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迪牛奶怎么成了网红:当反思成了学生的习惯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19 07:46:52
班级管理中的“自我教育” 来源:中国教师报 作者:李俊兴 添加时间:2008-3-11 14:10:00     每天上下楼梯,我都会看到办公楼上怀特的一句格言:教育的目的在于让青年人作好毕生自我教育的准备。我相信,这也是许多班主任经常思考的问题。如何将班主任由“全陪”式的“体力劳动者”变成遥控式的“脑力劳动者”,这确实是一项艰苦卓绝的工程。
    在实际的班主任工作中,我经常会反思自己的工作。譬如发现学生在自修课用手机,很多老师会这样问:“你知不知道课上玩手机不对?”“这是第几次在课上玩手机了?”“以后还会在课上玩吗?”如果不是很特殊的情况,学生一般会依次给出这样的答案“知道”、“第一次”、“不会”。
    我不能说学生说的是假话,这只是他们在特殊情况下的一种“自我保护”。就这个问题我和“关系很铁”的学生沟通过,他们说:“其实有了适当的机会,我们还是会继续犯同样的错误的。”由此可见,我们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向和策略都有问题。
    班级管理中这种反复性的问题非常多,这种事务性的工作既消耗了老师的精力又影响了老师的情绪。我们能不能找寻一种更科学、更省力的方法来解决这种反复性的问题呢?
    一位朋友曾把这类问题当作一项课题来做。新课标规定每名高中生每学期都要完成一个课题研究,他就把这些问题分成若干小课题布置给学生,指导他们去完成。譬如面对“××班1月问题研究及策略”这个专题,学生通过收集问题、设计发放调查报告、统计分析数据、分析问题、初步得出结论等活动来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做法其实就是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这就如同做过一个月班长的学生,他绝对会积极配合下轮班长的工作。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霍桑效应”。
    朋友解决问题的出发点是“学生的体验感悟”,方法是“课题研究”,最终实现“自我教育”。我认为这很有创意,很值得探讨和借鉴。班主任如果能够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省、自我总结和自我教育,那么一定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班风学风也肯定会有极大的改观。
    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我们不是圣贤,可能很难做到“一日三省”,那么“三日一省”或者“六日一省”还是可以的。跟许多班主任一样,我布置学生写过周记,布置学生写过大型考试总结,还引导学生比照“高中三年成长规划”写过阶段性总结反省。个人的感受是,发展中的中学生,经常总结反省会让他们变得更加理性和成熟。
     2007年刚刚过去,我让班上学生总结一下自己的2007年。在写作前我给学生做了些“暖身”工作:首先,自己写了下水作文“盘点2007”;给有畏难情绪的学生提供一些如“最”“感动”“印象深”“后悔”的关键词;另外,在班级QQ群里面贴出“2007年,我们经历了很多。把最难忘的写下来吧,让文字见证我们的成长!请交好2008年的第一份作业!”的公告帖。
    从收上来的作业看,学生写得很不错。问他们原因,说“这是自己亲身经历的”,“这次总结很有意义”,“符合我们内心的需求”,等等。一句话,当总结成了习惯,反思也就成了学生的一种习惯;当反思成了学生的习惯时,也就是自我教育在学生心中萌芽时。