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8c盘空间不足:汐子地名由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5:24:21
           宁    城    县   概  况
      宁城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亦峰市的南部,距赤峰市政府驻地约95公里,座落在七者图山脉下段,为半山、半丘陵区,地处东经118‘26,一119’25’,北纬41‘17,一41‘53,的地理坐标系上。北与喀喇沁旗交界,东与辽宁省建平、凌源两县毗邻,南与河北省平泉县相连,西与河北省承德县接壤。地势西高东低,东西长约94公里,南北宽约64公里,总面积约4,317平方公里,其中农业区约占92%,林业区约占8甲o。辖?个镇,21个乡,336个村民委员会,6个城镇居民委员会,1,782个自然村。有104,568户,513,783人,其中蒙古族50,1 34人,回族1,471人,满族1,649人,达斡尔族S人,壮族6人,朝鲜族7人,锡伯族4人,彝族1人,余为汉族。1985年全县非农业人口达30,728人。
       宁城县历史悠久,据考证,夏商时期就有人类在此生活和居住,春秋战国时期属山戎地,秦汉时期曾在这里设过右北平郡平刚县治所,隋唐时期属饶乐都督府,辽时为辽国中京都,金时改中京为北京路元时于此设大宁路,明初朱元璋封十七子朱权为宁王,就番大宁,设置大宁都指挥使司。清属卓索图盟喀喇沁旗,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6年)于大城子设置喀喇沁中旗,清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曾设嘎县,1920年撤销,归平泉州管辖。1931年热河省辟平泉州四、五、六区连同喀喇沁中旗在小城子设置大宁设治局。因驻地在小城子,在商界人士和富户的要求下,取其大宁的“宁”,小城子的“城”,改为宁城设治局。1932年10月1日改宁城设治局为宁城县。  (一说建县时为大宁县,后因与山.西大宁县重名,改为宁城县,一说是从大宁卫城简化而来,均无确切根据)日伪初期设置宁城县公署,1940年撤销平泉,宁城二县,恢复喀喇沁中旗,旗驻地在平泉。1943年5月冀东区党委决定成立承,平,宁工作委员会和办事处,1946年1月在大城子建喀喇沁中旗人民政府,1946年5月在小城子成立宁城县,实行旗县分治。1948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于八里罕成立宁城县喀喇沁中旗联合政府。’1949年改建为宁城县人民政府,辖12个区。1952年将一区改建为大城子努图克蒙古族自治区。1954年宁城县人民政府由八里罕迁往天义,归热河省管辖,1956年1月热河省撤销,宁城县划归内蒙古自治区昭乌达盟管辖,1956年改建为宁城县人民委员会。1969年7月5日划归辽宁省,改建为宁城县革命委员会。1979年7月1日划归内蒙古自治区,恢复宁城县人民政府建制。1983年撤销昭乌达盟行政公署建制,实行市管县,宁城县属赤峰市管辖。
       宁城县地势为西高东低,地形呈芭蕉叶状,全境属半山半丘陵区,西部西北部有七老图山脉,山岭起伏,沟壑纵横,平均海拔1,400米,著名的大黑山,平顶山、十八盘道、龙潭梁就座落在这里,龙潭梁西山顶峰是全县最高点,海拔1,890.9米。山地约占30甲o。中部,东部为丘陵区,约占65甲o。东部的天义、大明、二龙、汐子等乡镇,除丘陵外,还有者哈河,坤都伦河冲积平原,分布在老哈河、坤都伦河沿岸,约占5甲o。这些地区,村庄密集,土质肥沃,粮食产量较高,是宁城县的主要产粮区之一。
        境内主要水系有老哈河、坤都伦河、黑里河,均系常年河流。老哈河发源于河北省平泉县柳溪川平顶山麓,从甸子乡入境,流经榆树林子,必斯营子、大双庙、大明,铁匠营子、天义、二龙、汐子等乡镇,在宁城县境内流长65公里,坤都伦河发源于存金沟乡的龙潭梁,流经三座店,大城子、小城子、汐子,全长63公里,于汐子镇蟠龙山下汇入老哈河。老哈河是我县与辽宁省建平县界河。坤都伦河是我县与喀喇沁旗界河。
        宁城县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7.3℃,一月份最冷平均气温一10。7℃,极端最低气温一26.8℃,七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3℃,极端最高气温37℃,全年日照时数2,700小时左右,年均降水量:东部502.2毫米,西部574,2毫米,多分布在六,七,八三个月份,无霜期100—140天。主要灾害是冰雹和干旱。年平均风速每秒3米。    ·
    西部山区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和山林草场。东部为农业区。植被复盖率约占全县总面积的60%。
    境内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据县区划部门资料记载,发现金属和非金属矿藏30余种,矿点和矿化点136处,其中煤矿12处,萤石矿及矿化点42个,金矿及矿化点50个,铁矿点18个,锰矿点6个,铜矿点9个,石棉矿及矿化点5个。大理岩矿4个。磷矿点,钾长石矿点、硅石矿点各3个。水晶矿点,高岭土矿点,珍珠岩矿点,玛瑙矿点各2个。冰洲石矿点、云母矿点、蛭石矿点、重晶石矿点各1个。
       热水乡的地下热水巳被开发利用。泉水中含有钾,钙,镁,铵等多种矿物质化学元素,它对于治疗人体运动系统的慢性关节炎,增生性脊椎炎,外伤性后遗症,肌炎,肌腱炎,滑囊炎、神经系统的一、二期高血压、神经衰弱症以及急慢性湿疹,牛皮癣,神经性皮炎、神经性搔痒,荨麻疹等病均有特效。1957年昭乌达盟民政处在此建立了热水复员军人疗养院,床位100张。赤峰市供销社和平庄矿务局等单位的疗养院也相继建立。热水人民还利用地下热,建立种鱼场,温室育苗和种植蔬菜专业。这里在千里冰封的严冬,人们也能吃上鲜嫩可口的蔬菜。
       境内西部山区有黑熊,豹子,狍子,狐狸、獾子,灰鼠,花鼠、刺猬,野兔、红咀鸦、山鸡、鹑鹌等野生动物,也有蘑菇、蕨菜,木耳、榛子、核桃等野生植物,还有远志、黄芪、志母,防风,桔梗、麻黄草、党参等名贵药材。
       宁城以农为主,是个工商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地区,全年工农业总产值20,344万元。   
         农业,现有耕地1,516,684亩。占全县总面积的23甲o,主要分布在中部丘陵区和东部平川区。解放前,由于封建制度的束缚及国内外反动统治阶级的残酷压迫和掠夺,农业生产落后,长期停滞不前,据伪满时期编写的《热河省县旗事情》记载,宁城“最好的土地收获二斗粮,三等地仅仅打三,四升粮食”。解放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加快了农业建设,为农业服务的水电事业以及农业机械从无到有初具规模,现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57,·402马力,其中大中型拖拉机928台,40,865马力;手扶拖拉机890台,有10,956马力'各种汽车470辆,电动机4,058台。28个乡、镇均通了电,通电照明85,228户,  占全县总户数的82甲o。有机电井3,358眼,塘坝144个,水库24座,较大的水利工程有打虎石水库,钧鱼台水库和甸子灌渠。打虎石水库不仅能灌溉万亩良田,还能养鱼和发电,巳放鱼苗300万尾,安装水轮机组三台,装机容量1,500千瓦。由于农业机械和水电事业的发展,宁城县的农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全县农田有效灌溉面积485,840亩,占总耕地面积的32呖,保证灌溉面积305,004亩,占总耕地面积的20%,1985年粮食和大豆播种面积117.6万亩,总产量巳达到40,448.5万斤,平均亩产344斤,是解放前的4.3倍,粮豆在历史上第一次突破了四亿斤大关。农业产值9,012.0万元。
       林业:县有健全的林业管理体系,办起了林场。其中较大的国营林场有黑里河林场,坤头河林场,肯中林场,青山林场,全县有林面积1,818,680亩,  占全县总面积28甲o,其中天然林600,324亩工林1,218,356亩,主要树种有黑松、云杉、落叶松,还有杨、柳、榆、桦,柞等。木材年采伐量14870立方米。干果产量51,499斤,其中核桃3,300斤,榛子2,950斤,松籽21,320斤,板栗560斤,山杏较多,年产山杏核194,110斤。还有果园19,904亩,年水果2,820,683斤,主要有苹果、白梨等品种,其中苹果10,852斤,1985年林业产值826,4牧业:现有牧场92,386亩,2要是山林草场,据1985年末统计,有大小牲畜253,·330头(只),其中大牲畜69,081头(匹),还有良种及良种乳用牛339头,小牲畜183,910只。主要畜产品有肉食,皮革,牛奶,羊毛及毛制品等。1985年牧业产值2,598.6万元。    I
        副业:  主要为养殖业和手工业。养殖业主要有猪,鹿、鸡,兔,蜜蜂等,其中生猪存栏197,812口。,鹿308只,蜜蜂3,057箱,鸡544,713只。手工业有编织、刺绣,铁木器加工等。宁城编织的柳条箱,草帽,苇席等畅销国内五个省,市、自治区。1985年副业总产值719万元。
       商业:商业机构有2,211个,从业人员达7,105人,其中国营商业机构98个,927人,集体所有制商业机构580个,2,933人,个体有证商业机构1,533个,2,245人,其它集体商业机械343个,990人。农贸市场为搞活城乡物资交流,广开财源,打开了方便之门,现有农贸市场28个,分布在境内25个乡,镇,平均每月成交额64万元。1985年完成社会商品零售额11,50万元。突破了1亿元大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各种专业户、重点户象雨后春笋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涌现出各种专业户和重点户13,770个,占全县总户数的:4甲o。其中达到国家标准的255户,重点户和专业户年收入达万元以上的有65户。1985年人均收入达到294元。    I
       工业:解放前几乎是一张空白。解放后飞速发展,现有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30个,集体所有制工业企业278个。这些工业企业主要有制糖、酿酒,煤炭,冶金、化工、机械、建筑、食品、缝纫,皮革,造纸、陶瓷,玻璃等。这些企业大部分分布在天义地区。宁城县糖厂曾被评为大庆式企业,宁城老窖酒以它的甘甜醇香,1979年被内蒙古自治区评为优质名酒,1984年荣获全国轻工系统洒类质量大赛金杯奖,成为全国优质名酒,  畅销全国各地。大理石厂生产的大理石产品成为现代化建筑材料的重要装饰品之一,远销吉林、黑龙江等省。全县1985年共完成工业总产值8,452.8万元。   
        交通:宁城县交通比较方便,  锦州一赤峰,沈阳一赤峰铁路通过境内,建有火车站三个,乘降所一个,除二龙、汐子、天义设有火车站外,其余25个乡、镇政府所在地每天都有客运班车路经或到达。1985年公路通车总里程为703万公里,完成货运量9.81万吨,货运周转量64.25万吨公里,旅客运输量79.5万人次,旅客周转量2,766.45万人公里。
       文教事业:解放前,教育极端落后,据《热河省旗县事情》记载:仅有初级小学2所,高级小学1所,总计学生不足130人,教职员5人,时办时停。解放后,在党的关怀下,教育事业蓬勃发展起来,从小学到中学,成了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全县有学校405所,2,810个班,其中中学57所(包括天义师范学校)小学348所,教职工4,053人,在校学生88,·592人。适令儿童入学率96%,其中城镇达99.5%,农村96.5%。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文化生活也不断丰富。天义镇内有县广播站‘电影放映公司,电视差转台、文化馆、评剧团、乌兰牧骑、皮影队、新华书店、电影院等单位。28个乡,镇都建有广播放大站、电影院、文化站和64个巡回电影放映队。放映电影14,468场次,观众达9,625,137人次。
        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较快,全县有卫生医疗单位45个,其中县以上卫生机构6个,乡村地区中心医院8个,乡、镇卫生院19个,总床位1,275张。卫生医务人员1,133人,其中中医师23人,蒙医师1人,西医师?1人,西药师5人,检验师3人,医士和护士329名。基本上改变了缺医少药的落后局面。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学科学、用科学巳成风气,先后成立了县科学技术委员会和科学技术会建立了农,牧,林,水利,农机,教育,卫生,工业等学会组织,各类科技人员838人。建国以来全县研成果项目达241项,经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和县级鉴定通过的科研成果37项,为宁城县各项事业的飞速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社会福利事业不断发展,亦峰市社会福利院就建在榆树林子乡境内,有县、乡级敬老院27个,光荣院1个,供养孤寡老人450人。
         宁城县开发较早,文物古迹较多,从存金沟乡南山根发掘出的铜盆,铜鼎、铜勺等形器及铜连罐,青铜短剑等文物推测,夏商时期就有人在此生活和居住,从甸子乡黑城村出土的“千秋万岁”瓦当,钱范等文物证明,西汉王朝已经在这里建立了政权机构,黑城古遗址,于1986年由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汉代长城现在仍清晰可辨,辽中京曾是辽国重要陪都,巍巍辽塔仍然矗立在宁城县大明镇境内,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城子慈昭寺,法伦寺建筑群是清嘉庆八年所建,  已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宁城是老革命根据地。有许多革命先烈为了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布日嘎苏台,马架子、黑里河,四道沟,西泉,存金沟,热水、甸子,大双庙,八里罕,三座店,大城子,小城子,山头,石佛,榆树林子16个乡,镇的84个村被誉为宁城老革命根据地。1951年中央慰问团来我县慰问,极大地鼓舞了宁城人民的革命斗志,坚定了把革命进行到底的决心。现有烈士陵园21个。全县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革命烈士918人。名的抗日民族英雄高桥(又名苏然)同志的鲜血就洒在这里。常有文人,学者、革命老前辈来我县采访,凭吊革命烈士。
        宁城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历尽沦桑。她由于党的阳光照耀,革命烈士的鲜血浇灌,芳勇敢智慧的各族人民装点,正以历史巨人的步伐阔步前进!(以上部分数据来自于1990年第一次人口普查。)
             汐 子 镇 概 况
       汐子镇位于宁城县人民政府驻地天义镇北28公里处的半平川半丘陵区。北和喀喇沁旗乃林镇毗邻,东与辽宁省建平县太平庄乡接壤,西和小城子镇为邻,南与八肯中乡、二龙镇接界;地处北纬41’47,,经119‘15,的地理坐标系上。东西长约18公里,南北宽约10.3公里,总面积约185平方公里。解放初属宁城县第七区,1956年建乡,因乡政府驻地在汐子村,故命名汐子乡。1958年建汐子人民公社。1968年称汐子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1983年改建为汐子乡人民政府,1986年经上级人民政府批准改建为汐子镇。辖18个村民委员会,58个自然村,有6,1 30户,28,606人,其中蒙古族2,868人,回族34人,满族38人,朝鲜族1人,余为汉族。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温差较大,平均气温6.8℃,最冷1月份平均气温零下11.8℃,最热7月份平均气温22.5℃,无霜期130—140天,年均降水量420毫米。境内有林木、药材等植物资源,也有狐狸、野兔,黄鼠狼等动物资源。
        解放前,这里生产落后,人民生活困苦,解放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各行各业有很大的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显著提高,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解放前,农业机械和水电一无所有,仅有吃水井6眼。解放后,农机和水电建设迅速发展,现有小型水库3座,塘坝3座,机电井279眼,扬水站3处,有16个村民委员会通了电,照明达4,677户,占总户数的83%。有效灌溉面积46,564亩,  占总耕地的41%。农用总动力10,891马力,其中大中型拖拉机39台,2,602马力,手扶拖拉机54台,624马力,载重汽车1辆,95马力。电动机300台,4,040马力,柴油机76台,3,420马力。
       汐子镇以农为主,有耕地118,607亩,占总面积的42甲d。主要粮食作物有谷子、玉米,水稻、高梁、小麦,大豆等,1985年粮豆作物种植面积82,800亩,总产2,g05.?万斤,平均亩产3391.,经济作物,有向日葵、甜菜、烟草、麻类,种植面积4,1 85亩。其中甜菜播种4,114亩,
总产737万斤,平均亩产1,700斤。产值898.5万元。
        有林面积15,393亩,其中人工林4,1.85亩,复被率15甲o,品种有黑松,杨、槐,榆等。产
值19.8万元。    ·
          牧业:有牲畜11,905头(只),其中大畜3,030头(匹),小畜8,875头(只)。产值27.9万元。
         镇办有修配厂,砖厂、建筑队等,还有县办的轴承厂,塞飞亚乡镇企业,年产值1.02个亿元。
         副业生产有养殖、种植、编织、大棚等。有果园509亩,总产37,500斤,生猪10,231口,鸡52,290只,鸭2,544只,鹅1,531只,兔5,446只,蜜蜂68箱,副业人均收2,.52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两户”迅速发展起来,现有专业户,重点户166个,产值44万元。
         农贸市场活跃,境内有农贸市场两处,每月成交额达5万元。
          解放前,这里没有公路,只有锦州一赤峰的铁路经过这里。解放后整修了铁路。修通了天义一汐子的公路,交通比较方便。   
        解放前只有私塾1所,有学生十几人,现有中学3所,小学19所,有教职工310人,有学生4,166人,其中中学生868人。解放前,境内缺医少药,现在建有地区医院1处,村医疗站18个。
       汐子镇政府驻地,还建有电视查转台、文化站,广播放大站、各种商店、旅社、粮食储备库、邮电所,银行营业所等单位,有农贸市场一个,已成为汐子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汐子镇
      (汉语)位于宁城县人民政府驻地天义镇北28公里处的半平川半丘陵地区。解放初,属宁城县第七区,1956年建乡。1958年建汐子人民公社,因驻地在汐子村,故名。1968年称汐子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1988年改建为汐子乡人民政府,1986年经上级人民政府批准改建为汐子镇。总面积185平方公里,辖18个村民委员会,58个自然村。有6,130户,28,606人,其中蒙古族2,868人,回族34人,满族38人,朝鲜族1人,余为汉族。耕地118,607亩,粮豆作物播种面积82,800亩,总产2,805.7万斤,工副业产植146万元,林地15,393亩,  以农为主。
  汐子村民委员会
       (汉语)  1958年建大队,因驻地在汐子村,故命名。1983年改建为汐子村民委员会,辖9个自然村民组,有350户,1,640人,其中蒙古族11人,余为汉族。耕地9,438亩,林地500亩,以农为主。   
  汐子
       (汉语)清光绪年间建村,因有八户人家在此居住,故名八家。1933年日伪时期在此修铁路,并建立火车站,因此处沙字多经常埋没路轨,当时定为“沙子车站”上报,因“沙’字写的草,误看成“汐”字,所以批为“汐子车站”,从此此村也改名为汐子,为镇政府,村委会驻地,座落在平川上。有256户,1,200人,其中蒙古族11人,余为汉族。耕地5,038亩,以农为主。
  郭家营子
        (汉语)清嘉庆年间建村,因姓郭的在此始居,故名。位于镇政府驻地南2公里的平川上。有72户,330人,均为汉族。耕地3,500亩,以农为主。
  小柏林营子
          (蒙古语)也称为小六队,因为其是汐子村的六队,1933年建村,因居民都是从柏林营子迁来的,故名。  (含意见98页柏林营子条)。位于镇政府驻地西1.5公里的平川上,有22户,110人,均为蒙古族。耕地900亩,以农为主。
韩杞柳村民委员会
         (汉语)1958年建大队,因驻地在韩杞柳村,故命名。1977年大队驻地迁至西五家,仍沿用原名。1983年改建为韩杞柳村民委员会位于镇政府驻地南3.5公里的山腰上。辖6个自然村,有334户,1,577人,均为汉族。耕地8,918亩,以农为主。
西五家
          (汉语)1976年建村,因座落在韩杞柳的西部,有5户人家始居,故名。位于镇政府驻地西3.5公里的山腰上,系韩杞柳村委会驻地。有25户,121人,均为汉族。耕地1,145亩,以农为主。
韩杞柳
       (蒙古语)元朝中叶建村,因为北面有两座山,山石矗立,人们称为半拉山当时蒙古人游牧到此定居,称此地为“哈那其鲁”,后谐音为韩杞柳,  “哈那其鲁”系蒙古语,  “哈那”为墙,“其鲁”是石头。“哈那其鲁”意为此山石象墙壁似的。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南3公里的平川上。有26户,364人,均为汉族。耕地2,264亩,以农为主。
  新  地
        (汉语)清光结年间建村,当时此处是新开辟的地方,故名。位于镇政府驻地南3.5公里的山脚下,有66户,292人,均为汉族。耕地1,812亩,以农为主。
上马架子
        (汉语)清光绪年间建村,因人们住的都是马架房,又因座落在韩杞柳河的上游,故名。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南5公里的平川上。有71户,358人,均为汉族。耕地1,82 6亩,以农为主。
下马架子
       (汉语)1921年建村,因座落在上马架子的下侧,故名。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南4.2公里的山脚下。有68户,329人,均为汉族。耕地1,565亩,以农为主。
小东营子
        (汉语)1933年建村,因座落在下马架子村的东部,户数较少,故名。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南3公里的山脚下。有42户,113人,均为汉族。耕地306亩,以农为主。
  大八家村民委员会
      (汉语)1958年建大队,因驻地在大八家村,故命名。1983年改建为大八家村民委员会。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北9公里处,辖4个自然村,有349户,2,017人,其中蒙古族3人,  余为汉族。耕地6,503亩,  林地240亩,以农为主。    ·
  大八家
     (汉语)清乾隆年间建村,因该村居民有八大姓,故名。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北9公里的平川上。  系村委会驻地。有264户,1,275人,其中蒙古族3人,余为汉族。耕地4,924亩,以农为主。
东桥
      (汉语)清咸丰年间建村,因座落在坤都伦河桥的东面,故名。位于镇政府驻地西11公里的平川上。有45户,242人,均为汉族。耕地710亩,以农为主。
  后  地
      (汉语)清乾隆年间建村,因座落在大八家后面的一块平地上,故名。位于镇政府驻地西9.2公里的平川上,有35户,240人,均为汉族。耕地519亩,以农为主。
  西  道
       (汉语)1940年建村,因座落在大八家村西边的大道旁,故名。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北10公里的平川上。有5户,26人,均为汉族。耕地350亩,以农为主。
  沙子地村民委员会
         (汉语)1958年建大队,因驻地在沙子地村,故命名。1983年改建为沙子地村民委员会。位于镇政府驻地西8.5公里处,辖3个自然村,有2 61户,1,314人,其中蒙古族323人,余为汉族。耕地6,000亩,林地480亩,以农为主。
  沙子地
          (汉语)清光绪年间建村,因此地沙子多,故名。位于镇政府驻地西8.5公里的平川上。有221户,996人,其中蒙古族32人,余为汉族。耕地4,950亩,以农为主。
  八楞罐
        (蒙古语)元末建村,因座落在柏林营子右翼,故名为“八仁戛日”,后来谐音转意为八楞罐。  “八仁戛日”系蒙古语,汉译为右手或右翼。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北7,5公里的平川上。有30户,]62人,其中蒙古族13人,余为汉族。  耕地810亩,以农为主。
  小六家
        (汉语)清光绪年间建村,因大城子王爷六户看草场的奴隶在此居住,故名。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北7.3公里的平川上。有20户,156人,均为蒙古族。耕地240亩,以农为主。
  北山咀村民委员会
        (汉语)1958年建大队,因驻地在北山嘴村,故命名。1983年改建为北山嘴村民委员会。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北4公里的山脚下,辖2个自然村,有247户,1,237人,  其中蒙古族33人,回族4人,余为汉族。耕地3,933亩,林地2,500亩,以农为主。
  北山嘴
       (汉语)清嘉庆年间建村,因座落在汐子北面的山嘴处,故名。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北3.5公里的山脚下,系村委会驻地,有219户,1,097人,其中蒙古族33人,回族4人,余为汉族。  耕地2,933亩,以农为主。
  黑牛湾
        (汉语)清光绪年间建村,因座落在地形象卧着的一条大黑牛的河湾处,故名。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北公里的山脚下。有28户,140人,均为汉族。耕地1,000亩,以农为主,。
  柏林营子村民委员会
         (汉语)1958年建大队,因驻地在柏林营子,故命名。1983年改建为柏林营子村民委员会。位于镇政府驻地北3公里的平川上,辖6个自然村,有700户,3,308人,其中蒙古族1,003人,满族25人,余为汉族。耕地11,458亩,林地?00亩,以农为主。
  柏林营子
          (蒙古语)元朝中叶建村,因是从巴林左旗迁移来的蒙古人在此居住,故名巴林,后叫成柏林营子。 “巴林”系蒙古语,汉译为军寨或要塞之意。位于镇政府驻地北3公里的平川上,系村委会驻地,有154户,691人,其中蒙古族315人,满族25人,余为汉族。耕地2,358亩。以农为主。
他卜营子
       (蒙古语)清嘉庆年间建村,因是蒙古贵族乌吉泰居住的地方,乌吉泰曾被清朝皇帝封为塔布囊,故名为塔布囊村,后人称为他卜营子。塔布囊源于满语,为清代的蒙古贵族专用名称,现已蒙语化。位于镇政府驻地北4公里的平川上。有108户,565人,其中蒙古族538人,余为汉族。耕地2,676亩,以农为主。
南他卜营子
        (蒙古语)清嘉庆年间建村,因座落在他卜营子南侧,故名。位于镇政府驻地北5.5公里的平川上。有30户,150人,均为蒙古族。耕地500亩,以农为主。 
东  荒
       (汉语)清同治年间建村,因座落在原烧锅地东边一片荒草甸子上,故名。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北5公里的平川上。有137户,623人,均为汉族。耕地1,900亩,以农为主。
赵华店
         (汉语)清光绪年间建村,因赵华在此开店,故名。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北3.5公里的平川上。有159户,736人,均为汉族。耕地2,224亩,以农为主。
杨家寓铺
         (汉语)清光绪年间建村,因姓杨的搭窝铺在此始居,故名。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北4.5公里的
平川上,有112户,,543人,均为汉族。耕地1,800亩,以农为主。
地南头村民委员会
         (汉语)1958年建大队,因驻地在地南头村,故命名。1983年改建为村民委员会。位于镇政府驻地西2.5公里处,辖2个自然村,有265户,1,300人,其中蒙古族13人,余为汉族。耕地7,017亩,林地100亩,以农为主。
地南头
      (汉语)清光绪年间建村,因座落在团结店村三节地的南面,故名。位于镇政府驻地西2.5公里的平川上,系村委会驻地,有145户,695人,其中蒙古族11人,余为汉族。耕地3,817亩,以农为主。
下地南头
     (汉语)1953年建村,因座落在地南头下方,故名,又被当地人称为东洼。位于镇政府驻地西2公里的平川上。有120户,605人,其中蒙古族2人,余为汉族。耕地3,200亩,以农为主。  
团结店村民委员会
        (汉语)1958年建大队,因驻地在团结店村,故命名。1983年改建为团结店村民委员会。位于镇政府驻地西3公里的平川上,辖3个自然村,有356户,1,780人,其中蒙古族2人,满族1人,余为汉族。耕地9,628亩,林地400亩,以农为主。
团结店
       (汉语)清乾隆年间建村,因有户蒙古族人在此开店,人们称为达子店。1954年经县政府批准,更名为团结店。位于镇政府驻地西3公里的平川上,系村委会驻地。有185户,924人,其中蒙古族1人,余为汉族。耕地5,804亩,以农为主。
  下洼(汉语)1912年建村,因
座落在团结店北部低洼处,故名。位于镇政府驻地西3公里的平川上。有86户,429人,其中满族1人,余为汉族。耕地1,821亩,以农为主。    ,
河北
       (汉语)1913年建村,因位于团结店的小河北面,故名。位于镇政府驻地西4公里的平川上。有85户,427人,其中蒙古族1人,余为汉族。耕地2,003亩,以农为主。
岳家窝铺村民委员会
       (汉语)1958年建大队,因驻地在岳家窝铺村,故命名。1983年改建为岳家窝铺村民委员会。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北7公里处。辖3个自然村,有262户,1,320人,均为汉族。耕地3,664亩,林地500亩,以农为主。
岳家窝铺
       (汉语)清康熙年间建村,因姓岳的人家在此搭窝铺始居,故名。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北7公里的平川上,系村委会驻地。有81户,418人,均为汉族。耕地1,375亩,以农为主。
郑家窝铺
       (汉语)清康熙年间建村,因姓郑的人家在此搭窝铺始居,故名。位于镇政府驻地西8公里的平川上。有73户,363人,均为汉族。耕地900亩,以农为主。
张家窝铺
      (汉语)清同治年间建村,因姓张的在此搭窝铺始居,故名。位于镇政府驻地西7。6公里的平川上。有108户,539人,均为汉族。耕地1,389亩,以农为主。
兴隆地村民委员会
       (汉语)1958年建大队,因驻地在兴隆地村,故命名。1983年改建为兴隆地村民委员会。位于镇政府驻地西11,5公里处,辖3个自然村,有183户,912人,均为汉族。耕地5,081亩,林地500亩,以农为主。
兴隆地
       (汉语)清乾隆年间建村,人们为求吉利兴旺,故名兴隆地。位于镇政府驻地西11。5公里的山腰上,系村委会驻地。有125户,624人,均为汉族。耕地3,369亩,以农为主。
朱家窝铺
       (汉语)清乾隆年间建村,因姓朱的人家在此搭窝铺始居,故名。位于镇政府驻地西13.5公里的山腰上。有26户,1·29人,均为汉族。耕地692亩,以农为主。
老西营子
        (汉语)清光绪年间建村,因都是从山西迁来的,人称陕西老西营子,简称老西营子。位于镇政府驻地西10公里的山脚下。有32户,159人,均为汉族。耕地1,020亩,以农为主。
兴隆街村民委员会
       (汉语)1958年建大队,因驻地在兴隆街村,故命名。1983年改建为兴隆街村民委员会。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北11.3公里处,辖2个自然村,有244户,1,125人,其中蒙古族78人,回族38人,余为汉族。耕地3,285亩,林地1,000亩,以农为主。
兴隆街
       (汉语)清朝道光年间建村,人们为求吉利兴旺,故名兴隆街。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北11.3公里的平川上,系村委会驻地。有237户,1,086人,其中蒙古族39人,回族38人,余为汉族。耕地3,185亩,以农为主。
场上
        (汉语)清光绪年间建村,因座落在和硕金营子打谷场遗址上,故名。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北11.5公里的山脚下。有7户,39人,均为蒙古族。耕地100亩,以农为主。
  烧锅地村民委员会
         (汉语)1980年建大队,因驻地在烧锅地村。故命名。1983年改建为村民委员会。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北6公里处。辖3个自然村,有237户,1,106人,其中蒙古族120人,余为汉族。耕
地4,000亩,林地58亩,以农为主。
烧锅地
        (汉语)清光绪年间建村,因此地是专供和硕金公主府烧酒用粮之地,故名。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北6公里的平川上,系村委会驻地。有155户,724人,均为汉族。耕地2,600亩,以农为主。
老窝铺
        (汉语)清嘉庆年间建村,因建村较早,住的都是窝铺,故名。位于镇政府驻地西5公里的平川上。有24户,107人,均为汉族。耕地400亩,以农为主。
后柏林营子
         (蒙古语)清光绪年间建村,因座落在柏林营子后面,故名。因此村蒙古族人多,也叫后蒙古营子,  (含义见柏林营子条)位于镇政府驻地西5.5公里的平川上。有58户,225人,其中蒙古族220人,余为汉族。耕地1,000亩,以农为主。
邢家窝铺村民委员会
       (汉语)1958年建大队,  因驻地在邢家窝铺村,故命名。1983年改建为邢家窝铺村民委员会。位于镇政府驻地西6.7公里处,辖3个自然村,有245户,1,150人,其中蒙古族34人,满族16人,余为汉族。耕地7,077亩,林地1,000亩,以农为主。
邢家窝窝铺
       (汉语)清光绪年间建村,因姓邢的人家在此搭窝铺始居,故名。位于镇政府驻地西6.7公里的平川上,系村委会驻地。有114户,535人,其中蒙古族3人,满族6人,余为汉族。耕地3,'350亩,以农为主。
三家
      (汉语)清光绪年间建村,因有三户人家最早来此居住,故名。位于镇政府驻地西6.7公里的平川上。有105户,491人,均为汉族。耕地2,727亩,以农为主。   
新丘
       (汉语)名称来历含义待查,位于镇政府驻地西5.5公里的山腰上,有26户,124人,其中蒙古族31人,余为汉族。耕地1,000亩,以农为主。
洼子庙村民委员会
       (汉语)1958年建大队,因驻地在洼子庙村,故命名。1983年改建为洼子庙村民委员会。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北15公里处,辖2个自然村,有296户,1,417人。其中蒙古族154人,余为汉族。耕地5,222亩,林地2,000亩,以农为主。
洼子庙
      (汉语)清乾隆年间建村,·因地势低洼,村旁有座山神庙,故名。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北14公里的平川上,系村委会驻地。有140户,665人,其中蒙古族154人,余为汉族。耕地1,556亩,以
农为主。
兴隆沟
       (汉语)清光绪年间建村,因座落在沟岸上,为求吉利,故名兴隆沟,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北12公里的山脚下。有156户,752人,均为汉族。耕地3,,666亩,以农为主。
天兴宫村民委员会
       (汉语)1980年建大队,因驻地在天兴宫村,故命名。1983年改建为天兴宫村民委员会。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北6.5公里处,辖2个自然村,有195户,954人,其中蒙古族10人,余为汉族。耕地2,900亩,林地1,000亩,以农为主。
天兴宫
       (汉语)清乾隆年间建村,因是姓李的人家在此居住,故名李家营子,光绪年间,李兴瑞在此村建立商号做买卖,取名天兴宫。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北6.5公里的平川上,,系村委会驻地,有90户,450人,其中蒙古族10人,余为汉族。耕地1,400亩,  以农为主。
雷家窝铺
       (汉语)清嘉庆年间建村,因姓雷的人家在此搭窝铺居住,故名。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北6.3公里的平川上。有105户,504人,均为汉族。耕地1,500亩,以农为主。
  汐昌村民委员会
       (汉语)1958年建大队,因驻地在河南村,故命名河南大队。1983年改建为村民委员会,因重名,1985年经上级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汐昌村民委员会。位于镇政府驻地西10公里处,辖7个自然村,有361户,1,810人,其中蒙古族121人,余为汉族。耕地8,544亩,林地1,500,以农为主,后归和硕金村管辖。
河南
      (汉语)清光绪年间建村,因座落在和硕金营子河南面,故名。位于镇政府驻地西10公里的山脚下,系汐昌村委会驻地。有82户,441人,其中蒙古族8人,余为汉族。耕地2,370亩,以农为主。
南梁
       (汉语)清同治年间建村,因座落在河南村南部山梁上,故名。位于镇政府驻地西8公里的山腰上。有20户,123人,其中蒙古族20人,余为汉族。耕地660亩,以农为主。
二八台梁
      (蒙古语)清乾隆年间建村,因座落在二八台沟的南梁上,故名。 “二八台”系蒙古语,是额卜台的谐音,“额卜台”翻译为风景优美。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南4,5公里的山腰上。有89户,446人,均为汉族。耕地2,400亩,以农为主。
下店
      (汉语)1912年建村,因座落在二八台粱村的下侧,姓赵的在此开大车店,故名。位于镇政府驻地西10公里的山脚下。有47户,200人,均为汉族。耕地750亩,以农为主。
西洼子
        (汉语)清光绪年间建村,因座落在和硕金营子街西边较低的洼地上,故名。位于镇政府驻地西9.5公里的平川上。有34户,180人,均为汉族。耕地600亩,以农为主。
西场
       (汉语)  1953年建村,  因座落在原和硕金营子西部的一个大场院上,故名。位于镇政府驻地西5公里的山脚下。有45户,220人,其中蒙古族4人,余为汉族。耕地884亩,以农为主。
二八台沟门
       (蒙古语)清光绪年间建村,因位于二八台沟的沟门处,故名。  (含义见二八台沟条),座落在镇政府驻地西10公里的山脚下。有44户,200人,均为汉族。耕地880亩,以农为主。
和硕金营子村民委员会
        (满语)1958年建大队,因驻地在和硕金营子,故命名。1983年改建为和硕金营子村民委员会。位于镇政府驻地西8。5公里处,辖2个自然村,有343户,1,609人,其中蒙古族170人,余为汉族。耕地7,920亩,林地1,000亩,以农为主。
和硕金营子
        (满语)清康熙年间建村,原名霍营子,后因座落在和硕金端静墓地旁,故名。位于镇政府驻地西8.5公里的山脚下。和硕金系满语,汉译为庄重,贤慧。系村委会驻地。有174户,814人,其中蒙古族160人,余为汉族。耕地4,300亩,以农为主。
石桥子
(汉语)清光绪年间建村,因村前面有座石头桥,故名。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北9公里的山脚下。有169户,795人,其中蒙古族10人,余为汉族。耕地3,620亩,以农为主。
二八台沟村民委员会
        (蒙古语)19S8年建大队,因驻地在二八台沟村,故命名。1983年改建为二台沟村民委员会。位于镇政府驻地西15公里处,辖2个自然村,有228户,1,142人,其中蒙古族391人,余为汉族。耕地6,981亩,林地3,00亩,以农为主。
二八台
        (蒙古语)清嘉庆年间建村,因座落在二八台沟内,故名。“二八台”系蒙古语,汉译为风景适宜优美、位于镇政府驻地西15公里的山腰上,系村委会驻地。有215户,1,075人,其中蒙古族361人,余为汉族。  耕地6,43l亩,  以农为主。
哈萨庙
         元朝中期建村,因座落在哈萨庙旁,故名。“哈萨”的含意,语种待查。位于镇政府驻地西11.3公里的山脚下。有13户,67人,其中蒙古族30人,余为汉族。耕地550亩,以农为主。
      (以上资料来源与《宁城县地名志》,部分资料数据来自于1990年全国第一次人口普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