指教安生画画的资格),或者理解错误(“资格”就是指身分,美术老师没有资格决定安生的前途,只有作为父亲的安之佑才有决定儿子前途的权力)能答出“资格”指教绘画的专业素养(或写绘画水平、能力也可)较多,后一点指导安生生活方向的资格,基本写不出来。②14.作者极力渲染安生的绘画天赋和对绘画的热爱有什么作用?不少同学答成对比、为下文作铺垫……分析又不全面,根据表达情况,斟情扣分,此题得2—3分的居多。较好的答案:作者极力渲染安生的绘画天赋和对绘画的热爱,是为了创造出悲剧的效果。安生越有绘画天赋,对绘画越热爱,作品的悲剧性就越强,读者就更能替他感到惋惜,也更能品味出作者的批判意味。正是由于那场十年浩劫,让安生的父亲心灵受到极大的扭曲,也正是安生绘画天赋被扼杀的真正原因,作者这样设置让人回味无穷。
实用类①13、文中说“这是一种先由外而内,再由内而外的抵达”,应该如何实现这一“抵达”?
很多同学都能抄文中相关信息点作答,只是不太善于归纳。②14.文章标题为“家有‘胡同”’,但后两段并未提及“胡同”。请对后两段的作用进行探究。    这道探究题得分比较高,不少学生会利用选择题选项的提示,结合文本内容进行分析,虽然不太完整,但总体得分比文学类的高。
语用题第15题(1)评分细则内容2分,点出“历史(改革开放的价值、意义)”“图片”等各1分。形式1分,与例句句式相似,即对偶、动宾结构1分(2)学生答题情况(存在的问题)①形式无仿照,如“看天下大事,品时代气息”,“当年稀世珍宝,如今样样拥有”②完全脱离主题,另取炉灶,如“掌控全球的资讯,图解天下的局势”,“欣赏天下之美景,品味大地的气息”③表达不够准确,不够严密,如“穿透历史图片的瞳孔,拨开时代篇章的睫毛”范例①图解社会的巨变  诉说改革的硕果②回望历史的画面  诉说时代的辉煌③回眸曾经的感到  放眼世间的缤纷④凝视历史的斑斓  展望时代的多彩⑤回眸历史的容颜  笑看发展之新貌
(3)抽样统计:理科30人平均分1.67分,最高分3分,最低分0分16题一、评分细则
⑴一句话概括内容2分,点出对象“中学生”1分,名片热(或流行)1分表达1分⑵观点明确1分简述,分析理由3分,理由(叙述角度)只有一个应深刻,理由(叙述角度)2个或2个以上可适当放低要求。学生答题情况⑴存在问题①误将“一句话”写成短语,如“中学生的交换名片热潮”“名片风景袭击中的中学生”②将内容概括当作拟标题,导致片面追求形式而忽略要点,如“携手共创名片,构建友谊桥梁”③概括不到位,不准确,如“被卷入名片交换热旋风的人数比例相当高”⑵存在的问题①答题不规范,没有按照“明确观点+分析理由”的一般步骤进行组织;②分析理由不全面,不充分;③表达不准确,错别字多。范例⑴①中学生互换名片成风②中学生互换名片现象屡见不鲜③中学生互换名片乐此不疲⑵见答案.抽样统计(理科30人,总分7分)平均分5.1分,最高分9分,最低分2分。
作文多数考生能扣题写,抓住中国的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作文,或以小见大,或加以概括,大而化之。存在的问题1、写抽象概念,不能突出“中国味”。如勤学、坚强,则外国人亦可有之; 2、不能完篇3、内容芜杂,没亮点; 4、写记叙文,不能反应出中国味; 5、错别字;6、另起题目。
(三)英语
试卷分析:本次质量检查体现《新英语课程标准》要求,考查学生在具体语景和语篇中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注重考查学生的知识面和语言文化素养,没有偏题、怪题。试卷具有一定的区分度,保证了知识的覆盖面、语境化、综合性和灵活性,符合《2009年考试说明》的要求。
答题情况分析:1、听力:抽样平均分23.35分。对话和独白体现了不同的交际场景,注重提供真实的语言环境,没有较难词汇,内容不难理解,朗读语速适中。
2、单选:抽样平均分11.02分。其中22,23,27,33题得分率较低,答题情况较好的是21,24,29,35题。大部分学生能考出自己的水平,但存在知识点遗忘,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答题技巧比较欠缺。3、完形填空:抽样平均分17.50分。(1)由于理解思路错误而导致47、53错选。(2)忽略阅读时上下文联系而误选47,51题。(3)词义辨析不清和词组掌握不牢固导致49、54的失分。4、阅读理解:抽样平均分24.73分。学生总体完成情况良好,但也暴露了学生词汇量不够、语感较差的弱点,导致理解误差,导致找不准正确的信息。5、短文填词:抽样平均分5.93分。学生完成情况不好,基本词汇、基础知识掌握不牢的现象普遍存在,出现了句法分析不清、答题也不规范。85题得分率最低。6、书面表达:抽样平均分14.83分。话题贴近学生生活,部分学生的表达思路清晰,层次分明、内容清楚,书写工整。有的作文也暴露了学生以中文思维写英语作文的现象,词汇短语错用、乱用,错误表达所述内容,语法结构简单,只是简单的翻译,不能根据所提供的材料适当发挥,清楚地发表自己的看法,运用高级词汇、高级句式结构的能力欠缺。
下一阶段教学措施
1、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在今后的复习考练中要不断地讲练、强调,做到精选练习、精讲典型题、多练新题型。
2、夯实基础,加强各种新题型、书面表达书写的规范化训练,坚持听力训练。
3、进一步采取有效方法帮助学生增加词汇量、提高词组活用水平,全方位刺激帮助学生分解单词记忆的难度。
4、教师要认真分析“考试说明”、“考试大纲”对考试范围、能力要求的说明,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帮助学生形成脉络清楚的知识框架,减少无效教学。
(四)、物理
1、双基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全面:考试时又不重视基本分题的时间、精力投入。马虎、匆促导致“本钱”分的丢失。像选择题40分平均26分,得分率仅在60%左右。第13题平均7.2分,14题平均5.5分。也有部分知识像第1题、第4题,可能因为一些学校复习进度偏慢,尚未全面复习到。考生就遗忘得很厉害,基本的东西都记不来了,失分相当严重。
2、知识应用、迁移能力、物理过程分析、建模能力差:第12题在电学实验设计中,用了非常规电路,绝大多数学生就傻眼了。15题中不懂得应用柱体模型计算单位时间内的空气质量,不知道“风能”的应用其实就是动能转电能,跟风车发电机搭配的物理模型、所涉知识联系不起来,导致题目分析求解不出。
3、运用数学能力较差:数学推导计算能力不强,计算错误率较高。优生也皆如此。12题第(3)问的L推算结果,几乎无一正确。15题(2)问最后结果要开方、估算,结果也很少正确;第16题的图像信息应用、数据推导计算结果更差。
4、复杂物理过程分析能力差: 15题第(2)问中涉及到物体的受力、运动情况随时间、空间(位置)的变化而改变的复杂物理过程,能正确分析出来的少之又少。能正确列出物理关系、公式和方程的又更少了,全小题平均得分仅为0.01分,得分率几乎为零。
5、优生碰到陷阱题第12题(2)问的电路选择,也是措手不及。举手投械受俘。这也跟学习习惯,学习品质有很大关系。
6、有一个亮点就是第11题实验的探究式试题,开放性问答,绝大多数学生还是能适应得来,完成得不错。这一部分也将是今年新高考的一个新的命题题式。
下阶段复习的针对措施:总之,根据上述学生答题情况分析可看出学生的基本情况是基础不牢,尖子不尖。基础分拿不全,难题分拿不下。近乎再难的卷,再易的卷考完后差别不大。所以下阶段复习迎考打算有针对性的采取以下措施:要不时地强调基础的重要性,指导应考时考试时间、精力应侧重在双基题的“本钱”分数上,做到考时“顾本”,分数拿下“够本”。注重实验复习。特别电学实验要专题强化,拓展加深;找新题巩固探究式小实验的分析作答。课外辅导班因材施教,优生、尖子生加强能力训练,做好专题应考突击;对中等、中下生,增加双基练习、巩固强化记忆,答题指导侧重如何拿好“傻瓜”分。
(五)化学
试题特点
第一次省质检试题命题能遵循考试说明,考试内容突出学科主干知识,以“双基”为载体,从能力立意命题,关注对学生科学素养的考查,注重体现学科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题量适中,试卷覆盖面大,难度控制较好,题型丰富,试卷有较好的区分度。具体分析如下:
Ⅰ卷部分1.紧扣高考一轮复习基本任务,突出考查双基(基本概念与理论)及其基本方法,也注重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与实验,难度较小,分值分布合理。知识块与试题分布。物质结构、晶体类型、化学键:2、11。电解质溶液:9离子共存:13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14、15元素化合物知识(含有机):1、3、5、7、8、10、12化学实验:4、62.试题的素材对书本知识整合力度大,创设的问题情境新,既有对知识点集中考查,又有学科内不同知识块交叉,着眼点是考查学生双基及应用能力。3.题目形式多样,以图表、组合选项内容形式来增大了知识覆盖面,要求学生全面准确理解概念与原理。Ⅱ卷部分:16题:实验问题填空题,考查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17题:探究性实验试题,考查学生元素化合物知识与实验技能的综合应用能力,同时结合化学计算的考查。18题: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综合应用。19题:综合应用题,涉及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元素化合物知识、电化学、电解质溶液等知识。20题:综合应用题,着重考查与化学键结合的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结合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移动。
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全县成绩统计
平均分
得分率
优秀率
及格率
最高分
56.76
56.76%
12.5%
45.4%
100
试卷抽样得分率统计
题  号
1-15
16
17
18
19
20
平均分
32.2分
2.6分
6.5分
4.6分
5.3分
5.6分
得分率
71.6%
43.3%
46.4%
51.1%
48.2%
37.3%
试卷作答分析
1、Ⅰ卷总分为45分。抽样调查本县考生平均得分为32.2分,得分率为71.6﹪。其中第8题考查的知识面广,特别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学生把握不清,得分偏低;第10题学生对合金了解模糊,又无认真理解题给信息,不能正确理解形成合金的条件而错选;第 11题学生因对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知识掌握不牢而导致得分低;第12题因大多数学校把有机化学的复习留在最后,时间仓促或来不及复习,使学生的有机知识尚较生疏而得分低;第14、15题因涉及理论性较强的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相关知识,得分也较低。
2.Ⅱ卷情况
<1>.第16题平均分2.6分,得分率51.1﹪。存在问题:学生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偏差,对题中所给的装置的用途认识不全面,而且答题的语言表达不规范、不准确。
<2>.第17题平均分6.5分,得分率46.4﹪。本题涉及化学实验的综合应用,问题情境学生较熟悉,涉及的化学实验知识也较基本,但因学生不能充分理解三个方案的实验原理而导致对问题的解答不清晰、不准确,另外本题中所涉及的化学计算,得分率几乎全卷最低。
<3>.第18题平均得分4.6分,得分率51.1﹪。本题知识梯度明显,①-④小题由易渐难,但①小题因学生文字表达不清、语言不规范导致得分情况也偏差;第③小题学生因离子方程式书写不规范也得分不高;第④小题因学生不能正确理解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与元素种类的内在联系而得分低。
<4>.第19题平均得分5.3分,得分率48.2﹪。第①、②小题学生得分率较高。①小题大多学生答对,只有少数学生漏写,②小题部分同学没有看清“化合反应”而写上Na2O2与H2O反应方程式。③小题中试纸变色情况大多学生无写明具体颜色变化或颜色变化写错;试纸后被漂白退色,很多学生漏答或写成退为无色;④小题得分率较低。
<5>.20题平均得分5.6分,得分率37.3﹪,是整卷得分最低的一题。存在的问题是: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未标明物质的聚集状态、△H数值计算错误及符号标错;反应速率及平衡常数计算较好而平衡移动方向判断完成情况较差;简答题中语言表达过多应用地方性方言而没有用化学学科语言进行分析,且语言表述不准确。
对今后教学工作的建议
1.化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化学基本概念应多采用归类比较教学法,讲清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教会学生整理(也可以教师完成)重要基本概念的定义,并适当记忆概念的要点。
化学基本理论多通过典型例题复习,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基本思路、基本方法形成,教师有计划安排时间进行滚动复习,减少学生因时间间隔过长而遗忘。
2. 基本计算:基本计算复习时难度不宜太大,重在以下三个方面:①以物质的量为核心完成基本粒子、基本物理量之间转化的计算。②教会学生判断以下几种基本题型,熟练掌握基本方法:多步反应的关系式法计算、守恒法(原子、电子、物料)、电中性原理、极限计算、均值计算、差量法。③其它题型中包含的计算:定量实验、化学推断。
3.元素化合物知识:教会学生自觉将物质的分类、理论知识(主要为氧化还原反应基本规律、复分解反应规律)应用于元素化合物性质学习。以化学性质为线索,整理高中阶段重要的化学方程式为资料,指导学生不间断的复习。在课堂上花一定时间讲解或练习重点、难点的化学方程式书写,在考试试卷或周练习中滚动出现。4.化学实验:不忽视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熟练掌握常见仪器用途、药品用法。讲清高中阶段重要设计实验题型,从实验目的的角度让学生领会不同题型设计实验的关键,通过大量练习来领会做题的一般思路。加强文字表达能力训练,教师加强批改并说明评分标准,指导学生减少文字表述的随意性。
5.加强应试技巧的指导,培养良好学习与考试心理状态。考试后通过学生面批,做好考试失误分分析并提出对策,并根据学生在下一次考试中的情况进行调整,力争考出正常水平。
(六)、生物
1、试卷结构及内容:本次生物考试时间为 90分钟,满分100分。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选择题共 30 小题,共50分;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50分。考查知识的内容包括高中《生物》(必修一、二、三)的内容。2、试题特点   根据试题内容的分析,很容易看出该卷试题具有以下特点:(1)知识的覆盖面广。知识点的考查比较全面而且比较细,紧扣教材及《考试说明》,反映了这次考试的主要目的——对学生进行单科基础知识及相关能力的全面检测。(2)重点章节、重点知识,重点考查  本次生物试题重点考查细胞的结构,细胞的代谢,遗传变异等主干知识,重视对学生科学素养的考查,重视对学生科学探究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3)重点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全卷试题难度中等偏易,基础题、中档题居多,知识的考察侧重于对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生命活动规律和基本原理的考查,甚至有的题目直接来自课本,要求学生利用课本的基础知识来排除题目中错误的信息。(4)强调综合能力的考查,强调前后知识的联系、综合及应用。考试情况分析:全县考试总体情况如下:平均分:62.06分,及格率:58﹪,高分率:19.4﹪1、成效方面(1)主干知识掌握较好,反映了大部分学生对重点知识能认真学习,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较好。(2)大多数学生掌握了正确的解题方法基本能根据已知知识和借助课本知识进行解题。(3)独立思考、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加强。从考生答题的情况看,大部分考生都能依据题意较准确地解答;考生也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较全面地思考,运用知识的能力有所提高。(4)表达能力有所提高。不少学生用生物学语言较准确地作答。2、不足之处:考试所反映出来的不足之处,大部分属于较普遍存在的问题:(1)审题不认真,这种情况最明显,不少学生没能理解提意,没能抓住题干中关键词进行分析而得出错误的答案。(2)重点知识和基本概念掌握不到位。综合性题目得分率较低。反映了部分学,对知识的掌握不到位。(3)通过试题的得分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在识别生物图形的能力、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和比较方面、表达的能力尚欠缺。(4)部分学生旧知识遗忘较严重(特别是必修一部分的内容)。
对今后的建议:一方面引导学生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回归课本、重视课本;另一方面适当加强对学生的表达、识图作图、知识迁移等能力的训练。 1、复习时继续以课本知识为基础,复习主抓基础训练,多在容易和中等难度题上下功夫,这样就有了基本分,须知忽视一个最基础的知识,就可能导致对于一个大题无从下手,所以学生还是应全面复习,杜绝侥幸心理。在教学和复习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学科主干知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重视学生的学习体验,培养多渠道获取各种信息的能力及思考问题的能力。2、重视教材中的有关图、表。 用图表的形式来描述是生物学常用的一个手段,它可以化无形为有形,具有简单、明了和形象的特点,能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分析、综合的能力。如果对图形其作一些扼要、生动的语言说明或坐标说明,对知识信息的输出和学生信息的输入都是极为有利的。在平时的教学中,对书本上的插图,除了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和阅读外,还要通过各种形式,讲清插图的内涵和外延,使课本有关图象及其深刻含义深深印在学生的脑海中,便于提取和利用。3、培养阅读理解信息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相关习题的训练,指导如何从题干中获取有效信息;表达能力的训练要继续加强,指导学生如何用生物学语言答题。4、适时练习、考试加以巩固,并在练习、考试中适量穿插旧知识,以达到回顾旧知识的目的。
(七)政治:
1、试卷难易度较适中。难度系数应该为0.6-0.65之间,试卷的区分度较好,有一定的信度。部分试题设置有一定的迷惑性。2、试卷结构恰当,试题分布较为合理。四大必修模块在试卷中所占分值分别为:《经济生活》,《生活与哲学》占27分,《政治生活》占26分,《文化生活》占20分。3、试卷能体现福建省《考试说明》中的命题指导思想的要求,特别是其中针对思政学科提出的“思政命题还将参考本年度《时事》,贯彻教育部教育司颁发的《思政课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指导意见》的精神”的要求,在本次试卷中得到体现。4、试卷命题能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知识与能力的结合的原则,与时政的结合较好,分别有两道选择题和一道主观题的背景材料选用了本省的时政,体现了与本土时事结合的同时,也体现了自主命题的地方特色。5、试卷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各别主观题的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的设置不够科学合理;《生活与哲学》部分原理的考察过于集中在辩证法知识部分;答卷纸设计不够规范,合理。
考试结果分析:1、据统计,政治科全县优秀率为1.43%,及格率为46.16%,平均分为57。总体情况属正常,高分率略显低,考生个体差异性大。2、试卷中暴露出的主要问题及复习建议。(1).审题能力、答题技巧存在缺陷,综合能力水平有待提高。这与不少学校第一轮复习刚结束,有的学校如一中第一轮复习还未结束可能有关,各校应在下一轮复习中重点帮助学生提高审题能力与答题技巧方法。(2.)答题的语言与格式的规范化有待提高。特别是《生活与哲学》部分,不少学生原理的表述很不规范,甚至是错误的表述。部分考生还没有养成分层次、分要点答题的习惯。(3.)读图、读表能力较薄弱。这一题型应加强训练,教师应帮助学生读图与读表的技巧与方法。
(4.)《文化生活》模块,主观题得分率偏低,应引起各校教师注意,并加强针对性训练。
(八)历史
.    试卷评议: 1.考查内容:依据《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考查课程主干知识,突出“文明史”。2.能力考查:凸显“能力立意”,包括考查考生知识迁移、材料解析、历史研习方法、历史现象比较分析、历史阶段特征概括等能力。3.试题设计:大量新材料创设问题新情境,既有利于实现考生学科知识、能力迁移的测量,有效检验考生创新思维能力,也有利于不同版本教材的统一、新旧课程高考的平稳过渡和高校合格新生的选拔。试卷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具有福建本省地方特色,难度适中,有较好的区分度。4.商榷之处:⑴试卷第19题主要考查 “时代特征”,4个备选项中有“中国”和“世界”双重视角,是否容易引起思维指向模糊而导致客观试题难度增加?⑵试卷第26题第3问的前一问主要考查前后者的“不同点”(静态),而答案显示为前后的“演变”(动态),是否存在不一致?
.   答题情况: 1.客观题方面:⑴得分情况:从满分到低分,成绩分布符合不同层次考生实际情况,知识和能力迁移考查有较好的区分度。⑵新材料新情境的适应情况:考生基本上能适应新材料新情境的设置,课程主干知识能不同程度地转化为分析和解决相关问题的答案。⑶存在问题:课程知识存在不少盲点,新材料的解读、分析和运用能力欠缺,以“文明史观” 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能力仍有明显不足。2.主观题方面:⑴模块知识整合情况:不少考生还没能把政治史、经济史、思想史这些学科模块知识整合起来,制约了考生对诸如“建筑文化”等问题的整体和深层思考。⑵新材料与旧知识的联系情况:新材料与旧知识的连接存在偏差,如美国政府运作机制与美国1787年宪法的连接。⑶新材料的解读存在不够准确的情况:如对土楼堂联的解读出现“近亲繁衍”的结论;“分权制衡”与“三权分立”的侧重点混同等等。⑷问题分析不到位的情况:历史问题的分析与题目要求存在偏差。如对奥巴马的金融危机对策新特点的概括,不少考生仅仅停留在措施上面,反映了考生对政策推行手段和落脚点认识的不足以及对美国科技发展缺乏基本了解。⑸文字表述不准确的情况:历史概念的表述存在不够准确的情况,反映了主干知识掌握不到位的问题。部分考生答题行文缺乏逻辑,反映了考生对历史事件内在联系认识的不足。

一、总体情况
本次考试,我区参考人数为2347人,均分为58分左右。各校因为生源不一样,发展不均衡。本次试卷难度与高考相当,题目比较灵活。全卷分值分布合理,粗略统计一下:必修一约33分,必修二约39分,必修三约28分,选修一10分,选修四10分。全卷重点考查主干知识,过分关注细节的题目基本没有。全卷很好地体现了考试说明中的“新材料新情境”这一特点。总体而言,本次测试具有鲜明的甄别与诊断功能,对后期历史复习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可信度与效度都较好。
二、答题分析
(一)选择题
选择题得分在30分左右。错得比较多的题目有:
第2题,文言文阅读存在一定障碍;第7题,对“充分”一词存在理解上的偏差;第8题,对“外国资本操纵市场”一项同样存有争议,题目用词或语言表述欠严密,不果断;第16题,学生不能准确把握题中要义;第18题,同样如此,对题意理解不到位。其它一些题目相对而言区分度比较明显一些,但要准确快速作答,也并非易事。
(二)非选择题
21题
第1问,平均2分。词语表述不准,错别字较多;原因分析不全,时间弄错,写成幕府时期或目前等;不能从美日双方来思考作答。建议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角度、辩证地分析问题;历史专用名词要能准确书写运用。
第2问,平均1.5分。学生审题能力较差,很多学生忽略了其中有两问:“变化、原因”;学科语言运用较差;“变化”不能从经济和政治两方面进行分析,“原因”不能从日本和美国两方面思考,回答时很多学生错答成明治维新。
第3问,平均1分不到,很多学生不得分。学生笼统从国家利益去分析,没有从政治和经济两个角度来思考美日之间的关系;语言表述不准确;对美日两国关系认识不到位。这部分知识教材涉及较少,建议在后期复习中给予重视,并适当加以训练与整理。
第4问,平均2分。“轨迹”一问多少能回答一些;对“认识”的回答多有偏差,不能从“双方关系发展中的影响因素”这个角度入手;回答面窄,仅仅从美日关系谈认识,不能升华到国与国之间关系的高度。建议教学中引导学生思考、回答问题要全面、细化、准确,不能模棱两可。
22题
第1问,平均2分。“弊端”几乎没有学生写出“公有制规模大、程度高”,“危害”一问回答尚可。第2问,平均1分。对材料的理解概括能力欠缺,对“说明”含义理解不清,审题不准确。本题的设问也欠妥。问题中已经指明答案“推广”,若改为“《通知》的发布有何积极作用?”或许更好些。第3问,平均2分。经营权或自主权回答不出来。名称写不全面。“作用”一问回答较好。第4问,平均1分。大部分学生能回答到“生产关系能适应生产力的需要,必须符合生产力发展”这一点,少数学生不明白“启示”的含义。建议在后期复习中强化引导、训练与讲解。
23题
第1问,平均1分。对材料理解不准确,对“张之洞”的阶级属性不清楚。第2问,平均1.5分。对儒家思想的态度用词不准确,写成“尊崇、推崇、发扬”等。将“态度”与“意图”混为一谈。第3问,平均1.5分。语言表述不精练、不准确,错别字较多,如将“抨击”写成“评击”。第4问,平均1.5分。对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认识不清,不能结合中国国力的提高来探讨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后一问回答得比较好。建议教师对一些重要历史概念的讲解与阐述要准确到位。
24题
第1问,平均1分。学生表述不准确,多数学生只能回答其中一问。“专门为贵族设立”,多数学生答“为贵族服务或为贵族所垄断”。错别字现象突出。第2问,平均1.5分。第2小问得分低,大部分学生没有答出关键词“法律”。第3问,平均1分。照抄材料原文,概括能力欠缺,问题意识不强,答案空泛。第4问,平均1分。混淆俄国“司法”改革与俄国“农奴制”改革这两个概念。没有结合俄国司法改革去谈认识,而是泛泛而谈,如改革是曲折的;改革应结合国情等。建议后期对学生进行解题能力的强化训练与指导。
25题
第1问,平均2分。解读材料不严谨,用词不准确。如“慎用刑罚”写成“废除刑罚”;“唐太宗纳谏”写成“群臣纳谏”。照抄材料。错别字较多,如“休养生息”的“休”写成“修”;“告诫”的“诫”写成“界”等。史实不清,“隋之教训”写成“隋唐教训”等。第2问,平均0.5分。学生没有读懂材料,理解题意,没有写出变化的过程。语言表述不准确。建议复习时要强化解题技巧与提炼材料能力的培养。第3问,平均1分。缺乏对材料进行提炼与概括,对“目的”理解不到位。错别字较多,如“告诫”的“诫”写成“界”等。答非所问,有的学生将材料理解为“太宗是个昏君”的结论。不能够做到看分答题。第4问,平均1.5分。没有结合材料中唐太宗的言行进行评价。忽视唐太宗自我反省的品质,仅仅从功过两方面进行评价。对基本史实不清楚,表述空洞。建议复习中教材基础知识还是要带着学生一起复习巩固。
三、几点建议(六个关键词)
1、主干。对照《考试说明》,逐一落实相关知识点。重点抓主干知识,不要再过分纠缠一些细枝末节。对教材要保持一种“若即若离”的态度,既不能教条,也不能抛弃。要用好教材,重在理解消化与运用。
2、概念。在后期复习过程中,教师对一些重要的历史概念的解释必须准确到位,不留死角。究竟有哪些概念,可以把江苏各大市模拟试卷中出现的一些概念作为重点来突破。解决一个是一个,困惑少了,学生知道得多了,信心也就增强了,分数自然也就上去了。
3、时空。后期复习中建议教师按照通史体例帮助学生粗线条梳理一下古今中外重大历史事件。着重时间与空间的讲解,如历史阶段划分与主要特征表述,地理特点与空间方位等。帮助学生从宏观上把握历史,避免“走错门”,“站错队”,导致晕头转向,无所适从。
4、技巧。就以这次考试的选择题为例,虽然有些题目比较难,一眼看不出来,但是如果我们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学会正确排除,有些答案还是能够很明显地把它猜出来。历史题目的突出特点就是时间性比较强,建议在解题时要引导学生善于找时间,抓住关键词,看分值组织答案,题意一定要看清楚等技巧的培养与指导。
5、训练。学习知识最终是为了运用,解决实际问题。教材再熟悉,如果不会运用都是徒劳。因此复习过程中必要的训练不可少,通过训练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达到熟能生巧,但训练一定要有针对性,切忌不加选择地将练习胡乱发给学生,那样不仅没有效果,还会让学生产生厌烦与抵触,得不偿失。
6、规范。规范不是教条,而是良好习惯的养成,更是清晰思路的展示。一份卷面整洁、清爽的试卷给阅卷老师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得分自然会高。后期训练中一定要训练学生答题规范。规范答题也许不能长知识,但能长分数。
虽然距离2010年高考的时间越来越近,也许本次检测学生的成绩很不理想,但我认为这一切似乎并不重要,因为高考并没有结束,依然还有补救的时间与空间,关键是坚持、努力、寻求对策、不断实践。

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王世泉   陈丽霞
一、试题简析
高三历史期中考试试题共分为三大项,其中选择题27题,每小题2分,共54分;材料分析题2题,共33分;问答题2题,共33分。选择题中1~9题主要考查必修Ⅰ内容、10~17题主要考查必修Ⅱ内容、18~27题主要考查必修Ⅲ内容。选修Ⅰ和选修Ⅳ内容本卷选择题没有考查。这与2007年各省高考命题选择题命题规律基本一致。选择题考查内容各册书所占的分值比重为:

从能力要求分析:本卷选择题注重考查基础,但能力要求占比重较大。单纯考查识记能力试题约占选择题总比较30%。分析、比较、理解、运用能力题型约占总比重的70%。试题命题的指导思想以创新为主,出现了一些命题角度较为新颖的试题。但亦有一些如16、18题为代表的老高考题,这些传统题经常出现在各种复习资料中,为利于体现教学情况和学生的真实水平。另外,本卷也有一些题存在较大争议:如第8题、第13题。
28题主要考查必修Ⅱ内容,本题注重考查学生“运用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对知识点“罗斯福新政”内容的进行前面考查。29题主要考查必修Ⅲ内容,围绕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发展脉络这一综合知识进行命题,时间跨度大,能力要求高。28、29题比较注重基础。
30题主要考查必修Ⅰ内容,命题立意是对中西方近现代民主制度横向比较,结合中共十七大胡锦涛总书记“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报告,具有一定的时代性。31题考查的是必修Ⅱ内容,围绕苏俄(联)经济政策这条主线进行命题,体现了对学生综合概括能力的考查。
总体来看,本卷以考查基础知识为主,命题角度也具有一定的新颖性,设问灵活,解题能力要求较高。在题型与题量的分布上看,本卷模仿07年其它省份新课标高考试题的痕迹较大。但未涉及到选修Ⅰ、Ⅳ内容。
二、答题情况分析
1、得分情况
题号
题号
总分
平均分
最高分
最低分
各校抽样均分
苏大附中
园区二中
园区三中
选择题
1~27
54
38.38
54
16
材料题
28
17
8.11
15
4
29
16
10.35
16
6
问答题
30
17
9.46
16
2
31
16
11.58
15
0
2、主观题典型问题
28题17分。考查罗斯福新政的相关情况,并结合热点问题,如民生问题。最高得分为15分,最低4分。主要失误在于概括材料二中有关社会保障的内容不全面以及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实质概括不准确;对罗斯福新政的基本内容不能把握清楚,复兴工业中的多数内容写不出来;不能理解“国家干预经济”的内涵;提取图片信息有偏差部分学生脱离历史的史实答题。
29题16分,考察儒家思想的相关情况,时间跨度从春秋到明清,涉及人物包括孔子、董仲舒、朱熹、李贽等。学生最高得分为16分,最低6分,比较悬殊。主要问题在于基础知识记忆不准,审题不准,部分原因在于试卷本身评分标准的失误。
30题16分,最低得分2分,最高得分16分,平均得分12分
30题的第1小题法律文件,绝大多数学生能答出《权利法案》和《1787年宪法》。失分主要是将“权利”错误的改写成“权力”或“权立”,或者将1689年《权利法案》的时间写的不准确。
30题的第2小题是考查学生历史知识的再现,比较英、美两国政体的不同。有不少学生不能将英国的君主立宪与美国的民主共和对应起来,导致不少学生写成总统制,还有对美国总统掌握的行政权,但却忘记了军权。美国的政府工作人员由总统任命,写成议会任命。英国首相由下议院多数党领袖担任,有不少学生写成参议会担任。
30题的第3小题试从行政权利的角度比较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西方议会制的不同,不少学生从阶级的角度进行思考,不从民主集中和三权分立的角度思考,审题不清。
31题17分, 最低分0分,最高分15分,平均得分7分。十月革命后到二战前苏联(俄)即1917——1939年这一段历史时间的审题不清和“农业政策”关键词不给予注意。导致十月革命期间的《土地法令》的重要知识给予遗忘,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却大写特写,全然不顾题干只要写农业。时间概念不清又将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写进来。
三、建议
1、强化基础知识巩固:掌握基础知识是学生综合运用,灵活掌握知识的前提,是学生取得好成绩的前提。老师在平时教学中帮助学生进一步梳理基础知识,将书本知识条理化,夯实基础知识。
2、加强审题训练:正确审题,按要求解答是提高高考分数的有效手段。在平时训练中,严明题意要求,做到有的放矢,减少考试中的无效劳动。
3、讲练结合,提高答题的能力,精讲多练,加强解题方法的指导。注意答题规范。
4、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反复强调历史A、B级的重要性。

一、总体情况
本次模拟全区参考人数为2446人,均分为56.05。各校因为校情不同,生源不样,差距依然明显。受高考模式影响,师生对选修学科重视程度有所下降,这已成不争事实,学科达B率推进难度较大。
二、试卷印象
整卷图文并茂,材料形式多样,贴近高考,布分合理。粗略统计:必修一占38分,其中选择题24分,非选题14分;必修二占35分,其中选择题21分,非选题14分;必修三占27分,其中选择题15分,非选题12分。选修一、四各一道非选题,计10分。本卷大致有这样几个特点:
1、试题原创。全卷从材料选取到问题设计均为原创,没有似曾相识之感。应该说在命题越来越难的情况下,能坚持做到这样,不容易,不简单。
2、难度不减。通读全卷,结合考试结果,试卷难度依然较大。与“二模”卷相当,与高考卷相近。
3、材料很多。从第1题以材料形式呈现开始,到第25题,几乎题题如此,较好地体现了高考“新材料新情境”这一要求。应该说这一点对后期复习有较强的导向作用。
4、阅读量大。不少题目所给材料文字偏多,阅读量较大。尤其一些文言材料,比较艰涩难懂,影响作答,对认知水平有限的高中学生来说,无疑具有很大的挑战性。
5、导向有效。本卷从“形似”到“神似”全方位仿真高考,较好地体现与发挥了考试的甄别与诊断功能,对后期各校的高三历史冲刺复习、“临门一脚”具有很好的指导与引领作用。
三、答题分析
(一)选择题
选择题均分在32分左右。错得最多的两题是第9题、第15题。尤其是第15题,得分率非常低,正确率不到10%,主要是命题者所给选项不容易理解,加上选项分散,不同一,排除难度加大。另外,还有第4、8、14、19、20题等得分也相对较低。个别题目问法与所给答案容易产生歧义,有值得推敲之处。这也是学生失分较多原因之一。
(二)非选择题
21题
第1问,学生对二战后美苏关系方面的相关知识不清楚,不少同学对“冷战”的外延与内涵了解不到位。
第2 问,学生不能从材料中概括提炼出所要的结论,只是单纯罗列知识点,表述不够完整。另外,对“调整”一词理解不准。建议后一阶段要强化审题能力的训练。
第3问,题目要求“据材料三概括美与西欧的关系”,学生不能从“材料中概括”。其次,解答“关系”题的基本方法应该是“相互关系”,从两方面着手,很多学生不会这样思考,部分同学对美与西欧60、70年代基本关系概念不清楚。
第4问,总体得分还行。不少学生没有强调“经济”援助,审题不清,多数学生答成“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没有结合第1问来思考作答。建议要加强审题训练。
第5问,总体得分一般,主要问题是表达不严谨。如“战后70年代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很多同学写成“多极化格局的出现”,“加强一超多强局面的出现”等;再如“影响世界政治格局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一个概括性的问题,强调“大国综合国力对比的变化”,而很多同学将其具体化,分别从美、日、西欧、俄、中等方面回答。建议复习中要培养学生基本的时空概念,引导学生学会看分答题,注意历史语言表达要规范与严谨。
22题
第1问,平均得分2.5分左右。原因表述不完整,尤其是苏联工业化模式的“借鉴作用”,学生简单地概括成苏联工业化的“成就”。“实践”一问,很多学生错写成“十一五计划”,或只写“工业化、三大改造”等,错别字、漏字现象较多。
第2 问,平均分1.2左右。第1小问,大多数学生答成中国没有怎样,第2小问,“意义”几乎没有学生答出,第3小问,少数学生只答“工业国”,表述不完整,而也有不少学生根本就回答不出来,暴露出对书本基础知识掌握不牢。
第3问,平均分在2.3分左右。第1小问,大多数学生能回答出来,少数学生回答不完整或不准确。第2小问,得分较低,只有少部分同学能答出其中一点,答全的学生不多。很多学生从我国经济自身发展的角度来认识其变化的原因,而未能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一角度来加以认识。
第4问,均分在1.3分左右。两个答案点,很多学生答不全,不少学生写成“从国情出发”,而不能够综合联系所有材料得出正确“认识”。
23题
第1问,均分1分。学生不能用历史语言概括“观点”,出现大白话,缺乏对教材基础知识的准确理解,“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写成“君主制是天下之大害”,“君主专制”写成“君主专治”等。“职责”一问得分偏低,对所给材料理解偏差,学生写成“让天下人各自追求利益”。
第2 问,均分在1.5分左右。用词不准确,如写“分权给人民”,不能依据材料进行概括,照抄材料现象严重。建议后期复习要强化学生审题能力、解析能力以及答题规范等方面的训练。
第3问,均分为1.5分左右。学生用词不准确,照抄材料现象十分严重。
第4问,均分在2.5分左右。得分点主要集中于前面两小问,第3小问得分较低,学生不能辩证地评价,遣词用句不够精炼准确。
24题
第1问,均分在2分左右。学生对“奴隶主”、“地主”等概念不清,不能全面地从政治、经济等方面多角度提取信息。
第2 问,均分在2分左右。能回答出“颁布解负令、财产等级制度”,部分学生能答出“贵族保留祖传土地”。学生不能根据附分完整地提取出材料中梭伦改革的主要经济措施,同时对一些历史概念表达不准,理解偏差,如“农奴、奴隶、债务奴隶、平民、农民、公民”等分不清,还有对“土地归属”问题不理解。
第3问,错别字现象严重,如“折衷、择中”等。
第4问,对“方式”、“借鉴意义”这两个回答词的含义不理解,导致作答偏离方向。
25题
第1问,新旧三民主义内涵掌握不准确,将“平均地权”与“平均地价”混淆。
第2 问,学生能概括出“国家控制资源和产业”者很少,分析材料以及概括能力欠缺。
第3问,“首位”不能准确概括,基础知识“耕者有其田”、“节制资本”写不出来。将“原因”与“现象”混淆。此问得分最低。
第4问,错别字现象明显,如“与时俱进”写成“与时具近”等。
四、复习建议
㈠做到“三要”
1、要有计划。虽然距离高考越来越近,但不到最后时刻,决不能撒手。时间越短,越要有计划,而且要计划到每一天,每一节课。做到心中有数,忙而不乱。要充分利用好最后一段时间。切记:教师放松,学生就会放弃;教师随意,学生就会随便;教师无所谓,学生就会无所畏惧。如此,最终必将会前功尽弃,到时后悔不如现时努力。
2、要会谋划。备课组长要团结本组教师,发挥集体智慧,分工合作,分头准备,研究考点,研究高考。有选择性地帮助学生梳理相关考点,整理出一些比较重要的热点专题等,让学生在最后阶段的知识体系与结构进一步丰富与完善,立体感更强。
3、要能细化。“五严”规定、高考模式使得历史学科的课时一少再少。于是,课堂时间尤显宝贵,教师必须认真上好最后这段时间的每一节课,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充分用好每一分钟,力争将其效益达到最大化。切忌“随心所欲”、“信口开河”、“海阔天空”,若如此,不仅浪费了学生宝贵的时间,更是对学生的前途不负责任。
㈡重视“三到位”
1、点到位。建议在剩下的时间里,继续引导或带领学生将考点重新整合与解读。我认为,落实考点是高考这场特殊比赛中的“规定动作”,不仅要做,而且要尽可能做好、做到位。在此基础上,再增加一些“自选动作”,才有意义,才有效果。任何将考点丢掷一边的做法不仅不可取,而且很危险,最终也必将要“栽跟头”。
2、练到位。熟能生巧,这道理都懂。后期的强化训练更是必不可少,每天要保持一定的训练量。一方面,训练解题能力、保持“手感”,同时,训练规范答题,减少高考中因为书写问题导致失分的现象。根据目前时间紧,选修学科有所弱化等现象,不妨采取类似“非常6+1”之类的方式,即每天挑选6道有代表性的选择题和1道材料题让学生练习,教师批改讲评。力求题量不多,确保训练有效。
3、讲到位。针对学生疑难,提出的带有普遍性问题,以及一些重要的历史概念、重大历史事件、解题思路、考试技巧等,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得到发挥与加强,该讲的不仅要讲,而且要讲清、讲透。告诉学生怎样解题,遇到拿不准的选项如何提高猜的准确率等等。这些都要求教师在剩下的时间里进行及时讲解与点评,学生因为认知水平所限,很多问题靠自学,是根本无法解决的。
如果说教学有所谓的“绝招”,我认为就是两个字“用心”。有人说,认真只能把事情做对,用心才能把事情做好。教学如此,复习也是这样。

崇文区教育研修学院   颜世佳
一、命题指导思想
1.依据2008年高考北京卷文综《考试说明》,参照近年文综高考改革的思路,联系我区教学实际命制试题。
2.突出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追求对教材内容的较高覆盖。
3.坚持 “问题立意”,强化对能力的考查。
4.运用多种史料,创设题目情境,力求题目的立意新颖与灵活性。
二、考试情况
文科共671人参加考试,历史题在“文科综合测试”卷中占100分。历史题总均分59.31分,难度值0.59。基本符合预先估计的难度值。最高分91分,最低分16分。
其中,选择题平均36.49分,难度值0.76,非选择题平均22.81分,难度值0.43。从直方图看,基本属于正态分布(见图1):
(图1)

表1                            一模与期末统练历史成绩比较




考生数
全卷
(选择题)得分率
(非选择题)得分率
期末统练
681
59.25%
72.48%
45.32%
一模
671
59.31%
76.02%
43.87%
表2               选择题各小题得分情况统计
题号
得分率
题号
得分率
题号
得分率
题号
得分率
12
90.0%
15
71.1%
18
75.6%
21
69.4%
13
90.6%
16
95.1%
19
46.8%
22
78.2%
14
58.7%
17
87.8%
20
59.0%
23
90.0%
表3                        非选择题各小题得分情况统计
题号
应得分
平均分
得分率
第37题 (1)
8
3.11
38.88%
(2)
8
4.28
53.50%
(3)
6
2.93
48.83%
(4)
9
3.05
33.89%
(5)
3
0.83
27.67%
第39题 (1)
5
2.29
45.80%
(2)
3
2.17
72.33%
第40题 (1)
5
1.13
22.60%
(2)
5
3.03
60.60%
非选择题总分
52
22.81
43.87%
从数据看,全卷得分率与一模成绩基本持平,选择题得分率略有上升,非选择题略有下降(见表1)。本次考试是第一次历史、地理、政治三科综合考试,且在命题时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能力考查的力度。能够得到这样的成绩,说明学生对学科主体知识再认的能力、对基本概念把握的能力有所提高,也说明一模以后各校的复习是有成效的。
从各校平均分看,汇文中学保持了全区第一的优势,汇文、广中、50中、11中、96中平均分超过全区平均分。
一模与期末统练平均分相比,在两次考试均分基本相同的情况下,进步明显的学校有50中学、50中学分校、龙潭中学。从各校选择题与非选择题得分的情况看,汇文、11中、广中、50中分校选择题得分率相对较高,50中选择题部分有上升的空间。汇文、50中、109中非选择题得分率相对较高,广中非选择题部分还有上升的空间(见表2、表3)。
三、存在的问题
1.某些基础知识、基本原理掌握不扎实。如选择题第20题,关于德意志统一对欧洲国际格局的影响的问题,40%多的同学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
2.迁移、运用知识的水平不够,对新的试题情境不适应。如:37题第(4),从国家组织、领导和直接参与经济发展、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角度考新加坡、印度经济发展的原因,学生得分率仅为33.89%;如:40(1),要求指出明清时期(鸦片战争以前)有利于农业商品化的因素,学生得分率仅为22.60%。
3.从历史学科各部分知识得分情况看,学生对世界历史掌握的水平相对低。这可能和世界史复习比较仓促有关,这一点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4.审题能力亟待提升。主要是不能准确提取材料中有效信息。
四、教学建议
建议各校在针对学生实际,做好目标定位的基础上,着力做好以下方面工作:
1.回归教材,夯实基础。我们应该强调引导学生认识历史知识间的联系,从宏观上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强调对政治、历史、地理各学科知识的整体、综合把握……”(见2008年《北京卷考试说明》)。测试内容不脱离学生已具有的文科各单科知识体系,其一般是以学生所学的各学科知识内容作为载体或背景,或是在提供新情景的条件下,分别用各学科的知识解决问题。由此可见,认真落实各学科基础知识,基本原理,是解答文科综合测试题的基础。建议老师认真研读《考试说明》,按照其内容要求,回归教材。教师应有意识地通过课堂教学、试卷分析、课下交流,发现学生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另外,教师还应指导学生发现自己的问题,学会查漏补缺。
2.落实《考试说明》规定的各项能力目标。其中包括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述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每一节复习课都应该有能力训练目标,并且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真正落实。
3.注重训练学生适应历史问题的新情境,提高迁移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建议老师选用典型试题,对学生进行训练。
4.强调文综各科的协调发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的特点。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以“问题立意”,各学科均有较难、中等、较易不同水平的试题,我们应该先将各科的基础分拿到,这是应对“综合能力测试”的最基本的策略。另外,从对学生负责的角度出发,每个教师都应该指导学生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合理分配考试时间。

一、简介2009年高考文综历史卷特点
1.严格依据《考试说明》命题,保证稳妥过渡。
(1) 4种能力层次12种能力,以1、2种能力层次为主,3、4种能力层次为辅。各题难度介于0.35-0.80之间,整卷难度0.55左右;整卷从易到难排列:选择题、非选择题的必考题、选考题。整卷难度系数预定为0.57左右
(2)主干知识考查、两种版本兼顾。重视省质检的实验参照作用 。“能力要求---主题确定---素材选择---切点确定---问题设计”,成为命题思维方式与标准操作程序。通盘考虑知识范围、呈现方式、考查层次、难度把握、版本差异、地区公平。 杜绝偏、难、怪、繁试题,体现能力立意而非知识立意。自主命题的特色—自主性、地方性。
2.自主命题的地方特色
(1)取材地方课程资源。案例:福建题材——14题“以海为田”、19题“企业松绑”、38题“李贽思想”
(2)探究新的文综形式。在以历史学科内部综合基础上,探求新的综合形式——史地综合案例:17题“东渡黄河”、历史政治综合案例: 24-25题用历史题面设置历史、政治题组。
(3)涉及史学前沿动态。课改导向作用——20题雪莱语、23题柯林伍德语
(4)重视时代特征考查案例:14题“以海为田”、15题“农产品出口”、18题“过渡时期”、22题“外交思想”、38题“李贽与布鲁诺”、41题C“孙中山与华盛顿”……
(5)降低试卷总体难度。2006年—2008年全国卷·历史:难度系数0.44、0.48、0.48;福建卷·历史:难度系数0.53左右。力图保证选拔性的区分度,落实“服务基层”的方针。实测与预期的难度系数存在差距,但总体上呈现较为理想的区分度。
3.借鉴近年全国各地课改卷成果
(1)新史观的统领
(2)传承“三新”(材料、情境、问题)风格
(3)关注历史学科特色。 案例:1题“计算年代”为陈题新作常规、16题“号外”新文化运动成果在五四中展现、24题“增长率表”并考察阅读与提取能力;14、20、23题具有史论色彩……
(4)重视现代公民教育(热点、现实)。案例:17题“东渡黄河”——国共合作;19题“松绑”——改革30周年回顾;38题、41题A、B、C都涉及“民主、科学”等现代公民意识
二、检视与反思
1.考情分析:
(1)整体上考生完成常规试题较好,尤其是选择题完成较好。(抽样实测难度系数约0.56,还有待采集大样本进一步核算)
(2)考生基础知识掌握度有所提高但不扎实,对概念的理解与运用依然不足,对历史概貌和阶段特征相当模糊。案例:非选择题37题、47题C等均得分较低。(3)无法准确总结特点、整体概括能力差、表述水平低;文综能力差成为通病。
(4)审题、解题能力差,显示考生缺乏规范化的专题训练。在“能力立意”要求较高情况下,显得局促无序。(必考的非选择题38题难度值为0.52,选考题平均难度值仅有0.40)
三、分享感悟
1、循序渐进,科学安排,一切以学生为中心,增进服务与引导意识。重在平时潜移默化,而非总复习加班加点。
2、腾出时间休息、研究,胜过无休止的讲课、考试与说教。
3、重在学法导引、展现思维过程,贯彻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三原则。
4、反对分数崇拜,以及以考试成绩论成败英雄。切切实实把学生当作人而非机器看待。

每年的高考试卷总是值得我们去研究,而且每个人的视角不同,会有不同的看法。今年有机会参加福建师范大学高考评卷点文科综合历史学科的评卷工作,能够直接了解考生答题的基本情况,并与评卷点的教师进行充分的交流,听取各方面的意见,现在主要就文科综合第Ⅱ卷历史学科的有关信息汇总如下,供历史同仁参考,并提出批评。
一、试题评述
1.试题结构基本定型
我省从2001年开始实行3+X考试以来,经过6年的探索,到现在已经基本定型。其中2004年是个重要转折,2004年首次在最后一道“东北题”题目上,出现了60分的综合大题目,由地理、历史、政治三大板块组成,2005年的“东南亚海啸题”,2006年的“近现代对外开放比较题目”沿用了2004年的这种模式,估计这种形式至少会沿用到2008年。到2009年我省高中新课程的新高考会有一些新的变化。
2.命题方向与新课程改革方向一致
今年试题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体现目前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尤其是文科综合第Ⅱ卷第37题、39题的第⑵问。课本上没有现成的答案,没有大面积的记忆内容,主要是凭借平时的积累与临场的发挥,结合教材与材料,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并且自主表达。这是一次对教材的重组过程,是一次新的认识过程,也是一次创造的过程。
3.体现一个鲜明的主题:文明史观
今年的第37题的指导语是:“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以华夏为基础,融汇各民族文化,不断丰富发展,生生不息。”这道题的第⑷问,简述从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中得到的启示。强调不同文明之间的碰撞、融合,第39题实际上也是考查西方文明对中华文明的冲击,是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的冲击。因此今年的试题充分体现了文明史观的最新史学观点,主题非常鲜明,这是对教材进行重新的审视,所以今年试题考查能力的力度明显增强。
4.选择题中更加突出历史主干知识的考查
今年选择题有3个题组,分别是“政治机构与制度的变化题”、“巴黎公社和十月革命题”、“法德关系题”。第1个题组主要考查了总理衙门、外务部、《临时约法》、国民大革命时期的政府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等内容。第2个题组主要考查的是巴黎公社、十月革命、两者的措施比较、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等内容。第3个题组主要考查普法战争、欧洲共同体的历史等内容。主要考查的内容都出在课本的大、小标题上。如: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巴黎公社、十月革命和欧洲联盟等关键词。这是近几年的少有的现象,突出考查历史主干知识,同时也开始实现与新课程标准下考试的相接轨。
5.综合题中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创新能力
例如在第37题的第⑴问:“概括从春秋时期到东汉初中国文化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成这一变化的原因。”课本中或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较少地这样取材,学生比较陌生。但是,如果仔细分析不难发现,这一时期中国的政治特点是什么?主要政治特点是从分裂到统一,原因是秦汉时期国家的大一统。这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知识点,从政治特点的变化迁移到文化特点上的变化,不但容易理解,而且答案就出来了。第39题的第⑵问,教材上主要讲述通商口岸开辟的负面影响,而本问要求双重影响,这就需要结合材料进行创新,也就是说有正面的影响。许多学生在对这个具体问题上分析不出来。今年的综合题目中主要考查了学生的迁移能力和创新能力,所以难度明显地增加了。
6.连续几年考查双重性问题
2004年的全球化、2005年的民族主义、2006年的通商口岸的双重影响,很多时候是对教材的补充、修正或更多的说明。也就是说,有些答案是不在课本之中。而是在所提供的材料之中,或是在一般的常识之中。按理说,这与我们平时教学中强调的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历史问题是相一致的,但是学生的答题情况不容乐观,这一情况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7.加强了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的考查
今年的第2个题组就是考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这是对近几年来人们在复习中不重视这方面内容的一次纠正。同时增强了历史学科的考查功能,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坚定人们对社会主义的信念。
8.热点问题史学化
近几年来,呼声最高的是对区域的考查,主要源于2004年的“东北题”。2006年高考前,人们也热衷于猜测对某一区域的考查。但是,高考必竞是高考,每年都会有全新的面目出现。今年的试题打破了近几年人们对区域考查的猜测。今年是用最新的史学观点来包装热点,我把它称之为“热点问题史学化”。2005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50周年、西藏自治区成立40周年,民族关系是这一学年度的热点,从这一热点出发,考查了第37题,并用文明史观来解读。
二、来自福建师范大学高考评卷点的信息
1.2006年文科综合第Ⅱ卷历史学科的得分情况
表一:2006年高考历史学科评卷点总体信息表:
题目
第37题
第39题
合计






赋分值
9
9
10
4
6
14
52
最高得分
9
8
9
4
6
12
平均分
4.17
1.88
3.78
2.74
3.78
4.63
20.98
难度值
0.46
0.21
0.38
0.68
0.63
0.33
0.40
表二:第37题有关数据柱状图:
表三:第39题有关数据柱状图:
表四:第37题、第39⑴、⑵小题的难度值曲线图:
与往年相比,今年文科综合第Ⅱ卷历史学科的得分较差,难度值为0.40,创历史新低,这是从1995年以来难度值最低的一年,与地理的0.50、政治的0.52相比,变为最难的学科,也是近些年来第一次比其他两科低的一年。
2.福建师范大学高考评卷点对试题的最初看法
评卷一结束,按照历史学科的惯例,召开座谈会,并对高考试卷作出最初的评价。评卷点的看法包括福建师范大学的许益秀老师、福建省普教室的诚雨生老师、福州教育学院的叶尚杰老师等人的看法。归纳如下:
⑴体现课改精神,试题具有较强的开放性;
⑵命题以中学历史基本史实、基本概念、基本观点为依据,重视对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考查;
⑶注重历史发展的长远观点,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问题;
⑷以学科内综合为主,在这一基础上,与地理、政治学科综合;
⑸体现了对历史名著的重视;
⑹注重历史发展规律性的考查;
⑺加强了对共产主义运动历史的考查;
⑻用文明史观重新审视历史;
⑼考查新课标与现行教材的差异,改变学生的定向思维。
3.评卷点对今后教学的建议
⑴借课改东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⑵开展研究性学习,提高学生分析、辨析、自主表达的能力;
⑶高中历史复习,应结合教材,突破文言文方面的障碍,从中提取有效的历史信息;
⑷加强审题训练,注重平时考试后的讲评。
4.考生答题情况
第37题是历史学科的题目,总共有4问,下列是学生存在的普遍问题:
第⑴问:学生无法根据材料进行归纳,在抽样的试卷中,没有一个学生答到整合两个字;在分析原因时,很多学生答到从“百家争鸣”到“罴黜百家,独尊儒术”这方面来,未能从民族融合和政治上的大一统方面进行分析。
第⑵问:从表四中可以发现,本小题是第Ⅱ卷历史学科中难度值最低的一题,难度值仅为0.21,学生丢分最多。学生主要答出一些与文化传播的相关影响。民族性格的影响几乎无人答出,这可能是因为学生对于中华文化的理解出现了偏差。
第⑶问:学生答学习政治制度的较多,至于经济、文化方面很少涉及。另外,学生对于文言文理解方面存在一定的障碍,导致学生的失分,如“行汉法”,理解为学习汉朝的法律等。
第⑷问:从表四中知道,本小题是第Ⅱ卷历史学科中难度值最高的一题,难度值为0.68,学生基本上能够得分。因为题目的指导语已经给了提示,答案与提示相差不多。
第39题中,历史学科总共有2问,下列是学生存在的普遍问题:
第⑴问:本小题应该是送分的题目,得分虽比较高,但不是很满意。学生失分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把它看成是地理试题,按地理学科的知识答题,如答到地理分布特点、地理构造、地质特征。另外,学生一般只答到东南沿海、中国内地,至于东部沿海各省几乎没有答到。
第⑵问:本小题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命题者的意图是让学生有发挥的空间,但没有达到这一目的。学生主要失分在于定向思维,学生一般只答出负面影响,较少答到其正面影响。主要原因是平时在讲通商口岸时,主要讲负面影响,比较少涉及正面影响,而本小题直接要求双重影响,所以失分比较多。中国近代工业的诞生地和相对集中的地区、推动城市的崛起这两个得分点,学生答到的不多。
三、教学存在问题
从评卷点采集的相关信息来评估我们的教学,可以认为:我们在教学复习过程中,我们的付出与收成不成正比,问题到底出在哪儿?
1.平时教学环节
我们在平时的教学时,过分拘泥于教材中的表述,把教材捧为经典,不敢越雷池一步,对课本观点或史实补充的材料不多,很少介绍史学的最新成果或史学的不同观点,形成定向思维,思路受到限制,不利于在新情境下解决新问题,造成一定的失分。
2.材料选取方面
现在关于高考辅导材料可以说是泛滥成灾了。特别是考前的种种猜测会议、各地的仿真试题、全真试题、押题等五花八门,应有尽有。学校、教师、学生、家长们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各地名校的最后高考模拟试卷其保密的程度不亚于高考试卷的保密程度,其他学校千方百计地通过各种渠道搞到手,高考变得很玄的一件事了。
以前我们曾经批评过“剪刀加浆糊”的做法,但是,现在甚至不需要“剪刀与浆糊”了,全部“克隆”(复制)过来,许多老师相信材料越多越好,越神秘越好。这种做法已经使学校、教师、学生精疲力竭了。实践证明,这种做法必须改变。一定要下力气对材料进行筛选,一定不能被材料所左右。
3.方法指导方面
很多时候,我们习惯于整体操练,忽视了个别辅导;习惯于高强度的操练,忽视了给学生必要的独立思考的时间与空间;习惯于成绩的排序,忽视了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习惯于谋求答案的标准化,忽视了解题方法与技巧上的指导。相信多练比少练好,多考比少考好,这些潜规则一直是我们整个教学的指导思想。导致学生“消化不良”。但为了提高成绩,又必须多“进食(补习)”,造成恶性循环。这就是我们的教学现状。
四、教学建议
根据今年试题出现的新特点以及教学存在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既要“瞻前”,又要“顾后”;既要“积累”,又要“创新”。
1.瞻前:适当介绍史学的最新成果或史学的不同观点
连续几年的双重性考查:2004年的全球化、2005年的民族主义、2006年通商口岸的双重影响,这不是一般的重复,而是对教材的补充、修正或更多的说明,告诉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地引入史学的最新成果或史学的不同观点,有利于开阔学生的眼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有利于学生在新情境下解决新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2.顾后:更多关注对当前历史发展有重大意义的事件
“顾后”就是要联系现实,为现实服务。如今年的机构设置与变迁、共产主义运动史、欧盟的沿革、中华文明史、改革开放等主题,都与当前现实联系较为紧密的历史事件。我们经常说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就是这个道理。文明史观更多地重视与现实的联系,与现实关系密切的事件会经常被选择为考点。因此学习历史时,也要把眼光的着落点放在现实上,不要认为学习历史时,可以不关心现实。这种割断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不是我们学习历史的最初目的和要求。
3.积累:要有相当的历史知识储备
现在流行的一个观点:在3+X考试中,综合科的考点很少,因此就认为这是一次碰运气的考试。我们不这样认为,虽然考点较少,但这是对高中阶段的随机抽样,决不是碰运气所能解决的,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单靠高考前的最后拼搏,是难于取得好的成绩,必须依靠平时的积累,做到“厚积薄发”,才能决胜高考。
4.创新:要学会用不同的角度来审视历史
高考是一场选拔赛,是一场智力的选拔赛。每年的高考都会花样翻新,令人耳目一新。因此,需要尝试用不同的角度来解读史实,运用已有的知识与能力,去解决新问题。
今年的高考比较特殊,由于洪水的影响,我们福建省建瓯地区的高考延迟,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两份高考试卷,但由于人数不多,又没有详尽的数据,所以在这里没有评价。
上述的评价主要依据试题、评卷点所采集到相关信息做出的。可能出现一些偏差,敬请各位同仁提出宝贵意见。

一、 试题分析
2003年上海历史高考试卷体现了以能力立意,以知识为载体,将理论观点和史学方法及思想素质、文化科学素质的考查渗透其中的特点。
1. 稳中求变,变中出新。稳定了试题的难度,调整了试题的结构,减少了简释题的题量和分值,将历史小论文的分值从去年的23分增加到今年的30分。
2. 设计生动,图文并茂,形式多样。今年共有20幅图片资料,又创历史新高,利用新材料和新情景试题的分值占全卷80%以上。
3. 能力考查突出,彰显学生个性。特别是最后第36题撰写历史小论文,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答案开放,力求多元,鼓励学生各抒己见。
二、 考生表现
今年全区考生共767人,分布于21所学校。全区平均分104.04,比市平均分102.2高出1.8分,与去年相比也有提高,我区共有13所学校超过市平均分。本区市重点平均分是120.25(市118.6),区重点平均分是116.38(市113.7),区完中平均分是106.28(市101.3),区民办平均分是96.21(市96.9)。(注:市里的分数都没有减分。)
三、 趋势分析
今后上海历史高考试卷会继续强化“能力立意”考查,强调个性发展的倾向与水平,凸现历史学科特色。试题的结构将会改变,历史小论文题的分值会逐步增加,这对于死记硬背的学生来说是不利的,而对于思维活跃的学生则更有利于他们的个性发挥。
四、 建议对策
1. 加强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的教学,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2. 贯彻二期课改的理念,鼓励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3. 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思维方式,具备“史由证来,证史一致”的意识。
4. 加强阅读训练,捕捉有效历史信息,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概括能力。

金博志网址(上面图标)的“教育教学”里面有相关知识点和复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